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转盘上料机.pdf
《新型转盘上料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转盘上料机.pdf(21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2424026.X (22)申请日 2019.12.30 (73)专利权人 苏州领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 长平路8号A栋 (72)发明人 于润泽潘国勇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代理人 高之波 (51)Int.Cl. B65G 29/0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转盘上料机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
2、新型转盘上料机。 该 上料机包括定基板以及转动盘, 定基板上圆周排 布若干个定位组件以及支撑组件, 转动盘上圆周 排布若干个吸固板以及定位套, 相邻吸固板之间 设有定位套, 定位组件包括能够上下升降的定位 导柱, 定位导柱能够直线进出上方的定位套的定 位孔, 支撑组件包括斜垫块以及移动座, 移动座 上端安装滚轮组件, 滚轮组件上端贴合转动盘 下, 斜垫块和移动座为斜面连接, 高度调节组件 的直线移动端抵紧贴合斜垫块侧表面。 本实用新 型具有无级调节高度的支撑组件以及机械式定 位组件, 转动盘平面度高, 位置精度高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11页 CN 212374238 U 2。
3、021.01.19 CN 212374238 U 1.一种新型转盘上料机, 其特征在于, 包括定基板(01)以及转动盘(02), 所述定基板 (01)和所述转动盘(02)通过中空旋转平台(05)转动连接, 在圆心为所述中空旋转平台(05) 的中心轴的圆上, 所述定基板(01)上圆周排布若干个定位组件(04)以及支撑组件(03), 所 述转动盘(02)上圆周排布若干个吸固板(06)以及定位套(07), 相邻所述吸固板(06)之间设 有一个所述定位套(07), 所述定位组件(04)包括能够上下升降的定位导柱(046), 所述定位导柱(046)能够直线 进出上方的所述定位套(07)的定位孔, 所述支。
4、撑组件(03)包括斜垫块(2)以及移动座(3), 所述移动座(3)上端安装滚轮组件 (5), 所述滚轮组件(5)上端贴合所述转动盘(02)下, 所述斜垫块(2)和所述移动座(3)为斜 面连接, 高度调节组件(4)的直线移动端抵紧贴合所述斜垫块(2)侧表面, 所述高度调节组件 (4)直线移动能够使所述滚轮组件(5)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盘上料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空旋转平台(05)包 括外壳(051)、 输入端(052)以及转动端(053), 所述输入端(052)连接在所述外壳(051)一侧 下, 所述输入端(052)上中心安装一个主动齿轮(054), 所述转动端(0。
5、53)安装在所述外壳 (051)的中心孔内, 所述转动端(053)的圆周面下设有一个被动齿轮(055), 所述主动齿轮 (054)和所述被动齿轮(055)相啮合, 所述外壳(051)固定在所述定基板(01)上, 所述转动端(053)连接所述转动盘(02), 所 述输入端(052)连接驱动电机(05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盘上料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固板(06)上表面设 有矩形阵列的吸附孔(061)以及若干个定位针(065), 真空板(060)设有贯穿上下表面的真 空腔(062), 所述真空腔(062)两端分别设有安装槽(063), 所述安装槽(063)内的仿形环槽 (06。
