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连接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pdf
《网络连接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连接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pdf(23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1008106.5 (22)申请日 2019.10.22 (71)申请人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地址 523860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乌沙海 滨路18号 (72)发明人 李雄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慧实专利代理有限公 司 44480 代理人 孙东杰 (51)Int.Cl. H04W 76/15(2018.01) H04W 76/30(2018.01) H04W 84/12(2009.01) (54)发明名称 网络连接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57)摘要 本申请。
2、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网络连接控制方 法及相关产品, 应用于支持双Wi-Fi功能的电子 设备,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Wi-Fi模块和第二 Wi-Fi模块, 所述第一Wi-Fi模块处于STA模式且 对应第一WLAN接口, 所述第二Wi-Fi模块处于STA 模式且对应第二WLAN接口, 其中方法包括: 在所 述电子设备处于双Wi-Fi连接状态, 检测对等网 络P2P功能是否被开启, 所述双Wi-Fi连接状态为 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WLAN接口接入第一 Wi-Fi和通过所述第二WLAN接口接入第二Wi-Fi; 在所述P2P功能被开启时, 释放所述第一WLAN接 口和所述第二WLAN接口中的目标WLAN。
3、接口, 并通 过该目标WLAN接口实现P2P功能, 所述目标WLAN 接口为所述第一WLAN接口和所述第二WLAN接口 中的一个WLAN接口。 本申请实施例能够解决双 Wi-Fi与P2P功能之间的共存问题。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3页 附图7页 CN 110730517 A 2020.01.24 CN 110730517 A 1.一种网络连接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应用于支持双Wi-Fi功能的电子设备, 所述电 子设备包括第一Wi-Fi模块和第二Wi-Fi模块, 所述第一Wi-Fi模块处于STA模式且对应第一 WLAN接口, 所述第二Wi-Fi模块处于STA模式且对应第二WLAN接口, 所。
4、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双Wi-Fi连接状态, 检测对等网络P2P功能是否被开启, 所述双Wi- Fi连接状态为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WLAN接口接入第一Wi-Fi和通过所述第二WLAN接 口接入第二Wi-Fi; 在所述P2P功能被开启时, 释放所述第一WLAN接口和所述第二WLAN接口中的目标WLAN 接口, 并通过该目标WLAN接口实现P2P功能, 所述目标WLAN接口为所述第一WLAN接口和所述 第二WLAN接口中的一个WLAN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P2P功能被关闭之前, 禁用所述双Wi-Fi功能; 或者, 在所述P2P功。
5、能被关闭之前, 禁用所述目标WLAN接口对应的Wi-Fi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P2P功能被关闭时, 取消禁用所述双Wi-Fi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对等网络P2P功能是否 被开启, 包括: 进行设备搜索, 得到设备标识列表, 所述设备标识列表中包括第一设备的目标标识信 息, 在所述目标标识信息被选中时, 确定所述P2P功能被开启。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对等网络P2P功能是否 被开启, 包括: 接收由第二设备发送的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设备的连接请求; 在。
6、所述电子设备同意接入所述第二设备时, 确定所述P2P功能被开启。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释放所述第一WLAN接口和所 述第二WLAN接口中的目标WLAN接口, 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Wi-Fi的第一信道评价值; 确定所述第二Wi-Fi的第二信道评价值; 比较所述第一信道评价值和所述第二信道评价值, 得到比较结果; 依据所述比较结果, 将所述第一WLAN接口和所述第二WLAN接口中的一个WLAN接口确认 为目标WLAN接口, 并释放所述目标WLAN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所述第一Wi-Fi的第一信道评价 值, 包括: 获取。
