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预涂装膜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万林****人 文档编号:10949394 上传时间:2021-08-28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02.8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PVC预涂装膜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PVC预涂装膜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PVC预涂装膜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文档描述:

《PVC预涂装膜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VC预涂装膜及其制备方法.pdf(13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1078335.4 (22)申请日 2019.11.06 (71)申请人 湖南邦弗特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经济技术 开发区蓝月谷路 (72)发明人 李新雄龙贺年李辉张冬明 李时珍邓秀琳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微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1333 代理人 李萍 (51)Int.Cl. C08J 7/04(2020.01) C08J 7/043(2020.01) C09D 175/14(2006.01) C09D 127/0。

2、6(2006.01) C08L 27/0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PVC预涂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地板表面装饰材料的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 本发明提供一种PVC预涂装膜及其制 备方法。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PVC预涂装膜, 由下至上包括PVC透明膜层与辐射固化涂层, 且 辐射固化涂层由下至上依次包括附着底漆层与 弹性底漆层、 功能层、 面漆涂层, 附着底漆层和弹 性底漆层是需特殊设计配方, 功能层、 面漆涂层 普通涂料配方; 其中, 附着底漆层的制备原料包 括两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 氯醋树脂、 两 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以及溶剂。 本发明利用附着 底层。

3、以及弹性底层以配合PVC柔性膜材料, 提高 PVC预涂装膜上PVC膜与涂层之间的附着力, 同时 PVC预涂膜后续也可以在PVC地板上高温压贴成 型, 不会造成发白、 开裂、 变黄等问题, 从而为简 化传统PVC地板复合材料的加工生产提供了有利 的材料基础。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0页 CN 110724296 A 2020.01.24 CN 110724296 A 1.一种PVC预涂装膜, 其特征在于, 由下至上包括PVC透明膜层与辐射固化涂层, 且辐射 固化涂层由下至上依次包括附着底漆层、 弹性底漆层、 功能层以及面漆层; 其中, 附着底漆 层的制备原料包括两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 氯。

4、醋树脂、 两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以及 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PVC预涂装膜, 其特征在于, 按重量份计, 附着底漆层的制备原料 包括210份两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 05份氯醋树脂、 3040份两官能度丙烯酸酯 单体、 3050份溶剂以及0-1份的引发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PVC预涂装膜, 其特征在于, 按重量份计, 弹性底漆层的制备原料 包括3060份两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 2040份两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 1015份 单官能度丙烯酸酯以及05份引发剂。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PVC预涂装膜, 其特征在于, 两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选 自1、 6-已二醇二丙烯酸酯、。

5、 新戊二醇二丙烯酯、 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PVC预涂装膜, 其特征在于, 两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 树脂的相对分子量大于3000; 优选地, 两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的制备原料包括多元 醇、 异氰酸酯以及含羟基丙烯酸酯单体; 其中, 多元醇与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为1: 2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PVC预涂装膜, 其特征在于, 单官能度丙烯酸酯选自丙烯酸异冰 片酯、 丙烯酰吗啉,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丙烯酸正丙酯、 丙烯酸正丁酯、 丙烯酸月桂酯、 丙烯 酸硬脂酸酯、 丙烯酸异丙酯、 丙烯酸异丁酯、 丙烯酸叔丁酯、 丙烯。

6、酸羟乙酯、 丙烯酸羟丙酯、 丙烯酸羟丁酯、 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PVC预涂装膜, 其特征在于, 多元醇包括A组分多元醇与B组分多 元醇, A组分的相对分子量为50010000; B组分的相对分子量为45030; 优选地, A组分与B 组分的摩尔比为(13): 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PVC预涂装膜, 其特征在于, A组分多元醇的分子式为OH-R3-COO- R1-COO-R2-OH, 且R3、 R1、 R2选自任意基团; 优选地, B组分多元醇选自1,4-丁二醇、 1,4-环己烷 二甲醇、 羟乙基化双酚A、 乙二醇、 丙二醇、 己二醇、 对苯二。

7、醇、 新戊二醇、 二乙二醇中的任一 种或多种的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PVC预涂装膜, 其特征在于, 含羟基丙烯酸酯单体选自丙烯酸羟 乙酯、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丙烯酸羟丁酯、 羟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中的任一种 或多种的组合。 10.根据权利2或权利3的所述PVC预涂装膜, 其特征在于, 引发剂选用1-羟基环己基苯 基甲酮、 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 2-苯基苄-2-二甲基胺-1-(4-吗啉苄苯基)丁酮、 苯基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 (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中的一种 或几种。 11.根据权利2或权利3所述的PVC预涂装膜, 。