6、7)安装有密封垫(064), 所述吸固板(06)以及密封板(066)贴合两端的所述密封垫(064) 并螺纹连接所述安装槽(06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转盘上料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固板(06)以及所述 密封板(066)为透明亚克力材质制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转盘上料机, 其特征在于, 旋转接头(08)位于所述中 空旋转平台(05)的中心通孔内, 所述旋转接头(08)包括动轴(081)以及静主管(082), 所述动轴(081)通过轴承转动连 接所述静主管(082), 所述动轴(081)上表面中心设有电输出端(083), 所述动轴(081)的圆 周面设有若干个气。
7、动接头(084), 所述静主管(082)的圆周面设有若干个气动输入端(085), 所述静主管(082)的下表面设有电输入端(086), 所述动轴(081)上端通过龙门架(080)固定在所述转动盘(02)上, 所述静主管(082)下端连接在固定环(087), 所述固定环(087)下端通过连接板固定在 所述中空旋转平台(05)的垫高台(057)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盘上料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组件(03)包括下 支座(1), 所述下支座(1)上表面内凹形成主腔(11), 所述下支座(1)侧表面内凹形成调节腔 (12), 所述主腔(11)下端连通所述调节腔(12), 所述斜。
8、垫块(2)在所述调节腔(12)内左右移 动, 所述移动座(3)下端在所述主腔(11)内上下移动,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212374238 U 2 所述斜垫块(2)上表面设有上倾斜面(21), 所述移动座(3)下表面设有和所述上倾斜面 (21)倾角相同的下倾斜面(31), 所述下倾斜面(31)贴合在所述上倾斜面(21)下, 所述高度调节组件(4)安装在所述调节腔(12)的外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转盘上料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座(3)中间形成 贯穿两侧面的矩形通孔(32), 所述下支座(1)上表面形成有上矩形槽(14), 中联板(7)穿过 所述矩形通孔(32)且。
9、两端螺纹连接在所述上矩形槽(14)内, 所述矩形通孔(32)下壁面设有下定位槽(33), 所述中联板(7)下表面设有上定位槽 (71), 弹簧(6)上端位于所述上定位槽(71)且下端位于所述下定位槽(3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转盘上料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度调节组件(4)包 括调整螺杆(41)、 紧定螺母(42)以及螺纹板(43), 所述斜垫块(2)的高侧面设有C型开口槽 (22), 所述螺纹板(43)固定在所述调节腔(12)的外壁, 所述调整螺杆(41)靠近前端设有一 个限位环槽(44), 所述调整螺杆(41)穿过所述螺纹板(43)的连接孔进入所述C型开口槽 (22), 。
10、所述限位环槽(44)位于所述C型开口槽(22)的开口内, 所述紧定螺母(42)连接在所述 调整螺杆(41)且贴合所述螺纹板(43)外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转盘上料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组件(04)还包括 下基座(041)、 上浮动板(042)以及升降气缸(045), 所述下基座(041)下固定在所述定基板(01)上, 所述下基座(041)中间形成两个相互平 行的墙板(0411), 所述下基座(041)中间形成有中间凹槽(0412), 导向柱(043)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墙板(0411)上, 每个所述导向柱(043)的上端 穿套一导向套(044)且沿所述导向套(044。
