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身坐姿病床.pdf
《翻身坐姿病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翻身坐姿病床.pdf(11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2174324.8 (22)申请日 2019.12.07 (73)专利权人 佛山市东方医疗设备厂有限公司 地址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科 技工业园A区兴福路5号 (72)发明人 陈文锋高政华 (51)Int.Cl. A61G 7/057(2006.01) A61G 7/015(2006.01) A61G 7/05(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翻身坐姿病床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翻身坐姿病床, 包括 万向轮、 床板、 折板机构、 。
2、第一转柄、 支撑板、 转动 块、 第二丝杆、 第二移动杆、 定位块和第二转柄, 所述万向轮与支撑架底部四角固定连接, 所述支 撑架通过电焊与床板底部相固定, 所述床板顶部 左端固定有靠板, 所述床板通过电弧焊的方式与 侧板前端下侧紧密固定, 所述侧板右后端设置有 伸缩折板机构, 所述床板顶部左后端紧密固定有 第一躺板, 所述第一躺板通过铰链轴与第一翻身 板后端转动配合。 通过在床板上端设置了第三丝 杆、 定位块和第二转柄, 通过转动第二转柄, 使第 二转柄带动第三丝杆在定位块内侧进行螺纹传 动, 从而使第三丝杆带动斜板进行摆动, 使斜板 带动踏板和防护板进行翻转, 从而缓解脚部舒适 状态, 达。
3、到了能够增加患者使用舒适度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4页 CN 211512428 U 2020.09.18 CN 211512428 U 1.一种翻身坐姿病床, 其特征在于: 其结构包括万向轮 (1) 、 床板 (3) 、 折板机构 (6) 、 第 一转柄 (14) 、 支撑板 (17) 、 转动块 (18) 、 第二丝杆 (19) 、 第二移动杆 (20) 、 定位块 (23) 和第二 转柄 (24) , 所述万向轮 (1) 与支撑架 (2) 底部四角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架 (2) 通过电焊与床板 (3) 底部相固定, 所述床板 (3) 顶部左端固定有靠板 (4) , 所述。
4、床板 (3) 通过电弧焊的方式与 侧板 (5) 前端下侧紧密固定, 所述侧板 (5) 右后端设置有伸缩折板机构 (6) , 所述床板 (3) 顶 部左后端紧密固定有第一躺板 (9) , 所述第一躺板 (9) 通过铰链轴与第一翻身板 (7) 后端转 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翻身坐姿病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床板 (3) 顶部右后端与第 二躺板 (10) 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躺板 (10) 通过铰链轴与第二翻身板 (8) 后端转动连接, 所述 床板 (3) 与斜板 (11) 左端转动连接, 所述斜板 (11) 通过铰链轴与踏板 (12) 左端活动连接, 所 述踏板 (12) 通过电焊与。
5、防护板 (13) 顶部右端紧密固定, 所述第一转柄 (14) 与第一丝杆 (15) 前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丝杆 (15) 与第一移动杆 (16) 内侧螺纹配合, 所述第一移动杆 (16) 与转动块 (18) 左端转动连接, 并且转动块 (18) 远离第一移动杆 (16) 一端活动嵌套于支撑板 (17) 底部, 所述第二丝杆 (19) 与第二移动杆 (20) 内部螺纹配合, 所述第二移动杆 (20) 与第 二翻身板 (8) 左端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架 (2) 内侧右前端固定安装有承载板 (21) , 所述支撑 架 (2) 与第三丝杆 (22) 上端螺纹配合, 所述第三丝杆 (22) 与定位块 。
6、(23) 内侧壁相枢接, 所述 第三丝杆 (22) 与第二转柄 (24) 后端固定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翻身坐姿病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板机构 (6) 包括合页 (61) 、 第一放置板 (62) 、 固定孔 (63) 、 顶块 (64) 、 第二放置板 (65) 、 弹簧 (66) 、 导向轮 (67) 、 摆 动杆 (68) 、 滑槽 (69) 、 限位槽 (610) 和滑轴 (611) , 所述第一放置板 (62) 通过合页 (61) 与侧板 (5) 顶部右端转动配合, 所述第一放置板 (62) 前端下侧等距分布有固定孔 (63) , 所述顶块 (64) 紧密伸入于固定。
