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通信设备和网络设备.pdf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通信设备和网络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通信设备和网络设备.pdf(3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028388.9 (22)申请日 2019.01.11 (71)申请人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 为总部办公楼 (72)发明人 张锦芳苏宏家向铮铮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329 代理人 范华英毛威 (51)Int.Cl. H04L 5/00(2006.01) H04L 1/18(2006.01) H04W 72/12(2009.01) H04W 76/34(2018.01) (54)发明名称。
2、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 通信设备和网络设备 (57)摘要 本申请提供了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 通信设 备和网络设备, 可应用于车联网, 例如NRV2X、 LTE-V、 DSRC等。 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 网络设 备为侧行链路通信配置最大重传次数、 重传的时 间间隔等传输参数, 并通过侧行调度信息调度侧 行传输的时频资源。 发送侧通信设备在侧行传输 正确时反馈ACK给网络设备, 以便网络设备及时 释放预留的重传时频资源; 在侧行传输失败时, 发送侧通信设备利用预留的重传时频资源实现 快速侧行重传。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降低侧行 传输时延, 提高资源利用率。 权利要求书6页 说明书22页 附图8页。
3、 CN 111435885 A 2020.07.21 CN 111435885 A 1.一种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一通信设备获取重传的时间间隔和最大重传次数;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息,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侧行调度信 息, 所述侧行调度信息指示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和用于初传数据包的时频资源;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根据所述重传的时间间隔、 所述最大重传次数以及所述侧行调度信 息, 确定用于重传所述数据包的时频资源;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所述用于初传和/或重传所述数据包的时频资源上向N个第二通 信设备发送所述数据包, 所述N为正整数; 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数。
4、据包发送失败的情况下,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所述用 于重传所述数据包的时频资源上重传所述数据包; 或者, 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数据包发送成功的情况下,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所述上 行控制信道资源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确认信息ACK, 所述ACK指示所述数据包发送成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数据包发送失败且针对所述数据包的重传次数未达到 所述最大重传次数的情况下,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N个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指示信息, 所 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包发送结束;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在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否认信息。
5、NACK, 所 述NACK指示所述数据包发送失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N等于1;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 述数据包发送成功, 包括: 在初传所述数据包之后,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到针对所述数据 包的ACK;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数据包发送成功; 或者, 在重传所述数据包之后且针对所述数据包的重传次数未达到所述最大重传次数时, 所 述第一通信设备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到针对所述数据包的ACK;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数据包发送成功。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N大于1, 所述N个第二通信设备具 有相同的组标识。
6、;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数据包发送成功, 包括: 在初传所述数据包之后,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从所述N个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第二通信 设备接收到针对所述数据包的ACK;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数据包发送成功; 或者, 在重传所述数据包之后且针对所述数据包的重传次数未达到所述最大重传次数时, 所 述第一通信设备从所述N个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第二通信设备接收到针对所述数据包的 ACK;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数据包发送成功; 或者, 在初传所述数据包之后,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未从所述N个第二通信设备中任意一个第 二通信设备接收到针对所述数据包的NACK;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数据包发送成功; 或。
