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边质量控制方法.pdf
《切边质量控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切边质量控制方法.pdf(11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877104.3 (22)申请日 2019.09.17 (71)申请人 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 地址 615032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 市经久工业园区 (72)发明人 罗勇张晓宁刘磊李昕驰 李波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27 代理人 胡素莉 (51)Int.Cl. B23D 19/00(2006.01) B23D 33/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切边质量控制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切边质量控制。
2、方法, 包 括: 控制圆盘剪的切边速度由0m/min提升至120- 150m/min, 并保持圆盘剪的切边速度为120- 150m/min; 根据带钢的厚度调整圆盘剪的侧间隙 和圆盘剪的重叠量; 控制圆盘剪对带钢进行切 边, 并检查切边后的边部质量, 根据边部质量调 整圆盘剪的侧间隙和圆盘剪的重叠量; 带钢的焊 缝通过圆盘剪后, 根据后一卷带钢的厚度调整圆 盘剪的侧间隙和圆盘剪的重叠量。 因此切边速度 适中, 保证了切边质量、 减少了对圆盘剪剪刃的 损耗, 且避免了频繁升降速, 使得生产得以稳定 进行; 通过调整圆盘剪的侧间隙和圆盘剪的重叠 量可提供合适的剪切力, 有效地保证了带钢切边 生产的。
3、质量。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110576214 A 2019.12.17 CN 110576214 A 1.一种切边质量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控制圆盘剪的切边速度由0m/min提升至第一切边速度, 并保持所述圆盘剪的切边速度 为所述第一切边速度, 所述第一切边速度为120-150m/min; 根据带钢的厚度调整所述圆盘剪的侧间隙和所述圆盘剪的重叠量; 控制所述圆盘剪对所述带钢进行切边, 并检查切边后的边部质量, 根据所述边部质量 调整所述圆盘剪的侧间隙和所述圆盘剪的重叠量; 所述带钢的焊缝通过所述圆盘剪后, 根据后一卷带钢的厚度调整所述圆盘剪的侧间隙 和所述。
4、圆盘剪的重叠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边质量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圆盘剪的切边速度 由0m/min提升至第一切边速度包括: 控制所述圆盘剪的切边速度由0m/min提升至第二切边速度, 所述第二切边速度为60- 75m/min; 保持所述圆盘剪的切边速度为所述第二切边速度5s; 控制所述圆盘剪的切边速度由所述第二切边速度提升至所述第一切边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边质量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所述圆盘剪的切边 速度由0m/min提升至第二切边速度包括: 控制所述圆盘剪的切边速度由0m/min匀速提升至所述第二切边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边质量控制方法。
5、,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所述圆盘剪的切边 速度由所述第二切边速度提升至所述第一切边速度包括: 控制所述圆盘剪的切边速度由所述第二切边速度匀速提升至所述第一切边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边质量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带钢的厚度调整所 述圆盘剪的侧间隙和所述圆盘剪的重叠量包括: 所述圆盘剪的侧间隙与所述带钢的厚度呈正相关, 所述圆盘剪的重叠量与所述带钢的 厚度呈负相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边质量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后一卷带钢的厚度 调整所述圆盘剪的侧间隙和所述圆盘剪的重叠量包括: 所述圆盘剪的侧间隙与所述后一卷带钢的厚度呈正相关, 所述圆盘剪的重叠量与所述。
