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液晶显示面板.pdf
《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液晶显示面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液晶显示面板.pdf(12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903696.1 (22)申请日 2019.09.24 (71)申请人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区高 新大道666号生物城C5栋 (72)发明人 程薇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翼盛智成知识产权事务 所(普通合伙) 44300 代理人 汪阮磊 (51)Int.Cl. G02F 1/1337(2006.01) G02F 1/1335(2006.01) (54)发明名称 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液晶显示面板 (57)摘要 本揭示。
2、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液晶显示面板, 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在 液晶盒内注入自配向液晶材料和偏光材料组成 的混合物, 并经过两次UV照射, 实现了配向膜和 涂布型偏光板一次成型的需求, 节省了配向膜涂 布工艺, 并避免了高温制程对量子点材料的稳定 性造成破坏。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5页 CN 110703506 A 2020.01.17 CN 110703506 A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 提供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 步骤S20: 将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对向贴合, 在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 之间滴注自配向。
3、预聚体、 液晶分子以及偏光材料组成的液晶材料混合物, 以得到液晶盒; 步骤S30: 对所述液晶盒进行第一次加热处理, 之后利用紫外光对所述液晶盒进行第一 次UV照射, 使所述自配向预聚体移动至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表面, 分别形成第一 配向膜和第二配向膜; 步骤S40: 对所述液晶盒施加电场, 使得所述偏光材料向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 的其中一侧移动聚集; 以及 步骤S50: 对所述液晶盒进行第二次加热处理, 之后利用紫外光对所述液晶盒进行第二 次UV照射, 使所述偏光材料在所述第一配向膜或所述第二配向膜上形成第一偏光板, 所述 液晶分子进行配向以形成液晶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4、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次加热处理 的加热温度小于120摄氏度, 所述第二次加热处理的加热温度小于120摄氏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彩膜基板面对所 述阵列基板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偏光板, 所述第二配向膜形成于所述第二偏光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阵列基板面对所 述彩膜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偏光板, 所述第一配向膜形成于所述第二偏光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偏光板 为采用纳米压印技术形成的金属线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5、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第 一衬底基板, 所述彩膜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上的色阻层, 其中所述色阻层的材料为量子点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配向预聚体和 所述液晶分子组成自配向材料, 所述偏光材料包括偏光液晶聚合物和偶氮类染料。 8.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 阵列基板; 彩膜基板, 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设置; 液晶层, 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间; 第一配向膜, 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面向所述彩膜基板的一侧的表面; 第二配向膜, 设置于所述彩膜基板面。
6、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的表面; 以及 第一偏光板, 设置于所述第一配向膜或所述第二配向膜上; 其中, 所述液晶层、 所述第一配向膜、 所述第二配向膜以及所述第一偏光板均由液晶材 料混合物形成, 所述液晶材料混合物由自配向预聚体、 液晶分子以及偏光材料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配向预聚体和所述液晶分 子组成自配向材料, 所述偏光材料包括偏光液晶聚合物和偶氮类染料。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基 板, 所述彩膜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上的色阻层, 其中所述 色阻层的材料为量子点材料。。