8、其特征在于, 附着底漆层与弹性底漆层的 固化辐射的方式采用LED-UV固化方式。 1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PVC预涂装膜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 下步骤: (1)将附着底漆层与弹性底漆层的制备原料分别用分散釜搅拌均匀, 得到油漆成品;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0724296 A 2 (2)再于PVC透明膜层表面用辊涂机将附着底漆层涂布均匀; (3)再于附着底漆层表面用辊涂机将弹性底漆层涂布均匀, 进行LED-UV固化; (4)再于弹性底漆层表面用辊涂机将功能层涂布均匀, 进行LED-UV固化 (5)于功能层表面做面漆涂层, 并进行辐射固化, 即得得到PVC预。

9、涂装膜。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0724296 A 3 一种PVC预涂装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地板表面装饰材料的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 本发明提供一种PVC预涂装 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PVC地板是当今世界上非常流行的一种新型轻体地面装饰材料, 具有绿色环保、 超 强耐磨、 花色品种繁多、 安装施工快捷等优点, 在人流量较大的医院、 学校、 办公楼、 商场、 超 市、 交通工具等场所得到了广泛使用和高度认可。 0003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为满足消费者对PVC地板表面耐磨、 耐刮伤、 强度等不同性能 的要求, 经常于PVC地板表面添加各种。

10、功能性涂层以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不同类型地板的需 求, 但在实现多样化地板生产的同时, 制备得到的PVC地板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例如PVC地板 涂层附着力差, 涂层局部容易脱落, 造成地板寿命降低; 此外, 部分有纹路的PVC地板, 生产 成的PVC地板有时容易呈现光泽不均匀, 地板之间的差异化较大。 0004 基于现有技术中PVC地板复合材料的这些问题, 需要开发一种能有效避免涂层之 间结合力较小, 光泽更均匀, 性能更优异的涂膜材料。 发明内容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PVC预涂装膜, 由下至上包括PVC 透明膜层与辐射固化涂层, 且辐射固化涂层由下至上依次包括附。

11、着底漆层与弹性底漆层、 功能层、 面漆层; 其中, 附着底漆层的制备原料包括两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 氯醋树 脂、 两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以及溶剂。 000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其中, 按重量份计, 附着底漆层的制备原料包括 210份两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 05份氯醋树脂、 3040份两官能度丙烯酸酯单 体、 3050份溶剂以及0-1份引发剂。 0007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其中, 按重量份计, 弹性底漆层的制备原料包括 3060份两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 2040份两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 1015份单官 能度丙烯酸酯以及05份引发剂。 0008 作为本发。

12、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其中, 两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选自1、 6-已二醇 二丙烯酸酯、 新戊二醇二丙烯酯、 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中的任一种或 多种的组合。 0009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其中, 两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的相对分 子量大于3000; 0010 优选地, 两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的制备原料包括多元醇、 异氰酸酯以及含 羟基丙烯酸酯单体; 其中, 多元醇与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为1: 25。 001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其中, 单官能度丙烯酸酯选自丙烯酸异冰片酯、 丙烯酰吗啉,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丙烯酸、 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乙酯、 丙烯。

13、酸正丙酯、 丙烯酸 说明书 1/10 页 4 CN 110724296 A 4 正丁酯、 丙烯酸月桂酯、 丙烯酸硬脂酸酯、 丙烯酸异丙酯、 丙烯酸异丁酯、 丙烯酸叔丁酯、 丙 烯酸羟乙酯、 丙烯酸羟丙酯、 丙烯酸羟丁酯、 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 合。 001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其中, 多元醇包括A组分多元醇与B组分多元醇, A组分的相对分子量为50010000; B组分的相对分子量为45030; 优选地, A组分与B组分 的摩尔比为(13): 1。 001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其中, A组分多元醇的分子式为OH-R3-COO-R1- COO-R2-。