6、 后一卷带钢的厚度呈负相关。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切边质量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查切边后的 边部质量, 根据所述边部质量调整所述圆盘剪的侧间隙和所述圆盘剪的重叠量包括: 带钢切断面与撕断面的宽度比为0.3-0.5时, 边部质量合格; 所述带钢切断面与撕断面的宽度比大于0.5时, 以0.05mm为度量逐渐增大所述圆盘的 侧间隙, 以0.05mm为度量逐渐减小所述圆盘的重叠量, 直至所述带钢切断面与撕断面的宽 度比为0.3-0.5; 所述带钢切断面与撕断面的宽度比小于0.3时, 以0.05mm为度量逐渐减小所述圆盘的 侧间隙, 以0.05mm为度量逐渐增大所述圆盘的重叠量,。
7、 直至所述带钢切断面与撕断面的宽 度比为0.3-0.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边质量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所述圆盘剪对所述 带钢进行切边包括: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0576214 A 2 控制总切边宽度为16-6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切边质量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总切边宽度为16- 60mm包括: 控制两侧切边宽度相同, 单边切边宽度为8-30mm。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0576214 A 3 一种切边质量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酸轧质量控制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 涉及一种适用于980高强钢的切 边。
8、质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伴随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 高强度的薄板钢材成为各汽车板生产企业的发展方 向, 因此各大钢厂致力于开发生产980高强钢。 0003 980高强钢强度高, 在带钢高速生产过程中, 带钢将对圆盘剪剪刃产生巨大的冲 击, 容易导致剪刃崩刃, 导致边部多肉的不良缺陷; 若慢速切边, 在惯性不足的情况下, 带钢 边部全部为切断面, 边部容易产生边丝缺陷, 且切断面在轧制后易产生锯齿边缺陷, 同时使 得圆盘剪剪刃刃口磨损严重, 不利于后续生产。 0004 综上所述, 如何保证980高强钢带钢连续生产中的切边质量, 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 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
9、5 有鉴于此,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切边质量控制方法, 能够有效控制980高强钢 带钢连续生产中的切边质量, 减少带钢边部缺陷和对圆盘剪的磨损破坏。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切边质量控制方法, 包括: 0008 控制圆盘剪的切边速度由0m/min提升至第一切边速度, 并保持所述圆盘剪的切边 速度为所述第一切边速度, 所述第一切边速度为120-150m/min; 0009 根据带钢的厚度调整所述圆盘剪的侧间隙和所述圆盘剪的重叠量; 0010 控制所述圆盘剪对所述带钢进行切边, 并检查切边后的边部质量, 根据所述边部 质量调整所述圆盘剪的侧间隙和所述。
10、圆盘剪的重叠量; 0011 所述带钢的焊缝通过所述圆盘剪后, 根据后一卷带钢的厚度调整所述圆盘剪的侧 间隙和所述圆盘剪的重叠量。 0012 优选的, 所述控制圆盘剪的切边速度由0m/min提升至第一切边速度包括: 0013 控制所述圆盘剪的切边速度由0m/min提升至第二切边速度, 所述第二切边速度为 60-75m/min; 0014 保持所述圆盘剪的切边速度为所述第二切边速度5s; 0015 控制所述圆盘剪的切边速度由所述第二切边速度提升至所述第一切边速度。 0016 优选的, 所述控制所述圆盘剪的切边速度由0m/min提升至第二切边速度包括: 0017 控制所述圆盘剪的切边速度由0m/mi。
11、n匀速提升至所述第二切边速度。 0018 优选的, 所述控制所述圆盘剪的切边速度由所述第二切边速度提升至所述第一切 边速度包括: 0019 控制所述圆盘剪的切边速度由所述第二切边速度匀速提升至所述第一切边速度。 说明书 1/5 页 4 CN 110576214 A 4 0020 优选的, 所述根据带钢的厚度调整所述圆盘剪的侧间隙和所述圆盘剪的重叠量包 括: 0021 所述圆盘剪的侧间隙与所述带钢的厚度呈正相关, 所述圆盘剪的重叠量与所述带 钢的厚度呈负相关。 0022 优选的, 所述根据后一卷带钢的厚度调整所述圆盘剪的侧间隙和所述圆盘剪的重 叠量包括: 0023 所述圆盘剪的侧间隙与所述后一卷。
