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式电子烟.pdf
《分离式电子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离式电子烟.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934551.X (22)申请日 2019.11.11 (73)专利权人 深圳市热火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海街 道和平社区凤塘大道162号西乡蚝业 工业园A栋厂房301 (72)发明人 张元鑫 (74)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4147 代理人 王雷 (51)Int.Cl. A24F 40/40(2020.01) A24F 40/46(2020.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分离式电子烟 (57)摘要 本实用新。
2、型涉及一种分离式电子烟, 包括: 壳体, 所述壳体由上壳体与下壳体盖合; 所述壳 体内容纳有雾化器和电池, 所述雾化器与电池电 性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雾化器设置在下壳体 内, 所述电池设置在上壳体内中段, 所述上壳体 内两端还设置有咪头及控制板; 所述咪头、 电池、 控制板, 依次电性连接; 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通 过设置第一磁性吸附组件与第二磁性吸附组件 磁性吸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解决了漏油 问题, 体积小, 拆卸组装方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212260479 U 2021.01.01 CN 212260479 U 1.一种分离式电子烟, 包括: 壳。
3、体, 所述壳体由上壳体与下壳体盖合; 所述壳体内容纳 有雾化器和电池, 所述雾化器与电池电性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雾化器设置在下壳体内, 所述电池设置在上壳体内中段, 所述上壳体内两端还设置有咪头及控制板; 所述咪头、 电 池、 控制板, 依次电性连接; 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设置第一磁性吸附组件与第二磁性吸 附组件磁性吸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离式电子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壳体由电池上盖与电池下盖 盖合, 所述电池上盖上设置有第一磁性吸附组件, 所述第一磁性吸附组件包括第一磁铁与 第二磁铁, 所述第一磁铁设置在电池上盖一端, 所述第二磁铁设置在电池上盖另一端。 3.根据权利。
4、要求2所述分离式电子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壳体由雾化上盖与雾化下盖 盖合, 所述雾化上盖上设置有第二磁性吸附组件, 所述第二磁性吸附组件包括第三磁铁与 第四磁铁, 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三磁铁相对应, 所述第二磁铁与第四磁铁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分离式电子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雾化器包括雾化芯支架、 发 热丝、 雾化芯硅胶塞; 所述发热丝设置在雾化芯支架上, 所述雾化芯支架上套设有雾化芯硅 胶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分离式电子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雾化芯支架设置有雾化电极, 所述雾化电极与发热丝连接, 所述雾化电极与设置在电池上盖上的弹簧电极电性连接, 所 述弹簧电极电连接。
5、控制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分离式电子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雾化器还包括雾化芯硅胶盖, 所述发热丝通过雾化芯硅胶盖固定在雾化芯支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分离式电子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雾化器上部连接中心管下部, 所述中心管上部设置在雾化上盖内, 所述雾化上盖内形成雾化腔室, 所述雾化上盖外还开 设有烟油进入孔, 所述烟油进入孔通过硅胶油塞密封; 所述下壳体内还设置有硅胶进气阀, 所述硅胶进气阀设置在雾化下盖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分离式电子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磁铁设置在雾化上盖一端 的雾化芯支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分离式电子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壳体内还设。
6、置有导光柱, 所 述导光柱设置在电池上盖上, 所述导光柱电性连接控制板。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260479 U 2 一种分离式电子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密封环境好、 且电池部分与雾 化器部分可以分离的电子烟。 背景技术 0002 电子烟是通过电子技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 从而将传统的香烟烤出烟雾进行吸 食。 电子烟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明火, 能够有效的提高防火的性能, 同时, 由于其在使用 过程中不燃烧, 可获得醇正的烟味, 满足了吸烟者的需求。 而电子烟雾化器作为电子烟的重 要组成部件, 其是通过高科技智能芯片和气动开关来控制。
