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翻式客车安全逃生窗.pdf
《下翻式客车安全逃生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翻式客车安全逃生窗.pdf(22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901472.7 (22)申请日 2019.09.23 (71)申请人 长安大学 地址 710064 陕西省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 (72)发明人 周辰雨朱国华赵丹胡珀 余强赵轩张硕王姝史培龙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61200 代理人 张海平 (51)Int.Cl. E05F 15/50(2015.01) E05B 81/10(2014.01) E05B 81/90(2014.01) E05B 63/14(2006.01) B60J 1/0。
2、0(2006.01) B60Q 9/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下翻式客车安全逃生窗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下翻式客车安全逃生窗, 车 窗解锁后, 采用弹射机构将车窗本体弹出, 然后 通过气压驱动方式将车窗本体向下推动打开。 气 动驱动所需的气体来自客车内部气源和储气罐, 紧急情况下, 由车内气源提供初始驱动气压, 不 足部分由储气罐供给, 气动驱动的方式可为打开 安全逃生窗提供足够大的驱动力, 保证在窗体破 损、 外物挤压等情况下安全逃生窗都能打开。 另 外, 安全逃生窗打开时, 采用先向外开启, 后向下 平动的方式, 打开后的安全逃生窗结构可作为扶 手, 为乘客逃生。
3、提供支撑, 辅助车内乘客逃生, 有 效地避免了逃生过程中二次伤害的出现; 且相对 于现有外翻式, 本发明车窗打开空间更大。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 附图11页 CN 110644880 A 2020.01.03 CN 110644880 A 1.一种下翻式客车安全逃生窗, 其特征在于, 包括车窗本体(2)、 车窗框架(1)、 驱动机 构和车窗锁止机构; 车窗本体(2)和车窗框架(1)通过组合气簧杆(10)连接; 驱动机构包括气动驱动机构和弹射机构, 气动驱动机构包括空气压缩机(3)和气阀 (9), 车窗框架(1)的左右两边框上分别沿纵向设置一个气阀动作滑槽, 气阀动作滑槽内安 装气阀(9)。
4、; 空气压缩机(3)的进气口用于连接车内气源, 出气口连接有储气罐(4), 储气罐 (4)出气口与气阀(9)的进气口连接, 气阀(9)中的气阀伸缩杆(9-7)与组合气簧杆(10)一端 连接并能推动组合气簧杆(10)向下移动, 组合气簧杆(10)另一端与车窗本体(2)连接; 弹射 机构设置在车窗框架(1)上且位于车窗本体(2)和车窗框架(1)之间, 当车窗锁止时, 弹射机 构处于压缩状态, 当车窗解锁后, 弹射机构将车窗本体(2)从车窗框架(1)内向外弹出; 车窗锁止机构包括上锁止片(1-1)、 下锁止片(2-2)和设置在车窗本体(2)上的锁止执 行机构, 锁止执行机构包括气动解锁气缸(2-8)。
5、和滑动设置在车窗本体(2)上滑槽内的车窗 解锁滑块, 气动解锁气缸(2-8)的进气口与储气罐(4)出气口连通, 气动解锁气缸(2-8)的气 动解锁气缸伸缩杆与车窗解锁滑块连接; 下锁止片(2-2)设置在车窗解锁滑块上, 上锁止片 (1-1)设置在车窗框架(1)上, 当下锁止片(2-2)移动到与上锁止片(1-1)接触时车窗锁止, 当下锁止片(2-2)移动到与上锁止片(1-1)分离时车窗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翻式客车安全逃生窗,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三通阀(8), 驱动 机构还包括手动驱动机构(11); 三通阀(8)包括气动进气管道(8-2)、 手动进气管道(8-7)、 出气管道(8-。
6、3)和三通管缸体(8-4); 气动进气管道(8-2)、 手动进气管道(8-7)和出气管道 (8-3)中分别安装有一个第一单向阀(8-1), 气动进气管道(8-2)的出气端、 手动进气管道 (8-7)的出气端、 出气管道(8-3)的进气端以及三通管缸体(8-4)的一端互相连通, 气动进气 管道(8-2)进气端连接储气罐(4)出气口, 手动进气管道(8-7)进气端连接外界大气, 出气管 道(8-3)的出气端连接气阀(9)的进气口; 三通管缸体(8-4)内设置有第一活塞片(8-5)和第 一活塞推杆(8-6), 第一活塞推杆(8-6)一端与第一活塞片(8-5)连接, 另一端伸出三通管缸 体(8-4)外。