14、OH, 且R3、 R1、 R2选自任意基团。 0014 优选地, B组分多元醇选自1,4-丁二醇、 1,4-环己烷二甲醇、 羟乙基化双酚A、 乙二 醇、 丙二醇、 己二醇、 对苯二醇、 新戊二醇、 二乙二醇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15 优选地, A组分多元醇选自聚己内酯二元醇、 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二元醇、 聚碳酸 酯二元醇、 聚己二酸-1, 4一丁二醇酯二醇、 聚己二酯乙二醇-丙二醇酯二醇、 聚己二酸新戊 二醇-1, 4-丁二醇酯二醇、 聚丙二醇醚二醇, 聚四氢喃喃醚二醇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1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 其中, 含羟基丙烯酸酯单体选自丙烯酸羟乙酯、 甲基。

15、丙烯酸羟乙酯、 丙烯酸羟丁酯、 羟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的组合。 0017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所述PVC预涂装膜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18 (1)将附着底漆层与弹性底漆层的制备原料分别用分散釜搅拌均匀, 得到油漆成 品; 0019 (2)再于PVC透明膜层表面用辊涂机将附着底漆层涂布均匀; 0020 (3)再于附着底漆层表面用辊涂机将弹性底漆层涂布均匀, 进行LED-UV固化; 0021 (4)再于弹性底漆层表面用辊涂机将功能层涂布均匀, 进行LED-UV固化; 0022 (5)于功能层表面做面漆涂层, 并进行辐射固化, 即得PVC预涂装膜。 00。

16、23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利用附着底层以及弹性底层配合PVC膜材料, 得到一种 PVC预涂装膜, 提高了在PVC膜表面的涂层的附着力, 同时有利于PVC预涂装膜在高温条件下 的加工成型, 不会在加工过程中发白、 开裂、 变黄的问题, 从而为简化传统PVC复合材料的加 工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材料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除非另有说明、 从上下文暗示或属于现有技术的惯例, 否则本申请中所有的份数 和百分比都基于重量, 且所用的测试和表征方法都是与本申请的提交日期同步的。 如果现 有技术中披露的具体术语的定义与本申请中提供的任何定义不一致, 则以本申请中提供的 术语定义为准。 0025 下面结。

17、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清楚、 完整 的描述, 并非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6 本发明中的词语 “优选的” 、“优选地” 、“更优选的” 等是指, 在某些情况下可提供某 些有益效果的本发明实施方案。 然而, 在相同的情况下或其他情况下, 其他实施方案也可能 是优选的。 此外, 对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的表述并不暗示其他实施方案不可用, 也并非 旨在将其他实施方案排除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外。 本发明中未提及的组分的来源均为市售。 说明书 2/10 页 5 CN 110724296 A 5 0027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PVC预涂装膜, 由。

18、下至上包括 PVC透明膜层与辐射固化涂层, 且辐射固化涂层由下至上依次包括附着底漆层弹性底漆层、 功能层与面漆层; 其中, 附着底漆层的制备原料包括两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 氯醋树 脂、 两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以及溶剂。 0028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按重量份计, 附着底漆层的制备原料包括210份两官能度聚 氨酯丙烯酸酯树脂、 05份氯醋树脂、 3040份两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 3050份溶剂以及 01份引发剂; 优选地, 附着底漆层的制备原料包括48份两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 14份氯醋树脂、 3338份两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 3545份溶剂以及0.20.8份引发剂; 更优选地, 附着。

19、底漆层的制备原料包括6份两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 3份氯醋树脂、 35 份两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 40份溶剂以及0.5份引发剂。 0029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按重量份计, 弹性底漆层的制备原料包括3060份两官能度 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 2040份两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 1015份单官能度丙烯酸酯以及0 5份引发剂; 优选地, 弹性底漆层的制备原料包括4050份两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树 脂、 2535份两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 1114份单官能度丙烯酸酯以及14份引发剂; 更优 选地, 弹性底漆层的制备原料包括45份两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 30份两官能度丙烯 酸酯单体、 13份单官能。

20、度丙烯酸酯以及3份引发剂。 003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两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选自1、 6-已二醇二丙烯酸酯、 新戊二 醇二丙烯酯、 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优选地 两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为1、 6-已二醇二丙烯酸酯。 0031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氯醋树脂为二元氯醋树脂和或三元氯醋树脂。 0032 本发明对购买厂家不做特别限制, 一种实施方式中, 氯醋树脂购自东莞市一帆树 脂有限公司, 氯醋树脂14-50。 0033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溶剂选自乙酸乙酯、 醋酸丁酯、 丁二酸二甲酯、 戊二酸二甲酯、 已二酸二甲酯、 甲醇、 正丁醇、 乙醇中的任一种或多。

