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复合式建筑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龙脉 文档编号:11105929 上传时间:2021-09-0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84.0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再生复合式建筑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再生复合式建筑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再生复合式建筑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档描述:

《再生复合式建筑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生复合式建筑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pdf(5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988151.5 (22)申请日 2019.10.17 (71)申请人 徐州工程学院 地址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南三环 路18号 (徐州工程学院大学科技园徐 州市25产业园) (72)发明人 姜慧王圣程殷惠光刘晴 黄兰英杨捷禄利刚宋雪娟 王艳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淮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2205 代理人 张旭 (51)Int.Cl. C04B 28/04(2006.01) C04B 38/02(2006.01) C04B 38/08(。

2、2006.01) C04B 20/10(2006.01) C04B 18/20(2006.01) C04B 111/40(2006.01) C04B 111/28(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再生复合式建筑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生复合式建筑保温材 料的制备方法, 将废弃有机树脂加工成有机树脂 颗粒, 然后使有机树脂颗粒放入相变材料溶液 中, 使相变材料进入有机树脂颗粒的开口孔隙中 并变成固态后, 将有机树脂颗粒放入聚氨酯混合 材料内, 并取出后形成具有相变功能的有机树脂 颗粒; 然后将具有相变功能的有机树脂颗粒和通 过破碎废弃混凝土得到的再生细骨料及再。

3、生颗 粒与其他材质混合制成轻质内芯层; 采用再生细 骨料、 再生颗粒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等材质制成无 机发泡建筑保温材料; 最终通过无机发泡建筑保 温材料和轻质内芯层形成再生复合式建筑保温 材料。 本发明不仅回收再利用废弃有机树脂和废 弃混凝土, 而且其具有自重小、 隔热性能好、 且能 够自控温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10627443 A 2019.12.31 CN 110627443 A 1.一种再生复合式建筑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 将废弃有机树脂加工成直径为2.5mm3.6mm的有机树脂颗粒; 第二步: 将正十八烷、 液态石蜡和固态石蜡。

4、混合放入铁质混合容器中, 形成相变材料; 且使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1735; 第三步: 将相变材料加热到4550并保持, 使相变材料为液态, 形成相变材料溶 液; 将步骤一制备的有机树脂颗粒加入相变材料液体溶液中, 搅拌0.5h1.0h, 并静置3h 4h, 确保相变材料溶液能充分进入有机树脂颗粒的开口孔隙中, 然后将相变材料溶液温度 降至1015, 此时将有机树脂颗粒取出, 使有机树脂颗粒的空隙内带有固态的相变材 料; 第四步: 将发泡时间为10min15min、 发泡倍数为12倍的聚氨酯A料和聚氨酯B料充 分混合并搅拌均匀, 使聚氨酯混合材料的粘度降低, 然后将步骤三制备的有机树脂颗粒放 。

5、入聚氨酯混合材料中并充分搅拌, 待有机树脂颗粒表面充分包裹聚氨酯混合材料后, 将包 裹后的有机树脂颗粒取出并放置在玻璃板上, 待包裹有机树脂颗粒的聚氨酯发泡固化后, 在有机树脂颗粒表面形成一层防止相变材料液化泄露的保护层, 形成具有相变功能的有机 树脂颗粒; 第五步: 采用破碎设备对废弃混凝土进行破碎预处理、 碾磨, 并进行筛分处理, 得到再 生细骨料和粒径小于200目的再生颗粒; 第六步: 按照质量份数将5664份具有相变功能的有机树脂颗粒、 35份公称粒径小 于2.5mm的再生细骨料、 35份再生颗粒、 1318份普通硅酸盐水泥、 46份粉煤灰、 35份 矿渣粉、 13份玻璃纤维、 0.5。

