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开罐头盖.pdf
《易开罐头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易开罐头盖.pdf(6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2105096.9 (22)申请日 2019.11.29 (73)专利权人 华南理工大学 地址 51064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 381号 (72)发明人 李育奇邓杏仪王慧梁怡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44245 代理人 李秋武 (51)Int.Cl. B65D 17/34(2006.01) B65D 17/2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易开罐头盖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易开罐头盖, 包括盖 体, 盖体。
2、一端设有拉环, 盖体边缘设有预刻线, 拉 环设有拉孔, 盖体设有两个第一凹槽和一个第二 凹槽, 两个第一凹槽分别设于拉环两侧, 第二凹 槽设于拉孔下方。 设置在拉孔下方的第二凹槽增 大了拉孔与盖体之间距离, 使用者手指可以轻松 勾进拉环的拉孔内, 手指不容易受伤。 第一凹槽 向下凹陷形成立面, 增大了手指与第一凹槽的接 触面积, 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小, 按压过程不会感 觉疼痛; 由于通过按压第一凹槽使盖体与罐体继 续分离一部分后, 盖体只剩下较少部分与罐体连 接, 因此此时拉动拉环, 相比于现有技术直接拉 动拉环, 阻力大大减小, 拉动拉环比较轻松, 手指 不会感觉疼痛, 增强了开盖过程的舒适性。
3、, 用户 体验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11544257 U 2020.09.22 CN 211544257 U 1.一种易开罐头盖, 包括盖体, 盖体一端设有拉环, 盖体边缘设有预刻线, 拉环设有拉 孔, 其特征在于: 盖体设有两个第一凹槽和一个第二凹槽, 两个第一凹槽分别设于拉环两 侧, 第二凹槽设于拉孔下方。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开罐头盖, 其特征在于: 第一凹槽为拇指形第一凹槽。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开罐头盖, 其特征在于: 第二凹槽为弧形第二凹槽, 第 二凹槽的弧顶朝向盖体一端, 第二凹槽的弧顶与拉孔对应设置。 4.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
4、的一种易开罐头盖, 其特征在于: 盖体另一端设有多个弧形 的第三凹槽, 每个第三凹槽均与拉环相对, 第三凹槽的弧顶背离拉环, 多个第三凹槽依次间 隔设于第二凹槽另一端与预刻线之间。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易开罐头盖, 其特征在于: 第一凹槽深度为a1, 第二凹槽 深度为a2, 第三凹槽深度为a3, a1a2a3。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544257 U 2 一种易开罐头盖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罐头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易开罐头盖。 背景技术 0002 食品罐头发展前期, 罐头上没有任何辅助开启罐头的结构, 只能采用额外的开罐 器或刀子帮助开启, 费时费。
5、力。 后来, 为了解决 “罐头难吃口难开” 的问题, 人们开始在罐头 的盖体上增加拉环和预刻线。 预刻线设在盖体边缘, 罐体和盖体通过预刻线连接。 拉环铆接 于盖体, 一端抵压在预刻线上, 另一端设有拉孔, 拉孔悬置在盖体上方。 当手指穿过拉孔向 上拉起时, 通过杠杆原理, 拉环一端向下按压盖体, 使与拉环对应的预刻线出现一道小裂 缝。 然后通过向后拉动拉环, 使盖体在小裂缝的基础上沿预刻线从罐体上逐渐分离。 0003 现有的罐头盖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0004 拉孔与盖体之间比较贴近, 使用者手指难以勾进拉环拉孔内, 开盖过程中手指容 易受伤; 0005 使用者拉动拉环时, 手指与拉孔接触面极。
6、小, 压强极大, 手指感觉疼痛, 用户体验 不佳; 0006 使用者向上勾起拉环使盖体与罐体之间出现一道小裂缝后, 盖体其余大部分仍然 和罐体连接, 此时向后拉动拉环阻力较大, 且作用力均作用于拉环, 拉环容易断裂, 导致罐 头盖开启受阻。 实用新型内容 0007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 提供一种易开罐头盖, 其 增大了拉孔与盖体之间距离, 使用者手指可以轻松勾进拉环拉孔内, 手指不容易受伤; 能够 轻松使盖体从罐体上脱离, 避免拉环断裂, 用户体验好。 0008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 一种易开罐头盖, 包括盖体, 盖体一端设。
