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及其临床研究方法.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0928904 上传时间:2021-08-27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411.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及其临床研究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及其临床研究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及其临床研究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文档描述:

《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及其临床研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及其临床研究方法.pdf(13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1300758.6 (22)申请日 2019.12.17 (71)申请人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地址 226001 江苏省南通市孩儿巷北路6号 (72)发明人 沈君华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通毅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2386 代理人 刘纪红 (51)Int.Cl. A61K 36/904(2006.01) A61P 11/14(2006.01) A61P 37/08(2006.01) A61K 35/6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过敏。

2、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及其 临床研究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 咳停中药, 其原料按重量份如下: 荆芥穗8-12份、 广地龙8-12份、 蜜紫菀8-12份、 蒸百部8-12份、 紫 苏叶8-12份、 前胡8-12份、 牛蒡子8-12份、 佛耳草 8-12份、 玄参8-12份、 桑白皮8-12份、 炙甘草4-6 份、 茯苓5-7份、 白术8-12份、 法夏8-12份和陈皮 8-12份, 其对治疗迁延不愈的过敏性咳嗽有重要 的临床意义, 对治疗过敏性咳嗽的临床疗效较 好, 具备较高的经济价值,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 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的临床研究方 法, 其对于研。

3、究中医药治疗过敏性咳嗽的可能作 用机制, 以及呼出气一氧化氮及Th1/Th2在对过 敏性咳嗽的病情严重程度判断、 疗效评价、 病情 监测和预后估计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 值得推广 和普及。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0页 CN 110742987 A 2020.02.04 CN 110742987 A 1.一种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 其特征在于, 其原料按重量份如下: 荆芥穗8- 12份、 广地龙8-12份、 蜜紫菀8-12份、 蒸百部8-12份、 紫苏叶8-12份、 前胡8-12份、 牛蒡子8- 12份、 佛耳草8-12份、 玄参8-12份、 桑白皮8-12份、 炙甘草4-6份、 茯苓5。

4、-7份、 白术8-12份、 法 夏8-12份和陈皮8-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 其特征在于, 其原料按 重量份如下: 荆芥穗8-12份、 广地龙8-12份、 蜜紫菀8-12份、 蒸百部8-12份、 紫苏叶8-12份、 前胡8-12份、 牛蒡子8-12份、 佛耳草8-12份、 玄参8-12份和桑白皮8-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 其特征在于, 其原料按 重量份如下: 荆芥穗8-12份、 广地龙8-12份、 蜜紫菀8-12份、 蒸百部8-12份、 紫苏叶8-12份、 前胡8-12份、 牛蒡子8-12份、 佛耳草8。

5、-12份、 玄参8-12份、 桑白皮8-12份、 炙甘草4-6份和茯 苓5-7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 其特征在于, 其原料按 重量份如下: 荆芥穗8-12份、 广地龙8-12份、 蜜紫菀8-12份、 蒸百部8-12份、 紫苏叶8-12份、 前胡8-12份、 牛蒡子8-12份、 佛耳草8-12份、 玄参8-12份、 桑白皮8-12份、 炙甘草4-6份、 茯苓 5-7份、 白术8-12份和法夏8-12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 其特征在于, 其煎药方 法包括如下步骤: S1、 按重量份称量荆芥穗8-12份、 广地龙8-。

6、12份、 蜜紫菀8-12份、 蒸百部8-12份、 紫苏叶 8-12份、 前胡8-12份、 牛蒡子8-12份、 佛耳草8-12份、 玄参8-12份、 桑白皮8-12份、 炙甘草4-6 份、 茯苓5-7份、 白术8-12份、 法夏8-12份和陈皮8-12份; S2、 将称量好的荆芥穗、 广地龙、 蜜紫菀、 蒸百部、 紫苏叶、 前胡、 牛蒡子、 佛耳草、 玄参、 桑白皮、 炙甘草、 茯苓、 白术、 法夏和陈皮采用纯净水清洗干净, 并晾干; S3、 将晾干的原料包入干净的牛皮纸中, 采用橡胶锤敲碎; S4、 将敲碎后的原料放入砂锅中, 并加入适量纯净水浸泡1-3h; S5、 将纯净水浸泡好的原料采用砂。