7、孔 (63) 内侧, 所述顶块 (64) 通过弹簧 (66) 与第二放置板 (65) 下端中部 弹性连接, 所述第二放置板 (65) 与导向轮 (67) 中部转动配合, 并且导向轮 (67) 沿着第一放 置板 (62) 内部下端滑动配合, 所述摆动杆 (68) 一端与侧板 (5) 底部右端固定转动连接, 并且 摆动杆 (68) 另一端通过滑轴 (611) 与滑槽 (69) 内侧壁滑动配合, 所述第一放置板 (62) 左右 两侧相对开设有滑槽 (69) , 所述滑槽 (69) 上端设置有限位槽 (610)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翻身坐姿病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孔 (63) 共设置有。
8、三 个, 并且固定孔 (63) 沿第一放置板 (62) 前端下侧竖直方向等距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翻身坐姿病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轮 (67) 共设置有两 个, 并且导向轮 (67) 沿第二放置板 (65) 左下端等距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翻身坐姿病床, 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动杆 (68) 呈扁平的长方 体状, 并且摆动杆 (68) 右端设置有倒圆角。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翻身坐姿病床, 其特征在于: 三个所述固定孔 (63) 的直径均 大于顶块 (64) 直径三毫米, 并且顶块 (64) 下端设置有圆弧状倒角。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翻身坐姿病床, 其。
9、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丝杆 (15) 和第二丝杆 (19) 上端均设置有第一转柄 (14) , 并且第一转柄 (14) 上端设置有防滑纹。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512428 U 2 一种翻身坐姿病床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病床相关领域, 具体是一种翻身坐姿病床。 背景技术 0002 病床也可称为医疗床、 护理床等, 是病人在休养时使用的病床, 主要使用场合有各 大医院、 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手动病床的产品功能与电动病床相似, 但病人 不能亲自操作, 需陪护人员协助使用, 由于价格比电动病床低廉, 特别适合短期卧床修养的 病人, 同时减轻了陪护人员的。
10、负担和压力。 0003 现在的病床一般结构简单, 在对患者进行翻转的过程中, 往往需要多人进行操作, 使用复杂, 安全性能低, 现有翻身坐姿病床不易快速对患者进行翻身操作, 导致患者翻身时 费时费力, 并且不易对患者使用物品进行放置, 导致物品散乱。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因此, 为了解决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翻身坐姿病床。 0005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构造一种翻身坐姿病床, 该装置包括万向轮、 床板、 折 板机构、 第一转柄、 支撑板、 转动块、 第二丝杆、 第二移动杆、 定位块和第二转柄, 所述万向轮 与支撑架底部四角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架通过电焊与床板底部相固定, 。
11、所述床板顶部左端 固定有靠板, 所述床板通过电弧焊的方式与侧板前端下侧紧密固定, 所述侧板右后端设置 有伸缩折板机构, 所述床板顶部左后端紧密固定有第一躺板, 所述第一躺板通过铰链轴与 第一翻身板后端转动配合。 0006 优选的, 所述床板顶部右后端与第二躺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躺板通过铰链轴与 第二翻身板后端转动连接, 所述床板与斜板左端转动连接, 所述斜板通过铰链轴与踏板左 端活动连接, 所述踏板通过电焊与防护板顶部右端紧密固定, 所述第一转柄与第一丝杆前 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丝杆与第一移动杆内侧螺纹配合, 所述第一移动杆与转动块左端转 动连接, 并且转动块远离第一移动杆一端活动嵌套于支。