7、者, 权利要求书 1/6 页 2 CN 111435885 A 2 在重传所述数据包之后且针对所述数据包的重传次数未达到所述最大重传次数时, 所 述第一通信设备未从所述N个第二通信设备中任意一个第二通信设备接收到针对所述数据 包的NACK;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数据包发送成功。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N等于1,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 述数据包发送失败, 包括: 在初传所述数据包之后,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到针对所述数据 包的NACK;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数据包发送失败; 或者, 在重传所述数据包之后且针对所述数据包的重传次数未达到所。
8、述最大重传次数时, 所 述第一通信设备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到针对所述数据包的NACK;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数据包发送失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N大于1, 所述N个第二通信设备具 有相同的组标识;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数据包发送失败, 包括: 在初传所述数据包之后,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从所述N个第二通信设备中至少一个第二 通信设备接收到针对所述数据包的NACK;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数据包发送失败; 或者, 在重传所述数据包之后且针对所述数据包的重传次数未达到所述最大重传次数时, 所 述第一通信设备从所述N个第二通信设备中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设备接收。
9、到针对所述数据包 的NACK;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确定所述数据包发送失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侧行配置信息, 所述侧行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 述第一通信设备应用非自适应重传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行调度信息包括以下 信息的至少一个: 所述用于初传数据包的时频资源、 所述重传的时间间隔、 调制编码模式、 新数据指示、 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号、 多输入多输出MIMO模式、 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指示和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标识。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侧行调度请求, 所述侧行调度请求用于请求所 述用于初传数据包的时频资源。 10.一种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二通信设备获取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初传或重传的数据包; 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解码所述数据包失败的情况下,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 信设备发送否定信息NACK; 或者, 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正确解码所述数据包的情况下,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在所述上行控 制信道资源上向网络设备发送确认信息ACK, 所述ACK指示所述数据包发送成功。 权利要求书 2/6 页 3 CN 111。
11、435885 A 3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解码所述数据包失败且针对所述数据包的重传次数未达到所述 最大重传次数的情况下,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接收指示信息, 所述指示 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包传输结束;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在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向网络设备发送否认信息NACK, 所述 NACK指示所述数据包发送失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正确解码所述 数据包的情况下,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发送ACK。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
12、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获取上 行控制信道资源, 包括: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或所述网络设备获取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14.一种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网络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侧行调度信息, 所述侧行调度信 息指示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和用于在通信设备之间初传数据包的时频资源;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在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发送的确认信息ACK; 所述网络设备释放所述时频资源对应的重传所述数据包的时频资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在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发送的否认信。
