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pdf
《照明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照明装置.pdf(12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063055.X (22)申请日 2019.01.23 (71)申请人 奇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中国台湾台南市 (72)发明人 纪政宏 (74)专利代理机构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代理人 聂慧荃闫华 (51)Int.Cl. F21V 11/00(2015.01) G03B 15/02(2006.01) F21Y 115/30(2016.01) (54)发明名称 照明装置 (57)摘要 一种照明装置, 其包括一光源阵列以及一绕 射光学元件(DOE)。。
2、 光源阵列包括以一阵列排列 的多个点光源。 绕射光学元件包括分别与这些点 光源对准的多个绕射区域。 这些绕射区域分别将 光从这些点光源绕射至一待照明物体, 用以重叠 光, 以在待照明物体上形成一均匀明亮区域。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6页 CN 111550749 A 2020.08.18 CN 111550749 A 1.一种照明装置, 包括: 一光源阵列, 包括: 多个点光源, 以一阵列排列; 以及 一绕射光学元件, 包括: 多个绕射区域, 分别与该多个点光源对准, 其中该多个绕射区域分别将光从该多个点 光源绕射至一待照明物体, 用以重叠光, 以在该待照明物体上形成一均匀明亮区域。。
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 其中该光源阵列为激光光源阵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 其中该光源阵列为垂直共振腔面射型激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 其中该照明装置符合下列关系式: LEP/2+(P/2-D/2)/tan( /2)及0E0.5, 其中L为该光源阵列与该绕射光学元 件之间的间距, E为系数, P为该多个点光源的节距, D为每一点光源的外径, 为每一光的发 散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装置, 其中EV/P, V为由沿着连接两个相邻的点光源的参 考线上的该两个相邻的点光源所分别发射的两个相邻的光所分别照明的两个区域的重叠 宽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4、照明装置, 其中该照明装置符合下列关系式: 0V/P0.5, 其中V为在该绕射光学元件上由沿着连接两个相邻的点光源的参考线上 的该两个相邻的点光源所分别发射的两个相邻的光所分别照明的两个区域的重叠宽度, 且 P为该多个点光源的节距。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 其中该光源阵列与该绕射光学元件之间的间距小于 或等于0.1毫米。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 其中该多个点光源为激光二极管。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550749 A 2 照明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装置, 且特别涉及一种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照明器广泛用于各个区域。 在许多情况。
5、下, 需要光源来照明被看见或被拍摄的目 标, 这可以通过照明器来实现。 在一些拍摄场合, 需要均匀照明来改善影像的品质, 并且还 需要足够的亮度。 0003 采用激光发射器作为发光器中的发光装置可以增加亮度, 但是激光发射器所发射 的光束通常具有小的发散角。 光束的小发散角容易降低照明的均匀性。 为了在使用具有小 的发散角的光束的发光装置时增加照明的均匀性, 可以采用各种光学元件来增加发散角。 然而, 使用光学元件增大了整个光学系统(即照明器)的体积。 一般而言, 发散角越小, 采用 光学元件的整个光学系统的体积越大。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一种照明装置, 其结构有助于减少照明装置的体。