7、所述第一Wi-Fi在预设时间段内的信号强度曲线; 对所述信号强度曲线进行采样, 得到多个信号强度值; 依据所述多个信号强度值进行均值运算, 得到第一平均信号强度值; 确定所述第一平均信号强度值对应的目标信号等级; 按照预设的信号等级与第一评价值之间的映射关系, 确定所述目标信号等级对应的目 标第一评价值; 依据所述多个信号强度值进行均方差运算, 得到第一均方差;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0730517 A 2 按照预设的均方差与第二评价值之间的映射关系, 确定所述第一均方差对应的目标第 二评价值; 按照预设的信号等级与权值对之间的映射关系, 确定所述目标信号等级对应的目标权 值对。
8、, 所述目标权值对包括目标第一权值和目标第二权值, 所述目标第一权值为所述第一 评价值对应的第一权值, 所述第二目标权值为第二评价值对应的第二权值; 依据所述目标第一评价值、 所述目标第二评价值、 所述目标第一权值和所述目标第二 权值进行加权运算, 得到所述第一信道评价值。 8.一种网络连接控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应用于支持双Wi-Fi功能的电子设备, 所述电 子设备包括第一Wi-Fi模块和第二Wi-Fi模块, 所述第一Wi-Fi模块处于STA模式且对应第一 WLAN接口, 所述第二Wi-Fi模块处于STA模式且对应第二WLAN接口; 所述网络连接控制装置 包括检测单元和执行单元, 其中, 。
9、所述检测单元, 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双Wi-Fi连接状态, 检测对等网络P2P功能是 否被开启, 所述双Wi-Fi连接状态为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WLAN接口接入第一Wi-Fi和 通过所述第二WLAN接口接入第二Wi-Fi; 所述执行单元, 用于在所述P2P功能被开启时, 释放所述第一WLAN接口和所述第二WLAN 接口中的目标WLAN接口, 并通过该目标WLAN接口实现P2P功能, 所述目标WLAN接口为所述第 一WLAN接口和所述第二WLAN接口中的一个WLAN接口。 9.一种电子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处理器、 存储器、 通信接口, 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 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
10、所述存储器中, 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 所述程序包 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其特征在于, 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 其 中, 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0730517 A 3 网络连接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网络连接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的芯片可以支持2.4G和5G双频同时工作的能力, 基于此硬件能力, 电子设备 可以同时连接两个不同无线保真(wireless。
11、 fidelity, Wi-Fi)热点, 以实现接入两个WiFi 热点对应的两个WiFi网络进行上网, 进而获取更快的网速、 更低的网络延迟等用户体验。 手 机这种同时接入两个WiFi网络进行上网的功能, 称之为 “双WiFi” 。 0003 然而, 现有技术中, 当电子设备(如手机、 平板电脑等)工作在双WiFi模式, 即同时 连接两个不同的WiFi网络时, 若这两个WiFi网络分别工作在2.4G和5G, 但是在双Wi-Fi功能 与对等网络(peer to peer, P2P)功能之间不能共存。 发明内容 000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连接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能够解决Wi-Fi功能与。
12、 P2P功能之间的共存问题。 0005 第一方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连接控制方法, 应用于支持双Wi-Fi功能的 电子设备,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Wi-Fi模块和第二Wi-Fi模块, 所述第一Wi-Fi模块处于 STA模式且对应第一WLAN接口, 所述第二Wi-Fi模块处于STA模式且对应第二WLAN接口, 所述 方法包括: 0006 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双Wi-Fi连接状态, 检测对等网络P2P功能是否被开启, 所述 双Wi-Fi连接状态为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WLAN接口接入第一Wi-Fi和通过所述第二 WLAN接口接入第二Wi-Fi; 0007 在所述P2P功能被开启时, 释放所。
13、述第一WLAN接口和所述第二WLAN接口中的目标 WLAN接口, 并通过该目标WLAN接口实现P2P功能, 所述目标WLAN接口为所述第一WLAN接口和 所述第二WLAN接口中的一个WLAN接口。 0008 第二方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连接控制装置, 应用于支持双Wi-Fi功能的 电子设备,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Wi-Fi模块和第二Wi-Fi模块, 所述第一Wi-Fi模块处于 STA模式且对应第一WLAN接口, 所述第二Wi-Fi模块处于STA模式且对应第二WLAN接口; 所述 网络连接控制装置包括检测单元和执行单元, 其中, 0009 所述检测单元, 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双Wi-F。