7、与手动驱动机构(11)驱动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翻式客车安全逃生窗, 其特征在于, 手动驱动机构(11)包括 手动驱动机构壳体(11-11)、 第二活塞推杆(11-1)、 手动摇杆(11-2)和活塞推杆安装底座 (11-3); 活塞推杆安装底座(11-3)设置在手动驱动机构壳体(11-11)内, 第二活塞推杆(11- 1)一端穿过手动驱动机构壳体(11-11)插入活塞推杆安装底座(11-3)上, 第二活塞推杆 (11-1)另一端与第一活塞推杆(8-6)连接, 手动摇杆(11-2)一端与第二活塞推杆(11-1)连 接, 另一端从手动驱动机构壳体(11-11)上的摇杆孔中穿出, 摇杆。
8、孔中设置有摇杆复位弹 簧, 摇杆复位弹簧一端通过手动驱动机构壳体(11-11)限位, 另一端通过手动摇杆(11-2)限 位; 摇动手动摇杆(11-2)能带动第二活塞推杆(11-1)的往复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翻式客车安全逃生窗, 其特征在于, 手动驱动机构(11)还包 括第一摇杆锁止块(11-5)、 锁止块锁止杆(11-9)、 第二摇杆锁止块(11-10)和固定块; 固定 块设置在手动驱动机构壳体(11-11)内, 第二摇杆锁止块(11-10)滑动设置在固定块上的锁 止块滑动槽(11-6)内, 锁止块锁止杆(11-9)一端与第二摇杆锁止块(11-10)固定连接, 另一 端从手动驱动。
9、机构壳体(11-11)上穿出, 第二摇杆锁止块(11-10)和手动驱动机构壳体(11- 11)之间设有锁止块复位弹簧(11-8), 锁止块复位弹簧(11-8)与锁止块锁止杆(11-9)平行 设置; 固定块上设有摇杆锁止解锁杆(11-7), 摇杆锁止解锁杆(11-7)一端穿出手动驱动机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0644880 A 2 构壳体(11-11), 当第二摇杆锁止块(11-10)滑动到锁止位置时, 摇杆锁止解锁杆(11-7)另 一端能够插入第二摇杆锁止块(11-10)上的孔中; 第一摇杆锁止块(11-5)一端通过手动摇 杆固定轴(11-4)连接在手动摇杆(11-2)的中部,。
10、 另一端与第二摇杆锁止块(11-10)一端啮 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翻式客车安全逃生窗, 其特征在于, 气阀(9)包括气缸缸体 (9-6)和气缸壁(9-2), 气缸壁(9-2)用于连接气缸缸体(9-6)的两部分, 围成气缸腔体; 气缸 缸体(9-6)上设有呼吸孔(9-1)和进气孔(9-4); 气缸缸体(9-6)内设置有活塞片和气阀伸缩 杆(9-7), 活塞片一侧与进气孔(9-4)连通, 另一侧与气阀伸缩杆(9-7)一端接触, 气阀伸缩 杆(9-7)的另一端伸出气缸缸体(9-6)外并与组合气簧杆(10)一端连接; 气阀伸缩杆(9-7) 上套设有气阀伸缩杆复位弹簧(9-3), 气阀伸缩杆。
11、复位弹簧(9-3)靠近活塞片的一端靠气阀 伸缩杆(9-7)限位, 另一靠与气缸缸体(9-6)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翻式客车安全逃生窗, 其特征在于, 组合气簧杆(10)包括气 簧杆(10-1)和气簧杆滑块(10-3), 气簧杆(10-1)上通过支撑杆安装座(10-5)铰接有一支撑 杆(10-2), 气簧杆(10-1)一端与气簧杆滑块(10-3)铰接, 另一端通过第一安装座铰接安装 在车窗本体(2)上, 支撑杆(10-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安装座(10-4)铰接安装在车窗本体(2) 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翻式客车安全逃生窗, 其特征在于, 弹射机构为设置在车窗 框架(1)外侧。
12、面的凹槽中的车窗弹射器(12), 车窗弹射器(12)为阻尼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翻式客车安全逃生窗, 其特征在于, 锁止执行机构还包括钢 绳(2-2)和定滑轮(2-3), 车窗解锁滑块包括第一车窗解锁滑块和第二车窗解锁滑块(2-7); 车窗本体(2)上设有横向滑槽和纵向滑槽, 横向滑槽一端和纵向滑槽一端连通, 且连通处设 置定滑轮(2-3); 第一车窗解锁滑块设置在横向滑槽中, 第二车窗解锁滑块(2-7)设置在纵 向滑槽中, 第一车窗解锁滑块和第二车窗解锁滑块(2-7)通过钢绳(2-2)和定滑轮(2-3)连 接, 下锁止片(2-1)安装在第一车窗解锁滑块上, 第二车窗解锁滑块(2-7。