7、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0703506 A 2 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液晶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0001 本揭示涉及显示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液晶显示面 板。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液晶显示器, 例如手机屏、 平板等相较于传统的屏幕而言, 除了在追求更高的 清晰度、 更高的屏占比、 功耗以及显示效果等用户体验上的需求提升外, 新颖的外形设计也 成了越来越多的客户追求的目标, 而柔性屏及折叠屏除了体积轻薄以外, 还具有可弯曲、 柔 韧性佳的特性, 而在相应技术衍生下, 偏光板的更薄以及弯折性也是考量点, 因此涂布型偏 光板、 自配向液晶都是目前主要。
8、开发的内容。 0003 然而, 传统配向膜的形成需要在230摄氏度以上才能固化, 对于采用量子点材料的 液晶显示面板来说, 由于量子点材料对于热的敏感性极高, 高温会破坏量子点材料的稳定 性, 使其发光效率降低。 0004 综上所述, 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液晶显示面板, 来解决上 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揭示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液晶显示面板, 解决了现有的液晶显 示面板在在形成配向膜和涂布型偏光板时, 配向膜涂布工艺复杂, 且由于温度过高而容易 破坏量子点材料的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0006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揭示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 。
9、本揭示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08 步骤S10: 提供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 0009 步骤S20: 将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对向贴合, 在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 基板之间滴注自配向预聚体、 液晶分子以及偏光材料组成的液晶材料混合物, 以得到液晶 盒; 0010 步骤S30: 对所述液晶盒进行第一次加热处理, 之后利用紫外光对所述液晶盒进行 第一次UV照射, 使所述自配向预聚体移动至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表面, 分别形成 第一配向膜和第二配向膜; 0011 步骤S40: 对所述液晶盒施加电场, 使得所述偏光材料向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 基板的其中一侧移。
10、动聚集; 以及 0012 步骤S50: 对所述液晶盒进行第二次加热处理, 之后利用紫外光对所述液晶盒进行 第二次UV照射, 使所述偏光材料在所述第一配向膜或所述第二配向膜上形成第一偏光板, 所述液晶分子进行配向以形成液晶层。 0013 根据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所述第一次加热处理的加热 温度小于120摄氏度, 所述第二次加热处理的加热温度小于120摄氏度。 说明书 1/5 页 3 CN 110703506 A 3 0014 根据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所述彩膜基板面对所述阵列 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偏光板, 所述第二配向膜形成于所述第二偏光板上。 001。
11、5 根据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所述阵列基板面对所述彩膜 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偏光板, 所述第一配向膜形成于所述第二偏光板上。 0016 根据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所述第二偏光板为采用纳米 压印技术形成的金属线栅。 0017 根据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第一衬底 基板, 所述彩膜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上的色阻层, 其中所 述色阻层的材料为量子点材料。 0018 根据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所述自配向预聚体和所述液 晶分子组成自配向材料, 所述偏光材料包括偏光液晶聚合物和偶氮。