11、)上下滑动, 所述导向套(044)固定在所述上浮动 板(042)的两端, 所述升降气缸(045)下端固定在所述中间凹槽(0412)上, 所述升降气缸(045)的移动端 连接所述上浮动板(042), 所述定位导柱(046)固定在所述上浮动板(04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转盘上料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导柱(046)上端 为直径逐渐变小的导向圆台, 所述定位导柱(046)下表面中心设有螺纹盲孔(047), 所述上 浮动板(042)上设有阶梯通孔(0421), 所述阶梯通孔(0421)上端形成有定位凹槽(0422)。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212374238 U 。
12、3 一种新型转盘上料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盘上料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转盘上料机。 背景技术 0002 在3C零件加工中, 广泛采用转盘机连续上料, 速度快, 效率高, 现有转盘机的转动 盘和定基板之间采用依靠传感器以及转动电机进行电控转动盘的位置, 该方式存在随机误 差以及伺服电机的累计误差, 转动盘的位置难以精确控制, 使得料片位置度差, 难以加工定 位。 0003 同时转盘机的转动盘和定基板之间采用高度恒定的滚轮组件支撑, 定基板的加工 精度以及安装精度, 使得多个标准化的滚轮组件不在同一平面上, 无法同时接触支撑转动 盘, 而且转盘机长期运行, 存住滚轮磨损现象, 。
13、使得滚轮组件和转动盘脱离, 上述两种情况 滚轮组件均难以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使得加工时转盘小倾斜, 料片位置偏移, 难以加工定 位。 为了获得良好的加工基准, 现有方式采用滚轮组件下面增加垫片来实现同高度接触, 其 缺陷在于: 其一, 垫片为定尺寸调节, 针对滚轮组件所需的随机变化高度补偿值, 难以实现 良好调整; 其二, 该调整需要测量高度补偿差值, 在狭小空间内, 测量难以精确, 难以获得有 效的调整; 其三, 在狭小的空间内, 需要将滚轮组件松开, 放入垫片, 再旋紧, 操作困难, 调整 时间长, 设备使用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或多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
14、了一种新型转盘上料机。 000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 该一种新型转盘上料机包括定基板以及转动盘, 定 基板和转动盘通过中空旋转平台转动连接, 在圆心为中空旋转平台的中心轴的圆上, 定基 板上圆周排布若干个定位组件以及支撑组件, 转动盘上圆周排布若干个吸固板以及定位 套, 相邻吸固板之间设有定位套, 定位组件包括能够上下升降的定位导柱, 定位导柱能够直 线进出上方的定位套的定位孔, 0006 支撑组件包括斜垫块以及移动座, 移动座上端安装滚轮组件, 滚轮组件上端贴合 转动盘下, 斜垫块和移动座为斜面连接, 0007 高度调节组件的直线移动端抵紧贴合斜垫块侧表面, 高度调节组件直线移动能够。
15、 使滚轮组件上下移动。 0008 该装置采用斜面配合的支撑组件无级调节高度, 只需操作高度调节组件使得移动 座上下移动, 直至滚轮组件接触转动盘下端; 其有益效果是: 其一, 无级调高能够有效实现 高度补偿, 转盘机平面度高, 方便加工以及料片定位; 其二, 该装置不需要测量高度补偿值, 只需操作高度调节组件, 操作方便快捷, 能够有效快速的获得良好的高度支撑位置。 同时该 装置在电控定位的基础上, 进一步采用直线升降定位导柱和转动盘的定位孔插套配合的机 械式定位组件。 其有益效果是: 其一, 机械定位, 能够保证转动板每次停止位置精确, 位置度 高, 料片位置度高, 方便取料以及加工。 说明。
16、书 1/7 页 4 CN 212374238 U 4 0009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中空旋转平台包括外壳、 输入端以及转动端, 输入端连接在外 壳一侧下, 输入端上中心安装一个主动齿轮, 转动端安装在外壳的中心孔内, 转动端的圆周 面下设有一个被动齿轮, 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相啮合, 0010 外壳固定在定基板上, 转动端连接转动盘, 输入端连接驱动电机。 001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吸固板上表面设有矩形阵列的吸附孔以及若干个定位针, 真 空板设有贯穿上下表面的真空腔, 真空腔两端分别设有安装槽, 安装槽内的仿形环槽安装 有密封垫, 吸固板以及密封板贴合两端的密封垫并螺纹连接安装槽。 0012。
