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气动刮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pdf
《手持式气动刮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持式气动刮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1070185.2 (22)申请日 2019.11.05 (71)申请人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 司长庆钻井总公司 地址 710018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路151号长 庆大厦1902室 (72)发明人 张国安朱亚峰张伟王松林 巨国庆赵选侯军民邢俊涛 宋春艳刘红艳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61108 代理人 高云 (51)Int.Cl. E21B 37/0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手持式气动刮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57。
2、)摘要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 种手持式气动刮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通过手握 本体一端的手柄部1, 将本体另一端自身设置形 成的一圈螺旋形结构套接在待刮泥的钻具上, 然 后气源管线通气后, 气流通过螺旋形结构的本体 上设置的吹气孔进行给待刮泥的钻具刮泥, 使用 该结构的气动刮泥装置能够安全、 便捷地对井 口、 大小鼠洞钻具进行刮泥操作, 同时操作人员 可以减少到一个人, 对井口和大小鼠洞的钻具进 行吹扫刮泥, 干净彻底, 结构简单, 刮泥效率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CN 110685641 A 2020.01.14 CN 110685641 A 1.一种手。
3、持式气动刮泥装置, 其特征是: 包括本体(2), 本体(2)的一端为手柄部(1), 本 体(2)的另一端为气动刮泥部, 本体(2)上的气动刮泥部为本体(2)另一端自身设置形成的 一圈螺旋形结构, 且本体(2)另一端端部位于螺旋形结构的顶部, 本体(2)一端手柄部(1)连 接有气源管线(4), 螺旋形结构的本体(2)上设置有吹气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气动刮泥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的本体(2)为金属 结构的管线, 金属结构的管线本体(2)的一端通过自身形变设置成螺旋形结构的气动刮泥 部, 螺旋形结构的气动刮泥部螺旋面为360度的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气。
4、动刮泥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的本体(2)沿着本 体(2)自身形状外侧还连接有支撑架, 支撑架与本体(2)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气动刮泥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的本体(2)为紫铜 管线, 紫铜管线上形成螺旋形结构的气动刮泥部的端部还设置有堵头(5), 紫铜管线的手柄 部(1)的端部与气源管线(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气动刮泥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的吹气 孔(6)均匀设置在螺旋形结构的本体(2)上, 相邻两个吹气孔(6)之间的距离为2cm4cm, 吹 气孔(6)的直径为1mm3mm, 吹气孔(6)的吹气方向向下, 且与螺旋形结构气动刮。
5、泥部轴向 方向成45 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气动刮泥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的相邻两个吹气孔 (6)之间的距离为3cm, 吹气孔(6)的直径为2m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气动刮泥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的支撑架为金属结 构支撑架, 金属结构支撑架的直径小于的本体(2)的直径, 所述金属结构支撑架采用钢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气动刮泥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的手柄部(1)为固 定套接在本体(2)与气源管线(4)连接的一端外侧壁上的手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气动刮泥装置, 其特征是: 所述的本体(2)一端 与气源管线(4)连。
