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冲击扳手.pdf

上传人:梁腾 文档编号:11104798 上传时间:2021-09-0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81.2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气动冲击扳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气动冲击扳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气动冲击扳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文档描述:

《气动冲击扳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动冲击扳手.pdf(11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890065.0 (22)申请日 2019.09.20 (71)申请人 邳州伙伴气动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 221300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宿羊山 镇工业园区6-6号 (72)发明人 曹雷 (51)Int.Cl. B25B 21/0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气动冲击扳手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动冲击扳手包括主体 (1) , 其具有用于马达壳体 (3) 的塑料壳体 (11) 和 马达模块 (4) 。 发动机模块 (4) 包括气缸 (40) , 转。

2、 子 (41) 在转子 (41) 中旋转, 转子 (41) 的轴安装在 气缸 (40) 的前盖和后盖 (42,43) 中。 电动机壳体 (3) 包括外壳 (30) , 其硬度大于塑料壳体 (11) 的 硬度, 塑料壳体 (11) 在两侧沿轴向开口, 并且腔 室 (300) 用于接收缸体 (40) 。 形式。 在其前侧, 外 壳 (30) 位于止动环 (303) 上, 气缸 (40) 的前盖 (42) 与止动环 (303) 接触。 在后部, 外壳盖 (31) 通 过外壳盖 (31) 关闭。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CN 110576407 A 2019.12.17 CN 11057。

3、6407 A 1.气动冲击扳手具有一个主体 (1) , 马达模块的 (4) 和一个Einschaltmodul (2) , 用于控 制用于驱动马达模块空气入口 (4包含) ;与手柄 (10在主体) (1) 设置有一个塑料壳体 (11) 被 连接到所述主体和空气入口通道 (12点包括) , 其中所述Einschaltmodul (2) 在空气入口通 道 (12) 用于控制气动冲击扳手的开关;并用一个气缸 (40马达模块 (提供) 4) 被布置和空气 室 (400, 用于接收转子41) 和前盖 (42) 和后盖 (43的前部和后部) 气缸 (的端部40) , 其特征在 于, 无论从正面和从转子的后。

4、端 (41各自具有一个短轴410, 411) 延伸, 其中 (通过前或后盖 42, 43) , 并且其中所述前和后罩 (两者42, 43) , 每个在其外侧用于可旋转地接收所述轴头 (410, 411的转子的41) 的轴承 (44, 45布置) 转子 (41) 的短轴 (410) 突出在前盖 (42) 上并连接 到撞击螺钉模块 (5) , 其特征在于, 电机模块 (4) 在一个单独的马达壳体 (3被插入) , 这反过 来 (在塑料外壳11的主体) (1 “S) , 所述马达 (模块之间, 其中4) 和所述马达壳体 (3) 包括多个 空气入口开口 (的302) 和空气出口开口 (301) 由所述。

5、空气室 (形成400的气缸 (在) 40) 与所述 空气入口通道 (12连接) 或外部空气中, 并且所述马达壳体 (3) (外壳30) 和外壳盖 (31) , 其中 外壳 (30) 具有比塑料壳体 (11) 更大的硬度, 并且在两端开口到腔室 (300) , 用于接收和布置 气缸 (40) , 其中, 汽缸 (40) 从腔室 (300) 的后部插入并由此固定到电动机壳体 (3) , 汽缸 (40) 的 前 盖(4 2)邻 接 止 动 环(3 0 3)室 的 内 壁(3 0 0 在 外 壳 的 端 部 3 0), 其(对 于 Schlagschraubmodul5所在的位置) 进行抵接, 并且在。

6、外壳 (的另一端30的外壳罩31) (与外 壳体30的) 马达壳体 (3) 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气动冲击式扳手,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机壳体 (3在外壳的前端) (30的凸缘304具有) , 其中, 所述外壳体 (30) (在凸缘的后侧304) 与所述塑料壳体 (11个接触 机架和) (在凸缘部的前侧304) 具有外盖 (6) 被安装, 其Schlagschraubmodul (5口盖) , 其特 征在于, 多个螺钉 (13来自的背面) 塑料壳体 (11) 中记载, 通过在凸缘部 (304) , 并且是在所 述外盖 (6的) 旋拧, 其中, 外盖 (6) 的凸缘部 (304) , 并。