6、积。 0005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照明装置包括一光源阵列以及绕射光学元件。 光源 阵列包括以一阵列排列的多个点光源。 绕射光学元件包括分别与这些点光源对准的多个绕 射区域。 这些绕射区域分别将来自这些点光源的光绕射至一待照明物体, 用以重叠光, 以在 待照明物体上形成一均匀明亮区域。 0006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照明装置中, 绕射区域分别与多个点光源对准, 并且分别 将光从这些点光源绕射至待照明物体, 使得绕射光学元件和光源阵列之间的间距可被减 少。 因此,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照明装置可以具有较小的体积。 0007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 下文特举实施例, 并配合附。
7、图作详 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08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示意性剖面图。 0009 图2A是图1中的光源阵列的示意性俯视图。 0010 图2B和图2C是根据本发明的两个实施例, 图1中区域R的放大图。 0011 图3示出了由图1中的照明装置所照明的待照明物体上的均匀明亮区域。 0012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示意性剖面图。 0013 图5是根据图1与图4的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待照明物体上的均匀明亮区域的不均 匀性相对于重叠率的折线图。 0014 图6是根据图1与图4的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效率相对于重叠率的折线图。 0015 附图标记说明: 0016 50: 待照。
8、明物体 说明书 1/4 页 3 CN 111550749 A 3 0017 60: 均匀明亮区域 0018 100、 100a: 照明装置 0019 110: 光源阵列 0020 112: 点光源 0021 113: 光 0022 120: 绕射光学元件 0023 A: 绕射区域 0024 D: 外径 0025 L: 间距 0026 N: 参考线 0027 P: 节距 0028 R: 区域 0029 S: 扩张宽度 0030 V: 重叠宽度 0031 : 发散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现将详细地参考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 示范性实施例的实例说明于附图中。 只 要有可能, 相同元件符号在附图和。
9、描述中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 0033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A是图1中的光源阵列 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2B和图2C是根据本发明的两个实施例, 图1中区域R的放大图。 图3示出 了由图1中的照明装置所照明的待照明物体上的均匀明亮区域。 请参照图1、 图2A-图2C与图 3, 本实施例的照明装置100包括一光源阵列110以及一绕射光学元件120。 光源阵列110包括 以一阵列排列的多个点光源112。 在本实施例中, 光源阵列110为激光光源阵列。 例如, 光源 阵列110是垂直共振腔面射型激光(Vertical Cavity Surface Emitting 。
10、Laser,VCSEL), 并且, 如图2A所示, 这些点光源112分别是垂直共振腔面射型激光的光输出的开口。 然而, 在 其他实施例中, 光源阵列110可以是激光二极管阵列, 且这些点光源112分别是激光二极管。 0034 绕射光学元件包括分别与这些点光源112对准的多个绕射区域A。 这些绕射区域A 分别将来自这些点光源112的光113绕射至一待照明物体50, 用以重叠光113, 以在待照明物 体50上形成一均匀明亮区域60。 在本实施例中, 由从每一点光源发射并由相应的绕射区域A 绕射的光所形成的待照明物体50上的光点分散至整个均匀明亮区域60上, 但在光点中具有 暗区域。 再者, 由所有。
11、点光源发出并分别被相应的绕射区域A绕射的光所形成的光点重叠, 以形成均匀明亮区域60。 0035 在本实施例中, 待照明物体50例如是墙壁。 然而, 在其他实施例中, 待照明物体50 可以是人脸、 所要拍摄的物体或任何其他待照明的物体。 在本实施例中, 均匀明亮区域60为 矩形。 然而, 在其他实施例中, 均匀明亮区域60可以是任何其他形状。 均匀明亮区域60的形 状可由绕射光学元件120的设计来决定。 0036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照明装置100中, 绕射区域A分别与这些点光源112对准, 并 分别将光113从这些点光源112绕射至待照明物体50, 使得绕射光学元件120和光源阵列110 说。