13、息NACK, 所述NACK是在数 据包传输结束时发送的; 所述网络设备释放所述时频资源对应的重传所述数据包的时频资源。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侧行配置信息, 所述侧行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通信设备之间传输 数据包应用非自适应重传模式。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行配置信息还包括重传的时间间 隔和最大重传次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行调度信息包括以 下信息的至少一个: 所述用于初传数据包的时频资源、 所述重传的时间间隔、 调制编码模 式、 新数据指示、。
14、 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号、 多输入多输出MIMO模式、 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指 示和第一通信设备标识。 19.根据权利要求14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调度请求消息, 所述调度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用于在通信设备之 间初传数据包的时频资源。 20.一种通信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 获取模块, 用于获取重传的时间间隔和最大重传次数; 接收模块, 用于从网络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息,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侧行调度信息, 所述侧行调度信息指示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和用于初传数据包的时频资源; 处理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重传的时间间隔、 所述最大重传次数以及所述。
15、侧行调度信息, 确定用于重传所述数据包的时频资源; 权利要求书 3/6 页 4 CN 111435885 A 4 发送模块, 用于在所述用于初传和/或重传所述数据包的时频资源上向N个第二通信设 备发送所述数据包, 所述N为正整数; 所述发送模块, 还用于在所述通信设备确定所述数据包发送失败的情况下, 在所述用 于重传所述数据包的时频资源上重传所述数据包; 或者, 在所述通信设备确定所述数据包 发送成功的情况下, 在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确认信息ACK, 所述 ACK指示所述数据包发送成功。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通信。
16、设备确定所述数据包发送失败且针对所述数据包的重传次数未达到所述 最大重传次数的情况下, 向所述N个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指示信息, 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 述数据包发送结束; 在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否认信息NACK, 所述NACK指示所述数 据包发送失败。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N等于1; 所述接收模块还 用于: 在初传所述数据包之后, 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到针对所述数据包的ACK; 所述处理模块, 还用于确定所述数据包发送成功; 或者, 所述接收模块, 还用于在重传所述数据包之后且针对所述数据包的重传次数未达到所 述最大重传次数时, 。
17、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到针对所述数据包的ACK; 所述处理模块, 还用于确定所述数据包发送成功。 23.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N大于1, 所述N个第二通信 设备具有相同的组标识; 所述接收模块, 还用于在初传所述数据包之后, 从所述N个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第二通 信设备接收到针对所述数据包的ACK; 所述处理模块, 还用于确定所述数据包发送成功; 或者, 所述接收模块, 还用于在重传所述数据包之后且针对所述数据包的重传次数未达到所 述最大重传次数时, 从所述N个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第二通信设备接收到针对所述数据包 的ACK; 所述处理模块, 还用于确定所述数据包。
18、发送成功; 或者, 所述处理模块, 还用于在初传所述数据包之后, 所述通信设备未从所述N个第二通信设 备中任意一个第二通信设备接收到针对所述数据包的NACK时, 确定所述数据包发送成功; 或者, 所述处理模块, 还用于在重传所述数据包之后、 针对所述数据包的重传次数未达到所 述最大重传次数, 且所述通信设备未从所述N个第二通信设备中任意一个第二通信设备接 收到针对所述数据包的NACK时, 确定所述数据包发送成功。 24.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N等于1, 所述接收模块还 用于: 在初传所述数据包之后, 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到针对所述数据包的NACK; 所述处。
19、理模块, 还用于确定所述数据包发送失败; 或 所述接收模块, 还用于在重传所述数据包之后且针对所述数据包的重传次数未达到所 权利要求书 4/6 页 5 CN 111435885 A 5 述最大重传次数时, 从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接收到针对所述数据包的NACK; 所述处理模块, 还用于确定所述数据包发送失败。 25.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N大于1, 所述N个第二通信 设备具有相同的组标识; 所述接收模块, 还用于在初传所述数据包之后, 从所述N个第二通信设备中至少一个第 二通信设备接收到针对所述数据包的NACK; 所述处理模块, 还用于确定所述数据包发送失败; 或。
