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法多级组织计划资源相对最少技术路线优化方法.pdf
《统筹法多级组织计划资源相对最少技术路线优化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筹法多级组织计划资源相对最少技术路线优化方法.pdf(3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92219.6 (22)申请日 2019.04.12 (71)申请人 济南森坤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转山西 路七号11-2-501 (72)发明人 吴茜龄吴开平 (51)Int.Cl. G06Q 10/04(2012.01) G06Q 10/06(2012.01) G06Q 10/10(2012.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统筹法多级组织计划资源相对最少技 术路线优化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 各类项目组织管理多级计。
2、 划体系, 满足资源限量要求、 资源均衡技术路线 优化方法, 其步骤:(1) 依据多级计划体系中各级 或最后一级计划中, 各项 “工作” ESi, 绘制甘特图 并统计资源需求动态表;(2) 选择一种资源优化 方法优化后, 判断是否满足目标控制要求; 若满 足要求, 则作为组织管理实施计划或经过工期不 变、 资源均衡优化后, 作为组织管理实施计划; 否 则采用另外一种资源优化方法优化后, 再判断是 否满足要求; 若能够满足要求, 则经过工期不变、 资源均衡优化后, 作为组织管理实施计划; 否则 再采用另外一种资源优化方法优化后, 再判断是 否满足要求; 直至满足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要求 为止。 权。
3、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33页 CN 110633834 A 2019.12.31 CN 110633834 A 1.一种统筹法多级组织计划资源相对最少技术路线优化方法, 其特征在于: 实现了一 种逐级分解、 各级分别制定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建立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 划体系, 不同资源需要相对最少优化技术路线应用的完整方案, 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下面以项目采用逐级分项目、 单项目和具体工作三级分解为例, 通过制定各级、 各组织 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建立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体系,的资源有限优化方法, 对本 发明的具体方法进行说明: 一级分解, 制定项目的一级组织管理计划, 即项目。
4、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二级分解, 分别制定项目的二级组织管理计划, 即各分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三级分解, 分别制定项目的三级组织管理计划, 即各单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按以上方法制定各级、 各组织管理计划, 建立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体系; 步骤 (1) 确定项目或任务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体系的资源优化方法; 逐级分解、 各级分别制定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建立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 计划体系的资源优化方法包括: 1) 工期不变, 资源需求均衡优化方法, 简称; 2) 工期不变, 资源需求最少的优化方法, 简称TminRmax; 3) 工期不变, 资源需求相对最。
5、少的优化方法, 简称TJminRmax; 4) 资源有限的优化方法, 简称: TmaxRyx; 5) 资源动态评审方法, 简称TTZP(TTZPzy与TTZPyz); 步骤 (2) 根据资源目标控制要求, 选择应用的资源优化方法; 步骤 (3) 进行项目或任务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资源技术路线优化方法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统筹法多级组织计划资源相对最少技术路线优化方法, 其 特征在于: 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体系, 由工期不变资源需要相对最少优化开始的 技术路线优化方法: TJminRmax-TmaxRyx-TminRmax-T JminRmax-T。 3.根据权利要求1。
6、所述一种统筹法多级组织计划资源相对最少技术路线优化方法, 其 特征在于: 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体系, 由工期不变资源需要相对最少优化开始的 技术路线优化方法: TJminRmax-TmaxRyx-TminRmax-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统筹法多级组织计划资源相对最少技术路线优化方法, 其 特征在于: 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体系, 由工期不变资源需要相对最少优化开始的 技术路线优化方法: TJminRmax-TmaxRyx-T JminRmax-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统筹法多级组织计划资源相对最少技术路线优化方法, 其 特征在于: 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体系, 。