21、种的组合。 0034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单官能度丙烯酸酯选自丙烯酸异冰片酯、 丙烯酰吗啉, 甲基丙 烯酸羟乙酯、 丙烯酸正丙酯、 丙烯酸正丁酯、 丙烯酸月桂酯、 丙烯酸硬脂酸酯、 丙烯酸异丙 酯、 丙烯酸异丁酯、 丙烯酸叔丁酯、 丙烯酸羟乙酯、 丙烯酸羟丙酯、 丙烯酸羟丁酯、 乙氧基乙 基丙烯酸酯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优选地, 单官能度丙烯酸酯为丙烯酸异冰片酯与丙 烯酰吗啉; 进一步优选地, 丙烯酸异冰片酯与丙烯酰吗啉的重量比为1: (0.30.8); 更优选 地, 丙烯酸异冰片酯与丙烯酰吗啉的重量比为1: 0.5。 0035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引发剂选自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184。

22、)、 2-羟基-2-甲基-1- 苯基-1-丙酮(1173)、 2-苯基苄-2-二甲基胺-1-(4-吗啉苄苯基)丁酮(369)、 苯基双(2,4,6- 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819)、 (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中的一种或 几种; 优选地, 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 0036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两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的相对分子量大于3000; 优选 地, 两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的制备原料包括多元醇、 异氰酸酯以及含羟基丙烯酸酯 单体; 其中, 多元醇与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为1: 25; 优选地, 多元醇与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为 。

23、1: 3.5。 0037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含羟基丙烯酸酯单体含量用于完全封闭异氰酸酯。 说明书 3/10 页 6 CN 110724296 A 6 0038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多元醇包括A组分多元醇与B组分多元醇, A组分的相对分子量 为50010000; B组分的相对分子量为45030。 0039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A组分与B组分的摩尔比为(13): 1; 更优选地, A组分与B组分 的摩尔比为2: 1。 004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A组分多元醇的分子式为OH-R3-COO-R1-COO-R2-OH, 且R3、 R1、 R2 选自任意基团; 优选地, A组分多元醇选自聚己内酯二元醇。

24、、 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二元醇、 聚 碳酸酯二元醇、 聚己二酸-1, 4一丁二醇酯二醇、 聚己二酯乙二醇-丙二醇酯二醇、 聚丁二酸 丁二醇酯二元醇、 聚己二酸新戊二醇-1, 4-丁二醇酯二醇、 聚丙二醇醚二醇, 聚四氢喃喃醚 二醇、 聚已二酸-1,6已二醇酯二元醇、 聚邻苯二甲酯丙二醇酯二元醇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 组合; 优选地, A组分多元醇包括聚己内酯二元醇、 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二元醇以及聚碳酸 酯二元醇; 进一步优选地, 聚己内酯二元醇、 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二元醇以及聚碳酸酯二元 醇的重量比为1: (0.51.5): (0.51.5); 更优选地, 聚己内酯二元醇、 聚己二酸新戊二醇 酯二元。

25、醇以及聚碳酸酯二元醇的重量比为1: 1: 0.6。 0041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聚己内酯二元醇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3000; 优选地, 聚己内 酯二元醇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2500。 0042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二元醇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4000; 优 选地, 聚己内酯二元醇的重均分子量为30003500。 0043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聚碳酸酯二元醇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4000; 优选地, 聚碳酸 酯二元醇的重均分子量为30003500。 0044 本发明对聚己内酯二元醇、 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二元醇以及聚碳酸酯二元醇的购 买厂家不做特别限制, 一种实施方式中, 。

26、聚己内酯二元醇、 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二元醇以及 聚碳酸酯二元醇分别购自旭川化学。 0045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B组分多元醇选自1,4-丁二醇、 1,4-环己烷二甲醇、 羟乙基化 双酚A、 乙二醇、 丙二醇、 己二醇、 对苯二醇、 新戊二醇、 二乙二醇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优选地, B组分多元醇选自1,4-丁二醇、 1,4-环己烷二甲醇、 羟乙基化双酚A中的任一种或多 种的组合; 进一步优选地, B组分多元醇包括1,4-丁二醇、 1,4-环己烷二甲醇以及羟乙基化 双酚A; 进一步优选地, 1,4-丁二醇、 1,4-环己烷二甲醇以及羟乙基化双酚A的重量比为1: (0.30.5): (0.10。

