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印刷的防护装置.pdf

上传人:li****8 文档编号:11123904 上传时间:2021-09-0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57.1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型印刷的防护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型印刷的防护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型印刷的防护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文档描述:

《新型印刷的防护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印刷的防护装置.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2298998.9 (22)申请日 2019.12.19 (73)专利权人 陈婕 地址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湖北 路23号 (72)发明人 陈婕 (51)Int.Cl. B41F 23/04(2006.01) B65H 18/08(2006.01) B65H 18/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印刷的防护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印刷的防护装 置, 属于印刷装置技术领域, 其包括印刷设备本 体, 所述印刷设备本体的。

2、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 支架框, 所述第一支架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风 机。 该新型印刷的防护装置, 通过第一支架框、 电 容加热器、 通风管、 电机、 第二支架框与滚筒之间 的相互配合, 当印刷设备本体将印刷成品通过传 送装置的辅助经过第一通孔至第二通孔时, 同时 控制电容加热器加热与风机吹风, 同时第二支架 框和第一支架框会隔开印刷厂的灰尘, 使本装置 可以对印刷成品进行防尘的同时电容加热器对 印刷成品进行烘干, 防止印刷成品在收卷过程中 由于表面油墨未干导致的字迹变花情况出现, 保 证了印刷成品的印刷质量。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12147970 U 2020.12.。

3、15 CN 212147970 U 1.一种新型印刷的防护装置, 包括印刷设备本体(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设备本体 (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框(2), 所述第一支架框(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风机 (4), 所述第一支架框(2)内壁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通孔板(6), 所述第一支 架框(2)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容加热器(3), 所述第一支架框(2)内壁的左侧面与右 侧面均开设有第一通孔(10); 所述第一支架框(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框(12), 所述第二支架框(12)的右 侧面与收取门(13)的左侧面铰接, 所述第二支架框(12)内壁的左侧面开设有第二通孔。

4、 (11), 所述第二通孔(11)的位置与第一通孔(10)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第二支架框(12)的下 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4); 所述第一固定板(14)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22), 所述滑槽(22)内滑动连接有滑块 (23), 所述滑块(2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支撑杆(27), 所述第一固定板(14)的上表面 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15), 所述第四支撑杆(27)与第二支撑杆(15)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 有轴承(16), 两个所述轴承(16)内均套接有转轴(17), 所述两个转轴(17)的相对面均固定 连接有卡块(25), 两个所述卡块(25)均设置在卡槽(26)内, 两个所述卡槽(。

5、26)分别开设在 滚筒(18)的正面一端和背面一端, 背面所述转轴(17)的背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印刷的防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架框(2) 的内壁的下表面与四个第一支撑杆(7)的底端固定连接, 左侧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7)的相 对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传送装置(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印刷的防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架框(12) 的背面与第二固定板(21)的正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板(2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 支撑杆(20), 所述第三支撑杆(20)的顶端与电机(1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

6、述的一种新型印刷的防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机(4)的表面 固定连接有两个通风管(5), 两个所述通风管(5)均卡接在第一支架框(2)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印刷的防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板(14) 的上表面与第五支撑杆(9)的底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五支撑杆(9)的顶端与第一支架框(2) 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印刷的防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槽(22)内壁的 正面与电动液压杆(24)的背面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电动液压杆(24)的正面一端与滑块(23) 的背面固定连接。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14797。

7、0 U 2 一种新型印刷的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印刷装置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新型印刷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在很多的印刷装置在对印刷产品进行卷收的过程中不注重印刷产品的油墨风 干, 使印刷产品在卷收后在进行展开会发现有大片印刷字迹变花, 影响印刷质量, 同时收卷 的时候处于印刷厂的大空间会造成灰尘粘落在印刷成品上。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印刷的防护装置, 解 决了印刷产品的油墨风干, 使印刷产品在卷收后展开会发现有大片印刷字迹变花, 不处于 专门的封闭空间使印刷厂的灰尘会。

8、粘落在印刷成品上的问题。 0005 (二)技术方案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种新型印刷的防护装置, 包括印 刷设备本体, 所述印刷设备本体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框, 所述第一支架框的上表 面固定连接有风机, 所述第一支架框内壁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通孔板, 所 述第一支架框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容加热器, 所述第一支架框内壁的左侧面与右侧 面均开设有第一通孔。 0007 所述第一支架框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框, 所述第二支架框的右侧面与收 取门的左侧面铰接, 所述第二支架框内壁的左侧面开设有第二通孔, 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 与第一通孔的位置相。

