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检测方法.pdf
《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检测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检测方法.pdf(1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877568.4 (22)申请日 2019.09.17 (71)申请人 合肥工业大学 地址 230009 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193号 (72)发明人 陈星柯旭旭刘瑶孙晓彤 (74)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市泽信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4144 代理人 方荣肖 (51)Int.Cl. C01B 21/082(2006.01) G01N 27/30(2006.01) G01N 27/48(2006.01) B22F 9/24(2006.01) B22F 1/00(200。
2、6.01) (54)发明名称 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材料及其制备方 法、 检测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 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检测方法, 该制备方法包 括: 将双氰胺研磨成粉末后溶解于乙醇水溶液 中; 加入介孔分子筛并超声震荡; 进行水浴处理, 并搅拌烘干以生成固体产物; 将固体产物将氮气 气氛下加热, 并在达到预设温度后保温, 直至生 成黄色粉末; 对黄色粉末侵入氢氟酸溶液中进行 酸化处理; 经过水和乙醇洗涤, 并对洗涤产物进 行干燥以生成mpg-C3N4材料; 先将mpg-C3N4材料 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置入去离子水中, 再加 入氯金酸溶液并搅拌; 照射。
3、紫外线; 依次进行离 心、 水洗、 干燥, 获得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 米复合材料。 本发明具有优越的导电性及高的电 催化活性, 提高电化学检测六价铬的灵敏度, 降 低检测限。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7页 CN 110577200 A 2019.12.17 CN 110577200 A 1.一种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以下 步骤: (1)将双氰胺研磨成粉末后溶解于乙醇水溶液中, 形成混合液一; (2)加入介孔分子筛至所述混合液一中并超声震荡, 形成混合液二; (3)将所述混合液二进行水浴处理, 并搅拌烘干以生成固体产物; (4)将所述固体。
4、产物将氮气气氛下加热, 且升温速率恒定, 并在达到一个预设温度后保 温, 直至生成黄色粉末; (5)对所述黄色粉末侵入氢氟酸溶液中进行酸化处理, 形成混合液三; (6)将所述混合液三经过水和乙醇洗涤, 并对洗涤产物进行干燥以生成mpg-C3N4材料; (7)先将所述mpg-C3N4材料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置入去离子水中并搅拌溶解以形 成混合液四, 再加入氯金酸溶液至所述混合液四中并在黑暗环境中搅拌, 以形成混合液五; (8)向所述混合液五照射紫外线, 形成混合液六; (9)依次对所述混合液六进行离心、 水洗、 干燥, 获得一定量的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 碳纳米复合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5、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 于, 在所述混合液一中, 每克双氰胺对应体积比为2:1的30ml乙醇水溶液; 在所述混合液二 中, 每克双氰胺对应0.5克介孔分子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 于, 在所述混合液三中, 每克双氰胺对应氢氟酸溶液中4ml的氢氟酸; 在所述混合液四中, 所 述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浓度为0.02mol/L, 每毫克mpg-C3N4材料对应6ml去离子水; 在所 述混合液五中, 每7.5毫克mpg-C3N4材料对应氯金酸溶液中50毫克氯金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
6、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所述介孔分子筛为分子筛SBA-15, 所述氢氟酸溶液的重量百分比为10Wt, 所述氯金酸 溶液的浓度为10mg/m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 于, 超声震荡时间为2h, 保温时间为4h, 酸化处理时间为48h, 黑暗环境中搅拌的时间为 0.5h, 紫外线照射时间为5h。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 于, 通过水浴锅对所述混合液二进行水浴处理, 且水浴温度为90摄氏度; 所述固体产物在管 式炉中加热, 且升温速率为2.3/min, 预设温度为55。
