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含式生物指示剂容器.pdf

上传人:sha****007 文档编号:11064278 上传时间:2021-08-3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20.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自含式生物指示剂容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自含式生物指示剂容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自含式生物指示剂容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文档描述:

《自含式生物指示剂容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含式生物指示剂容器.pdf(10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921043.8 (22)申请日 2019.11.08 (73)专利权人 浙江泰林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地址 311401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东洲街 道东洲工业功能区七号路33号等 (72)发明人 胡美珠叶大林沈志林高凯斐 赵赢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凯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3267 代理人 金盟 (51)Int.Cl. C12M 1/12(2006.01) C12M 1/0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

2、名称 一种自含式生物指示剂容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含式生物指示剂 容器, 作为改进, 包括培养基容器、 与培养基容器 密封配合的上端盖, 所述的培养基容器上设有阻 隔封口层, 所述的阻隔封口层分割容器为隔离的 上、 下腔体, 所述的上腔体与上端盖之间构成封 闭腔体, 所述的上端盖与容器之间设有可轴向相 对位移的余量, 所述的上端盖内与阻隔封口层对 应处设有凸出的破层部。 本实用新型生物指示剂 载体及培养基都是密封在容器内, 与外界隔绝, 完全有效地避免了外界污染, 另外上腔体靠近容 器上部设置、 与上端盖密封构成存储生物指示剂 载体的腔体, 便于消毒灭菌, 生物指示剂载体与 。

3、培养基配合, 只需要按压和旋转上端盖即可。 本 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便于操作、 无需破坏容器, 转 移接种有效避免外界干扰。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CN 212247028 U 2020.12.29 CN 212247028 U 1.一种自含式生物指示剂容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培养基容器、 与培养基容器密封配合 的上端盖, 所述的培养基容器上设有阻隔封口层, 所述的阻隔封口层分割容器为隔离的上、 下腔体, 所述的上腔体与上端盖之间构成封闭腔体, 所述的上端盖与容器之间设有可轴向 相对位移的余量, 所述的上端盖内与阻隔封口层对应处设有凸出的破层部, 所述的破层部 与阻隔封口层设。

4、有一定距离, 所述的破层部随上端盖与容器之间轴向相对位移而刺破或挤 破阻隔封口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含式生物指示剂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容器内壁设有固定 阻隔封口层的阶梯面, 所述的阻隔封口层固定于容器内壁的阶梯面上、 与上端盖构成封闭 隔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含式生物指示剂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上端盖内侧设 有内腔体, 所述的内腔体与上腔体构成密封腔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含式生物指示剂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上端盖设有定位止 挡上端盖相对于培养基容器轴向位移的易拉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含式生物指示剂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破层部设有锯齿。

5、状 刃口, 所述的上端盖内侧设有内腔体, 所述的内腔体设置于锯齿状刃口的破层部的中心, 所 述的内腔体与上腔体构成密封腔体。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含式生物指示剂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上端盖设有连通上 腔体的透气孔, 所述的透气孔设有至少一个, 所述的透气孔上设有灭菌介质可通过的透析 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含式生物指示剂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透析层设置于上端 盖的上端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含式生物指示剂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上端盖与容器位于 移动的余量之内还设有第二挡密封处, 所述的上端盖与容器位于第二挡密封处配合, 上端 盖的破层部突破阻隔封口层。 9.如。

6、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含式生物指示剂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至少第二挡密封处 为弹性、 塑性、 硬质、 卡扣、 过盈或螺纹密封。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含式生物指示剂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容器设有定位上 端盖的止挡沿。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247028 U 2 一种自含式生物指示剂容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指示剂容器, 尤其是一种适用于用气体作为灭菌介质、 集培养功能于一体的自含式生物指示剂容器。 背景技术 0002 在气体灭菌效果检测领域, 生物指示剂是监控灭菌有效性的唯一可靠依据。 目前 普遍的做法是将经过灭菌后的生物指示剂载体转移至含有。

7、培养基的培养器皿中进行接种, 通过恢复生长实验判别灭菌是否有效。 传统方法操作繁琐, 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 且在转移 过程中生物指示剂被环境微生物污染的风险较高, 容易产生假阳、 假阴性结果。 0003 现有的各类型自含式生物指示剂容器虽然较传统方法有所改变, 可无需转移接 种, 但现有的各类型自含式生物指示剂容器都将生物指示剂载体设置于细长容器腔体底 部, 其上部设置玻璃容器储存液体培养基。 这种结构使生物指示剂载体处在灭菌气体流动 的盲端, 不利于灭菌; 且培养基需通过掰断玻璃容器进行释放, 操作不便且有玻璃渣造成破 损风险; 其次培养器皿无法形成封闭空间, 内部含有菌落的培养液容易倾倒溢。