7、由工期不变资源需要相对最少优化开始的 技术路线优化方法: TJminRmax-TmaxRyx-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统筹法多级组织计划资源相对最少技术路线优化方法, 其 特征在于: 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体系, 由工期不变资源需要相对最少优化开始的 技术路线优化方法; 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包括: 权利要求书 1/3 页 2 CN 110633834 A 2 (1) 按逐级工期控制建立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 (2) 按反向逐级工期控制建立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 (3) 按逐级与反向逐级结合工期控制建立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
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统筹法多级组织计划资源相对最少技术路线优化方法, 其 特征在于: 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体系, 由工期不变资源需要相对最少优化开始的 技术路线优化方法: (1) 依据项目或任务所分解分项目 (单项目、 具体工作) 的类型, 项目 (分项目、 单项目) 分为肯定型、 非肯定型和混合型三种; (2) 依据项目或任务所分解分项目 (单项目、 具体工作) 之间搭接时距的类型, 项目 (分 项目、 单项目) 组织方法分为肯定型、 非肯定型和混合型三种; (3) 项目组织多级计划体系中, 各级、 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包括: 1) 肯定型项目 (分项目、 单项目) 。
9、, 采用肯定型组织方法制定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 划; 2) 肯定型项目 (分项目、 单项目) , 采用非肯定型组织方法制定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 计划; 3) 肯定型项目 (分项目、 单项目) , 采用混合定型组织方法制定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 计划; 4) 非肯定型项目 (分项目、 单项目) , 采用肯定型组织方法制定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 计划; 5) 非肯定型项目 (分项目、 单项目) , 采用非肯定型组织方法制定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 制计划; 6) 非肯定型项目 (分项目、 单项目) , 采用混合定型组织方法制定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 制计划; 7) 混合型项目 (分项目、 单项目) , 采用肯。
10、定型组织方法制定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 划; 8) 混合型项目 (分项目、 单项目) , 采用非肯定型组织方法制定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 计划; 9) 混合型项目 (分项目、 单项目) , 采用混合型组织方法制定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 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统筹法多级组织计划资源相对最少技术路线优化方法, 其 特征在于: 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体系, 由工期不变资源需要相对最少优化开始的 技术路线优化方法: (1) 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分项目单位时间的资源需要量, 等于二级组织管 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分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资源需要总量, 除以分项目的工 期; (2)。
11、 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单项目单位时间的资源需要量, 等于三级组织管 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单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资源需要总量, 除以单项目的工 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统筹法多级组织计划资源相对最少技术路线优化方法, 其 权利要求书 2/3 页 3 CN 110633834 A 3 特征在于: 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体系, 由工期不变资源需要相对最少优化开始的 技术路线优化方法: (1) 分项目在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ESi的估计方差, 为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 控制计划中分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开始时间的估计方差; (2) 单项目在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
12、ESi的估计方差, 为三级组织管理与目标 控制计划中单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开始时间的估计方差; (3) 三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单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完成时间的估 计方差, 为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单项目完成时间的估计方差; (4) 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分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完成时间的估 计方差, 为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分项目完成时间的估计方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统筹法多级组织计划资源相对最少技术路线优化方法, 其 特征在于: 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体系, 由工期不变资源需要相对最少优化开始的 技术路线优化方法: 对于按工艺要求采。