12、撑板底部, 所述第二丝杆与第二移 动杆内部螺纹配合, 所述第二移动杆与第二翻身板左端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架内侧右前端 固定安装有承载板, 所述支撑架与第三丝杆上端螺纹配合, 所述第三丝杆与定位块内侧壁 相枢接, 所述第三丝杆与第二转柄后端固定为一体。 0007 优选的, 所述折板机构包括合页、 第一放置板、 固定孔、 顶块、 第二放置板、 弹簧、 导 向轮、 摆动杆、 滑槽、 限位槽和滑轴, 所述第一放置板通过合页与侧板顶部右端转动配合, 所 述第一放置板前端下侧等距分布有固定孔, 所述顶块紧密伸入于固定孔内侧, 所述顶块通 过弹簧与第二放置板下端中部弹性连接, 所述第二放置板与导向轮中部转动。
13、配合, 并且导 向轮沿着第一放置板内部下端滑动配合, 所述摆动杆一端与侧板底部右端固定转动连接, 并且摆动杆另一端通过滑轴与滑槽内侧壁滑动配合, 所述第一放置板左右两侧相对开设有 滑槽, 所述滑槽上端设置有限位槽。 0008 优选的, 所述固定孔共设置有三个, 并且固定孔沿第一放置板前端下侧竖直方向 说明书 1/5 页 3 CN 211512428 U 3 等距分布。 0009 优选的, 所述导向轮共设置有两个, 并且导向轮沿第二放置板左下端等距分布。 0010 优选的, 所述摆动杆呈扁平的长方体状, 并且摆动杆右端设置有倒圆角。 0011 优选的, 三个所述固定孔的直径均大于顶块直径三毫米,。
14、 并且顶块下端设置有圆 弧状倒角。 0012 优选的, 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上端均设置有第一转柄, 并且第一转柄上端设 置有防滑纹。 0013 优选的, 所述弹簧为弹簧钢材质, 弹性势能优良。 0014 优选的, 所述顶块为碳钢材质, 硬度高, 并且抗腐蚀性强。 0015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翻身坐姿病床, 与 同类型设备相比, 具有如下改进: 0016 优点1: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翻身坐姿病床, 通过在床板上端设置了第一丝杆、 第 一移动杆、 转动块、 第二丝杆和第二移动杆, 通过转动第一转柄, 使第一转柄带动第一丝杆 在第一移动杆内侧进行螺纹传动, 从。
15、而使第一移动杆往前端进行移动, 使第一移动杆通过 转动块带动第一翻身板进行升高, 同理转动第二丝杆, 使第二移动杆带动第二翻身板进行 升高, 达到翻身状态, 达到了能够对患者进行快速翻身的优点。 0017 优点2: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翻身坐姿病床, 通过在床板上端设置了第三丝杆、 定 位块和第二转柄, 通过转动第二转柄, 使第二转柄带动第三丝杆在定位块内侧进行螺纹传 动, 从而使第三丝杆带动斜板进行摆动, 使斜板带动踏板和防护板进行翻转, 从而缓解脚部 舒适状态, 达到了能够增加患者使用舒适度的优点。 0018 优点3: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翻身坐姿病床, 通过在侧板上端设置了伸缩折板机 构, 。
16、通过翻动第一放置板, 使第一放置板通过合页在侧板上端进行摆动, 从而使第一放置板 与侧板处于水平方向上, 并且第一放置板在翻动过程中会带动摆动杆通过滑轴在滑槽内侧 进行滑动, 最后使滑轴卡于限位槽内侧, 对第一放置板进行固定支撑, 使第一放置板支撑稳 固, 达到了能够对患者使用物品进行放置, 使物品放置有序的优点。 0019 优点4: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翻身坐姿病床, 通过在第一放置板内部设置了第二放 置板, 当物品过多时, 通过往上端按动顶块, 使顶块压动弹簧进行收缩, 使顶块解除对固定 孔的插接状态, 随后即可往右端拉动第二放置板, 使第二放置板通过导向轮在第一放置板 内侧进行移动, 从而。