7、有拉环, 盖体边缘设有预刻线, 拉环设有 拉孔, 其特征在于: 盖体设有两个第一凹槽和一个第二凹槽, 两个第一凹槽分别设于拉环两 侧, 第二凹槽设于拉孔下方。 0010 进一步, 第一凹槽为拇指形第一凹槽。 0011 进一步, 第二凹槽为弧形第二凹槽, 第二凹槽的弧顶朝向盖体一端, 第二凹槽的弧 顶与拉孔对应设置。 0012 进一步, 盖体另一端设有多个弧形的第三凹槽, 每个第三凹槽均与拉环相对, 第三 凹槽的弧顶背离拉环, 多个第三凹槽依次间隔设于第二凹槽另一端与预刻线之间。 0013 进一步, 第一凹槽深度为a1, 第二凹槽深度为a2, 第三凹槽深度为a3, a1a2a3。 0014 总的。
8、说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15 设置在拉孔下方的第二凹槽增大了拉孔与盖体之间距离, 使用者手指可以轻松勾 进拉环的拉孔内, 手指不容易受伤。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1544257 U 3 0016 在向上勾起拉环使盖体和罐体之间出现裂缝后, 使用者通过按压拉环两侧的第一 凹槽, 能够使盖体在裂缝基础上沿预刻线继续与罐体分离。 第一凹槽向下凹陷形成立面, 增 大了手指与第一凹槽的接触面积, 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小, 按压过程不会感觉疼痛; 第一凹槽 分别设在拉环两侧, 符合人体工学设计, 使用者能够用两个手掌牢牢抱紧罐头, 同时使用两 只大拇指分别按压两个第一凹槽, 保持按压。
9、过程顺利, 更容易开启罐头; 0017 然后只需向后拉动拉环, 即可将剩余连接的盖体从罐体上沿预刻线全部分离。 由 于通过按压第一凹槽使盖体与罐体继续分离一部分后, 盖体只剩下较少部分与罐体连接, 因此此时拉动拉环, 相比于现有技术直接拉动拉环, 阻力大大减小, 拉动拉环比较轻松, 手 指不会感觉疼痛, 增强了开盖过程的舒适性, 用户体验好。 0018 同时, 第二凹槽和第一凹槽的设置增强了盲人触摸的手感。 凭借第二凹槽和第一 凹槽带来的凹凸感, 盲人能够准确定位拉环位置以及手指按压位置, 盲人手指容易勾进拉 环拉孔内以拉动拉环, 并通过按压两个第一凹槽, 轻松开启罐头盖, 减少开盖过程的受伤。
10、风 险。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第一凹槽、 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的深度示意图。 0021 附图标记说明: 0022 1罐体; 0023 2盖本体、 21第一凹槽、 22第二凹槽、 23第三凹槽; 0024 3预刻线; 0025 4拉环、 41拉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7 如图1、 图2所示, 一种易开罐头盖, 包括盖本体2, 盖本体2一端设有拉环4, 盖本体2 边缘设有预刻线3, 拉环4设有拉孔41, 盖本体2设有两个第一凹槽21和一个第二凹槽22, 两 个第一凹槽21分别设于拉环4两侧,。
11、 第二凹槽22设于拉孔41下方。 0028 设置在拉孔41下方的第二凹槽22增大了拉孔41与盖本体2之间距离, 使用者手指 可以轻松勾进拉环4的拉孔41内, 手指不容易受伤。 0029 在向上勾起拉环4使盖本体2和罐体1之间出现裂缝后, 使用者通过按压拉环4两侧 的第一凹槽21, 能够使盖本体2在裂缝基础上沿预刻线3继续与罐体1分离。 第一凹槽21向下 凹陷形成立面, 增大了手指与第一凹槽21的接触面积, 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小, 按压过程不会 感觉疼痛; 第一凹槽21分别设在拉环4两侧, 符合人体工学设计, 使用者能够用两个手掌牢 牢抱紧罐头, 同时使用两只大拇指分别按压两个第一凹槽21, 保持。
12、按压过程顺利, 更容易开 启罐头; 0030 然后只需向后拉动拉环4, 即可将剩余连接的盖本体2从罐体1上沿预刻线3全部分 离。 由于通过按压第一凹槽21使盖本体2与罐体1继续分离一部分后, 盖本体2只剩下较少部 分与罐体1连接, 因此此时拉动拉环4, 相比于现有技术直接拉动拉环4, 阻力大大减小, 拉动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1544257 U 4 拉环4比较轻松, 手指不会感觉疼痛, 增强了开盖过程的舒适性, 用户体验好。 0031 同时, 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22的设置增强了盲人触摸的手感。 凭借第二凹槽22 带来的凹凸感, 盲人能够准确定位拉环4位置和拉动方向, 手指容易。
13、勾进拉环4的拉孔41内 以拉动拉环4; 凭借第一凹槽21带来的凹凸感, 盲人能够准确定位手指按压位置, 通过按压 两个第一凹槽21, 轻松开启罐头盖, 减少开盖过程的受伤风险。 0032 第一凹槽21为拇指形第一凹槽。 0033 拇指形的设计使得使用者的拇指与第一凹槽21的形状更加契合, 使用者更容易发 力按压。 同时, 第一凹槽21设为拇指形能够在外观上为使用者提供使用指引, 提示使用者通 过拇指按压第一凹槽21。 0034 第二凹槽22为弧形第二凹槽, 第二凹槽22的弧顶朝向盖本体2一端, 第二凹槽22的 弧顶与拉孔41对应设置。 0035 具体地, 弧顶的凹槽深度最大, 能够增加拉孔41。