27、.3); 更优选地, 1,4-丁二醇、 1,4-环己烷二甲醇以及羟乙基化双酚A的 重量比为1: 0.45: 0.2。 0046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含羟基丙烯酸酯单体选自丙烯酸羟乙酯、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丙烯酸羟丁酯、 羟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47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异氰酸酯选自甲苯二异氰酸酯、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二苯基 甲烷二异氰酸酯、 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赖氨酸二异氰酸酯中的 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48 传统的PVC地板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中, 是通过PVC底板与PVC膜高温压贴成型, 得 到PVC板基材, 然后。

28、在PVC板基材做紫外光固化涂料, 得到PVC地板成品。 按这种工艺得到的 PVC地板涂层附着力差, 油漆局部容易脱落, 影响PVC地板的美观; 此外, 部分有纹路的PVC地 板, 生产成的PVC地板有时容易呈现光泽不均匀; 本申请通过直接先在PVC膜上做好油漆涂 层, 得到的PVC预涂装膜直接与PVC底板高温压贴成型得到PVC地板, 本发明申请发现, 并不 说明书 4/10 页 7 CN 110724296 A 7 是随便在PVC膜上做油漆均可以得到合格PVC预涂膜, PVC预涂膜存在收卷开裂, 后续压贴成 型PVC地板会出现发白、 开裂、 变黄等多种问题。 0049 申请人发现当用附着底漆层。

29、与弹性底漆两种涂层与柔性PVC膜材料共同作用时可 以较好的避免上述问题, 附着底漆层通过使用对PVC膜有咬蚀使用的单体和溶剂, 氯醋树脂 与PVC膜结构中氯乙烯极性相似, 可以大大提高涂层对PVC膜的附着力, 附着底漆层中少量 的两官能聚氨酯丙烯酸酯对PVC膜和弹性底漆涂层之间起来驾桥连接作用, 弹性底漆涂层 中的使用高比例的两官聚氨酯丙烯酸酯, 此两官聚氨酯丙烯酸酯聚有极好的韧性和伸长 率, 抗黄变性好, 通过附着底漆层和弹性底漆层的优化测试, 后续涂装的功能层、 面漆层就 可以使用常规、 普通的油漆, 从而避免上述的开裂、 发白、 黄变问题。 0050 本发明对PVC透明膜层的来源不做特别。

30、限制, 一种实施方式中, PVC透明膜层购自 江苏绿色美邦。 0051 本发明对面漆层的来源不做特别限制, 可以直接购买得到, 也可以自己制备得到; 一种实施方式中, 面漆购自湖南邦弗特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名称: UV耐刮擦哑光面, 型号 BMZ-1052G。 0052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功能层包括耐磨底漆层、 加硬底漆层、 哑光底漆层中的任一种 或多种的组全, 优选的哑光底漆层, 本发明对哑光底漆的来源不做特别限制, 可以直接购买 得到, 也可以自己制备得到; 一种实施方式中, 哑光底漆购自湖南邦弗特新材料技术有限公 司, 名称: UV哑光底, 型号BMZ-3331H。 0053 本发明。

31、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所述PVC预涂装膜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54 (1)将附着底漆层与弹性底漆层的制备原料分别用分散釜搅拌均匀, 得到成品涂 料; 0055 (2)再于PVC透明膜层表面用辊涂机将附着底漆层涂布均匀; 0056 (3)再于附着底漆层表面用辊涂机将弹性底漆层涂布均匀, 进行LED-UV固化; 0057 (4)再于弹性底漆层表面用辊涂机将功能层涂布均匀, 进行LED-UV固化; 0058 (5)于功能层表面做面漆涂层, 并进行辐射固化, 即得PVC预涂装膜。 0059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附着底漆层的涂布量为315g/m2; 优选地, 附着底漆层的涂 布量为410g/m2。