13、)的另一端与气动 解锁气缸(2-8)的气动解锁气缸伸缩杆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翻式客车安全逃生窗, 其特征在于, 锁止执行机构还包括手 动解锁把手(2-4), 手动解锁把手(2-4)中部固定在车窗本体(2)内侧, 另一端安装在第二车 窗解锁滑块(2-7)的安装孔洞内, 上下移动手动解锁把手(2-4)能带动第一车窗解锁滑块和 第二车窗解锁滑块(2-7)沿着横向滑槽和纵向滑槽移动, 实现了上锁止片(1-1)和下锁止片 (2-1)的啮合与分离; 手动解锁把手(2-4)外设有把手防护罩(2-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翻式客车安全逃生窗, 其特征在于, 车窗框架(1)上还设有 报警。
14、器(1-4), 车窗本体(2)上还包括报警器锁销(2-6), 报警器锁销(2-6)固定在车窗解锁 滑块上, 与报警器(1-4)位置对应; 当车窗本体锁止时, 报警器锁销(2-6)使报警器(1-4)的 报警电路短路, 车窗本体解锁后, 报警器锁销(2-6)使报警器(1-4)的报警电路通电, 报警器 (1-4)开始报警。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0644880 A 3 一种下翻式客车安全逃生窗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客车制造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下翻式客车安全逃生窗。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提出一种逃生窗, 该逃生窗包括外框以及内框, 外框和内框之间设有 锁紧把手, 在。
15、内框与对应的侧边框之间分别连接有可对内框推动打开并进行支撑的弹簧支 撑杆, 当发生事故时, 车内人员可将逃生窗解锁后通过外推内框上的钢化玻璃, 打开逃生 窗。 0003 该技术仍存在有以下不足之处: A)该逃生窗在启动后仅依靠弹簧自身的弹性力打 开, 成员逃生率可靠性不高, 如果弹簧没有及时弹出, 将导致逃生窗无法正常打开; B)在紧 急情况下逃生窗仅靠弹簧打开, 车窗打开速度较慢, 不利于车内乘客快速逃生; C)为保证车 窗能够完全锁止, 弹簧的弹力不宜过大, 从而限制了逃生窗开启的驱动力大小, 在逃生窗体 破损、 外物挤压、 水下等情况下易导致逃生窗无法打开; D)逃生窗开启时, 向外翻起。
16、, 在紧急 情况下, 由于车窗距离地面较高, 同时, 逃生窗装置无法给乘客逃生提供辅助支撑, 乘客在 逃生过程中容易产生二次伤害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下翻式客车安全逃生窗, 解决了现 有技术中存在的紧急情况下下翻式客车安全逃生窗不易打开、 打开缓慢造成车内乘客逃生 困难的问题。 0005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 一种下翻式客车安全逃生窗, 包括车窗本体、 车窗框架、 驱动机构和车窗锁止机 构; 车窗本体和车窗框架通过组合气簧杆连接; 0007 驱动机构包括气动驱动机构和弹射机构, 气动驱动机构包括空气压缩机和气阀, 车窗框架的左右两。
17、边框上分别沿纵向设置一个气阀动作滑槽, 气阀动作滑槽内安装气阀; 空气压缩机的进气口用于连接车内气源, 出气口连接有储气罐, 储气罐出气口与气阀的进 气口连接, 气阀中的气阀伸缩杆与组合气簧杆一端连接并能推动组合气簧杆向下移动, 组 合气簧杆另一端与车窗本体连接; 弹射机构设置在车窗框架上且位于车窗本体和车窗框架 之间, 当车窗锁止时, 弹射机构处于压缩状态, 当车窗解锁后, 弹射机构将车窗本体从车窗 框架内向外弹出; 0008 车窗锁止机构包括上锁止片、 下锁止片和设置在车窗本体上的锁止执行机构, 锁 止执行机构包括气动解锁气缸和滑动设置在车窗本体上滑槽内的车窗解锁滑块, 气动解锁 气缸的进。
18、气口与储气罐出气口连通, 气动解锁气缸的气动解锁气缸伸缩杆与车窗解锁滑块 连接; 下锁止片设置在车窗解锁滑块上, 上锁止片设置在车窗框架上, 当下锁止片移动到与 上锁止片接触时车窗锁止, 当下锁止片移动到与上锁止片分离时车窗解锁。 0009 优选的, 还包括三通阀, 驱动机构还包括手动驱动机构; 三通阀包括气动进气管 说明书 1/8 页 4 CN 110644880 A 4 道、 手动进气管道、 出气管道和三通管缸体; 气动进气管道、 手动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中分 别安装有一个第一单向阀, 气动进气管道的出气端、 手动进气管道的出气端、 出气管道的进 气端以及三通管缸体的一端互相连通, 气动进气。
19、管道进气端连接储气罐出气口, 手动进气 管道进气端连接外界大气, 出气管道的出气端连接气阀的进气口; 三通管缸体内设置有第 一活塞片和第一活塞推杆, 第一活塞推杆一端与第一活塞片连接, 另一端伸出三通管缸体 外与手动驱动机构驱动端连接。 0010 进一步的, 手动驱动机构包括手动驱动机构壳体、 第二活塞推杆、 手动摇杆和活塞 推杆安装底座; 活塞推杆安装底座设置在手动驱动机构壳体内, 第二活塞推杆一端穿过手 动驱动机构壳体插入活塞推杆安装底座上, 第二活塞推杆另一端与第一活塞推杆连接, 手 动摇杆一端与第二活塞推杆连接, 另一端从手动驱动机构壳体上的摇杆孔中穿出, 摇杆孔 中设置有摇杆复位弹簧。
