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11107501 上传时间:2021-09-0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14.7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文档描述:

《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565907.7 (22)申请日 2019.09.19 (73)专利权人 铜仁市城乡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有限公司 地址 554300 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大众创 业万众创新产业园主楼12楼 (72)发明人 李攀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昌逸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6145 代理人 刘晓敏 (51)Int.Cl. E04B 1/00(2006.01) E04B 1/94(2006.01) E04B 2/00(2006.01) A62C 31/00(2006.。

2、01) A62C 37/4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造的智能化防火 建筑结构, 该种水箱前端焊接有输水管, 且输水 管贯穿设置于墙体, 输水管底端转动连接有喷 头, 且喷头外边缘均匀开有至少二十个水孔, 水 箱左右两侧均焊接有分水管, 墙体内部边缘且位 于预留槽下方固定连接有外层, 且外层内侧嵌入 设置有棉层, 棉层内侧嵌接有石层, 且墙体内部 并位于石层内侧填充有填充层, 从而避免火源灼 烧, 进一步保证墙体的完好性, 将墙体外界的温 度阻断, 避免火灾产生的高温对填充物造成影 响, 即解决了现有的改造的智能。

3、化防火建筑结 构, 发生火灾时承重墙先接触到火源, 建筑内部 材料容易受到高温影响倒塌, 影响到使用者的人 身安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12176043 U 2020.12.18 CN 212176043 U 1.一种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包 括: 墙体(1), 所述墙体(1)顶端内部开有预留槽(2), 且预留槽(2)内部中部固定连接有水 箱(4), 所述水箱(4)后端焊接有连接管(3), 且连接管(3)贯穿设置于墙体(1), 所述水箱(4) 前端焊接有输水管(11), 且输水管(11)贯穿设置于墙体(1), 所述输水。

4、管(11)底端转动连接 有喷头(12), 且喷头(12)外边缘均匀开有至少二十个水孔(13), 所述水箱(4)左右两侧均焊 接有分水管(10), 且分水管(10)均贯穿设置于墙体(1), 所述墙体(1)左右两侧且位于分水 管(10)前后两端均嵌入设置有支柱(14), 且支柱(14)之间均设置有挡板(16), 所述挡板 (16)顶端贯穿设置有转轴(15), 且转轴(15)贯穿设置于支柱(14), 所述墙体(1)左右两侧且 位于分水管(10)下方呈平行开有至少六条引水槽(17); 外层(21), 所述墙体(1)内部边缘且位于预留槽(2)下方固定连接有外层(21), 且外层 (21)内侧嵌入设置有棉。

5、层(19), 所述棉层(19)内侧嵌接有石层(20), 且墙体(1)内部并位于 石层(20)内侧填充有填充层(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箱(4) 顶端嵌接有水泵(5), 且预留槽(2)内部并位于水箱(4)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反应器(8), 所 述反应器(8)顶端电性连接有执行器(9), 且墙体(1)前端右侧并位于喷头(12)外侧嵌入设 置有传感器二(7), 所述墙体(1)前端左侧且位于喷头(12)外侧嵌入设置有传感器一(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泵(5) 通过电缆与执行器(9)电。

6、性连接, 并执行器(9)由驱动电路、 脉宽调制电路和编译芯片等结 构组成, 且传感器二(7)和传感器一(6)均通过电缆与反应器(8)及及执行器(9)电性连接, 所述传感器一(6)由气敏电阻、 烟雾监测和内外电离室等组成, 且传感器二(7)由热电阻、 集 成器和温度检测器等结构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管 (3)通过水泵(5)抽取水流, 并连接管(3)、 水箱(4)、 分水管(10)和输水管(11)之间均相互贯 通, 且挡板(16)均位于分水管(10)外侧, 所述挡板(16)均遮挡于分水管(10), 且挡板(16)通 过均转轴(15)转。

7、动, 且挡板(16)末端均与墙体(1)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水槽 (17)之间相加的宽度至少为40cm, 引水槽(17)分别位于外层(21)、 棉层(19)、 石层(20)和填 充层(18)外层, 且挡板(16)的宽度小于引水槽(17)之间相加的宽度, 所述水孔(13)之间呈 环绕排布, 且喷头(12)位于墙体(1)前端上方中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层(21) 由硅酸盐类发泡材料组成, 且棉层(19)由石棉纤维组成, 所述石层(20)由黑云母石组成, 且 填充层(18)由钢。