13、用STS (LTi) 、 FTF (LTj) 、 STF (LTi, LTj) 、 STS与FTF (LTi, LTj) 、 STS与STF (LTi, LTi , LTj) 、 FTS与STF (LT, LTi, LTj) 之一组织方式的分项目 (单项目、 具体工作) , 作为一 项分项目 (单项目、 具体工作) 进行优化。 权利要求书 3/3 页 4 CN 110633834 A 4 一种统筹法多级组织计划资源相对最少技术路线优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统筹法技术领域, 是统筹法项目或任务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技术的主 要组成部分之一, 具体的说是一种实现: 项目或任务采取逐级分解。
14、、 各级分别制定组织管 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建立的项目组 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体系, 满足资源限量要求的资源 需求相对最少技术路线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 为了适用生产的发展和关系复杂的科学研究、 及技术开发 工作组织管理上的 需要, 世界上各先进工业国都先后进行了计划管理新技术的研究, 其中 美国首先研究成功CPM(关键线路 法)和PERT(计划评审技术), 由于这类方法建立在工作关 系网络模型的基础上, 把计划的制定、 协调、 优化和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 所以在国外称之 为网络计划技术。 0003 美国于1956年发明的PERT(计划评审技术), 当时被应用于编。
15、制北极星导弹的研制 计划, 协调了 三千多家企业, 使计划按预定时间提前两年完成; 以后又被应用于耗资四百 多亿美元、 动员人力四十多万 的阿波罗航天计划的管理与控制, 取得良好效果。 0004 据前苏联政府统计, 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的建筑安装企业, 工期可以缩短20, 工程 成本可以降低 10左右。 0005 1978年3月, 美国土木工程协会会刊评论说, 这种方法是目前仅有的计划管理新方 法, 并且在可以 预见的将来, 不会出现一种新的方法来替代它, 因此, 我们应该享有它、 使 用它、 改进它。 0006 目前, 世界上各先进工业国, 如美、 俄、 英、 日、 法、 德等, 都在推广应用网。
16、络计划技 术。 0007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在吸收国外网络计划技术理论 的基础上, 建立了 “统筹法” 科学体系, 并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 在生产实践中推广 应用, 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0008 由于网络计划技术存在以下诸多缺陷和不足, 影响并制约着网络计划技术的推 行、 推广、 普及应用: 0009 (1)建立项目或任务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网络模型规则的制约、 和平面网络 模型表达方式的 制约, 使绝大多数项目或任务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者无法完成, 特别是较 大或较复杂的项目; 0010 (2)不利于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制约, 该类技术的应用依赖于计算机技。
17、术的支持, 网 络模型的建立、 修改、 时间参数的计算、 工期目标的优化控制与资源目标的优化控制等, 仅 靠人力是难以完成的; 0011 (3)应用范围的制约, CPM只适用于肯定型项目或任务直接分解为一系列具体工作 的组织管理与 目标控制; PERT只适用于非肯定型项目或任务里程碑目标的评审; 而随着科 学技术的全面快速发展, 不 但绝大多数项目或任务具有混合型的特征, 而且组织方法也具 说明书 1/33 页 5 CN 110633834 A 5 有混合型的特征; 0012 (4)缺乏必要的功能技术, 主要功能技术仅有: 工期-成本优化技术; 工期不变, 资 源需求均衡优 化技术; 资源有限。
18、, 工期最短优化技术; 和非肯定型项目或任务里程碑目标 评审技术; 0013 (5)主要功能技术都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 如: 0014 1)工期-成本优化技术: 需分别对每一条由关键工作组成的线路进行时间参数计 算后, 才能判断出 关键线路, 需计算出每一项关键工作的费率, 才能进行工期-成本的优 化, 这在现实工作中是很困难的, 甚 至是无法完成的; 0015 2)工期不变, 资源均衡优化技术: 其优化方法没考虑非关键工作在局部(或机动) 时差范围内的 资源需求动态情况, 明显不合理; 0016 3)资源有限, 工期最短的优化技术: 将优化时段前开始的工作排在最重要的首位, 没考虑优化时 。
19、段前开始的非关键工作的优化对工期的影响大小; 0017 4)非肯定型项目或任务里程碑目标的评审技术, 没考虑非关键里程碑目标间隔时 间Lagi-j对估计方 差的影响等。 0018 网络计划技术属于统筹法, 是统筹法的应用技术之一, 可以说网络计划技术是统 筹法, 反之则不然。 0019 各类项目或任务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 资源技术路线优化方法, 是 统筹法项目或任务 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技术的目标控制之一, 体现的是华罗庚教授所指 出的: 应用统筹法, 向关键工作要时 间, 向非关键工作要效益。 0020 传统网络计划技术, 没有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体系、 资源优化方法的技 术。