32、; 更优选地, 附着底漆层的涂布量为4g/m2。 006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弹性底漆层的涂布量为320g/m2; 优选地, 弹性底漆层的涂 布量为615g/m2; 更优选地, 弹性底漆层的涂布量为12g/m2。 0061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功能层的涂布量为320g/m2; 优选地, 功能层的涂布量为6 15g/m2; 更优选地, 功能层的涂布量为12g/m2。 0062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面漆涂层的涂布量为320g/m2; 优选地, 面漆涂层的涂布量 为615g/m2; 更优选地, 面漆涂层的涂布量为12g/m2。 0063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步骤(2)采用LED-UV固化, 优选地。

33、, 中LED-UV光源波长为200- 800nm, 灯源能量强度大于7W/cm2; 更优选地, 步骤(2)中LED-UV光源波长选自365nm、 385nm、 395nm, 灯源能量强度为1012W/cm2。 0064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步骤(3)中LED-UV光源波长为200-800nm, 灯源能量强度大于 7W/cm2; 优选地, 步骤(3)中LED-UV光源波长选自365nm、 385nm、 395nm, 灯源能量强度为10 12W/cm2。 说明书 5/10 页 8 CN 110724296 A 8 0065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步骤(4)中LED-UV光源波长为200-800nm,。

34、 灯源能量强度大于 7W/cm2; 优选地, 步骤(4)中LED-UV光源波长选自365nm、 385nm、 395nm, 灯源能量强度为10 12W/cm2。 0066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步骤(5)中的固化方式为无极灯UV固化。 0067 实施例1 0068 本发明的实施例1提供一种PVC预涂装膜, 由下至上包括PVC透明膜层与辐射固化 涂层, 且辐射固化涂层由下至上依次包括附着底漆层、 弹性底漆层、 功能层以及面漆层; 0069 按重量份计, 附着底漆层的制备原料包括6份两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 3份 氯醋树脂、 35份两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 40份溶剂以及0.5份引发剂; 0070。

35、 按重量份计, 弹性底漆层的制备原料包括45份两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 30 份两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 13份单官能度丙烯酸酯以及3份引发剂; 0071 两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为1、 6-已二醇二丙烯酸酯; 氯醋树脂为氯醋树脂14-50, 购 自东莞市一帆树脂有限公司; 溶剂为醋酸丁酯; 0072 单官能度丙烯酸酯为丙烯酸异冰片酯与丙烯酰吗啉, 丙烯酸异冰片酯与丙烯酰吗 啉的重量比为1: 0.5; 0073 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 0074 两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的制备原料包括多元醇、 异氰酸酯以及含羟基丙烯 酸酯单体; 多元醇与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为。

36、1: 3.5; 含羟基丙烯酸酯单体含量用于完全封闭异 氰酸酯; 0075 多元醇包括A组分多元醇与B组分多元醇, A组分与B组分的摩尔比为2: 1; 0076 A组分多元醇包括聚己内酯二元醇、 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二元醇以及聚碳酸酯二 元醇, 聚己内酯二元醇、 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二元醇以及聚碳酸酯二元醇的重量比为1: 1: 0.6; 0077 聚己内酯二元醇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2500, 聚己内酯二元醇的重均分子量为 30003500, 聚碳酸酯二元醇的重均分子量为30003500; 0078 B组分多元醇包括1,4-丁二醇、 1,4-环己烷二甲醇以及羟乙基化双酚A, 1,4-丁二 醇、 1,。

37、4-环己烷二甲醇以及羟乙基化双酚A的重量比为1: 0.45: 0.2; 0079 含羟基丙烯酸酯单体为羟基丙烯酸甲酯; 异氰酸酯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0080 面漆购自湖南邦弗特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名称: UV耐刮擦哑光面, 型号BMZ- 1052G。 0081 功能层为哑光涂层; 0082 哑光底漆购自湖南邦弗特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名称: UV哑光底, 型号BMZ-3331H; 0083 所述PVC预涂装膜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84 (1)将附着底漆层、 弹性底漆层、 功能层以及面漆层的制备原料分别用分散釜搅拌 均匀, 得到油漆成品; 0085 (2)再于PVC透明膜层表面。

38、用辊轮将附着底漆层涂布均匀, 涂布量为4g/m2, 进行 LED-UV固化; LED-UV光源波长为395nm, 灯源能量强度为10W/cm2; 0086 (3)再于附着底漆层表面用辊轮将弹性底漆层涂布均匀, 涂布量为12g/m2, 进行 LED-UV固化; LED-UV光源波长为395nm, 灯源能量强度为10W/cm2; 说明书 6/10 页 9 CN 110724296 A 9 0087 (4)再于弹性底漆层表面用辊涂机将功能层涂布均匀, 涂布量为12g/m2, 进行LED- UV固化; LED-UV光源波长为395nm, 灯源能量强度为10W/cm2; 0088 (5)于功能层表面做面。