7、0摄氏度; 在光化学反应仪中通过300w 汞灯向所述混合液五照射紫外线。 7.一种水环境中六价铬的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以下步骤: 一、 通过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的 制备方法制备一定量的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 二、 先将所述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溶于去离子水中形成检测液, 再 吸取所述检测液的悬浮液并滴涂于玻碳电极上, 最后风干修饰后的玻碳电极; 三、 用风干后的玻碳电极检测水环境中的六价铬; 四、 等量增加水环境中六价铬的浓度, 测量出一系列电化学响应值, 并绘制相应的伏安 曲线。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
8、CN 110577200 A 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环境中六价铬的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碳电极在滴涂 所述悬浮液前还进行预处理; 其中, 所述玻碳电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所述玻碳电极依次使用粒径为1.0 m、 0.3 m以及0.05 m的氧化铝粉末进行打磨, 直至所述玻碳电极呈现镜面; (b)依次使用硝酸、 无水乙醇、 去离子水对所述玻碳电极进行超声处理2min, 以清洗所 述玻碳电极的表面; 其中, 硝酸、 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1; (c)将清洗后的玻碳电极在常温下待干备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环境中六价铬的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二中, 每份。
9、检 测液中所述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的质量为1mg, 去离子水的体积为1ml; 在吸取所述悬浮液之前, 对所述检测液进行超声处理, 处理时间为2min; 通过微量移液器吸 取所述悬浮液, 且每份检测液中悬浮液的吸取量为5 L; 在步骤三中, 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检测六价铬; 其中, 电解质为0.1M HCl, PH值为1 0.5; 在线性扫描实验参数中, 扫描范围为0.8V至-0.3V, 扫描速率为100mV/s。 10.一种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 其特征在于, 其通过如权利要求1-6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权利要求书 。
10、2/2 页 3 CN 110577200 A 3 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分析检测技术领域的一种一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尤其涉及 一种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还涉及一种水环境中六价铬的检 测方法, 还涉及该制备方法制备的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环境污染问题似乎也显得越来越严重, 而重金属 污染尤为突出。 由于在重金属的开采、 冶炼、 加工过程中, 造成不少重金属如铅、 汞、 镉、 钴、 铬等进入大气、 水、 土壤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 重金属污。
11、水未经处理直接或间接的排入江河 湖海, 或者进入土壤中, 由于重金属元素在生态环境中无法自行降解, 即使浓度小, 也可在 藻类和底泥中积累, 被鱼和贝类体表吸附, 产生食物链浓缩, 从而造成公害。 0003 铬被广泛应用在电镀, 皮革制备, 染色等工业中。 铬在水环境中主要以三价和六价 的形态存在, 其中Cr()的毒性最强, 其对生物系统有极大的危害, 长期接触有很强的致癌 性。 因此, 对Cr()的测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常用的Cr()检测方法有X射线荧光光谱 学, 等离子体质谱, 原子吸收光谱分光度法等。 虽然这些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但分析过 程耗时, 操作程序复杂, 需训练有素的人。
12、员进行。 而电化学方法无需任何分离步骤就可区分 Cr()和Cr(), 其可在微型仪器中实现检测, 具有现场分析重金属的能力。 因此, 电极材 料是电化学分析效果的决定性因素。 在众多的材料中, 贵金属金纳米粒子对Cr()有卓越 的催化效果, 对测定微量铬具有重要意义。 Au-mpg-C3N4作为电化学修饰电极材料, 可以检测 水环境中的Cr()。 但是, 目前尚未有Au-mpg-C3N4的有效合成方法, 而其他的mpg-C3N4复合 材料对六价铬的检测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0004 为解决目前缺乏Au-mpg-C3N4的有效合成方法, 且其他的mpg-C3N4复合材料对六价 铬的检测效果不佳的。