14、与盖本体2之间距离, 使用者手指 更容易伸进第二凹槽22内以勾起拉环4。 同时, 弧形设计能够在外观上为使用者提供使用指 引, 提示使用者在第二凹槽22的弧顶处勾起拉环4拉孔41。 0036 盖本体2另一端设有多个弧形的第三凹槽23, 每个第三凹槽23均与拉环4相对, 第 三凹槽23的弧顶背离拉环4, 多个第三凹槽23依次间隔设于第二凹槽22另一端与预刻线3之 间。 0037 具体地, 多个弧形的第三凹槽23由内至外依次偏移, 间隔设置于第二凹槽22另一 端与预刻线3之间。 第三凹槽23的弧度与预刻线3的弧度相同。 多个弧形的第三凹槽23设计 增强了盖本体2的刚度, 减少盖本体2在拉动时产生的。
15、形变, 能够有效地使盖本体2沿着预刻 线3拉开。 0038 第一凹槽21深度为a1, 第二凹槽22深度为a2, 第三凹槽23深度为a3, a1a2a3。 0039 本实施例中, 第一凹槽21深度为1.5cm, 第二凹槽22深度为1.0cm, 第三凹槽23深度 为0.1-0.3cm。 第一凹槽21深度最深, 使用者使用较小力气按压即可使盖本体2在罐体1上继 续分离; 第二凹槽22深度次之, 能够为使用者提供足够的空隙以勾起拉环4拉孔41; 第三凹 槽23深度最浅, 既增强了盖本体2的刚度, 减少盖本体2在拉动时产生的形变, 同时又能引导 使用者沿着第三凹槽23弧形方向拉开盖本体2, 省力且不容易。
16、受伤。 0040 三种凹槽的纹理设计, 减弱了罐头马口铁材质冷冰冷的金属感, 不仅让使用者从 生理上开罐更省力, 而且从心理上减少了对开启罐头的恐惧感, 用户体验好。 004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0042 使用者用食指沿着拉环4处下方的第二凹槽22勾起拉环4; 拉环4被勾起且罐头盖 顶端凹陷下去时, 双手捧着罐头, 用双手的拇指沿着拇指形的第一凹槽21把罐头盖本体2轻 轻往下压, 即可使盖本体2和罐体1分离, 且能够避免罐盖卡阻的情况; 最后, 沿着盖本体2上 的弧形第三凹槽23纹理方向拉动拉环4, 即可开启罐头。 通过罐头盖上三种纹理引导使用者 按步骤开启罐头, 达到省力且不伤手的目的。 0043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 实施例的限制, 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 修饰、 替 代、 组合、 简化, 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 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1544257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1 页 6 CN 211544257 U 6 。
- 内容关键字: 罐头
硫磺或硫铁矿制酸低温废热回收装置.pdf
沙蚕养殖装置.pdf
木材生产加工的翻转输送装置.pdf
马铃薯贮藏装置.pdf
自动输送扎花机.pdf
便于下料的不锈钢板压弯装置.pdf
海洋潮汐的水位监测仪安装装置.pdf
采血冰浴盒及样本固定装置.pdf
基于活性炭吸附脱附的有机废气连续处理系统.pdf
水利勘测水位计.pdf
微型高压放气阀.pdf
燃气管内壁清洁设备.pdf
光伏支架表面热镀锌装置.pdf
软管收卷调节机构及收卷机.pdf
转子线圈绕线压线装置.pdf
陶瓷坯泥生产设备.pdf
FRID通道式扫描机.pdf
智能电网安全运维监测装置.pdf
密封性好的细胞培养皿.pdf
计算机散热装置降噪组件.pdf
间续进料机构.pdf
电解液配置系统.pdf
实验小鼠喂药装置.pdf
智能防脱机械手.pdf
槽钢的压延结构.pdf
局部集中载荷作用下的组合梁精细化应力位移分析方法.pdf
精准按摩机芯机构.pdf
位置自动调节的热压装置.pdf
用于糠醛生产的糠醛渣输送装置.pdf
硫酸钾镁盐添加剂饲料生产用搅拌式混合装置.pdf
AIP三维堆叠TR气密封装组件.pdf
应急储能电源系统及应急储能电源.pdf
一种用于纸张涂料的文石型轻钙及其合成方法.pdf
一种安全定位托举装置.pdf
履带式稳压净水器.pdf
具有高压闪蒸罐的黑水处理系统.pdf
一种车载移动升降检修平台.pdf
一种高辣素含量辣椒的提取工艺.pdf
一种用于制备前列腺素的新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
一种E2芳基Α,Β不饱和羰基膦酸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篮球场地用木塑地板.pdf
一种船舶用耐高温防护涂料.pdf
一种水发泡抗菌透气微孔薄膜母料、薄膜及制备方法.pdf
一种乳液堵漏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落地松香的生产方法.pdf
一类两亲性氮杂氟硼二吡咯荧光染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R型含不同取代基联萘单元的芳炔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pdf
一种基于三脚架灵活配体的稀土配位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一种依折麦布中间体的催化合成方法.pdf
一种洗碗机用催干剂.pdf
增韧兼有弱缓凝及控失水作用的胶乳外加剂及制备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