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加固结构.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11123900 上传时间:2021-09-0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54.4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墙体加固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墙体加固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墙体加固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文档描述:

《墙体加固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墙体加固结构.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2300306.X (22)申请日 2019.12.20 (73)专利权人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山路33号5楼B座 (72)发明人 杜志祥谢朔 (51)Int.Cl. E04G 23/02(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墙体加固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墙体加固结构, 包 括: 在墙体的灰缝中形成的中空的注浆管道, 注 浆管道的两端。

2、开口或一端开口; 由开口注入并填 充至注浆管道内的修补浆液; 设置于注浆管道周 围的竖向钢筋; 设置于注入有修补浆液的开口表 面和周围的钢筋网, 钢筋网与竖向钢筋网焊接; 覆盖于钢筋网和墙体的表面的砂浆保护层。 本实 用新型可以解决古建筑、 历史保护建筑、 文物保 护建筑的墙面由于年代久远, 历经风吹日晒或虫 蛀侵蚀后, 墙体灰缝出现空洞、 风化、 灰缝材质强 度不足等问题。 并在较短的时间和较低的预算下 完成施工。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历史保护建筑中墙 体的加固, 具有施工操作简便、 经济节约成本等 效果, 对老建筑的墙体具有很好的加固保护作 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

3、12154232 U 2020.12.15 CN 212154232 U 1.一种墙体加固结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在墙体的灰缝中形成的中空的注浆管道, 所述注浆管道的两端开口或一端开口; 由所述开口注入并填充至所述注浆管道内的修补浆液; 设置于所述注浆管道周围的竖向钢筋; 设置于注入有修补浆液的所述开口表面和周围的钢筋网, 所述钢筋网与所述竖向钢筋 焊接; 覆盖于所述钢筋网和墙体的表面的砂浆保护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加固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筋网的间距为0.9米且呈梅 花状布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加固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竖向钢筋的直径为12毫米、 间 距为。

4、700毫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加固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砂浆保护层依次包括: 填补于钢筋网与墙体间的空隙内的第一砂浆层; 覆盖于所述钢筋网、 墙体和第一砂浆层表面的第二砂浆层; 覆盖于所述第二砂浆层上的预设厚度的砂浆面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加固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砂浆保护层的厚度为35毫米。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墙体加固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砂浆层的厚度为5毫米。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墙体加固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砂浆面层的厚度为20毫米。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加固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浆管道的长度为100-200毫 米。 权利要求书 。

5、1/1 页 2 CN 212154232 U 2 墙体加固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墙体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古建筑、 历史保护建筑、 文物保护建筑由于年代久远, 经受岁月的洗礼, 墙体历经 风吹日晒或虫蛀侵蚀后, 墙体出现裂缝、 风化、 灰缝材质强度不足等现象。 由于古建筑、 历史 保护建筑、 文物保护建筑中墙面往往是保护修缮中的重点保护部位, 不仅要满足 “修旧如 旧” 的原则还原其历史风貌, 更需确保修缮复原施工后能满足继续使用的安全性能和继续 使用的功能要求。 0003 常见的墙体加固做法有: 0004 做法一, 新增构造柱, 在建筑的四角、 错层部位横墙、。

6、 外纵墙的交接处、 较大洞口的 两侧以及大房间内外墙的交接处等, 设置构造柱, 这样能增强房屋刚度、 防止房屋倒塌。 但 是新增构造柱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和较贵的造价, 不适用于工期较紧或预算造价不充足的 工程; 0005 做法二, 挂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 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锚筋固定-刷水泥 浆-钢筋网绑扎-抹水泥砂浆, 但是这样并没有解决老建筑灰缝材质强度不足的问题, 后期容易出现墙面空鼓甚至裂缝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体加固结构。 0007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墙体加固结构, 包括: 0008 在墙体的灰缝中形成的中空的注浆管道, 所。

7、述注浆管道的两端开口或一端开口; 0009 由所述开口注入并填充至所述注浆管道内的修补浆液; 0010 设置于所述注浆管道周围的竖向钢筋; 0011 设置于注入有修补浆液的所述开口表面和周围的钢筋网, 所述钢筋网与所述竖向 钢筋网焊接; 0012 覆盖于所述钢筋网和墙体的表面的砂浆保护层。 0013 进一步的, 在上述结构中, 所述钢筋网的间距为0.9米且呈梅花状布置。 0014 进一步的, 在上述结构中, 所述竖向钢筋的直径为12毫米、 间距为700毫米。 0015 进一步的, 在上述结构中, 所述砂浆保护层依次包括: 0016 填补于钢筋网与墙体间的空隙内的第一砂浆层; 0017 覆盖于所。