7、烟雾输出量及工作状态。 在电子 烟雾化器内部, 烟油传送到雾化器内, 雾化器内的发热丝工作产生高温, 雾化烟油使之形成 烟雾, 从而让人吸的时候达到 “吞云吐雾” 的效果。 0003 目前电子烟中, 结合市面电池部分与雾化器部分连接有螺纹连接、 磁吸竖直连接、 扣位竖直连接, 导致体积大、 不够新颖, 且控制板咪头和雾化芯片相隔太近, 雾化器雾化后 的冷凝液容易渗到咪头导致咪头工作失效。 0004 因此, 上述问题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不足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鉴于目前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离式电子烟, 电池部分控 制板与咪头分离, 所述雾化器部分气道与油道分离, 将电。
8、池部分与雾化器部分通过磁吸方 式横向连接, 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离式电子烟, 包括: 壳 体, 所述壳体由上壳体与下壳体盖合; 所述壳体内容纳有雾化器和电池, 所述雾化器与电池 电性连接, 所述雾化器设置在下壳体内, 所述电池设置在上壳体内中段, 所述上壳体内两端 还设置有咪头及控制板; 所述咪头、 电池、 控制板, 依次电性连接; 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 设置第一磁性吸附组件与第二磁性吸附组件磁性吸附连接。 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上壳体由电池上盖与电池下盖盖合, 所述 电池上盖上设置有第一磁。
9、性吸附组件, 所述第一磁性吸附组件包括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 所述第一磁铁设置在电池上盖一端, 所述第二磁铁设置在电池上盖另一端。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下壳体由雾化上盖与雾化下盖盖合, 所述 雾化上盖上设置有第二磁性吸附组件, 所述第二磁性吸附组件包括第三磁铁与第四磁铁, 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三磁铁相对应, 所述第二磁铁与第四磁铁相对应。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雾化器包括雾化芯支架、 发热丝、 雾化芯硅 胶塞; 所述发热丝设置在雾化芯支架上, 所述雾化芯支架上套设有雾化芯硅胶塞。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雾化芯支架设置有雾化电极。
10、, 所述雾化电 极与发热丝连接, 所述雾化电极与设置在电池上盖上的弹簧电极电性连接, 所述弹簧电极 电连接控制板。 说明书 1/5 页 3 CN 212260479 U 3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雾化器还包括雾化芯硅胶盖, 所述发热丝 通过雾化芯硅胶盖固定在雾化芯支架上。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雾化器上部连接中心管下部, 所述中心管 上部设置在雾化上盖内, 所述雾化上盖内形成雾化腔室, 所述雾化上盖外还开设有烟油进 入孔, 所述烟油进入孔通过硅胶油塞密封; 所述下壳体内还设置有硅胶进气阀, 所述硅胶进 气阀设置在雾化下盖上。 0013 作为本实用。
11、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第三磁铁设置在雾化上盖一端的雾化芯支 架上。 001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上壳体内还设置有导光柱, 所述导光柱设 置在电池上盖上, 所述导光柱电性连接控制板。 001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发热丝为陶瓷发热丝。 0016 综合上述技术方案, 我们有区别于传统分离式电子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所 述电池部分A与雾化器部分B磁吸卡扣连接, 电池部分气在上部, 雾化器部分气在下部, 实现 气与油的真正分离, 且不会造成雾化器雾化后的冷凝液渗到咪头导致咪头工作失效。 附图说明 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下。
12、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 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 其他的附图。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分离式电子烟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分离式电子烟的剖面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分离式电子烟的气体导引示意图。 0021 附图标记说明: 0022 A.电池部分; B.雾化器部分。 1.电池下盖; 2.电池上盖; 3.电池; 4.控制板; 401.咪 头; 5.导光柱; 6.螺丝; 7.第一磁铁; 8.第二磁铁; 9.弹簧电。
13、极; 10.雾化下盖; 11.雾化上盖; 12.雾化芯支架; 13.发热丝; 14.中心管; 15.雾化芯硅胶盖; 16.雾化芯硅胶塞; 17.硅胶油 塞; 18.硅胶进气阀; 19.雾化电极; 20.第三磁铁; 21.第四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 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 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 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术语 “一端” 、“内” 。