6、接处还设置有气源开关(3)。 10.一种手持式气动刮泥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手持 式气动刮泥装置, 其特征是: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手握手柄部(1)将本体(2)上螺旋形结构的气动刮泥部套接在待刮泥的钻具 上; 步骤二: 在步骤一的基础上, 通过手握手柄部(1)转动整个本体(2)上螺旋形结构的气 动刮泥部, 使待刮泥的钻具居中于螺旋形结构的气动刮泥部内; 步骤三: 在步骤二的基础上, 使待刮泥的钻具居中于螺旋形结构的气动刮泥部内后, 使 螺旋形结构的气动刮泥部的内侧壁与待刮泥的钻具侧壁之间的距离为1cm-2cm; 步骤四: 在步骤三的基础上, 打开气源开关(3),。
7、 进行对待刮泥的钻具吹扫刮泥。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0685641 A 2 一种手持式气动刮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气动刮泥装置及其使用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钻井行业在生产过程中, 需要将钻具从井里或大小鼠洞里带出粘附在钻具表面的 泥浆刮干净, 以防止泥浆污染钻台面、 造成人员滑跌风险。 传统的刮泥方式为内外钳工每人 手持一个橡胶圈做成的刮泥器进行刮泥作业, 劳动量大, 刮泥效果差。 另一种刮泥方式为自 动卡瓦自带的气动刮泥器, 刮泥效果较好, 但存在安装、 拆卸繁琐, 成本高的问题, 且对于钻 具从。
8、大小鼠洞带出的泥浆无法实现刮泥。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了一种手持式气动刮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尤其是具有安全、 便捷地对井口、 大小鼠洞钻具进行刮泥的特点, 其中操作人员可以减少到 一个人, 对井口和大小鼠洞的钻具进行吹扫刮泥, 干净彻底。 0004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 一种手持式气动刮泥装置, 包括本体, 本体的一端为手柄部, 本体的另一端为气动 刮泥部, 本体上的气动刮泥部为本体另一端自身设置形成的一圈螺旋形结构, 且本体另一 端端部位于螺旋形结构的顶部, 本体一端手柄部连接有气源管线, 螺旋形结构的本体上设 置有。
9、吹气孔。 0006 所述的本体为金属结构的管线, 金属结构的管线本体的一端通过自身形变设置成 螺旋形结构的气动刮泥部, 螺旋形结构的气动刮泥部螺旋面为360度的圆形。 0007 所述的本体沿着本体自身形状外侧还连接有支撑架, 支撑架与本体可拆卸连接。 0008 所述的本体为紫铜管线, 紫铜管线上形成螺旋形结构的气动刮泥部的端部还设置 有堵头, 紫铜管线的手柄部的端部与气源管线连接。 0009 所述的吹气孔均匀设置在螺旋形结构的本体上, 相邻两个吹气孔之间的距离为 2cm4cm, 吹气孔的直径为1mm3mm, 吹气孔的吹气方向向下, 且与螺旋形结构气动刮泥部 轴向方向成45 夹角。 0010 所。
10、述的相邻两个吹气孔之间的距离为3cm, 吹气孔的直径为2mm。 0011 所述的支撑架为金属结构支撑架, 金属结构支撑架的直径小于的本体的直径, 所 述金属结构支撑架采用钢筋。 0012 所述的手柄部为固定套接在本体与气源管线连接的一端外侧壁上的手柄件。 0013 所述的本体一端与气源管线连接处还设置有气源开关。 0014 一种手持式气动刮泥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气动 刮泥装置, 包括以下步骤 0015 步骤一: 手握手柄部将本体上螺旋形结构的气动刮泥部套接在待刮泥的钻具上; 说明书 1/5 页 3 CN 110685641 A 3 0016 步骤二: 在步骤一的基础上。
11、, 通过手握手柄部转动整个本体上螺旋形结构的气动 刮泥部, 使待刮泥的钻具居中于螺旋形结构的气动刮泥部内; 0017 步骤三: 在步骤二的基础上, 使待刮泥的钻具居中于螺旋形结构的气动刮泥部内 后, 使螺旋形结构的气动刮泥部的内侧壁与待刮泥的钻具侧壁之间的距离为1cm-2cm; 0018 步骤四: 在步骤三的基础上, 打开气源开关, 进行对待刮泥的钻具吹扫刮泥。 001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通过手握本体一端的手柄部1, 将本体另一端自身设置形 成的一圈螺旋形结构套接在待刮泥的钻具上, 然后气源管线通气后, 气流通过螺旋形结构 的本体上设置的吹气孔进行给待刮。
