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动感流线型针织面料.pdf

上传人:宁*** 文档编号:11034316 上传时间:2021-08-3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89.9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层叠动感流线型针织面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层叠动感流线型针织面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层叠动感流线型针织面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档描述:

《层叠动感流线型针织面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层叠动感流线型针织面料.pdf(5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1383306.4 (22)申请日 2019.08.23 (73)专利权人 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 地址 315800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大碶灵 峰山路695号 (72)发明人 钟国能赵玉峰林浩毛永强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代理人 高振红 (51)Int.Cl. D04B 1/10(2006.01) D04B 1/12(2006.01) D04B 1/14(2006.01) D04B 1/16(2006.01) D04B 1/18(200。

2、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层叠动感流线型针织面料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层叠动感流线型针 织面料, 所述针织面料包含30路三角配置, 第一 路采用涤棉混纺纱的赛络紧密纺纱与氨纶丝同 时编织成圈, 此路共循环5次; 第二路采用同样的 涤棉混纺纱与半消光低弹涤纶丝和氨纶丝一起 喂入进行编织; 其余的采用长绒棉高支纱以循环 24路采用提花结构, 在织物中形成凹凸的横条风 格。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面料采用提花组织结构设 计出类似鸭子布的双面针织面料, 面料的正面加 氨纶, 使横条更加明显, 蓬松性好, 凹凸层叠感增 强, 并且呈现更加无。

3、规律性, 使布面具有良好的 3D立体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12335449 U 2021.01.12 CN 212335449 U 1.一种层叠动感流线型针织面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织面料包含30路三角配置, 第一 路采用涤棉混纺纱的赛络紧密纺纱与氨纶丝同时编织成圈, 此路共循环5次; 第二路采用同 样的涤棉混纺纱与半消光低弹涤纶丝和氨纶丝一起喂入进行编织; 其余的采用长绒棉高支 纱以循环24路采用提花结构, 在织物中形成凹凸的横条风格。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叠动感流线型针织面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涤棉混纺纱由 涤纶凉感纤维、 涤纶抗菌纤维和棉纤维。

4、通过赛络纺纱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层叠动感流线型针织面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涤纶凉感纤 维截面形状为三叶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叠动感流线型针织面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料的线圈 密度为260个/1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层叠动感流线型针织面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涤棉混纺纱 细度为18tex。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335449 U 2 一种层叠动感流线型针织面料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面料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层叠动感流线型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0002 如今时代的飞速发展, 人们对生活的期望越来越高, 作为人们。

5、生活中最基本的衣 食住行, 当然也是越来越个性化, 时尚化。 传统的面料服装设计已经不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群 众的需求, 追求个性化、 时尚感、 功能性成为新时代服装行业的风向标。 只有层出不穷的创 新灵感, 才能赢得更广阔的市场。 0003 本实用新型旨在通过新型织物结构的变化组织设计, 自主研发层叠动感流线型高 附加值针织面料, 利用新型的织造设备的技术创新和工艺技术, 使其展现出个性化的3D凹 凸层叠流动感的立体效果, 可以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感, 以满足大众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 提供一种层叠动感流 线型针织面料。 0005。

6、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 所述针织面料包含30路三角配置, 第一路采用涤棉混纺纱的赛络紧密纺纱与氨纶 丝同时编织成圈, 此路共循环5次; 第二路采用同样的涤棉混纺纱与半消光低弹涤纶丝和氨 纶丝一起喂入进行编织; 其余的采用长绒棉高支纱以循环24 路采用提花结构, 在织物中形 成凹凸的横条风格。 0007 进一步优选地, 所述涤纶凉感纤维截面形状为三叶形。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面料的线圈密度为260个/10cm。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涤棉混纺纱细度为18tex。 0010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 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1 。

7、(1)在原料上一面采用含长绒棉的高支纱, 使横条波浪面更加细腻柔软, 随机性 强; 另一面结合涤棉混纺的赛络紧密纺纱, 使表面更加光滑硬挺, 顶破性好, 减小面料的褶 皱性、 洗涤的扭曲变形性; 0012 (2)面料采用提花组织结构设计出类似鸭子布的双面针织面料, 面料的正面加氨 纶, 使横条更加明显, 蓬松性好, 凹凸层叠感增强, 并且呈现更加无规律性, 使布面具有良好 的3D立体效果。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层叠动感流线型针织面料提花织造工艺的织针排列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层叠动感流线型针织面料提花织造工艺的三角排列图。 说明书 1/2 页 3 CN 212。

8、335449 U 3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层叠动感流线型针织面料, 如图1所示, 所述面料由提花织造 工艺织造而成: 包含30路三角配置, 第一路采用涤棉混纺纱的赛络紧密纺纱与氨纶丝同时 编织成圈, 此路共循环5次; 第二路采用同样的涤棉混纺纱与半消光低弹涤纶丝和氨纶丝一 起喂入进行编织; 其余的采用长绒棉高支纱以循环 24路采用提花结构, 如图2所示, 在织物 中形成凹凸的横条风格。 0016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 所述涤棉混纺纱由涤纶凉感纤维、 涤纶抗菌纤维和棉纤维 通过赛络纺纱制得。 涤纶凉感纤维和涤纶抗菌纤维选用导汗排湿涤纶凉感纤维和涤纶抗菌 纤维, 其中导汗排湿。

9、涤纶凉感纤维是在三叶形的基础上, 在纺丝过程中添加了玉石矿物质 材料。 其中涤纶抗菌纤维是一种银离子抗菌纤维, 其采用 PET纳米银抗菌母粒加工而成。 由 于银离子均匀分布在纤维内部与表面, 即便纤维表面的银离子随着使用破坏剥离, 纤维表 面的银离子跟着被带走, 但纤维内部的银离子又会重新暴露在表面, 继续保持银离子的抑 菌除臭功效。 0017 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 所述涤纶凉感纤维截面形状为三叶形。 0018 作为另一个优选实施例, 所述面料的线圈密度为260个/10cm; 所述涤棉混纺纱细 度为18tex。 0019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 应当理解,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 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 因此, 凡本技术领域中 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 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 以得到的技术方案, 皆应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 说明书 2/2 页 4 CN 212335449 U 4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1 页 5 CN 212335449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层叠 动感 流线型 针织 面料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层叠动感流线型针织面料.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103431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