13、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材料及其制备方 法、 检测方法。 0005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 备方法, 其包括以下步骤: 0006 (1)将双氰胺研磨成粉末后溶解于乙醇水溶液中, 形成混合液一; 0007 (2)加入介孔分子筛至所述混合液一中并超声震荡, 形成混合液二; 0008 (3)将所述混合液二进行水浴处理, 并搅拌烘干以生成固体产物; 0009 (4)将所述固体产物将氮气气氛下加热, 且升温速率恒定, 并在达到一个预设温度 后保温, 直至生成黄色粉末; 0010 (5)对所述黄色粉末侵入氢氟酸溶液中进行酸化处理, 。
14、形成混合液三; 0011 (6)将所述混合液三经过水和乙醇洗涤, 并对洗涤产物进行干燥以生成mpg-C3N4材 料; 说明书 1/7 页 4 CN 110577200 A 4 0012 (7)先将所述mpg-C3N4材料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置入去离子水中并搅拌溶解 以形成混合液四, 再加入氯金酸溶液至所述混合液四中并在黑暗环境中搅拌, 以形成混合 液五; 0013 (8)向所述混合液五照射紫外线, 形成混合液六; 0014 (9)依次对所述混合液六进行离心、 水洗、 干燥, 获得一定量的金掺杂介孔石墨相 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 0015 本发明通过将双氰胺粉末溶解在乙醇水溶液中形成混合液一, 。
15、而后向混合液一中 加入介孔分子筛并进行震荡形成混合液二, 再将混合液二水浴处理后搅拌烘干以获得固体 产物, 随后将固体产物在氮气中加热, 并保温后形成黄色粉末, 再将黄色粉末侵入氢氟酸中 进行处理形成混合液三, 最后将混合液三洗涤并干燥, 从而获得了mpg-C3N4材料, 此后, 本发 明将mpg-C3N4材料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混合形成混合液四, 再将氯金酸溶液加入混合 液四并搅拌形成混合液五, 随后通过向混合液五照射紫外线形成混合液六, 最后将混合液 六离心、 水洗、 干燥, 获得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 解决了目前缺乏Au-mpg- C3N4的有效合成方法, 且其他的mpg。
16、-C3N4复合材料对六价铬的检测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得 到了能够高效检测水环境中六价铬的复合材料, 而且制备的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 复合材料具有优越的导电性及高的电催化活性, 从而提高对溶液中六价铬的催化能力, 进 而提高电化学检测六价铬的灵敏度, 降低检测限的技术效果。 0016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在所述混合液一中, 每克双氰胺对应体积比为2:1的 30ml乙醇水溶液; 在所述混合液二中, 每克双氰胺对应0.5克介孔分子筛。 0017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在所述混合液三中, 每克双氰胺对应氢氟酸溶液中 4ml的氢氟酸; 在所述混合液四中, 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浓度。
17、为0.02mol/L, 每毫克mpg- C3N4材料对应6ml去离子水; 在所述混合液五中, 每7.5毫克mpg-C3N4材料对应氯金酸溶液中 50毫克氯金酸。 0018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介孔分子筛为分子筛SBA-15, 所述氢氟酸溶液 的重量百分比为10Wt, 所述氯金酸溶液的浓度为10mg/ml。 0019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超声震荡时间为2h, 保温时间为4h, 酸化处理时间为 48h, 黑暗环境中搅拌的时间为0.5h, 紫外线照射时间为5h。 0020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通过水浴锅对所述混合液二进行水浴处理, 且水浴 温度为90摄氏度; 所述固体产物。
18、在管式炉中加热, 且升温速率为2.3/min, 预设温度为550 摄氏度; 在光化学反应仪中通过300w汞灯向所述混合液五照射紫外线。 002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水环境中六价铬的检测方法, 其包括以下步骤: 0022 一、 通过上述任意所述的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 一定量的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 0023 二、 先将所述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溶于去离子水中形成检测 液, 再吸取所述检测液的悬浮液并滴涂于玻碳电极上, 最后风干修饰后的玻碳电极; 0024 三、 用风干后的玻碳电极检测水环境中的六价铬; 0025 四、 等量增加水环境中六价铬的。
