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衣机的驱动装置及干衣机.pdf
《干衣机的驱动装置及干衣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衣机的驱动装置及干衣机.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2251146.4 (22)申请日 2019.12.12 (73)专利权人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地址 26610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海尔路1 号海尔工业园 专利权人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姚龙平邴进东刘秀姣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482 代理人 宋宝库王强 (51)Int.Cl. D06F 58/02(2006.01) D06F 58/08(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
2、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干衣机的驱动装置及干衣机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烘干设备技术领域, 旨在解 决现有干衣机的驱动装置的结构设置不佳的问 题。 为此,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衣机的驱动 装置及干衣机, 干衣机包括烘干筒和风扇, 驱动 装置包括第一电机、 第二电机以及固定构件, 固 定构件的一端与第一电机连接, 固定构件的另一 端与第二电机连接, 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烘干筒 连接, 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风扇连接。 通过第一 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驱动烘干筒和风扇, 烘干效 果好, 并且, 通过固定构件将第一电机和第二电 机固定连接, 使得驱动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 占 用空间小, 便于布置, 。
3、并且, 通过固定构件将第一 电机和第二电机组成一个整体, 在装配干衣机 时, 能够简化安装步骤, 从而能够提高干衣机的 装配效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212357746 U 2021.01.15 CN 212357746 U 1.一种干衣机的驱动装置, 所述干衣机包括烘干筒和风扇,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 包括第一电机、 第二电机以及固定构件, 所述固定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连接, 所述固 定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 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烘干筒连接, 所述第 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风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
4、装置还包括减速机构, 所述 减速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减速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烘干筒连 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速机构包括固定轴、 第一传动 轮、 第二传动轮、 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 所述固定轴与所述固定构件连接, 所述第一传 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相连且均与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传动轮的直径大于所述 第二传动轮的直径, 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所述第一传动带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二传动轮通过第二传动带与所述烘干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轮固 定连接或者一体。
5、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第二传动带之 间设置有防滑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滑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二传 动轮上的防滑凹槽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二传动带上的防滑凸起, 所述防滑凹槽与所述防滑凸 起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构件包括环形固定壳, 所述 第一电机的一部分嵌设到所述环形固定壳的一端, 所述第二电机的一部分嵌设到所述环形 固定壳的另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构件还包括固定臂, 所述固 定臂的一端与所述环形固定壳连接, 所述。
6、固定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轴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 二电机均为外转子电机。 10.一种干衣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衣机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 置。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2357746 U 2 干衣机的驱动装置及干衣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烘干设备技术领域, 具体提供一种干衣机的驱动装置及干衣机。 背景技术 0002 干衣机是能够对衣物进行烘干的机器, 干衣机主要包括烘干筒、 风扇和加热装置, 可以将待烘干的衣物放入烘干筒中, 风扇能够向烘干筒内送风, 加热装置能够对风进行加 热形。
7、成热风, 热风进入烘干筒中对衣物进行烘干, 为了提高对衣物的烘干效果, 烘干筒在驱 动电机的驱动下能够转动。 0003 现有技术中, 干衣机的驱动方式一般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 通过一个电机同 时驱动烘干筒和风扇, 然而在干衣机运行时, 风扇和烘干筒同步动作, 不能提供持续的风 流, 尤其在热泵干衣机上的应用受到局限, 在烘干衣物时不能很好的实现烘干筒等时双向 旋转, 严重影响烘干效果; 第二种类型, 通过两个电机分别驱动烘干筒和风扇, 然而, 两个电 机分开设置, 占用空间大, 不便于布置。 0004 因此, 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干衣机的驱动装置及相应的干衣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