17、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吸固板以及密封板为透明亚克力材质制作。 001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旋转接头位于中空旋转平台的中心通孔内, 0014 旋转接头包括动轴以及静主管, 动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静主管, 动轴上表面中心 设有电输出端, 动轴的圆周面设有若干个气动接头, 静主管的圆周面设有若干个气动输入 端, 静主管的下表面设有电输入端, 0015 动轴上端通过龙门架固定在转动盘上, 0016 静主管下端连接在固定环, 固定环下端通过连接板固定在中空旋转平台的垫高台 下端。 0017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支撑组件包括下支座, 下支座上表面内凹形成主腔, 下支座侧 表面内凹形成调节腔, 主腔下端连通。
18、调节腔, 斜垫块在调节腔内左右移动, 移动座下端在主 腔内上下移动, 0018 斜垫块上表面设有上倾斜面, 移动座下表面设有和上倾斜面倾角相同的下倾斜 面, 下倾斜面贴合在上倾斜面下, 0019 高度调节组件安装在调节腔的外壁。 002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移动座中间形成贯穿两侧面的矩形通孔, 下支座上表面形成 有上矩形槽, 中联板穿过矩形通孔且两端螺纹连接在上矩形槽内, 0021 矩形通孔下壁面设有下定位槽, 中联板下表面设有上定位槽, 弹簧上端位于上定 位槽且下端位于下定位槽。 002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高度调节组件包括调整螺杆、 紧定螺母以及螺纹板, 斜垫块的 高侧面设有C型开口槽。
19、, 螺纹板固定在调节腔的外壁, 调整螺杆靠近前端设有一个限位环 槽, 调整螺杆穿过螺纹板的连接孔进入C型开口槽, 限位环槽位于C型开口槽的开口内, 紧定 螺母连接在调整螺杆且贴合螺纹板外侧面。 002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定位组件还包括下基座、 上浮动板以及升降气缸, 0024 下基座下固定在定基板上, 下基座中间形成两个相互平行的墙板, 下基座中间形 成有中间凹槽, 0025 导向柱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墙板上, 每个导向柱的上端穿套一导向套且沿导向 套上下滑动, 导向套固定在上浮动板的两端, 0026 升降气缸下端固定在中间凹槽上, 升降气缸的移动端连接上浮动板, 定位导柱固 定在上浮动板。
20、上。 0027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定位导柱上端为直径逐渐变小的导向圆台, 定位导柱下表面 中心设有螺纹盲孔, 上浮动板上设有阶梯通孔, 阶梯通孔上端形成有定位凹槽。 说明书 2/7 页 5 CN 212374238 U 5 附图说明 0028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新型转盘上料机的三维示意图; 0029 图2为图1所示一种新型转盘上料机的主视示意图; 0030 图3为图1所示支撑组件的主视示意图; 0031 图4为图3所示支撑组件的AA剖视示意图; 0032 图5为图4所示下支座的三维示意图; 0033 图6为图4所示斜垫块的三维示意图; 0034 图7为图4所示移动座的三维示意图。
21、; 0035 图8为图4所示高度调节组件的三维示意图; 0036 图9为图1所示定位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0037 图10为图9所示定位组件的BB剖视示意图; 0038 图11为图2所示中空旋转平台的三维示意图; 0039 图12为图1所示吸固板的俯视示意图; 0040 图13为图12所示吸固板的CC剖视示意图; 0041 图14为图1所示旋转接头的俯视示意图; 0042 定基板01, 转动盘02, 支撑组件03, 下支座1, 主腔11, 调节腔12, 侧矩形槽13, 上矩 形槽14, 耳板15, 斜垫块2, 上倾斜面21, C型开口槽22, 滑槽221, 翼板222, 矩形开口223, 移动 。
