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增加涡轮机寿命的可调式辅助装置.pdf
《能增加涡轮机寿命的可调式辅助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增加涡轮机寿命的可调式辅助装置.pdf(10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1143814.X (22)申请日 2019.11.20 (71)申请人 杭州南之心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0013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城博 司铭座7幢7层703室 (72)发明人 何华永 (51)Int.Cl. F02B 37/12(2006.01) F02B 39/00(2006.01) F01N 3/021(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能增加涡轮机寿命的可调式辅助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增加涡轮机寿命的可 调式辅助装置, 包括机体, 所。
2、述机体的左侧设有 发动机, 所述机体内设有开口向右的空腔, 所述 空腔的内壁上固设有涡轮机, 所述机体内设有开 口向左的排气腔和吸气腔, 所述排气腔和所述吸 气腔均与所述涡轮机连通, 所述排气腔与所述吸 气腔之间连通设有动力腔, 所述动力腔的右壁上 滑动设有两个上下对称的封闭块, 本发明可有效 的和发动机组合在一起, 可通过涡轮增压的方式 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 并且可通过控制选择是 否使用涡轮机, 增加使用的效率, 并可增加涡轮 机的使用寿命, 还能在装置停止时, 延时涡轮机 的关闭。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110685794 A 2020.01.14 CN 11068。
3、5794 A 1.一种能增加涡轮机寿命的可调式辅助装置, 包括机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体的左侧 设有发动机, 所述机体内设有开口向右的空腔, 所述空腔的内壁上固设有涡轮机, 所述机体 内设有开口向左的排气腔和吸气腔, 所述排气腔和所述吸气腔均与所述涡轮机连通, 所述 排气腔与所述吸气腔之间连通设有动力腔, 所述动力腔的右壁上滑动设有两个上下对称的 封闭块, 所述封闭块可用于封闭或连通所述涡轮机与外界的通道, 所述动力腔内设有可控 制两个所述封闭块同时相向移动来达到封闭或连通效果的动力机构; 所述动力腔的右侧开设有控制腔, 所述控制腔与所述空腔连通, 所述涡轮机的左侧面 固设有感应开关, 所。
4、述控制腔内设有可通过所述动力机构来联动控制所述感应开关打开或 关闭的控制机构, 所述排气腔的下侧连通设有通腔, 所述通腔的下侧连通设有冷却腔, 所述 冷却腔与所述空腔连通, 所述吸气腔的下侧连通设有辅助腔, 所述辅助腔与外界连通, 所述 排气腔和所述吸气腔内设有当所述发动机停止运转后, 所述涡轮机仍能延迟运转一段时间 的开关机构, 所述冷却腔内设有可冷却气体冷却管, 所述冷却腔内设有可把气体冷却后再 加强送风至所述空腔内, 用于冷却所述涡轮机的冷却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增加涡轮机寿命的可调式辅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发动机的上侧连通设有吸气管, 所述吸气管与所述排气腔连通。
5、, 所述发动机的下侧连通设 有排气管, 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吸气腔连通, 所述排气腔的上侧连通设有开口向上的吸气口, 所述吸气腔的下侧连通设有开口向下的排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增加涡轮机寿命的可调式辅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动力机构包括固设在所述动力腔左壁上的电机, 所述电机的上下两侧均动力连接设有螺 杆, 所述螺杆与所述动力腔的内壁均转动连接, 所述螺杆的外周上均螺纹配合连接有滑块, 所述滑块与所述动力腔的左壁滑动连接, 所述动力腔的右壁上固设有固定柱, 所述固定柱 的外周上滑动设有滑环, 所述滑环与所述滑块的前侧面铰接设有第一连杆, 所述冷却腔与 所述封闭块的前侧面铰接设。
6、有第二连杆, 所述封闭块内设有通孔, 两个所述螺杆螺纹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能增加涡轮机寿命的可调式辅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设在所述滑环右侧面上的滑条, 所述动力腔的右侧连通设有滑动腔, 所述滑动腔与所述控制腔连通, 所述滑条滑动设在所述滑动腔的顶壁上, 所述滑条的下侧 面带有齿牙, 所述控制腔的后壁上转动设有从动好走、 滑轮和旋转轴, 所述从动好走的外周 上固设有第一带轮和齿轮, 所述齿轮可与所述滑条啮合, 所述旋转轴的外周上固设有第二 带轮和扇形感应轮, 所述扇形感应轮可与所述感应开关接触感应, 所述第二带轮与所述第 一带轮之间绕装有连接绳, 所述连接。
