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农业动物粪便处理方法.pdf

上传人:伱** 文档编号:10967244 上传时间:2021-08-2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78.5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循环农业动物粪便处理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循环农业动物粪便处理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循环农业动物粪便处理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档描述:

《循环农业动物粪便处理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环农业动物粪便处理方法.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1079363.8 (22)申请日 2019.11.07 (71)申请人 谢明仿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桂园路 佳木园96号20栋301房 (72)发明人 谢明仿 (51)Int.Cl. A01C 3/00(2006.01) C09K 17/06(2006.01) C09K 109/00(2006.01) C09K 10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循环农业动物粪便处理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农业动物粪便处理 方法, 。

2、具体涉及粪便处理领域其中所使用的主料 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动物粪便30-35份、 草 木灰4-5份、 石灰粉1-1.5份、 水40-50份, 所述辅 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蜣螂成虫60wt%-70wt%、 蚯蚓成虫30-40wt%, 所述动物粪便处理方法具体 包括如下步骤: 准备、 一轮pH值测量、 投放蜣螂成 虫、 投放蚯蚓成虫、 二轮pH值测量和改善土壤。 本 发明通过草木灰、 石灰粉、 蜣螂成虫和蚯蚓成虫 的共同调节作用下, 起到松土效果, 保证农作物 的长势及营养物质的吸收, 对酸性土壤进行中 和, 更加符合农作物的适宜生长的土壤环境, 从 而保证种植农作物的长势。 权利要求书1页。

3、 说明书5页 CN 110692318 A 2020.01.17 CN 110692318 A 1.一种循环农业动物粪便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使用的主料包括以下重量份 数的原料: 动物粪便30-35份、 草木灰4-5份、 石灰粉1-1.5份、 水40-50份, 所述辅料按重量百 分比计包括蜣螂成虫60wt%-70wt%、 蚯蚓成虫30-40wt%; 所述动物粪便处理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 准备: 将动物活动中心的动物粪便集中收集并运输至田地均匀抛洒; 步骤二、 一轮pH值测量: 使用土壤酸碱度测试仪对土壤酸碱度进行测量; 步骤三、 投放蜣螂成虫: 根据土地面积投放适量的蜣螂。

4、成虫, 并给予其一定的进食工作 时长; 步骤四、 投放蚯蚓成虫: 待步骤三中蜣螂工作完成后, 根据土地面积向田地中继续投放 蚯蚓成虫, 并向土地表层喷洒水雾; 步骤五、 二轮pH值测量: 蚯蚓成虫投放期间, 可定期使用土壤酸碱度测试仪对土壤pH值 进行测量; 步骤六、 改善土壤: 待步骤五中pH值测量值趋于稳定值后, 可将草木灰、 石灰粉和水按 照4-4.5:1:10-12的比例配置悬浊液, 随后将其悬浊液均匀浇灌于蚯蚓成虫投放后的土地 中, 调节土壤至中性或弱碱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农业动物粪便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三中 的进食工作时长设置为5-7天。 3.根据权。

5、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农业动物粪便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三中 蜣螂成虫投放密度为5-10/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农业动物粪便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四中 蚯蚓成虫投放时长设置为7-12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农业动物粪便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四中 蚯蚓成虫的投放密度设置为2-3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农业动物粪便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五中 pH值进行测量时间段设置为8-12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农业动物粪便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六中 调节后的土壤pH值设置为7.0-7.5。 。

6、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农业动物粪便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六中 悬浊液的浇灌方式设置为人工喷洒或围堰灌溉。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0692318 A 2 一种循环农业动物粪便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粪便处理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 本发明涉及一种循环农业动物粪便 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循环农业, 是指在农作系统中推进各种农业资源往复多层与高效流动的活动, 以 此实现节能减排与增收的目的, 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通俗地讲, 循环农业就 是运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 实现较少废弃物的生产和提高资源利用 效率的。

7、农业生产方式。 循环农业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农作方式, 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经济 效益和生态效益。 只有不断输入技术、 信息、 资金, 使之成为充满活力的系统工程, 才能更好 地推进农村资源循环利用和现代农业持续发展。 循环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发展提出的一 种新的发展模式, 是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与生态工程学方法, 结合生态学、 生态经济学、 生态技术学原理及其基本规律, 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的 基础上, 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 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 多级循环利用, 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和农业废弃物的产生, 最大限度地减轻环境 污染。