8、筋混凝土组成, 所述填充层(18)、 石层(20)、 棉层(19)和外层(21)由内向外 分布。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176043 U 2 一种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从广义上来说, 建筑学是研究建筑及其环境的学科。 建筑学是一门横跨工程技术 和人文艺术的学科。 建筑学所涉及的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 以及作为实用艺术的建筑艺术 所包括的美学的一面和实用的一面。 0003 现有的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 在生活中, 时常会出现建筑着火的情况, 而部 分建筑内的承重。

9、墙会建立在中部位置, 发生火灾时, 承重墙比较容易先接触到火源, 其次, 承重墙经过火的灼烧, 承重墙内部材料受到影响发生倒塌, 导致建筑整体倒塌, 影响到使用 者的人身安全, 故而, 我们提出喷头将水流喷出, 而通过多个水孔可环绕喷水, 扩大洒水范 围, 并可将墙体前端表面浸湿, 避免火源灼烧, 进一步保证墙体的完好性, 提供宝贵的救火 时间, 在预防火灾的同时, 起到良好的承重工作, 提高墙体的使用效果, 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 具备 喷头将水流喷出, 而通过多个水孔可环。

10、绕喷水, 扩大洒水范围, 并可将墙体前端表面浸湿, 避免火源灼烧, 进一步保证墙体的完好性, 提供宝贵的救火时间, 在预防火灾的同时, 起到 良好的承重工作, 提高墙体的使用效果等优点, 解决了现有的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 发生火灾时, 承重墙比较容易先接触到火源, 承重墙经过火的灼烧, 承重墙内部材料受到影 响发生倒塌, 导致建筑整体倒塌的问题。 0006 (二)技术方案 0007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 所述改造的智 能化防火建筑结构包括: 0008 墙体, 所述墙体顶端内部开有预留槽, 且预留槽内部中部固定连接有水箱, 所述水 箱后端焊接有连接管,。

11、 且连接管贯穿设置于墙体, 所述水箱前端焊接有输水管, 且输水管贯 穿设置于墙体, 所述输水管底端转动连接有喷头, 且喷头外边缘均匀开有至少二十个水孔, 所述水箱左右两侧均焊接有分水管, 且分水管均贯穿设置于墙体, 所述墙体左右两侧且位 于分水管前后两端均嵌入设置有支柱, 且支柱之间均设置有挡板, 所述挡板顶端贯穿设置 有转轴, 且转轴贯穿设置于支柱, 所述墙体左右两侧且位于分水管下方呈平行开有至少六 条引水槽; 0009 外层, 所述墙体内部边缘且位于预留槽下方固定连接有外层, 且外层内侧嵌入设 置有棉层, 所述棉层内侧嵌接有石层, 且墙体内部并位于石层内侧填充有填充层。 0010 进一步优。

12、点, 所述水箱顶端嵌接有水泵, 且预留槽内部并位于水箱右侧通过螺栓 连接有反应器, 所述反应器顶端电性连接有执行器, 且墙体前端右侧并位于喷头外侧嵌入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2176043 U 3 设置有传感器二, 所述墙体前端左侧且位于喷头外侧嵌入设置有传感器一。 0011 进一步优点, 所述水泵通过电缆与执行器电性连接, 并执行器由驱动电路、 脉宽调 制电路和编译芯片等结构组成, 且传感器二和传感器一均通过电缆与反应器及及执行器电 性连接, 所述传感器一由气敏电阻、 烟雾监测和内外电离室等组成, 且传感器二由热电阻、 集成器和温度检测器等结构组成。 0012 进一步优点, 所述。