7、绳与所述滑轮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能增加涡轮机寿命的可调式辅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涡轮机的底面固设有延时器, 当所述感应开关与所述扇形感应轮不接触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增加涡轮机寿命的可调式辅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开关机构包括铰接设在所述通腔右壁上的第一转动板, 所述第一转动板与所述通腔的右壁 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 所述辅助腔的左壁上铰接设有第二转动板, 所述第二转动板与 所述辅助腔的右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增加涡轮机寿命的可调式辅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冷却机构包括固设在所述冷却腔左右壁之间的风扇轴。
8、, 所述风扇轴的右侧面转动设有风扇 轴, 所述风扇轴的外周上固设有两个对称的风扇叶, 所述冷却腔的左侧开设有矩形腔, 所述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0685794 A 2 矩形腔的左壁上固设有冷却装置, 所述冷却管向左延伸部分伸入所述矩形腔内, 并与所述 冷却装置连通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增加涡轮机寿命的可调式辅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涡轮机内开设有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 所述第一气室与所述排气腔连通, 所述第二气室与 所述吸气腔连通, 所述第一气室与所述第二气室之间连通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连接腔, 所 述第二气室的顶壁上转动设有第一涡轮器, 所述第一气室的底壁。
9、上转动设有第二涡轮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增加涡轮机寿命的可调式辅助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排气口的下侧和所述辅助腔的右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器, 所述吸气口右侧连通设有第 一滤腔, 所述第一滤腔的内壁上固设有第二过滤器, 所述第二过滤器与所述吸气口连通, 所 述吸气腔的右侧连通设有第二滤腔, 所述第二滤腔的底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三过滤器, 所述 第三过滤器与所述吸气腔连通。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0685794 A 3 一种能增加涡轮机寿命的可调式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涡轮机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能增加涡轮机寿命的可调式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00。
10、02 目前,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汽车发动机的使用效率被不断的提高, 最常见的 就是加增涡轮机, 来实现涡轮增压, 让增压后的气体再通入发动机后, 可提高发动机内部运 行的效率, 但是这种汽车适合长途或者通畅的道路行驶, 在一般的城市道路上, 如果使用涡 轮机反而会多此一举, 不仅不会增加发动机的效率, 还会增加积碳, 降低涡轮机寿命等问 题, 另外, 一般涡轮机在汽车停止后, 采用普通排风冷却, 有些甚至直接停止, 这会使涡轮机 寿命极快的降低。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增加涡轮机寿命的可调式辅助装置, 用于克服现有 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0004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