17、使第二放置板伸长, 达到能够对更多物品进行放置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是本实用新型病床工作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是本实用新型病床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是本实用新型病床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 图5是本实用新型病床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5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伸缩折板机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6 图7是本实用新型伸缩折板机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 其中: 万向轮-1、 支撑架-2、 床板-3、 靠板-4、 侧板-5、 伸缩折板机构-6、 第一翻身 说明书 2/5 页 4 CN 211512428 U 4 板-7、 第二翻身板。
18、-8、 第一躺板-9、 第二躺板-10、 斜板-11、 踏板-12、 防护板-13、 第一转柄- 14、 第一丝杆-15、 第一移动杆-16、 支撑板-17、 转动块-18、 第二丝杆-19、 第二移动杆-20、 承 载板-21、 第三丝杆-22、 定位块-23、 第二转柄-24、 合页-61、 第一放置板-62、 固定孔-63、 顶 块-64、 第二放置板-65、 弹簧-66、 导向轮-67、 摆动杆-68、 滑槽-69、 限位槽-610、 滑轴-611。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将结合附图1-7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 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19、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 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 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9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翻身坐姿病床, 包括万向轮1、 床板3、 折板机构 6、 第一转柄14、 支撑板17、 转动块18、 第二丝杆19、 第二移动杆20、 定位块23和第二转柄24, 万向轮1与支撑架2底部四角固定连接, 支撑架2通过电焊与床板3底部相固定, 床板3顶部左 端固定有靠板4, 床板3通过电弧焊的方式与侧板5前端下侧紧密固定, 侧板5右后端设置有 伸缩折板机构6,。
20、 床板3顶部左后端紧密固定有第一躺板9, 第一躺板9通过铰链轴与第一翻 身板7后端转动配合。 0030 进一步的, 所述床板3顶部右后端与第二躺板10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躺板10通过铰 链轴与第二翻身板8后端转动连接, 所述床板3与斜板11左端转动连接, 所述斜板11通过铰 链轴与踏板12左端活动连接, 所述踏板12通过电焊与防护板13顶部右端紧密固定, 利于起 到使踏板12进行稳固固定的作用, 所述第一转柄14与第一丝杆15前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 丝杆15与第一移动杆16内侧螺纹配合, 所述第一移动杆16与转动块18左端转动连接, 并且 转动块18远离第一移动杆16一端活动嵌套于支撑板17。
21、底部, 所述第二丝杆19与第二移动杆 20内部螺纹配合, 所述第二移动杆20与第二翻身板8左端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架2内侧右前 端固定安装有承载板21, 所述支撑架2与第三丝杆22上端螺纹配合, 所述第三丝杆22与定位 块23内侧壁相枢接, 所述第三丝杆22与第二转柄24后端固定为一体。 0031 进一步的, 所述折板机构6包括合页61、 第一放置板62、 固定孔63、 顶块64、 第二放 置板65、 弹簧66、 导向轮67、 摆动杆68、 滑槽69、 限位槽610和滑轴611, 所述第一放置板62通 过合页61与侧板5顶部右端转动配合, 所述第一放置板62前端下侧等距分布有固定孔63, 所 。
22、述顶块64紧密伸入于固定孔63内侧, 所述顶块64通过弹簧66与第二放置板65下端中部弹性 连接, 所述第二放置板65与导向轮67中部转动配合, 并且导向轮67沿着第一放置板62内部 下端滑动配合, 所述摆动杆68一端与侧板5底部右端固定转动连接, 并且摆动杆68另一端通 过滑轴611与滑槽69内侧壁滑动配合, 所述第一放置板62左右两侧相对开设有滑槽69, 所述 滑槽69上端设置有限位槽610。 0032 进一步的, 所述固定孔63共设置有三个, 并且固定孔63沿第一放置板62前端下侧 竖直方向等距分布, 当然, 固定孔63的数量还可以为更大, 还可以沿第一放置板62前端下侧 竖直方向等距分。
