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藻类清除装置.pdf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1086097 上传时间:2021-09-0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99.8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城市河道藻类清除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城市河道藻类清除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城市河道藻类清除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文档描述:

《城市河道藻类清除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河道藻类清除装置.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2434103.X (22)申请日 2019.12.30 (73)专利权人 重庆水生网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 司 地址 402660 重庆市潼南区柏梓镇金盆村6 社33号 (72)发明人 蔡守琴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11265 代理人 王莉 (51)Int.Cl. E02B 15/1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城市河道藻类清除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城市河道藻类清除装 置, 包括箱体、 支撑柱、 浮箱、 。

2、拉环、 挡板、 支撑板, 箱体顶部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 箱体顶部左 侧前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正反电机、 蓄电池, 正 反电机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挡板左侧中心位置之 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支撑板底部左侧前后端均 固定连接有固定筒, 连接轴之间通过同步带连 接, 且一侧连接轴连接有步进电机, 步进电机与 蓄电池电性连接, 箱体底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收集 板, 箱体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支撑筒, 支撑筒内 卡接有齿条杆, 箱体左侧下端设有缺口槽, 缺口 槽内侧下端铰接有进料斗,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 城市河道藻类清除装置为解决现有城市河道除 藻效率低, 不便于运输, 清除效果差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

3、书3页 附图3页 CN 212200351 U 2020.12.22 CN 212200351 U 1.一种城市河道藻类清除装置, 包括箱体(1)、 支撑柱(2)、 浮箱(3)、 拉环(4)、 挡板(5)、 支撑板(6),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1)顶部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5), 所述箱体(1)顶部 左侧前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正反电机(14)、 蓄电池(20), 所述正反电机(14)与蓄电池(20) 电性连接, 所述挡板(5)左侧中心位置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 所述支撑板(6)底部左侧 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筒(9), 所述固定筒(9)顶部延伸至支撑板(6)顶部外侧转接有螺 纹套筒(8。

4、), 所述螺纹套筒(8)中心转接有螺纹杆(7), 所述螺纹套筒(8)外侧套有法兰盘与 正反电机(14)同步带连接, 所述箱体(1)底部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 所述支撑柱(2) 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2), 所述前后两侧支撑柱(2)之间转接有连接轴(1101), 所述连接 轴(1101)上端等距离依次套接有螺旋桨(11), 所述连接轴(1101)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 且 一侧连接轴(1101)连接有步进电机, 所述步进电机与蓄电池(20)电性连接, 所述箱体(1)底 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收集板(15), 所述箱体(1)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支撑筒(17), 所述支撑筒 (17)内卡接有齿条杆(。

5、16), 所述箱体(1)左侧下端设有缺口槽(101), 所述缺口槽(101)内侧 下端铰接有进料斗(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河道藻类清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纹杆(7)底部与 进料斗(10)铰接, 所述螺纹杆(7)之间同步带连接, 所述进料斗(10)呈空心三棱柱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河道藻类清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板(5)左侧上端 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杆(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河道藻类清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条杆(16)底部与 支撑收集板(15)顶部中心固定连接, 所述齿条杆(16)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602), 所述 齿条杆(1。

6、6)上端设有齿槽(1601), 所述齿槽(1601)中心啮合卡接有齿轮(18), 所述齿轮 (18)中心连接轴延伸至支撑筒(17)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河道藻类清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收集板(15)还 包括有中心板(1501)、 转动板(1502)、 渗水孔(1503)、 对接槽(1504), 所述中心板(1501)呈 “工” 状, 所述中心板(1501)左右两侧均铰接有转动板(1502), 所述转动板(1502)与箱体(1) 底部一侧铰接, 所述转动板(1502)上端设有密集的渗水孔(1503), 所述中心板(1501)顶部 中心设有对接槽(15。

7、04), 所述对接槽(1504)与齿条杆(16)对应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河道藻类清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1)右侧上端 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拉环(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河道藻类清除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1)外侧前后 端以及右侧固定连接有浮箱(3), 所述浮箱(3)位于缺口槽(101)下端。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200351 U 2 一种城市河道藻类清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河道藻类清除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城市河道藻类清除装 置。 背景技术 0002 城市河流是孕育城市文明的摇篮, 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

8、载体, 在社会经济发展 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到了近代, 城市的高速发展给城市河流造成了诸多压力, 严重影响居民 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0003 随着水质恶化和污染物的沉积, 微生物(细菌)大量繁殖, 水体中溶解氧量降低, 水 生生物减少。 过多的人工硬化造成自然面积减少, 生物多样性降低, 物种数量减少, 从而造 成河流生态环境不断退化, 自净能力下降。 0004 水中的氮、 磷、 钾超过一定含量即为水质的富营养化, 会导致水藻因养分过足而迅 速生长繁殖。 一部分大量生长繁殖, 另一部分大量死亡, 使清澈碧绿的水质变得混浊不堪, 就出现了藻华现象, 在对藻类进行消除的时候, 现有的就是操作人。