19、浓度, 测量出一系列电化学响应值, 并绘制相应的 伏安曲线。 0026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玻碳电极在滴涂所述悬浮液前还进行预处理; 说明书 2/7 页 5 CN 110577200 A 5 其中, 所述玻碳电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 (a)对所述玻碳电极依次使用粒径为1.0 m、 0.3 m以及0.05 m的氧化铝粉末进行 打磨, 直至所述玻碳电极呈现镜面; 0028 (b)依次使用硝酸、 无水乙醇、 去离子水对所述玻碳电极进行超声处理2min, 以清 洗所述玻碳电极的表面; 其中, 硝酸、 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1; 0029 (c)将清洗后的玻碳电极在常温下待干。
20、备用。 0030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在步骤二中, 每份检测液中所述金掺杂介孔石墨相 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的质量为1mg, 去离子水的体积为1ml; 在吸取所述悬浮液之前, 对所述 检测液进行超声处理, 处理时间为2min; 通过微量移液器吸取所述悬浮液, 且每份检测液中 悬浮液的吸取量为5 L; 0031 在步骤三中, 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检测六价铬; 其中, 电解质为0.1M HCl, PH值为1 0.5; 在线性扫描实验参数中, 扫描范围为0.8V至-0.3V, 扫描速率为100mV/s。 003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 其通过上述任意所述 的金掺杂介。
21、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0033 相较于现有技术, 本发明的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检测方 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4 1、 该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先制备mpg-C3N4材料, 再通过mpg-C3N4材料制备出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 该制备方法先将研磨 后的双氰胺粉末溶解在乙醇水溶液中形成混合液一中, 再将介孔分子筛加入到混合液一中 并形成混合液二, 而后将混合液二进行水浴处理并烘干生成固体产物, 然后将固体产物在 氮气中加热, 并达到预设温度后保温处理, 从而生成黄色粉末, 并将黄色粉末在氢氟酸中酸 化。
22、处理, 形成混合液三, 最后将混合液三通过水和乙醇洗涤并干燥处理生成mpg-C3N4材料, 以便于后续使用。 该制备方法在生成mpg-C3N4材料后, 将mpg-C3N4材料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氯 化铵混合并置于去离子水中进行混合搅拌, 形成混合液四, 而后向混合液四中加入氯金酸 溶液并在黑暗环境中进行搅拌, 获得混合液五, 随后向混合液五照射紫外线以形成混合液 六, 最后依次对混合液六进行离心、 水洗、 干燥, 生成最终的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 复合材料。 该制备方法能够制备出稳定的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 即Au- mpg-C3N4纳米复合材料。 由于mpg-C3N4可防止金纳。
23、米颗粒团聚, 而金纳米粒子可以促进C3N4 电子-空穴对的分离等优势, 在紫外光条件下利用mpg-C3N4光催化还原金纳米颗粒, 因此, 该 制备方法制备的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能够高效地检测水环境中的六价 铬, 可便于对微量铬进行检测。 0035 2、 该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制备材料的整个过程 简单, 成本低, 而且可以大批量生成。 而且, 该制备方法制备出的Au-mpg-C3N4纳米复合材料 具有优越的导电性及高的电催化活性, 从而提高对溶液中六价铬的催化能力, 进而提高电 化学检测六价铬的灵敏度, 降低检测限, 能够提高对六价铬的检测能力。 00。
24、36 3、 该水环境中六价铬的检测方法, 其采用的线性扫描伏安法及计时电流法没有任 何富集过程, 大大降低了检测时间达到快速精准检测的效果, 而且负载该制备方法制备的 材料玻碳电极达到的最低检测限为17ppb, 低于WHO的标准50ppb, 而且检测水环境中痕量六 价铬具有高的灵敏度(0.0018uA/ppb), 从而提高检测六价铬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说明书 3/7 页 6 CN 110577200 A 6 附图说明 0037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的流 程图; 0038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水环境中六价铬的检测方法中修饰的玻碳电极对六价铬 的电化。
