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食用菌栽培料的灭菌设备及灭菌方法.pdf
《用于食用菌栽培料的灭菌设备及灭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食用菌栽培料的灭菌设备及灭菌方法.pdf(11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1118066.X (22)申请日 2019.11.15 (71)申请人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地址 210014 江苏省南京市中山门外大街 柳营100号 (72)发明人 王明友周德欢宋卫东丁天航 吴今姬王教领周帆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乐羽知行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2326 代理人 朱磊 (51)Int.Cl. A01G 18/30(2018.01) A01G 18/20(2018.01) A61L 2/20(2006.01) (54)发明名称。
2、 一种用于食用菌栽培料的灭菌设备及灭菌 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菌设备及灭菌方法, 尤其 涉及一种用于食用菌栽培料的灭菌设备及灭菌 方法, 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结构包 括横置于机架上的罐体, 所述机架上设有罐体支 撑装置以及驱动罐体旋转的电机, 所述罐体的两 端密封前、 后罐盖, 所述前罐盖的入口端连接集 料箱, 所述集料箱的箱体外部设有压力传感器、 震动器以及用于驱动位于集料箱顶部的入口盖 板开合的伺服电动机缸;所述罐体的内部固定管 道, 所述罐体的内部管道与外部移动式臭氧机相 连; 所述罐体的内壁沿轴向分布连续的螺旋搅 龙, 通过上述装置的各部件相互配合, 可以实现。
3、 食用菌栽培料在罐体内的臭氧消毒灭菌, 缩短食 用菌栽培料常规消毒灭菌时间, 减少常规蒸汽消 毒时的燃料消耗。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110651667 A 2020.01.07 CN 110651667 A 1.一种用于食用菌栽培料的灭菌设备,包括横置于机架上的罐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 架上设有罐体支撑装置以及驱动罐体旋转的电机, 所述罐体的两端密封前、 后罐盖, 所述前 罐盖的入口端连接集料箱, 所述集料箱的箱体外部设有压力传感器、 震动器以及用于驱动 位于集料箱顶部的入口盖板开合的伺服电动机缸;所述罐体的内部固定管道, 所述罐体的 内壁沿轴向分布连续的螺旋搅龙,。
4、 螺旋搅龙叶片之间的罐体内壁具有与搅龙叶片位置垂直 的刮板, 所述罐体内设有温湿度传感器以及臭氧浓度传感器; 所述罐体的后罐盖上具有出 料口; 所述罐体的外部具有周向布置的传动齿轮, 所述传动齿轮与电机驱动的驱动齿轮啮 合,各传感器与外部控制系统经电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食用菌栽培料的灭菌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体的内壁沿 轴向分布断续的螺旋搅龙, 所述螺旋搅龙之间相互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食用菌栽培料的灭菌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体与两端机 架上箍环有一定间隙, 通过密封圈密封, 罐体和箍环对应位置分别开有两处密封槽, 密封圈 卡在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