22、座3, 滚轮槽30, 下倾斜面31, 矩形通孔32, 下定位槽33, 定位凸块34, 耳板35, 高度调节组件 4, 调整螺杆41, 紧定螺母42, 螺纹板43, 限位环槽44, 滚轮组件5, 滚动轮51, 定轴52, 轴承53, 弹簧6, 中联板7, 上定位槽71, 垫板8; 0043 定位组件04, 下基座041, 墙板0411, 中间凹槽0412, 上浮动板042, 阶梯通孔0421, 定位凹槽0422, 导向柱043, 导向套044, 升降气缸045, 定位导柱046, 螺纹盲孔047; 中空旋转 平台05, 外壳051, 输入端052, 转动端053, 主动齿轮054, 被动齿轮05。
23、5, 驱动电机056, 垫高台 057; 0044 吸固板06, 真空板060, 吸附孔061, 真空腔062, 安装槽063, 密封垫064, 定位针065, 密封板066, 仿形环槽067; 0045 定位套07; 旋转接头08, 龙门架080, 动轴081, 静主管082, 电输出端083, 气动接头 084, 气动输入端085, 电输入端086, 固定环087。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 下面描述中使 用的词语 “前” 、“后” 、“左” 、“右” 、“上” 和 “下” 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 词语 “内” 和 “外” 分别指 。
24、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47 图1至图14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新型转盘上料 机。 如图所示, 该装置包括定基板01以及转动盘02, 定基板01和转动盘02通过中空旋转平台 05转动连接, 在圆心为中空旋转平台05的中心轴的圆上, 定基板01上圆周排布若干个定位 组件04以及支撑组件03, 转动盘02上圆周排布若干个吸固板06以及定位套07, 相邻吸固板 06之间设有一个定位套07, 吸固板06通过抽真空固定料片, 0048 定位组件04包括能够上下升降的定位导柱046, 定位导柱046能够直线进出上方的 说明书 3/7 页 6 CN 212374。
25、238 U 6 定位套07的定位孔, 0049 支撑组件03包括斜垫块2以及移动座3, 移动座3上端安装滚轮组件5, 滚轮组件5上 端贴合转动盘02下, 斜垫块2和移动座3为斜面连接, 0050 高度调节组件4的直线移动端抵紧贴合斜垫块2侧表面, 高度调节组件4直线移动 能够使滚轮组件5上下移动。 0051 该装置采用斜面配合的支撑组件03无级调节高度, 只需操作高度调节组件4使得 移动座3上下移动, 直至滚轮组件5接触转动盘下端; 其有益效果是: 其一, 无级调高能够有 效实现高度补偿, 转盘机平面度高, 方便加工以及料片定位; 其二, 该装置不需要测量高度 补偿值, 只需操作高度调节组件4。
26、, 操作方便快捷, 能够有效快速的获得良好的高度支撑位 置。 0052 该装置在电控定位的基础上, 进一步采用直线升降定位导柱046和转动盘02的定 位孔插套配合的机械式定位组件04。 其有益效果是: 其一, 机械定位, 能够保证转动板2每次 停止位置精确, 位置度高, 料片位置度高, 方便取料以及加工。 0053 优选的, 中空旋转平台05包括外壳051、 输入端052以及转动端053, 输入端052连接 在外壳051一侧下, 输入端052上中心安装一个主动齿轮054, 转动端053安装在外壳051的中 心孔内, 转动端053的圆周面下设有一个被动齿轮055, 主动齿轮054和被动齿轮055。
27、相啮合, 0054 外壳051固定在定基板01上, 转动端053连接转盘2, 输入端052连接驱动电机056。 其有益效果是: 该装置转动精准, 传动比高, 能够输出精确的转速, 使得转动盘02停靠稳定, 位置较好。 0055 优选的, 主动齿轮054、 被动齿轮055为斜齿轮, 驱动电机056为伺服电机。 其有益效 果是: 该装置能够进一步提高输出精度。 0056 优选的, 外壳051下表面螺纹连接垫高台057上, 垫高台057螺纹连接在定基板01 上。 0057 优选的, 吸固板06上表面设有吸附孔061以及若干个定位针065, 定位针065和料片 的定位孔相对应, 真空板060设有贯穿上。
