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云平台控制操作系统.pdf
《智能网联汽车云平台控制操作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网联汽车云平台控制操作系统.pdf(8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1155260.5 (22)申请日 2019.11.22 (71)申请人 温州大学瓯江学院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东方南 路38号温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器 (72)发明人 董希雷何涛李美琴王文安 金新元 (74)专利代理机构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代理人 程春生 (51)Int.Cl. G05B 19/04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智能网联汽车云平台控制操作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智能网联汽车技。
2、术领域, 且公开 了一种智能网联汽车云平台控制操作系统, 包括 网联汽车云平台、 移动终端、 验证模块、 指令服务 器、 指令网关和云平台分布式控制系统, 所述网 联汽车云平台与移动终端双向信号连接, 网联汽 车云平台与验证模块双向信号连接, 网联汽车云 平台与指令服务器双向信号连接。 该智能网联汽 车云平台控制操作系统, 通过设置云平台分布式 控制系统, 利用移动终端发送信息给网联汽车云 平台, 网联汽车云平台通过验证模块验证信息的 正确性, 验证完毕后发送指令服务器和指令网关 给云平台分布式控制系统, 通过操作移动终端就 实现了网联汽车云平台中各个设备的集中智能, 从而提高了整个云平台控制。
3、的效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110850777 A 2020.02.28 CN 110850777 A 1.一种智能网联汽车云平台控制操作系统, 包括网联汽车云平台、 移动终端、 验证模 块、 指令服务器、 指令网关和云平台分布式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联汽车云平台与 移动终端双向信号连接, 网联汽车云平台与验证模块双向信号连接, 网联汽车云平台与指 令服务器双向信号连接, 指令服务器与指令网关双向信号连接, 指令网关与云平台分布式 控制系统双向信号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网联汽车云平台控制操作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验 证模块包括验证信息接。
4、收器, 验证信息接收器的输入端与网联汽车云平台的输出端信号连 接, 验证信息接收器的输出端与验证控制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验证控制处理器与 节点信息验证、 密钥管理验证和文件加密验证双向电连接, 所述验证控制处理器的输出端 与网联汽车云平台的输入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网联汽车云平台控制操作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云 平台分布式控制系统包括车载网络控制、 智能互联控制、 无线通信控制、 驾驶辅助控制、 环 境感知控制、 人机交互控制、 GPS定位控制、 云计算与存储控制、 交通数据处理控制和信息安 全与隐私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网联汽车云平台控制操。
5、作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人 机交互控制的控制方面包括车辆控制、 功能设定、 信息娱乐、 导航系统和车载电话。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网联汽车云平台控制操作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 境感知控制的控制方面包括车辆自身状态感知、 行人感知、 交通信号感知、 交通标识感知、 交通状况感知和周围车辆感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网联汽车云平台控制操作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 境感知控制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感知: 1)辆自身状态感知包括行驶速度、 行驶方向、 行驶状态、 车辆位置和道路感知等, 道路 感知包括道路类型检测、 道路标线识别、 道路状况判断和是否偏离行驶轨迹等。
6、; 2)行人感知主要判断车辆行驶前方是否有行人, 包括白天行人识别、 夜晚行人识别、 被 障得物遗挡的行人识别等; 3)交通信号感知主要是自动识别交又路口的信号灯、 如何高效通过交又路口等; 4)交通标识感知主要是识别道路两侧的各种交通标志, 如限速和弯道等, 及时提醒驾 驶员注意; 5)交通状况感知主要是检测道路交通拥堵情况、 是否发生交通事故等, 以便车辆选择 通畅的路线行驶; 6)周围车辆感知主要检测车辆前方、 后方和侧方的车辆情况, 避免发生碰撞, 也包括交 叉路口被障碍物遮挡的车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网联汽车云平台控制操作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 动终端为具有信息。