8、。 0003 蜣螂俗称屎壳郎, 属鞘翅目蜣螂科。 体黑色或黑褐色, 大中型昆虫。 蜣螂能利用月 光偏振现象进行定位, 以帮助取食。 大多数蜣螂营粪食性, 以动物粪便为食, 有自然界清道 夫的称号; 蚯蚓是常见的一种陆生环节动物, 生活在土壤中昼伏夜出以畜禽粪便和有机废 物垃圾为食连同泥土一同吞入也摄食植物的腐烂茎叶等碎片。 蚯蚓可使土壤疏松、 改良土 壤、 提高肥力促进农业增产。 0004 而动物粪便作为农业或养殖业必不可少的产业肥料, 现阶段对其的使用仅局限于 沼气池和直接施肥两种方向, 但沼气池的普及度还未完全推广, 动物粪便的主要去向还是 以农家肥直接施加在农田内, 虽然能起到一定的肥料。

9、供给效果, 但在其使用过程中扔存在 一定的弊端: 其一, 现有的农家肥施肥过程需要对耕地进行翻土施肥掩埋等流程, 需要 较大的劳力输出; 此外, 若掩埋不充分或粪便沤制过程中, 会产生大量的刺鼻性异味, 给种 植者种植过程带来不便, 且该施肥方式的肥力利用率较低, 不利于农作物对其养分的直接 吸收。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循环农业动物粪便处理 方法, 通过蜣螂成虫对粪便的进食及存储, 可有效降低粪便异味挥发的情况, 且蜣螂成虫和 蚯蚓成虫可松土, 提高有效成分的利用率, 草木灰和石灰粉可调节土壤酸碱度, 保证农作物 生长效果。 0006 为实现。

10、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循环农业动物粪便处理方法, 其 中所使用的主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动物粪便30-35份、 草木灰4-5份、 石灰粉1-1.5 说明书 1/5 页 3 CN 110692318 A 3 份、 水40-50份, 所述辅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蜣螂成虫60wt%-70wt%、 蚯蚓成虫30-40wt%; 所述动物粪便处理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 准备: 将动物活动中心的动物粪便集中收集并运输至田地均匀抛洒, 均匀施肥 可保证土地各区域废料均衡, 避免出现部分区域肥料未施加到, 而部分区域因肥料施加过 量造成的烧苗事件; 步骤二、 一轮pH值测量: 。

11、使用土壤酸碱度测试仪对土壤酸碱度进行测量, 提前测量施肥 后的土壤pH值并记录, 为后续的蜣螂成虫及蚯蚓成虫作用后的土壤酸碱度进行对比, 来确 定蜣螂成虫及蚯蚓成虫的作用效果; 步骤三、 投放蜣螂成虫: 根据土地面积投放适量的蜣螂成虫, 并给予其一定的进食工作 时长, 蜣螂营粪食性, 以动物粪便为食, 有 “自然界清道夫” 的称号, 蜣螂成虫会在12-24h内, 用铲状的头和桨状的触角把粪便连同部分土壤滚成一个球, 雌体在粪球中产卵, 蜣螂会在 3-5天内孵化, 孵出的幼虫也以此为食, 在24小时内吃的食物可超过本身的体重, 从而加速 使粪便转变为其他生物能利用的物质的过程; 步骤四、 投放蚯。

12、蚓成虫: 待步骤三中蜣螂工作完成后, 根据土地面积向田地中继续投放 蚯蚓成虫, 并向土地表层喷洒水雾, 待蜣螂啃食粪便并将其转换成对植物有效物质后飞离 该区域 (或人工收集再利用) , 由蚯蚓成虫继续对其剩余粪便、 腐土或土壤中残留的植物根 茎进行进食, 可有效疏松土壤利于通气和排水, 将有机物质拖入所挖洞穴使加速分解, 从而 增加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 而向土壤喷洒水雾可有效提高土壤内的湿度, 从而迎合蚯 蚓的喜湿习性, 保证蚯蚓成虫的生活习性, 提高其松土效果; 步骤五、 二轮pH值测量: 蚯蚓成虫投放期间, 可定期使用土壤酸碱度测试仪对土壤pH值 进行测量, 因动物粪便多为酸性, 土壤。

13、酸碱度为酸性, 随着蚯蚓对土壤的改善, 检测的土壤 酸性会随着蚯蚓的运动而逐渐降低; 步骤六、 改善土壤: 待步骤五中pH值测量值趋于稳定值后, 可将草木灰、 石灰粉和水按 照4-4.5:1:10-12的比例配置悬浊液, 随后将其悬浊液均匀浇灌于蚯蚓成虫投放后的土地 中, 调节土壤至中性或弱碱性, 蚯蚓松土工作完成后, 使用水、 草木灰和石灰粉的悬浊液对 改善后的土壤进行酸碱度中和, 将土壤pH值调节到中性或弱碱性条件, 不仅提供了更加有 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环境, 而且在此过程中补充了土壤中的钙等营养元素。 0007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 所述步骤三中的进食工作时长设置为5-7天, 给予蜣螂。

