桌面式抛光返修机及其返修工艺.pdf
《桌面式抛光返修机及其返修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桌面式抛光返修机及其返修工艺.pdf(13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595869.8 (22)申请日 2019.07.03 (71)申请人 东莞市马越实业有限公司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莆心湖 社区中心二路22号二楼 (72)发明人 王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 限公司 35203 代理人 彭长久徐勋夫 (51)Int.Cl. B24B 29/02(2006.01) B24B 57/02(2006.01) B24B 47/12(2006.01) B24B 1/00(2006.01) (54)发明。
2、名称 桌面式抛光返修机及其返修工艺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桌面式抛光返修机及其返 修工艺, 包括机架、 控制机构、 第一驱动机构、 第 二驱动机构、 第三驱动机构和抛光机构; 该第二 驱动机构设于第一驱动机构上, 第一驱动机构驱 动第二驱动机构活动; 该第三驱动机构设于第二 驱动机构上, 且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三驱动机构 活动; 该抛光机构设于第三驱动机构上, 且第三 驱动机构驱动抛光机构活动。 通过使用本设备对 返修产品进行返修, 实现了对返修产品的多方位 抛光返修, 且对工件的抛光打磨精准度高, 同时 提高了生产效率, 且本设备的返修工艺相较传统 的返修工艺大大降低返修成本, 提高效率。
3、, 减少 废品, 节能环保; 且本设备结构小巧精密, 轻便; 能耗小, 性价比高, 可以家庭式作业, 从而提高社 会就业率。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5页 CN 110216573 A 2019.09.10 CN 110216573 A 1.一种桌面式抛光返修机, 其特征在于: 包括有机架、 控制机构、 第一驱动机构、 第二驱 动机构、 第三驱动机构以及抛光机构; 该机架的顶面具有一加工平台; 该控制机构设置于机 架上; 该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机架上; 该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一驱动机构上, 上述第一驱 动机构驱动第二驱动机构前后来回活动; 该第三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二驱动机构上, 且第二 驱。
4、动机构驱动第三驱动机构左右来回活动; 该抛光机构设置于第三驱动机构上, 且第三驱 动机构驱动抛光机构于加工平台的正上方上下来回活动; 以及, 该第一驱动机构、 第二驱动 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和抛光机构均与控制机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面式抛光返修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有步 进电机、 传动轴以及两传动组件; 该步进电机设置于机架上, 该传动轴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 于机架上, 步进电机带动传动轴转动; 两传动组件设置于传动轴的两端, 每一传动组件包括 有主动轮、 从动轮、 皮带、 滑轨、 滑块以及滑板; 该主动轮安装于传动轴上; 该从动轮可转动 地安装于机架上并与主动轮前。
5、后间隔排布; 该皮带安装连接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上; 该滑轨 前后延伸的设置于机架上; 该滑块可前后滑动地安装于滑轨上; 该滑板固定于滑块的上表 面, 且皮带与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皮带带动滑板前后来回活动, 上述第二驱动机构的两 端分别安装于两滑板上并随两滑板前后来回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桌面式抛光返修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直线模 组, 该直线模组的两端横向设置于上述两滑板上; 上述第三驱动机构安装于直线模组之滑 台上, 直线模组之步进电机带动滑台左右来回活动, 第三驱动机构随滑台左右来回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桌面式抛光返修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线模组的。