5、1所述用于食用菌栽培料的灭菌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道分为通 风管道、 通湿管道, 所述臭氧管道固定于两端罐盖底部, 并与前罐盖外部的移动式臭氧机连 接, 所述通湿管道固定于两端罐盖上部, 所述通风管道与通湿管道在罐体内呈三角形排布, 穿过前罐盖连通至后罐盖并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食用菌栽培料的灭菌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风管道和所 述通湿管道上设有均布的孔, 所述孔位于管体表面, 孔上安置高压喷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用于食用菌栽培料的灭菌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间距为10- 20c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用于食用菌栽培料的灭菌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风管。
6、道与 罐体外的臭氧发生装置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食用菌栽培料的灭菌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控制系统 分为三个部分, 分别是传感器参数采集部分、 参数分析与控制处理核心部分以及执行机构 部分, 温湿度传感器以及臭氧浓度传感器从罐体内采集相关参数, 并把参数数据传送给主 控制芯片, 经由主控制芯片对采集到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 与预设值进行对比, 并根据分析 结果及相关控制逻辑选择相应的执行机构对制定的环境参数进行调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食用菌栽培料的灭菌设备的灭菌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 在食用菌栽培料投入罐体之前启动电机带动罐体顺时针转动, 通过铲车将栽 培料。
7、投入集料箱, 集料箱内的压力传感器接收信号, 启动震动器与伺服电动缸, 入口盖板打 开, 食用菌栽培料落入罐体中, 此时罐体内轴向分布的螺旋搅龙和刮板带动食用菌栽培料 往后罐盖处移动和上下翻转, 便于前端盖处的培养料往后移动,并通过外部的通风管道将 臭氧输入; 当所述食用菌栽培料到达后罐盖处时, 待集料箱内无栽培料后震动器与入口盖 板关闭, 进行密闭环境内的臭氧消毒;第二步、 臭氧开始时, 先经通湿管道对食用菌栽培料 增湿, 使栽培料的相对湿度达到70%以上, 以利于栽培料中杂菌细胞的膨胀, 致使细胞壁变 薄, 易受到臭氧的渗透溶解, 杀死杂菌;臭氧发生装置产生的臭氧经通风管道进入罐体内进 行。
8、臭氧消毒灭菌, 要求罐体内的臭氧浓度70mg/m3时的时间不少于120min, 且总的供给时 间不少于240min;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0651667 A 2 第三步、 臭氧在罐体内为间断式灭菌, 当臭氧设备工作时, 螺旋绞龙同步旋转, 以便于 食用菌栽培料与臭氧进行充分接触, 实现栽培料灭菌彻底; 第四步、 关闭臭氧发生系统1小时后, 开启反向旋转电机, 将罐体内灭菌后的栽培料从 出料口处推出, 进行下一步工序作业。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0651667 A 3 一种用于食用菌栽培料的灭菌设备及灭菌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菌设备及方法, 。
9、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食用菌栽培料的灭菌设备及 方法, 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食用菌生产过程中需对栽培基质进行消毒灭菌, 防治生产过程中的杂菌感染, 造 成产量下降甚至绝产。 因此, 需先对栽培料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后进行装袋装瓶作业, 完成 装袋装瓶后再进行蒸汽常压或高压灭菌处理, 已达消灭栽培料内部杂菌的目的。 然而, 当 前食用菌搅拌均采用开放式搅拌方式对栽培料进行搅拌混合, 待培养料搅拌均匀后再进行 装袋装瓶作业。 装料后的菌袋或菌瓶需在密封的环境内进行蒸汽消毒灭菌, 灭菌时间均在 11个小时以上, 耗时且消耗大量的能源。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