20、 所述接收模块, 还用于在重传所述数据包之后且针对所述数据包的重传次数未达到所 述最大重传次数时, 从所述N个第二通信设备中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设备接收到针对所述数 据包的NACK; 所述处理模块, 还用于确定所述数据包发送失败。 26.根据权利要求20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 还用 于: 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侧行配置信息, 所述侧行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通信设备应用非 自适应重传模式。 27.根据权利要求20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行调度信息包 括以下信息的至少一个: 所述用于初传数据包的时频资源、 所述重传的时间间隔、 调制编码 模式。
21、、 新数据指示、 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号、 多输入多输出MIMO模式、 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指示和所述通信设备标识。 28.根据权利要求20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 于: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侧行调度请求, 所述侧行调度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用于初传数据包 的时频资源。 29.一种通信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 获取模块, 用于获取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接收模块, 用于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初传或重传的数据包; 发送模块, 用于在所述通信设备解码所述数据包失败的情况下, 向所述第一通信设备 发送否定信息NACK; 或者, 在所述通信设备正确解码所述数据包的情况下, 在。
22、所述上行控制 信道资源上向网络设备发送确认信息ACK, 所述ACK指示所述数据包发送成功。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通信设备解码所述数据包失败且针对所述数据包的重传次数未达到所述最大 重传次数的情况下, 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接收指示信息, 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数据 包传输结束; 发送模块, 还用于在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向网络设备发送否认信息NACK, 所述 NACK指示所述数据包发送失败。 31.根据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通信设备正确解码所述 数据包的情况下,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第一通信设。
23、备发送ACK。 32.根据权利要求29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 权利要求书 5/6 页 6 CN 111435885 A 6 于: 从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或所述网络设备获取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33.一种网络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发送模块, 用于发送下行控制信息,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包括侧行调度信息, 所述侧行调 度信息指示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和用于在通信设备之间初传数据包的时频资源; 接收模块, 用于接收在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发送的确认信息ACK; 处理模块, 用于释放所述时频资源对应的重传所述数据包的时频资源。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网络设备, 。
24、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在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发送的否认信息NACK, 所述NACK是在数据包传输结束 时发送的; 处理模块, 用于释放所述时频资源对应的重传所述数据包的时频资源。 35.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网络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发送侧行配置信息, 所述侧行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通信设备之间传输数据包应用非 自适应重传模式。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网络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行配置信息还包括重传的时 间间隔和最大重传次数。 37.根据权利要求33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行调度信息包 括以下信息的至少一个: 。