12、泥的钻具刮泥, 使用该结构的气动刮泥装置能够安全、 便捷地对井口、 大小鼠洞钻具进行刮泥操作, 同时操作人员可以减少到一个人, 对井口和大 小鼠洞的钻具进行吹扫刮泥, 干净彻底, 结构简单, 刮泥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2 图1是本发明的手持式气动刮泥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 图中: 1-手柄部、 2-本体、 3-气源开关、 4-气源管线、 5-堵头、 6-吹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实施例1: 0025 参照图1, 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手持式气动刮泥装置, 包括本体2, 本体2的一端为手柄部1, 本体2的另一端为气。
13、动刮泥部, 本体2上的气动刮泥部为本体2另一 端自身设置形成的一圈螺旋形结构, 且本体2另一端端部位于螺旋形结构的顶部, 本体2一 端手柄部1连接有气源管线4, 螺旋形结构的本体2上设置有吹气孔6。 0026 实际使用时: 手握本体2一端的手柄部1, 将本体2另一端自身设置形成的一圈螺旋 形结构套接在待刮泥的钻具上, 然后气源管线4通气后, 气流通过螺旋形结构的本体2上设 置的吹气孔6进行给待刮泥的钻具刮泥, 使用该结构的气动刮泥装置能够安全、 便捷地对井 口、 大小鼠洞钻具进行刮泥操作, 同时操作人员可以减少到一个人, 对井口和大小鼠洞的钻 具进行吹扫刮泥, 干净彻底, 结构简单, 刮泥效率。
14、高。 0027 实施例2: 0028 与实施例1相比, 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的本体2为金属结构的管线, 金属 结构的管线本体2的一端通过自身形变设置成螺旋形结构的气动刮泥部, 螺旋形结构的气 动刮泥部螺旋面为360度的圆形。 0029 实际使用时: 本体2为金属结构的管线, 金属结构的管线采用易产生形变的金属管 线, 通过形变将本体2的一端通过自身形变设置成螺旋形结构, 形成气动刮泥部, 使螺旋形 结构的气动刮泥部螺旋面为360度的圆形, 同时该圆形气动刮泥部螺旋面的直径大于待刮 泥钻具的直径, 同时待刮泥钻具在圆形气动刮泥部螺旋面居中后, 待刮泥钻具的侧壁与螺 旋形结构的气动刮泥部。
15、本体2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1cm-2cm, 实际使用的时待刮泥钻具的侧 壁与螺旋形结构的气动刮泥部本体2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1cm, 刮泥效果最佳。 0030 实施例3: 说明书 2/5 页 4 CN 110685641 A 4 0031 与实施例2相比, 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的本体2沿着本体2自身形状外侧 还连接有支撑架, 支撑架与本体2可拆卸连接。 0032 实际使用时: 本体2沿着本体2自身形状外侧还连接有支撑架, 支撑架与本体2可拆 卸连接, 因为本体2为金属结构的管线刮泥过程中易损坏, 因此设置支撑架增加了整个气动 刮泥装置的使用寿命。 0033 实施例4: 0034 与实施例。
16、3相比, 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的本体2为紫铜管线, 紫铜管线上 形成螺旋形结构的气动刮泥部的端部还设置有堵头5, 紫铜管线的手柄部1的端部与气源管 线4连接。 0035 实际使用时: 本体2为紫铜管线, 紫铜管线适用于本技术方案中的刮泥的形变强 度, 同时刮泥效果好, 易于制作本发明的气动刮泥装置, 紫铜管线上形成螺旋形结构的气动 刮泥部的端部还设置有堵头5, 堵头5用于封堵螺旋形结构的气动刮泥部的端部, 使进入紫 铜管线的气流通过吹气孔6吹响待刮泥的钻具侧壁, 紫铜管线的手柄部1的端部与气源管线 4连接。 0036 实施例5: 0037 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或实施例4相比。
17、, 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 的吹气孔6均匀设置在螺旋形结构的本体2上, 相邻两个吹气孔6之间的距离为2cm4cm, 吹 气孔6的直径为1mm3mm, 吹气孔6的吹气方向向下, 且与螺旋形结构气动刮泥部轴向方向 成45 夹角, 对待刮泥的钻具刮泥效果好。 0038 实施例6: 0039 与实施例5相比, 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的吹气孔6均匀设置在螺旋形结 构的本体2上, 相邻两个吹气孔6之间的距离为2cm, 吹气孔6的直径为1mm, 吹气孔6的吹气方 向向下, 且与螺旋形结构气动刮泥部轴向方向成45 夹角。 0040 实施例7: 0041 与实施例5相比, 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18、: 所述的吹气孔6均匀设置在螺旋形结 构的本体2上, 相邻两个吹气孔6之间的距离为4cm, 吹气孔6的直径为3mm, 吹气孔6的吹气方 向向下, 且与螺旋形结构气动刮泥部轴向方向成45 夹角。 0042 实施例8: 0043 与实施例5相比, 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的相邻两个吹气孔6之间的距离 为3cm, 吹气孔6的直径为2mm。 0044 实际使用时: 相邻两个吹气孔6之间的距离为3cm, 吹气孔6的直径为2mm, 吹气孔6 的吹气方向向下, 且与螺旋形结构气动刮泥部轴向方向成45 夹角, 对待刮泥的钻具刮泥效 果最佳。 0045 实施例9: 0046 与实施例3相比, 本实施例的不。