10、的栽培料灭菌不规范, 消耗能量大, 灭菌时间 长等缺陷, 提出一种用于食用菌栽培料的灭菌设备及灭菌方法, 缩短灭菌时间, 节约能源。 0004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技术问题: 一种用于食用菌栽培料的灭菌设备,包 括横置于机架上的罐体, 所述机架上设有罐体支撑装置以及驱动罐体旋转的电机, 所述罐 体的两端密封前、 后罐盖, 所述前罐盖的入口端连接集料箱, 所述集料箱的箱体外部设有压 力传感器、 震动器以及用于驱动位于集料箱顶部的入口盖板开合的伺服电动机缸;所述罐 体的内部固定管道, 所述罐体的内壁沿轴向分布连续的螺旋搅龙, 螺旋搅龙叶片之间的罐 体内壁具有与搅龙叶片位置垂直的刮板, 所述罐。
11、体内设有温湿度传感器以及臭氧浓度传感 器; 所述罐体的后罐盖上具有出料口; 所述罐体的外部具有周向布置的传动齿轮, 所述传动 齿轮与电机驱动的驱动齿轮啮合。 控制系统与管道入口阀门连接, 实现整个灭菌过程温湿 度等控制。 0005 所述螺旋搅龙还可以是另一种结构, 所述罐体的内壁沿轴向分布断续的螺旋搅 龙, 所述螺旋搅龙之间相互衔接。 因为连续式螺旋搅龙效率低、 效果较差, 在轴向对物料负 荷大, 物料不能及时排除可能损坏电机, 断续式搅龙效果较好。 0006 所述罐体与两端机架上箍环有一定间隙, 通过密封圈密封, 罐体和箍环对应位置 分别开有两处密封槽, 密封圈卡在槽中, 实现接触式滑动密封。
12、。 0007 所述管道分为通风管道、 通湿管道, 所述通风管道固定于两端罐盖底部, 并与前罐 盖外部的臭氧发生装置连接, 所述通湿管道固定于两端罐盖上部, 所述通风管道与通湿管 道在罐体内呈三角形排布, 穿过前罐盖连通至后罐盖并固定。 0008 所述通风管道和所述通湿管道上设有均布的孔, 所述孔间距为10cm, 保证栽培料 加湿过程中的均匀, 所述孔位于管体表面, 孔上安装高压喷嘴,用于实现防阻塞的效果。 0009 所述通风管道与罐体外的臭氧发生装置连接。 0010 所述外部控制系统分为三个部分, 分别是传感器参数采集部分、 参数分析与控制 说明书 1/4 页 4 CN 110651667 A。
13、 4 处理核心部分以及执行机构部分, 温湿度传感器以及臭氧浓度传感器从罐体内采集相关参 数, 并把参数数据传送给主控制芯片, 经由主控制芯片对采集到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 与预 设值进行对比, 并根据分析结果及相关控制逻辑选择相应的执行机构对制定的环境参数进 行调控。 0011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上述装置的灭菌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第一步、 将食用菌栽培 料投入罐体内, 加水、 搅拌进行湿度调节; 第二步、 对完成湿度要求的食用菌栽培料进行臭氧消毒灭菌; 第三步、 将灭菌完成的食用菌栽培料在罐体内静放1小时后, 完成出料、 进行下一步工 序作业。 0012 具体是: 第一步、 在食用菌栽培料。
14、投入罐体之前启动电机带动罐体顺时针转动, 通 过铲车将栽培料投入集料箱, 集料箱内的压力传感器接收信号, 启动震动器与伺服电动缸, 入口盖板打开, 食用菌栽培料落入罐体中, 此时罐体内轴向分布的螺旋搅龙和刮板带动食 用菌栽培料往后罐盖处移动和上下翻转, 便于前端盖处的培养料往后移动,并通过外部的 通风管道将臭氧输入罐体内, 保证灭菌过程中的臭氧浓度。 当所述食用菌栽培料到达后罐 盖处时, 待集料箱内无栽培料后震动器与入口盖板关闭, 进行预灭菌; 第二步、 臭氧灭菌时, 先经通湿管道对食用菌栽培料增湿, 使栽培料的湿度达到70%要求, 臭氧发生装置经通风管 道进行灭菌, 保持罐体内的臭氧浓度70。
15、mg/m3时的时间不少于120min, 且总的供给时间不 少于240min, 灭菌完成; 第三步、 臭氧在罐体内为间断式灭菌, 当臭氧设备工作时, 螺旋绞龙 同步旋转, 以便于食用菌栽培料与臭氧进行充分接触, 实现栽培料灭菌彻底。 灭菌完成后电 机驱动发酵罐体逆时针旋转, 将食用菌栽培料发酵推出出料口包装。 需要注意的是需臭氧 发生装置停机1小时候再对栽培料进行装袋装袋后的接种工序, 避免臭氧对人体的呼吸系 统等的伤害。 0013 本发明通过上述装置的各部件相互配合, 可以实现高效的食用菌栽培料灭菌。 附图说明 0014 图1 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
