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田养殖泥鳅方法.pdf

上传人:jo****n 文档编号:11016344 上传时间:2021-08-3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68.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藕田养殖泥鳅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藕田养殖泥鳅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藕田养殖泥鳅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档描述:

《藕田养殖泥鳅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藕田养殖泥鳅方法.pdf(5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1263440.5 (22)申请日 2019.12.11 (71)申请人 竹溪众创农村电商孵化器有限公司 地址 442300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城关镇 北环路鄂渝陕国际农贸广场二栋13号 (72)发明人 胡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代理人 高良军 (51)Int.Cl. A01G 22/25(2018.01) A01K 61/10(2017.01) A01K 63/00(2017.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藕田养殖泥鳅方法 (57)摘。

2、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藕田养殖泥鳅方法, 包括 藕田和泥鳅, 所述藕田的四周设有田埂, 所述田 埂的侧壁设有水泥板, 所述水泥板延伸至藕田地 下30cm, 所述田埂上设有防逃设备, 所述防逃设 备高于田埂50cm, 所述藕田中开设有多条沟渠, 所述沟渠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 所述 进水口连接有进水管道, 所述排水口连接有排水 管道, 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排水管道靠近藕田的 一端均设有防逃护网, 所述泥鳅放置到沟渠中养 殖。 本发明利用藕田养殖泥鳅, 不占用其他土地 资源, 节约养殖泥鳅成本, 降低藕田害虫的危害, 减少用肥量, 可以大大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 益, 而且泥鳅的生长环境适宜, 。

3、盛夏时泥鳅可入 沟避暑栖息, 增加活动空间, 秋冬季节便于捕捞。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10839497 A 2020.02.28 CN 110839497 A 1.一种藕田养殖泥鳅方法, 包括藕田和泥鳅, 其特征在于, 所述藕田的四周设有田埂, 所述田埂的侧壁设有水泥板, 所述水泥板延伸至藕田地下30cm, 所述田埂上设有防逃设备, 所述防逃设备高于田埂50cm, 所述藕田中开设有多条沟渠, 所述沟渠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 口和排水口, 所述进水口连接有进水管道, 所述排水口连接有排水管道, 所述进水管道和所 述排水管道靠近藕田的一端均设有防逃护网, 所述泥鳅放置到沟渠中养殖。 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藕田养殖泥鳅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藕田采用水源充 足、 水质清新良好、 进排水方便、 光照充足、 土壤粘度大、 腐殖质丰富的藕田, 且藕田的保水 性良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藕田养殖泥鳅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田埂的高度高于水 面40cm, 所述田埂的侧壁还可以包裹一层尼龙薄膜, 且尼龙薄膜埋入藕田中30cm, 所述尼龙 薄膜包裹在田埂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藕田养殖泥鳅方法, 其特征在于, 多条所述沟渠分别形成 田字形和井字形, 所述沟渠的宽度为1.5m, 所述沟渠的深度范围在30-5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藕田养殖泥鳅方法,。

5、 其特征在于, 靠近进水口和排水口的 所述藕田均挖有鱼坑, 所述鱼坑的面积为3-5m2, 所述鱼坑的深度为80cm, 所述鱼坑与沟渠 连通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藕田养殖泥鳅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沟渠的总面积占藕 田总面积的10%-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藕田养殖泥鳅方法, 其特征在于, 每亩所述藕田栽种200- 300公斤藕种, 所述藕种栽种后用20mg/kg生石灰进行泼洒消毒, 一周后向所述藕田中注入 新鲜清水30-40cm, 同时向所述藕田中施加肥料, 所述肥料采用腐熟发酵后的有机肥3t/ hm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藕田养殖泥鳅方法, 其特征在于。

6、, 所述泥鳅形体匀称、 肥 满、 大小一致、 体色新鲜、 精神好, 且泥鳅的规格在3公分以上, 所述泥鳅在4月上旬至5月中 旬投放为宜, 每亩所述藕田投放5-6万尾泥鳅, 所述泥鳅在投放前经过3%-5%食盐水浸泡10- 15分钟消毒, 同时并对泥鳅进行驯化, 所述泥鳅投放前应在暂养池中饿上3-4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藕田养殖泥鳅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泥鳅生长到12-15 公分后, 将泥鳅捞出放入准备好的清水池中, 避免泥鳅死亡, 同时随时准备出售, 而且方便 给客户观看泥鳅的外观。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0839497 A 2 一种藕田养殖泥鳅方法 技术领域 0。

7、001 本发明涉及泥鳅养殖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藕田养殖泥鳅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泥鳅是小型底层鱼类, 生活在淤泥底的静止或缓流水体内, 适应性较强, 可在含腐 殖质很丰富的环境内生活。 当水缺氧时, 可进行肠呼吸, 而在水体干涸后, 又可钻入泥中潜 伏, 泥鳅因此较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而广泛存在, 泥鳅不仅能够食用, 而且也是一种中药 材, 具有补益脾肾, 利水, 解毒之功效。 0003 莲藕属木兰亚纲, 山龙野目。 喜温, 不耐阴, 不宜缺水, 大风。 莲藕微甜而脆, 可生食 也可做菜, 而且药用价值相当高, 它的根根叶叶, 花须果实, 无不为宝, 都可滋补入药。 用莲 藕制成粉, 。