7、且这连同马达壳体 (3) (在塑料壳体11) 按下。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气动冲击式扳手,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罩 (31马达壳体的) (3) 具 有多个螺钉 (的32在外壳的后端) (30附连) 。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气动冲击式扳手, 其特征在于, 在外壳 (30) 和缸 (40) 的空气出口 (301, 401) 被形成为空气室 (400与外部连接) , 并且在外壳盖 (31) 和后盖 (43气缸 (的) 40) 的 进气口 (302, 402) 被形成为空气室 (400) 与所述空气入口通道 (12) 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前盖 (外气动冲击式扳手42) 。

8、, 并在后盖的外侧 (43分别是轴承座420, 430) 被布置, 其中, 所述轴承箱 (420, 430) (轴承44, 45记录) , 在该轴 柱 (410, 411的转子的41) 被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冲击扳手, 其特征在于, 来自外壳 (30) 的腔室 (300) 的内 壁的止动环 (303) 向内突出。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0576407 A 2 一种气动冲击扳手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气动工具, 特别是动力到压缩空气操作的冲击扳手。 背景技术 0002 该图5的附图示出了常规的气动冲击式扳手的立体图。 所示的传统的气动冲击扳 手包括。

9、主体8中的容纳空间80用于转子的布置和放置81被形成, 和另外的组分, 如驱动模 块, 其在图5中未示出。 主体8传统的冲击扳手通常由铝制成, 因此气动冲击扳手的主体具有 足够的强度并且可以相对于包含高精度的部件形成。 如果要考虑成本, 铝是一种具有合适 强度的相对轻质的金属, 如果不考虑其他材料, 则不易被其他材料替代。 因此, 减小冲击扳 手的总重量并不容易。 例如, 出于强度的原因, 铝制冲击扳手的主体不能容易地用较轻的塑 料主体代替。 0003 在传统的冲击扳手图5确实可以由主体8 “由塑料材料制成的能够降低冲击扳手的 总重量计, 所述塑料主体的相对柔顺结构8” , 然而, 可以相当容。

10、易地通过外力变形。 例如, 在 环境条件改变时, 塑料材料可能经历热膨胀或收缩, 或者它可能由于冲击或外部载荷而变 形。 其结果是转子81位于塑料主体8的容纳空间80中。 不均匀循环, 从而损害冲击扳手的 性能。 0004 在图6中描绘的, 改进的冲击扳手是herkommlicher 9所示。 冲击扳手9的主体90由 塑料材料制成, 其中插入金属壳体92, 这加强了塑料主体90, 因此消除了塑料材料结构强度 不足的缺点。 在金属壳体92 中容纳转子91。 壳体92具有用于接收转子91的腔室920, 如图2 所示并且, 如图8所示, 包括封闭端, 该封闭端在一侧轴向封闭腔室920并且包括轴孔92。

11、1。 在 轴向的另一侧, 壳体92是敞开的。 壳体92中的腔室920由附接到壳体92的盖子93关闭。 盖93 还具有轴孔930, 轴孔930与轴孔921同轴对齐, 使得转子91可旋转地容纳。 0005 这与金属外壳常规结构92具有以下缺点: 关于壳体92是在表示图8至腔室的轴向中心阿920向上移动, 即, 轴孔的轴线中心B 921 是相对于轴中心腔室的920个向下移动。 轴孔930在盖的93, 当盖93与壳体92被安装时, 同轴 地与轴孔921对准。 因此, 它是在所述壳体的制造92和盖93需要非常高的精度, 一方面, 壳体 92和盖93的制造成本非常高, 这不仅仅是由于这些部件的高废品率。 。

12、0006 壳体92通过铸造制成并具有复杂的形状。 因此, 壳体92的铸造非常困难且昂贵。 0007 在通过表面处理铸造壳体92之后, 必须增加壳体92中的腔室920的内壁的硬度。 然 而, 这种表面处理不仅导致高生产成本, 而且对环境也显着有害。 0008 其他的冲击扳手及手工具20 2010 006 343 U1在文献DE 2304610 C2 DE公开 3335005 A1, DE 103 41 796 A1和DE。 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具有不安装在工具壳体中 但也安装在单独壳体中的电动机。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的目的因此是消除由气动冲击扳手的改进结构上面提到的缺点。 本发明的 说。