39、漆涂层, 并进行无极灯UV固化, 即得PVC预涂装膜。 0089 实施例2 0090 本发明的实施例2提供一种PVC预涂装膜, 由下至上包括PVC透明膜层与辐射固化 涂层, 且辐射固化涂层由下至上依次包括附着底漆层、 弹性底漆层、 功能层以及面漆层; 0091 按重量份计, 附着底漆层的制备原料包括10份两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 5份 氯醋树脂、 40份两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 50份溶剂以及1份引发剂; 0092 按重量份计, 弹性底漆层的制备原料包括60份两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 40 份两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 15份单官能度丙烯酸酯以及5份引发剂; 0093 两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为。

40、1、 6-已二醇二丙烯酸酯; 氯醋树脂为氯醋树脂14-50, 购 自东莞市一帆树脂有限公司; 溶剂为醋酸丁酯; 0094 单官能度丙烯酸酯为丙烯酸异冰片酯与丙烯酰吗啉, 丙烯酸异冰片酯与丙烯酰吗 啉的重量比为1: 0.8; 0095 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 0096 两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的制备原料包括多元醇、 异氰酸酯以及含羟基丙烯 酸酯单体; 多元醇与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为1: 5; 含羟基丙烯酸酯单体含量用于完全封闭异氰 酸酯; 0097 多元醇包括A组分多元醇与B组分多元醇, A组分与B组分的摩尔比为3: 1; 0098 A组分多元醇包括聚己内酯。

41、二元醇、 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二元醇以及聚碳酸酯二 元醇, 聚己内酯二元醇、 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二元醇以及聚碳酸酯二元醇的重量比为1: 1.5: 1.5; 0099 聚己内酯二元醇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2500, 聚己内酯二元醇的重均分子量为 30003500, 聚碳酸酯二元醇的重均分子量为30003500; 0100 B组分多元醇包括1,4-丁二醇、 1,4-环己烷二甲醇以及羟乙基化双酚A, 1,4-丁二 醇、 1,4-环己烷二甲醇以及羟乙基化双酚A的重量比为1: 0.5: 0.3; 0101 含羟基丙烯酸酯单体为羟基丙烯酸甲酯; 异氰酸酯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0102 面漆层与功能层同实施。

42、例1; 0103 所述PVC预涂装膜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104 实施例3 0105 本发明的实施例3提供一种PVC预涂装膜, 由下至上包括PVC透明膜层与辐射固化 涂层, 且辐射固化涂层由下至上依次包括附着底漆层、 弹性底漆层、 功能层以及面漆层; 0106 按重量份计, 附着底漆层的制备原料包括2份两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 1份 氯醋树脂、 30份两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 30份溶剂以及0.1份引发剂; 0107 按重量份计, 弹性底漆层的制备原料包括30份两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 20 份两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 10份单官能度丙烯酸酯以及1份引发剂; 0108 两官能度丙烯酸酯。

43、单体为1、 6-已二醇二丙烯酸酯; 氯醋树脂为氯醋树脂14-50, 购 自东莞市一帆树脂有限公司; 溶剂为醋酸丁酯; 0109 单官能度丙烯酸酯为丙烯酸异冰片酯与丙烯酰吗啉, 丙烯酸异冰片酯与丙烯酰吗 说明书 7/10 页 10 CN 110724296 A 10 啉的重量比为1: 0.3; 0110 引发剂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 0111 两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的制备原料包括多元醇、 异氰酸酯以及含羟基丙烯 酸酯单体; 多元醇与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为1: 3; 含羟基丙烯酸酯单体含量用于完全封闭异氰 酸酯; 0112 多元醇包括A组分多元醇与B组分多元醇, 。

44、A组分与B组分的摩尔比为1.5: 1; 0113 A组分多元醇包括聚己内酯二元醇、 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二元醇以及聚碳酸酯二 元醇, 聚己内酯二元醇、 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二元醇以及聚碳酸酯二元醇的重量比为1: 0.5: 0.5; 0114 聚己内酯二元醇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2500, 聚己内酯二元醇的重均分子量为 30003500, 聚碳酸酯二元醇的重均分子量为30003500; 0115 B组分多元醇包括1,4-丁二醇、 1,4-环己烷二甲醇以及羟乙基化双酚A, 1,4-丁二 醇、 1,4-环己烷二甲醇以及羟乙基化双酚A的重量比为1: 0.3: 0.1; 0116 含羟基丙烯酸酯单体为羟基丙。