20、路线应用方法。 0021 项目或任务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体系, 不经过工期不变、 资源均衡优化, 或工 期不变、 资源需 求最少或相对最少的优化, 也无法判断项目或任务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 划体系, 在工期不变的条件下, 是否能够满足资源有限的要求; 项目或任务组织管理与目 标控制计划体系, 经过限量资源优化后, 只能 满足限量资源的要求, 但不能满足资源需求 均衡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22 本发明依据: 项目或任务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体系中各级、 各组织管理与目 标控制计划; 和最 后级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甘特图或形象进度横道图、 及资源需 求动态表, 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 应用。
21、不同资源需要相对最少技术路线优化方法, 实现项 目或任务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体系、 满足资源 限量的资源需求均衡; 通过资源需要相 对最少优化技术路线的应用, 逐步优化、 逐步评价优化结果, 实现 不同资源约束条件下、 各 类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资源需求均衡; 提高满足不同资源约束 条件下 的各类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的水平。 0023 本发明将项目或任务按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要求, 所分解的 “工作” 分为肯定型 “工作” 与非肯定型 “工 作” 两种类型: 0024 (1)肯定型 “工作” : 完成 “工作” 所需要的时间ti(或Ti)是肯定的; 0025 (2)。
22、非肯定型 “工作” : 完成 “工作” 所需的时间是非肯定的, 需采用三点估计法进行 说明书 2/33 页 6 CN 110633834 A 6 完成 “工作” 时间 的估计: 1)aT、 mT、 bT, DT(aT+4mT+bT)6, T2(bT-aT)62 2)at、 mt、 bt, Dt(at+4mt+bt)6, t2(bt-at)62 aT、 at-乐观的完成 “工作” 时间; mT、 mt-可能的完成 “工作” 时间; bT、 bt-悲观的完成 “工作” 时间; DT、 Dt-估计完成 “工作 “时间的加权平均值; T2、 t2-完成 “工作” 时间的估计偏差。 0026 本发明按项。
23、目所分解 “工作” 的类型, 将项目分为肯定型、 非肯定型和混合型三种 类型: 0027 (1)肯定型项目: 按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要求, 所分解的 “工作” 都是肯定型的 “工 作” ; 0028 (2)非肯定型项目: 按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要求, 所分解的 “工作” 都是非肯定型的 “工作” ; 0029 (3)混合型项目: 按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要求, 所分解的 “工作” 既有肯定型的 “工 作” , 又有非肯 定型的工作。 0030 本发明项目按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要求, 所分解 “工作” 之间的组织方式与组织方 法, 有以下七种: 0031 项目按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要求, 所分解的 “工作”。
24、 之间的组织方式与组织方法, 以i “工作” 与j “工 作” 为例, i “工作” 为j “工作” 的紧前 “工作” , 或j “工作” 为i “工作” 的紧后 “工作” , i “工作” 与j “工作” 之间的组 织方式与组织方法: 0032 (1)FYS(LT): i “工作” 结束LT天, j “工作” 开始; 0033 (2)STS(LTi): i “工作” 开始LTi天, j “工作” 开始; 0034 (3)FTF(LTj): i “工作” 结束LTj天, j “工作” 结束; 0035 (4)STF(LTi, LTj): i “工作” 开始LTi天、 再用LTj天, j “工作。
25、” 结束, 即j “工作” 要在i “工作” 开始 LTi天后, 用LTj天结束; 0036 (5)STS与FTF(LTi, LTj): i “工作” 开始LTi天、 j “工作” 开始, i “工作” 结束LTj天、 j “工作” 结束; 0037 (6)STS与STF(LTi, LTi, LTj): i “工作” 开始LTi天、 j “工作” 开始, i “工作” 开始LTi 天、 再用LTj天, j “工作” 结束, 即j “工作” 要在i “工作” 开始LTi天后, 用LTj天结束; 0038 (7)FTS与STF(LT, LTi, LTj): i “工作” 结束LT天、 j “工作”。
26、 开始, i “工作” 开始LTi天、 再用LTj天, j “工作” 结束, 即j “工作” 要在i “工作” 开始LTi天后, 用LTj天结束。 0039 本发明将 “工作” 之间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分为肯定型与非肯定型两种类 型: 0040 (1)肯定型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 搭接关系与搭接时距都是肯定的组织管理 与目标控制方式; 0041 (2)非肯定型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 搭接关系是肯定的; 但搭接时距是非肯定 的, 需采用三 点估计法进行搭接时距的估计: a.LTa、 LTm、 LTb, DLT(LTa+4LTm+LTb)6, LT2(LTb-LTa)62 说明书 3/33。