14、i连接状态, 检测对等网络P2P功 能是否被开启, 所述双Wi-Fi连接状态为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WLAN接口接入第一Wi- Fi和通过所述第二WLAN接口接入第二Wi-Fi; 0010 所述执行单元, 用于在所述P2P功能被开启时, 释放所述第一WLAN接口和所述第二 WLAN接口中的目标WLAN接口, 并通过该目标WLAN接口实现P2P功能, 所述目标WLAN接口为所 述第一WLAN接口和所述第二WLAN接口中的一个WLAN接口。 0011 第三方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 包括处理器、 存储器、 通信接口以及 说明书 1/13 页 4 CN 110730517 A 4 一个。
15、或多个程序, 其中, 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 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 理器执行, 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任一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0012 第四方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其中, 上述计算机可读 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 其中, 上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0013 第五方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 其中, 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 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 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任一方法。
16、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该计算机程序产品 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0014 可以看出,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网络连接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应用于支持 双Wi-Fi功能的电子设备, 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Wi-Fi模块和第二Wi-Fi模块, 第一Wi-Fi模 块处于STA模式且对应第一WLAN接口, 第二Wi-Fi模块处于STA模式且对应第二WLAN接口, 在 电子设备处于双Wi-Fi连接状态, 电子设备检测对等网络P2P功能是否被开启, 双Wi-Fi连接 状态为电子设备通过第一WLAN接口接入第一Wi-Fi和通过第二WLAN接口接入第二Wi-Fi, 在 P2P功能被开启时, 释放第一WLAN。
17、接口和第二WLAN接口中的目标WLAN接口, 并通过该目标 WLAN接口实现P2P功能, 目标WLAN接口为第一WLAN接口和第二WLAN接口中的一个WLAN接口, 即处于双Wi-Fi连接状态下的电子设备, 能够在P2P功能被开启时, 释放一个WLAN接口, 以利 用该被释放的WLAN接口实现P2P功能, 即保证了一个Wi-Fi处于连接状态, P2P功能也正常进 行, 解决了双Wi-Fi与P2P之间的共存问题。 附图说明 001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 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 实施例。
18、,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 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 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0017 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连接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9 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连接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0 图2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在P2P功能开启前后对比界面演示示意图; 0021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连接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2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