6、外壳顶面上 左右间隔安装有多个光电开关, 该光电开关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 对应的, 直线模组之滑台 的顶面上安装有感应片, 该感应片随滑台左右来回活动并与光电开关感应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面式抛光返修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为直线模 组, 该直线模组竖向设置于第二驱动机构上; 上述抛光机构固定在直线模组之滑台上, 直线 模组之步进电机带动滑台上下来回活动, 抛光机构随滑台上下来回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桌面式抛光返修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线模组的外壳外侧面 上下间隔安装有多个光电开关, 该光电开关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 对应的, 直线模组之滑台 的外侧面上安装。
7、有感应片, 该感应片随滑台上下来回活动并与光电开关感应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桌面式抛光返修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抛光机构包括有安装 架、 伺服电机、 抛光主轴以及磨头; 该安装架固定在上述直线模组之滑台上并随滑台上下来 回活动; 该伺服电机安装于安装架上; 该抛光主轴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架上并位 于加工平台的正上方, 上述伺服电机通过皮带和皮带轮带动抛光主轴转动; 该磨头安装于 抛光主轴的下端并随抛光主轴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桌面式抛光返修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抛光主轴的内部开设有 流道, 流道贯穿抛光主轴的底面; 对应的, 抛光主轴的上端安装于进水接头, 该进水。
8、接头连 通流道; 且磨头的上下表面贯穿有通道, 该通道与流道相贯通。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桌面式抛光返修机的返修工艺,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有以下步骤; 步骤一、 按设定比例配好抛光研磨粉与水或使用对应的抛光研磨液, 添加到设备中的 装载箱内并搅拌均匀;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0216573 A 2 步骤二、 将需返修的不良品放入对应的防水治具中, 不良品的返修面朝上外露于防水 治具外, 防水治具防止不良品内部进水; 步骤三、 将防水治具固定在加工平台上并连接设备内的真空装置; 且根据不良品返修 的需要打开真空装置或者关闭真空装置; 步骤四、 根据不良品的尺寸、。
9、 表面划伤深浅及面积选择对应的磨头; 步骤五、 设定磨头下压距离、 修复时间、 抛光主轴的正反转间隔时间、 抛光主轴的转速 以及抛光主轴的递减和递加速度; 步骤六、 根据不良品和不良区域的尺寸, 设定抛光机构前后左右移动的范围及抛光机 构前后左右移动的速度; 步骤七、 启动设备, 第一驱动机构、 第二驱动机构、 第三驱动机构和抛光机构根据设定 的参数值配合工作对不良品进行返修, 磨头对不良品的返修面进行打磨抛光修复, 抛光研 磨液经抛光主轴内部和磨头上的通道流出并淋于不良品的返修面上, 磨头配合抛光研磨液 对不良品进行修复, 使不良品修复成良品; 且抛光研磨液对磨头和不良品表面因高速旋转 产生。
10、的高温起到降温作用, 避免不良品和磨头高温烧坏; 步骤八、 返修完成后, 各机构复位, 停机, 将防水治具取出, 再将修复好的良品从防水治 具中取出, 再对修复好的良品进行清洁、 检验, 加工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桌面式抛光返修机的返修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磨头下压 距离为0.8-2.5mm; 该抛光主轴的正反转间隔时间为10s-15s; 该抛光主轴的转速为1500- 2000r/min。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0216573 A 3 桌面式抛光返修机及其返修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抛光机械设备领域技术, 尤其是指一种桌面式抛光返修机及其返修工 艺。。