8、述钢筋网、 墙体和第一砂浆层表面的第二砂浆层; 0018 覆盖于所述第二砂浆层上的预设厚度的砂浆面层。 0019 进一步的, 在上述结构中, 所述砂浆保护层的厚度为35毫米。 0020 进一步的, 在上述结构中, 所述第一砂浆层的厚度为5毫米。 0021 进一步的, 在上述结构中, 所述砂浆面层的厚度为20毫米。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2154232 U 3 0022 进一步的, 在上述结构中, 所述注浆管道的长度为100-200毫米。 0023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包括: 在墙体的灰缝中形成的中空的注浆管道, 所述 注浆管道的两端开口或一端开口; 由所述开口注入并填充至所。

9、述注浆管道内的修补浆液; 设置于所述注浆管道周围的竖向钢筋; 设置于注入有修补浆液的所述开口表面和周围的钢 筋网, 所述钢筋网与所述竖向钢筋网焊接; 覆盖于所述钢筋网和墙体的表面的砂浆保护层。 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古建筑、 历史保护建筑、 文物保护建筑的墙面由于年代久远, 历经风吹 日晒或虫蛀侵蚀后, 墙体灰缝出现空洞、 风化、 灰缝材质强度不足等问题。 并在较短的时间 和较低的预算下完成施工。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历史保护建筑中墙体的加固, 具有施工操作 简便、 经济节约成本等效果, 对老建筑的墙体具有很好的加固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不需要 新增构造柱, 加固效率高, 不耗费太多工期时间; 加固完。

10、成后外表面可达到较好的外观效 果, 满足 “修旧如旧” 得修缮原则。 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墙体加固结构的示意图; 0025 图2是图1中的沿A-A向的截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 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 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7 如图1和2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墙体加固结构10, 包括: 0028 在墙体1的灰缝中形成的中空的注浆管道2, 所述注浆管道的两端开口或一端开 口; 0029 在此, 可以清理灰缝, 将灰缝清理干净, 使其成为一条通缝, 并用水将灰缝充分湿 润; 00。

11、30 由所述开口注入并填充至所述注浆管道内的修补浆液; 0031 设置于所述注浆管道周围的竖向钢筋; 0032 设置于注入有修补浆液的所述开口表面和周围的钢筋网3, 所述钢筋网与所述竖 向钢筋网焊接; 0033 覆盖于所述钢筋网3和墙体1的表面的砂浆保护层4。 0034 在此, 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古建筑、 历史保护建筑、 文物保护建筑的墙面由于年代 久远, 历经风吹日晒或虫蛀侵蚀后, 墙体灰缝出现空洞、 风化、 灰缝材质强度不足等问题。 并 在较短的时间和较低的预算下完成施工。 0035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历史保护建筑中墙体的加固, 具有施工操作简便、 经济节约成 本等效果, 对老建筑的墙体具有。

12、很好的加固保护作用。 0036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历史保护建筑中墙体的加固, 不需要新增构造柱, 加固效率高, 不耗费太多工期时间; 加固完成后外表面可达到较好的外观效果, 满足 “修旧如旧” 得修缮 原则。 0037 本实用新型的墙体加固结构一实施例中, 所述钢筋网的间距为0.9米且呈梅花状 布置。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2154232 U 4 0038 在此, 可以在墙体内侧单侧挂钢筋网, 间距0.9米且梅花状布置, 保证墙体牢固。 0039 本实用新型的墙体加固结构一实施例中, 所述竖向钢筋的直径为12毫米、 间距为 700毫米, 保证墙体牢固。 0040 本实用新型的墙体加固。

13、结构一实施例中, 所述砂浆保护层依次包括: 0041 填补于钢筋网与墙体间的空隙内的第一砂浆层; 0042 覆盖于所述钢筋网、 墙体和第一砂浆层表面的第二砂浆层; 0043 覆盖于所述第二砂浆层上的预设厚度的砂浆面层。 0044 本实用新型的墙体加固结构一实施例中, 所述砂浆保护层的厚度为35毫米, 保证 砂浆保护层的保护效果。 0045 本实用新型的墙体加固结构一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砂浆层的厚度为5毫米, 保证砂 浆保护层的保护效果。 0046 本实用新型的墙体加固结构一实施例中, 所述砂浆面层的厚度为20毫米, 保证砂 浆保护层的保护效果。 0047 本实用新型的墙体加固结构一实施例中, 。

