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无寒性烤绿茶的加工方法.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1077359 上传时间:2021-09-0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80.6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彝族无寒性烤绿茶的加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彝族无寒性烤绿茶的加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彝族无寒性烤绿茶的加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档描述:

《彝族无寒性烤绿茶的加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彝族无寒性烤绿茶的加工方法.pdf(5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923341.9 (22)申请日 2019.09.27 (71)申请人 晴隆县彝鑫彝意旅游产业发展有限 责任公司 地址 561400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 治州晴隆县东观街道五里社区藕塘组 (72)发明人 陇光国 (74)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索易时代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7 代理人 管宝伟 (51)Int.Cl. A23F 3/0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彝族无寒性烤绿茶的加工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绿茶加工技术领域, 具。

2、体涉及一 种彝族无寒性烤绿茶的加工方法。 包括采摘、 萎 凋、 杀青、 炭烤、 提香贮存等加工工艺, 绿茶摊凉 时间短, 并使用蒸笼蒸青, 大量消除了绿茶中的 苦涩味和寒性, 满足了青少年和妇女儿童喝茶怕 苦的需求; 同时加工过程中不揉捻、 不做形, 保持 茶叶本身的外形, 满足彝族原始茶叶的需求; 并 通过陶罐盛装、 炭火烤制技术, 使得烤制中的茶 叶焦而不糊, 具有浓烈的烤香味; 最后在远红外 作唯一光源的提香作用下, 配合8085的提香 温度, 使得茶叶进一步烘干回香, 最大程度地提 高绿茶烤香味和绿茶原香味, 使得成品绿茶冲泡 后茶香四溢, 清香扑鼻。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3、 110651841 A 2020.01.07 CN 110651841 A 1.一种彝族无寒性烤绿茶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a、 采摘: 晴天采摘单芽, 一芽一叶、 一芽两叶新鲜茶叶, 或收购当天采摘的鲜叶, 不收购 隔天、 发酵变质或洒水后的鲜叶; b、 萎凋: 将上述收集到鲜叶摊放于木板或竹耙上, 摊放厚度34cm, 并置于阴凉通风 处, 萎凋24h; c、 杀青、 将上述萎调后鲜叶进行土蒸笼杀青, 杀青结束后置于阴凉通风处摊凉20 30min; d、 炭烤: 抖散上述摊凉结束后茶叶, 装进陶罐中, 装入量为陶罐容积的1/5, 将陶罐置于 炭火上方, 炭火烤制, 直至。

4、陶罐中茶叶含水量8, 结束烤制; f、 提香贮存: 将上述炭火烤制结束后茶叶送进8085的红外室中, 进行红外提香, 直 至茶叶含水量7, 取出置于阴凉通风处摊凉至常温, 筛选分级, 装罐入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彝族无寒性烤绿茶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茶叶委 凋结束后, 还需在4h内进行杀青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彝族无寒性烤绿茶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杀青温 度为2202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彝族无寒性烤绿茶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土蒸笼 为圆筒状的竹质蒸笼, 蒸笼底面孔隙5mm, 四周孔隙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彝。

5、族无寒性烤绿茶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炭火烤 制方法如下: 装有茶叶的陶罐置于炭火上后, 先调控陶罐内部温度为80100, 按180200r/min 的转速顺时针旋转陶罐, 恒温碳烤1015min后, 更改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恒温碳烤5 10min; 由此周而复始, 直至炭火烤制结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彝族无寒性烤绿茶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炭火烤 制还可选用电火烤制替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彝族无寒性烤绿茶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外室 中仅包含红外光照射, 光照强度为90001050lx, 空气湿度为811。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

6、N 110651841 A 2 一种彝族无寒性烤绿茶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绿茶加工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彝族无寒性烤绿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发酵, 经杀青、 整形、 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 其制成品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 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 常饮绿茶能防癌, 降脂和减肥, 对吸烟者也可减轻其受到 的尼古丁伤害。 0003 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 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 含有的茶多酚、 儿茶素、 叶绿 素、 咖啡碱、 氨基酸、 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 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 防 癌、 抗癌、 杀菌、 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 是其他茶类。