7、收发功能的设备, 具体可以为手机或电脑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网联汽车云平台控制操作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 令服务器用于协调各云平台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指令发送以及收集各云平台分布式控制系 统的操作信息返回给网联汽车云平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网联汽车云平台控制操作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验 证模块用以验证移动终端与各云平台分布式控制系统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否相对应。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0850777 A 2 一种智能网联汽车云平台控制操作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智能网联汽车云平台控制操作系。
8、 统。 背景技术 0002 智能网联汽车即ICV(全称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 是指车联网与智能 车的有机联合, 是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 控制器、 执行器等装置, 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 技术, 实现车与人、 车、 路、 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 实现安全、 舒适、 节能、 高效行驶, 并最 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0003 智能网联汽车其智能化和网联化关系的复杂也意味着其信息交流量大幅增升, 数 据处理复杂, 传输实时性要求高, 这些已经是单靠车辆本身无法解决的问题, 所以迫切需要 大数据、 云平台的支撑, 自车数据、 环境数据和网联数据通过车载。
9、计算平台和云端大数据平 台分级融合计算, 将计算结果输出作为车辆控制信息传输给车辆, 供车辆进行路径规划等 决策参考, 因此, 在下-代高效低时延通讯技术支撑的环境中, 云控平台的作用将越来越重 要。 0004 智能网联汽车的云控平台主要为智能汽车及其用户、 管理及服务机构等提供车辆 运行、 基础设施、 交通环境、 交通管理等动态基础数据, 具有数据存储、 数据运维、 大数据分 析、 云计算、 信息安全等基础服务机制, 成为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实际应用需求的支撑平台, 现有的网联汽车云平台智能控制效率低, 不能实现对网联汽车云平台中所有设备的集中智 能控制, 控制效率低下, 故而提出一种智能网联汽。
10、车云平台控制操作系统来解决上述所提 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网联汽车云平台控制操作系统, 具 备集中智能控制的优点, 解决了现有的网联汽车云平台智能控制效率低, 不能实现对网联 汽车云平台中所有设备的集中智能控制, 控制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7 (二)技术方案 0008 为实现上述集中智能控制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网联汽车云 平台控制操作系统, 包括网联汽车云平台、 移动终端、 验证模块、 指令服务器、 指令网关和云 平台分布式控制系统, 所述网联汽车云平台与移动终端双向信号连接, 网联汽车。
11、云平台与 验证模块双向信号连接, 网联汽车云平台与指令服务器双向信号连接, 指令服务器与指令 网关双向信号连接, 指令网关与云平台分布式控制系统双向信号连接。 0009 优选的, 所述验证模块包括验证信息接收器, 验证信息接收器的输入端与网联汽 车云平台的输出端信号连接, 验证信息接收器的输出端与验证控制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 接, 所述验证控制处理器与节点信息验证、 密钥管理验证和文件加密验证双向电连接, 所述 说明书 1/4 页 3 CN 110850777 A 3 验证控制处理器的输出端与网联汽车云平台的输入端电连接。 0010 优选的, 所述云平台分布式控制系统包括车载网络控制、 智能互联。
12、控制、 无线通信 控制、 驾驶辅助控制、 环境感知控制、 人机交互控制、 GPS定位控制、 云计算与存储控制、 交通 数据处理控制和信息安全与隐私控制。 0011 优选的, 所述人机交互控制的控制方面包括车辆控制、 功能设定、 信息娱乐、 导航 系统和车载电话。 0012 优选的, 所述环境感知控制的控制方面包括车辆自身状态感知、 行人感知、 交通信 号感知、 交通标识感知、 交通状况感知和周围车辆感知。 0013 优选的, 所述环境感知控制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感知: 0014 1)辆自身状态感知包括行驶速度、 行驶方向、 行驶状态、 车辆位置和道路感知等, 道路感知包括道路类型检测、 道路。
13、标线识别、 道路状况判断和是否偏离行驶轨迹等; 0015 2)行人感知主要判断车辆行驶前方是否有行人, 包括白天行人识别、 夜晚行人识 别、 被障得物遗挡的行人识别等; 0016 3)交通信号感知主要是自动识别交又路口的信号灯、 如何高效通过交又路口等; 0017 4)交通标识感知主要是识别道路两侧的各种交通标志, 如限速和弯道等, 及时提 醒驾驶员注意; 0018 5)交通状况感知主要是检测道路交通拥堵情况、 是否发生交通事故等, 以便车辆 选择通畅的路线行驶; 0019 6)周围车辆感知主要检测车辆前方、 后方和侧方的车辆情况, 避免发生碰撞, 也包 括交叉路口被障碍物遮挡的车辆。 002。