14、、 “上”“下” 等指示的方 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 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5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连 说明书 2/5 页 4 CN 212260479 U 4 接” 、 “设置” 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连接; 可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当一个元件被表述 “连接” 另一个元件, 它可以是直接连 接到另一个元件、 或者其。
15、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而言, 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6 此外, 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 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并且, 所述的 “和/或” 包括了 “和” 与 “或” 两种可能的实施例。 0027 如1、 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离式电子烟, 包括: 壳体, 所述壳体由上壳体 与下壳体盖合; 所述壳体内容纳有雾化器和电池3, 所述雾化器与电池3电性连接, 所述雾化 器设置在下壳体内, 所述电池3设置在上壳体内中段, 所述上壳体内两端还设置有咪头401 及控制板4; 所。
16、述咪头401、 电池3、 控制板401, 依次电性连接; 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设置 第一磁性吸附组件与第二磁性吸附组件磁性吸附连接; 0028 所述上壳体由电池上盖2与电池下盖1盖合, 所述电池上盖2上设置有第一磁性吸 附组件, 所述第一磁性吸附组件包括第一磁铁7与第二磁铁8, 所述第一磁铁7设置在电池上 盖2一端, 所述第二磁铁8设置在电池上盖2另一端; 0029 所述下壳体由雾化上盖11与雾化下盖10盖合, 所述雾化上盖11上设置有第二磁性 吸附组件, 所述第二磁性吸附组件包括第三磁铁20与第四磁铁21, 所述第一磁铁7与第三磁 铁20相对应, 所述第二磁铁8与第四磁铁21相对应; 00。
17、30 所述雾化器包括雾化芯支架12、 发热丝13、 雾化芯硅胶塞16; 所述发热丝13设置在 雾化芯支架12上, 所述雾化芯支架12上套设有雾化芯硅胶塞16; 0031 所述雾化芯支架12设置有雾化电极19, 所述雾化电极19与发热丝13连接, 所述雾 化电极19与设置在电池上盖2上的弹簧电极9电性连接, 所述弹簧电极9电连接控制板4; 0032 所述雾化器还包括雾化芯硅胶盖15, 所述发热丝13通过雾化芯硅胶盖15固定在雾 化芯支架12上; 0033 所述雾化器上部连接中心管14下部, 所述中心管14上部设置在雾化上盖11内, 所 述雾化上盖11内形成雾化腔室, 所述雾化上盖11外还开设有烟。
18、油进入孔, 所述烟油进入孔 通过硅胶油塞17密封; 所述下壳体内还设置有硅胶进气阀18, 所述硅胶进气阀18设置在雾 化下盖10上; 0034 所述第三磁铁20设置在雾化上盖11一端的雾化芯支架12上; 0035 所述上壳体内还设置有导光柱5, 所述导光柱5设置在电池上盖2上, 所述导光柱5 电性连接控制板4。 0036 如1、 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离式电子烟, 一种分离式电子烟, 包括: 壳 体, 所述壳体由上壳体与下壳体盖合; 所述壳体内容纳有雾化器和电池3, 所述雾化器与电 池3电性连接, 所述雾化器设置在下壳体内, 所述电池3设置在上壳体内中段, 所述上壳体内 两端还设置有。
19、咪头401及控制板4; 所述咪头401、 电池3、 控制板4, 依次电性连接; 所述上壳 体与下壳体通过设置第一磁性吸附组件与第二磁性吸附组件磁性吸附连接; 0037 所述雾化器包括雾化芯支架12、 发热丝13、 雾化芯硅胶塞16; 所述发热丝13设置在 雾化芯支架12上, 所述雾化芯支架12上套设有雾化芯硅胶塞16; 0038 所述雾化芯支架12设置有雾化电极19, 所述雾化电极19与发热丝13连接, 所述雾 化电极19与设置在电池上盖2上的弹簧电极9电性连接, 所述弹簧电极9电连接控制板4; 说明书 3/5 页 5 CN 212260479 U 5 0039 所述雾化器还包括雾化芯硅胶盖1。
20、5, 所述发热丝13通过雾化芯硅胶盖15固定在雾 化芯支架上12; 0040 所述雾化器上部连接中心管14下部, 所述中心管14上部设置在雾化上盖11内, 所 述雾化上盖11内形成雾化腔室, 所述雾化上盖11外还开设有烟油进入孔, 所述烟油进入孔 通过硅胶油塞17密封; 所述下壳体内还设置有硅胶进气阀18, 所述硅胶进气阀18设置在雾 化下盖10上; 0041 所述第三磁铁设置在雾化上盖11一端的雾化芯支架12上; 0042 所述上壳体内还设置有导光柱5, 所述导光柱5设置在电池上盖2上, 所述导光柱5 电性连接控制板4。 0043 进一步, 所述发热丝12为陶瓷发热丝。 0044 进一步, 。
21、雾化器使用咪头401启动发热丝12, 一吸气就会使电池3工作。 0045 所述雾化芯硅胶盖15、 所述雾化芯硅胶塞16、 所述硅胶油塞17的材质为透明硅胶; 0046 透明硅胶是无色或皮肤色油状液体, 硫化后成为柔软的弹性材料. 温度范围在- 65 C 至200 C下可长期使用并保持其柔软弹性性能, 有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耐水、 耐臭 氧、 耐气候老化, 无腐蚀性, 有生理惰性, 无毒无味, 线收缩率低。 透明硅胶可分为加成型透 明硅胶与缩合型硅胶; 透明硅胶都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 其介电损耗、 耐电压、 耐电弧、 耐 电晕、 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系数等均在绝缘材料中名列前茅, 而且它们。