12、明书 2/4 页 4 CN 111550749 A 4 之间的间距L可减小。 因此,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照明装置100可具有较小的体积。 在本实施 例中, 绕射光学元件120和光源阵列110之间的间距L小于或等于0.1毫米, 并且例如是0.05 毫米。 0037 在根据比较实施例的照明装置中, 绕射光学元件不具有如同图1的实施例中的那 些个别的绕射区域, 并且绕射光学元件和光源阵列之间的间距大于图1的实施例, 使得在绕 射光学元件上分别被从光源阵列的点光源发出的发散光照射的区域在很大程度上相互重 叠。 因此, 在比较实施例中, 绕射光学元件将所有光一起绕射至待照明物体。 在比较实施例 中, 绕。
13、射光学元件是在假设点光源发出的光是平行光束(即平面波)的情况下所设计的。 然 而, 实际上, 点光源所发出的光具有小的发散角, 使得根据比较实施例的照明装置所形成的 待照明物体上的明亮区域将模糊并且与原始设计不同, 例如, 照明装置的视野(Field of View,FOV)将与原始设计不同。 0038 反之, 在根据图1的实施例的照明装置100中, 考虑具有发散角 的光113, 绕射区域 A分别与这些点光源112对准, 并且分别将光113从这些点光源112绕射至待照明物体50, 使 得待照明物体50上的均匀明亮区域60与原始设计相同或相似, 并且照明装置100的视野是 可预测的。 0039 。
14、在本实施例中, 绕射光学元件120的表面可具有至少两个高度阶, 使得绕射光学元 件120可绕射光113。 例如, 在图2B中, 绕射光学元件120的表面具有两个高度阶, 且在图2C 中, 绕射光学元件的表面具有四个高度阶。 0040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 请参照图4, 本实施例 的照明装置100a与图1的照明装置100相似, 且两者之间的主要差异如下。 在图1中, 由两个 相邻的光113在绕射光学元件120上所形成的照明区域彼此不重叠。 然而, 图4中的绕射光学 元件120和光源阵列110之间的间距L大于图1中的绕射光学元件120和光源阵列110之间的 间距L,。
15、 使得由沿着连接两个相邻的点光源112的参考线N上的两个相邻的点光源112所分别 发射的两个相邻的光113所分别照明的两个区域彼此重叠。 在图4中, V是绕射光学元件上由 沿着连接两个相邻的点光源112的参考线N上的两个相邻的点光源112所分别发射的两个相 邻的光113所分别照明的两个区域的重叠宽度。 0041 在图1和图4的实施例中, 照明装置100或100a符合关系式LEP/2+(P/2-D/ 2)/tan( /2)及0E0.5, 其中L为光源阵列110与绕射光学元件120之间的间距, E为系 数, P是这些点光源112的节距, D是每一点光源的外径, 是每一光113的发散角。 当照明装置。
16、 100或100a符合关系式0E0.5时, 待照明物体50上的均匀明亮区域60与原始设计相同或 相似, 并且照明装置100的视野更可预测。 在图1和4的实施例中, 照明装置100或100a符合关 系式EV/P。 在图1的实施例中, V0且E0。 此外, 在图4的实施例中, V大于0, 且0E0.5。 在一实施例中, 0E0.3。 再者, 在图1和图4中, 这些点光源112以相等的间距设置, 但本发 明不以此为限。 0042 图5是根据图1与图4的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待照明物体上的均匀明亮区域的不均 匀性相对于重叠率的折线图。 图6是根据图1与图4的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的效率相对于重叠 率的折线图。 。
17、请参照图1、 图4、 图5与图6, 由2高度阶所表示的折线对应于如图2B所示的具有 绕射光学元件120的照明装置100或100a, 其表面具有两个高度阶, 且由4高度阶所表示的折 线对应于如图2C所示的具有绕射光学元件120的照明装置100或100a, 其表面具有四个高度 说明书 3/4 页 5 CN 111550749 A 5 阶。 图5和图6的重叠率的定义为重叠宽度V除以绕射光学元件120上的区域的扩展宽度S, 该 区域由沿着连接两个相邻的点光源112的参考线N上的每一两个相邻的点光源112所发射的 光113来照明, 即重叠率等于V/S。 图5中的不均匀性的定义为(Imax-Imin)/I。