25、所述用于初传数据包的时频资源、 所述重传的时间间隔、 调制编码 模式、 新数据指示、 混合自动重传HARQ进程号、 多输入多输出MIMO模式、 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指示和第一通信设备标识。 38.根据权利要求33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 于: 接收调度请求消息, 所述调度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用于在通信设备之间初传数据包 的时频资源。 3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其特征在于, 包括指令, 当所述指令在通信设备上运行 时, 使得通信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其特征在于, 包括指令, 当所述指令在网络设备上。
26、运行 时, 使得网络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4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权利要求书 6/6 页 7 CN 111435885 A 7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 通信设备和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 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 通信设备和网络 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中提 出了基于蜂窝网络的车联网技术, 通过车到外界(vehicle to everything, V2X)通信系统 将汽车互联, 提供包括车到车(vehicle to vehicle, V2。
27、V)、 车到人(vehicle to pedestrian, V2P)、 车到基础设施(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 V2I)和车到网络(vehicle to network, V2N)的智能交通业务。 除V2N车辆和网络通信使用上下行链路, 其余V2V、 V2I和 V2P数据通信均使用侧行链路进行通信。 其中侧行链路(sidelink, SL)是针对通信设备和通 信设备之间直接通信定义的, 也即通信设备和通信设备之间不通过网络设备转发而直接通 信。 这里的通信设备可以是车载通信模块或通信终端、 手持通信终端或路边单元(road side unit, RSU)。 000。
28、3 侧行链路通信包含两种通信模式。 第一种通信模式是基于网络设备调度的侧行通 信, 通信设备根据网络设备的侧行调度信息在被调度的时频资源上发送侧行通信的控制消 息和数据, 称为调度传输模式; 第二种通信模式是通信设备在侧行通信资源包含的可用时 频资源中自行选择通信所用的时频资源, 并在所选择的时频资源上发送控制消息和数据, 称为非调度传输模式。 0004 LTE V2X中的调度传输模式的流程如图1所示。 发送端通信设备1向网络设备发送 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 SR)或缓存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 BSR), 请求 网络设备为侧行传输分配资源。
29、; 网络设备为侧行传输分配资源; 网络设备向通信设备1下发 调度的侧行传输的时频资源; 通信设备1在分配的侧行传输资源上向接收端通信设备2发送 侧行用户数据。 通信设备1在侧行链路上针对一个数据包可以有一次或多次发送, 例如LTE V2X中定义最多可以支持对一个数据包重复发送2次。 此时网络设备可以一次调度分配多次 侧行传输的时频资源, 例如如图1所示网络设备为通信设备1调度重复发送2次的时频资源。 由于LTE V2X没有定义反馈机制, 因此网络设备和通信设备1都不知道侧行是否正确传输, 网络设备在两次传输结束后释放调度的时频资源。 0005 LTE V2X仅定义了侧行链路上的广播传输, NR。
30、 V2X同时也引入了侧行链路上的单 播和组播传输。 3GPP标准在侧行链路定义了物理层侧行反馈信道(physical sidelink feedback channel,PSFCH), 主要用于接收UE向发送UE反馈是否接收成功的确认消息等。 0006 针对调度传输模式, 网络设备不知道侧行是否正确传输, 仅在侧行传输达到最大 重传次数时释放调度的资源, 资源的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0007 本申请提供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 通信设备和网络设备, 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说明书 1/22 页 8 CN 111435885 A 8 0008 第一方面,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 该方。
31、法包括: 第一通信设备获 取重传的时间间隔和最大重传次数; 该第一通信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息, 该下 行控制信息包括侧行调度信息, 该侧行调度信息指示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和用于初传数据包 的时频资源; 该第一通信设备根据该重传的时间间隔、 该最大重传次数以及该侧行调度信 息, 确定用于重传该数据包的时频资源; 该第一通信设备在该用于初传和/或重传该数据包 的时频资源上向N个第二通信设备发送该数据包, 该N为正整数; 在该第一通信设备确定该 数据包发送失败的情况下, 该第一通信设备在该用于重传该数据包的时频资源上重传该数 据包; 或者, 在该第一通信设备确定该数据包发送成功的情况下, 该第一。
32、通信设备在该上行 控制信道资源上向该网络设备发送确认信息ACK, 该ACK指示该数据包发送成功。 0009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第一通信设备作为发送数据包的一端, 在确定第一通信设备 向第二通信设备初传或重传的数据包发送成功时, 第一通信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ACK, 以便 网络设备及时释放预留的重传时频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率。 0010 此外, 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网络设备调度的初传数据包的时频资源、 重传的时间间 隔、 和最大重传次数, 确定用于重传数据包的时频资源, 在初传数据包失败时, 第一通信设 备无需向网络设备请求重传数据包的时频资源, 而是直接在确定的重传数据包的时频资源 实现快速重传,。