11、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返修主要是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人工手拿磨头对不良品进行抛光打磨, 但 抛的深浅不一, 局部效果差和效率差。 第二种是要先把不良的触摸屏, 显示屏, 玻璃盖板等 进行拆解、 分离、 清洗, 不良玻璃盖板直接报废, 更换新的玻璃盖板、 贴合、 组装、 贴膜等多道 工序使用多种设备和大量人工、 大量能耗, 报废的玻璃又增加污染环境, 而我们的设备直接 对触摸屏、 显示屏、 玻璃、 陶瓷、 蓝宝石.等盖板或复合材料的盖板进行修复, 不需要拆解 更换等传统工艺, 可以大大降低人工成本和返修成本, 提高效率, 减少废品, 节能环保, 为社 会创造非常大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0。
12、003 有鉴于此,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 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桌面式抛光 返修机, 其有效解决了现有之返修工艺复杂, 效率低下等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桌面式抛光返修机, 包括有机架、 控制机构、 第一驱动机构、 第二驱动机构、 第三驱 动机构以及抛光机构; 该机架的顶面具有一加工平台; 该控制机构设置于机架上; 该第一驱 动机构设置于机架上; 该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一驱动机构上, 上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 二驱动机构前后来回活动; 该第三驱动机构设置于第二驱动机构上, 且第二驱动机构驱动 第三驱动机构左右来回活动; 该抛光机构设置于第三驱动。
13、机构上, 且第三驱动机构驱动抛 光机构于加工平台的正上方上下来回活动; 以及, 该第一驱动机构、 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 动机构和抛光机构均与控制机构连接。 0005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有步进电机、 传动轴以及两传动组件; 该步进电机设置于机架上, 该传动轴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上, 步进电机带动传动轴 转动; 两传动组件设置于传动轴的两端, 每一传动组件包括有主动轮、 从动轮、 皮带、 滑轨、 滑块以及滑板; 该主动轮安装于传动轴上; 该从动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机架上并与主动轮前 后间隔排布; 该皮带安装连接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上; 该滑轨前后延伸的设置于机架上; 该滑 块可前。
14、后滑动地安装于滑轨上; 该滑板固定于滑块的上表面, 且皮带与滑板的下表面固定 连接, 皮带带动滑板前后来回活动, 上述第二驱动机构的两端分别安装于两滑板上并随两 滑板前后来回活动。 0006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直线模组, 该直线模组的两端横向设置 于上述两滑板上; 上述第三驱动机构安装于直线模组之滑台上, 直线模组之步进电机带动 滑台左右来回活动, 第三驱动机构随滑台左右来回活动。 0007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直线模组的外壳顶面上左右间隔安装有多个光电开关, 说明书 1/5 页 4 CN 110216573 A 4 该光电开关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 对应的, 直线模组之。
15、滑台的顶面上安装有感应片, 该感应 片随滑台左右来回活动并与光电开关感应导通。 0008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为直线模组, 该直线模组竖向设置于第二 驱动机构上; 上述抛光机构固定在直线模组之滑台上, 直线模组之步进电机带动滑台上下 来回活动, 抛光机构随滑台上下来回活动。 0009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直线模组的外壳外侧面上下间隔安装有多个光电开关, 该光电开关与控制机构电性连接, 对应的, 直线模组之滑台的外侧面上安装有感应片, 该感 应片随滑台上下来回活动并与光电开关感应导通。 0010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抛光机构包括有安装架、 伺服电机、 抛光主轴以及磨头; 。