8、能消食止泻, 开胃清热, 滋补养性, 预防内出血, 是妇孺童妪、 体弱多病者上好的 流质食品和滋补佳珍。 0004 现有技术中, 种植藕田时占地面积大, 使用水量多, 而且藕田消耗的肥量多, 使得 藕田种植的经济成本高, 而且莲藕生长过程中受到浮游生物、 昆虫等生物的威胁高, 导致莲 藕的产量较低, 而泥鳅养殖时, 也需要大量的水, 占用较大的面积, 而且泥鳅使用的肥料多, 经济成本高, 为此, 我们提出一种藕田养殖泥鳅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种植藕田时占地面积大, 使用水量多, 而且 藕田消耗的肥量多, 使得藕田种植的经济成本高, 而且莲藕生。

9、长过程中受到浮游生物、 昆虫 等生物的威胁高, 导致莲藕的产量较低, 而泥鳅养殖时, 也需要大量的水, 占用较大的面积, 而且泥鳅使用的肥料多, 经济成本高的问题, 而提出的一种藕田养殖泥鳅方法。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藕田养殖泥鳅方法, 包括藕 田和泥鳅, 所述藕田的四周设有田埂, 所述田埂的侧壁设有水泥板, 所述水泥板延伸至藕田 地下30cm, 所述田埂上设有防逃设备, 所述防逃设备高于田埂50cm, 所述藕田中开设有多条 沟渠, 所述沟渠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 所述进水口连接有进水管道, 所述排水口 连接有排水管道, 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排水。

10、管道靠近藕田的一端均设有防逃护网, 所述泥 鳅放置到沟渠中养殖。 0007 优选的, 所述藕田采用水源充足、 水质清新良好、 进排水方便、 光照充足、 土壤粘度 大、 腐殖质丰富的藕田, 且藕田的保水性良好。 0008 优选的, 所述田埂的高度高于水面40cm, 所述田埂的侧壁还可以包裹一层尼龙薄 膜, 且尼龙薄膜埋入藕田中30cm, 所述尼龙薄膜包裹在田埂上。 0009 优选的, 多条所述沟渠分别形成田字形和井字形, 所述沟渠的宽度为1.5m, 所述沟 渠的深度范围在30-50cm。 0010 优选的, 靠近进水口和排水口的所述藕田均挖有鱼坑, 所述鱼坑的面积为3-5m2, 所述鱼坑的深度为。

11、80cm, 所述鱼坑与沟渠连通设置。 说明书 1/3 页 3 CN 110839497 A 3 0011 优选的, 所述沟渠的总面积占藕田总面积的10%-25%。 0012 优选的, 每亩所述藕田栽种200-300公斤藕种, 所述藕种栽种后用20mg/kg生石灰 进行泼洒消毒, 一周后向所述藕田中注入新鲜清水30-40cm, 同时向所述藕田中施加肥料, 所述肥料采用腐熟发酵后的有机肥3t/hm2。 0013 优选的, 所述泥鳅形体匀称、 肥满、 大小一致、 体色新鲜、 精神好, 且泥鳅的规格在3 公分以上, 所述泥鳅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投放为宜, 每亩所述藕田投放5-6万尾泥鳅, 所述 泥鳅在。

12、投放前经过3%-5%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消毒, 同时并对泥鳅进行驯化, 所述泥鳅投 放前应在暂养池中饿上3-4天。 0014 优选的, 所述泥鳅生长到12-15公分后, 将泥鳅捞出放入准备好的清水池中, 避免 泥鳅死亡, 同时随时准备出售, 而且方便给客户观看泥鳅的外观。 0015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通过将泥鳅放到藕田中养殖, 不仅节省了占地面积, 而且能够为藕田提供一定的营 养, 而通过泥鳅不仅能够捕捉藕田中的一些浮游生物、 昆虫等, 降低藕田害虫的危害, 减少 用肥量, 可以节约成本, 大大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2、 采用水源充足的藕田能够为泥鳅提供合适的生活环境, 。

13、而且进排水方便, 同时也方 便对泥鳅进行捕捉, 另外, 通过尼龙薄膜可以避免泥鳅从沟渠中跳出来, 同时也减轻泥鳅与 尼龙包膜发生的碰撞, 为泥鳅提供足够的安全保护; 3、 利用田字形和井字形的沟渠可以为泥鳅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 方便泥鳅生长, 同时 也保证藕田中的藕具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顺利生长, 还有, 开设鱼坑是为了盛夏时泥鳅可入 沟避暑栖息, 增加活动空间, 秋冬季节便于捕捞。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 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7 一种藕田养殖泥鳅方法, 。