13、连接管通过水泵抽取水流, 并连接管、 水箱、 分水管和输水管之 间均相互贯通, 且挡板均位于分水管外侧, 所述挡板均遮挡于分水管, 且挡板通过均转轴转 动, 且挡板末端均与墙体相接触。 0013 进一步优点, 所述引水槽之间相加的宽度至少为40cm, 引水槽分别位于外层、 棉 层、 石层和填充层外层, 且挡板的宽度小于引水槽之间相加的宽度, 所述水孔之间呈环绕排 布, 且喷头位于墙体前端上方中心。 0014 进一步优点, 所述外层由硅酸盐类发泡材料组成, 且棉层由石棉纤维组成, 所述石 层由黑云母石组成, 且填充层由钢筋混凝土组成, 所述填充层、 石层、 棉层和外层由内向外 分布。 0015 。

14、有益效果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 具备以下 有益效果: 0017 1、 该种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 在火灾发生时, 通过水泵将自来水抽入到水 箱中, 且水箱内的水分流到分水管中, 当分水管中的水流出时, 通过挡板挡住水流, 将水流 导至墙体上, 并水流顺势往下流, 水流下时的部分水从挡板的两侧冲出, 并水流沿着引水槽 从墙体中流下, 墙体的左右两侧表面均会被浸湿, 且水流流下后位于墙体的周围, 可防止火 源烧到墙体, 保证墙体的完好性, 起到承重效果, 同时喷头将水流喷出, 而通过多个水孔可 环绕喷水, 扩大洒水范围, 并可将墙体前端表面。

15、浸湿, 避免火源灼烧, 进一步保证墙体的完 好性, 提供宝贵的救火时间。 0018 2、 该种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 首先外层不具备有燃烧作用, 可起到阻燃的 效果, 防止墙体接触到火源后燃烧, 并外层材质较轻, 不会给墙体带来重力, 接着通过棉层 可起到隔温的作用, 将墙体外界的温度阻断, 避免火灾产生的高温对填充物造成影响, 而石 层的坚硬度较高, 通过石层加强墙体的坚固性, 在预防火灾的同时, 起到良好的承重工作, 提高墙体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内部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泵结构外部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挡板结构外部示意图。。

16、 0022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层结构外部示意图 0023 图中: 1墙体、 2预留槽、 3连接管、 4水箱、 5水泵、 6传感器一、 7传感器二、 8反应器、 9 执行器、 10分水管、 11输水管、 12喷头、 13水孔、 14支柱、 15转轴、 16挡板、 17引水槽、 18填充 层、 19棉层、 20石层、 21外层。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2176043 U 4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 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5 请参阅图1-4, 一种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 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

17、构包 括: 0026 墙体1, 墙体1顶端内部开有预留槽2, 且预留槽2内部中部固定连接有水箱4, 水箱4 后端焊接有连接管3, 且连接管3贯穿设置于墙体1, 水箱4前端焊接有输水管11, 且输水管11 贯穿设置于墙体1, 输水管11底端转动连接有喷头12, 且喷头12外边缘均匀开有至少二十个 水孔13, 水箱4左右两侧均焊接有分水管10, 且分水管10均贯穿设置于墙体1, 墙体1左右两 侧且位于分水管10前后两端均嵌入设置有支柱14, 且支柱14之间均设置有挡板16, 挡板16 顶端贯穿设置有转轴15, 且转轴15贯穿设置于支柱14, 墙体 1左右两侧且位于分水管10下 方呈平行开有至少六条。

18、引水槽17, 首先以墙体1作为承重墙, 使用混凝土将墙体1的上下两 端与主建筑连接, 接着将连接管3连接于自来水管道中, 水箱4顶端嵌接有水泵5, 且预留槽2 内部并位于水箱4右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反应器8, 反应器8顶端电性连接有执行器9, 且墙体1 前端右侧并位于喷头12外侧嵌入设置有传感器二7, 墙体1前端左侧且位于喷头12外侧嵌入 设置有传感器一6, 水泵5通过电缆与执行器9电性连接, 并执行器9由驱动电路、 脉宽调制电 路和编译芯片等结构组成, 且传感器二7和传感器一6均通过电缆与反应器8及及执行器9电 性连接, 传感器一6由气敏电阻、 烟雾监测和内外电离室等组成, 且传感器二7由热电阻。