20、, 摇杆复位弹簧一端通过手动驱动机构壳体限位, 另一端通过手动 摇杆限位; 摇动手动摇杆能带动第二活塞推杆的往复运动。 0011 再进一步的, 手动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摇杆锁止块、 锁止块锁止杆、 第二摇杆锁止 块和固定块。 固定块设置在手动驱动机构壳体内, 第二摇杆锁止块滑动设置在固定块上的 锁止块滑动槽内, 锁止块锁止杆一端与第二摇杆锁止块固定连接, 另一端从手动驱动机构 壳体上穿出, 第二摇杆锁止块和手动驱动机构壳体之间设有锁止块复位弹簧, 锁止块复位 弹簧与锁止块锁止杆平行设置; 固定块上设有摇杆锁止解锁杆, 摇杆锁止解锁杆一端穿出 手动驱动机构壳体, 当第二摇杆锁止块滑动到锁止位置时,。
21、 摇杆锁止解锁杆另一端能够插 入第二摇杆锁止块上的孔中; 第一摇杆锁止块一端通过手动摇杆固定轴连接在手动摇杆的 中部, 另一端与第二摇杆锁止块一端啮合。 0012 优选的, 气阀包括气缸缸体和气缸壁, 气缸壁用于连接气缸缸体的两部分, 围成气 缸腔体; 气缸缸体上设有呼吸孔和进气孔; 气缸缸体内设置有活塞片和气阀伸缩杆, 活塞片 一侧与进气孔连通, 另一侧与气阀伸缩杆一端接触, 气阀伸缩杆的另一端伸出气缸缸体外 并与组合气簧杆一端连接; 气阀伸缩杆上套设有气阀伸缩杆复位弹簧, 气阀伸缩杆复位弹 簧靠近活塞片的一端靠气阀伸缩杆限位, 另一靠与气缸缸体限位。 0013 优选的, 组合气簧杆包括气簧。
22、杆和气簧杆滑块, 气簧杆上通过支撑杆安装座铰接 有一支撑杆, 气簧杆一端与气簧杆滑块铰接, 另一端通过第一安装座铰接安装在车窗本体 上, 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安装座铰接安装在车窗本体上。 0014 优选的, 弹射机构为设置在车窗框架外侧面的凹槽中的车窗弹射器, 车窗弹射器 为阻尼器。 0015 优选的, 锁止执行机构还包括钢绳和定滑轮, 车窗解锁滑块包括第一车窗解锁滑 块和第二车窗解锁滑块; 车窗本体上设有横向滑槽和纵向滑槽, 横向滑槽一端和纵向滑槽 一端连通, 且连通处设置定滑轮; 第一车窗解锁滑块设置在横向滑槽中, 第二车窗解锁滑块 设置在纵向滑槽中, 第一车窗解锁滑块和第二车窗解锁滑块。
23、通过钢绳和定滑轮连接, 下锁 止片安装在第一车窗解锁滑块上, 第二车窗解锁滑块的另一端与气动解锁气缸的气动解锁 气缸伸缩杆连接。 0016 优选的, 锁止执行机构还包括手动解锁把手, 手动解锁把手中部固定在车窗本体 内侧, 另一端安装在第二车窗解锁滑块的安装孔洞内, 上下移动手动解锁把手能带动第一 车窗解锁滑块和第二车窗解锁滑块沿着横向滑槽和纵向滑槽移动, 实现了上锁止片和下锁 说明书 2/8 页 5 CN 110644880 A 5 止片的啮合与分离; 手动解锁把手外设有把手防护罩。 0017 优选的, 车窗框架上还设有报警器, 车窗本体上还包括报警器锁销, 报警器锁销固 定在车窗解锁滑块上。
24、, 与报警器位置对应; 当车窗本体锁止时, 报警器锁销使报警器的报警 电路短路, 车窗本体解锁后, 报警器锁销使报警器的报警电路通电, 报警器开始报警。 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9 本发明提供的安全逃生窗在车窗解锁后, 采用弹射机构将车窗本体弹出, 然后通 过气压驱动方式将车窗本体向下推动打开。 气动驱动所需的气体来自客车内部气源和储气 罐, 紧急情况下, 由车内气源提供初始驱动气压, 不足部分由储气罐供给, 气动驱动的方式 可为打开安全逃生窗提供足够大的驱动力, 保证在窗体破损、 外物挤压, 尤其是水下等极端 情况下安全逃生窗都能打开, 且提高了安全。
25、逃生窗的开启速度, 有利于乘客快速、 安全逃 生。 另外, 安全逃生窗打开时, 采用先向外开启, 后向下平动的方式, 即弹射机构向外弹出车 窗本体, 然后气阀通过组合气簧杆将车窗本体向下推动打开, 打开后的安全逃生窗结构可 作为扶手, 为乘客逃生提供支撑, 辅助车内乘客逃生, 有效地避免了逃生过程中二次伤害的 出现; 且相对于现有外翻式, 本发明车窗打开空间更大。 0020 进一步的, 设置三通阀和手动驱动机构, 三通阀中的三通阀缸体、 活塞杆和手动驱 动机构相对于一个打气筒, 可以手动为气阀供气, 从而可以在车内气源出现问题时, 仍能手 动开启车窗, 或者气动手动同时进行, 在紧急情况下提高。
26、安全逃生窗的开启速度, 有利于乘 客快速、 安全逃生。 0021 进一步的, 现有技术中, 没有设置防止误操作装置, 在非紧急情况下易由于误操作 而开启逃生窗, 造成危害。 本发明手动驱动机构设置有防止误操作装置。 正常情况下手动摇 杆处于锁止状态, 无法上下摇动; 紧急情况下拔出摇杆锁止解锁杆, 使第二摇杆锁止块在锁 止块复位弹簧作用下与第一锁止块分离, 手动摇杆则解锁, 可正常摇动, 有效地避免了安全 逃生窗的误开启。 0022 进一步的, 设置手动解锁把手可以防止在车内气源出现问题的时候, 手动解锁车 窗, 从而双重保险。 0023 进一步的, 下翻式车窗的解锁机构由滑轮、 钢绳、 车窗。