23、布, 在此不作限定。 0033 进一步的, 所述导向轮67共设置有两个, 并且导向轮67沿第二放置板65左下端等 距分布, 利于起到进行平稳导向的作用。 0034 进一步的, 所述摆动杆68呈扁平的长方体状, 并且摆动杆68右端设置有倒圆角, 利 说明书 3/5 页 5 CN 211512428 U 5 于起到带动第一放置板62进行摆动的作用。 0035 进一步的, 三个所述固定孔63的直径均大于顶块64直径三毫米, 并且顶块64下端 设置有圆弧状倒角, 利于起到顶块64进行插接的作用。 0036 进一步的, 所述第一丝杆15和第二丝杆19上端均设置有第一转柄14, 并且第一转 柄14上端设置。
24、有防滑纹, 利于起到进行防滑的作用。 0037 进一步的, 所述弹簧66为弹簧钢材质, 弹性势能优良。 0038 进一步的, 所述顶块64为碳钢材质, 硬度高, 并且抗腐蚀性强。 0039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翻身坐姿病床, 其工作原理如下; 0040 第一, 在使用前, 将翻身坐姿病床进行水平放置, 使万向轮1对该病床进行固定支 撑; 0041 第二, 在使用时, 通过推动病床, 使万向轮1进行转动, 将病床推动至到合适的位置 上, 随后即可时患者躺于床板3顶部的第一翻身板7、 第二翻身板8、 第一躺板9和第二躺板10 上端; 0042 第三, 当要进行翻身时, 通过转动第一转柄14,。
25、 使第一转柄14带动第一丝杆15在第 一移动杆16内侧进行螺纹传动, 从而使第一移动杆16往前端进行移动, 使第一移动杆16通 过转动块18带动第一翻身板7进行升高, 同理转动第二丝杆19, 使第二移动杆20带动第二翻 身板8进行升高, 达到翻身状态; 0043 第四, 并且, 通过在床板3上端设置了第三丝杆22、 定位块23和第二转柄24, 通过转 动第二转柄24, 使第二转柄24带动第三丝杆22在定位块23内侧进行螺纹传动, 从而使第三 丝杆22带动斜板11进行摆动, 使斜板11带动踏板12和防护板13进行翻转, 从而缓解脚部舒 适状态, 达到了能够增加患者使用舒适度的优点; 0044 第。
26、五, 同时, 通过在侧板5上端设置了伸缩折板机构6, 通过翻动第一放置板62, 使 第一放置板62通过合页61在侧板5上端进行摆动, 从而使第一放置板62与侧板5处于水平方 向上, 并且第一放置板62在翻动过程中会带动摆动杆68通过滑轴611在滑槽69内侧进行滑 动, 最后使滑轴611卡于限位槽610内侧, 对第一放置板62进行固定支撑, 使第一放置板62支 撑稳固, 能够对患者使用物品进行放置, 使物品放置有序; 0045 第六, 当物品过多时, 通过往上端按动顶块64, 使顶块64压动弹簧66进行收缩, 使 顶块64解除对固定孔63的插接状态, 随后即可往右端拉动第二放置板65, 使第二放。
27、置板65 通过导向轮67在第一放置板62内侧进行移动, 从而使第二放置板65伸长, 能够对更多物品 进行放置。 0046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翻身坐姿病床, 通过在床板3上端设置了第一丝杆 15、 第一移动杆16、 转动块18、 第二丝杆19和第二移动杆20, 通过转动第一转柄14, 使第一转 柄14带动第一丝杆15在第一移动杆16内侧进行螺纹传动, 从而使第一移动杆16往前端进行 移动, 使第一移动杆16通过转动块18带动第一翻身板7进行升高, 同理转动第二丝杆19, 使 第二移动杆20带动第二翻身板8进行升高, 达到翻身状态, 达到了能够对患者进行快速翻身 的优点; 通过在床板3上端。
28、设置了第三丝杆22、 定位块23和第二转柄24, 通过转动第二转柄 24, 使第二转柄24带动第三丝杆22在定位块23内侧进行螺纹传动, 从而使第三丝杆22带动 斜板11进行摆动, 使斜板11带动踏板12和防护板13进行翻转, 从而缓解脚部舒适状态, 达到 了能够增加患者使用舒适度的优点; 通过在侧板5上端设置了伸缩折板机构6, 通过翻动第 说明书 4/5 页 6 CN 211512428 U 6 一放置板62, 使第一放置板62通过合页61在侧板5上端进行摆动, 从而使第一放置板62与侧 板5处于水平方向上, 并且第一放置板62在翻动过程中会带动摆动杆68通过滑轴611在滑槽 69内侧进行滑。
29、动, 最后使滑轴611卡于限位槽610内侧, 对第一放置板62进行固定支撑, 使第 一放置板62支撑稳固, 达到了能够对患者使用物品进行放置, 使物品放置有序的优点; 通过 在第一放置板62内部设置了第二放置板65, 当物品过多时, 通过往上端按动顶块64, 使顶块 64压动弹簧66进行收缩, 使顶块64解除对固定孔63的插接状态, 随后即可往右端拉动第二 放置板65, 使第二放置板65通过导向轮67在第一放置板62内侧进行移动, 从而使第二放置 板65伸长, 达到能够对更多物品进行放置的优点。 0047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