8、容 0005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即为了解决现有干衣机的驱动装置的结构设置 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衣机的驱动装置, 所述干衣机包括烘干筒和风扇, 所 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 第二电机以及固定构件, 所述固定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 连接, 所述固定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 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烘干筒 连接, 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风扇连接。 0006 在上述驱动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 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减速机构, 所述减速机 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减速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烘干筒连接。 0007 在上述驱动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 所。
9、述减速机构包括固定轴、 第一传动轮、 第二 传动轮、 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 所述固定轴与所述固定构件连接, 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 述第二传动轮相连且均与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传动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传动 轮的直径, 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所述第一传动带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二 传动轮通过第二传动带与所述烘干筒连接。 0008 在上述驱动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 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轮固定连接 或者一体设置。 0009 在上述驱动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 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第二传动带之间设置 有防滑结构。 0010 在上述驱动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 所述防滑结构包括形成。
10、在所述第二传动轮上 的防滑凹槽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二传动带上的防滑凸起, 所述防滑凹槽与所述防滑凸起相适 配。 0011 在上述驱动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 所述固定构件包括环形固定壳, 所述第一电 说明书 1/5 页 3 CN 212357746 U 3 机的一部分嵌设到所述环形固定壳的一端, 所述第二电机的一部分嵌设到所述环形固定壳 的另一端。 0012 在上述驱动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 所述固定构件还包括固定臂, 所述固定臂的 一端与所述环形固定壳连接, 所述固定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轴连接。 0013 在上述驱动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 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均为外转子电 机。 0014 在。
11、另一方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干衣机, 该干衣机包括上述的驱动装置。 0015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 驱动装置包括 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 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烘干筒连接, 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风扇连接, 即, 通过两个电机分别驱动烘干筒和风扇, 与现有技术中通过一个电机共同驱动烘干筒和 风扇的结构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装置可以对两个电机独立地控制, 在干衣机运行中, 通 过第一电机驱动烘干筒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 在第一电机驱动烘干筒转动的同时, 通过第 二电机驱动风扇转动, 可以持续地向烘干筒内送风, 对烘干筒内的衣物进行烘干, 烘干效果 好。 此外,。
12、 与现有技术中通过两个电机分别驱动烘干筒和风扇的结构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驱 动装置还通过固定构件将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固定连接, 使得驱动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 占用空间小, 便于布置, 并且, 通过固定构件将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组成一个整体, 在装配 干衣机时, 能够简化安装步骤, 从而能够提高干衣机的装配效率。 0016 进一步地, 驱动装置还包括减速机构, 减速机构的一端与第一电机连接, 减速机构 的另一端与烘干筒连接。 即, 在第一电机与烘干筒之间设置有减速机构, 通过减速机构将第 一电机的驱动力传递至烘干筒, 通过这样的设置, 能够降低烘干筒的转速, 避免因为烘干筒 的转速过高而影响对衣物。
13、的烘干效果。 0017 进一步地, 在第二传动轮与第二传动带之间设置有防滑结构。 通过设置在第二传 动轮与第二传动带之间的防滑结构, 能够增强第二传动轮与第二传动带之间的摩擦力, 从 而防止第二传动带出现打滑的现象, 进而能够避免因为第二传动带打滑而影响烘干筒的转 动, 并因此能够避免影响干衣机的烘干效果。 0018 此外,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的干衣机由于采用了上述 驱动装置, 进而具备了上述驱动装置所具备的技术效果, 即, 驱动装置的结构紧凑, 占用空 间较小, 便于对箱体的内部空间进行布置, 并且, 通过驱动装置的减速机构, 能够减小烘干 筒的转速, 以保证干衣机的。