19、23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连接控制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 附图, 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 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说明书 2/13 页 5 CN 110730517 A 5 0025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 “第一” 、“第二” 等是用于区别 不同对象, 而不是用于。
20、描述特定顺序。 此外, 术语 “包括” 和 “具有” 以及它们任何变形, 意图 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 方法、 系统、 产品或设备没 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 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 或可选地还包 括对于这些过程、 方法、 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0026 在本文中提及 “实施例” 意味着, 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 结构或特性可以包 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 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 的实施例, 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 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 隐式地理解的是, 本文所描述。
21、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0027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到的电子设备、 第一设备、 第二设备可以是具备通信能力的 电子设备, 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 车载设备、 可穿戴设 备、 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 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 UE), 移动台(Mobile Station, MS), 终端设备(terminal device)等等。 0028 请参见图1A, 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 该通信系统包括电子设 备和多个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 AP), AP是Wi-Fi网络的接入。
22、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 电 子设备支持双Wi-Fi功能, 即可接入两个Wi-Fi网络, 如电子设备通过AP1接入Wi-Fi网络1, 通过AP2接入Wi-Fi网络2。 图1A中所示的电子设备和AP的形态和数量仅用于举例, 并不构成 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0029 本申请实施例中, 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第一Wi-Fi模块和第二Wi-Fi模块, 该第一Wi- Fi模块和第二Wi-Fi模块可以为单独的两个Wi-Fi模块, 或者, 该第一Wi-Fi模块和第二Wi- Fi模块也可以集成在一起。 当然, 也可以定位其中的一个Wi-Fi为主Wi-Fi, 另一个Wi-Fi为 次Wi-Fi。 0030 具体实现中。
23、, 电子设备接入Wi-Fi网络的具体实现方式有: 电子设备先进行Wi-Fi 扫描, 以得到可连接的Wi-Fi网络, 然后电子设备像可连接的Wi-Fi网络的AP发送Wi-Fi网络 接入请求, 再然后可连接的Wi-Fi网络的AP针对该Wi-Fi网络接入请求向电子设备发送Wi- Fi网络接入响应, 最后电子设备接收到该Wi-Fi网络接入响应, 以接入该Wi-Fi网络。 0031 如图1B所示, 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设 备包括处理器、 存储器、 信号处理器、 收发器、 显示屏、 扬声器、 麦克风、 随机存取存储器 (Random Access Memory, R。
24、AM)、 摄像头、 传感器和Wi-Fi模块等等。 其中, 存储器、 信号处理 器、 显示屏、 扬声器、 麦克风、 RAM、 摄像头、 传感器、 Wi-Fi模块与处理器连接, 收发器与信号 处理器连接。 0032 其中, 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 有机或无机发 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LED)、 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Active 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AMOLED)等。 0033 其中, 该摄像头可以是普通摄像头、 也可以是红外摄像。
25、, 在此不作限定。 该摄像头 可以是前置摄像头或后置摄像头, 在此不作限定。 0034 其中, 传感器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光感传感器、 陀螺仪、 红外接近传感器、 指纹传感 器、 压力传感器等等。 其中, 光感传感器, 也称为环境光传感器, 用于检测环境光亮度。 光线 传感器可以包括光敏元件和模数转换器。 其中, 光敏元件用于将采集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 说明书 3/13 页 6 CN 110730517 A 6 号, 模数转换器用于将上述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可选的, 光线传感器还可以包括信号放 大器, 信号放大器可以将光敏元件转换的电信号进行放大后输出至模数转换器。 上述光敏 元件可以包括光。