27、 页 7 CN 110633834 A 7 b.LTia、 LTim、 LTib, DiLT(LTia+4LTim+LTib)6, iLT2(LTib-LTia)62 c.LTja、 LTjm、 LTjb, DjLT(LTja+4LTjm+LTjb)6, jLT2(LTjb-LTja)62 d.LTia、 LTim、 LTib, DiLT(LTia+4LTim+LTib)6, iLT2(LTib-LTia)62 0042 本发明按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的不同, 将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 分为肯定型、 非肯 定型与混合型三种类型: 0043 (1)肯定型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 项目。
28、所分解 “工作” 之间的组织管理与 目标控制方式, 都是肯定型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 0044 (2)非肯定型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 项目所分解 “工作” 之间的组织管理 与目标控制方式, 都是非肯定型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 0045 (3)混合型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 项目所分解 “工作” 之间的组织管理与 目标控制方式, 既有肯定型的, 也有非肯定型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 0046 本发明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分为三类: 0047 (1)肯定型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肯定型项目, 采用肯定型组织管理与目 标控制方式与 方法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00。
29、48 (2)非肯定型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包括以下三种: 0049 1)肯定型项目, 采用非肯定型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 制计划; 0050 2)非肯定型项目, 采用肯定型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 制计划; 0051 3)非肯定型项目, 采用非肯定型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 控制计划; 0052 (3)混和型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包括以下五种: 0053 1)混和型项目, 采用肯定型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 计划; 0054 2)混合型项目, 采用非肯定型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
30、控 制计划; 0055 3)混合型项目, 采用混合型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 计划; 0056 4)非肯定型项目, 采用混合型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 制计划; 0057 5)肯定型项目, 采用混合型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式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 计划。 0058 下面以项目逐级按分项目、 单项目、 工作三级分解, 各级分别制定组织管理与目标 控制计划, 建立 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 工期不变、 以资源需要均衡为 目标的优化为例, 对本发明进行 说明。 0059 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的建立方法, 如下表所示: 说明书 4/。
31、33 页 8 CN 110633834 A 8 0060 本发明按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要求, 采用逐级工期控制方法制定各级组织管理与 目标控制计划、 建 立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 如下表所示: 0061 (1)项目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制, 如下表所示: 0062 项目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目标工期, 要符合合同或预定工期的要求。 0063 (2)项目二级之一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如下表所示: 0064 项目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目标工期, 由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说明书 5/33 页 9 CN 110633834 A 9 中相应分项目的工 期控制。 0。
32、065 (3)项目三级之一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如下表所示: 0066 项目三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目标工期, 由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中, 相应单项目的 工期控制。 0067 本发明按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要求, 采用反向逐级工期控制方法制定各级组织管 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建立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 如下表所示: 0068 (1)项目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如下表所示: 0069 项目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目标工期, 要符合合同或预定工期的要求。 0070 (2)项目二级之一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如下表所示: 0071 项目二级各分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