25、学响应图; 0039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水环境中六价铬的检测方法中修饰的玻碳电极检测时电 流与被测离子的线性关系图; 0040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水环境中六价铬的检测方法中修饰的玻碳电极与裸玻碳 电极在Cr(): 2000ppb下电流响应效果的对比图; 0041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的一部分扫描电 镜图(SEM); 0042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另一部分扫描 电镜图(SEM); 0043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的EDS能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
26、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 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 并不 用于限定本发明。 0045 实施例1 0046 请参阅图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方法, 该方法用于制备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 即能够制备出Au-mpg-C3N4 纳米复合材料。 其中, 该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7 (1)将双氰胺研磨成粉末后溶解于乙醇水溶液中, 形成混合液一。 在本实施例中, 在混合液一中, 每克双氰胺对应体积比为2:1的30ml乙醇水溶液。。
27、 在实际应用中, 可以根据 实际需要选择一定量的双氰胺, 即可以根据所需制备的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 材料的需求量, 计算出所需的双氰胺的重量, 并称取该量的双氰胺的块状物进行研磨, 获得 粉末状的双氰胺粉末。 这样, 在溶解双氰胺时, 由于双氰胺呈粉末状, 可以加速双氰胺的溶 解, 增快混合液一的获得速度。 0048 (2)加入介孔分子筛至混合液一中并超声震荡, 形成混合液二。 在本实施例中, 在 混合液二中, 每克双氰胺对应0.5克介孔分子筛。 而且, 介孔分子筛为分子筛SBA-15, 超声震 荡时间为2h。 分子筛SBA-15属于介孔分子筛的一种, 其水热稳定性高等优势为催化、 。
28、吸附分 离以及高等无机材料提供了应用。 分子筛SBA-15具有二维六方通孔结构, 具有P3mm空间群。 在XRD衍射图谱中, 主峰在约1 附近, 为(10)晶面峰。 次强峰依次为(11)峰以及(20)峰。 其他 峰较弱, 不易观察到。 此外, SBA-15骨架上的二氧化硅一般为无定形态, 在广角XRD衍射中观 察不到明显衍射峰。 0049 (3)将混合液二进行水浴处理, 并搅拌烘干以生成固体产物。 在本实施例中, 所产 生的固体产物为白色固体, 而且通过水浴锅对混合液二进行水浴处理, 且水浴温度为90摄 氏度。 水浴处理是一种加热过程, 这样在加热后, 混合液二中的水会蒸发, 并且不断搅拌后 。
29、说明书 4/7 页 7 CN 110577200 A 7 可以加速蒸发过程, 从而减少烘干时间, 提高固体产物的产生效率。 0050 (4)将固体产物将氮气气氛下加热, 且升温速率恒定, 并在达到一个预设温度后保 温, 直至生成黄色粉末。 在本实施例中, 将所得的白色固体置于管式炉中, 在N2气氛下加热 (其中升温速率为2.3/min), 并在550下保温4h, 即可以将管式炉的保温时间为4h。 0051 (5)对黄色粉末侵入氢氟酸溶液中进行酸化处理, 形成混合液三。 在混合液三中, 每克双氰胺对应氢氟酸溶液中4ml的氢氟酸。 在本实施例中, 氢氟酸溶液的重量百分比为 10Wt, 而且将所得的。
30、浅黄色粉末浸入40ml的氢氟酸溶液中48h, 即酸化时间未48h。 0052 (6)将混合液三经过水和乙醇洗涤, 并对洗涤产物进行干燥以生成mpg-C3N4材料。 mpg-C3N4材料为多孔材料, 相较于石墨相氮化碳(g-C3N4)材料, 其具有更为优异的物理化学 性能, 可提高后续对六价铬(Cr()的检测能力。 0053 (7)先将mpg-C3N4材料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置入去离子水中并搅拌溶解以形 成混合液四, 再加入氯金酸溶液至混合液四中并在黑暗环境中搅拌, 以形成混合液五。 在本 实施例中, 在混合液四中, 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浓度为0.02mol/L, 每毫克mpg-C3N4材料。
31、 对应6ml去离子水。 而在混合液五中, 氯金酸溶液的浓度为10mg/ml, 而且每7.5毫克mpg-C3N4 材料对应氯金酸溶液中50毫克氯金酸, 即对应5ml氯金酸溶液。 0054 (8)向混合液五照射紫外线, 形成混合液六。 在本实施例中, 在光化学反应仪中通 过300w汞灯向混合液五照射紫外线, 而且紫外线照射时间为5h。 0055 (9)依次对混合液六进行离心、 水洗、 干燥, 获得一定量的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 碳纳米复合材料, 即获得Au-mpg-C3N4纳米复合材料。 0056 综上所述, 相较于现有的制备方法, 本实施例的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 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优。