19、同之处在于: 所述的支撑架为金属结构支撑架, 金 属结构支撑架的直径小于的本体2的直径, 所述金属结构支撑架采用钢筋。 0047 实际使用时: 支撑架为金属结构支撑架, 金属结构支撑架的直径小于的本体2的直 径, 所述金属结构支撑架采用钢筋, 钢筋的直径为5mm, 易于产生形变沿着本体2的形状设置 成与本体2形状一致, 具体实际使用通过扎带连接在本体2外侧壁上。 说明书 3/5 页 5 CN 110685641 A 5 0048 实施例10: 0049 与实施例1相比, 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的手柄部1为固定套接在本体2与 气源管线4连接的一端外侧壁上的手柄件。 0050 实际使用时:。
20、 手柄部1为固定套接在本体2与气源管线4连接的一端外侧壁上的手 柄件, 手柄件可采用橡胶套或者其他可以用于作为手柄的材料固定套接在本体2与气源管 线4连接的一端外侧壁上, 用于手握整个气动刮泥装置进行操作刮泥, 当本体2外设置有支 撑架时, 手柄件固定套接本体2和支撑架位于手柄部1位置的外侧。 0051 实施例11: 0052 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10相比, 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的本体2一端与气源 管线4连接处还设置有气源开关3。 0053 实际使用时: 本体2一端与气源管线4连接处还设置有气源开关3, 气源开关3用于 控制气源管线4内部气体通往本体2内的开闭, 使用时打开, 不使用时。
21、关闭。 0054 实施例12: 0055 一种手持式气动刮泥装置的使用方法包实施例1-11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手持式 气动刮泥装置, 包括以下步骤 0056 步骤一: 手握手柄部1将本体2上螺旋形结构的气动刮泥部套接在待刮泥的钻具 上; 0057 步骤二: 在步骤一的基础上, 通过手握手柄部1转动整个本体2上螺旋形结构的气 动刮泥部, 使待刮泥的钻具居中于螺旋形结构的气动刮泥部内; 0058 步骤三: 在步骤二的基础上, 使待刮泥的钻具居中于螺旋形结构的气动刮泥部内 后, 使螺旋形结构的气动刮泥部的内侧壁与待刮泥的钻具侧壁之间的距离为1cm-2cm; 0059 步骤四: 在步骤三的基础上, 打开。
22、气源开关3, 进行对待刮泥的钻具吹扫刮泥。 0060 实施例13: 0061 一种手持式气动刮泥装置的使用方法包实施例1-11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手持式 气动刮泥装置, 包括以下步骤 0062 步骤一: 手握手柄部1将本体2上螺旋形结构的气动刮泥部套接在待刮泥的钻具 上; 0063 步骤二: 在步骤一的基础上, 通过手握手柄部1转动整个本体2上螺旋形结构的气 动刮泥部, 使待刮泥的钻具居中于螺旋形结构的气动刮泥部内; 0064 步骤三: 在步骤二的基础上, 使待刮泥的钻具居中于螺旋形结构的气动刮泥部内 后, 使螺旋形结构的气动刮泥部的内侧壁与待刮泥的钻具侧壁之间的距离为1.5cm; 0065 步。
23、骤四: 在步骤三的基础上, 打开气源开关3, 进行对待刮泥的钻具吹扫刮泥。 0066 实施例14: 0067 一种手持式气动刮泥装置的使用方法包实施例1-11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手持式 气动刮泥装置, 包括以下步骤 0068 步骤一: 手握手柄部1将本体2上螺旋形结构的气动刮泥部套接在待刮泥的钻具 上; 0069 步骤二: 在步骤一的基础上, 通过手握手柄部1转动整个本体2上螺旋形结构的气 动刮泥部, 使待刮泥的钻具居中于螺旋形结构的气动刮泥部内; 说明书 4/5 页 6 CN 110685641 A 6 0070 步骤三: 在步骤二的基础上, 使待刮泥的钻具居中于螺旋形结构的气动刮泥部内 后,。
24、 使螺旋形结构的气动刮泥部的内侧壁与待刮泥的钻具侧壁之间的距离为2cm; 0071 步骤四: 在步骤三的基础上, 打开气源开关3, 进行对待刮泥的钻具吹扫刮泥。 0072 实施例15: 0073 一种手持式气动刮泥装置的使用方法包实施例1-11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手持式 气动刮泥装置, 包括以下步骤 0074 步骤一: 手握手柄部1将本体2上螺旋形结构的气动刮泥部套接在待刮泥的钻具 上; 0075 步骤二: 在步骤一的基础上, 通过手握手柄部1转动整个本体2上螺旋形结构的气 动刮泥部, 使待刮泥的钻具居中于螺旋形结构的气动刮泥部内; 0076 步骤三: 在步骤二的基础上, 使待刮泥的钻具居中于螺。
25、旋形结构的气动刮泥部内 后, 使螺旋形结构的气动刮泥部的内侧壁与待刮泥的钻具侧壁之间的距离为1cm; 0077 步骤四: 在步骤三的基础上, 打开气源开关3, 进行对待刮泥的钻具吹扫刮泥。 0078 综上述实施例12实施例15的一种手持式气动刮泥装置的使用方法, 步骤三中使 待刮泥的钻具居中于螺旋形结构的气动刮泥部内后, 使螺旋形结构的气动刮泥部的内侧壁 与待刮泥的钻具侧壁之间的距离为1cm为最佳距离, 本发明使用手持式气动刮泥装置的使 用方法能够安全、 便捷地对井口、 大小鼠洞钻具进行刮泥操作, 同时操作人员可以减少到一 个人, 对井口和大小鼠洞的钻具进行吹扫刮泥, 干净彻底, 结构简单, 。