27、解锁滑块和气动解锁气缸组 成联动装置, 紧急情况下, 按下气动驱动机构的控制开关, 供气机构开始给气动解锁气缸供 气, 气动解锁气缸的伸缩杆动作行程带动车窗解锁滑块滑动, 滑块带动钢绳传动, 而滑轮固 定在车窗四角, 起着固定钢绳的作用, 整个联动机构实现上下锁止片的锁止与分离, 窗体便 可自动解锁打开, 无需手动解锁, 操作简单、 方便。 0024 进一步的, 手动解锁把手外设置防护罩, 可以避免误操作造成车窗解锁, 更加安 全。 0025 进一步的, 设置报警器, 在车窗解锁后即报警, 提示车窗解锁, 便于工作人员及时 得知车窗解锁的状态, 如无操作, 及时纠正, 保证安全。 附图说明 0。
28、026 图1是一种新型客车下翻式安全逃生窗的2种气动方式总体结构及连接示意图。 (a)气动执行结构以及连接示意图, (b)手动执行结构以及连接示意图。 0027 图2是一种新型客车下翻式安全逃生窗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说明书 3/8 页 6 CN 110644880 A 6 0028 图3是安全逃生窗轴测图。 0029 图4是安全逃生窗俯视图。 0030 图5是安全逃生窗的(a)A-A剖视图、 (b)B-B剖视图以及(c)局部放大视图C-C。 0031 图6是车窗本体(a)轴侧图、 (b)左视图以及(c)D-D剖视图。 0032 图7是车窗框架(a)轴侧图以及(b)正视图。 0033 图8是三通。
29、阀(a)轴侧图、 (b)俯视图以及(c)F-F剖视图。 0034 图9是手动驱动机构(a)轴侧图、 (b)正视图以及(c)G-G剖视图。 0035 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 1、 车窗框架, 2、 车窗本体, 3、 空气压缩机, 4、 储气罐, 5、 第 二单向阀, 6、 电磁阀, 7、 单向节流阀, 8、 三通阀, 9、 气阀, 10、 组合气簧杆, 11、 手动驱动机构, 12、 车窗弹射器, 1-1、 上锁止片, 1-2、 三通阀安装槽, 1-4、 报警器, 2-1、 下锁止片, 2-2、 钢绳、 2-3、 定滑轮, 2-4、 手动解锁把手, 2-5、 把手防护罩, 2-6、 报警器锁销,。
30、 2-7-第二车窗解锁滑 块, 2-8-气动解锁气缸, 8-1、 第一单向阀, 8-2、 气动进气管道, 8-3、 出气管道, 8-4、 三通管缸 体, 8-5、 第一活塞片, 8-6、 第一活塞推杆, 8-7、 手动进气管道, 9-1、 呼吸孔, 9-2、 气缸壁, 9- 3、 气阀伸缩杆复位弹簧, 9-4、 进气孔, 9-5、 第二活塞片, 9-6、 气缸缸体, 9-7、 气阀伸缩杆, 10-1、 气簧杆, 10-2、 支撑杆, 10-3、 气簧杆滑块, 10-4、 第二安装座, 10-5、 支撑杆安装座, 11- 1、 第二活塞推杆, 11-2、 手动摇杆, 11-3、 活塞推杆安装底座。
31、, 11-4、 手动摇杆固定轴, 11-5、 第一摇杆锁止块, 11-6、 锁止块滑动槽, 11-7、 摇杆锁止解锁杆, 11-8、 锁止块复位弹簧, 11- 9、 锁止块锁止杆, 11-10、 第二摇杆锁止块2, 11-11、 手动驱动机构壳体, 12、 车窗弹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 例, 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37 本发明所述的下翻式客车安全逃生窗, 包括车窗本体2、 车窗框架1、 解锁机构和驱 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的实现方式有手动和气动两种, 手动通过手动驱动机构。
32、11实现, 气动 通过气动驱动机构实现。 车窗框架1与车窗本体2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一组合气簧杆10连接。 0038 如图3和图7所示, 所述的车窗框架1上设有上锁止片1-1、 三通阀安装槽1-2、 气阀 动作滑槽、 报警器1-4、 车窗弹射器12和手动驱动机构11。 0039 上锁止片1-1设置四个, 其中两个用螺栓安装在车窗框架1上边框底部, 另外两个 用螺栓安装在车窗框架1下边框的顶部, 上锁止片1-1通过与之对应的下锁止片2-2进行啮 合锁止, 实现下翻式车窗的锁止。 0040 车窗框架1上边框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一三通阀安装槽1-2, 三通阀安装槽1-2中 安装有三通阀8。 如图8所示, 。
33、三通阀8包括气动进气管道8-2、 手动进气管道8-7、 出气管道8- 3和三通管缸体8-4; 气动进气管道8-2、 手动进气管道8-7和出气管道8-3中分别安装有一个 第一单向阀8-1, 保证气体只能在三通阀8中单向流通, 保证进气和出气的可靠性。 气动进气 管道8-2的出气端、 手动进气管道8-7的出气端、 出气管道8-3的进气端以及三通管缸体8-4 的一端互相连通; 三通管缸体8-4内设置有第一活塞片8-5和第一活塞推杆8-6, 第一活塞推 杆8-6一端与第一活塞片8-5连接, 另一端伸出三通管缸体8-4外与第二活塞推杆11-1一端 连接, 依靠第一活塞片8-5和第一活塞推杆8-6的上下行。