13、明书 1/4 页 3 CN 110576407 A 3 目的因此是提供一种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的轻微空气冲击式扳手, 是廉价的制造具有低环 境影响, 并且其中所述部件, 特别是机动模块中, 可以以高精度尚未使用。 0010 该目的是通过根据权利要求的气动冲击式扳手来实现。 1 从属权利要求描述了本 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 0011 因此, 根据本发明的气动冲击扳手包括主体, 该主体包括电动机模块和用于控制 用于驱动电动机模块的空气入口的接通模块。 一个手柄的在塑料壳体中用于将所述主体一 体在其上侧的合并, 并具有进气通道的主体, 其中所述Einschaltmodul被布置在所述进气 通道, 以控制。

14、接通和断开的气动冲击式扳手的; 其设置在马达模块中并具有用于接收转子 和前盖和所述气缸的所述前端和后端的后罩的空气室, 其中两个前部, 并从所述转子的每 个的后端具有一个短轴的气缸延伸穿过前面或后盖延伸, 并且其中轴承在前盖和后盖上分 别布置在外侧上, 用于可旋转地接收转子的轴端。 在前盖上突出的转子的短轴连接到撞击 螺钉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气动冲击式扳手,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机组件被插入到其又被插 入到塑料外壳主体上的单独的马达壳体, 其中, 所述马达组件和电机壳体之间形成有多个 空气入口开口和空气出口开口, 所述空气腔室, 所述在带有进气通道或外部空气连接的气 缸中。 电机外壳由外壳和。

15、外壳盖组成, 其中外壳具有比塑料外壳更大的硬度, 中空并且在两 端开口以形成用于接收和布置圆筒的腔室。 气缸插入腔室后部并固定在电机壳体上。 为此 目的, 在壳体侧上的外壳的腔室的内壁 (其邻接冲击螺钉的端部) 包括用于保持缸的前盖的 保持环。 气缸的后盖由外壳的外壳盖保持。 气缸插入腔室后部并固定在电机壳体上。 为此目 的, 在壳体侧上的外壳的腔室的内壁 (其邻接冲击螺钉的端部) 包括用于保持缸的前盖的保 持环。 气缸的后盖由外壳的外壳盖保持。 气缸插入腔室后部并固定在电机壳体上。 为此目 的, 在壳体侧上的外壳的腔室的内壁 (其邻接冲击螺钉的端部) 包括用于保持缸的前盖的保 持环。 气缸的。

16、后盖由外壳的外壳盖保持。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气动冲击扳手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是气动冲击扳手的分解图; 图3是气动冲击式扳手的剖面图的纵向截面; 图4是气动冲击扳手的剖视图; 图5是常规气动冲击扳手的主体的立体图; 图6是在纵截面的另一个常规气动冲击式扳手的剖视图; 图7是常规的气动冲击式扳手的壳体的透视图; 图8是常规气动冲击式扳手的壳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在图1和图2的改进的气动冲击扳手的一个实施例被示出。 气动冲击扳手包括主体 1, 启动模块2, 电机壳体3, 电机模块4和冲击螺钉5。 0014 如在所示图2和图3示出了主体包括1的手柄10和一个塑料壳体11, 。

17、其在手柄的上 端部10被布置。 把手10和塑料壳体11一体地形成为一个单元。 手柄10包括空气入口通道12, 空气入口通道12从手柄10的内部延伸到塑料壳体13的内部。 塑料壳体11是具有容纳空间的 说明书 2/4 页 4 CN 110576407 A 4 中空壳体110封闭。 空气入口通道12包括连接部分120, 该连接部分120在手柄10的下侧突出 并且可以连接到压缩空气源或压缩气体源。 通电模块2位于空气入口通道12的中心, 并设置 成控制空气入口通道12中的压缩空气从连接部分120到塑料壳体11的通道。 0015 如图2和3所示, 马达壳体3布置在塑料壳体11的容纳空间110中。 马达。