14、0 优选的, 所述移动终端为具有信息收发功能的设备, 具体可以为手机或电脑中的 任意一种。 0021 优选的, 所述指令服务器用于协调各云平台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指令发送以及收集 各云平台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操作信息返回给网联汽车云平台。 0022 优选的, 所述验证模块用以验证移动终端与各云平台分布式控制系统之间的对应 关系是否相对应。 0023 (三)有益效果 0024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网联汽车云平台控制操作系统, 具备以 下有益效果: 0025 1、 该智能网联汽车云平台控制操作系统, 通过设置云平台分布式控制系统, 利用 移动终端发送信息给网联汽车云平台, 网联汽车云平台。
15、通过验证模块验证信息的正确性, 验证完毕后发送指令服务器和指令网关给云平台分布式控制系统, 通过操作移动终端就实 现了网联汽车云平台中各个设备的集中智能, 从而提高了整个云平台控制的效率。 0026 2、 该智能网联汽车云平台控制操作系统, 通过设置验证模块, 节点信息验证、 密钥 管理验证和文件加密验证建立了一个可信认证机制, 确保在利用移动终端控制网联汽车云 平台时用户信息的安全性, 避免每辆车及其车主的信息都将随时随地地传输到网络中后被 窃取、 干扰甚至修改等, 保证了智能网联汽车体系的安全, 适合推广使用。 说明书 2/4 页 4 CN 110850777 A 4 附图说明 0027 。
16、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网联汽车云平台控制操作系统原理图; 0028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网联汽车云平台控制操作系统验证模块与网联汽车 云平台连接原理图; 0029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网联汽车云平台控制操作系统人机交互控制内部原 理图; 0030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智能网联汽车云平台控制操作系统环境感知控制内部原 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
17、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2 请参阅图1-4, 一种智能网联汽车云平台控制操作系统, 包括网联汽车云平台、 移 动终端、 验证模块、 指令服务器、 指令网关和云平台分布式控制系统, 网联汽车云平台与移 动终端双向信号连接, 移动终端为具有信息收发功能的设备, 具体可以为手机或电脑中的 任意一种, 网联汽车云平台与验证模块双向信号连接, 验证模块用以验证移动终端与各云 平台分布式控制系统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否相对应, 网联汽车云平台与指令服务器双向信号 连接, 指令服务器与指令网关双向信号连接, 指令网关与云平台分布式控制系统双向信号 连接, 指令服务器用于协调各云平。
18、台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指令发送以及收集各云平台分布式 控制系统的操作信息返回给网联汽车云平台, 利用移动终端发送信息给网联汽车云平台, 网联汽车云平台通过验证模块验证信息的正确性, 验证完毕后发送指令服务器和指令网关 给云平台分布式控制系统, 通过操作移动终端就实现了网联汽车云平台中各个设备的集中 智能, 从而提高了整个云平台控制的效率。 0033 验证模块包括验证信息接收器, 验证信息接收器的输入端与网联汽车云平台的输 出端信号连接, 验证信息接收器的输出端与验证控制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 验证控制处 理器与节点信息验证、 密钥管理验证和文件加密验证双向电连接, 验证控制处理器的输出 端与网联汽。
19、车云平台的输入端电连接, 节点信息验证、 密钥管理验证和文件加密验证建立 了一个可信认证机制, 确保在利用移动终端控制网联汽车云平台时用户信息的安全性, 避 免每辆车及其车主的信息都将随时随地地传输到网络中后被窃取、 干扰甚至修改等, 保证 了智能网联汽车体系的安全, 适合推广使用。 0034 云平台分布式控制系统包括车载网络控制、 智能互联控制、 无线通信控制、 驾驶辅 助控制、 环境感知控制、 人机交互控制、 GPS定位控制、 云计算与存储控制、 交通数据处理控 制和信息安全与隐私控制, 人机交互控制的控制方面包括车辆控制、 功能设定、 信息娱乐、 导航系统和车载电话, 环境感知控制的控制。
20、方面包括车辆自身状态感知、 行人感知、 交通信 号感知、 交通标识感知、 交通状况感知和周围车辆感知, 驾驶辅助控制通过车辆环境感知技 术和自组织网络技术对道路、 车辆、 行人、 交通标志和交通信号等进行检测和识别, 对识别 信号进行分析处理, 传输给执行机构, 保障车辆安全行驶。 说明书 3/4 页 5 CN 110850777 A 5 0035 环境感知控制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感知: 0036 1)辆自身状态感知包括行驶速度、 行驶方向、 行驶状态、 车辆位置和道路感知等, 道路感知包括道路类型检测、 道路标线识别、 道路状况判断和是否偏离行驶轨迹等; 0037 2)行人感知主要判断车辆。