30、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 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 焊接等常规 手段, 机械、 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 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0048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 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 型。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文中所定 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 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 因 此, 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 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 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说明书 5/5 页 7 CN 211512428 U 7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4 页 8 CN 211512428 U 8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4 页 9 CN 211512428 U 9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3/4 页 10 CN 211512428 U 10 图7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1 CN 211512428 U 11 。
- 内容关键字: 翻身 坐姿 病床
管材冷轧机.pdf
禽畜养殖圈舍环境治理消杀机构.pdf
自动排屑的木工机床用顶针.pdf
用于油气井液面测试的声波采集装置.pdf
化工管道快速对接接头.pdf
新型咪头粘网机.pdf
麦克风生产用烘干装置.pdf
隐形眼镜助戴器.pdf
混合料制备系统.pdf
非遗用品存放柜用消毒装置.pdf
光伏逆变器用增压散热风扇.pdf
集线器.pdf
护理床抬升角测量仪.pdf
棋类设备的智能方块及棋类设备.pdf
基于数据融合的耕深监测装置.pdf
大口径平推阀.pdf
水利工程防汛浮标.pdf
自动锁螺丝机锁紧力调节装置.pdf
数据交换装置.pdf
高效羊粪有机肥发酵罐.pdf
应用于船首的船舶防撞结构.pdf
渔光互补的监控系统及方法.pdf
适应于高污泥浓度的脱氮除磷系统及方法.pdf
具有清洁效果的真空镀铝丝复绕设备.pdf
影像分类模型建立方法及装置、分类方法、装置及系统.pdf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pdf
用于涵管的实时压力测试方法.pdf
人员安全转移救援舱及其制造方法.pdf
复合电缆生产用全自动绞线装置及方法.pdf
机载双站雷达间载波频率差高精度测量与补偿方法.pdf
量子密钥分发网络中负载均衡的分布式路由方法及系统.pdf
无线路由器间加密通讯方法及系统.pdf
一种农用光合细菌制剂的生产方法.pdf
一种用于薄膜电路的丝网印刷防水胶及其制备方法.pdf
防腐耐酸环氧树脂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胶带.pdf
可热固化的粉末涂料组合物.pdf
一种内层结构防眩光外屏幕专用保护膜.pdf
蛹虫草固体菌种培育方法.pdf
一种烃类相变蓄热材料及以天然酸为原料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细菌发酵生产氢气的方法.pdf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的padlock探针及检测方法.pdf
安全的二氧化硅包覆型水性铝银浆的制备方法.pdf
适用于电机适形毡和绑扎绳绝缘浸渍的潜伏性环氧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琼脂糖的制备方法.pdf
用于白光LED的荧光材料及制备方法.pdf
一种电池环保绿色密封涂层.pdf
一种检测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Val66Met变异的试剂盒.pdf
一种基于非糊化类淀粉的新型淀粉质卷烟胶.pdf
一种水性重防腐涂料用面漆及其制备方法.pdf
花色改变了的蝴蝶兰属植物的制造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