12、类染料。 0019 本揭示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 0020 阵列基板; 0021 彩膜基板, 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设置; 0022 液晶层, 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间; 0023 第一配向膜, 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面向所述彩膜基板的一侧的表面; 0024 第二配向膜, 设置于所述彩膜基板面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的表面; 以及 0025 第一偏光板, 设置于所述第一配向膜或所述第二配向膜上; 0026 其中, 所述液晶层、 所述第一配向膜、 所述第二配向膜以及所述第一偏光板均由液 晶材料混合物形成, 所述液晶材料混合物由自配向预聚体、 液晶分子以及偏光材料组成。
13、。 0027 根据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 所述自配向预聚体和所述液晶分子组成 自配向材料, 所述偏光材料包括偏光液晶聚合物和偶氮类染料。 0028 根据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 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 所述 彩膜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上的色阻层, 其中所述色阻层的 材料为量子点材料。 0029 本揭示的有益效果为: 本揭示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液晶显示面板, 通 过在液晶盒内注入自配向液晶材料和偏光材料组成的混合物, 经过两次UV照射, 实现了配 向膜和涂布型偏光板一次成型的需求, 节省了配向膜涂布工艺, 并避免了高温制程对量子 点材。
14、料的稳定性造成破坏。 附图说明 003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 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揭示的一些 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 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 图1为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0032 图2为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步骤S20的示意图; 0033 图3为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步骤S30的示意图; 0034 图4A为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一种。
15、步骤S40的示意图; 说明书 2/5 页 4 CN 110703506 A 4 0035 图4B为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一种步骤S50的示意图; 0036 图5A为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另一种步骤S40的示意 图; 0037 图5B为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另一种步骤S50的示 意图; 0038 图6A为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9 图6B为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 用以例示本揭示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 例。 本。
16、揭示所提到的方向用语, 例如上、 下、 前、 后、 左、 右、 内、 外、 侧面 等, 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 因此, 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揭示, 而非用以 限制本揭示。 在图中, 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 0041 本揭示针对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液晶显示面板, 在形成配向膜 和涂布型偏光板时, 配向膜涂布工艺复杂, 且由于温度过高而容易破坏量子点材料的稳定 性的技术问题, 本实施例能够解决该缺陷。 0042 如图1所示, 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43 步骤S10: 提供阵列基板1和彩膜基板2。 0044 具体地,。
17、 所述阵列基板1包括第一衬底基板11、 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11上的薄 膜晶体管阵列层12以及第一电极层(图中未示出)等。 0045 具体地, 所述彩膜基板2包括第二衬底基板21、 黑矩阵22以及色阻层23, 进一步地, 所述色阻层23的材料可以为量子点材料, 当受到光线激发后而显示不同的颜色; 所述彩膜 基板2还包括第二电极层(图中未示出), 所述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色阻层23和所述黑矩阵 22上。 0046 步骤S20: 将所述阵列基板1和所述彩膜基板2对向贴合, 在所述阵列基板1和所述 彩膜基板2之间滴注自配向预聚体51、 液晶分子52以及偏光材料53组成的液晶材料混合物, 以得到液晶盒。