18、壳体3包括外 壳30和外壳盖31。 在本实施例中, 外壳30由金属材料制成, 并且其硬度大于塑料壳体11的硬 度。 外壳30在其两个轴向端部处敞开并形成中空腔室300。 外壳30的上侧还具有多个空气出 口301, 并且在其下侧具有多个空气入口302。 0016 由于金属外壳30, 塑料壳体的结构形式保持11马达壳体采用3获得, 并且当塑料壳 体也不会变形11由于变化的环境条件发生热膨胀或收缩或其它物体的冲击而变形。 0017 如图图2至图4示出了电动机模块包括4气缸40, 转子41, 一个前盖42, 后盖43个两 个轴承44, 45。 马达模块4从外壳30的后侧插入腔室300中, 使得缸40位。

19、于腔室300中。 汽缸40 包围空气室400, 其设置用于转子41的布置。 气缸40的前端连接到前盖42, 气缸40的后端连 接到后盖43, 由此气缸40的气室400关闭并且转子41封闭在其中。 气缸40在其上侧具有多个 空气出口401, 其与马达壳体3的空气出口301对准来自空气室400的排出空气。 消散。 类似 地, 汽缸40在其下侧具有多个与电动机壳体3的空气入口302对齐的空气入口402, 以允许加 压气体进入以将转子41驱动到空气室400中。 0018 如图图2和图3可以看出, 在发动机模块在4布置的转子41在其前端的前短轴410 上, 其延伸穿过所述前盖42的气缸的40延伸并与Sc。

20、hlagschraubmodul 5连接。 此外, 转子41 在其后端具有后轴短柱411, 后轴短柱411延伸穿过气缸40的后盖43。 在前盖42的外侧为了 将前短轴410可旋转地支撑在轴承壳体420中, 轴承44安装, 并且在后盖43的外侧, 轴承43安 装成用于将后轴柱411可旋转地支撑在轴承壳体430中。 在外壳30的腔室300的内壁上位于 外壳30的端部, 该外壳30朝向Schlagschraubmodul 5向外, 止动环303向内, 在该处, 气缸40 的前盖42应用。 在马达壳体3的后端处的外壳盖31和外壳体30在轴向向后的方向上封闭外 壳体30中的腔室300,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

21、, 外壳体盖31借助于在外壳的后端处的多个螺钉32 壳体30是固定的, 由此, 气缸40与它的两个盖42, 43在腔室300是固定的。 0019 如图图2和图3示出了发动机壳体包括3本实施例中, 凸缘部的304中, 从而在外壳 的前端30被布置成使得马达模块的布置后4在马达壳体3中, 外壳体30, 位于塑料外壳11是 与凸缘部的内侧或后侧304与塑料壳体11被连接和连接到其上。 在凸缘部分304的外侧或前 侧外罩6附接到冲击螺钉5。 在这种情况下, 多个螺钉13从塑料壳体11的后部延伸到凸缘部 分304并且穿过其进入外盖6内部, 在内部螺钉13中拧紧。 以这种方式, 外盖6压靠凸缘部分 304。

22、并且马达壳体3保持在塑料壳体11中。 0020 在所描述的实施例中, 塑料外壳由11主体1由重量轻的塑料材料制成, 使得该冲击 扳手的总重量可以减小。 马达壳体3另一方面, 由金属, 其中, 所述电机壳体的3在塑料外壳 11被插入并在塑料外壳的结构11加强, 从而防止变形。 马达模块4位于马达壳体3, 短轴410, 411的前部和在转子的后端部41在轴承44, 45是在正面的外侧分别保持和后盖42, 43被布 置, 由此转子41的空气室400可以转动圆筒。 整个电动机模块4由外壳30和电动机壳体3的外 壳盖31保持就位。 与传统的壳体相比, 在用于转子41的电动机壳体的外壳盖31中不需要轴 向。

23、孔, 因此电动机壳体3不需要高精度制造, 但只需要在冲击扳手中的正确位置使用电动机 模块3。 在外壳30的腔室300的内壁上不需要表面处理, 因此材料和制造成本较低并且消除 说明书 3/4 页 5 CN 110576407 A 5 了相应的环境影响。 说明书 4/4 页 6 CN 110576407 A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5 页 7 CN 110576407 A 7 图3 说明书附图 2/5 页 8 CN 110576407 A 8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3/5 页 9 CN 110576407 A 9 图6 图7 说明书附图 4/5 页 10 CN 110576407 A 10 图8 说明书附图 5/5 页 11 CN 110576407 A 11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气动 冲击 扳手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气动冲击扳手.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110479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