28、下表面的真空腔062, 真空腔062两端分别设有矩形 结构的安装槽063, 安装槽063内的仿形环槽067安装有密封垫064, 吸固板06贴合在上端的 密封垫064上并螺纹连接上端的安装槽063, 密封板066贴合下端的密封垫064上并螺纹连接 下端的安装槽063, 真空腔060连通抽真空回路。 其有益效果是: 该装置料片固定装置结构简 单, 定位针065使得料片定位精度高, 吸附牢固, 而且各向真空吸附力均匀可靠, 流量调节阀 使得力大小适中, 有效获得最快的吸附释放速度, 设置密封垫064, 使得真空度稳定性高, 保 护在吸附中的吸附力的稳定性, 避免因密封不良造成真空无法建立, 形成的料。
29、片移位现象。 0058 优选的, 吸固板06及密封板066为透明亚克力材质制作。 其有益效果是: 该设置方 便固定后的料片上下表面的CCD检测。 0059 优选的, 吸固板06通过旋转接头08连接抽真空回路, 旋转接头08位于中空旋转平 台05的中心通孔内, 0060 旋转接头08为气电一体转接头, 旋转接头08包括动轴081以及静主管082, 动轴081 通过轴承转动连接静主管082, 动轴081上表面中心设有电输出端083, 动轴081的圆周面设 有若干个气动接头084, 静主管082的圆周面设有若干个气动输入端085, 静主管082的下表 面设有电输入端086, 动轴081上端通过龙门架。
30、080固定在转动盘02上, 说明书 4/7 页 7 CN 212374238 U 7 0061 静主管082下端连接在固定环087, 固定环087下端通过连接板固定在中空旋转平 台05的垫高台057下端。 其有益效果是: 该结构大大优化了电线以及气管的排布。 0062 优选的, 支撑组件03包括下支座1, 下支座1上表面内凹形成主腔11, 下支座1下侧 面螺纹连接定基板01, 下支座1侧表面内凹形成调节腔12, 主腔11下端连通调节腔12, 0063 斜垫块2在调节腔12内左右移动, 移动座3下端在主腔11内上下移动, 0064 斜垫块2上表面设有上倾斜面21, 移动座3下表面设有和上倾斜面2。
31、1倾角相同的下 倾斜面31, 下倾斜面31贴合在上倾斜面21下, 0065 高度调节组件4安装在调节腔12的外壁。 0066 高度调节组件4向前推动斜垫块2, 移动座3以及滚轮组件5向下移动, 弹簧6被部分 释放, 高度调节组件4向后拉动斜垫块2, 移动座3以及滚轮组件5向上移动, 弹簧6被进一步 压缩。 其有益效果是: 其一, 弹簧6进一步提高了安装精度, 当滚轮组件5脱离转动盘1时, 弹 簧6能够使滚轮组件5上升自动微补偿高度差, 只需定期调整高度调节组件4来保证较好支 撑力; 其二, 移动座3在下支座1的主腔11内移动, 高度调节组件4在调节腔12内, 结构紧凑, 整体尺寸小。 0067。
32、 优选的, 移动座3中间形成贯穿两侧面的矩形通孔32, 下支座1上表面形成有上矩 形槽14, 中联板7穿过矩形通孔32且两端螺纹连接在上矩形槽14内, 0068 矩形通孔32下壁面设有下定位槽33, 中联板7下表面设有上定位槽71, 弹簧6上端 位于上定位槽71且下端位于下定位槽33。 其有益效果是: 该结构能够进一步保证弹簧6的安 装精度。 0069 优选的, 上矩形槽14和调节腔12相互垂直, 上矩形槽14的高度和中联板7的高度相 同, 上矩形槽14的深度和中联板7的厚度相同。 其有益效果是: 该设置进一步提高了调节精 度。 0070 优选的, 高度调节组件4包括调整螺杆41、 紧定螺母4。
33、2以及螺纹板43, 斜垫块2的高 侧面设有C型开口槽22, 0071 螺纹板43固定在调节腔12的外壁, 0072 调整螺杆41靠近前端设有一个限位环槽44, 调整螺杆41穿过螺纹板43的连接孔进 入C型开口槽22, 限位环槽44位于C型开口槽22的开口内, 0073 紧定螺母42连接在调整螺杆41且贴合螺纹板43外侧面。 其有益效果是: 螺杆螺母 调整, 结构简单, 调整方便。 0074 优选的, 斜垫块2的高侧面设有C型开口槽22, C型开口槽22包括纵向摆布的滑槽 221, 滑槽221前端为两个翼板222, 两个翼板222之间为矩形开口223, 0075 调整螺杆41靠近前端设有一个限位。