18、。 0047 具体地, 如图2所示, 所述自配向预聚体51和所述液晶分子52按照一定比例配制组 成自配向液晶材料, 所述偏光材料53包括偏光液晶聚合物和偶氮类染料, 也就是将具有二 色性的偶氮类染料吸着在聚乙烯醇(PVA)上, 并加以延伸定向, 使之具有偏旋光性能。 0048 将所述自配向液晶材料和所述偏光材料53混合得到的所述液晶材料混合物采用 液晶滴下(One Drop Filling, ODF)或者喷墨打印(inkjet)等方法滴于所述阵列基板1或所 述彩膜基板2上, 并将所述阵列基板1和所述彩膜基板2对向贴合, 使所述液晶材料混合物被 封闭在所述阵列基板1和所述彩膜基板2之间, 以得到。
19、液晶盒。 0049 步骤S30: 对所述液晶材料混合物进行第一次加热处理, 之后利用紫外光对所述液 晶盒进行第一次UV照射, 使所述自配向预聚体移动至所述阵列基板1和所述彩膜基板2表 面, 分别形成第一配向膜41和第二配向膜42。 0050 具体地, 如图3所示, 首先对所述液晶盒进行第一次加热处理, 当所述自配向预聚 体51受热之后达到其清亮点温度, 所述自配向预聚体51会向所述阵列基板1和所述彩膜基 说明书 3/5 页 5 CN 110703506 A 5 板2表面移动, 所述第一次加热处理的加热温度小于120摄氏度。 由于量子点材料在高温环 境下其稳定性容易受到破坏, 从而影响发光效率,。
20、 例如量子点材料需要的制程条件为低于 150摄氏度, 因此, 本揭示实施例中在对所述液晶材料混合物进行第一次加热处理时不会对 量子点材料造成不良影响。 0051 之后利用紫外光对所述液晶盒进行第一次UV照射, 紫外光为偏振紫外光, 所述自 配向预聚体51之间在偏振紫外光照射下发生聚合反应, 从而在所述阵列基板1表面形成所 述第一配向膜41, 在所述彩膜基板2表面形成所述第二配向膜42, 所述第一配向膜41和所述 第二配向膜42相对设置, 本揭示实施例中提供的所述第一配向膜41和所述第二配向膜42的 制备方法, 与传统工艺相比, 节省了配向膜涂布工艺。 0052 步骤S40: 对所述液晶盒施加电。
21、场, 使得所述偏光材料向所述阵列基板1和所述彩 膜基板2的其中一侧移动聚集。 0053 具体地, 如图4A所示, 在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形成电场, 在电场 作用下, 所述偏光材料53可以向所述阵列基板1一侧移动聚集; 或者, 如图5A所示, 所述第一 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形成与图4A相反的电场, 在此种情况下, 所述偏光材料53可 以向所述彩膜基板2一侧移动聚集。 0054 步骤S50: 对所述液晶盒进行第二次加热处理, 之后利用紫外光对所述液晶盒进行 第二次UV照射, 使所述偏光材料53在所述第一配向膜41或所述第二配向膜42上形成第一偏 光板31, 所述液晶分子52进行。
22、偏转以形成液晶层。 0055 具体地, 如图4B、 图5B所示, 首先对所述液晶盒进行第二次加热处理, 所述第二次 加热处理的加热温度与所述第一次加热处理的加热温度一样小于120摄氏度, 因此, 本揭示 实施例中在对所述液晶材料混合物进行第二次加热处理时同样不会对量子点材料造成不 良影响。 0056 之后利用紫外光对所述液晶盒进行第二次UV照射, 紫外光为偏振紫外光, 所述偏 光液晶聚合物之间在偏振紫外光照射下发生聚合反应, 并借助所述第一配向膜41或所述第 二配向膜42进行取向, 例如, 参考图4B, 由于所述偏光材料53向所述阵列基板1一侧移动聚 集, 因此在所述阵列基板1表面形成第一偏光。
23、板31, 所述第一偏光板31形成于所述第一配向 膜41上。 0057 或者, 参考图5B, 由于所述偏光材料53向所述彩膜基板2一侧移动聚集, 因此在所 述彩膜基板2表面形成所述第一偏光板31, 所述第一偏光板31形成于所述第二配向膜42上, 根据 “宾-主” 效应, 所述偏光材料53的长轴将沿平行于所述液晶分子52的长轴取向, 所述偏 光材料53可以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实现对所述液晶分子52提供方向, 此时, 所述液晶分子52 实现取向主要来源于所述第一配向膜41和位于所述彩膜基板2一侧的所述偏光材料53间的 分子作用力。 0058 采用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形成的所述第一偏光。
24、板31为 内置偏光板, 相比传统的将偏光板设置于所述液晶盒外部, 能够解决量子点型液晶显示面 板难以进行光的通断控制的技术问题, 提高背光的利用率, 同时, 所述第一配向膜41或所述 第二配向膜42的其中一个能够与所述第一偏光板31一次成型, 节省了工艺步骤。 0059 进一步地, 因对所述液晶盒进行UV照射时, 无法一次形成上下两层不同轴向的涂 布型偏光板, 故在本揭示实施例中, 在与所述第一偏光板31相对的一侧使用纳米压印的金 说明书 4/5 页 6 CN 110703506 A 6 属线栅作为第二偏光板32, 例如, 参考图4A、 图4B, 所述彩膜基板2面对所述阵列基板1的一 侧设置有。
25、第二偏光板32, 所述第二配向膜42形成于所述第二偏光板32上; 或者, 参考图5A、 图5B, 所述阵列基板1面对所述彩膜基板2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偏光板32, 所述第一配向 膜41形成于所述第二偏光板32上。 0060 需要说明的是, 本揭示实施例不限于此方案, 所述第二偏光板32也可以在所述彩 膜基板2背离所述阵列基板1的一侧, 或者所述阵列基板1背离所述彩膜基板2的一侧设置, 所述第二偏光板32可以为传统的偏光板, 也可以为涂布型偏光板。 0061 实施例二 0062 如图6A、 图6B所示, 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 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制作 方法制作而成,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