34、程实现手动进气。 气动进气管道8-2 进气端用于连接车内气源, 手动进气管道8-7进气端连接外界大气。 三通阀安装槽1-2上设 说明书 4/8 页 7 CN 110644880 A 7 有与气动进气管道8-2、 手动进气管道8-7、 出气管道8-3和三通管缸体8-4分别相对应的四 个通孔, 保证手动和气动进气气源互不干扰, 同时固定三通阀8。 0041 如图4所示, 车窗框架1的左右两边框上分别沿纵向设置一个气阀动作滑槽, 气阀 动作滑槽内安装有气阀9、 气簧杆滑块10-3和车窗弹射器12, 气阀9与三通阀8一一对应设 置, 气阀9进气端通过管路连接对应的三通阀8中的出气管道8-3的出气端, 。
35、气簧杆滑块10-3 与气阀9的气阀伸缩杆9-7输出端固定连接, 同时气簧杆滑块10-3放置在气阀动作滑槽内, 实现了垂直面内的移动。 车窗弹射器12通过弹射器安装底座固定在气阀动作滑槽的底端, 车窗弹射器12为阻尼器, 车窗弹射器12通过设置一定阻尼, 在车窗本体2解锁后, 通过车窗 弹射器12将车窗本体2顶出, 实现下翻式车窗的伸出功能。 车窗框架1的左右两边框内侧设 置有报警器1-4, 与报警器锁销2-6一起作用。 0042 如图4和图5所示, 气阀9包括气缸缸体9-6和气缸壁9-2, 气缸壁9-2用于连接气缸 缸体9-6的两部分, 围成气缸腔体。 气缸缸体9-6上设有呼吸孔9-1和进气孔。
36、9-4共同作用实 现气缸的动作功能, 同时排出气缸多余的废气; 气缸缸体9-6内设置有第二活塞片9-5和气 阀伸缩杆9-7, 第二活塞片9-5一侧与进气孔9-4连通, 另一侧与气阀伸缩杆9-7一端接触, 气 阀伸缩杆9-7的另一端伸出气缸缸体9-6外并与气簧杆滑块10-3固定连接; 气阀伸缩杆9-7 上套设有气阀伸缩杆复位弹簧9-3, 气阀伸缩杆复位弹簧9-3靠近第二活塞片9-5的一端靠 气阀伸缩杆9-7限位, 另一端靠气缸缸体9-6限位, 气缸壁9-2和气缸缸体9-6来安装气阀伸 缩杆复位弹簧9-3和第二活塞片9-5, 保证气阀伸缩杆9-7复位, 从而保证气阀动作机构来回 行程的实现。 00。
37、43 如图5所示, 组合气簧杆10包括气簧杆10-1, 气簧杆10-1上通过支撑杆安装座10-5 铰接有一支撑杆10-2, 气簧杆10-1一端与气簧杆滑块10-3铰接, 另一端通过第一安装座铰 接安装在车窗本体2上, 支撑杆10-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安装座10-4铰接安装在车窗本体2 上。 组合气簧杆10在气簧杆滑块10-3的带动下可以在垂直面内移动。 支撑杆10-2和气簧杆 10-1共同起到连接车窗本体2的作用。 组合气簧杆10通过设定的气簧杆缸体中的液体压力 和阻尼, 自动推出车窗本体, 实现车窗的自动展开。 0044 如图6所示, 车窗本体2上设有四个下锁止片2-1和四组锁止执行机构, 锁。
38、止执行机 构包括钢绳2-2、 定滑轮2-3、 手动解锁把手2-4、 报警器锁销2-6、 第一车窗解锁滑块、 第二车 窗解锁滑块2-7和气动解锁气缸2-8。 下锁止片2-1与上锁止片1-1一一对应设置。 下锁止片 2-1与锁止执行机构一一对应设置。 车窗本体2上设有横向滑槽和纵向滑槽, 横向滑槽一端 和纵向滑槽顶端连通, 且连通处设置定滑轮2-3。 第一车窗解锁滑块设置在横向滑槽中, 第 二车窗解锁滑块2-7设置在纵向滑槽中, 第一车窗解锁滑块和第二车窗解锁滑块2-7通过钢 绳2-2和定滑轮2-3连接, 下锁止片2-1安装在第一车窗解锁滑块上, 与相应的上锁止片1-1 位置对应。 第二车窗解锁滑。
39、块2-7的另一端与气动解锁气缸2-8的气动解锁气缸伸缩杆连 接, 气动解锁气缸2-8的进气口与储气罐4连接。 手动解锁把手2-4一端位于车窗本体2内侧 (即车内的方向), 另一端安装在第二车窗解锁滑块2-7的安装孔洞内, 手动解锁把手2-4能 上下移动, 手动解锁把手2-4和气动解锁气缸2-8能分别带动第一车窗解锁滑块和第二车窗 解锁滑块2-7沿着横向滑槽和纵向滑槽移动, 实现了上锁止片1-1和下锁止片2-1的啮合与 分离, 完成车窗的锁止与解锁。 气动解锁气缸伸缩杆的来回行程带动车窗解锁滑块移动, 进 而带动整个解锁装置的运动来实现解锁, 而手动解锁则是依靠手动解锁把手2-4, 手动上下 说。
40、明书 5/8 页 8 CN 110644880 A 8 移动手动解锁把手带动车窗解锁滑块运动。 手动解锁把手2-4设有把手防护罩2-5, 防止成 员误操作在客车正常行驶时按下手动解锁把手2-4, 导致车窗解锁, 起到保护作用。 0045 报警器锁销2-6固定在第二车窗解锁滑块2-7上并从车窗本体2一侧伸出, 与报警 器1-4位置对应, 随着第二车窗解锁滑块2-7的上下运动通过锁销拔插的方式实现报警器中 报警电路的通断, 起到报警作用。 当车窗本体锁止时, 报警器1-4报警电路被短路, 但车窗本 体打开后, 报警电路通电, 报警器1-4开始报警, 提醒车窗未锁止。 0046 如图9所示, 所述手。