11、例的一种能增加涡轮机寿命的可调式辅助装置, 包括机体, 所 述机体的左侧设有发动机, 所述机体内设有开口向右的空腔, 所述空腔的内壁上固设有涡 轮机, 所述机体内设有开口向左的排气腔和吸气腔, 所述排气腔和所述吸气腔均与所述涡 轮机连通, 所述排气腔与所述吸气腔之间连通设有动力腔, 所述动力腔的右壁上滑动设有 两个上下对称的封闭块, 所述封闭块可用于封闭或连通所述涡轮机与外界的通道, 所述动 力腔内设有可控制两个所述封闭块同时相向移动来达到封闭或连通效果的动力机构, 所述 动力腔的右侧开设有控制腔, 所述控制腔与所述空腔连通, 所述涡轮机的左侧面固设有感 应开关, 所述控制腔内设有可通过所述动。
12、力机构来联动控制所述感应开关打开或关闭的控 制机构, 所述排气腔的下侧连通设有通腔, 所述通腔的下侧连通设有冷却腔, 所述冷却腔与 所述空腔连通, 所述吸气腔的下侧连通设有辅助腔, 所述辅助腔与外界连通, 所述排气腔和 所述吸气腔内设有当所述发动机停止运转后, 所述涡轮机仍能延迟运转一段时间的开关机 构, 所述冷却腔内设有可冷却气体冷却管, 所述冷却腔内设有可把气体冷却后再加强送风 至所述空腔内, 用于冷却所述涡轮机的冷却机构。 0005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发动机的上侧连通设有吸气管, 所述吸气管与所述排气 腔连通, 所述发动机的下侧连通设有排气管, 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吸气腔连通, 所述排。
13、气腔的 上侧连通设有开口向上的吸气口, 所述吸气腔的下侧连通设有开口向下的排气口。 0006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固设在所述动力腔左壁上的电机, 所述电 机的上下两侧均动力连接设有螺杆, 所述螺杆与所述动力腔的内壁均转动连接, 所述螺杆 的外周上均螺纹配合连接有滑块, 所述滑块与所述动力腔的左壁滑动连接, 所述动力腔的 右壁上固设有固定柱, 所述固定柱的外周上滑动设有滑环, 所述滑环与所述滑块的前侧面 铰接设有第一连杆, 所述冷却腔与所述封闭块的前侧面铰接设有第二连杆, 所述封闭块内 设有通孔, 两个所述螺杆螺纹相反。 说明书 1/5 页 4 CN 110685794 A 4 。
14、0007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设在所述滑环右侧面上的滑条, 所述动 力腔的右侧连通设有滑动腔, 所述滑动腔与所述控制腔连通, 所述滑条滑动设在所述滑动 腔的顶壁上, 所述滑条的下侧面带有齿牙, 所述控制腔的后壁上转动设有从动好走、 滑轮和 旋转轴, 所述从动好走的外周上固设有第一带轮和齿轮, 所述齿轮可与所述滑条啮合, 所述 旋转轴的外周上固设有第二带轮和扇形感应轮, 所述扇形感应轮可与所述感应开关接触感 应, 所述第二带轮与所述第一带轮之间绕装有连接绳, 所述连接绳与所述滑轮滑动连接。 0008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涡轮机的底面固设有延时器, 当所述感应开关与所述扇 形。
15、感应轮不接触时。 0009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开关机构包括铰接设在所述通腔右壁上的第一转动板, 所述第一转动板与所述通腔的右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 所述辅助腔的左壁上铰接设 有第二转动板, 所述第二转动板与所述辅助腔的右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 0010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固设在所述冷却腔左右壁之间的风扇轴, 所述风扇轴的右侧面转动设有风扇轴, 所述风扇轴的外周上固设有两个对称的风扇叶, 所 述冷却腔的左侧开设有矩形腔, 所述矩形腔的左壁上固设有冷却装置, 所述冷却管向左延 伸部分伸入所述矩形腔内, 并与所述冷却装置连通设置。 0011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涡。
16、轮机内开设有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 所述第一气室与 所述排气腔连通, 所述第二气室与所述吸气腔连通, 所述第一气室与所述第二气室之间连 通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连接腔, 所述第二气室的顶壁上转动设有第一涡轮器, 所述第一气 室的底壁上转动设有第二涡轮器。 0012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排气口的下侧和所述辅助腔的右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过 滤器, 所述吸气口右侧连通设有第一滤腔, 所述第一滤腔的内壁上固设有第二过滤器, 所述 第二过滤器与所述吸气口连通, 所述吸气腔的右侧连通设有第二滤腔, 所述第二滤腔的底 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三过滤器, 所述第三过滤器与所述吸气腔连通。