16、该安装架固定在上述直线模组之滑台上并随滑台上下来回活动; 该伺服电机安装于安装架 上; 该抛光主轴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架上并位于加工平台的正上方, 上述伺服电 机通过皮带和皮带轮带动抛光主轴转动; 该磨头安装于抛光主轴的下端并随抛光主轴转 动。 0011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抛光主轴的内部开设有流道, 流道贯穿抛光主轴的底面; 对应的, 抛光主轴的上端安装于进水接头, 该进水接头连通流道; 且磨头的上下表面贯穿有 通道, 该通道与流道相贯通。 0012 一种桌面式抛光返修机的返修工艺, 其特征在于: 包括有以下步骤; 步骤一、 按设定比例配好抛光研磨粉与水或使用对应的抛光研磨液, 添。
17、加到装载箱内 并搅拌均匀; 步骤二、 将需返修的不良品放入对应的防水治具中, 不良品的返修面朝上外露于防水 治具外, 防水治具防止不良品内部进水; 步骤三、 将防水治具固定在加工平台上并连接设备内的真空装置; 且根据不良品返修 的需要打开真空装置或者关闭真空装置; 步骤四、 根据不良品的尺寸、 表面划伤深浅及面积选择对应的磨头; 步骤五、 设定磨头下压距离、 修复时间、 抛光主轴的正反转间隔时间、 抛光主轴的转速 以及抛光主轴的递减和递加速度; 步骤六、 根据不良品和不良区域的尺寸, 设定抛光机构前后左右移动的范围及抛光机 构前后左右移动的速度; 步骤七、 启动设备, 第一驱动机构、 第二驱动。
18、机构、 第三驱动机构和抛光机构根据设定 的参数值配合工作对不良品进行返修, 磨头对不良品的返修面进行打磨抛光修复, 抛光研 磨液经抛光主轴内部和磨头上的通道流出并淋于不良品的返修面上, 磨头配合抛光研磨液 对不良品进行修复, 使不良品修复成良品; 且抛光研磨液对磨头和不良品表面因高速旋转 产生的高温起到降温作用, 避免不良品和磨头高温烧坏; 步骤八、 返修完成后, 各机构复位, 停机, 将防水治具取出, 再将修复好的良品从防水治 具中取出, 再对修复好的良品进行清洁、 检验, 加工完成。 0013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 所述下压距离为0.8-2.5mm; 该抛光主轴的正反转间隔时间为 10s-1。
19、5s; 该抛光主轴的转速为1500-2000r/min。 0014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具体而言, 由上述技术方案 可知: 说明书 2/5 页 5 CN 110216573 A 5 通过使用本设备对返修产品进行返修, 实现了对返修产品的多方位抛光返修, 加工范 围广, 且对工件的抛光打磨精准度高, 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且本设备的返修工艺相较传统 的返修工艺大大降低返修成本, 提高效率, 减少废品, 节能环保。 且本设备结构小巧精密, 轻 便, 搬运方便; 能耗小, 性价比高, 应用范围广! 可以家庭式作业, 从而提高社会就业率。 0015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
20、构特征和功效,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 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隐藏部分机架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组装图; 图5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17 附图标识说明: 10、 机架 11、 加工平台 101、 排水孔 12、 机壳 13、 防水架 20、 控制机构 21、 触控屏 22、 按键 30、 第一驱动机构 31、 步进电机 32、 传动轴 33、 主动轮 34、 从动轮 35、 皮带 36、 滑轨 37、 滑块 38、 滑板 40、 。
21、第二驱动机构 41、 滑台 42、 步进电机 43、 外壳 44、 光电开关 45、 感应片 50、 第一驱动机构 51、 滑台 52、 步进电机 53、 外壳 54、 光电开关 55、 感应片 60、 抛光机构 61、 安装架 62、 伺服电机 63、 抛光主轴 64、 磨头 65、 轴承 66、 进水接头 70、 卷帘 81、 装载箱 82、 不良品 83、 防水治具 84、 真空装置。 说明书 3/5 页 6 CN 110216573 A 6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 其显示出了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包括有机架 10、 控制机构20、 第一驱动机构30、 。
22、第二驱动机构40、 第三驱动机构50以及抛光机构60。 0019 该机架10的顶面具有一加工平台11, 将需抛光返修的工件放置在加工平台11即 可, 具体而言, 工件固定在对应的定位治具上, 再将定位治具用螺丝锁固在加工平台上。 且 机架10上设置有机壳12。 0020 该控制机构20设置于机架10上, 控制机构20包括有主控单元、 触控屏21和多个按 键22, 触控屏21和多个按键22均与主控单元相连接, 多个按键22控制机构的启停。 该第一驱 动机构30、 第二驱动机构40和第三驱动机构50和抛光机构60均与控制机构20连接。 0021 该第一驱动机构30设置于机架10上, 第一驱动机构3。