45、烯酸甲酯; 异氰酸酯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0117 面漆层与功能层同实施例1; 0118 所述PVC预涂装膜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119 实施例4 0120 本发明的实施例4提供一种PVC预涂装膜, 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 不同之处在 于, PVC预涂装膜由下至上包括PVC透明膜层与弹性底漆层、 功能层、 面漆层。 0121 实施例5 0122 本发明的实施例5提供一种PVC预涂装膜, 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 不同之处在 于, 附着底漆层的制备原料中的两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含量为0。 0123 实施例6 0124 本发明的实施例6提供一种PVC预涂装膜, 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

46、例1, 不同之处在 于, 附着底漆层的制备原料包括30份两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 3份氯醋树脂、 35份两 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 40份溶剂以及0.5份引发剂。 0125 实施例7 0126 本发明的实施例7提供一种PVC预涂装膜, 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 不同之处在 于, 附着底漆层的制备原料中的氯醋树脂含量为0。 0127 实施例8 0128 本发明的实施例8提供一种PVC预涂装膜, 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 不同之处在 于, PVC预涂装膜由下至上包括PVC透明膜层与附着底漆层、 功能层、 面漆层。 0129 实施例9 0130 本发明的实施例9提供一种PVC预涂装膜, 其具体。

47、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 不同之处在 于, 弹性底漆层的制备原料中的两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含量为0。 0131 实施例10 0132 本发明的实施例10提供一种PVC预涂装膜, 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 不同之处 在于, 弹性底漆层的制备原料包括20份两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 40份两官能度丙烯 酸酯单体、 15份单官能度丙烯酸酯以及5份引发剂。 说明书 8/10 页 11 CN 110724296 A 11 0133 实施例11 0134 本发明的实施例11提供一种PVC预涂装膜, 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 不同之处 在于, 单官能度丙烯酸酯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0135 实施例12。

48、 0136 本发明的实施例12提供一种PVC预涂装膜, 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 不同之处 在于, 1,4-环己烷二甲醇的含量为0。 0137 实施例13 0138 本发明的实施例12提供一种PVC预涂装膜, 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 不同之处 在于, 引发剂为二苯甲酮。 0139 实施例14 0140 本发明的实施例14提供一种PVC预涂装膜, 其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 不同之处 在于, 溶剂为丙二醇。 0141 性能评估 0142 将实施例所得PVC预涂装膜以及SPC基板加热到175, 通过钢辊压5s, 冷却成型, 即得PVC地板复合材料。 0143 1.附着力测试: 将实施例112。

49、所得PVC预涂装膜制备的复合材料按照ASTM D3359 标准测定材料的附着力, 测试结果见表1; 0144 2.PVC预涂膜加工性能测试: 观察实施例112所得PVC预涂装膜制备的复合材料 过程中PVC预涂膜是否出现发白、 开裂的问题, 每个实施例对应100个样品, 计算发白、 开裂 的概率, 测试结果见表1。 0145 表1性能测试结果 0146 附着力发白()开裂() 实施例15B01 实施例25B10 实施例35B03 实施例40B9076 实施例54B7642 实施例64B273 实施例72B22 实施例84B100100 实施例95B10097 实施例105B825 实施例114B。

50、32 实施例124B163 实施例133B2437 实施例141B328 0147 由实验结果可知, 本发明利用附着底层以及弹性底层配合PVC柔性膜材料, 提高 PVC预涂装膜上PVC膜与涂层之间的附着力, 同时为PVC预涂膜的后续应用在PVC地板上 高温压贴成型, 不会造成发白、 开裂、 变黄等问题。 说明书 9/10 页 12 CN 110724296 A 12 0148 前述的实例仅是说明性的, 用于解释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一些特征。 所附的权利要 求旨在要求可以设想的尽可能广的范围, 且本文所呈现的实施例仅是根据所有可能的实施 例的组合的选择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因此, 申请人的用意是所附的。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PVC 预涂装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PVC预涂装膜及其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094939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