12、带钢的厚度呈正相关, 所述圆盘剪的重叠量与 所述后一卷带钢的厚度呈负相关。 0024 优选的, 所述检查切边后的边部质量, 根据所述边部质量调整所述圆盘剪的侧间 隙和所述圆盘剪的重叠量包括: 0025 带钢切断面与撕断面的宽度比为0.3-0.5时, 边部质量合格; 0026 所述带钢切断面与撕断面的宽度比大于0.5时, 以0.05mm为度量逐渐增大所述圆 盘的侧间隙, 以0.05mm为度量逐渐减小所述圆盘的重叠量, 直至所述带钢切断面与撕断面 的宽度比为0.3-0.5; 0027 所述带钢切断面与撕断面的宽度比小于0.3时, 以0.05mm为度量逐渐减小所述圆 盘的侧间隙, 以0.05mm为度。
13、量逐渐增大所述圆盘的重叠量, 直至所述带钢切断面与撕断面 的宽度比为0.3-0.5。 0028 优选的, 所述控制所述圆盘剪对所述带钢进行切边包括: 0029 控制总切边宽度为16-60mm。 0030 优选的, 所述控制总切边宽度为16-60mm包括: 0031 控制两侧切边宽度相同, 单边切边宽度为8-30mm。 0032 本发明提供的切边质量控制方法, 包括: 0033 控制圆盘剪的切边速度由0m/min提升至120-150m/min, 并保持圆盘剪的切边速度 为120-150m/min; 0034 根据带钢的厚度调整圆盘剪的侧间隙和圆盘剪的重叠量; 0035 控制圆盘剪对带钢进行切边,。
14、 并检查切边后的边部质量, 根据边部质量调整圆盘 剪的侧间隙和圆盘剪的重叠量; 0036 带钢的焊缝通过圆盘剪后, 根据后一卷带钢的厚度调整圆盘剪的侧间隙和圆盘剪 的重叠量。 0037 本发明通过提升圆盘剪的切边速度至第一切边速度并维持上述速度进行生产, 一 方面切边速度适中, 既保证了切边质量、 又减少了对圆盘剪剪刃的损耗; 另一方面避免了频 繁升降速, 使得生产得以稳定进行。 0038 根据边部质量和带钢厚度对圆盘剪的侧间隙和圆盘剪的重叠量进行调整, 可以提 供合适的剪切力将带钢切断, 同时避免了剪切力过大带来的扣头问题, 从而有效地保证了 带钢切边生产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39 为了更。
15、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说明书 2/5 页 5 CN 110576214 A 5 发明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 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0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切边质量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0041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切边质量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0042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切边质量控制方法中的圆盘剪的切边速度与时间曲线。 0043 图1-图3中: 0044 T为时。
16、间, V为速度, a为第二切边速度, b为第一切边速度, T1为切边速度由0提升至 第二切边速度所需的时间, T2为切边速度由0提升至第一切边速度所需的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6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切边质量控制方法, 能够有效控制带钢连续生产中的切 边质量, 减少带钢边部缺陷和对圆盘剪的磨损破坏。。
17、 0047 请参考图1-图3,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切边质量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例一的流程 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切边质量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 发明所提供的切边质量控制方法中的圆盘剪的切边速度与时间曲线。 0048 请参考图1, 本实施例提供的切边质量控制方法, 包括: 0049 步骤S1, 控制圆盘剪的切边速度由0m/min提升至第一切边速度, 并保持圆盘剪的 切边速度为第一切边速度, 第一切边速度为120-150m/min; 0050 步骤S2, 根据带钢的厚度调整圆盘剪的侧间隙和圆盘剪的重叠量; 0051 步骤S3, 控制圆盘剪对带钢进行切边, 并检查切边。