21、行驶前方是否有行人, 包括白天行人识别、 夜晚行人识 别、 被障得物遗挡的行人识别等; 0038 3)交通信号感知主要是自动识别交又路口的信号灯、 如何高效通过交又路口等; 0039 4)交通标识感知主要是识别道路两侧的各种交通标志, 如限速和弯道等, 及时提 醒驾驶员注意; 0040 5)交通状况感知主要是检测道路交通拥堵情况、 是否发生交通事故等, 以便车辆 选择通畅的路线行驶; 0041 6)周围车辆感知主要检测车辆前方、 后方和侧方的车辆情况, 避免发生碰撞, 也包 括交叉路口被障碍物遮挡的车辆。 0042 综上所述, 该智能网联汽车云平台控制操作系统, 通过设置云平台分布式控制系 统。
22、, 利用移动终端发送信息给网联汽车云平台, 网联汽车云平台通过验证模块验证信息的 正确性, 验证完毕后发送指令服务器和指令网关给云平台分布式控制系统, 通过操作移动 终端就实现了网联汽车云平台中各个设备的集中智能, 从而提高了整个云平台控制的效 率, 通过设置验证模块, 节点信息验证、 密钥管理验证和文件加密验证建立了一个可信认证 机制, 确保在利用移动终端控制网联汽车云平台时用户信息的安全性, 避免每辆车及其车 主的信息都将随时随地地传输到网络中后被窃取、 干扰甚至修改等, 保证了智能网联汽车 体系的安全, 适合推广使用, 解决了现有的网联汽车云平台智能控制效率低, 不能实现对网 联汽车云平。
23、台中所有设备的集中智能控制, 控制效率低下的问题。 0043 需要说明的是, 在本文中, 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 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 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 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而且, 术语 “包括” 、“包含” 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 非排他性的包含, 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 素, 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 所固有的要素。 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 由语句 “包括一个” 限定的要素, 并不排除在 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 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44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 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 修改、 替换 和变型, 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说明书 4/4 页 6 CN 110850777 A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2 页 7 CN 110850777 A 7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2 页 8 CN 110850777 A 8 。
- 内容关键字: 智能 汽车 平台 控制 操作系统
泵下旋转泄油器.pdf
药物生产用的低温干燥装置.pdf
麦克风底座.pdf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用白土床.pdf
基于美术品制作的美术品保护箱.pdf
片材挤出机的牵引辊装置.pdf
新型除尘滤袋.pdf
全钢化真空玻璃.pdf
阀盖、截止阀及止回阀.pdf
双注塑口注塑机.pdf
大孔容射孔弹.pdf
浮动球阀.pdf
丁基胶大桶灌装机的罐装结构.pdf
微生物检测装置.pdf
耳道清洗器.pdf
水泵气密性试验用检测装置.pdf
国土空间规划用定位标杆.pdf
便于清洗的取样器.pdf
棱镜式激光清洗装置.pdf
自吸式加料混合装置.pdf
建筑场景点云分割不确定性评估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pdf
新型的基站通信线缆.pdf
磁敏元件立体封装结构.pdf
带自清洁和净化水域功能的水尺.pdf
激光雕刻设备及使用方法.pdf
平开门的弧形门体折弯装置.pdf
模块化遮阳板生产模具及遮阳板.pdf
建筑消防安全评估方法、设备和介质.pdf
连接器母端子.pdf
基于物联数据处理的多通路管系热输送平衡控制监管系统.pdf
飞机输油半管类零件的成形方法.pdf
图像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pdf
一种可调节式三尖瓣成形装置.pdf
一种具有提高免疫力和缓解产后疲劳作用的黄芪黄精片.pdf
治疗脑卒中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pdf
一种毛白杨叶总黄酮祛压疮乳膏及其制备工艺.pdf
电热理疗保健带.pdf
一种治疗脂肪肝的药物.pdf
一种中药材处理方法.pdf
用于将卷材折叠成两部分的装置和方法.pdf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pdf
口腔护理组合物和使用方法.pdf
可间断使用的发热袋.pdf
一种祛痘润肤的纯中药面霜及其制备方法.pdf
用于治疗或改善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和饮食补充剂.pdf
一种疗效广泛的中药.pdf
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近视矫正贴片.pdf
一种芦荟控油祛痘组合物.pdf
一种小儿斜颈矫正器.pdf
分叉型股骨柄.pdf
高效医用网状冰敷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