7、所不及的。 绿茶是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 料, 经杀青、 揉捻、 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 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 叶底以绿 色为主调, 故名绿茶。 绿茶是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 杀灭了各种氧化酶, 保持了茶 叶绿色, 然后经揉捻、 干燥而制成, 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 中国生产绿茶的范围 极为广泛, 河南、 贵州、 江西、 安徽、 浙江、 江苏、 四川、 陕西(陕南)、 湖南、 湖北、 广西、 福建是 我国的绿茶主产省份。 0004 绿茶之所以保留了新鲜茶叶的青草香, 最主要的原因是茶叶加工者将刚采摘的茶 叶进行杀青处理, 抑制茶叶中多酚酶等氧化酶的活性, 防止其继续氧化。

8、, 进而生成茶黄素和 茶红素, 使得茶叶体表变红。 0005 但是, 绿茶相较于红茶来说由于缺少发酵步骤, 且绿茶大多选择清明前的原叶进 行加工, 加工出的茶叶寒性较重, 茶叶带有苦涩味, 而现当代的青少年和妇女儿童喝茶怕 苦。 发明内容 0006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彝族无寒性烤绿茶的加工方法。 0007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 一种彝族无寒性烤绿茶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0009 a、 采摘: 晴天采摘单芽, 一芽一叶、 一芽两叶新鲜茶叶, 或收购当天采摘的鲜叶, 不 收购隔天、 发酵变质或洒水后的鲜叶; 0010 b、 萎凋: 将上。

9、述收集到鲜叶摊放于木板或竹耙上, 摊放厚度34cm, 并置于阴凉通 风处, 萎凋24h; 0011 c、 杀青、 将上述萎调后鲜叶进行土蒸笼杀青, 杀青结束后置于阴凉通风处摊凉20 30min; 0012 d、 炭烤: 抖散上述摊凉结束后茶叶, 装进陶罐中, 装入量为陶罐容积的1/5, 将陶罐 置于炭火上方, 炭火烤制, 直至陶罐中茶叶含水量8, 结束烤制; 0013 f、 提香贮存: 将上述炭火烤制结束后茶叶送进8085的红外室中, 进行红外提 香, 直至茶叶含水量7, 取出置于阴凉通风处摊凉至常温, 筛选分级, 装罐入库。 说明书 1/3 页 3 CN 110651841 A 3 0014。

10、 优选的, 所述茶叶委凋结束后, 还需在4h内进行杀青处理。 0015 优选的, 所述杀青温度为220260。 0016 优选的, 所述土蒸笼为圆筒状的竹质蒸笼, 蒸笼底面孔隙5mm, 四周孔隙3mm。 0017 优选的, 所述炭火烤制方法如下: 0018 装有茶叶的陶罐置于炭火上后, 先调控陶罐内部温度为80150, 按180200r/ min的转速顺时针旋转陶罐, 恒温碳烤1015min后, 更改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恒温碳烤 510min; 由此周而复始, 直至炭火烤制结束。 0019 优选的, 所述炭火烤制还可选用电火烤制替代。 0020 优选的, 所述红外室中仅包含红外光照射, 光。

11、照强度为90001050lx, 空气湿度为 811。 002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2 与现有技术相比, 所述绿茶摊凉时间短, 并使用蒸笼蒸青, 大量消除了绿茶中的苦 涩味和寒性, 满足了青少年和妇女儿童喝茶怕苦的需求; 同时加工过程中不揉捻、 不做形, 保持茶叶本身的外形, 满足彝族原始茶叶的需求; 并通过陶罐盛装、 炭火烤制技术, 使得烤 制中的茶叶焦而不糊, 具有浓烈的烤香味; 最后在远红外作唯一光源的提香作用下, 配合80 85的提香温度, 使得茶叶进一步烘干回香, 最大程度地提高绿茶烤香味和绿茶原香味, 使得成品绿茶冲泡后茶香四溢, 清香扑鼻。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

12、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作详细的说明, 但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 不仅包括实施例中展现的内容。 0024 实施例1 002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彝族无寒性烤绿茶的加工方法, 具体过程如下: 0026 a、 采摘: 晴天采摘单芽, 一芽一叶、 一芽两叶新鲜茶叶, 去除杂质和腐坏叶; 0027 b、 萎凋: 将上述收集到鲜叶摊放于木板或竹耙上, 摊放厚度3cm, 并置于阴凉通风 处, 萎凋2h; 0028 c、 杀青、 在委凋结束4h内, 将上述萎调后鲜叶进行土蒸笼杀青, 温度为220, 杀青 结束后置于阴凉通风处摊凉30min; 土蒸笼为圆筒状的竹质蒸笼, 蒸笼底面孔隙5mm, 四周孔 隙3m。