18、后的边部质量, 根据边部质量调 整圆盘剪的侧间隙和圆盘剪的重叠量; 0052 步骤S4, 带钢的焊缝通过圆盘剪后, 根据后一卷带钢的厚度调整圆盘剪的侧间隙 和圆盘剪的重叠量。 0053 需要对步骤S1进行说明的是, 控制圆盘剪的切边速度由0m/min提升至第一切边速 度并一直保持该切边速度, 一方面切边速度为120-150m/min, 速度适中, 避免了切边速度过 低致使带钢边部完全为切断面、 或者切边速度过高致使带钢边部产生多肉缺陷; 另一方面 避免了频繁升降速, 有利于稳定生产。 0054 需要对步骤S2进行说明的是, 由于圆盘剪的重叠量会影响圆盘剪的剪切力、 圆盘 剪的侧间隙会影响切断面。
19、与撕断面的宽度比, 因此为了保证切边质量, 需要根据带钢的厚 度对圆盘剪的侧间隙和圆盘剪的重叠量进行调整。 0055 优选的, 圆盘剪的侧间隙与带钢的厚度呈正相关, 圆盘剪的重叠量与带钢的厚度 呈负相关。 0056 优选的, 圆盘剪的侧间隙与重叠量模型可以如表1所示, 在带钢的厚度t2.5mm 时, 圆盘剪的侧间隙为0.30mm, 重叠量为0.20mm; 在带钢的厚度为2.5mmt3.0mm时, 圆盘 剪的侧间隙为0.35mm, 重叠量为0.10mm; 在带钢的厚度为3.0mmt3.5mm时, 圆盘剪的侧 说明书 3/5 页 6 CN 110576214 A 6 间隙为0.40mm, 重叠量为。
20、0.10mm; 在带钢的厚度为3.5mmt4.0mm时, 圆盘剪的侧间隙为 0.50mm, 重叠量为0.10mm; 在带钢的厚度为4.0mmt4.5mm时, 圆盘剪的侧间隙为0.60mm, 重叠量为0mm; 在带钢的厚度为4.5mmt5.0mm时, 圆盘剪的侧间隙为0.60mm, 重叠量为- 0.10mm; 在带钢的厚度为5.0mmt5.5mm时, 圆盘剪的侧间隙为0.65mm, 重叠量为- 0.10mm; 在带钢的厚度为5.5mmt6.0mm时, 圆盘剪的侧间隙为0.70mm, 重叠量为- 0.10mm。 0057 表1圆盘剪侧间隙及圆盘剪重叠量数据模型表 0058 0059 0060 需要。
21、对步骤S3进行说明的是, 检测切边后的边部质量可以是由操作人员进行人工 检测, 也可以是通过检测仪器进行机器检测。 0061 需要对步骤S4进行说明的是, 进行带钢连续生产时, 前一卷带钢与后一卷带钢通 过焊接连接, 由于后一卷带钢的厚度与前一卷带钢的厚度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需要根据后 一卷带钢的厚度重新调整圆盘剪的侧间隙和圆盘剪的重叠量, 以保证带钢的切边质量。 0062 在本实施例中, 通过提升圆盘剪的切边速度至第一切边速度并维持上述速度进行 生产, 一方面切边速度保证了切边质量、 减少了对圆盘剪剪刃的损耗; 另一方面避免了频繁 升降速, 使得生产得以稳定进行。 0063 同时, 根据边部。
22、质量和带钢厚度对圆盘剪的侧间隙和圆盘剪的重叠量进行调整, 可以提供合适的剪切力将带钢切断, 同时避免了剪切力过大带来的扣头问题, 从而有效地 保证了带钢切边生产的质量。 006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请参考图2, 步骤S1可以包括: 0065 步骤S11, 控制圆盘剪的切边速度由0m/min提升至第二切边速度, 第二切边速度为 60-75m/min; 0066 步骤S12, 保持圆盘剪的切边速度为第二切边速度5s; 0067 步骤S13, 控制圆盘剪的切边速度由第二切边速度提升至第一切边速度。 0068 需要对步骤S11进行说明的是, 圆盘剪的切边速度由0提升至第二切边速度的过程 中, 圆。
23、盘剪的切边速度与时间曲线可以为任意形状, 只要圆盘剪的切边速度随时间的增加 说明书 4/5 页 7 CN 110576214 A 7 而增加即可。 0069 优选的, 请参考图3, 圆盘剪的切边速度可以由0匀速提升至第二切边速度。 0070 需要对步骤S12进行说明的是, 保持圆盘剪的速度为第二切边速度5s是为了减少 持续加速过程中对圆盘剪剪刃的磨损。 0071 需要对步骤S13进行说明的是, 圆盘剪的切边速度由第二切边速度提升至第一切 边速度的过程中, 圆盘剪的切边速度与时间曲线可以为任意形状, 只要圆盘剪的切边速度 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即可。 0072 优选的, 请参考图3, 圆盘剪的切边速。
24、度可以由第一切边速度匀速提升至第一切边 速度。 007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请参考图2, 步骤S3可以包括: 0074 步骤S31, 控制圆盘剪对带钢进行切边; 0075 步骤S32, 检查切边后的边部质量, 根据边部质量调整圆盘剪的侧间隙和圆盘剪的 重叠量。 0076 需要对步骤S31进行说明的是, 为了避免切边量过少无法完成切边或者切边量过 大造成圆盘剪卡阻, 在切边过程中需要合理设计带钢的切边量。 0077 优选的, 可以控制总切边宽度为16-60mm, 以保证切边质量。 0078 为了保证带钢两侧边的切边质量, 优选的, 可以控制两侧切边宽度相同, 单边切边 宽度为8-30mm。。