32、点: 0057 1、 该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先制备mpg-C3N4材料, 再通过mpg-C3N4材料制备出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 该制备方法先将研磨 后的双氰胺粉末溶解在乙醇水溶液中形成混合液一中, 再将介孔分子筛加入到混合液一中 并形成混合液二, 而后将混合液二进行水浴处理并烘干生成固体产物, 然后将固体产物在 氮气中加热, 并达到预设温度后保温处理, 从而生成黄色粉末, 并将黄色粉末在氢氟酸中酸 化处理, 形成混合液三, 最后将混合液三通过水和乙醇洗涤并干燥处理生成mpg-C3N4材料, 以便于后续使用。 该制备方法在生成mpg-C3N4材料后,。
33、 将mpg-C3N4材料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氯 化铵混合并置于去离子水中进行混合搅拌, 形成混合液四, 而后向混合液四中加入氯金酸 溶液并在黑暗环境中进行搅拌, 获得混合液五, 随后向混合液五照射紫外线以形成混合液 六, 最后依次对混合液六进行离心、 水洗、 干燥, 生成最终的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 复合材料。 该制备方法能够制备出稳定的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 即Au- mpg-C3N4纳米复合材料。 由于mpg-C3N4可防止金纳米颗粒团聚, 而金纳米粒子可以促进C3N4 电子-空穴对的分离等优势, 在紫外光条件下利用mpg-C3N4光催化还原金纳米颗粒, 因此, 该 制备方法。
34、制备的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能够高效地检测水环境中的六价 铬(Cr(), 可便于对微量铬进行检测。 0058 2、 该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制备材料的整个过程 简单, 成本低, 而且可以大批量生成。 而且, 该制备方法制备出的Au-mpg-C3N4纳米复合材料 具有优越的导电性及高的电催化活性, 从而提高对溶液中六价铬的催化能力, 进而提高电 说明书 5/7 页 8 CN 110577200 A 8 化学检测六价铬的灵敏度, 降低检测限, 能够提高对六价铬的检测能力。 0059 实施例2 0060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环境中六价铬的检测方法, 其包括以下。
35、步骤。 0061 一、 通过实施例1所提供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 一定量的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 0062 二、 先将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溶于去离子水中形成检测液, 再 吸取检测液的悬浮液并滴涂于玻碳电极上, 最后风干修饰后的玻碳电极。 在本实施例中, 每 份检测液中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的质量为1mg, 去离子水的体积为1ml。 在吸取悬浮液之前, 对检测液进行超声处理, 处理时间为2min。 本实施例通过微量移液器吸 取悬浮液, 且每份检测液中悬浮液的吸取量为5 L。 0063 三、 用风干后的玻碳电极检测水环境中的六价铬。。
36、 在本实施例中, 采用线性扫描伏 安法检测六价铬。 其中, 电解质为0.1M HCl, PH值为10.5。 在线性扫描实验参数中, 扫描范 围为0.8V至-0.3V, 扫描速率为100mV/s。 0064 四、 等量增加水环境中六价铬的浓度, 测量出一系列电化学响应值, 并绘制相应的 伏安曲线。 这样可以根据电化学响应与被测六价铬离子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 定量确定其 灵敏度与检测限。 0065 请参阅图2、 图3以及图4, 在本实施例中, 首先通过裸玻碳电极对六价铬离子进行 检测, 从而获得裸玻碳电极对六价铬离子的电化学响应曲线以及电流与被测离子的线性关 系。 此后, 本实施例对检测方法进行仿。
37、真测试, 经过Au-mpg-C3N4纳米复合材料化学修饰后的 玻碳电极用作电化学分析, 检测水环境中痕量六价铬具有高的灵敏度(0.0018uA/ppb)和低 的检测限(17ppb)。 可以看出, 本实施例的检测方法电化学检测六价铬的灵敏度, 降低检测 限。 0066 综上所述, 相较于现有的六价铬检测方法, 本实施例的水环境中六价铬的检测方 法具有以下优点: 0067 该水环境中六价铬的检测方法, 其采用的线性扫描伏安法及计时电流法没有任何 富集过程, 大大降低了检测时间达到快速精准检测的效果, 而且负载该制备方法制备的材 料玻碳电极达到的最低检测限为17ppb, 低于WHO的标准50ppb,。
38、 而且检测水环境中痕量六价 铬具有高的灵敏度(0.0018uA/ppb), 从而提高检测六价铬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0068 实施例3 0069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环境中六价铬的检测方法, 其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进 一步的细化。 在本实施例中, 玻碳电极在滴涂悬浮液前还进行预处理, 而玻碳电极的预处理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0 (a)对玻碳电极依次使用粒径为1.0 m、 0.3 m以及0.05 m的氧化铝粉末进行打磨, 直至玻碳电极呈现镜面; 0071 (b)依次使用硝酸、 无水乙醇、 去离子水对玻碳电极进行超声处理2min, 以清洗玻 碳电极的表面; 其中, 硝酸、 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