14、烘干效果。 附图说明 0019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附图中: 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干衣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 附图标记列表: 0023 1、 箱体, 11、 安装座, 111、 第一固定槽, 112、 第二固定槽; 0024 2、 烘干筒; 0025 3、 风扇; 0026 4、 第一电机, 41、 第一旋转外壳, 42、 驱动轮, 43、 第一固定环, 44、 连接轴; 说明书 2/5 页 4 CN 212357746 U 4 0027 5、 第二电机, 51、 第二旋转外壳, 52、 驱动轴, 53、。
15、 第二固定环; 0028 6、 固定构件, 61、 环形固定壳, 62、 固定臂; 0029 7、 减速机构, 71、 固定轴, 73、 第一传动轮, 72、 第二传动轮, 74、 第一传动带, 75、 第 二传动带, 721、 防滑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首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 下面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原理, 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1 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术语 “上” 、“下” 、“左” 、“右” 、“前” 、“后” 、 “内” 、“外” 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 这仅仅是。
16、为 了便于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 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 术语 “第一” 、“第二” 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2 此外, 还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 语 “安装” 、“设置” 、“相连” 、“连接” 应作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 连接, 或一体连接; 可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 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可根据具体情况。
17、理解 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3 基于背景技术指出的现有干衣机的驱动装置的结构设置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 提供了一种干衣机的驱动装置及干衣机, 旨在能够保证对干衣机的烘干筒和风扇进行独立 驱动的基础上, 减少驱动装置的占用空间。 0034 具体地, 如图1和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干衣机包括箱体 1, 箱体1内设置有烘干 筒2、 风扇3和驱动装置, 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4、 第二电机5以及固定构件6, 固定构件6的 一端与第一电机4连接, 固定构件6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机5连接, 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与烘干 筒2 连接, 第二电机5的输出端与风扇3连接。 即, 本实用新型的干衣机。
18、通过两个电机分别驱 动烘干筒2和风扇3, 两个电机能够独立控制, 在干衣机运行中, 可以通过第一电机4驱动烘 干筒2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 以提高对衣物的烘干效果, 在第一电机4驱动烘干筒2转动的同 时, 第二电机5驱动风扇3转动, 可以持续地向烘干筒2内送风, 对烘干筒2内的衣物进行烘 干, 烘干效果好。 0035 此外, 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装置还通过固定构件6将第一电机 4和第二电机5固定连 接, 使得驱动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 占用空间小, 便于对箱体1的内部空间进行合理地布置, 并且, 通过固定构件6将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5组成一个整体, 在装配干衣机时, 能够简化 安装步骤, 从而能够提高。
19、干衣机的装配效率。 其中, 固定构件6可以设置为固定架或者固定 壳等结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固定构件6的具体结构, 只要通过 固定构件6能够将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5固定连接即可。 0036 优选地, 第一电机4为外转子电机, 包括第一内定子(图中未示出)、 第一外转子(图 中未示出)和第一旋转外壳41, 第一旋转外壳41与第一外转子固定连接, 第一电机4运行时, 第一旋转外壳41和第一外转子同步转动, 第二电机5也为外转子电机, 包括第二内定子(图 中未示出)、 第二外转子(图中未示出)和第二旋转外壳51, 第二旋转外壳51与第二外转子固 说明书 3/5 页 5 CN 。
20、212357746 U 5 定连接, 第二电机5运行时, 第二旋转外壳51 和第二外转子同步转动。 其中, 第一内定子和 第二内定子通过固定构件6 固定连接。 通过将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5均设置为外转子电 机, 能够进一步减小驱动装置的体积。 0037 下面以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5均为外转子电机为例来继续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 术方案。 0038 如图1和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装置除了包括第一电机4、 第二电机5和固定 构件6之外, 还包括减速机构7, 减速机构7的一端与第一电机4连接, 减速机构7的另一端与 烘干筒2连接。 即, 在第一电机4与烘干筒2之间设置有减速机构7, 通过减速机构7。
21、将第一电 机4的驱动力传递至烘干筒2, 能够降低烘干筒2的转速, 避免因为烘干筒2的转速过高而影 响对衣物的烘干效果。 0039 优选地, 如图1和图2所示, 减速机构7包括固定轴71、 第一传动轮73、 第二传动轮 72、 第一传动带74和第二传动带75, 固定轴71与固定构件6连接, 第一传动轮73和第二传动 轮72相连且均与固定轴71转动连接, 第一传动轮73的直径大于第二传动轮72的直径, 第一 传动轮73通过第一传动带74与第一电机4连接, 第二传动轮72通过第二传动带75与烘干筒2 连接。 即, 通过第一传动轮73和第二传动轮 72实现减速传动。 具体而言, 第一电机4的第一 旋转。