26、括阵列基板1、 与所述阵列基板1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 2、 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1和所述彩膜基板2之间的液晶层、 第一配向膜41、 第二配向膜42以 及第一偏光板31。 0063 具体地, 所述阵列基板1包括第一衬底基板11、 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11上的薄 膜晶体管阵列层12以及第一电极层等。 所述彩膜基板2包括第二衬底基板21、 黑矩阵22以及 色阻层23, 进一步地, 所述色阻层23的材料可以为量子点材料, 当受到光线激发后而显示不 同的颜色; 所述彩膜基板2还包括第二电极层, 所述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色阻层23和所述黑 矩阵22上。 0064 具体地, 所述第一配向膜41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
27、1面向所述彩膜基板2的一侧的表 面; 所述第二配向膜42设置于所述彩膜基板2面向所述阵列基板1的一侧的表面, 在一种实 施方式中, 如图6A所示, 所述第一偏光板31设置于所述第一配向膜41上, 所述第二偏光板32 设置于所述黑矩阵22以及所述色阻层23上;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 如图6B所示, 所述第一偏 光板31设置于所述第二配向膜42上, 所述第二偏光板32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1面向所述彩 膜基板2的一侧, 所述第一配向膜41形成于所述第二偏光板32上。 0065 需要说明的是, 所述液晶层、 所述第一配向膜41、 所述第二配向膜42以及所述第一 偏光板31均由液晶材料混合物形成, 所述液。
28、晶材料混合物由自配向材料、 液晶分子以及偏 光材料组成, 具体地, 所述自配向预聚体51和所述液晶分子52组成自配向材料, 所述偏光材 料53包括偏光液晶聚合物和偶氮类染料。 0066 有益效果为: 本揭示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液晶显示面板, 通过在液晶 盒内注入自配向液晶材料和偏光材料组成的混合物, 经过两次UV照射, 实现了液晶自配向 和涂布型偏光板一次成型的需求, 节省了配向膜涂布工艺, 并避免了高温制程对量子点材 料的稳定性造成破坏。 0067 综上所述, 虽然本揭示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 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 制本揭示,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在不脱离本揭示的精神和范围内, 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 饰, 因此本揭示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说明书 5/5 页 7 CN 110703506 A 7 图1 说明书附图 1/5 页 8 CN 110703506 A 8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5 页 9 CN 110703506 A 9 图4A 图4B 说明书附图 3/5 页 10 CN 110703506 A 10 图5A 图5B 说明书附图 4/5 页 11 CN 110703506 A 11 图6A 图6B 说明书附图 5/5 页 12 CN 110703506 A 12 。
- 内容关键字: 液晶显示 面板 制作方法
便于组装的铝单板及其成型加工装置.pdf
水藻打捞装置.pdf
无缝针织内衣机针盘弹性让位式导纱装置.pdf
自动化的农作物运输储存设备.pdf
应用于电缆井的边缘物联代理装置.pdf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pdf
双层折叠式无线充电设备.pdf
撬装式压裂液混合装置.pdf
适应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支座.pdf
墙面打磨设备.pdf
适用于网条拉伸试验的夹具工装.pdf
污水处理过滤装置.pdf
干式变压器拉板.pdf
工业密集区空气粉尘检测装置.pdf
物料上下转运夹持机械手.pdf
具有收集结构的地质取样器.pdf
机车装配自动化车.pdf
燃气阀流量控制安全结构.pdf
可正反转的风扇灯.pdf
有效保护石墨鳞片特性的球磨系统.pdf
反渗透膜气密性检测装置.pdf
方便更换的除尘滤芯.pdf
棋类设备.pdf
秦皮甲素在提高水曲柳抗旱能力中的应用.pdf
针对Ceph文件的读取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pdf
分布式电表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pdf
用于幼教的智慧教学管理系统及方法.pdf
具有硬质镀层的活塞环及其制备方法.pdf
对准标记及图形对准方法.pdf
输出功率的调整方法及美容仪、存储介质、电子设备.pdf
冷氢化生产系统装置及生产工艺.pdf
基于PLC和图像识别的电子围栏安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pdf
一种升降式旋转室外消火栓.pdf
框架结构T型连接柱.pdf
防静电地板吸板器.pdf
一种建筑用箱体或井口预留孔洞活动模具.pdf
速成拉建房屋.pdf
预制桥面板精轧螺纹钢筋弧形连接构造.pdf
一种内固定式伸缩门滑行导轨及伸缩门.pdf
多用途封井器.pdf
一种新型圆弧建筑模板紧固件.pdf
一种超实木防水组合踢脚线.pdf
电气柜前门板门锁装置.pdf
双人正杆器.pdf
一种纳米铝塑复合板.pdf
强磁打捞器.pdf
一种基于无刷直流电机的环卫车电动扫盘系统.pdf
一种可调节型门铰链.pdf
一种用于基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船筏式试验装置.pdf
免贴墙砖.pdf
一种聚氨酯仿石材防火保温装饰复合板.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