14、 将粪便 “成球” 及进食转换成营养物质的时间。 0008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 所述步骤三中蜣螂成虫投放密度为5-10/只, 保证粪 便转换速度, 避免因蜣螂数量过少造成粪便转换时间过长或转换不完全。 0009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 所述步骤四中蚯蚓成虫投放时长设置为7-12天。 0010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 所述步骤四中蚯蚓成虫的投放密度设置为2-3条/。 0011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 所述步骤五中pH值进行测量时间段设置为8-12h。 0012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 所述步骤六中调节后的土壤pH值设置为7.0-7.5。 0013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 所述步骤。

15、六中悬浊液的浇灌方式设置为人工喷洒或围 堰灌溉, 防止部分区域发生溢流情况。 0014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 本发明通过草木灰、 石灰粉、 蜣螂成虫和蚯蚓成虫的共同调节作用下, 可由蜣螂成虫 说明书 2/5 页 4 CN 110692318 A 4 先对动物粪便进食及对粪便的搬运, 因蜣螂需要挖掘一个能够贮藏食品的贮存室, 会搬运 大量的土方量, 对试验田的土壤进行松土, 且将粪便拖入地下, 较传统直接将动物粪便撒入 试验田或掩埋方式, 异味散发时长大大降低, 且蜣螂对土壤的松土及进食粪便产生的小颗 粒状类营养土的粪便更加有利于降解, 蚯蚓可加速残存粪便及土壤内残留的植物根茎分 解,。

16、 同样起到松土效果, 保证农作物的长势及营养物质的吸收, 而后续草木灰和石灰粉悬浊 液的添加, 可对酸性土壤进行中和, 使其pH值转变成中性或弱碱性, 更加符合农作物的适宜 生长的土壤环境, 从而保证种植农作物的长势; 2、 本发明可在农作物果实收取后, 将茎秆和茎叶供给畜类进食, 根茎留在土壤中供下 一轮蚯蚓或蜣螂分解, 而喂食后的畜类产生的粪便可继续给试验田提供营养供给, 形成一 个有效的循环农业, 且不会产生农业废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 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17、实施例。 基于本发 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 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6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循环农业动物粪便处理方法, 其中所使用的主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 的原料: 动物粪便30-35份、 草木灰4-5份、 石灰粉1-1.5份、 水40-50份, 所述辅料按重量百分 比计包括蜣螂成虫60wt%-70wt%、 蚯蚓成虫30-40wt%; 而具体到本实施例中: 其中所使用的主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动物粪便32.5份、 草木灰4.5份、 石灰粉1.25份、 水45份, 所述辅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蚯蚓成虫100wt%。。

18、 0017 所述动物粪便处理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 准备: 将动物活动中心的动物粪便集中收集并运输至田地均匀抛洒; 步骤二、 一轮pH值测量: 使用土壤酸碱度测试仪对土壤酸碱度进行测量; 步骤三、 投放蚯蚓成虫: 根据土地面积向田地中继续投放蚯蚓成虫, 投放时长设置为7- 12天, 投放密度设置为2-3条/, 并向土地表层喷洒水雾; 步骤四、 二轮pH值测量: 蚯蚓成虫投放期间, 可定期使用土壤酸碱度测试仪对土壤pH值 进行测量, pH值进行测量时间段设置为8-12h; 步骤五、 改善土壤: 待步骤五中pH值测量值趋于稳定值后, 可将草木灰、 石灰粉和水按 照4-4.5:1:10-1。

19、2的比例配置悬浊液, 随后将其悬浊液采用人工喷洒或围堰灌溉方式均匀 浇灌于蚯蚓成虫投放后的土地中, 调节土壤至中性或弱碱性, 调节后的土壤pH值设置为 7.0-7.5。 0018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循环农业动物粪便处理方法, 其中所使用的主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 的原料: 动物粪便30-35份、 草木灰4-5份、 石灰粉1-1.5份、 水40-50份, 所述辅料按重量百分 比计包括蜣螂成虫60wt%-70wt%、 蚯蚓成虫30-40wt%; 而具体到本实施例中: 其中所使用的主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动物粪便32.5份、 草木灰4.5份、 石灰粉1.25份、 水45份, 所述辅料按重。

20、量百分比计包括蜣螂成虫65wt%、 蚯蚓 说明书 3/5 页 5 CN 110692318 A 5 成虫35wt%。 0019 所述动物粪便处理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 准备: 将动物活动中心的动物粪便集中收集并运输至田地均匀抛洒; 步骤二、 一轮pH值测量: 使用土壤酸碱度测试仪对土壤酸碱度进行测量; 步骤三、 投放蜣螂成虫: 根据土地面积投放适量的蜣螂成虫进食工作5-7天, 蜣螂成虫 投放密度为5-10/只; 步骤四、 投放蚯蚓成虫: 待步骤三中蜣螂工作完成后, 根据土地面积向田地中继续投放 蚯蚓成虫, 投放时长设置为7-12天, 投放密度设置为2-3条/, 并向土地表层喷洒水雾;。