33、控制计划的目标工期, 作为一级组织管理与目 标控制计划中相应 分项目的工期。 0072 (3)项目三级之一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如下表所示: 说明书 6/33 页 10 CN 110633834 A 10 0073 项目三级各单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目标工期, 作为二级组织管理与目 标控制计划中, 相 应单项目的工期。 0074 本发明按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要求, 采用逐级与反向逐级工期控制方法制定各级 组织管理与目标控 制计划, 建立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 以一、 二级组 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采用逐级工 期控制, 二、 三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采用反向逐 级工期控制。
34、为例, 如下表所示: 0075 (1)项目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如下表所示: 0076 项目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目标工期, 要符合合同或预定工期的要求。 0077 (2)项目二级之一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如下表所示: 0078 项目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目标工期, 由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中相应分项目的工 期控制。 0079 (3)项目三级之一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如下表所示: 说明书 7/33 页 11 CN 110633834 A 11 0080 项目三级各单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目标工期, 作为二级组织管理与目 标控制计划中, 相 应单项目的工期。
35、。 0081 其中: (1)肯定型分项目、 单项目: aTmTbTDTT; T20; (2)肯定型工作: atmtbtDtt; t20; (3)肯定型搭接时距: 1)LTaLTmLTbDLTLT, LT20; 2)LTiaLTimLTibDiLTLTi, iLT20; 3)LTjaLTjmLTjbDjLTLTj, jLT20; 4)LTi aLTi mLTi bDi LTLTi, i LT20。 0082 依据以上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中, 各级、 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 制计划, 经过以下 步骤, 完成各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制定与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 控制多级计划体系的建立: 0。
36、083 (1)进行 “工作” 之间组织逻辑关系的转化, 如将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制 定者确定的: B “工 作” 的紧前 “工作” 为A “工作” , 转化为A “工作” 的紧后 “工作” 为B “工作” ; 或A “工作” 的紧后 “工作” 为B “工 作” , 转化为B “工作” 的紧前 “工作” 为A “工作” ; 0084 (2)进行组织逻辑关系整理 说明书 8/33 页 12 CN 110633834 A 12 0085 (3)工作组织逻辑关系缺陷的检查与补充: 主要 “工作” 一览表中各项 “工作” , 除ST 外, 必须确定 有紧前 “工作” , 包括FIN; 除FIN外,。
37、 必须确定有紧后 “工作” , 包括ST; 不是任何 “工作” 的紧前 “工作” 的 “工作” , 为FIN的紧前 “工作” ; 不是任何 “工作” 的紧后 “工作” 的 “工 作” , 为ST的紧后 “工作” ; 没有确定紧 前 “工作” 或(和)没有确定紧后 “工作” 的 “工作” , 即为 存在组织缺陷的 “工作” , 应按组织逻辑关系, 补充 其紧前 “工作” 或(和)紧后 “工作” ; 0086 (4)主要 “工作” 一览表中 “工作” 组织顺序的排序: 由ST开始依次为: 以ST为紧前 “工作” 的 “工作” ; 以已排序的 “工作” 为紧前 “工作” 的 “工作” ; ; 直至F。
38、IN; 由FIN开始依 次为: 以FIN为紧后 “工作” 的 “工 作” ; 以已排序的 “工作” 为紧后 “工作” 的 “工作” ; ; 直 至ST; 0087 (5)工作组织逻辑关系缺陷与错误的检查与修改: 按紧前组织顺序与紧后组织顺 序排序过程中, 未能完成排序的 “工作” , 即为存在组织逻辑关系缺陷或错误的 “工作” , 应 按组织逻辑关系进行补充或修改。 0088 本发明各级、 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时间参数计算方法如下: 0089 (1) “工作” 最早可能开始的时间 说明书 9/33 页 13 CN 110633834 A 13 0090 (2) “工作” 最早可能结束的时。
39、间 0091 (3) “工作” 之间的间隔时间 0092 (4)工作的机动(局部)时差: FFimin(Lagi-j); 0093 (5)工作的总时差: TFimin(TFj+Lagi-j); 0094 (6)工作最迟必须开始的时间: LSiESi+TFi; 0095 (7)工作最迟必须结束的时间: LFiEFi+TFi。 0096 本发明各级、 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估计方差计算方法如下: 0097 本发明在各级、 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时间参数计算完成后, 按各项主要 “工 作” 完成时间估计 偏差对紧后 “工作” 实施过程的影响, 进行偏差 2的调整后, 进行其估计 方差的计算。 。
