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调温双层面料及其加工方法.pdf
《自动调温双层面料及其加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调温双层面料及其加工方法.pdf(6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619633.3 (22)申请日 2019.07.10 (71)申请人 上海八达纺织印染服装有限公司 地址 200126 上海市浦东新区洪山路176号 116室 (72)发明人 孙国瑞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31233 代理人 黄志达魏峯 (51)Int.Cl. D03D 11/00(2006.01) D03D 13/00(2006.01) D03D 15/00(2006.01) D02G 3/04(2006.01) D01D 5/32(。
2、2006.01) D01F 8/02(2006.01) D01F 8/1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自动调温双层面料及其加工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调温双层面料及其加 工方法, 以涤棉混纺纱作为表经、 表纬和里经、 里 纬, 以PET/二醋酸纤维素并列型双组分长丝作为 接结经。 本发明原料易得, 制备过程简单, 与利用 相变材料实现调温效果等方法相比, 成本降低, 且对后续染整工艺的限制减小, 具有良好的应用 前景。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110387625 A 2019.10.29 CN 110387625 A 1.一种自动调温双层面料, 。
3、其特征在于: 以涤棉混纺纱作为表经、 表纬和里经、 里纬, 以 PET/二醋酸纤维素并列型双组分长丝作为接结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温双层面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涤棉混纺纱采用的 涤纶短纤的长度为36-40mm, 断裂强度为3.5-5.5克/旦, 断裂伸长率为25-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温双层面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涤棉混纺纱采用的 棉纤维含杂3.0-3.5, 成熟度1.4-1.7, 马克隆值3-4, 品级长度32-36mm, 主体长度31- 33mm, 短绒率10-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温双层面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涤棉混纺纱的混。
4、纺 比为60-70:30-40, 粗纱定量为4-5g; 涤棉混纺纱的断裂强力为306.8cN-387.6cN, 断裂 伸长率为10.1-1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温双层面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PET与二醋酸纤维 素的比例为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温双层面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并列型双组分长丝 的线密度为30-40D/20-24F, 捻度为300-340捻/m。 7.一种自动调温双层面料的加工方法, 包括: (1)预先采用聚乙二醇作为增塑剂, 对二醋酸纤维素进行共混改性; 将PET以及改性后 的二醋酸纤维素分别在280和230下送入各自的纺丝组件中, 。
5、纺丝复合后骤冷, 得到 PET/二醋酸纤维素并列型双组分长丝; (2)纺制涤棉混纺纱; 然后以涤棉混纺纱作为表经、 表纬和里经、 里纬, 以PET/二醋酸纤 维素并列型双组分长丝作为接结经, 纺制得到自动调温双层面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温双层面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的并列 型双组分长丝的纺丝速度为100-165米/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温双层面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中纺制涤 棉混纺纱的工艺参数为: , 环锭转速为6000rpm/m, 捻度设置为700T/m, 捻向设置为Z捻, 级升 速度为1.00mm/s, 级升距离为55.00m。
6、m, 牵伸倍数为24.30-30.20。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调温双层面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中纺制自 动调温双层面料的工艺参数为: 表组织为3/1斜纹组织, 里组织为1/3斜纹组织, 表经、 里经 和接结经的排列比为1:1:1, 表纬和里纬的排列比为1:1, 每筘穿入数为2-4, 经密300-320 根/10cm, 纬密150-170根/10cm, 织物经向紧度76-81, 纬向紧度40-45, 总紧度84-90。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0387625 A 2 一种自动调温双层面料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服装面料领域, 特别涉及一。