9、对应, 所述第二支架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 0008 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 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 所述滑块的 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支撑杆, 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 所述第 四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轴承, 两个所述轴承内均套接有转轴, 所述 两个转轴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卡块, 两个所述卡块均设置在卡槽内, 两个所述卡槽分别 开设在滚筒的正面一端和背面一端, 背面所述转轴的背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 所述第一支架框的内壁的下表面与四个第一支撑 杆的底端固定连接, 左侧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相对面。

10、固定连接有同一个传送装置。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 所述第二支架框的背面与第二固定板的正面固定 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杆, 所述第三支撑杆的顶端与电机的 下表面固定连接。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 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与第五支撑杆的底端固 定连接, 所述第五支撑杆的顶端与第一支架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 所述风机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通风管, 两个所 述通风管均卡接在第一支架框的上表面。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2147970 U 3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 所述滑槽内壁的正面。

11、与电动液压杆的背面一端固 定连接, 所述电动液压杆的正面一端与滑块的背面固定连接。 0014 (三)有益效果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 1、 该新型印刷的防护装置, 通过第一支架框、 电容加热器、 通风管、 电机、 第二支架 框与滚筒之间的相互配合, 先控制电机带动转轴与滚筒转动, 对印刷成品进行向右卷收, 当 印刷设备本体将印刷成品通过传送装置的辅助经过第一通孔至第二通孔时, 同时控制电容 加热器加热与风机吹风, 同时第二支架框和第一支架框会隔开印刷厂的灰尘, 使本装置可 以对印刷成品进行防尘的同时电容加热器对印刷成品进行烘干, 防止印刷成品在收卷过程。

12、 中由于表面油墨未干导致的字迹变花情况出现,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印刷成品的印刷质 量。 0017 2、 该新型印刷的防护装置, 通过滑槽、 滑块和电动液压杆之间的相互配合, 当卷收 印刷成品至适当量时, 停止印刷设备本体的工作, 同时控制电机停止转动, 再控制电动液压 杆推动滑块与第四支撑杆向前移动至适当位置时, 使滚筒与转轴分离, 工作人员取下的滚 筒, 使工作人员收取和替换滚筒过程更加的方便, 同时可以安装不同尺寸的滚筒, 可以不同 尺寸的滚筒适用于多种尺寸的印刷成品。 0018 3、 该新型印刷的防护装置, 通过风机和通孔板之间的相互配合, 可以使风机吹的 风经过通孔板分散变小, 均匀的。

13、吹至印刷成品的表面, 防止了油墨在印刷成品的表面滑动, 保证了对印刷成品烘干过程的稳定进行。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固定板右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转轴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中: 1印刷设备本体、 2第一支架框、 3电容加热器、 4风机、 5通风管、 6通孔板、 7第 一支撑杆、 8传送装置、 9第五支撑杆、 10第一通孔、 11第二通孔、 12第二支架框、 13收取门、 14 第一固定板、 15第二支撑杆、 16轴承、 17转轴、 18滚筒、 1。

14、9电机、 20第三支撑杆、 21第二固定 板、 22滑槽、 23滑块、 24电动液压杆、 25卡块、 26卡槽、 27第四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5 如图1-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印刷的防护装置, 包括印 刷设备本体1, 印刷设备本体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框2, 第一支架框2的上表面固 定连接有风机4, 风机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通风管5, 两个通风管5均卡接在第一支架框2 的上表面, 通过设置风机4与通风管5, 将电容加热器3加热的空气吹至印刷成品表面, 第一 支架框2内壁的左侧面和右。

15、侧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通孔板6, 通过设置风机4和通孔板6, 可 以使风机4吹的风经过通孔板6分散变小, 均匀的吹至印刷成品的表面, 防止了油墨在印刷 成品的表面滑动, 保证了对印刷成品烘干过程的稳定进行, 第一支架框2内壁的上表面固定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2147970 U 4 连接有电容加热器3, 第一支架框2的内壁的下表面与四个第一支撑杆7的底端固定连接, 左 侧两个第一支撑杆7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传送装置8, 通过设置传送装置8, 可以使印 刷成品更稳定的向右移动, 也使印刷成品表面较为平坦能够被电容加热器3均匀的烘干, 第 一支架框2内壁的左侧面与右侧面均开设有第一通。