40、0098 对于非连续完成的 “工作” (即间断式 “工作” ), 要进行完成 “工作” 时间估计偏差的 调整; 0099 各项主要 “工作” 估计 “工作” 完成时间偏差的调整方法: 说明书 10/33 页 14 CN 110633834 A 14 0100 注: (1)*i2为调整后的i2; (2)i2为主要 “工作” i的估计完成时间偏差的方差: i2(bit-ait)62, 其中: 1)bit为主要 “工作” i的估计完成时间的悲观(最长)值; 2)ait为主要 “工作” i的估计完成时间的乐观(最短)值; (3)Dit为主要 “工作” i的估计完成时间的加权平均值: Dit(ait+4。
41、mit+bit)6, 其中: 1)mit为主要 “工作” i的估计完成时间的最可能(时间)值; (4)Dit 为主要 “工作” i的估计完成时间的限值。 0101由正态分布参数当i3 .5时 , P(Di t )100 , 所以 0102 在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 主要 “工作” 完成时间的估计偏差, 对紧后 “工作” 的影响, 要考虑实 际搭接时距(EFi-ESj)的影响, 即按实际搭接时距调整对紧后 “工作” 的影 响; 0103 主要 “工作 “之间搭接时距估计方差, 对紧后” 工作 “影响值 2j(LT)的计算方法, 由下 表所示: 在项目组织管理计划中, 各项 “工作” 组织安排。
42、(搭接时距)估计方差( 2j(LT)取以下计 算结果的最大值 0104 “工作” 在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的估计方差, 对紧后 “工作” 的影响, 要考虑 “工作” 之间间隔时 间(Lagi-j)的影响因素, 如下表: 说明书 11/33 页 15 CN 110633834 A 15 0105 各项主要 “工作” 累计估计完成时间偏差值方差 2j(t)的计算方法: 0106 注: (1)EFi 为主要 “工作” i因估计工作完成时间估计偏差影响, 最迟能够完成的时间, 由正态分布参数i3.5时、 P(iEF )100, 所以 (2)在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 各项主要 “工作” 估计完。
43、成时间偏差的方差由 两部分组成: 即 2j(t)(不包括* j2)和*j2; 2i(t)也包含两部分, 即 2i(t)和* i2对于j “工作” 的 影响; 2j(t)(不包括* j2)- 为j工作开始时间的估计方差; 2i(t)(不包括* i2)-为i工作开始 时间的估计方差。 0107 逐级工期控制建立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 时间参数与估计方 差的计算方法: 0108 (1)一级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时间参数的计算: 0109 1)用以紧前组织逻辑关系表达的项目组织管理计划, 计算ESi、 EFi; 0110 2)用以紧后组织逻辑关系表达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44、 计算Lagi-j后、 确 定FFi, 然后计 算TFi、 LSi和LFi; 0111 (2)二级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时间参数的计算: 0112 1)用以紧前组织逻辑关系表达的项目组织管理计划, 计算ESi、 EFi; 0113 2)用以紧后组织逻辑关系表达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计算Lagi-j后、 确 定FFi, 然后计 算TFi、 LSi和LFi; 0114 注: 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 分项目的工期, 为二级分项目的组织管理与 目标控制计划的 目标工期; 0115 (3)三级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时间参数与估计方差的计算: 0116 1)用以紧前组织逻辑关。
45、系表达的项目组织管理计划, 计算ESi、 EFi、 i2; 0117 2)用以紧后组织逻辑关系表达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计算Lagi-j后、 确 定FFi, 然后计 算TFi、 LSi和LFi; 0118 注: 二级组织管理计划中单项目的工期, 为三级单项目的组织管理计划的目标工 期; 0119 (4)二级各组织管理计划估计方差的计算: 以三级单项目的组织管理计划完成时 间的估计方差, 作为二级组织管理计划中、 单项目工期的估计方差, 计算二级各分项目的 组织管理计划的 i2; 0120 (5)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估计方差的计算: 以二级分项目的组织管理与 目标控制计划、 。
46、完成时间的估计方差, 作为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 分项目工期 的估计方差, 计算一级组织管理 与目标控制计划的 i2。 0121 反向逐级工期控制建立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多级计划体系、 时间参数与关 键方差的计算方法: 说明书 12/33 页 16 CN 110633834 A 16 0122 (1)三级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时间参数与估计方差的计算: 0123 1)用以紧前组织逻辑关系表达的项目组织管理计划, 计算ESi、 EFi、 i2; 0124 2)用以紧后组织逻辑关系表达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计算Lagi-j后、 确 定FFi, 然后计 算TFi、 LSi。