6、1份聚丙烯纤维、 0.51份双氧水、 0.10.3份十二烷基磺 酸钠和915份磁化水充分搅拌混合, 混合后倒入轻质内芯层模具中, 待混合物固化后制备 成轻质内芯层; 第七步: 按照质量份数将68份再生细骨料、 68份再生颗粒、 4248份普通硅酸盐水 泥、 58份粉煤灰、 46份矿渣粉、 13份玻璃纤维、 0.51份聚丙烯纤维、 12份双氧水、 0.10.3份十二烷基磺酸钠和2030份磁化水充分搅拌混合, 形成无机发泡建筑保温材 料; 第八步: 将无机发泡建筑保温材料倒入建筑保温材料板制作模板中, 先浇筑厚度1.2cm 1.5cm, 然后放入轻质内芯层, 确保轻质内芯层外边界距建筑保温材料模板。

7、的距离为2cm 3cm, 继续浇筑无机发泡建筑保温材料, 使无机发泡建筑保温材料建筑的最高位置距轻质 内芯层上表面1.2cm1.5cm, 然后进行室温养护至期龄, 最终得到再生复合式建筑保温材 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复合式建筑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废弃有机树脂包括废弃的发泡倍数不小于8的聚氨酯泡沫和环氧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复合式建筑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轻质内芯层模具为长35cm38cm、 宽35cm38cm、 高2.0cm2.6cm的矩形模具。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0627443 A 2 一种再生复。

8、合式建筑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 具体是一种再生复合式建筑保温材料 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为了提升建筑工程的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全国范围内的绿色建筑 以及节能建筑越来越多。 由于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30, 因此降低建筑能耗能对社 会整体起到环保节能的作用。 在建筑能耗中, 建筑围护结构约占7080。 因此, 提高建 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极为关键。 另外城市建筑拆除后产生大量废弃混凝土。 据推测, 到2020年, 我国废弃混凝土量将达到6.28亿吨, 大量堆放既浪费土地资源, 又污染生态环 境, 如何妥善处。

9、理这些废弃混凝土, 已成为现在建筑领域和环保领域研究的重点。 申请号为 201811560304.8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再生保温砖及其制备方法, 该方法将 建筑垃圾再生料、 水泥、 生石灰、 改性硅藻土、 木质纤维素和余量水按一定比例混合, 制得建 筑垃圾再生保温砖, 其虽然实现了对废弃混凝土的再利用, 但其保温隔热性能与有机保温 材料的隔热性能相比差距仍然较大, 并且该再生保温砖的自重大、 不具备温度控制的能力。 因此如何利用废弃混凝土制备出一种自重小、 隔热性能好、 且具有自控温能力的建筑保温 材料, 是本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

10、本发明提供一种再生复合式建筑保温材料的制备 方法, 该建筑保温材料不仅回收再利用废弃有机树脂和废弃混凝土, 而且其具有自重小、 隔 热性能好、 且能够自控温的优点。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再生复合式建筑保温材料的 制备方法, 具体步骤为: 0005 第一步: 将废弃有机树脂加工成直径为2.5mm3.6mm的有机树脂颗粒; 0006 第二步: 将正十八烷、 液态石蜡和固态石蜡混合放入铁质混合容器中, 形成相变材 料; 且使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1735; 0007 第三步: 将相变材料加热到4550并保持, 使相变材料为液态, 形成相变材料 溶液; 将步骤一制。

11、备的有机树脂颗粒加入相变材料液体溶液中, 搅拌0.5h1.0h, 并静置3h 4h, 确保相变材料溶液能充分进入有机树脂颗粒的开口孔隙中, 然后将相变材料溶液温 度降至1015, 此时将有机树脂颗粒取出, 使有机树脂颗粒的空隙内带有固态的相变 材料; 0008 第四步: 将发泡时间为10min15min、 发泡倍数为12倍的聚氨酯A料和聚氨酯B 料充分混合并搅拌均匀, 使聚氨酯混合材料的粘度降低, 然后将步骤三制备的有机树脂颗 粒放入聚氨酯混合材料中并充分搅拌, 待有机树脂颗粒表面充分包裹聚氨酯混合材料后, 将包裹后的有机树脂颗粒取出并放置在玻璃板上, 待包裹有机树脂颗粒的聚氨酯发泡固化 说明。