26、电二极管、 光电三极管、 光敏电阻、 硅光电池中的至少一种。 0035 其中, 处理器是电子设备的控制中心, 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的 各个部分, 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软体程序和/或模块, 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 内的数据, 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 从而对电子设备进行整体监控。 0036 其中, 处理器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 其中, 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 作系统、 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 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 可以理解的是, 上述 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中。 0037 其中, 存储器用于存储软体程序和/或模块, 处理器通过运行。
27、存储在存储器的软件 程序和/或模块, 从而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 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 其中, 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 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软体程序 等; 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电子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 此外, 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 机存取存储器, 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 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 闪存器件、 或其 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0038 其中, Wi-Fi通信模块支持双Wi-Fi功能, 使电子设备可以在2.4G和5G同时工作。 通 过该Wi-Fi模块, 可以实现一台电子端设备同时接入两个不同Wi-Fi网络, 进而使得同时使 用2个。
28、Wi-Fi网络上网, 以获取更高的传输速率、 更低的网络延迟等。 Wi-Fi模块例如可以为 双频双并发(Dual Band Dual Concurrent, DBDC)模块、 双频同步(Dual Band Simultaneous, DBS)模块, 或是其他的芯片模块。 0039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0040 请参阅图2A, 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连接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应用于支持双Wi-Fi功能的如图1B所示的电子设备, 所述电子设备进一步包括第一Wi-Fi模 块和第二Wi-Fi模块, 所述第一Wi-Fi模块处于STA模式且对应第一WLAN接口, 所述第二Wi-。
29、 Fi模块处于STA模式且对应第二WLAN接口(例如同时接入两个接入点); 如图所示, 本网络连 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操作。 0041 201、 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双Wi-Fi连接状态, 检测对等网络P2P功能是否被开启, 所述双Wi-Fi连接状态为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WLAN接口接入第一Wi-Fi和通过所述 第二WLAN接口接入第二Wi-Fi。 0042 其中, 第一Wi-Fi的第一工作频段可以为2.4G频段, 或者5G频段, 第二Wi-Fi的第二 工作频段可以为2.4G频段, 或者5G频段, 但是, 第一工作频段与第二工作频段为不同的工作 频段, 如: 第一工作频段为2.4G频段, 则第。
30、二工作频段为5G频段, 又如: 第一工作频段为5G频 段, 则第二工作频段为2.4G频段。 具体实现中, 在电子设备处于双Wi-Fi功能开启状态, 则电 子设备同时接入第一Wi-Fi和第二Wi-Fi, 可以采用智能链路聚合技术实现通过第一Wi-Fi 和第二Wi-Fi进行数据传输。 0043 本申请实施例中, 电子设备可以处于双Wi-Fi连接状态, 其中, 第一Wi-Fi模块可以 处于STA(Station)模式, 其对应第一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 接口, 同样地, 第二Wi-Fi模块也可以处于STA模式, 并且, 其对应第二Wi-Fi。