16、孔10。 0026 第一支架框2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框12, 通过设置第一支架框2和第二支 架框12, 使印刷成品卷收时处于相对于印刷厂封闭的环境, 使印刷厂的灰尘无法落在未经 烘干的印刷成品表面造成字迹变花, 第二支架框12的背面与第二固定板21的正面固定连 接, 第二固定板2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支撑杆20, 第三支撑杆20的顶端与电机19的下 表面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电机19、 第三支撑杆20和第二固定板21, 可以防止电机19在带动转 轴17和滚筒18转动时电机19发生抖动, 使电机19带动转轴17和滚筒18转动更加的稳定, 第 二支架框12的右侧面与收取门13的左侧面铰接, 。

17、且第二支架框12的右侧面开设有收取孔, 通过设置收取门13, 可以使滚筒18卷收印刷成品达到合适量时, 方便工作人员通过打开收 取门13通过收取孔将滚筒18拿出, 收取孔的位置与收取门13的位置相对应, 第二支架框12 内壁的左侧面开设有第二通孔11, 第二通孔11的位置与第一通孔10的位置相对应, 第二支 架框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4, 第一固定板14的上表面与第五支撑杆9的底端 固定连接, 第五支撑杆9的顶端与第一支架框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通过第五支撑杆9、 第一 固定板14和第一支架框2, 可以使第一支架框2更稳定的固定在第一固定板14上表面和印刷 设备本体1的右侧面。 0。

18、027 第一固定板14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22, 滑槽22内壁的正面与电动液压杆24的背面 一端固定连接, 电动液压杆24的正面一端与滑块23的背面固定连接, 通过设置滑槽22、 滑块 23和电动液压杆24, 当卷收印刷成品至适当量时, 停止印刷设备本体1的工作, 同时控制电 机19停止转动, 再控制电动液压杆24推动滑块23与第四支撑杆27向前移动至适当位置时, 使滚筒18与转轴17分离, 工作人员取下的滚筒18, 使工作人员收取和替换滚筒18过程更加 的方便, 同时可以安装不同尺寸的滚筒18, 可以不同尺寸的滚筒18适用于多种尺寸的印刷 成品, 滑槽22内滑动连接有滑块23, 滑块23的上表。

19、面固定连接有第四支撑杆27, 第一固定板 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15, 第四支撑杆27与第二支撑杆15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 有轴承16, 两个轴承16内均套接有转轴17, 两个转轴17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卡块25, 两个 卡块25均设置在卡槽26内, 通过设置卡槽26与卡块25, 可以使滚筒18相对于转轴17不会发 生转动, 电机19更稳定的带动转轴17和滚筒18转动收集印刷成品, 两个卡槽26分别开设在 滚筒18的正面一端和背面一端, 背面转轴17的背面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19。 002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0029 S1、 当对印刷成品进行卷收时, 先控制电机19带动转轴17。

20、与滚筒18转动, 对印刷成 品进行向右卷收, 当印刷设备本体1将印刷成品通过传送装置8的辅助传送过第一通孔10至 第二通孔11时, 同时控制电容加热器3加热与风机4吹风, 通孔板6均匀的将风吹至印刷成品 表面进行烘干; 0030 S2、 当卷收印刷成品至适当量时, 控制印刷设备本体1停止工作, 同时控制电机19 停止带动滚筒18转动, 工作人员打开收取门13通过收取孔扶住滚筒18; 0031 S3、 再控制电动液压杆24推动滑块23与第二支撑杆15向前移动至适当位置时, 使 滚筒18与转轴17分离, 此时可以取下滚筒18, 完成对印刷成品的卷收。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214797。

21、0 U 5 003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安 装” 、“相连” 、“连接” 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 连接; 可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 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3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 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 式, 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 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 作出各种变化。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2147970 U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7 CN 212147970 U 7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2 页 8 CN 212147970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新型 印刷 防护 装置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型印刷的防护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112390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