41、动驱动机构11设置在三通阀8下方, 包括在手动驱动机构壳体 11-11、 第二活塞推杆11-1、 手动摇杆11-2、 第一摇杆锁止块11-5和第二摇杆锁止块11-10、 活塞推杆安装底座11-3、 固定块。 活塞推杆安装底座11-3和固定块设置在手动驱动机构壳 体11-11内, 第二活塞推杆11-1一端穿过手动驱动机构壳体11-11插入活塞推杆安装底座 11-3, 第二活塞推杆11-1另一端与第一活塞推杆8-6伸出三通管缸体8-4的一端固定连接。 手动摇杆11-2一端与第二活塞推杆11-1连接, 另一端从手动驱动机构壳体11-11上的摇杆 孔中穿出, 摇杆孔中设置有摇杆复位弹簧, 摇杆复位弹簧。
42、一端通过手动驱动机构壳体11-11 限位, 另一端通过手动摇杆11-2限位。 手动摇杆11-2运动能带动第二活塞推杆11-1的上下 运动, 实现了手动进气的功能。 0047 第二摇杆锁止块11-10滑动设置在固定块上的锁止块滑动槽11-6, 锁止块锁止杆 11-9一端与第二摇杆锁止块11-10固定连接, 另一端从手动驱动机构壳体11-11上穿出, 第 二摇杆锁止块11-10和手动驱动机构壳体11-11之间设有锁止块复位弹簧11-8, 锁止块复位 弹簧11-8与锁止块锁止杆11-9平行设置。 固定块上设有摇杆锁止解锁杆11-7, 当第二摇杆 锁止块11-10滑动到锁止位置时, 摇杆锁止解锁杆11。
43、-7一端能够插入第二摇杆锁止块11-10 上的孔中, 另一端穿出手动驱动机构壳体11-11。 第一摇杆锁止块11-5一端通过手动摇杆固 定轴11-4连接在手动摇杆11-2的中部, 另一端与第二摇杆锁止块11-10一端啮合。 0048 通过与第二摇杆锁止块11-10的啮合来实现手动摇杆11-2的锁止, 摇杆锁止解锁 杆11-7、 锁止块复位弹簧11-8和锁止块锁止杆11-9联合作用来实现手动驱动机构的锁止与 解锁。 推动锁止块锁止杆11-9至第二摇杆锁止块11-10与第一摇杆锁止块11-5处于啮合状 态, 再推动摇杆锁止解锁杆11-7进入第二摇杆锁止块11-10对应的孔中, 实现第二摇杆锁止 块。
44、11-10的锁止, 从而实现手动驱动机构11的锁止。 将锁止解锁杆11-7从第二摇杆锁止块 11-10对应的孔中抽出, 锁止块复位弹簧11-8将锁止块锁止杆11-9拉回, 第二摇杆锁止块 11-10与第一摇杆锁止块11-5分开, 实现第二摇杆锁止块11-10的解锁, 从而实现手动驱动 机构11的解锁。 0049 所述气动驱动机构包括空气压缩机3, 空气压缩机3连接储气罐4, 储气罐4另一端 依次连接第二单向阀5、 电磁阀6和单向节流阀7, 单向节流阀7另一端连接气动进气管道8-2 进气端。 通过开关按钮实现空气压缩机3的开启, 将客车内部气源压缩至储气罐4中, 推动高 压气体源源不断沿着管路运。
45、动。 气动机构的取气来源于客车内部的储气装置, 只需要通过 空气压缩机3就能实现气源的供给, 同时空气压缩机3连接储气罐4, 实现整个气动结构中的 气体保压功能; 储气罐4另一端连接第二单向阀5, 保证气体只能单向流通, 不会发生回流现 象; 再依次连接电磁阀6和单向节流阀7, 电磁阀6可以实现气路的切换, 实现车窗本体的打 开与关闭, 单向节流阀7实现了气体的调压功能, 保证进气平稳流畅。 0050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所述: 说明书 6/8 页 9 CN 110644880 A 9 0051 如图1和图2所示, 气动执行过程: 当驾驶员按下启动开关, 空气压缩机3开始工作, 将车内的内部气。
46、源压入到储气罐4中。 高压气体经过第二单向阀5单向流入, 驾驶员后续控 制电磁阀6的开关可以控制高压气体的通断, 单向节流阀7用来调节气压的压力大小和流 速。 0052 高压气体从三通阀8的气动进气管道8-2进入, 因为三通阀8各个管道装有单向阀, 所以高压气体不会回流, 气体接着从出气管道8-3进入气阀9的进气孔9-4, 同样因为出气管 道8-3装有单向阀, 高压气体也不会回流, 只能单向流入。 0053 当高压气体从进气孔9-4进入, 推动第二活塞片9-5, 从而推出气阀伸缩杆9-7, 而 气阀伸缩杆9-7回位靠气阀伸缩杆复位弹簧9-3实现。 同时气动解锁气缸2-8也开始动作, 带 动车窗。
47、解锁滑块、 滑轮2-3和钢绳2-2组成的传动机构进行动作, 传动机构带动下锁止片2-1 滑动, 下锁止片2-1退出与上锁止片1-1的啮合状态, 解锁车窗。 0054 气簧杆10-1通过气簧杆滑块10-3能随着气阀伸缩杆9-7一起运动, 因为气簧杆10- 1与支撑杆10-2设有一定的液压, 在车窗锁止时, 支撑杆10-2可以折叠, 使得车窗本体2能进 入车窗框架1中, 当车窗解锁后, 设有阻尼和预应力的车窗弹射器12将车窗本体2弹出, 此时 组合气簧杆10开始展开, 同时气阀9开始动作带动组合气簧杆10下移, 使得车窗本体2能完 全打开, 达到理想的位置, 此时报警器锁销2-6离开报警器1-4,。