31、接口。 0044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 上述步骤201, 检测对等网络P2P功能是否被开启, 可以按照 说明书 4/13 页 7 CN 110730517 A 7 如下方式实施: 0045 进行设备搜索, 得到设备标识列表, 所述设备标识列表中包括第一设备的目标标 识信息, 在所述目标标识信息被选中时, 确定所述P2P功能被开启; 0046 或者, 0047 接收由第二设备发送的用于连接所述第二设备的连接请求, 在所述电子设备同意 接入所述第二设备时, 确定所述P2P功能被开启。 0048 具体实现中, 目标标识信息可以为以下至少一种: MAC地址、 IP地址、 设备名称等 等, 在此不做限定。
32、。 目标电子设备可以进行设备搜索, 得到一个设备标识列表, 该设备标识 列表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设备的标识信息, 第一设备可以为该至少一个设备中的任一设备, 在目标标识信息被选中时, 则确认P2P功能被开启。 0049 另外, 电子设备还可以接收由第二设备发送的用于连接该第二设备的连接请求, 在该电子设备同意接入第二设备时, 则确认P2P功能被开启。 0050 即, 开启对等网络P2P功能, 即需要使用WLAN直连, 如电子设备主动与其他电子设 备进行网络连接, 或者, 电子设备作为接入点, 以供其他电子设备接入该电子设备。 0051 202、 在所述P2P功能被开启时, 释放所述第一WLAN接口。
33、和所述第二WLAN接口中的 目标WLAN接口, 并通过该目标WLAN接口实现P2P功能, 所述目标WLAN接口为所述第一WLAN接 口和所述第二WLAN接口中的一个WLAN接口。 0052 具体实现中, 目标WLAN接口可以为第一WLAN接口和第二WLAN接口中的任一接口。 P2P功能被开启时, 电子设备则可以释放第一WLAN接口和第二WLAN接口中的任一WLAN接口, 即目标WLAN接口, 例如, 目标WLAN接口可以为次Wi-Fi的WLAN接口, 并通过该目标WLAN接口 实现P2P功能, 具体地, 可以通过该目标WLAN接口主动连接其他设备或者被动被其他设备连 接。 当然, 本申请实施例。
34、中, 仅仅释放了双Wi-Fi功能的一个WLAN接口, 另一个WLAN接口依旧 可以实现Wi-Fi功能, 保证了设备即可以实现Wi-Fi功能, 又可以实现P2P功能, 解决了双Wi- Fi功能与P2P功能之间的共存问题。 0053 举例说明下, 在执行步骤202过程中, 电子设备可以确定每一WLAN接口的释放优先 级, 按照释放优先级高低顺序, 释放第一WLAN接口和第二WLAN接口中的一个WLAN接口。 0054 再举例说明下, 在执行步骤202过程中, 第一Wi-Fi用于实现第一应用, 第二Wi-Fi 用于实现第二应用, 确定第一应用与第二应用之间的应用优先级, 释放应用优先级低的应 用优先。
35、级对应的WLAN接口。 0055 举例说明下, 如图2B所示, 电子设备在开启WLAN直连, 即P2P功能被开启时, WLAN直 接可以包括两种情形, 一种是主动连接别人, 即点击需要连接的设备, 这时候可以释放一个 WLAN接口(可以是次Wi-Fi接口), 释放成功, 则可以开始P2P功能; 另一种是被别人连接, 即 收到被连接请求时, 如果同意其他设备连接, 则可以释放一个WLAN接口(可以是次Wi-Fi接 口), 释放成功, 则可以开始P2P连接, 实现P2P功能。 0056 进一步地, OPPO互传可以作为WLAN直连的一种应用, 具体实现中, 电子设备开始 OPPO互传时, 立刻释放。
36、双Wi-Fi中的一个WLAN接口, 并暂时禁用双Wi-Fi功能, 电子设备在处 于OPPO互传使用中时, 不允许双Wi-Fi中被释放的WLAN接口的Wi-Fi重新被拉起, 优先满足 OPPO互传的使用, 当电子设备在OPPO互传传输结束时, 取消禁用确保双Wi-Fi功能可以重新 被使能。 说明书 5/13 页 8 CN 110730517 A 8 0057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 上述步骤202之后, 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0058 在所述P2P功能被关闭之前, 禁用所述双Wi-Fi功能; 0059 或者, 0060 在所述P2P功能被关闭之前, 禁用所述目标WLAN接口对应的Wi-Fi功能。 。
37、0061 具体实现中, 电子设备可以在P2P功能被关闭之前, 禁用双Wi-Fi功能, 这样则可以 保证P2P功能正常进行, 同理, 在P2P功能被关闭之前, 也可以禁用目标WLAN接口对应的Wi- Fi功能, 这样, 保证了P2P功能的正常进行。 0062 进一步地,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 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0063 在所述P2P功能被关闭时, 取消禁用所述双Wi-Fi功能。 0064 具体实现中, 电子设备可以在P2P功能被关闭时, 取消禁用双Wi-Fi功能, 这样, 双 Wi-Fi功能则可以正常进行。 0065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 上述步骤202, 释放所述第一WLAN接口和所述第二。
38、WLAN接口 中的目标WLAN接口, 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0066 21、 确定所述第一Wi-Fi的第一信道评价值; 0067 22、 确定所述第二Wi-Fi的第二信道评价值; 0068 23、 比较所述第一信道评价值和所述第二信道评价值, 得到比较结果; 0069 24、 依据所述比较结果, 将所述第一WLAN接口和所述第二WLAN接口中的一个WLAN 接口确认为目标WLAN接口, 并释放所述目标WLAN接口。 0070 其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 第一信道评价值、 第二信道评价值可以通过以下至少一种 参数表征: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