16、0016 图3为图1中罐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4为罐体和机架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5为前罐盖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6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7为图1 中控制系统的流程图。 0021 图8为图1中控制系统的电路图。 0022 图中标号1-风机, 2-通风、 通湿管道, 3-机架, 4-振动装置, 5-物料入口, 6-入 口盖板, 7-罐体, 7-1-刮板, 7-2- 传动齿轮, 8-温湿度传感器, 9-螺旋绞龙, 10-臭氧 浓度传感器, 11-驱动齿轮, 12-支撑装置, 13-伺服电动缸, 14-前罐盖, 15-控制系统, 16-出料口, 1。
17、7-后罐盖, 18-密封圈, 19-箍环, 20-压力传感器, 21-臭氧发生器。 说明书 2/4 页 5 CN 110651667 A 5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结构如图1-5所示, 包括横置于机架3上的罐体, 机架3上设有罐体支撑装置 12以及驱动罐体旋转的电机, 罐体的两端密封前、 后罐盖, 前罐盖的入口端连接集料箱, 集 料箱上设有物料入口5,集料箱的箱体外部设有压力传感器20、 振动装置4以及用于驱动位 于集料箱顶部的入口盖板6开合的伺服电动机缸13; 罐体的内部固定管道2, 罐体的内壁沿 轴向分布连续的螺旋搅龙9, 用以实现栽培料的输送, 螺旋搅龙9叶片之间的。
18、罐体内壁具有 与搅龙9叶片位置垂直的刮板7-1, 罐体内的管道2上设有温湿度传感器8以及臭氧浓度传感 器10罐体的后罐盖17上具有出料口16; 罐体7外部具有周向布置的传动齿轮7-2, 传动齿轮 7-2与电机驱动的驱动齿轮11啮合。 传感器从罐体内采集相关参数, 并把参数数据传送给主 控制芯片, 经由主控制芯片对采集到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 与预设值进行对比, 并根据分析 结果及相关控制逻辑选择相应的执行机构, 控制通风管道入口阀门开闭, 实现整个灭菌过 程温湿度等控制。 外部控制系统分为三个部分, 分别是传感器参数采集部分、 参数分析与控 制处理核心部分以及执行机构部分, 温湿度传感器以及臭氧。
19、浓度传感器从罐体内采集相关 参数, 并把参数数据传送给主控制芯片, 经由主控制芯片对采集到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 与 预设值进行对比, 并根据分析结果及相关控制逻辑选择相应的执行机构对制定的环境参数 进行调控,具体流程见图7。 罐体7与两端机架上箍环19有一定间隙, 通过密封圈18密封, 罐 体7和箍环19对应位置分别开有两处密封槽, 密封圈卡在槽中, 实现接触式滑动密封。 管道2 分为通风管道、 通湿管道, 通风管道固定于两端罐盖底部, 并与前罐盖外部的风机1连接, 通 湿管道固定于两端罐盖上部, 通风管道与通湿管道在罐体内呈三角形排布, 穿过前罐盖连 通至后罐盖并固定。 通风管道和所述通湿管。
20、道上设有均布的孔, 孔位于管体表面, 孔上安装 高压喷嘴。 0024 本实施例的罐体外接臭氧发生装置21, 通风管道与罐体外的臭氧发生装置21连 接。 0025 当发酵罐采用臭氧灭菌时, 如图7-8所示, 其灭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 在食 用菌栽培料投入罐体之前启动电机带动罐体顺时针转动, 通过铲车将栽培料投入集料箱, 集料箱内的压力传感器接收信号, 启动震动器与伺服电动缸, 入口盖板打开, 食用菌栽培料 落入罐体中, 此时罐体内轴向分布的螺旋搅龙和刮板带动食用菌栽培料往后罐盖处移动和 上下翻转, 便于前端盖处的培养料往后移动,并通过外部的通风管道将臭氧输入; 当所述食 用菌栽培料到达。