19、、 集 成器和温度检测器等结构组成, 并将执行器9接电, 而执行器9带动反应器8运行, 并反应器8 同时将电流传输至传感器二7与传感器一6, 在火灾发生时, 通过传感器二7可实时感应外界 的温度, 当温度过高时, 反应器8受到指令, 并执行器9操控水泵5开始运行, 通过水泵5将自 来水抽入到水箱4中, 且水箱4内的水分流到分水管10中, 连接管3通过水泵5抽取水流, 并连 接管3、 水箱4、 分水管10和输水管11之间均相互贯通, 且挡板16均位于分水管10 外侧, 挡板 16均遮挡于分水管10, 且挡板16通过均转轴15转动, 且挡板16末端均与墙体1相接触, 使用 者可将挡板16旋转, 让。

20、挡板16末端接触到墙体1, 当分水管10中的水流出时, 通过挡板16挡 住水流, 将水流导至墙体1上, 并水流顺势往下流, 而引水槽17 之间相加的宽度至少为 40cm, 引水槽17分别位于外层21、 棉层19、 石层20和填充层18 外层, 且挡板16的宽度小于引 水槽17之间相加的宽度, 水孔13之间呈环绕排布, 且喷头12位于墙体1前端上方中心, 水流 下时的宽度会大于挡板16的宽度, 部分水从挡板16 的两侧冲出, 并水流可沿着引水槽17从 墙体1中流下, 从而墙体1的左右两侧表面均会被浸湿, 且水流流下后位于墙体1的周围, 可 防止火源烧到墙体1, 避免墙体1被灼烧, 保证墙体1的完。

21、好性, 起到承重效果, 同时水箱4内 一部分水流向输水管11中, 并喷头 12将水流喷出, 而通过多个水孔13可环绕喷水, 扩大洒 水范围, 起到灭火的作用, 并可将墙体1前端表面浸湿, 避免火源灼烧, 进一步保证墙体1的 完好性, 且传感器一6可实时监测烟雾, 当传感器一6被触动时, 水泵5同样开始工作, 通过传 感器一6与传感器二 7起到双重的保障作用, 提供宝贵的救火时间。 0027 本实施例中外层21, 墙体1内部边缘且位于预留槽2下方固定连接有外层21, 且外 层21内侧嵌入设置有棉层19, 棉层19内侧嵌接有石层20, 且墙体1内部并位于石层20 内侧 填充有填充层18, 当火灾发。

22、生时, 外层21由硅酸盐类发泡材料组成, 且棉层19由石棉纤维组 成, 石层20由黑云母石组成, 且填充层18由钢筋混凝土组成, 填充层18、 石层 20、 棉层19和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2176043 U 5 外层21由内向外分布, 首先外层21不具备有燃烧作用, 可起到阻燃的效果, 防止墙体1接触 到火源后燃烧, 并外层21材质较轻, 不会给墙体1带来重力, 接着通过棉层19可起到隔温的 作用, 将墙体1外界的温度阻断, 避免火灾产生的高温对填充物18造成影响, 而石层20的坚 硬度较高, 通过石层20加强墙体1的坚固性, 同时提高承重能力, 防止墙体1倒塌而导致建筑 整体。

23、崩塌, 最后通过填充层18起到基本的填充作用, 在预防火灾的同时, 起到良好的承重工 作, 提高墙体1的使用效果。 0028 上述实施例中运用的1墙体、 2预留槽、 3连接管、 4水箱、 5水泵、 6传感器一、 7 传感 器二、 8反应器、 9执行器、 10分水管、 11输水管、 12喷头、 13水孔、 14支柱、 15 转轴、 16挡板、 17 引水槽、 18填充层、 19棉层、 20石层、 21外层均可通过市场购买或私人定制获得。 0029 其中本实用新型中应用的仪器: 0030 水泵为ISG型号; 0031 传感器一为BRJ-301AL型号; 0032 传感器二为WZP型号; 0033 反应器为8S003F3P6型号; 0034 执行器为V260S型号; 0035 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 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不 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实用新型的内容对 本实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2176043 U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7 CN 212176043 U 7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2 页 8 CN 212176043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改造 智能化 防火 建筑结构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改造的智能化防火建筑结构.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110750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