25、 0079 需要对步骤S32进行说明的是, 为了避免轧制后带钢出现边裂, 可以选择边部切断 面与撕断面的宽度比作为检查带钢边部质量的依据。 0080 优选的, 在带钢切断面与撕断面的宽度比为0.3-0.5时, 可以认定边部质量合格; 0081 在带钢切断面与撕断面的宽度比大于0.5时, 可以以0.05mm为度量逐渐增大圆盘 的侧间隙、 以0.05mm为度量逐渐减小圆盘的重叠量, 直至带钢切断面与撕断面的宽度比为 0.3-0.5; 0082 在带钢切断面与撕断面的宽度比小于0.3时, 可以以0.05mm为度量逐渐减小圆盘 的侧间隙、 以0.05mm为度量逐渐增大圆盘的重叠量, 直至带钢切断面与撕。
26、断面的宽度比为 0.3-0.5。 0083 由于根据切断面与撕断面的宽度比对圆盘剪的侧间隙和重叠量进行微调, 因此有 效地避免了切断面与撕断面的宽度比超出合格范围, 保证了带钢的切边质量。 0084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 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 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85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切边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 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 方法及其核心思想。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 的前提下, 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 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 的保护范围内。 说明书 5/5 页 8 CN 110576214 A 8 图1 说明书附图 1/3 页 9 CN 110576214 A 9 图2 说明书附图 2/3 页 10 CN 110576214 A 10 图3 说明书附图 3/3 页 11 CN 110576214 A 11 。
- 内容关键字: 切边 质量 控制 方法
养殖禽畜排泄物固液分离处理设备.pdf
铝合金平板加工用夹具.pdf
抗弯抗拉低频闪灯带.pdf
图书馆空气调节装置.pdf
路面高差检测装置.pdf
U肋板转运机器人的行走机构切换装置.pdf
冲压机用的精准送料装置.pdf
茶叶加工用萎凋装置.pdf
糠醛残液回收釜.pdf
蓄电池组中实时时钟芯片供电电路.pdf
水平防跷板调节压轮机构.pdf
高压线圈引出装置.pdf
热管节能型离子溶液碳捕集装置.pdf
工作效率高的多单元碟状容器定量充填装置.pdf
用于散热器铜管的收卷辅助设备.pdf
手提式电动冷烟雾机的驱动式收置结构.pdf
气相三氧化硫磺化反应系统.pdf
基于多频点扫频工作的超声波控藻系统.pdf
改进型太阳能板旋转支架.pdf
基于实时网络的风电场智能图像监控系统.pdf
自动驾驶路线规划方法和系统.pdf
高可靠性的平板探测器数据采集方法、系统及计算机.pdf
多区域虚拟电厂协同优化运行方法.pdf
基于深度学习眼球追踪光斑检测方法及装置.pdf
风电电能质量评估方法及装置.pdf
TBC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TBC太阳能电池与光伏系统.pdf
森林冠层高度与地理环境协变量关系确定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眼动数据的自动冻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U形肋焊接定位系统.pdf
太阳能组件撕胶引线点胶一体机及生产方法.pdf
基于辐射传输参数应用卷积神经网络的水深地图反演方法.pdf
化工区域的空气污染溯源方法及装置.pdf
一种抗CO2腐蚀管线钢的现场焊接方法.pdf
一种装甲运兵车虚拟窗口.pdf
一种高效控制药物粒径的滤清器.pdf
改良潮土的制备方法.pdf
基于实时LINUX平台的玻璃磨削加工设备控制方法.pdf
太阳能选择性吸热带与静电膜的在线覆合方法.pdf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装置.pdf
锅炉钢架叠梁制作工艺.pdf
一种3MM厚钢板材的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焊接工艺.pdf
一种分离式起子.pdf
一种适用于4MM以下板厚的铝及其合金惰性气体保护焊焊接工艺.pdf
嵌入式密封安装形式的船用舵叶压配安装方法.pdf
一种保障简易叉车随集装箱运行的推运及固定设备及使用该设备的方法.pdf
提高实木家具用板材性能的工艺方法.pdf
一种混料设备的远程监控系统.pdf
一种可手动解锁复位的轨道交通站台安全踏板.pdf
刮板输送机中部槽.pdf
用于树木搬运的车厢.pdf
一种BGP板材内饰件及其制作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