39、tion, RSSI)(也可以称 之为信号强度值)、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 RSRP)、 参考 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 RSRQ), 例如,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越 高, 则说明信道评价值越大, 又例如, 参考信号接收质量越好, 则说明信道评价值越大等等。 0071 具体实现中, 第一Wi-Fi可以对应第一信道, 电子设备可以确定第一Wi-Fi的第一 信道评价值, 例如, 可以依据信号强度值确定信道评价值, 如: 将信号强度值作为信道评价 值, 同理, 第二Wi-Fi可以对。
40、应第二信道, 电子设备可以依据与第一Wi-Fi相同的方式确定第 二Wi-Fi的第二信道评价值, 进而, 可以比较第一信道评价值和第二信道评价值, 若第一信 道评价值大于第二信道评价值则可以释放第二Wi-Fi对应的WLAN接口, 反之, 若第一信道评 价值小于第二信道评价值则可以释放第一Wi-Fi对应的WLAN接口。 本申请实施例中, 第一 Wi-Fi可以为主Wi-Fi, 第二Wi-Fi可以为次Wi-Fi, 在第一信道评价值等于第二信道评价值 时, 则可以释放第二Wi-Fi对应的第二WLAN接口。 0072 进一步地,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 上述步骤21, 确定所述第一Wi-Fi的第一信道评 价。
41、值, 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0073 211、 获取所述第一Wi-Fi在预设时间段内的信号强度曲线; 0074 212、 对所述信号强度曲线进行采样, 得到多个信号强度值; 0075 213、 依据所述多个信号强度值进行均值运算, 得到第一平均信号强度值; 0076 214、 确定所述第一平均信号强度值对应的目标信号等级; 0077 215、 按照预设的信号等级与第一评价值之间的映射关系, 确定所述目标信号等级 对应的目标第一评价值; 说明书 6/13 页 9 CN 110730517 A 9 0078 216、 依据所述多个信号强度值进行均方差运算, 得到第一均方差; 0079 217、 按照。
42、预设的均方差与第二评价值之间的映射关系, 确定所述第一均方差对应 的目标第二评价值; 0080 218、 按照预设的信号等级与权值对之间的映射关系, 确定所述目标信号等级对应 的目标权值对, 所述目标权值对包括目标第一权值和目标第二权值, 所述目标第一权值为 所述第一评价值对应的第一权值, 所述第二目标权值为第二评价值对应的第二权值; 0081 219、 依据所述目标第一评价值、 所述目标第二评价值、 所述目标第一权值和所述 目标第二权值进行加权运算, 得到所述第一信道评价值。 0082 本申请实施例中, 上述预设时间段可以由用户自行设置或者系统默认。 电子设备 中可以预先存储预设的信号等级与。
43、第一评价值之间的映射关系、 预设的均方差与第二评价 值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预设的信号等级与权值对之间的映射关系。 其中, 权值对可以包括 第一评价值的第一权值和第二评价值的第二权值, 第一权值与第一二权值之和可以为1, 当 然, 信号等级越高, 则第一权值越大, 信号等级越低, 则第一权值越小。 0083 具体实现中, 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第一Wi-Fi在预设时间段内的信号强度曲线, 并对 信号强度曲线进行采样, 得到多个信号强度值, 具体采样方式可以为每隔预设时间间隔进 行采样或者随机采样, 在此不做限定, 预设时间间隔可以由用户自行设置或者系统默认。 0084 进一步地, 电子设备可以依据多个信。
44、号强度值进行均值运算, 得到第一平均信号 强度值, 电子设备中还可以预先存储信号强度值与信号等级之间的映射关系, 进而, 可以依 据该映射关系确定第一平均信号强度值对应的目标信号等级, 可以按照上述预设的信号等 级与第一评价值之间的映射关系, 确定目标信号等级对应的目标第一评价值, 另外, 依据多 个信号强度值进行均方差运算, 得到第一均方差, 均方差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信号的波动 情况, 当然, 均方差越小, 则说明信号稳定性越好, 均方差越大, 则说明信号稳定性越差。 电 子设备可以按照上述预设的均方差与第二评价值之间的映射关系, 确定第一均方差对应的 目标第二评价值。 0085 进一步地,。
45、 电子设备可以按照上述预设的信号等级与权值对之间的映射关系, 确 定目标信号等级对应的目标权值对, 该目标权值对包括目标第一权值和目标第二权值, 目 标第一权值为第一评价值对应的第一权值, 第二目标权值为第二评价值对应的第二权值, 最终, 可以依据目标第一评价值、 目标第二评价值、 目标第一权值和目标第二权值进行加权 运算, 得到所述第一信号评价值, 即具体公式如下: 0086 第一信道评价值目标第一评价值*目标第一权值+目标第二评价值*目标第二权 值 0087 如此, 本申请实施例中, 不仅选取一段时间内的信号强度曲线, 且基于该信号强度 曲线确定平均信号强度值以及均方差确定信道评价值, 其。
46、一, 可以反映信道在一段时间内 的稳定性, 其二, 信号强度值反映了连接稳定性, 信号强度大, 则通信连接越稳定, 均方差则 反映了信道通信稳定性, 均方差越小, 则说明信道通信越稳定, 其三, 在信道评价过程中, 可 以动态调节平均信号强度值对应的权重, 以及均方差对应的权重, 如此, 能够实现精准评估 信道质量。 0088 当然, 上述步骤22的实现原理与步骤21相似, 也可以参照上述步骤211-步骤219, 在此不再赘述。 说明书 7/13 页 10 CN 110730517 A 10 0089 举例说明下, 如图2C所示, 图2C为P2P功能开启前后的界面演示示意图, 可以看出, 在P。