12、书 1/3 页 3 CN 110627443 A 3 后, 在有机树脂颗粒表面形成一层防止相变材料液化泄露的保护层, 形成具有相变功能的 有机树脂颗粒; 0009 第五步: 采用破碎设备对废弃混凝土进行破碎预处理、 碾磨, 并进行筛分处理, 得 到再生细骨料和粒径小于200目的再生颗粒; 0010 第六步: 按照质量份数将5664份具有相变功能的有机树脂颗粒、 35份公称粒 径小于2.5mm的再生细骨料、 35份再生颗粒、 1318份普通硅酸盐水泥、 46份粉煤灰、 3 5份矿渣粉、 13份玻璃纤维、 0.51份聚丙烯纤维、 0.51份双氧水、 0.10.3份十二烷 基磺酸钠和915份磁化水充。

13、分搅拌混合, 混合后倒入轻质内芯层模具中, 待混合物固化后 制备成轻质内芯层; 0011 第七步: 按照质量份数将68份再生细骨料、 68份再生颗粒、 4248份普通硅酸 盐水泥、 58份粉煤灰、 46份矿渣粉、 13份玻璃纤维、 0.51份聚丙烯纤维、 12份双氧 水、 0.10.3份十二烷基磺酸钠和2030份磁化水充分搅拌混合, 形成无机发泡建筑保温 材料; 0012 第八步: 将无机发泡建筑保温材料倒入建筑保温材料板制作模板中, 先浇筑厚度 1.2cm1.5cm, 然后放入轻质内芯层, 确保轻质内芯层外边界距建筑保温材料模板的距离 为2cm3cm, 继续浇筑无机发泡建筑保温材料, 使无机。

14、发泡建筑保温材料建筑的最高位置 距轻质内芯层上表面1.2cm1.5cm, 然后进行室温养护至期龄, 最终得到再生复合式建筑 保温材料。 0013 进一步, 所述废弃有机树脂包括废弃的发泡倍数不小于8的聚氨酯泡沫和环氧树 脂。 0014 进一步, 所述轻质内芯层模具为长35cm38cm、 宽35cm38cm、 高2.0cm2.6cm的 矩形模具。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将废弃高发泡倍数有机树脂加工成直径为2.5mm3.6mm 的颗粒, 增大其比表面积, 从而能最大程度的吸附相变材料; 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1735 , 有助于最大限度的发挥控温调温作用。 利用废弃有机树脂、 相变材料和。

15、聚氨酯制备出带 含相变材料有机树脂颗粒, 即利用了废弃有机树脂, 避免了浪费和污染环境, 还充分利用了 有机树脂的高效保温功能, 此外由于含有了相变材料, 使保温材料具有了自控温能力, 保温 调温效果更好。 利用发泡时间为1015min、 发泡倍数为12倍的聚氨酯作为相变材料的防 泄露保护层, 既能有充足的操作时间, 而且取出后有机树脂颗粒体积也不会有明显变化。 利 用带有防泄漏保护层的有机树脂颗粒大幅度替代无机发泡材料的骨料, 制成轻质内芯层, 有助于降低再生复合式建筑保温材料的自重, 使无机发泡材料与有机树脂颗粒相互结合, 结构稳定。 在轻质内芯层外设有利用废弃混凝土制备的无机发泡保温材料。

16、, 无机发泡保温 材料内的十二烷基磺酸钠起到稳泡的作用, 粉煤灰与矿渣粉利用自带活性提高无机发泡保 温材料的力学性能, 玻璃纤维提高材料的抗拉性能, 聚丙烯纤维作为增强剂能与水泥形成 互传网格交织结构, 增加无机发泡保温材料的韧性, 有效提高抗裂性。 本发明制备的再生复 合式建筑保温材料, 经试验证明阻燃级别达到A1, 且融合了有机保温材料和无机保温材料 的优点, 同时还具有自控温能力, 在环境温度低于相变低温点时相变材料从液态变成固态 放热升温, 在环境温度高于相变高温点时相变材料从固态变成液态吸热降温, 因此其调温 效果好, 且耐久性好, 使用寿命长; 充分利用了废弃混凝土与废弃有机树脂,。