23、0包括有步进电机31、 传动轴 32以及两传动组件; 该步进电机31设置于机架10上, 该传动轴32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机 架10上, 步进电机31带动传动轴32转动; 两传动组件设置于传动轴32的两端, 每一传动组件 包括有主动轮33、 从动轮34、 皮带35、 滑轨36、 滑块37以及滑板38; 该主动轮33安装于传动轴 32上; 该从动轮34可转动地安装于机架10上并与主动轮33前后间隔排布; 该皮带35安装连 接于主动轮33和从动轮34上; 从而带动从动轮34转动。 该滑轨36前后延伸的设置于机架10 上; 该滑块37可前后滑动地安装于滑轨36上; 该滑板38固定于滑块37的上表面, 。
24、且皮带35与 滑板3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皮带35带动滑板38前后来回活动, 上述第二驱动机构40的两端 分别安装于两滑板38上并随两滑板38前后来回活动。 0022 该第二驱动机构40设置于第一驱动机构30上, 上述第一驱动机构30驱动第二驱动 机构40前后来回活动。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0为直线模组, 该直线模组的两端 横向设置于上述两滑板38上, 该第三驱动机构安装于直线模组之滑台41上, 直线模组之步 进电机42带动滑台41左右来回活动, 第三驱动机构50随滑台41左右来回活动。 且直线模组 的外壳43顶面上左右间隔安装有多个光电开关44, 该光电开关44与控制机构20电。
25、性连接, 对应的, 直线模组之滑台41的顶面上安装有感应片45, 该感应片45随滑台41左右来回活动 并与光电开关44感应导通, 从而限定了滑台41的左右滑动距离, 继而限定了抛光机构60的 左右活动距离。 0023 该第三驱动机构50设置于第二驱动机构40上, 且第二驱动机构40驱动第三驱动机 构50左右来回活动。 在本实施例中, 第三驱动机构50为直线模组, 该直线模组竖向设置于第 二驱动机构40上。 该抛光机构60固定于直线模组之滑台51上, 直线模组之步进电机52带动 滑台51上下来回活动, 上抛光机构60随滑台51上下来回活动, 从而实现抛光机构60的竖向 移动。 所述直线模组的外壳。
26、53外侧面上下间隔安装有多个光电开关54, 该光电开关54与控 制机构20电性连接, 对应的, 直线模组之滑台51的外侧面上安装有感应片55, 该感应片55随 滑台51上下来回活动并与光电开关54感应导通, 从而限定了滑台51上下活动的距离, 当感 应片55到达光电开关54位置后, 控制机构20就会控制第三驱动机构50停止工作。 0024 该抛光机构60设置于第三驱动机构50上, 且第三驱动机构50驱动抛光机构60于加 工平台11的正上方上下来回活动。 抛光机构60包括有安装架61、 伺服电机62、 抛光主轴63以 及磨头64; 该安装架61与上述滑台51固定安装并随滑台51上下活动。 该伺服。
27、电机62安装于 安装架61上; 该抛光主轴63通过轴承65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架61上并位于加工平台11的正 上方, 上述伺服电机62通过皮带和皮带轮带动抛光主轴63转动。 该磨头64安装于抛光主轴 说明书 4/5 页 7 CN 110216573 A 7 63的下端并随抛光主轴63转动。 0025 抛光主轴63的内部开设有流道, 流道贯穿抛光主轴63的底面; 对应的, 抛光主轴63 的上端安装于进水接头66, 该进水接头66连通流道; 且磨头64的上下表面贯穿有通道, 该通 道与流道相贯通。 抛光打磨时, 工件表面会产生高温, 通过淋水来降低温度, 对应的, 加工平 台11上安装有防止水溅射的。
28、防水架13, 对应的, 加工平台11上开设有排水孔101。 且机架10 的前侧方上安装有卷帘70, 工作时, 拉下卷帘70, 取件时, 收起卷帘70即可。 0026 该设备的返修工艺包括有以下步骤: 步骤一、 按设定比例配好抛光研磨粉与水或使用对应的抛光研磨液, 添加到设备中的 装载箱81内并搅拌均匀; 步骤二、 将需返修的不良品82放入对应的防水治具83中, 不良品82的返修面朝上外露 于防水治具83外, 防水治具83防止不良品82内部进水; 步骤三、 将防水治具83固定在加工平台11上并连接设备内的真空装置84; 且根据不良 品82返修的需要打开真空装置84或者关闭真空装置84; 步骤四、。
29、 根据不良品的尺寸、 表面划伤深浅及面积选择对应的磨头64; 步骤五、 设定磨头64下压距离、 修复时间、 抛光主轴63的正反转间隔时间、 抛光主轴63 的转速以及抛光主轴63的递减和递加速度; 步骤六、 根据不良品82和不良区域的尺寸, 设定抛光机构60前后左右移动的范围及抛 光机构60前后左右移动的速度; 步骤七、 启动设备, 第一驱动机构30、 第二驱动机构40、 第三驱动机构50和抛光机构60 根据设定的参数值配合工作对不良品82进行返修, 磨头64对不良品82的返修面进行打磨抛 光修复, 抛光研磨液经抛光主轴63内部和磨头64上的通道流出并淋于不良品82的返修面 上, 磨头64配合抛。