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17、本发明可有效的和发动机组合在一起, 可通过涡轮增压的 方式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 并且可通过控制选择是否使用涡轮机, 增加使用的效率, 并可 增加涡轮机的使用寿命, 还能在装置停止时, 延时涡轮机的关闭, 且把涡轮机输出的气体通 过冷却的方式再吹回涡轮机所在的腔内, 能够快速降低涡轮机的温度, 延长使用寿命, 其 中, 动力机构和控制机构能够同时联动运转, 开关机构能够分离两种不同的吸气排气方式, 冷却机构不仅能够冷却气体, 还能加强气体流速。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发明的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图1中。
18、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图1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结合图1-5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为叙述方便, 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 说明书 2/5 页 5 CN 110685794 A 5 下: 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0016 参照图1-5,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能增加涡轮机寿命的可调式辅助装置, 包 括机体11, 所述机体11的左侧设有发动机17, 所述机体11内设有开口向右的空腔41, 所述空 腔41的内壁上固设有涡轮机35, 所述机体11内设有开口向左的排气腔23和吸气腔47, 所述 排气腔23和所述吸气腔。
19、47均与所述涡轮机35连通, 所述排气腔23与所述吸气腔47之间连通 设有动力腔67, 所述动力腔67的右壁上滑动设有两个上下对称的封闭块27, 所述封闭块27 可用于封闭或连通所述涡轮机35与外界的通道, 所述动力腔67内设有可控制两个所述封闭 块27同时相向移动来达到封闭或连通效果的动力机构101, 所述动力腔67的右侧开设有控 制腔49, 所述控制腔49与所述空腔41连通, 所述涡轮机35的左侧面固设有感应开关60, 所述 控制腔49内设有可通过所述动力机构101来联动控制所述感应开关60打开或关闭的控制机 构102, 所述排气腔23的下侧连通设有通腔55, 所述通腔55的下侧连通设有冷。
20、却腔29, 所述 冷却腔29与所述空腔41连通, 所述吸气腔47的下侧连通设有辅助腔48, 所述辅助腔48与外 界连通, 所述排气腔23和所述吸气腔47内设有当所述发动机17停止运转后, 所述涡轮机35 仍能延迟运转一段时间的开关机构103, 所述冷却腔29内设有可冷却气体冷却管31, 所述冷 却腔29内设有可把气体冷却后再加强送风至所述空腔41内, 用于冷却所述涡轮机35的冷却 机构104。 0017 另外, 在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发动机17的上侧连通设有吸气管12, 所述吸气管12与 所述排气腔23连通, 所述发动机17的下侧连通设有排气管18, 所述排气管18与所述吸气腔 47连通, 所。
21、述排气腔23的上侧连通设有开口向上的吸气口24, 所述吸气腔47的下侧连通设 有开口向下的排气口53, 当所述封闭块27封闭所述排气腔23和所述吸气腔47时, 所述发动 机17运转可通过所述吸气口24和所述排气口53吸气和排气。 0018 另外, 在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动力机构101包括固设在所述动力腔67左壁上的电机 16, 所述电机16的上下两侧均动力连接设有螺杆15, 所述螺杆15与所述动力腔67的内壁均 转动连接, 所述螺杆15的外周上均螺纹配合连接有滑块13, 所述滑块13与所述动力腔67的 左壁滑动连接, 所述动力腔67的右壁上固设有固定柱21, 所述固定柱21的外周上滑动设有 滑。
22、环19, 所述滑环19与所述滑块13的前侧面铰接设有第一连杆14, 所述冷却腔29与所述封 闭块27的前侧面铰接设有第二连杆20, 所述封闭块27内设有通孔28, 两个所述螺杆15螺纹 相反, 通过所述电机16的运转, 可使两个所述螺杆15同时转动, 进而可使两个所述滑块13向 所述电机16侧移动, 从而可使所述滑环19向右滑动, 则所述滑环19可带动两个所述封闭块 27向相互远离侧移动, 继而可使所述排气腔23与所述通孔28连通, 所述吸气腔47与所述通 孔28连通, 则可使所述发动机17与所述涡轮机35连通, 达到涡轮增压的效果。 0019 另外, 在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控制机构102包括。