14、包括藕田和泥鳅, 每亩藕田栽种200-300公斤藕种, 藕种 均匀栽种, 保证藕能够获得足够的生长空间, 均匀地利用藕田中的养分, 藕种栽种后用 20mg/kg生石灰进行泼洒消毒, 从而为泥鳅提供更加合适的生长环境, 并保证藕田的健康生 长, 一周后向藕田中注入新鲜清水30-40cm, 为泥鳅提供足够的生活空间, 同时向藕田中施 加肥料, 肥料采用腐熟发酵后的有机肥3t/hm2, 腐熟肥, 即腐熟的肥料, 是各种新鲜家畜粪 尿和垫圈材料混合形成的肥料, 是将有机肥料在密封或密闭的环境条件下, 经高温或常温 发酵完成的肥料, 不仅能够为藕田提供足够的营养, 而且也会为泥鳅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泥。

15、鳅形体匀称、 肥满、 大小一致、 体色新鲜、 精神好, 且泥鳅的规格在3公分以上, 采用良 好的泥鳅, 减少泥鳅发生病害的可能, 提高泥鳅的产量, 泥鳅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投放为 宜, 这正是泥鳅的生长期, 每亩藕田投放5-6万尾泥鳅, 以此进行泥鳅养殖的利用率最高, 泥 鳅在投放前经过3%-5%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消毒, 浸泡的目的是消毒,防止细菌被泥鳅带 入藕田中, 同时并对泥鳅进行驯化, 可以更加适应人工饲养, 泥鳅投放前应在暂养池中饿上 3-4天, 使其腹中残留食物消化掉再投放, 这样使得泥鳅能够更快地适应在藕田中生长, 寻 找食物; 泥鳅生长到12-15公分后, 将泥鳅捞出放入准。

16、备好的清水池中, 避免泥鳅死亡, 将泥鳅 说明书 2/3 页 4 CN 110839497 A 4 转移到更好的环境中, 同时随时准备出售, 而且方便给客户观看泥鳅的外观, 藕田采用水源 充足、 水质清新良好、 进排水方便、 光照充足、 土壤粘度大、 腐殖质丰富的藕田, 为藕和泥鳅 的生长提供足够的水和腐殖质, 同时存水能力强, 并且为藕和泥鳅提供舒适的生长空间, 且 藕田的保水性良好, 藕田的四周设有田埂, 田埂的高度高于水面40cm, 田埂的侧壁还可以包 裹一层尼龙薄膜, 且尼龙薄膜埋入藕田中30cm, 尼龙薄膜包裹在田埂上, 通过尼龙薄膜可以 避免泥鳅从沟渠中跳出来, 同时也减轻泥鳅与尼。

17、龙包膜发生的碰撞, 为泥鳅提供足够的安 全保护; 田埂的侧壁设有水泥板, 水泥板延伸至藕田地下30cm, 利用水泥板也可以避免泥鳅跳 出, 田埂上设有防逃设备, 防逃设备高于田埂50cm, 可以采用养殖防逃网, 保护泥鳅安全, 藕 田中开设有多条沟渠, 沟渠的总面积占藕田总面积的10%-25%, 为泥鳅提供足够的活动空 间, 多条沟渠分别形成田字形和井字形, 方便泥鳅到处跑动, 寻找食物, 沟渠的宽度为1.5m, 沟渠的深度范围在30-50cm, 方便泥鳅到处活动, 沟渠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 靠 近进水口和排水口的藕田均挖有鱼坑, 鱼坑的面积为3-5m2, 鱼坑的深度为80cm, 开。

18、设鱼坑 是为了盛夏时泥鳅可入沟避暑栖息, 增加活动空间, 秋冬季节便于捕捞, 鱼坑与沟渠连通设 置, 进水口连接有进水管道, 排水口连接有排水管道, 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靠近藕田的一端 均设有防逃护网, 泥鳅放置到沟渠中养殖。 0018 本发明在藕田中投入泥鳅, 泥鳅与藕田一起, 不占用其他土地资源, 节约养殖泥鳅 和种植藕田的成本, 而养殖过程中, 利用田埂和水泥板增加藕田的高度, 避免泥鳅跳到藕田 上面而导致泥鳅缺水, 同时也方便对藕田进行保水、 存水, 水泥板埋入藕田中, 固定效果好, 不会倾斜, 防逃设备可以避免泥鳅逃跑而导致泥鳅丢失, 防逃设备为现有领域中惯用的技 术手段, 比如可以采。

19、用防逃养殖网, 保证养殖泥鳅的安全性; 利用沟渠可以方便泥鳅到处活动, 而且能够使水快速注入藕田中, 通过排水管道和进 水管道可以快速向藕田中排水注水, 方便对泥鳅进行捕捉, 而通过防逃护网能够避免泥鳅 从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逃出, 利用藕田养殖泥鳅, 不占用其他土地资源, 节约养殖泥鳅成 本, 降低藕田害虫的危害, 减少用肥量, 可以大大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0019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 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3/3 页 5 CN 110839497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养殖 泥鳅 方法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藕田养殖泥鳅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101634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