22、外壳41上设置有驱动轮42(驱动轮42的直径小于第一传动轮73的直径), 第一传动带74 的一端与该驱动轮42连接, 第一传动带74的另一端与第一传动轮73连接, 第一传动轮73和 第二传动轮72连接, 且两者均与固定轴71转动连接, 第二传动带75的一端与第二传动轮72 连接, 第二传动带75的另一端与烘干筒2连接, 当第一电机4运行时, 设置在第一旋转外壳41 上的驱动轮42驱动第一传动带74转动, 第一传动带74带动第一传动轮73 转动, 第一传动轮 73的直径大于驱动轮42的直径, 实现第一级减速, 在第一传动轮73转动的同时, 第二传动轮 72随着第一传动轮73同步转动, 第二传动轮。
23、72的直径小于第一传动轮73的直径, 实现第二 级减速, 第二传动轮72带动第二传动带75转动, 第二传动带75带动烘干筒2转动。 其中, 第一 传动轮73与第二传动轮72可以固定连接, 以便于对第一传动轮73和/或第二传动轮72进行 更换, 或者, 也可以将第一传动轮 73和第二传动轮72一体设置, 以便于直接将第一传动轮 73和第二传动轮72一体成型制造, 这种对第一传动轮73与第二传动轮72的具体连接方式的 调整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 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0 优选地, 如图1和图2所示, 第二电机5的第二旋转外壳 51上设置有驱动轴52, 驱动 轴。
24、52直接与风扇3转动连接。 0041 优选地, 如图1和图2所示, 第二传动轮72与第二传动带 75之间设置有防滑结构。 其中, 防滑结构包括形成在第二传动轮72上的防滑凹槽721以及形成在第二传动带75上的 防滑凸起(图中未示出), 防滑凹槽721与防滑凸起相适配。 即, 通过设置在第二传动轮72上 的防滑凹槽721与设置在第二传动带75上的防滑凸起相配合, 能够增强第二传动轮72与第 二传动带75之间的摩擦力, 以防止第二传动带75出现打滑的现象, 从而能够避免影响干衣 机的烘干效果。 0042 优选地, 如图2所示, 固定构件6包括环形固定壳61, 第一电机4的一部分嵌设到环 形固定壳6。
25、1的一端, 第二电机5的一部分嵌设到环形固定壳61的另一端。 具体而言, 第一电 机4的第一内定子的一部分嵌设到环形固定壳61的一端, 第二电机5的第二内定子的一部分 嵌设到环形固定壳61的另一端, 以将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5固定连接。 说明书 4/5 页 6 CN 212357746 U 6 0043 优选地, 如图2所示, 固定构件6还包括固定臂62, 固定臂62的一端与环形固定壳61 连接, 固定臂62的另一端与固定轴71连接。 即, 固定轴71通过固定臂62与环形固定壳61连 接。 其中, 固定臂 62与环形固定壳61可以固定连接, 以便于对固定臂62和/或环形固定壳 61进行更换, 。
26、或者, 也可以将固定臂62与环形固定壳61设置为一体, 以便于直接将固定臂62 与环形固定壳61一体成型制造, 这种对固定臂 62与环形固定壳61的具体连接方式的调整 和改变并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范围, 均应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4 优选地,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干衣机的箱体1内设置有安装座11, 驱动装置设 置在安装座11上。 其中, 安装座11包括第一固定槽111和第二固定槽112, 第一电机4上设置 有第一固定环43, 第二电机5上设置有第二固定环53, 第一固定环43与第一固定槽111相适 配, 第二固定环53与第二固定槽112相适配。 即, 在安装驱动装置。
27、时, 只需要将第一固定环43 卡置在第一固定槽111内, 将第二固定环53卡置在第二固定槽112内即可。 具体而言, 如图2 所示, 第一电机4上设置有连接轴44, 第一固定环43与连接轴44转动连接, 在第一固定环43 和连接轴44之间安装有第一轴承(图中未示出), 第二固定环53与第二电机5的驱动轴52转 动连接, 在第二固定环53与驱动轴52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图中未示出)。 0045 至此, 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但是, 本 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 在 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 或替换, 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5/5 页 7 CN 212357746 U 7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8 CN 212357746 U 8 图2 说明书附图 2/2 页 9 CN 212357746 U 9 。
- 内容关键字: 干衣机 驱动 装置
变速箱.pdf
再生铅烟气中铅尘环保治理湿电除尘超低排放设备.pdf
混合加料机构.pdf
漆包线脱漆机.pdf
灯具的透镜反光杯一体式结构.pdf
防坠网-栏一体装置.pdf
装修用管线固定结构.pdf
物料压平测高装置.pdf
氢溴酸山莨菪碱分析溶解仪器.pdf
粉料分散上料机.pdf
电磁屏蔽壳体以及新能源汽车.pdf
枫叶魔方.pdf
骨科助行装置.pdf
钣金件调直装置.pdf
节能建筑保温体系.pdf
超薄柔性关节镜通道.pdf
适用于有水状态下闸门井封堵后干地修复的施工方法.pdf
车辆充电桩用防尘防水枪头结构.pdf
棉浆粕生产用的蒸球.pdf
码垛机器人几何精度标定与辨识方法.pdf
钕铁硼自动化发蓝设备.pdf
钢管外涂塑粉末自清洁回收装置.pdf
货物出库管理方法、系统及介质.pdf
词汇标签的确定方法及系统和查询语句的生成方法及系统.pdf
用于电机定子的端部叠片和电机定子.pdf
船舶目标检测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pdf
具有圆柱螺旋形液流流道的磁流变阻尼器.pdf
基于AES算法的硬件安全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接口管理方法及接口管理系统.pdf
涂料的质量监测方法及系统.pdf
空气灰尘检测仪.pdf
高铬合金离心铸管机及其使用方法.pdf
缆线.pdf
能够提高生物有机肥中菌种存活率的复合助剂及其使用方法.pdf
图像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pdf
防晶垢的奥斯陆冷却结晶器.pdf
采用光固化打印技术制备的挤出式打印头及其应用.pdf
脑磁测量头盔的设计和标定方法.pdf
老化测试设备.pdf
抗压地下连接管道.pdf
改进型相似材料立体模拟实验支架.pdf
靶向降解黏着斑激酶的化合物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pdf
农产品加工干燥机.pdf
用于普外科阑尾炎手术的术后拆线护理设备.pdf
防滑落的柱体铝合金夹取堆垛装置.pdf
基于完整极值非负密集微块差分的彩色纹理图像分类方法.pdf
粒分辨矩阵在逻辑电路优化中的应用.pdf
基于电快速瞬变脉冲群的工业机器人示教器测试方法.pdf
联合图像文本识别和模糊判断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pdf
分布式任务调度方法及系统.pdf
人脸属性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