13、m; 0029 d、 炭烤: 抖散上述摊凉结束后茶叶, 装进陶罐中, 装入量为陶罐容积的1/5, 将陶罐 置于炭火上方, 先调控陶罐内部温度为80, 按180r/min的转速顺时针旋转陶罐, 恒温碳烤 15min后, 更改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恒温碳烤5min; 由此周而复始, 直至陶罐中茶叶含水 量为8, 结束烤制; 0030 f、 提香贮存: 将上述炭火烤制结束后茶叶送进80的红外室中, 进行红外提香, 控 制红外室中仅有红外光照射, 光照强度为9000lx, 空气湿度为8, 直至茶叶含水量为7, 取出置于阴凉通风处摊凉至常温, 筛选分级, 装罐入库。 0031 实施例2 0032 本实。

14、施例提供了一种彝族无寒性烤绿茶的加工方法, 具体过程如下: 0033 a、 采摘: 收购当天采摘的鲜叶, 不收购隔天、 发酵变质或洒水后的鲜叶; 说明书 2/3 页 4 CN 110651841 A 4 0034 b、 萎凋: 将上述收集到鲜叶摊放于木板或竹耙上, 摊放厚度4cm, 并置于阴凉通风 处, 萎凋4h; 0035 c、 杀青、 在委凋结束4h内, 将上述萎调后鲜叶进行土蒸笼杀青, 温度为260, 杀青 结束后置于阴凉通风处摊凉20min; 土蒸笼为圆筒状的竹质蒸笼, 蒸笼底面孔隙4mm, 四周孔 隙2mm; 0036 d、 炭烤: 抖散上述摊凉结束后茶叶, 装进陶罐中, 装入量为陶。

15、罐容积的1/5, 将陶罐 置于炭火上方, 先调控陶罐内部温度为95, 按190r/min的转速顺时针旋转陶罐, 恒温碳烤 10min后, 更改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恒温碳烤10min; 由此周而复始, 直至陶罐中茶叶含 水量为7, 结束烤制; 0037 f、 提香贮存: 将上述炭火烤制结束后茶叶送进85的红外室中, 进行红外提香, 控 制红外室中仅有红外光照射, 光照强度为1050lx, 空气湿度为11, 直至茶叶含水量为6, 取出置于阴凉通风处摊凉至常温, 筛选分级, 装罐入库。 0038 实施例3 0039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彝族无寒性烤绿茶的加工方法, 具体过程如下: 0040 a、 。

16、采摘: 晴天采摘单芽, 一芽一叶、 一芽两叶新鲜茶叶, 或收购当天采摘的鲜叶, 不 收购隔天、 发酵变质或洒水后的鲜叶; 0041 b、 萎凋: 将上述收集到鲜叶摊放于木板或竹耙上, 摊放厚度3cm, 并置于阴凉通风 处, 萎凋3h; 0042 c、 杀青、 在委凋结束4h内, 将上述萎调后鲜叶进行土蒸笼杀青, 温度为250, 杀青 结束后置于阴凉通风处摊凉25min; 土蒸笼为圆筒状的竹质蒸笼, 蒸笼底面孔隙3mm, 四周孔 隙1mm; 0043 d、 炭烤: 抖散上述摊凉结束后茶叶, 装进陶罐中, 装入量为陶罐容积的1/5, 将陶罐 置于炭火上方, 先调控陶罐内部温度为100, 按200r。

17、/min的转速顺时针旋转陶罐, 恒温碳 烤12min后, 更改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恒温碳烤6min; 由此周而复始, 直至陶罐中茶叶含 水量为6, 结束烤制; 0044 f、 提香贮存: 将上述炭火烤制结束后茶叶送进82的红外室中, 进行红外提香, 控 制红外室中仅有红外光照射, 光照强度为10000lx, 空气湿度为9, 直至茶叶含水量为5, 取出置于阴凉通风处摊凉至常温, 筛选分级, 装罐入库。 0045 以上所述, 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任 何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 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 同变化与修饰, 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110651841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彝族 无寒性烤 绿茶 加工 方法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彝族无寒性烤绿茶的加工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1077359.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