9、员坐在船上, 然后使用打 捞工具对藻类进行打捞, 对于打捞后的藻类不便进行运输, 且劳动强度大, 工作效率低, 还 有的使用搅拌工具将藻类打碎, 但是这样不便对藻类进行收集, 还会使藻类继续繁殖, 增加 了对藻类的清理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城市河道藻类清除装置, 以解决现有 城市河道除藻效率低, 不便于运输, 清除效果差的问题。 0006 本实用新型一种城市河道藻类清除装置的目的与功效, 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达 成: 一种城市河道藻类清除装置, 包括箱体、 支撑柱、 浮箱、 拉环、 挡板、 支撑板,箱体顶部前 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 箱体顶部左侧。

10、前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正反电机、 蓄电池, 正反电机 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挡板左侧中心位置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支撑板底部左侧前后端均 固定连接有固定筒, 固定筒顶部延伸至支撑板顶部外侧转接有螺纹套筒, 螺纹套筒中心转 接有螺纹杆, 螺纹套筒外侧套有法兰盘与正反电机同步带连接, 箱体底部四周均固定连接 有支撑柱, 支撑柱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前后两侧支撑柱之间转接有连接轴, 连接轴上端 等距离依次套接有螺旋桨, 连接轴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 且一侧连接轴连接有步进电机, 步 进电机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箱体底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收集板, 箱体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支 撑筒, 支撑筒内卡接有齿条杆, 箱体。

11、左侧下端设有缺口槽, 缺口槽内侧下端铰接有进料斗。 0007 优选的, 螺纹杆底部与进料斗铰接, 螺纹杆之间同步带连接, 进料斗呈空心三棱柱 状。 0008 优选的, 挡板左侧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杆。 0009 优选的, 齿条杆底部与支撑收集板顶部中心固定连接, 齿条杆顶部固定连接有限 位板, 齿条杆上端设有齿槽, 齿槽中心啮合卡接有齿轮, 齿轮中心连接轴延伸至支撑筒一侧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2200351 U 3 固定连接有把手。 0010 优选的, 支撑收集板还包括有中心板、 转动板、 渗水孔、 对接槽, 中心板呈 “工” 状, 中心板左右两侧均铰接有转动板, 转动板与箱体底。

12、部一侧铰接, 转动板上端设有密集的渗 水孔, 中心板顶部中心设有对接槽, 对接槽与齿条杆对应卡接。 0011 优选的, 箱体右侧上端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拉环。 0012 优选的, 箱体外侧前后端以及右侧固定连接有浮箱, 浮箱位于缺口槽下端。 0013 有益效果: 0014 (1)本实用新型进料斗前侧与螺纹杆铰接, 内侧与缺口槽内侧铰接, 通过正反电机 带动螺纹套筒转动, 从而可调节螺纹杆上下移动, 从而调节进料斗的倾斜角度, 可根据实际 情况调节进料斗, 使进料斗与水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在整个装置前进过程中藻类物与水可 通过进料斗流入箱体内, 同时进料斗呈三棱柱状, 内侧呈倾斜状, 藻类与水流能。

13、够更加快速 的流入箱体, 收集打捞方便, 工作效率高。 0015 (2)本实用新型设有支撑收集板, 当本实用新型将河道内藻类打捞完后, 可通过拉 绳拉柱拉环, 将该装置拉上岸, 箱体通过转动板上端渗水孔可将水分渗出, 通过转动把手, 使齿条杆往下顶动中心板, 从而使转动板跟随中心板转动向下, 使转动板与中心板铰接处 形成缝隙口, 藻类物通过缝隙口落下, 使用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收集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为本实用新型俯。

14、视结构示意图。 0021 图1-5中, 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22 箱体1、 缺口槽101、 支撑柱2、 浮箱3、 拉环4、 挡板5、 支撑板6、 螺纹杆7、 螺纹套筒8、 固定筒9、 进料斗10、 螺旋桨11、 连接轴1101、 万向轮12、 横杆13、 正反电机14、 支撑收集板15、 中心板1501、 转动板1502、 渗水孔1503、 对接槽1504、 齿条杆16、 齿槽1601、 限位板1602、 支撑 筒17、 齿轮18、 把手19、 蓄电池20。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的描述,。