17、 最大程度的实 说明书 2/3 页 4 CN 110627443 A 4 现了节能降耗减排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将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17 本发明的具体步骤为: 0018 第一步: 将废弃有机树脂加工成直径为2.5mm3.6mm的有机树脂颗粒; 0019 第二步: 将正十八烷、 液态石蜡和固态石蜡混合放入铁质混合容器中, 形成相变材 料; 且使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1735; 0020 第三步: 将相变材料加热到4550并保持, 使相变材料为液态, 形成相变材料 溶液; 将步骤一制备的有机树脂颗粒加入相变材料液体溶液中, 搅拌0.5h1.0h, 并静置3h 4h, 确保相。

18、变材料溶液能充分进入有机树脂颗粒的开口孔隙中, 然后将相变材料溶液温 度降至1015, 此时将有机树脂颗粒取出, 使有机树脂颗粒的空隙内带有固态的相变 材料; 0021 第四步: 将发泡时间为10min15min、 发泡倍数为12倍的聚氨酯A料和聚氨酯B 料充分混合并搅拌均匀, 使聚氨酯混合材料的粘度降低, 然后将步骤三制备的有机树脂颗 粒放入聚氨酯混合材料中并充分搅拌, 待有机树脂颗粒表面充分包裹聚氨酯混合材料后, 将包裹后的有机树脂颗粒取出并放置在玻璃板上, 待包裹有机树脂颗粒的聚氨酯发泡固化 后, 在有机树脂颗粒表面形成一层防止相变材料液化泄露的保护层, 形成具有相变功能的 有机树脂颗粒。

19、; 0022 第五步: 采用破碎设备对废弃混凝土进行破碎预处理、 碾磨, 并进行筛分处理, 得 到再生细骨料和粒径小于200目的再生颗粒; 0023 第六步: 按照质量份数将5664份具有相变功能的有机树脂颗粒、 35份公称粒 径小于2.5mm的再生细骨料、 35份再生颗粒、 1318份普通硅酸盐水泥、 46份粉煤灰、 3 5份矿渣粉、 13份玻璃纤维、 0.51份聚丙烯纤维、 0.51份双氧水、 0.10.3份十二烷 基磺酸钠和915份磁化水充分搅拌混合, 混合后倒入轻质内芯层模具中, 待混合物固化后 制备成轻质内芯层; 0024 第七步: 按照质量份数将68份再生细骨料、 68份再生颗粒、。

20、 4248份普通硅酸 盐水泥、 58份粉煤灰、 46份矿渣粉、 13份玻璃纤维、 0.51份聚丙烯纤维、 12份双氧 水、 0.10.3份十二烷基磺酸钠和2030份磁化水充分搅拌混合, 形成无机发泡建筑保温 材料; 0025 第八步: 将无机发泡建筑保温材料倒入建筑保温材料板制作模板中, 先浇筑厚度 1.2cm1.5cm, 然后放入轻质内芯层, 确保轻质内芯层外边界距建筑保温材料模板的距离 为2cm3cm, 继续浇筑无机发泡建筑保温材料, 使无机发泡建筑保温材料建筑的最高位置 距轻质内芯层上表面1.2cm1.5cm, 然后进行室温养护至期龄, 最终得到再生复合式建筑 保温材料。 0026 进一步, 所述废弃有机树脂包括废弃的发泡倍数不小于8的聚氨酯泡沫和环氧树 脂。 0027 进一步, 所述轻质内芯层模具为长35cm38cm、 宽35cm38cm、 高2.0cm2.6cm的 矩形模具。 说明书 3/3 页 5 CN 110627443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再生 复合 建筑 保温材料 制备 方法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再生复合式建筑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110592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