21、后罐盖处时, 待集料箱内无栽培料后震动器与入口盖板关闭, 进行密闭环 境内的臭氧消毒。 0026 第二步、 臭氧开始时, 先经通湿管道对食用菌栽培料增湿, 使栽培料的相对湿度达 到70%以上, 以利于栽培料中杂菌细胞的膨胀, 致使细胞壁变薄, 易受到臭氧的渗透溶解, 杀 死杂菌。 臭氧发生装置产生的臭氧经通风管道进入罐体内进行臭氧消毒灭菌, 要求罐体内 的臭氧浓度70mg/m3时的时间不少于120min, 且总的供给时间不少于240min; 第三步、 臭氧在罐体内为间断式灭菌, 当臭氧设备工作时, 螺旋绞龙同步旋转, 以便于 食用菌栽培料与臭氧进行充分接触, 实现栽培料灭菌彻底; 第四步、 开。
22、启反向旋转电机, 电机驱动发酵罐体逆时针旋转, 将食用菌栽培料发酵推出 出料口包装。 需要注意的是需臭氧发生装置停机1小时候再对栽培料进行装袋装袋后的接 说明书 3/4 页 6 CN 110651667 A 6 种工序, 避免臭氧对人体的呼吸系统等的伤害。 0027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 灭菌方法也相同, 如图6所示, a为实施例1中搅 龙结构, b为本实施例螺旋搅龙的结构, 罐体的内壁沿轴向分布断续的螺旋搅龙, 螺旋搅龙 之间相互衔接, 随着罐体转动。 该结构不仅可以实现栽培料的输送, 还能实现在罐体内不断 翻炒搅拌, 使栽培料与臭氧接触更加均匀, 有利于灭菌。 0028 除上述实施外, 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 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 的技术方案, 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说明书 4/4 页 7 CN 110651667 A 7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4 页 8 CN 110651667 A 8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4 页 9 CN 110651667 A 9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3/4 页 10 CN 110651667 A 10 图7 图8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1 CN 110651667 A 11 。
- 内容关键字: 用于 食用菌 栽培 灭菌 设备 方法
硫磺或硫铁矿制酸低温废热回收装置.pdf
沙蚕养殖装置.pdf
木材生产加工的翻转输送装置.pdf
马铃薯贮藏装置.pdf
自动输送扎花机.pdf
便于下料的不锈钢板压弯装置.pdf
海洋潮汐的水位监测仪安装装置.pdf
采血冰浴盒及样本固定装置.pdf
基于活性炭吸附脱附的有机废气连续处理系统.pdf
水利勘测水位计.pdf
微型高压放气阀.pdf
燃气管内壁清洁设备.pdf
光伏支架表面热镀锌装置.pdf
软管收卷调节机构及收卷机.pdf
转子线圈绕线压线装置.pdf
陶瓷坯泥生产设备.pdf
FRID通道式扫描机.pdf
智能电网安全运维监测装置.pdf
密封性好的细胞培养皿.pdf
计算机散热装置降噪组件.pdf
间续进料机构.pdf
电解液配置系统.pdf
实验小鼠喂药装置.pdf
智能防脱机械手.pdf
槽钢的压延结构.pdf
局部集中载荷作用下的组合梁精细化应力位移分析方法.pdf
精准按摩机芯机构.pdf
位置自动调节的热压装置.pdf
用于糠醛生产的糠醛渣输送装置.pdf
硫酸钾镁盐添加剂饲料生产用搅拌式混合装置.pdf
AIP三维堆叠TR气密封装组件.pdf
应急储能电源系统及应急储能电源.pdf
用于连续混合粉剂的装置及用于生产显影静电图象的上色剂的方法.pdf
可降解的静电液体显影剂树脂.pdf
无损检测导火索火药密度均匀性的方法.pdf
X射线分析装置.pdf
用于机械磅秤的液压称重采集单元.pdf
一种在线汽油蒸汽压分析仪.pdf
地层结构成象的电磁仪器.pdf
隔离电压和/或电流测量的电路装置.pdf
具有新型声镜的反射式声显微镜.pdf
运动物体定位系统.pdf
阴历运算装置.pdf
用于色谱仪的吸收分析器和数据处理方法.pdf
Β射线吸收型烟、尘传感器.pdf
科学施肥计算尺.pdf
薄层调频分析技术.pdf
一种半导体扩散长度测量仪.pdf
污水生化需氧量BOD快速测定方法.pdf
一种矿井高频地震仪.pdf
试剂箱及适合使用该试剂箱的分析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