18、mean, 其中Imax是均 匀明亮区域60中的最大光强度, Imin是均匀明亮区域60中的最小光强度, 而Imean是均匀明亮 区域60中的平均光强度。 图6中的效率的定义为均匀明亮区域60内的光能量除以从照明装 置100或100a所输出的全部光能量。 从图5中可以了解到, 当重叠率小于或等于15时, 均匀 明亮区域60具有高的光均匀性。 再者, 可以从图6中可以了解到, 当重叠率小于或等于20 时, 照明装置100或100a具有高效率。 还可以从图5和图6中了解到, 当重叠率小于30时, 光 均匀性和效率良好。 0043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照明装置中, 绕射区域分别与多个点光源对准, 并。
19、且分别 将光从这些点光源绕射至待照明物体, 使得绕射光学元件与光源阵列之间的间距可被减 少。 因此,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照明装置可以具有较小的体积。 0044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 然而这些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任何所 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 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修改, 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随附的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说明书 4/4 页 6 CN 111550749 A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6 页 7 CN 111550749 A 7 图2A 图2B 说明书附图 2/6 页 8 CN 111550749 A 8 图2C 图3 说明书附图 3/6 页 9 CN 111550749 A 9 图4 说明书附图 4/6 页 10 CN 111550749 A 10 图5 说明书附图 5/6 页 11 CN 111550749 A 11 图6 说明书附图 6/6 页 12 CN 111550749 A 12 。
- 内容关键字: 照明 装置
管材冷轧机.pdf
禽畜养殖圈舍环境治理消杀机构.pdf
自动排屑的木工机床用顶针.pdf
用于油气井液面测试的声波采集装置.pdf
化工管道快速对接接头.pdf
新型咪头粘网机.pdf
麦克风生产用烘干装置.pdf
隐形眼镜助戴器.pdf
混合料制备系统.pdf
非遗用品存放柜用消毒装置.pdf
光伏逆变器用增压散热风扇.pdf
集线器.pdf
护理床抬升角测量仪.pdf
棋类设备的智能方块及棋类设备.pdf
基于数据融合的耕深监测装置.pdf
大口径平推阀.pdf
水利工程防汛浮标.pdf
自动锁螺丝机锁紧力调节装置.pdf
数据交换装置.pdf
高效羊粪有机肥发酵罐.pdf
应用于船首的船舶防撞结构.pdf
渔光互补的监控系统及方法.pdf
适应于高污泥浓度的脱氮除磷系统及方法.pdf
具有清洁效果的真空镀铝丝复绕设备.pdf
影像分类模型建立方法及装置、分类方法、装置及系统.pdf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pdf
用于涵管的实时压力测试方法.pdf
人员安全转移救援舱及其制造方法.pdf
复合电缆生产用全自动绞线装置及方法.pdf
机载双站雷达间载波频率差高精度测量与补偿方法.pdf
量子密钥分发网络中负载均衡的分布式路由方法及系统.pdf
无线路由器间加密通讯方法及系统.pdf
不同飞行迎角对航空发动机失速/喘振特性影响的适航审定方法.pdf
一种基于瞬变电磁与核磁共振联合解释的隧道超前预报技术.pdf
静默安装的管理方法及装置.pdf
应用核磁共振TSUB2/SUB几何平均值预测横波波速的方法.pdf
一种两线制外贴式液位计.pdf
一种基于空间特征的细粒度空气污染物浓度区域估计方法.pdf
一种万向捆绳连接扣.pdf
一种基于汽车振动的运动转换装置.pdf
一种叶片截面特征点云的精确划分方法.pdf
一种翻转移动终端实现界面左右手切换的系统及方法.pdf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文件迁移方法.pdf
一种基于航道水深数据的自动化碍航分析方法及系统.pdf
一种商标图像一致语义提取方法及商标检索方法.pdf
一种易拆装三角带的电机飞轮.pdf
一种实现CPU和GPU负载均衡的方法及系统.pdf
一种减少DUALSTRIPLINE走线串扰影响的设计方法.pdf
水冷散热电脑底座.pdf
一种操作系统安全登录认证实现方法.pdf
一种WEB系统错误处理方法及装置.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