23、固设在所述滑环19右侧面上的滑条 22, 所述动力腔67的右侧连通设有滑动腔52, 所述滑动腔52与所述控制腔49连通, 所述滑条 22滑动设在所述滑动腔52的顶壁上, 所述滑条22的下侧面带有齿牙, 所述控制腔49的后壁 上转动设有从动好走64、 滑轮51和旋转轴62, 所述从动好走64的外周上固设有第一带轮65 和齿轮66, 所述齿轮66可与所述滑条22啮合, 所述旋转轴62的外周上固设有第二带轮63和 扇形感应轮61, 所述扇形感应轮61可与所述感应开关60接触感应, 所述第二带轮63与所述 第一带轮65之间绕装有连接绳50, 所述连接绳50与所述滑轮51滑动连接, 通过所述滑环19 向。
24、右移动, 可使所述滑条22向右移动, 从而可使所述齿轮66带动所述从动好走64转动, 进而 说明书 3/5 页 6 CN 110685794 A 6 可使所述连接绳50传动, 则可使所述第二带轮63带动所述旋转轴62转动, 从而可使所述扇 形感应轮61转动, 当所述扇形感应轮61转动并与所述感应开关60接触时, 所述感应开关60 可开动所述涡轮机35。 0020 另外, 在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涡轮机35的底面固设有延时器42, 当所述感应开关60 与所述扇形感应轮61不接触时, 通过所述延时器42可延时关闭所述涡轮机35。 0021 另外, 在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开关机构103包括铰接设在所述。
25、通腔55右壁上的第一 转动板57, 所述第一转动板57与所述通腔55的右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56, 所述辅助 腔48的左壁上铰接设有第二转动板58, 所述第二转动板58与所述辅助腔48的右壁之间固定 安装有第二弹簧59, 当所述排气腔23和所述吸气腔47连通所述发动机17和所述涡轮机35, 并所述涡轮机35运转时, 所述发动机17排出的气体可使所述第二转动板58向下转动并封闭 所述辅助腔48, 从而可使所述涡轮机35可吸收到所述发动机17排出的气体, 所述涡轮机35 增压后排出气体可直接通入所述发动机17内, 进而达到涡轮增压效果。 0022 另外, 在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冷却机构104包。
26、括固设在所述冷却腔29左右壁之间的 风扇轴34, 所述风扇轴34的右侧面转动设有风扇轴34, 所述风扇轴34的外周上固设有两个 对称的风扇叶36, 所述冷却腔29的左侧开设有矩形腔30, 所述矩形腔30的左壁上固设有冷 却装置32, 所述冷却管31向左延伸部分伸入所述矩形腔30内, 并与所述冷却装置32连通设 置, 当所述封闭块27封闭所述涡轮机35与所述发动机17时, 所述涡轮机35排出的气体可使 所述第一转动板57向下转动, 进而可使气体进入所述冷却腔29内, 气体通过所述冷却管31 的冷却和所述风扇叶36的加强流速吹入所述空腔41内, 则可降低所述涡轮机35的温度。 0023 另外, 在。
27、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涡轮机35内开设有第一气室37和第二气室44, 所述第 一气室37与所述排气腔23连通, 所述第二气室44与所述吸气腔47连通, 所述第一气室37与 所述第二气室44之间连通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连接腔40, 所述第二气室44的顶壁上转动设 有第一涡轮器43, 所述第一气室37的底壁上转动设有第二涡轮器38, 通过所述涡轮机35可 达到涡轮增压效果。 0024 另外, 在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排气口53的下侧和所述辅助腔48的右侧均固定安装 有第一过滤器54, 所述吸气口24右侧连通设有第一滤腔26, 所述第一滤腔26的内壁上固设 有第二过滤器25, 所述第二过滤器25与所述吸气。
28、口24连通, 所述吸气腔47的右侧连通设有 第二滤腔45, 所述第二滤腔45的底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三过滤器46, 所述第三过滤器46与所 述吸气腔47连通, 通过所述第一过滤器54、 所述第三过滤器46和所述第二过滤器25可起到 净化气体的作用。 0025 初始状态, 两个滑块13分别位于上下两侧, 滑环19带动所述滑条22位于最右侧, 封 闭块27封闭排气腔23和吸气腔47, 扇形感应轮61与感应开关60不接触, 第一转动板57位于 水平位置, 第二转动板58封闭吸气腔47。 0026 当封闭块27封闭排气腔23和吸气腔47时, 发动机17运转可通过吸气口24和排气口 53吸气和排气, 通过电。