21、 步骤五、 二轮pH值测量: 蚯蚓成虫投放期间, 可定期使用土壤酸碱度测试仪对土壤pH值 进行测量, pH值进行测量时间段设置为8-12h; 步骤六、 改善土壤: 待步骤五中pH值测量值趋于稳定值后, 可将草木灰、 石灰粉和水按 照4-4.5:1:10-12的比例配置悬浊液, 随后将其悬浊液采用人工喷洒或围堰灌溉方式均匀 浇灌于蚯蚓成虫投放后的土地中, 调节土壤至中性或弱碱性, 调节后的土壤pH值设置为 7.0-7.5。 0020 实施例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循环农业动物粪便处理方法, 其中所使用的主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 的原料: 动物粪便30-35份、 草木灰4-5份、 石灰粉1-1.5份、 。

22、水40-50份, 所述辅料按重量百分 比计包括蜣螂成虫60wt%-70wt%、 蚯蚓成虫30-40wt%; 而具体到本实施例中: 其中所使用的主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动物粪便32.5份、 草木灰4.5份、 石灰粉1.25份、 水45份, 所述辅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蜣螂成虫100wt%。 0021 所述动物粪便处理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 准备: 将动物活动中心的动物粪便集中收集并运输至田地均匀抛洒; 步骤二、 一轮pH值测量: 使用土壤酸碱度测试仪对土壤酸碱度进行测量; 步骤三、 投放蜣螂成虫: 根据土地面积投放适量的蜣螂成虫进食工作5-7天, 蜣螂成虫 投放密度为5-10/只;。

23、 步骤四、 改善土壤: 将草木灰、 石灰粉和水按照4-4.5:1:10-12的比例配置悬浊液, 随后 将其悬浊液采用人工喷洒或围堰灌溉方式均匀浇灌, 调节土壤至中性或弱碱性, 调节后的 土壤pH值设置为7.0-7.5。 0022 实施例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循环农业动物粪便处理方法, 其中所使用的主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 的原料: 动物粪便30-35份、 水40-50份, 所述辅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蜣螂成虫60wt%- 70wt%、 蚯蚓成虫30-40wt%; 而具体到本实施例中: 其中所使用的主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动物粪便32.5份、 水45份, 所述辅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蜣螂成虫65w。

24、t%、 蚯蚓成虫35wt%。 0023 所述动物粪便处理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 准备: 将动物活动中心的动物粪便集中收集并运输至田地均匀抛洒; 步骤二、 一轮pH值测量: 使用土壤酸碱度测试仪对土壤酸碱度进行测量; 步骤三、 投放蜣螂成虫: 根据土地面积投放适量的蜣螂成虫进食工作5-7天, 蜣螂成虫 投放密度为5-10/只; 说明书 4/5 页 6 CN 110692318 A 6 步骤四、 投放蚯蚓成虫: 待步骤三中蜣螂工作完成后, 根据土地面积向田地中继续投放 蚯蚓成虫, 投放时长设置为7-12天, 投放密度设置为2-3条/; 步骤五、 二轮pH值测量: 蚯蚓成虫投放期间, 可定。

25、期使用土壤酸碱度测试仪对土壤pH值 进行测量, pH值进行测量时间段设置为8-12h。 0024 实施例5: 分别取上述实施例1-4中方法处理的40块试验田同密度种植相同农作物, 每10块田为 一组, 分四组分别验证四个实施例方法处理的试验田中农作物的长势, 使用3个月后, 得到 以下数据: 试验田个数土壤内粪便残留情况农作物长势农作物枯叶情况 (相对于平时) 实施例110种植前有明显剩余粪便长势明显, 发芽率高枯叶、 死苗率较低 实施例210种植前未发现剩余粪便长势旺盛, 茎叶颜色健康未发现枯叶、 死苗情况 实施例310种植前有少量剩余粪便长势明显, 发芽率高枯叶、 死苗率较低 实施例410。

26、种植前未发现剩余粪便长势不明显, 且发生大面积未发芽状况枯叶、 死苗率较高 注: 上述数据均在对各试验田进行正常浇水、 照看环境下进行, 人为造成的秧苗死亡不 列入数据内。 0025 由上表可知, 实施例2中动物粪便处理方法合理, 农作物种植前土壤内粪便完全降 解, 采用该方法治理的试验田农作物长势明显, 且农作物发芽率高, 且农作物秧苗营养物质 吸收效果好, 在生长过程中未发生明显的枯叶、 死苗情况, 保证农作物的长势。 0026 最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 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 内。 说明书 5/5 页 7 CN 110692318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循环 农业 动物 粪便 处理 方法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循环农业动物粪便处理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096724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