33、 从而降低传输时延。 0011 由于第一通信设备仅在确定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初传或重传的数据包 发送成功时, 向网络设备发送ACK, 而在第一通信设备在确定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 初传或重传的数据包发送失败时, 不向网络设备反馈, 即不发送NACK, 这样可以减少第一通 信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信令交互。 0012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方法还包括: 在该第一通信设备确定该数据包发送 失败且针对该数据包的重传次数未达到该最大重传次数的情况下, 该第一通信设备向该N 个第二通信设备发送指示信息, 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数据包发送结束; 该第一通信设备 在该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向该网络设。
34、备发送否认信息NACK, 该NACK指示该数据包发送失 败。 0013 由于在网络拥塞、 信道质量差等情况下, 第一通信设备有可能会决定停止重传数 据包。 在此情况下, 如果网络设备仍等到数据包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或者传输成功才释放资 源, 会造成时频资源浪费。 因此在此情况下,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通信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 NACK, 指示网络设备释放资源, 这样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0014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N等于1; 该第一通信设备确定该数据包发送成功, 包 括: 在初传该数据包之后, 该第一通信设备从该第二通信设备接收到针对该数据包的ACK; 该第一通信设备确定该数据包发送成功; 。
35、或者, 在重传该数据包之后且针对该数据包的重 传次数未达到该最大重传次数时, 该第一通信设备从该第二通信设备接收到针对该数据包 的ACK; 该第一通信设备确定该数据包发送成功。 001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对于单播模式, 第一通信设备在接收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 ACK时, 确定数据包发送成功, 可以提高数据包传输的可靠性。 0016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N大于1, 该N个第二通信设备具有相同的组标识; 该 第一通信设备确定该数据包发送成功, 包括: 在初传该数据包之后, 该第一通信设备从该N 个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第二通信设备接收到针对该数据包的ACK; 该第一通信设备确定该 说明书 。
36、2/22 页 9 CN 111435885 A 9 数据包发送成功; 或者, 在重传该数据包之后且针对该数据包的重传次数未达到该最大重 传次数时, 该第一通信设备从该N个第二通信设备中每个第二通信设备接收到针对该数据 包的ACK; 该第一通信设备确定该数据包发送成功; 或者, 在初传该数据包之后, 该第一通信 设备未从该N个第二通信设备中任意一个第二通信设备接收到针对该数据包的NACK; 该第 一通信设备确定该数据包发送成功; 或者, 在重传该数据包之后且针对该数据包的重传次 数未达到该最大重传次数时, 该第一通信设备未从该N个第二通信设备中任意一个第二通 信设备接收到针对该数据包的NACK;。
37、 该第一通信设备确定该数据包发送成功。 0017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对于组播模式, 第一通信设备在接收到所有第二通信设备发 送的ACK或未收到NACK时, 确定数据包发送成功, 可以提高数据包传输的可靠性。 0018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N等于1, 该第一通信设备确定该数据包发送失败, 包 括: 在初传该数据包之后, 该第一通信设备从该第二通信设备接收到针对该数据包的NACK; 该第一通信设备确定该数据包发送失败; 或在重传该数据包之后且针对该数据包的重传次 数未达到该最大重传次数时, 该第一通信设备从该第二通信设备接收到针对该数据包的 NACK; 该第一通信设备确定该数据包发送失败。
38、。 0019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对于单播模式, 第一通信设备在接收到第二通信设备发送的 NACK时, 确定数据包发送失败, 从而启动数据包重传, 可以提高数据包传输的可靠性。 002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N大于1, 该N个第二通信设备具有相同的组标识; 0021 该第一通信设备确定该数据包发送失败, 包括: 在初传该数据包之后, 该第一通信 设备从该N个第二通信设备中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设备接收到针对该数据包的NACK; 该第一 通信设备确定该数据包发送失败; 或在重传该数据包之后且针对该数据包的重传次数未达 到该最大重传次数时, 该第一通信设备从该N个第二通信设备中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设。
39、备接 收到针对该数据包的NACK; 该第一通信设备确定该数据包发送失败。 002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对于组播模式, 第一通信设备在接收到任意一个第二通信设 备发送的NACK时, 确定数据包发送失败, 从而启动数据包重传, 可以提高数据包传输的可靠 性。 0023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方法还包括: 该第一通信设备从该网络设备接收侧 行配置信息, 该侧行配置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通信设备应用非自适应重传模式。 0024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侧行调度信息包括以下信息的至少一个: 该用于初 传数据包的时频资源、 该重传的时间间隔、 调制编码模式、 新数据指示、 混合自动重传HARQ 进。