14、所述注浆管道的长度为100-200毫米, 以 保证墙面修复牢度。 0048 如图1和2所示, 墙体加固方法, 包括: 0049 步骤S1, 对墙体1的灰缝进行修补以形成的中空的注浆管道2, 其中, 所述注浆管道 的两端开口或一端开口; 0050 在此, 填缝修补可以采用42.5硅酸水泥砂浆进行修补, 封缝强度达到90即可进 行; 0051 步骤S2, 采用注浆机由所述开口注入修补浆液, 以使修补浆液填充至所述注浆管 道2内; 0052 在此, 注浆修补前可以先清理墙体表面的风化层, 灰缝剔除50mm后用吹风机将灰 缝内的灰尘清理干净, 并用清孔刷清理注浆管道壁两次, 要做到三吹两刷, 清刷完毕。

15、后, 用 高压水枪冲洗注浆管道, 使注浆管道达到彻底清洁程度; 0053 墙体两面都可以进行注浆修补, 注浆修补采用注浆机设备将注浆料与灌浆树脂等 混合浆液压入墙体的注浆管道内, 使注浆管道内的注浆液与原有砂灰粘合起来增强墙体内 的混合砂浆强度; 0054 注浆时可使用活塞式注浆泵通过钻孔及注浆管, 采用低流量匀速注浆方式, 将浆 液注入待固结墙体, 注浆过程若发生跑浆漏浆现象时, 采取间歇反复补注方式, 直至达到注 浆管道溢出注浆料为止; 通过高压注浆的手段, 可以提高灰缝材质的强度, 提高墙体的整体 性能; 0055 步骤S3, 在所述注浆管道周围设置竖向钢筋; 0056 在此, 竖向钢筋。

16、可以连续贯通穿过楼板, 为避免钻孔太密, 造成楼板或楼梯过大损 伤, 在楼板处采用集中配筋方式穿过, 靠近墙体的局部区域, 竖向钢筋的规格为直径12毫 米、 间隔700毫米; 0057 步骤S4, 在注入有修补浆液的所述开口表面和周围设置钢筋网3, 将所述钢筋网与 所述竖向钢筋网焊接; 0058 在此, 可以在墙体内侧单侧挂钢筋网, 间距0.9米且梅花状布置, 保证墙体牢固;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2154232 U 5 0059 步骤S5, 在所述钢筋网和墙体的表面覆盖砂浆保护层4。 0060 在此, 最后刷砂浆保护层前, 先用钢丝刷和压力水将注浆后墙面刷洗干净, 然后在 砌体加。

17、固面刷砂浆保护层, 注意要刷均匀。 0061 本实用新型可以解决古建筑、 历史保护建筑、 文物保护建筑的墙面由于年代久远, 历经风吹日晒或虫蛀侵蚀后, 墙体灰缝出现空洞、 风化、 灰缝材质强度不足等问题。 并在较 短的时间和较低的预算下完成施工。 0062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历史保护建筑中墙体的加固, 具有施工操作简便、 经济节约成 本等效果, 对老建筑的墙体具有很好的加固保护作用。 0063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历史保护建筑中墙体的加固, 不需要新增构造柱, 加固效率高, 不耗费太多工期时间; 加固完成后外表面可达到较好的外观效果, 满足 “修旧如旧” 得修缮 原则。 0064 本实用新型的墙体加。

18、固方法一实施例中, 步骤S5, 在所述钢筋网和墙体的表面覆 盖砂浆保护层4, 包括: 0065 在钢筋网与墙体间的空隙内填补的第一砂浆层; 0066 在所述钢筋网、 墙体和第一砂浆层表面覆盖第二砂浆层; 0067 在所述第二砂浆层上覆盖预设厚度的砂浆面层。 0068 在此, M10的砂浆保护层的厚度为35mm, 可采用手工分层抹制为避免裂缝, 第一砂 浆层的厚度为5mm。 砂浆保护层分三层: 第一层的第一砂浆层要求将钢筋网与墙体间的空隙 抹实, 初凝后抹第二层的第二砂浆层, 要求第二砂浆层将钢筋网全部罩住, 初凝后抹第三层 的砂浆面层至设计厚度, 砂浆面层采用膨胀砂浆或纤维砂浆。 砂浆面层的厚。

19、度为20MM, 水泥 砂浆终凝后, 应浇水养护, 并检查是否有空鼓、 干缩裂缝及漏筋现象, 防止阳光暴晒, 冬季应 采取防冻措施。 0069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 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 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70 显然,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 型的精神和范围。 这样, 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 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2154232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7 CN 212154232 U 7 图2 说明书附图 2/2 页 8 CN 212154232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墙体 加固 结构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墙体加固结构.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112390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