8、出, 造成环境 污染并带来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提供一种适用于用气体作为灭 菌介质、 集培养功能于一体的自含式生物指示剂容器。 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含式生物指示剂容器, 作为改进, 包括培养基容器、 与培养基容器密封配合的上端盖, 所述的培养基容器上设有阻隔封口层, 所述的阻隔封口层分割容器为隔离的上、 下腔体, 所述的上腔体与上端盖之间构成封闭腔 体, 所述的上端盖与容器之间设有可轴向相对位移的余量, 所述的上端盖内与阻隔封口层 对应处设有凸出的破层部, 所述的破层部与阻隔封口层设有一定距离, 所述的破。

9、层部随上 端盖与容器之间轴向相对位移而刺破或挤破阻隔封口层。 0006 作为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容器内壁设有固定阻隔封口层的阶梯面, 所述的阻隔封 口层固定于容器内壁的阶梯面上、 与上端盖构成封闭隔腔。 0007 作为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上端盖内侧设有内腔体, 所述的内腔体与上腔体构成密 封腔体。 0008 作为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上端盖设有定位止挡上端盖相对于培养基容器轴向位移 的易拉环。 0009 作为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破层部设有锯齿状刃口, 所述的上端盖内侧设有内腔体, 所述的内腔体设置于锯齿状刃口的破层部的中心, 所述的内腔体与上腔体构成密封腔体。 0010 作为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

10、上端盖设有连通上腔体的透气孔, 所述的透气孔设有至 少一个, 所述的透气孔上设有灭菌介质可通过的透析层。 0011 作为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透析层设置于上端盖的上端面。 说明书 1/3 页 3 CN 212247028 U 3 0012 作为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上端盖与容器位于移动的余量之内还设有第二挡密封 处, 所述的上端盖与容器位于第二挡密封处配合, 上端盖的破层部突破阻隔封口层。 0013 作为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至少第二挡密封处为弹性、 塑性、 硬质、 卡扣、 过盈或螺纹 密封。 0014 作为进一步改进, 所述的容器设有定位上端盖的止挡沿。 0015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 在。

11、培养基容器上设置阻隔封口层并分割容器为隔 离的上、 下腔体, 上腔体与上端盖之间构成封闭腔体用于放置生物指示剂载体, 下腔体用于 放置培养基, 上端盖内与阻隔封口层对应处设有凸出的破层部, 当需要将生物指示剂载体 转移至培养基中进行接种, 用力按压上端盖或/和容器, 使其产生轴向位移, 破层部将随上 端盖与容器之间轴向相对位移而刺破或挤破阻隔封口层, 其有益效果是, 生物指示剂载体 及培养基都是密封在容器内, 与外界隔绝, 完全有效地避免了外界污染, 另外上腔体靠近容 器上部设置、 与上端盖密封构成存储生物指示剂载体的腔体, 便于消毒灭菌, 生物指示剂载 体与培养基配合, 只需要按压和旋转上端。

12、盖即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便于操作、 无需破 坏容器, 转移接种有效避免外界干扰。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容器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18 图3是容器的分解示意图。 0019 图4是容器的示意图。 0020 图5是上端盖与容器轴向对向位移后生物指示剂接种培养的示意图。 0021 图6是上端盖与容器轴向对向位移后生物指示剂接种培养的剖视图。 0022 图7是图6的b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参见图1-7, 本实施案例包括培养基容器1、 与培养基容器1密封配合的上端盖2, 所 述的培养基容器1上设有阻隔封口层3, 所述的阻隔封口。

13、层3分割容器为隔离的上、 下腔体 11、 12, 所述的上腔体11与上端盖2之间构成用于放置生物指示剂载体8的封闭腔体, 下腔体 用于预存储培养基9。 所述的上端盖2与容器1之间设有可轴向相对位移的余量, 所述的上端 盖2内与阻隔封口层3对应处设有凸出的破层部20, 所述的破层部20与阻隔封口层3设有一 定距离, 容器正常封闭时阻隔封口层3隔断上、 下腔体11、 12, 当需要将生物指示剂载体转移 至培养基中进行接种时, 所述的破层部20随上端盖2与容器1之间轴向相对位移而刺破或挤 破阻隔封口层3。 阻隔封口层3可采用高阻隔铝箔封口。 0024 培养基容器1内壁设有固定阻隔封口层的阶梯面13,。

14、 所述的阻隔封口层3固定于容 器1内壁的阶梯面13上、 与上端盖2构成封闭隔腔。 培养基容器1可优先采用罐体或瓶体。 0025 上端盖2内侧设有内腔体21, 所述的内腔体21与上腔体11构成用于放置生物指示 剂载体8的密封腔体。 0026 上端盖2设有定位止挡上端盖2相对于培养基容器1轴向位移的易拉环22, 通过设 置在上端盖上的易拉环实现安全保护, 防止异常按压。 说明书 2/3 页 4 CN 212247028 U 4 0027 破层部20设有锯齿状刃口201, 内腔体21可优先设置于锯齿状刃口的破层部的中 心, 这样生物指示剂载体8可置于内腔体21内, 内腔体21外部破层部20锯齿状刃口。