40、程号、 多输入多输出MIMO模式、 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指示和该第一通信设备标识。 0025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方法还包括: 该第一通信设备向该网络设备发送侧 行调度请求, 该侧行调度请求用于请求该用于初传数据包的时频资源。 0026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当有侧行数据包要发送时, 第一通信设备向网络设备请求传 输侧行数据的时频资源, 这样可以仅在有数据发送时才占用时频资源, 可以提高资源利用 率。 0027 第二方面,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 第二通信设备获 取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该第二通信设备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初传或重传的数据包; 在该第二 通信设备解码该数据。
41、包失败的情况下, 该第二通信设备向该第一通信设备发送否定信息 NACK; 或者, 在该第二通信设备正确解码该数据包的情况下, 该第二通信设备在该上行控制 说明书 3/22 页 10 CN 111435885 A 10 信道资源上向网络设备发送确认信息ACK, 该ACK指示该数据包发送成功。 0028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第二通信设备作为接收数据包的一端, 在第一通信设备向第 二通信设备初传或重传的数据包正确解码时, 第二通信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ACK, 以便网络 设备及时释放预留的重传时频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率。 0029 此外, 由于第二通信设备仅在初传或重传的数据包正确解码时, 向网络设备发。
42、送 ACK, 而在第二通信设备数据包解码失败时, 不向网络设备反馈, 即不发送NACK, 这样可以减 少第二通信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信令交互。 003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方法还包括: 在该第二通信设备解码该数据包失败 且针对该数据包的重传次数未达到该最大重传次数的情况下, 该第二通信设备从该第一通 信设备接收指示信息, 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数据包传输结束; 该第二通信设备在该上行 控制信道资源上向网络设备发送否认信息NACK, 该NACK指示该数据包发送失败。 0031 由于在网络拥塞、 信道质量差等情况下, 第一通信设备有可能会决定停止重传数 据包。 在此情况下, 如果网络设备仍。
43、等到数据包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或者传输成功才释放资 源, 会造成时频资源浪费。 因此在此情况下,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通信设备在接收到第一通 信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后, 向网络设备发送NACK, 指示网络设备释放资源, 这样可以提高资 源利用率。 0032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该第二通信设备正确解码该数据包的情况下, 该方 法还包括: 该第二通信设备向该第一通信设备发送ACK。 0033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在正确解码该数据包的情况下, 第二通信设备还向第一通信 设备发送ACK, 指示第一通信设备该数据包发送成功, 可以提高侧行传输的可靠性。 0034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第二通信设备。
44、获取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包括: 该第二 通信设备从该第一通信设备或该网络设备获取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0035 第三方面,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发送下 行控制信息, 该下行控制信息包括侧行调度信息, 该侧行调度信息指示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和用于在通信设备之间初传数据包的时频资源; 该网络设备接收在该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 发送的确认信息ACK; 该网络设备释放该时频资源对应的重传该数据包的时频资源。 0036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网络设备在接收到通信设备发送的ACK时, 即可释放预留的重 传时频资源, 无需等到达到最大重传次数, 因此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003。
45、7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方法还包括: 该网络设备接收在该上行控制信道资 源上发送的否认信息NACK, 该NACK是在数据包传输结束时发送的; 该网络设备释放该时频 资源对应的重传该数据包的时频资源。 0038 由于在网络拥塞、 信道质量差等情况下, 通信设备有可能会决定停止重传数据包。 在此情况下, 如果网络设备仍等到数据包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或者传输成功才释放资源, 会 造成时频资源浪费。 因此在此情况下,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信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NACK, 指示 网络设备释放资源, 这样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0039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方法还包括: 该网络设备发送侧行配置信息, 。
46、该侧行 配置信息用于指示该通信设备之间传输数据包应用非自适应重传模式。 004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侧行配置信息还包括重传的时间间隔和最大重传次 数。 说明书 4/22 页 11 CN 111435885 A 11 0041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侧行调度信息包括以下信息的至少一个: 该用于初 传数据包的时频资源、 该重传的时间间隔、 调制编码模式、 新数据指示、 混合自动重传HARQ 进程号、 多输入多输出MIMO模式、 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指示和第一通信设备标识。 0042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该方法还包括: 该网络设备接收调度请求消息, 该调度 请求消息用于请求该用于在。