34、环槽44, 限位环槽44的直径和矩形开口223的 宽度相同, 调整螺杆41的前端直径和滑槽221的宽度相同, 调整螺杆41前端能够在限位环槽 44内转动以及上下移动。 其有益效果是: 该设置进一步提高了调节精度。 0076 优选的, 下支座1设有侧矩形槽13, 螺纹板43螺纹安装在侧矩形槽13内。 其有益效 果是: 矩形槽13能够使高度调节组件4安装固定精确。 0077 优选的, 侧矩形槽13的高度和螺纹板43的高度相同, 侧矩形槽13的深度和螺纹板 43的厚度相同。 其有益效果是: 该结构紧凑, 体积小。 0078 优选的, 调节螺杆41的螺纹为细牙螺纹, 紧定螺母42为细牙螺母。 其有益效。
35、果是: 说明书 5/7 页 8 CN 212374238 U 8 该调节螺杆41具有更加优良的调节精度。 0079 优选的, 调节腔12为下支座1前后侧面的矩形通孔, 主腔11为贯穿下支座1上下表 面的矩形通孔, 0080 下支座1下侧面两端还设有耳板15, 耳板15上的连接孔螺纹连接转盘机的定基板 01。 0081 优选的, 移动座3上端形成有矩形结构的滚轮槽30, 滚轮槽30两端为对称设置的两 个耳板35, 0082 滚轮组件5包括包胶轮51以及定轴52, 滚动轮51的内孔通过两个轴承53转动连接 在定轴52上, 定轴52两端固定在耳板35上, 其有益效果是: 采用包胶轮, 能够有效保护转。
36、动 盘02不被磨损, 获得优良的转动基准, 如果转动盘02下表面磨损, 转动必须中停, 难以提高 良好的位置度, 而维修需要将转动盘02拆卸下来进行。 0083 耳板35内侧设有定位凸块34, 定位凸块34贴合在轴承53的内圈。 其有益效果是: 该 设置的滚轮组件5安装方便, 转动灵活。 0084 优选的, 定轴52两端分别设有螺纹盲孔, 0085 一个垫板8设置在耳板35外侧面, 螺钉穿过垫板8的通孔旋入螺纹盲孔从而将定轴 52固定在耳板35上。 0086 优选的, 定位组件04还包括下基座041、 上浮动板042以及升降气缸045, 0087 下基座041下固定在定基板01上, 下基座04。
37、1中间形成两个相互平行的墙板0411, 下基座041中间形成有中间凹槽0412, 0088 导向柱043的下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墙板0411上, 每个导向柱043的上端穿套一导向 套044且沿导向套044上下滑动, 导向套044固定在上浮动板042的两端, 其有益效果是: 导向 柱043以及导向套044采用直线导向, 能够使定位导柱046具有较好的垂直度, 防止定位导柱 046倾斜造成的定位误差; 0089 升降气缸045下端固定在中间凹槽0412上, 升降气缸045的移动端连接上浮动板 042, 定位导柱046固定在上浮动板042上。 0090 优选的, 定位导柱046上端为直径逐渐变小的导向圆。
38、台, 其有益效果是: 导向圆台 方便插接定位找位置。 0091 定位导柱046下表面中心设有螺纹盲孔047, 上浮动板042上设有阶梯通孔0421, 阶 梯通孔0421上端形成有定位凹槽0422, 0092 定位导柱046插入定位凹槽0422内, 圆柱头螺钉穿过阶梯通孔0421旋入螺纹盲孔 047, 其有益效果是: 定位凹槽0422能够保证定位导柱046的良好的垂直度。 0093 优选的, 导向套044为直线轴承, 导向柱043为和直线轴承内孔径相同的拉光圆轴。 其有益效果是: 直线轴承上下运动阻力小, 导向性能优良。 0094 优选的, 定位凹槽0422和定位导柱046的下端轮廓相同且尺寸相。
39、同, 优选, 定位凹 槽0422为圆柱槽 0095 优选的, 墙板0411上表面设有穿孔且两侧表面设有螺纹孔, 螺纹孔垂直位于穿孔 的径向, 导向柱043上设有两个限位半圆槽, 导向柱043下端轴套穿孔, 紧定螺钉穿过螺纹孔 进入限位半圆槽从而将导向柱043固定在墙板0411。 其有益效果是: 该装置能够使得导向柱 043具有高垂直度的安装固定。 说明书 6/7 页 9 CN 212374238 U 9 0096 优选的, 下基座041两端分别设有两个第一通孔且中间设有一个调整螺纹孔, 调整 螺栓旋入调整螺纹孔且下端贴合定基板01, 转动调整螺栓能够使下基座041的上下移动从 而调整高度, 螺。
40、纹件穿过第一通孔将下基座041固定在定基板01上。 0097 优选的, 直线轴承上端设有一个大直径的端套, 上浮动板042上设有和端套相配合 的定位圆槽。 0098 优选的, 升降气缸045的进气端或出气端分别连接一个流量调节阀。 其有益效果 是: 流量调节阀方便获得柔和稳定快速的上升运动。 0099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都属于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明书 7/7 页 10 CN 212374238 U 10 图1 说明书附图 1/11 页 11 CN 2123742。