39、1:1; 0072 (c)将清洗后的玻碳电极在常温下待干备用。 0073 实施例4 007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 该复合材料通过实 说明书 6/7 页 9 CN 110577200 A 9 施例1中的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请参阅图5、 图6以 及图7, 本实施例的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越的导电性及高的电催 化活性, 从而提高对溶液中六价铬的催化能力, 进而提高电化学检测六价铬的灵敏度, 降低 检测限, 能够提高对六价铬的检测能力。 0075 实施例5 0076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水环境中痕量六价铬的检测装置。
40、, 其包括检测头、 线性扫描 伏安机构。 检测头设有玻碳电极, 而该玻碳电极会进行在制备的过程中, 会进行预处理, 即 对玻碳电极进行打磨, 使玻碳电极呈现镜面, 并且对玻碳电极表面进行超声波处理。 而预处 理后的玻碳电极会进行以下处理: 先将实施例4中的金掺杂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纳米复合材 料溶于超纯水中形成检测液, 再吸取检测液的悬浮液并滴涂于玻碳电极上, 最后风干修饰 后的玻碳电极。 线性扫描伏安机构将线性电位扫描(电位与时间为线性关系)施加于电解池 的工作电极和辅助电极之间。 工作电极是玻碳电极, 而辅助电极和参比电极则具有相对大 的表面积, 是不可极化的。 其中, 常用的电位扫描速率介于。
41、0.0010.1V/s。 可单次扫描或多 次扫描。 检测人员还可以通过线性扫描伏安机构等量增加水环境中六价铬的浓度, 而线性 扫描伏安机构自动测量出一系列电化学响应值, 并绘制和显示出相应的伏安曲线。 007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7/7 页 10 CN 110577200 A 10 图1 说明书附图 1/7 页 11 CN 110577200 A 11 图2 说明书附图 2/7 页 12 CN 110577200 A 12 图3 说明书附图 3/7 页 13 CN 110577200 A 13 图4 说明书附图 4/7 页 14 CN 110577200 A 14 图5 说明书附图 5/7 页 15 CN 110577200 A 15 图6 说明书附图 6/7 页 16 CN 110577200 A 16 图7 说明书附图 7/7 页 17 CN 110577200 A 17 。
- 内容关键字: 掺杂 石墨 氮化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检测
电动车玩具车配件清洗设备.pdf
电缆架设用缓冲夹具.pdf
保温墙体连接结构.pdf
卧式液压装配机.pdf
密封胶圈结构.pdf
电缆挤出设备.pdf
自动数控陶瓷茶壶磨口机.pdf
用于锂云母矿的浮选装置.pdf
汽车用线性灯光模块.pdf
多腔体注压成型模具的均匀冷却结构.pdf
空气环境监测装置.pdf
污水净化处理装置.pdf
自动反清洗管道过滤器.pdf
智慧采油系统.pdf
内科护理诊断监测呼吸装置.pdf
压滤机接液翻板支撑结构.pdf
工程材料切割装置.pdf
双侧气囊压榨机罐体.pdf
滚动筛.pdf
均温板.pdf
活塞止转销压力检测装置.pdf
数据抽取与加载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路面隔离装置.pdf
基于中继技术的UWB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存储介质.pdf
膨化食品原料清洗装置.pdf
低GI冲泡速食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电路故障监测方法及系统.pdf
生态旅游资源卫星遥感数据批量处理及下载系统.pdf
焦炉烟气去除焦油的装置及方法.pdf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海洋牧场投喂系统.pdf
脉冲信号的时间及电荷测量方法及装置.pdf
废钢破碎的防阻塞布袋除尘器.pdf
一种升降式旋转室外消火栓.pdf
框架结构T型连接柱.pdf
防静电地板吸板器.pdf
一种建筑用箱体或井口预留孔洞活动模具.pdf
速成拉建房屋.pdf
预制桥面板精轧螺纹钢筋弧形连接构造.pdf
一种内固定式伸缩门滑行导轨及伸缩门.pdf
多用途封井器.pdf
一种新型圆弧建筑模板紧固件.pdf
一种超实木防水组合踢脚线.pdf
电气柜前门板门锁装置.pdf
双人正杆器.pdf
一种纳米铝塑复合板.pdf
强磁打捞器.pdf
一种基于无刷直流电机的环卫车电动扫盘系统.pdf
一种可调节型门铰链.pdf
一种用于基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船筏式试验装置.pdf
免贴墙砖.pdf
一种聚氨酯仿石材防火保温装饰复合板.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