7、种自动调温双层面料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双组分长丝是由两种不同成丝聚合物或性能不同的同类成丝聚合物组成。 由于双 组分长丝可将具有不同性能的成分进行组合, 故其综合性能通常优于常规的合成长丝, 此 外, 还可利用不同组分之间的性能差异形成一些特殊的效果, 具有广泛的用途。 双组分长丝 按形态可分为两大类, 即双层型和多层型。 双层型又包括并列型和皮芯型, 而多层型则包括 并列多层型、 放射型、 多芯型、 嵌入型、 多岛型和云雾型等。 0003 双层组织织物是由表、 里两个系统的经纱分别与表、 里两个系统的纬纱交织, 在结 构上形成上、 下两层织物重叠的织物组织称为双层组织。 由双。
8、层组织织制的双层面料分为 表层、 里层和连接层。 控制表里两层之间的距离, 即空气层的厚度, 可改变织物的隔热性能。 0004 目前, 已有多种调温织物的研究, 其普遍使用相变材料, 成本太高, 无法工业化。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调温双层面料及其加工方法, 与利用 相变材料实现调温效果等方法相比, 成本降低, 且对后续染整工艺的限制减小。 000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调温双层面料, 以涤棉混纺纱作为表经、 表纬和里经、 里 纬, 以PET/二醋酸纤维素并列型双组分长丝作为接结经。 0007 所述涤棉混纺纱采用的涤纶短纤的长度为36-40mm, 断裂强度为。
9、3.5-5.5克/旦, 断 裂伸长率为25-40。 0008 所述涤棉混纺纱采用的棉纤维含杂3.0-3.5, 成熟度1.4-1.7, 马克隆值3-4, 品 级长度32-36mm, 主体长度31-33mm, 短绒率10-14。 0009 所述涤棉混纺纱的混纺比为60-70:30-40, 粗纱定量为4-5g; 涤棉混纺纱的断 裂强力为306.8cN-387.6cN, 断裂伸长率为10.1-11.7。 0010 所述PET与二醋酸纤维素的比例为1:1。 0011 所述并列型双组分长丝的线密度为30-40D/20-24F, 捻度为300-340捻/m。 001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自动调温双层面料的加。
10、工方法, 包括: 0013 (1)预先采用聚乙二醇作为增塑剂, 对二醋酸纤维素进行共混改性; 将PET以及改 性后的二醋酸纤维素分别在280和230下送入各自的纺丝组件中, 纺丝复合后骤冷, 得 到PET/二醋酸纤维素并列型双组分长丝; 0014 (2)纺制涤棉混纺纱; 然后以涤棉混纺纱作为表经、 表纬和里经、 里纬, 以PET/二醋 酸纤维素并列型双组分长丝作为接结经, 纺制得到自动调温双层面料。 0015 所述步骤(1)中的并列型双组分长丝的纺丝速度为100-165米/分钟。 0016 所述步骤(2)中纺制涤棉混纺纱的工艺参数为: , 环锭转速为6000rpm/m, 捻度设置 为700T/。
11、m, 捻向设置为Z捻, 级升速度为1.00mm/s, 级升距离为55.00mm, 牵伸倍数为24.30- 说明书 1/3 页 3 CN 110387625 A 3 30.20。 0017 所述步骤(2)中纺制自动调温双层面料的工艺参数为: 表组织为3/1斜纹组织, 里 组织为1/3斜纹组织, 表经、 里经和接结经的排列比为1:1:1, 表纬和里纬的排列比为1:1, 每 筘穿入数为2-4, 经密300-320根/10cm, 纬密150-170根/10cm, 织物经向紧度76-81, 纬向 紧度40-45, 总紧度84-90。 0018 本发明实现自动调温的原理如下: 由于接结纱中的二醋酸纤维素组。
12、分亲水, PET组 分疏水, 故当人体出汗使其暴露在潮湿环境中时, 长丝纤维会弯曲变形, 使纱线长丝束收 紧, 纱线长度减小, 织物表里层之间的距离减小, 空气层厚度降低, 织物的隔热性能降低, 有 利于人体热量的导出; 反之, 当人体恢复干燥状态时, 长丝恢复伸直状态, 纱线长丝束相对 松散, 纱线长度增大, 织物表里层之间的距离增大, 空气层厚度提高, 织物的隔热性能提高, 有利于人体热量的保留; 由此实现织物的自动调温。 0019 有益效果 0020 本发明原料易得, 制备过程简单, 与利用相变材料实现调温效果等方法相比, 成本 降低, 且对后续染整工艺的限制减小,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3、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发明面料的织物上机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 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应理解, 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 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此外应理解, 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 本领域技术人 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 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 的范围。 0023 实施例1 0024 (1)制备PET和二醋酸纤维素并列型双组分长丝: 采用聚乙二醇(PEG)作为增塑剂, 对二醋酸纤维素组分进行共混改性, PEG的质量分数为25, 二醋酸纤维素的乙酰基质量分 数为39.8; 在280条件下将PET组分送入一个纺丝组件。