15、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 实施例: 0025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一种城市河道藻类清除装置, 包括箱体1、 支撑柱2、 浮箱3、 拉环4、 挡板5、 支撑板6,箱体1顶部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挡板5, 箱体1顶部左侧前后端分别 固定连接有正反电机14、 蓄电池20, 正反电机14与蓄电池20电性连接, 挡板5左侧中心位置 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 支撑板6底部左侧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筒9, 固定筒9顶。

16、部延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2200351 U 4 伸至支撑板6顶部外侧转接有螺纹套筒8, 螺纹套筒8 中心转接有螺纹杆7, 螺纹套筒8外侧 套有法兰盘与正反电机14同步带连接, 箱体1底部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2, 支撑柱2底部 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2, 前后两侧支撑柱2之间转接有连接轴1101, 连接轴1101 上端等距离 依次套接有螺旋桨11, 连接轴1101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 且一侧连接轴1101连接有步进电 机, 步进电机与蓄电池20电性连接, 箱体1底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收集板15, 箱体1顶部中心固 定连接有支撑筒17, 支撑筒17内卡接有齿条杆16, 箱体1左侧下端设有。

17、缺口槽101, 缺口槽 101内侧下端铰接有进料斗10。 0026 其中: 螺纹杆7底部与进料斗10铰接, 螺纹杆7之间同步带连接, 进料斗10呈空心三 棱柱状, 启动正反电机14带动螺纹套筒8转动, 从而使螺纹杆7可上下移动, 可根据实际情况 进行调节进料斗 10, 使进料斗10与河道水平面平齐, 从而使藻类物与水更好的汇入进料斗 10, 打捞效率更高。 0027 其中: 挡板5左侧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杆13, 当工作人员跟随该装置一起进行打 捞时, 挡板以及横杆13可提供给工作人员安全保障, 防止发生侧翻或落入水中的情况。 0028 其中: 齿条杆16底部与支撑收集板15顶部中心固定连接,。

18、 齿条杆16顶部固定连接 有限位板1602, 齿条杆16上端设有齿槽1601, 齿槽1601中心啮合卡接有齿轮18, 齿轮18中心 连接轴延伸至支撑筒17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19。 0029 其中: 支撑收集板15还包括有中心板1501、 转动板1502、 渗水孔1503、 对接槽1504, 中心板1501呈 “工” 状, 中心板1501左右两侧均铰接有转动板1502, 转动板1502与箱体1底部 一侧铰接, 转动板1502上端设有密集的渗水孔1503, 中心板1501顶部中心设有对接槽1504, 对接槽1504与齿条杆16对应卡接, 当本实用新型将河道内藻类打捞完后, 可通过拉绳拉柱 拉环4,。

19、 将该装置拉上岸, 箱体1通过转动板1502上端渗水孔1503可将水分渗出, 通过转动把 手19, 使齿条杆16往下顶动中心板1501, 从而使转动板1502跟随中心板1501转动向下, 使转 动板1502与中心板1501铰接处形成缝隙口, 藻类物通过缝隙口落下, 使用非常方便。 0030 其中: 箱体1右侧上端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拉环4, 在该装置下水前, 可将拉绳绑在 拉环4上端, 打捞完后, 方便将其拉上岸。 0031 其中: 箱体1外侧前后端以及右侧固定连接有浮箱3, 浮箱3位于缺口槽101下端, 增 加整个装置在水中的稳定性以及承载力, 可打捞更多的藻类也不易发生下沉侧翻的情况。 00。

20、32 工作原理: 工作时, 将本装置通过支撑柱2以及万向轮12推动至河道旁, 将拉环4处 绑上绳索, 然后将该装置放入水中, 打开步进电机, 从而使连接轴1101带动螺旋桨11转动, 使该装置能够灵活移动, 根据实际情况, 启动正反电机14电源开关, 正反电机14带动螺纹套 筒8转动, 从而使螺纹杆7可上下移动, 使进料斗10与河道水平面平齐或稍下于水平面即可, 藻类物即可通过进料斗10汇入箱体 1内, 打捞完后, 将本装置通过步进电机控制开至岸边, 关闭步进电机, 然后通过拉绳拉动将其拉上岸, 箱体1通过转动板1502上端渗水孔1503可将 水分渗出, 通过转动把手19, 使齿条杆16往下顶动中心板1501, 从而使转动板1502跟随中心 板1501转动向下, 使转动板1502与中心板1501铰接处形成缝隙口, 藻类物通过缝隙口落下, 使用非常方便。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2200351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3 页 6 CN 212200351 U 6 图3 说明书附图 2/3 页 7 CN 212200351 U 7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3/3 页 8 CN 212200351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城市 河道 藻类 清除 装置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城市河道藻类清除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108609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