47、2P功能未开启之前, 即P2P模式处于关闭状态, 电子设备可以处于双Wi-Fi模式, 即可以 同时连接第一Wi-Fi和第二Wi-Fi, 在P2P功能开启之后, 则处于P2P模式, 则可以禁用双Wi- Fi模式, 即可以是只连接第一Wi-Fi, 而断开第二Wi-Fi, 即只有一个Wi-Fi处于连接状态, 这 样即可以实现Wi-Fi功能, 又可以实现P2P功能, 解决了P2P功能与双Wi-Fi功能之间的共存 问题。 0090 可以看出,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网络连接控制方法, 应用于支持双Wi-Fi功能 的电子设备, 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Wi-Fi模块和第二Wi-Fi模块, 第一Wi-Fi模块处于。
48、STA模 式且对应第一WLAN接口, 第二Wi-Fi模块处于STA模式且对应第二WLAN接口, 在电子设备处 于双Wi-Fi连接状态, 电子设备检测对等网络P2P功能是否被开启, 双Wi-Fi连接状态为电子 设备通过第一WLAN接口接入第一Wi-Fi和通过第二WLAN接口接入第二Wi-Fi, 在P2P功能被 开启时, 释放第一WLAN接口和第二WLAN接口中的目标WLAN接口, 并通过该目标WLAN接口实 现P2P功能, 目标WLAN接口为第一WLAN接口和第二WLAN接口中的一个WLAN接口, 即处于双 Wi-Fi连接状态下的电子设备, 能够在P2P功能被开启时, 释放一个WLAN接口, 以。
49、利用该被释 放的WLAN接口实现P2P功能, 即保证了一个Wi-Fi处于连接状态, P2P功能也正常进行, 解决 了双Wi-Fi与P2P之间的共存问题。 0091 与上述图2A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 请参阅图3,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 络连接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应用于支持双Wi-Fi功能的电子设备,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 一Wi-Fi模块和第二Wi-Fi模块, 所述第一Wi-Fi模块处于STA模式且对应第一WLAN接口, 所 述第二Wi-Fi模块处于STA模式且对应第二WLAN接口, 如图所示, 本网络连接控制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0092 301、 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双Wi-Fi连。
50、接状态, 检测对等网络P2P功能是否被开启, 所述双Wi-Fi连接状态为所述电子设备通过所述第一WLAN接口接入第一Wi-Fi和通过所述 第二WLAN接口接入第二Wi-Fi。 0093 302、 在所述P2P功能被开启时, 释放所述第一WLAN接口和所述第二WLAN接口中的 目标WLAN接口, 并通过该目标WLAN接口实现P2P功能, 所述目标WLAN接口为所述第一WLAN接 口和所述第二WLAN接口中的一个WLAN接口。 0094 303、 在所述P2P功能被关闭之前, 禁用所述双Wi-Fi功能。 0095 304、 在所述P2P功能被关闭时, 取消禁用所述双Wi-Fi功能。 0096 可以。
- 内容关键字: 网络 连接 控制 方法 相关 产品
电动车玩具车配件清洗设备.pdf
电缆架设用缓冲夹具.pdf
保温墙体连接结构.pdf
卧式液压装配机.pdf
密封胶圈结构.pdf
电缆挤出设备.pdf
自动数控陶瓷茶壶磨口机.pdf
用于锂云母矿的浮选装置.pdf
汽车用线性灯光模块.pdf
多腔体注压成型模具的均匀冷却结构.pdf
空气环境监测装置.pdf
污水净化处理装置.pdf
自动反清洗管道过滤器.pdf
智慧采油系统.pdf
内科护理诊断监测呼吸装置.pdf
压滤机接液翻板支撑结构.pdf
工程材料切割装置.pdf
双侧气囊压榨机罐体.pdf
滚动筛.pdf
均温板.pdf
活塞止转销压力检测装置.pdf
数据抽取与加载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路面隔离装置.pdf
基于中继技术的UWB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存储介质.pdf
膨化食品原料清洗装置.pdf
低GI冲泡速食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电路故障监测方法及系统.pdf
生态旅游资源卫星遥感数据批量处理及下载系统.pdf
焦炉烟气去除焦油的装置及方法.pdf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海洋牧场投喂系统.pdf
脉冲信号的时间及电荷测量方法及装置.pdf
废钢破碎的防阻塞布袋除尘器.pdf
一种白菊花的加工工艺.pdf
具有改进的热交换器性能的乙烯聚合方法.pdf
一种环保型一体式按键机械电子烟.pdf
手感好、不易滑落的保暖包.pdf
一种学生矫正脊椎的凳子.pdf
吸水性树脂及吸收性物品.pdf
一种紫甘蓝果茶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美容养颜茶及其制备方法.pdf
拐枣保健果茶的制作方法.pdf
一种补气茶.pdf
金线莲保健速溶茶粉的制作方法.pdf
可持续释放药物的输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和制造方法.pdf
展示柜.pdf
一种双隔音耳塞.pdf
多功能便携式箱包.pdf
一种提高茶叶栗香香气的方法.pdf
一种无线无痕内衣的连扣制作方法.pdf
一种声表面波雾化器.pdf
一种护眼养生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