22、的电气性能受 温度和频率的影响很小。 因此, 它们是一种稳定的电绝缘材料, 被广泛应用于电子、 电气工 业上。 透明硅胶除了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外, 还具有优异的拒水性, 这是电气设备在湿态条件 下使用具有高可靠性的保障。 0047 综上所述, 吸烟时, 控制板4的咪头401控制电池3为电极供电, 对雾化器发热丝12 产生一定功率, 对应发热丝棉上的油产生热量, 达到吸烟效果。 0048 气流状态, 如图3, 气流导引图所示; 所述电池部分A与雾化器部分B磁吸卡扣连接, 电池部分气在上部, 雾化器部分气在下部, 实现气与油的分离; 0049 所述电池下盖1与电池上盖2扣位连接, 超声封胶; 所述电。
23、池上盖2与第一磁铁7、 第 二磁铁8铆接; 所述电池上盖2又与控制板4上的螺丝6固定; 所述控制板4与咪头401引线连 接固定于电池上盖2; 所述控制板4与电池3引线连接, 来供电; 所述控制板4与电极引线焊 接, 来对雾化器提供电力; 0050 所述雾化下盖10与雾化上盖11连接, 超声封胶; 所述发热丝13固定于雾化芯支架 12, 外面套雾化芯硅胶塞16封油; 所述雾化芯支架12与第三磁铁20铆接; 所述雾化芯支架12 发热丝孔传入发热丝13引脚与雾化电极19铆接固定; 所述雾化芯支架12组件上套雾化芯硅 胶盖15固定发热丝13, 上部连接中心管14下部; 所述中心管14上部铆接固定于雾化。
24、上盖11; 所述雾化上盖11又与第四磁铁21连接; 所述硅胶进气阀18固定于雾化下盖10, 对雾化室雾 化产生的烟油封气及电池部分咪头401封气; 0051 所述雾化下盖10与雾化上盖11连接, 内部空间大, 有利于对冷凝液的回收利用。 0052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 于此, 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的变 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 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除非另有定义, 本文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 说明书 4/5 页 6 CN 212260479 U 6 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 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 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说明书 5/5 页 7 CN 212260479 U 7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8 CN 212260479 U 8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2 页 9 CN 212260479 U 9 。
- 内容关键字: 分离 电子
新能源汽车电池放置管理架.pdf
可自动定时模拟光照的土柱蒸发入渗系统.pdf
起重机用的稳定型起升机构.pdf
氛围灯一体仪表台.pdf
茶叶包装用封口装置.pdf
固体磷酸催化剂生产捏合设备.pdf
公路用整平机.pdf
电力线缆安装牵引装置.pdf
压力管道连接结构.pdf
雷达角反射器.pdf
旋转砖装置.pdf
钢渣转运吸尘装置.pdf
非甲烷总烃进样加热装置.pdf
会计票据粉碎装置.pdf
半导体散热装置.pdf
游乐设施安全检测装置.pdf
弯曲机的防摆动机构及弯曲机.pdf
斜顶多方向抽芯机构及注塑模具.pdf
手持式超声波成像设备.pdf
动态电压频率调节方法、控制器、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基于AI大语言模型的数据大屏生成方法及系统.pdf
消防轨道机器人.pdf
带有除沫器的气液分离罐.pdf
动物采血器.pdf
质检用金属探伤装置.pdf
用于巡检机器人的充电装置.pdf
基于扩散生成先验的人脸图像复原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pdf
单视图的三维重建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微服务系统根因定位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纯化碳棒的制备方法及其制成的纯化碳棒.pdf
触点控制电路、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钻头水口冷压模具和成型装置及使用方法.pdf
气味控制组合物及制品.pdf
纤维状脱钙骨基质的制备方法.pdf
带有防范儿童触动的顶盖的灯芯基液体散发系统.pdf
一种感染科用肝病诊疗器械消毒箱.pdf
吸收性复合物.pdf
在生物材料表面制备载肝素及CUSUP2/SUP的介孔硅纳米颗粒涂层的方法.pdf
一种带无线充电功能的消毒装置.pdf
一种高效的烹饪用具用消毒装置.pdf
一种金属防虫网电热处理装置.pdf
雾化设备.pdf
一种强力吸液引流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吸液引流装置.pdf
一种袋装混合材质废旧衣物消毒的设备.pdf
一种负离子发生器及控制方法.pdf
蒸煮锅.pdf
改性再生纤维素/藻酸盐止血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pdf
含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水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
治疗用无孔胶原片及其制备方法和设备.pdf
用于在皮肤表面或透过皮肤表面传送药物的可挤压组合物.pdf
一种麻醉科器械用消毒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