30、光研磨液对不良品82进行修复, 使不良品修复成良品; 且抛光研磨液对磨 头64和不良品82表面因高速旋转产生的高温起到降温作用, 避免不良品82和磨头64高温烧 坏; 步骤八、 返修完成后, 各机构复位, 停机, 将防水治具83取出, 再将修复好的良品从防水 治具82中取出, 再对修复好的良品进行清洁、 检验, 加工完成。 0027 返修时, 下压距离为0.8-2.5mm; 该抛光主轴63的正反转间隔时间为10s-15s; 该抛 光主轴63的转速为1500-2000r/min; 该修复液由研磨抛光粉和水混合而成。 且磨头64为专 业的打磨头, 其直径在70-120mm之间, 且磨头64表面开设。
31、有凹槽。 0028 本发明的设计重点在于: 通过使用本设备对返修产品进行返修, 实现了对返修产 品的多方位抛光返修, 加工范围广, 且对工件的抛光打磨精准度高, 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且本设备的返修工艺相较传统的返修工艺大大降低返修成本, 提高效率, 减少废品, 节能环 保; 且本设备结构小巧精密, 轻便, 搬运方便; 能耗小, 性价比高, 应用范围广! 可以家庭式作 业, 从而提高社会就业率。 0029 以上所述, 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 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 等同变化与修饰, 均仍 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说明书 5/5 页 8 CN 110216573 A 8 图1 说明书附图 1/5 页 9 CN 110216573 A 9 图2 说明书附图 2/5 页 10 CN 110216573 A 10 图3 说明书附图 3/5 页 11 CN 110216573 A 11 图4 说明书附图 4/5 页 12 CN 110216573 A 12 图5 说明书附图 5/5 页 13 CN 110216573 A 13 。
- 内容关键字: 桌面 抛光 返修 及其 工艺
用于挤压片状弹簧的压簧装置.pdf
用于回收硫酸装置低温废热的热量回收塔.pdf
汽车零部件冲压定位机构.pdf
弹簧快速弹出的送料装置.pdf
输液杆的主供电箱排水结构.pdf
农业经济果树种植嫁接用防护装置.pdf
车用尿素溶液水解反应装置.pdf
可自由组合堆叠式户用储能电源.pdf
财务凭证卷绕器.pdf
建筑施工卸料平台.pdf
具有应急照明功能的户内多功能储能电源.pdf
多托板自动分离机构.pdf
发动机精密配件加工用稳定支架.pdf
便于清理的橡胶促进剂过滤装置.pdf
防偏移内衣点胶机.pdf
耐插拔动力信号混合式储能防水连接器.pdf
棋类设备的智能裁判器、对弈棋子及棋类设备.pdf
大杯可脱带两用式文胸.pdf
振动传感器及车载扬声器系统.pdf
无酒精的香水配方及其制备方法.pdf
石油勘探用三角异型管电池壳性能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pdf
耐高温陶瓷纤维毡.pdf
转向器摇臂轴花键相对齿形位置间隙测具.pdf
盐碱土壤改良用松土装置.pdf
铝粉生产线.pdf
用于臭氧催化剂生产的混料器.pdf
新能源锂电池材料高效研磨设备及其研磨方法.pdf
地质勘测样品粉碎机.pdf
管道支撑架.pdf
行星减速机的防松脱结构.pdf
带音响装置的操作模块.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反射膜生产质控的方法及系统.pdf
一种含有改性苯甲酸单乙醇胺的金属防锈漆及其制备方法.pdf
阿贝卡星衍生物及其制造和利用.pdf
氨基化氧化锌纳米线-碳纤维杂化增强体及其制法.pdf
一种大量分离天然甜味剂三叶苷的方法.pdf
喹唑啉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以及作为药物的用途.pdf
一种耐老化环保地膜.pdf
一种黑体辐射节能涂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焦炉煤气制低碳醇并联产尿素和液化天然气的工艺.pdf
一种抗开裂改性聚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用于提高无线充电效率的涂层材料.pdf
一种绿色环保的塑料再生方法.pdf
一种耐高温树脂.pdf
一种利用环路反应器制备浅色烷基糖苷的方法.pdf
具有远红外功能的石墨烯染料制备方法.pdf
一种5氨基乙酰丙酸的促进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突变的核酸和表达载体以及酵母菌株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pdf
一种比酶活和稳定性提高的融合型腈水合酶.pdf
一种替诺福韦前药的纯化方法.pdf
鉴定水稻CMS恢复基因Rf1区段单倍型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