26、刮泥效率高。 0079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的说明, 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 方式, 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 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 作出各种变化, 其都在该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80 需要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 下、 左、 右、 前、 后)仅用 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运动情况等, 如果该 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 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81 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 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 够实现为基础, 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 合不存在, 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5/5 页 7 CN 110685641 A 7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8 CN 110685641 A 8 。
- 内容关键字: 手持 气动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便携式文档高拍仪.pdf
纤维加热烘箱.pdf
风机箱体法兰.pdf
具有防护机构的绝缘环网柜.pdf
建筑施工用节能式钢筋加工机构.pdf
硬度检测装置.pdf
文胸模杯成型装置.pdf
水质采样设备.pdf
分体式树木胸径固定观测装置.pdf
快装式恒温阀及应用该恒温阀的热水器.pdf
测绘用可调节的测斜仪.pdf
油田伴生气碳捕集系统.pdf
钢渣压辊冷却装置.pdf
磁共振噪音防护耳罩.pdf
固态脱硫脱硝装置.pdf
贴片式高压整流二极管.pdf
用于聚乙烯原料的筛分装置.pdf
弯管机的上料装置.pdf
烤箱、烤箱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pdf
基于3D卷积和多标签解码的颅脑CT影像质量控制方法.pdf
用于船舶石墨铜套生产的钻孔装置.pdf
釜式再沸器.pdf
毫米波雷达信号处理方法及系统.pdf
精棉生产用挤浆机.pdf
基于模板多级匹配的化学仪器位姿估计方法、设备及介质.pdf
基于云服务智能部署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pdf
镁法生产海绵钛加料与充氩装置.pdf
基于扩散模型的音乐音色风格转换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半实物仿真的无人机自动化测试系统及方法.pdf
改性卡拉胶、卡拉胶囊皮及改性卡拉胶的制备方法.pdf
照明灯塔设备的能耗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血管吻合装置.pdf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pdf
页面的查看方法、装置及移动设备.pdf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和装置.pdf
画面处理方法及装置.pdf
用于实现电子读物内容互动的方法及设备.pdf
一种基于LINUX平台控制服务器重启和实时显示串口输出信息的方法.pdf
信息呈现方法及装置.pdf
设备状态信息显示方法及装置.pdf
电子设备及照片拍摄方法.pdf
设备状态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pdf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pdf
三维图像的交互展示方法及系统.pdf
在移动终端上切换组图的方法及装置.pdf
终端系统光标事件的处理方法及装置、鼠标.pdf
一种页面的展现方法和装置.pdf
一种应用界面的处理方法和装置.pdf
一种在设备桌面上设置APP悬浮窗的方法及装置.pdf
一种车型标签的展示方法及系统.pdf
聊天数据输入方法、装置及通讯终端.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