14、中, 在230条件下将二醋酸纤维 素组分送入另一纺丝组件中; 两组分复合后, 使其骤冷, 得到双组分长丝; 纺丝速度为100 米/分钟, 双组分长丝两组分比例为50/50。 以双组分长丝为原料纺制复丝纱, 所得复丝纱线 密度为30D/20F, 捻度为320捻/m。 0025 (2)以涤、 棉短纤为原料纺制涤棉混纺纱。 其中棉纤维含杂3.0, 成熟度1.7, 马克 隆值4, 品级长度36mm, 主体长度33mm, 短绒率10; 涤纶短纤的长度为36mm, 断裂强度为5.5 克/旦, 断裂伸长率为25; 涤、 棉纤维的混纺比为涤纶65, 棉35; 粗纱定量为4.5g; 纺制 涤棉混纺纱时, 环锭转。
15、速为6000rpm/m, 捻度设置为700T/m, 捻向设置为Z捻, 级升速度为 1.00mm/s, 级升距离为55.00mm, 牵伸倍数为30.20; 所得混纺纱的断裂强力为306.8cN, 断裂 伸长率为10.1。 0026 (3)选用涤棉混纺纱线作为表经、 表纬和里经、 里纬, 并列型双组分长丝为接结经 织制接结双层组织面料。 面料表组织为3/1斜纹组织, 里组织为1/3斜纹组织, 表经、 里经和 接结经的排列比为1:1:1, 表纬和里纬的排列比为1:1, 每筘穿入数为3, 经密300根/10cm, 纬 说明书 2/3 页 4 CN 110387625 A 4 密150根/10cm, 织。
16、物经向紧度76, 纬向紧度40, 总紧度84。 0027 实施例2 0028 (1)制备PET和二醋酸纤维素并列型双组分长丝: 采用聚乙二醇(PEG)作为增塑剂, 对二醋酸纤维素组分进行共混改性, PEG的质量分数为25, 二醋酸纤维素的乙酰基质量分 数为39.8; 在280条件下将PET组分送入一个纺丝组件中, 在230条件下将二醋酸纤维 素组分送入另一纺丝组件中; 两组分复合后, 使其骤冷, 得到双组分长丝; 纺丝速度为165 米/分钟, 双组分长丝两组分比例为50/50。 以双组分长丝为原料纺制复丝纱, 所得复丝纱线 密度为40D/24F, 捻度为320捻/m。 0029 (2)以涤、 。
17、棉短纤为原料纺制涤棉混纺纱。 其中棉纤维含杂3.5, 成熟度1.4, 马克 隆值3, 品级长度32mm, 主体长度31mm, 短绒率14; 涤纶短纤的长度为40mm, 断裂强度为3.5 克/旦, 断裂伸长率为40; 涤、 棉纤维的混纺比为涤纶65, 棉35; 粗纱定量为4.5g, 纺制 涤棉混纺纱时, 环锭转速为6000rpm/m, 捻度设置为700T/m, 捻向设置为Z捻, 级升速度为 1.00mm/s, 级升距离为55.00mm, 牵伸倍数为24.30; 所得混纺纱的断裂强力为387.6cN, 断裂 伸长率为11.7。 0030 (3)选用涤棉混纺纱线作为表经、 表纬和里经、 里纬, 并列型双组分长丝为接结经 织制接结双层组织面料。 面料表组织为3/1斜纹组织, 里组织为1/3斜纹组织, 表经、 里经和 接结经的排列比为1:1:1, 表纬和里纬的排列比为1:1, 每筘穿入数为3, 经密320根/10cm, 纬 密170根/10cm, 织物经向紧度81, 纬向紧度45, 总紧度90。 说明书 3/3 页 5 CN 110387625 A 5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6 CN 110387625 A 6 。
- 内容关键字: 自动 调温 双层 面料 及其 加工 方法
便携式文档高拍仪.pdf
纤维加热烘箱.pdf
风机箱体法兰.pdf
具有防护机构的绝缘环网柜.pdf
建筑施工用节能式钢筋加工机构.pdf
硬度检测装置.pdf
文胸模杯成型装置.pdf
水质采样设备.pdf
分体式树木胸径固定观测装置.pdf
快装式恒温阀及应用该恒温阀的热水器.pdf
测绘用可调节的测斜仪.pdf
油田伴生气碳捕集系统.pdf
钢渣压辊冷却装置.pdf
磁共振噪音防护耳罩.pdf
固态脱硫脱硝装置.pdf
贴片式高压整流二极管.pdf
用于聚乙烯原料的筛分装置.pdf
弯管机的上料装置.pdf
烤箱、烤箱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pdf
基于3D卷积和多标签解码的颅脑CT影像质量控制方法.pdf
用于船舶石墨铜套生产的钻孔装置.pdf
釜式再沸器.pdf
毫米波雷达信号处理方法及系统.pdf
精棉生产用挤浆机.pdf
基于模板多级匹配的化学仪器位姿估计方法、设备及介质.pdf
基于云服务智能部署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pdf
镁法生产海绵钛加料与充氩装置.pdf
基于扩散模型的音乐音色风格转换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半实物仿真的无人机自动化测试系统及方法.pdf
改性卡拉胶、卡拉胶囊皮及改性卡拉胶的制备方法.pdf
照明灯塔设备的能耗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血管吻合装置.pdf
衬套自动攻丝机的出料机构.pdf
立体编织物密度在线测量仪.pdf
一种极轨气象卫星VIRR海洋上云检测的处理方法.pdf
一种光纤石英端帽熔接夹具及其熔接系统和方法.pdf
制丝滚筒设备瞬间断料后物料的控制方法.pdf
通用智能家居手机遥控系统.pdf
一种便于清洗和实用的温度计装置.pdf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电气防误操作智能管控系统.pdf
一种用于摄像机内外参数标定的方向性标定靶标.pdf
一种旋转式太阳能种植设施.pdf
基于在轨分类统计的红外影像相对辐射矫正方法.pdf
用于内连线的故障测试.pdf
确定物体上3D表面特征和不平度的系统和方法.pdf
一种公路交通事故防控物联网及方法.pdf
一种送料绞龙.pdf
一种玻碳微阵列电极、方法及应用.pdf
一种用于湿法富集烟气汞的在线分析仪及分析方法.pdf
一种风机叶片压力分布动态测量方法.pdf
中药自动上药方法及装置.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