15、可随上端 盖的旋转和轴向按压刺破或挤破的阻隔封口层3。 这样可便于生物指示剂载体8快速突破阻 隔封口层3转移至下腔体12的培养基内。 0028 上端盖2设有连通上腔体11的透气孔4, 所述的透气孔4设有至少一个, 所述的透气 孔4上设有灭菌介质可通过的透析层5。 透气孔4均布于上端盖2上通过内腔体21连通上腔体 11, 灭菌介质可通过透析层5和透气孔4进入上腔体11, 避免出现灭菌盲端、 死角, 便于生物 指示剂载体8的灭菌。 透析层5设置于上端盖2的上端面。 0029 上端盖2与容器1位于移动的余量之内还设有第二挡密封处, 所述的上端盖2与容 器1位于第二挡密封处6配合, 上端盖2的破层部2。

16、0突破阻隔封口层3。 0030 其中, 至少第二挡密封处为弹性、 塑性、 硬质、 卡扣、 过盈或螺纹密封。 本实施案例 作为优选, 设置为两挡密封处。 第一挡密封处用于密封上端盖2与容器1; 第二挡密封处,当 上端盖2向容器1轴向移动时, 破层部20随上端盖2与容器1之间轴向相对位移而刺破或挤破 阻隔封口层3, 使生物指示剂载体8落入容器1中的培养基内时, 上端盖2与容器1恰好位于第 二挡密封处密封。 本实施案例中两挡密封处利用高分子材料的弹性、 塑性实现卡扣式过盈 连接、 密闭。 两挡密封处均设有可密封配合的卡扣, 参见图1、 2、 6、 7。 图1、 2上端盖2与容器1 位于第一挡密封处,。

17、图6、 7上端盖2与容器1位于第二挡密封处。 本实施案例中两挡密封处包 括上端盖2所设的两挡密封凸起, 即与第一挡密封处对应的第一密封凸起61, 与第二挡密封 处对应的第二密封凸起6, 在容器1相应处设置一挡第三密封凸起15。 上端盖2第一密封凸起 61与培养基容器1第三密封凸起15相配合构成第一挡密封处, 破层部20与完整的阻隔封口 层3设有一定距离, 作为初始状态。 当破层部20随上端盖2与容器1之间轴向相对位移而刺破 或挤破阻隔封口层3, 生物指示剂载体8转移至容器1的培养基内, 第二密封凸起6与第三密 封凸起15配合构成第二挡密封处。 0031 容器1设有定位上端盖2的止挡沿7。 止挡。

18、沿7可用于止挡易拉环22, 保证培养基容 器1在正常密封未进行接种的状况下用阻隔封口层3阻隔生物指示剂载体8与培养基。 另外 易拉环22可用于防盗和快速识别自含式生物指示剂容器是否被使用过或被意外损坏。 如果 易拉环22被破坏, 将被认为容器1被使用、 破坏或破损, 容器1中的培养基或/和生物指示剂 被污染, 将不再继续使用。 有效保证自含式生物指示剂容器的准确性。 003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含式生物指示剂容器, 生物指示剂载体8放置在靠近灭菌剂 作用处, 避免了因灭菌死角造成的杀灭困难问题, 同时采用专用结构全封闭转移生物指示 剂载体8, 无需破坏容器, 避免了玻璃渣导致损伤的问题。 00。

19、33 参见图1、 2、 4, 上端盖2与培养基容器1位于第一挡密封处, 破层部20与阻隔封口层 3设有一定距离, 作为初始状态,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撕掉上端盖2上的易拉环22, 再用力按 压和旋转上端盖2或/和容器1, 使破层部20刺破或挤破培养基容器1上的阻隔封口层3, 生物 指示剂载体8落入培养基容器1中的培养基内进行接种培养。 0034 继续按压上端盖2后, 上端盖2上第二密封凸起6与第三密封凸起15配合构成第二 挡密封处, 上端盖2与容器1组成密封腔体, 防止培养基等泄露。 说明书 3/3 页 5 CN 212247028 U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5 页 6 CN 212247028 U 6 图3 说明书附图 2/5 页 7 CN 212247028 U 7 图4 说明书附图 3/5 页 8 CN 212247028 U 8 图5 说明书附图 4/5 页 9 CN 212247028 U 9 图6 图7 说明书附图 5/5 页 10 CN 212247028 U 10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生物 指示剂 容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自含式生物指示剂容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106427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