47、通信设备之间初传数据包的时频资源。 0043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网络设备在接收到通信设备发送的调度请求消息时, 才为通 信设备分配资源, 这样可以仅在有数据发送时才占用时频资源, 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0044 第四方面,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 该通信设备包括: 获取模块, 用于获取重 传的时间间隔和最大重传次数; 接收模块, 用于从网络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息, 该下行控制 信息包括侧行调度信息, 该侧行调度信息指示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和用于初传数据包的时频 资源; 处理模块, 用于根据该重传的时间间隔、 该最大重传次数以及该侧行调度信息, 确定 用于重传该数据包的时频资源; 发送模块, 用。
48、于在该用于初传和/或重传该数据包的时频资 源上向N个第二通信设备发送该数据包, 该N为正整数; 该发送模块, 还用于在该通信设备确 定该数据包发送失败的情况下, 在该用于重传该数据包的时频资源上重传该数据包; 或者, 在该通信设备确定该数据包发送成功的情况下, 在该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向该网络设备发 送确认信息ACK, 该ACK指示该数据包发送成功。 004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第一通信设备作为发送数据包的一端, 在确定第一通信设备 向第二通信设备初传或重传的数据包发送成功时, 第一通信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ACK, 以便 网络设备及时释放预留的重传时频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率。 0046 此外, 。
49、第一通信设备根据网络设备调度的初传数据包的时频资源、 重传的时间间 隔、 和最大重传次数, 确定用于重传数据包的时频资源, 在初传数据包失败时, 第一通信设 备无需向网络设备请求重传数据包的时频资源, 而是直接在确定的重传数据包的时频资源 实现快速重传, 从而降低传输时延。 0047 由于第一通信设备仅在确定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初传或重传的数据包 发送成功时, 向网络设备发送ACK, 而在第一通信设备在确定第一通信设备向第二通信设备 初传或重传的数据包发送失败时, 不向网络设备反馈, 即不发送NACK, 这样可以减少第一通 信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信令交互。 0048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50、中, 该发送模块还用于: 在该通信设备确定该数据包发送 失败且针对该数据包的重传次数未达到该最大重传次数的情况下, 向该N个第二通信设备 发送指示信息, 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数据包发送结束; 在该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向该网 络设备发送否认信息NACK, 该NACK指示该数据包发送失败。 0049 由于在网络拥塞、 信道质量差等情况下, 第一通信设备有可能会决定停止重传数 据包。 在此情况下, 如果网络设备仍等到数据包达到最大重传次数或者传输成功才释放资 源, 会造成时频资源浪费。 因此在此情况下,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通信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 NACK, 指示网络设备释放资源, 这样可以提高资源利用。
- 内容关键字: 用于 传输 数据 方法 通信 设备 网络设备
阻燃B1级高耐热节能环保型聚丙烯绝缘电力电缆.pdf
电池加解锁RGV.pdf
可自动调节加工设备位置的制袋机.pdf
高压变压器、高压发生器和医学影像设备.pdf
铝管密封接头一体成型装置.pdf
汽车分动器控制电路.pdf
护理垫包装生产线的推料装置.pdf
桥梁建设用预制混凝土运输装置.pdf
水泵电机零件试压装置.pdf
折叠式便携首饰盒.pdf
河道防汛水位预警装置.pdf
高压、大流量先导式电磁阀防冲开结构.pdf
半圆形光纤传感器.pdf
环氧树脂分离提纯装置.pdf
计时器.pdf
钢制骨架剪切机.pdf
基于斜滑块的转盘式封口机真空室升降定位高度调节机构.pdf
电加热系统用加热器结构.pdf
拼接式石墨型模具.pdf
波码通信井下智能配水器.pdf
钢波纹管涵内临时支撑装置.pdf
传动式钢材加工成型机.pdf
微纳米复合高稳定性超双疏金属防腐缓蚀材料的制备方法.pdf
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pdf
基于语义元数据的二次模糊搜索方法.pdf
基于污泥焚烧灰渣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矿浆品位仪的压榨装置及滤饼压榨方法.pdf
余热回收蒸汽发生系统.pdf
云计算虚拟网络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pdf
基于潜在扩散模型的双目图像生成方法及系统.pdf
新型船用金属复合板的爆炸焊接制备方法.pdf
脱硫废液蒸发系统以及方法.pdf
一种疏水型二氧化硅气凝胶绝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提高植物种子吸胀冷害抗性的方法.pdf
一种制备鲍鱼硫酸多糖的方法.pdf
一种茶树种植有机基肥.pdf
一种超临界萃取桂皮精油的方法.pdf
一种耐酸性混凝土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两用笔筒袋.pdf
抗IL23P19抗体.pdf
玻镁板粘合剂.pdf
一种新型塔机平衡臂拉杆结构.pdf
一种叶菜类专用容器育苗基质.pdf
一种多层共挤软管用的粘结树脂.pdf
玉米纹枯病抗病基因GRMZM2G127328及应用.pdf
隔音构造系统.pdf
虎头兰无土栽培营养液.pdf
一种聚邻巯基苯胺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耐热性矿渣加气混凝土砖的制作工艺.pdf
一体式细螺旋涂药棒.pdf
一种安全能够降解的一次性餐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