41、38 U 11 图2 说明书附图 2/11 页 12 CN 212374238 U 12 图3 说明书附图 3/11 页 13 CN 212374238 U 13 图4 说明书附图 4/11 页 14 CN 212374238 U 14 图5 说明书附图 5/11 页 15 CN 212374238 U 15 图6 说明书附图 6/11 页 16 CN 212374238 U 16 图7 说明书附图 7/11 页 17 CN 212374238 U 17 图8 图9 说明书附图 8/11 页 18 CN 212374238 U 18 图10 说明书附图 9/11 页 19 CN 212374238 U 19 图11 图12 说明书附图 10/11 页 20 CN 212374238 U 20 图13 图14 说明书附图 11/11 页 21 CN 212374238 U 21 。
- 内容关键字: 新型 转盘 上料机
地基侧壁防坍塌的支护板.pdf
快拆式刀具组件.pdf
可伸缩导向装置.pdf
长度小的望远镜.pdf
新型的物料吸取、翻转装置.pdf
硅粉制备除尘系统.pdf
居中夹紧机构.pdf
多方位调节式化纤面料圆筒针织机导纱器.pdf
单轴承反射式绝对值编码器.pdf
带自调节头罩的按摩椅.pdf
用于水力集矿装置测试的试验水槽.pdf
环卫用垃圾固液分离装置.pdf
糖浆原料液混合搅拌装置.pdf
具有防偏移功能的不锈钢板料下料装置.pdf
器械清洗装置.pdf
半导体器件散热装置.pdf
防撞的建筑工程防护支架.pdf
GJB 73771射频识别空中接口协议标准的液态生物样本射频标签.pdf
用于电源柜的接地式支撑结构.pdf
便于携带的钢构焊接装置.pdf
三体保温磁力泵.pdf
用于饲料生产的混合搅拌装置.pdf
环控天线射频前端组件及系统.pdf
储能电池的放电策略制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pdf
基于深浅层特征融合的浮选过程工况识别方法.pdf
集成MEMS-CMOS的气体传感器芯片及制备方法.pdf
路侧车辆停泊监测方法、系统、计算机系统及存储介质.pdf
基于动态遥感技术的国土测绘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pdf
含有撕裂检测功能的矿用皮带输送机及方法.pdf
低Pt负载MXene-碳纳米管气凝胶薄膜及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医疗废物处理装置.pdf
空心型材挤压模具分流孔快速优化方法.pdf
克立硼罗中间体的制备方法.pdf
荧光原位杂交测序方法及在TPMT基因SNP检测中的应用.pdf
一种利用重组枯草芽孢杆菌生产-氨基丁酸的方法.pdf
苯二甲胺的制造方法.pdf
可固化的有机基聚硅氧烷组合物和半导体器件.pdf
一种葡萄浸泡酒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火龙果酒制备用的果渣与酒分离装置.pdf
一种自然交联无卤阻燃聚烯烃导热泡棉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糯米粉接枝聚己内酯热塑性材料的制备方法.pdf
6-(-烷基萘)巯基嘌呤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pdf
用于聚合物薄膜的湿度依赖改进剂、聚合物薄膜、用于偏光器的保护薄膜、延迟膜、偏光器和液晶显示设备.pdf
一种低烟无毒型电缆皮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长链支化聚乙烯的制备方法.pdf
胰岛素A链HLA-A*0201限制性CTL表位改造肽配体及其应用.pdf
一种黄酒酿造用蒸箱.pdf
红系细胞的体外扩增.pdf
一种定量检测DNA双链断裂碎片数的标准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pdf
一种头孢拉宗的合成方法.pdf
一种人的尿卟啉原脱羧酶突变蛋白及其应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