29、机16的运转, 可使两个螺杆15同时转动, 进而可使两个滑块13向电机 16侧移动, 从而可使滑环19向右滑动, 则滑环19可带动两个封闭块27向相互远离侧移动, 继 而可使排气腔23与通孔28连通, 吸气腔47与通孔28连通, 则可使发动机17与涡轮机35连通, 达到涡轮增压的效果, 通过滑环19向右移动, 可使滑条22向右移动, 从而可使齿轮66带动从 动好走64转动, 进而可使连接绳50传动, 则可使第二带轮63带动旋转轴62转动, 从而可使扇 说明书 4/5 页 7 CN 110685794 A 7 形感应轮61转动, 当扇形感应轮61转动并与感应开关60接触时, 感应开关60可开动涡。
30、轮机 35, 当感应开关60与扇形感应轮61不接触时, 通过延时器42可延时关闭涡轮机35, 当排气腔 23和吸气腔47连通发动机17和涡轮机35, 并涡轮机35运转时, 发动机17排出的气体可使第 二转动板58向下转动并封闭辅助腔48, 从而可使涡轮机35可吸收到发动机17排出的气体, 涡轮机35增压后排出气体可直接通入发动机17内, 进而达到涡轮增压效果, 当封闭块27封 闭涡轮机35与发动机17时, 涡轮机35排出的气体可使第一转动板57向下转动, 进而可使气 体进入冷却腔29内, 气体通过冷却管31的冷却和风扇叶36的加强流速吹入空腔41内, 则可 降低涡轮机35的温度, 通过涡轮机3。
31、5可达到涡轮增压效果, 通过第一过滤器54、 第三过滤器 46和第二过滤器25可起到净化气体的作用。 002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可有效的和发动机组合在一起, 可通过涡轮增压的 方式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 并且可通过控制选择是否使用涡轮机, 增加使用的效率, 并可 增加涡轮机的使用寿命, 还能在装置停止时, 延时涡轮机的关闭, 且把涡轮机输出的气体通 过冷却的方式再吹回涡轮机所在的腔内, 能够快速降低涡轮机的温度, 延长使用寿命, 其 中, 动力机构和控制机构能够同时联动运转, 开关机构能够分离两种不同的吸气排气方式, 冷却机构不仅能够冷却气体, 还能加强气体流速。 0028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 可 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 其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的保护方案 以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说明书 5/5 页 8 CN 110685794 A 8 图1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1/2 页 9 CN 110685794 A 9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2/2 页 10 CN 110685794 A 10 。
- 内容关键字: 增加 涡轮机 寿命 调式 辅助 装置
硫磺或硫铁矿制酸低温废热回收装置.pdf
沙蚕养殖装置.pdf
木材生产加工的翻转输送装置.pdf
马铃薯贮藏装置.pdf
自动输送扎花机.pdf
便于下料的不锈钢板压弯装置.pdf
海洋潮汐的水位监测仪安装装置.pdf
采血冰浴盒及样本固定装置.pdf
基于活性炭吸附脱附的有机废气连续处理系统.pdf
水利勘测水位计.pdf
微型高压放气阀.pdf
燃气管内壁清洁设备.pdf
光伏支架表面热镀锌装置.pdf
软管收卷调节机构及收卷机.pdf
转子线圈绕线压线装置.pdf
陶瓷坯泥生产设备.pdf
FRID通道式扫描机.pdf
智能电网安全运维监测装置.pdf
密封性好的细胞培养皿.pdf
计算机散热装置降噪组件.pdf
间续进料机构.pdf
电解液配置系统.pdf
实验小鼠喂药装置.pdf
智能防脱机械手.pdf
槽钢的压延结构.pdf
局部集中载荷作用下的组合梁精细化应力位移分析方法.pdf
精准按摩机芯机构.pdf
位置自动调节的热压装置.pdf
用于糠醛生产的糠醛渣输送装置.pdf
硫酸钾镁盐添加剂饲料生产用搅拌式混合装置.pdf
AIP三维堆叠TR气密封装组件.pdf
应急储能电源系统及应急储能电源.pdf
一种消色墨水.pdf
鸟翅型高压轴流风机叶片.pdf
改良的雷击防护.pdf
制冷水、制冰装置和方法.pdf
风力涡轮的控制方法、中央控制器及其系统.pdf
干法净化系统用布袋除尘器.pdf
低屈强比高强度厚板及其制备工艺.pdf
一种锻件合金钢及其制造工艺.pdf
用于制作镍氢电池磺化隔膜的无纺布、镍氢电池磺化隔膜及其制造方法.pdf
一种钢铸件表面镀锌的新工艺.pdf
一种新型电弧加热电吹风的结构.pdf
屈服强度160MPA级抗震建筑钢及其生产方法.pdf
一种织布机机架.pdf
一种交联型磺化聚酰亚胺膜及其制备方法.pdf
天然气防冻及脱水用多元醇的净化方法和设备.pdf
一种用于三效催化的高温稳定性催化剂.pdf
一种65MN钢制电子秤传感器弹性体的热处理方法.pdf
一种多互层模型材料的薄层切割装置.pdf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膏及制备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