47、和LFi; 0125 (2)二级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时间参数与估计方差的计算: 分别以三级各 单项目的组织 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工期和工期的估计方差, 作为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 控制计划中、 各单项目的工期和 工期的估计方差: 0126 1)用以紧前组织逻辑关系表达的项目组织管理计划, 计算ESi、 EFi、 i2; 0127 2)用以紧后组织逻辑关系表达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计算Lagi-j后、 确 定FFi, 然后计 算TFi、 LSi和LFi; 0128 (3)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时间参数与估计方差的计算: 分别以二级各分 项目的组织管 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工期和。
48、工期的估计方差, 作为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 制计划中、 各分项目的工期和工 期的估计方差: 0129 1)用以紧前组织逻辑关系表达的项目组织管理计划, 计算ESi、 EFi、 i2; 0130 2)用以紧后组织逻辑关系表达的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计算Lagi-j后、 确 定FFi, 然后计 算TFi、 LSi和LFi。 0131 各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的估计方差: 0132 (1)分项目在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ESi的估计方差, 为二级组织管理与 目标控制计划 中、 分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开始时间的估计方差; 0133 (2)单项目在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ESi的。
49、估计方差, 为三级组织管理与 目标控制计划 中、 单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开始时间的估计方差; 0134 (3)三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 单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完成时 间的估计方差, 为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 单项目完成时间的估计方差; 0135 (4)二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 分项目的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完成时 间的估计方差, 为一级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中、 分项目完成时间的估计方差。 0136 “工作” 单位时间的资源需要量, 是选择的一种优化时考虑的主要资源, 对于不需 要这种资源的 “工作” , 其资源需要量设为零; 0137 单项目单位时间的资源需。
50、要量, 等于单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计划、 资源需要 量的总和除以单项 目的工期; 同样, 分项目单位时间的资源需要量, 等于分项目组织管理 与目标控制计划、 资源需要量的总 和除以分项目的工期。 0138 衡量完成工作任务均衡或资源消耗均衡的指标主要有三种: 0139 (1)资源需求量不均衡系数K, K资源需求量峰值Rmax/单位时间资源需求量的平 均值Rm; 0140 (2)资源需求量极差R, Rmax|R(t)Rm|, 0tT, R(t)各时段的资源需 求量; T 项目组织管理与目标控制方案(或计划)的工期; 0141 (3)资源需求量均方差 2, 21/TR(t)Rm2, 1tT; 注。
- 内容关键字: 统筹 多级 组织 计划 资源 相对 最少 技术 路线 优化 方法
高精度的低重频窄脉冲延迟控制电路.pdf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装置.pdf
微型扬声器音腔焊接装置.pdf
测试无人机避障功能的训练迷宫.pdf
半导体老化检测装置.pdf
车用尿素液的生产配比装置.pdf
管材转运稳定输送装置.pdf
灯光积木块.pdf
空压机滤芯.pdf
化工桶倒料机构.pdf
旋转式远端帽.pdf
细胞分类恒温箱.pdf
煤粉传输带用残余清洁机构.pdf
生物基可降解纤维面料生产用喂纱机构及针织大圆机.pdf
卷扬机调速机构.pdf
烧伤整形植皮辅助设备.pdf
快速充电电池组结构.pdf
高效率的废边吸附平台.pdf
变排量汽车空调压缩机后盖气动立式定心夹具.pdf
建筑保温板切割装置.pdf
高炉烟灰布袋除尘输灰系统.pdf
提高挤浆机的脱水装置.pdf
无人驾驶汽车辅助检修装置.pdf
类蛇毒肽的制备方法.pdf
中控系统探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
涤纶线抗拉强度检测方法.pdf
与印度南瓜侧枝数量相关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应用.pdf
LED显示装置.pdf
云台摄像机及控制系统.pdf
高含有机质渣土低碳固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基于图像视觉处理的基坑位移监测系统.pdf
一种地线拆接器的支撑机构及地线拆接装置.pdf
节水型豆芽声频生态种植装置及生产方法.pdf
一种离合器电磁阀控制电路及方法.pdf
基于具有拍照功能的手持终端的移动条码扫描装置.pdf
一种包装机械设备.pdf
一种健胃益脾红曲酒.pdf
用于金属件加工的丝锥.pdf
一种变电站UPS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状态估计与预测方法.pdf
工艺仿真花高速自动化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pdf
一种用于机器人排队管理的方法及服务器.pdf
一种新型汉字书写田字格.pdf
一种原生态绿色营养土.pdf
上位机实现节点休眠唤醒自动控制方法及系统.pdf
一种FE2O3/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蔬菜专用肥料的生产配方.pdf
一种基于振动分析的隔离开关状态监测系统.pdf
一种右归丸中多种成分含量的检测方法.pdf
一种水稻返青分蘖肥的制作方法.pdf
一种地空时域电磁数据高度校正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