48、 短路的报警电路恢复正常, 发出报警声, 提示车窗已经打开。 0055 当需要收回车窗本体时, 首先停止输送气体后, 气阀9因为没有气体进去, 气阀伸 缩杆9-7被气阀伸缩杆复位弹簧9-3拉回, 从而组合气簧杆也被拉回, 这时候只需要将车窗 推进车窗框架即可, 同时, 气动解锁气缸2-8内没有气体进入, 其中的复位弹簧将气动解锁 气缸伸缩杆拉回, 上下锁止片即可重新啮合, 实现锁止, 车窗既可以复位锁止。 0056 如图1和图2所示, 手动执行过程: 以上部的车窗锁止机构为例, 操作人员首先打开 把手防护罩2-5, 向下推动手动解锁把手2-4, 手动解锁把手带动车窗解锁滑块、 滑轮2-3和 钢。
49、绳2-2组成的传动机构进行动作, 传动机构带动下锁止片2-1滑动, 下锁止片2-1退出与上 锁止片1-1的啮合状态, 解锁车窗。 0057 与此同时, 操作人员拔出摇杆锁止解锁杆11-7, 第二锁止块11-10在锁止块复位弹 簧11-8带动下, 将第二锁止块11-10拉回, 退出与第一锁止块11-5啮合的状态, 手动驱动机 构11得以解锁。 操作人员上下摇动手动摇杆11-2, 手动摇杆11-2通过第二活塞推杆11-1连 接第一活塞推杆8-6, 而第一活塞推杆8-6固连第一活塞片8-5, 从而带动第一活塞片8-5上 下移动, 每一次第一活塞片8-5在三通管缸体8-4的来回行程完成一次吸气和排气,。
50、 吸入的 气体从手动进气管道8-7进入, 从出气管道8-3排出, 因为三通阀8每一个管道都装有单向 阀, 使得气体只能单向流动, 将气体压进气阀的进气孔9-4。 0058 当气体从进气孔9-4进入, 推动第二活塞片9-5, 从而推出气阀伸缩杆9-7。 气簧杆 10-1通过气簧杆滑块10-3能随着气阀伸缩杆9-7一起运动, 因为气簧杆10-1与支撑杆10-2 设有一定的液压, 在车窗锁止时, 支撑杆10-2可以折叠, 使得车窗本体2能进入车窗框架1 中, 当车窗解锁后, 设有阻尼和预应力的车窗弹射器12将车窗本体2弹出, 此时组合气簧杆 10开始展开, 同时气阀9开始动作带动组合气簧杆10下移,。
- 内容关键字: 下翻式 客车 安全 逃生
茶叶加工用的上料装置.pdf
便于装卸的储料桶.pdf
智能化多腔体入料数量检测机构及高速计数筛选装置.pdf
焊接辅助装置.pdf
无纺布切边装置.pdf
阀门用端面打磨装置.pdf
推砖装置.pdf
污染水体水藻清理装置.pdf
调整木板输送姿态的输送装置.pdf
切边刀装配总成.pdf
液压油过滤器.pdf
用于检测育苗水体中弧菌含量的培养装置.pdf
自动配料加料装置.pdf
电加热器超导热管用烘箱.pdf
避免交叉感染的门诊采血车.pdf
压力管道承压检测装置.pdf
多功能彩妆盒.pdf
激光增强的纳米线电子源组件.pdf
旋转型空气净化消毒灯.pdf
无人机智能电力线路巡检系统.pdf
消防器械生产用焊接装置.pdf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电力数据挖掘与分析系统.pdf
条码扫描机.pdf
基于TDS-Unet网络的地震速度模型重构方法、介质和设备.pdf
纺织弹性带生产自动卷绕装置及其方法.pdf
基于BIM的轨道交通运维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电子封装用导电银胶及其制备方法.pdf
基于虚拟编组计算列车数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菌落计数样本的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高压断路器机械合闸闭锁装置.pdf
竖井采矿用罐笼旋调升降装置.pdf
热升级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pdf
一种基于CT取能的串补平台用超声波驱鸟装置.pdf
洗发剂组合物.pdf
一种先导式控制带智能PEEP呼吸机气路系统.pdf
防晒化妆品.pdf
双功能钉接多肽和其用途.pdf
用于药物输送装置的组件和药物输送装置.pdf
一种抑制皮肤真菌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无糖型益脑宁片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巴布剂.pdf
透析液的浓度监视方法及其装置.pdf
一种杀菌机.pdf
美发亮发定型组合物.pdf
一种肉牛高效育肥颗粒饲料.pdf
一种治疗软骨病的中药口服汤剂.pdf
乳糖酶剂.pdf
一种阿维莫泮固体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治疗液注入装置.pdf
一种IGAN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的用途.pdf
一种无源光网络中实现互通组播的方法、系统与装置.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