7、锅进行煎制, 将砂锅放置在煤气灶上, 使用武火熬至 沸腾, 文火熬至40-60min, 制得熬制药液; S6、 将制得的熬制药液滤入瓷碗中并进行冷却至40-45, 即制得可口服的中药药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S3中采用橡胶锤敲碎的原料, 其最宽处不大于2c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S4的纯净水的液位超出原料的1-2cm。 8.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的临床研究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 选择90例患有过敏性咳嗽的患者, 随机。

8、分成西医治疗组、 中医治疗组以及综合 治疗组, 每组包含患有过敏性咳嗽的患者各30例; 第二步, 治疗前对三组患者进行常规体检和非常规检查, 并采用表格记录体检结果; 第三步, 中医治疗组的患者采用荆龙咳停中药进行治疗, 西医治疗组的患者为采用西 医常规治疗, 综合治疗组的患者同时采用荆龙咳停中药和西医常规治疗两种治疗手段, 三 组均以两周为一疗程, 共治疗两个疗程;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0742987 A 2 第四步, 对三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症状进行观察, 并采用表格记录; 第五步, 对三组患者在治疗满一疗程时进行常规体检和非常规检查, 并采用表格记录 体检结果; 第六步,。

9、 对第二步和第四步以及第五步所记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根据数据研究结 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的研究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所述90例患有过敏性咳嗽的患者的年龄在18-75岁之间, 且其具有独立行为能力。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的研究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所述的常规体检包括血、 尿、 粪常规检查以及肝、 肾功能检查, 且血、 尿、 粪常规检查治疗 前后各检查一次, 肝、 肾功能治疗前检查一次, 此后每两周检查一次, 非常规检查包括阳性 体征、 血象、 嗜酸粒细胞及IgE、 呼出气一氧化氮、 Th1/Th2指标检查, 。

10、且非常规检查在治疗前 后各至少检查一次。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0742987 A 3 一种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及其临床研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说, 它涉及一种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 中药及其临床研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过敏性咳嗽被定义为变应性咳嗽(atopic cough, AC), 即指临床上某些慢性 咳嗽患者具有一些特应性的因素, 抗组胺药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但不能诊断为咳嗽变 异型哮喘 (cough variant asthma, CVA) 、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eosinophilic bro。

11、nchitis, EB) 、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 UACS) 或胃食管反流 性咳嗽 (gastroesophageal reflux-related cough, GERC) 的一类疾病。 0003 近年来, 由于工业化程度的提高, 大气污染加重, 环境因素日趋恶化, 该病的发病 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临床上用抗生素治疗往往会加重病情, 而使用抗组胺药或糖皮质激 素治疗有一定效果, 但伴有不良反应, 而中医药治疗日益受到重视。 0004 近年来观察到许多感冒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后, 多转为咳嗽迁延不愈, 其中有一 部分符合西医过敏性咳嗽的。

12、诊断, 这部分患者经辨证论治, 使用祖国医学的滋阴祛风法进 行治疗, 均取得良好效果, 为此提出一种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及其临床研究方 法。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 停中药及其临床研究方法, 荆龙咳停中药对治疗迁延不愈的过敏性咳嗽有重要的临床意 义, 对治疗过敏性咳嗽的临床疗效较好, 具备较高的经济价值, 荆龙咳停中药对于临床上许 多因感冒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使用本中药治疗, 可以明显减轻咳嗽症状, 使得 难以治疗的咳嗽症状治愈率大幅提高, 荆龙咳停中药相对于西药及目前存在的中成药, 具 有治疗过敏性咳嗽。

13、疗效肯定, 经济实惠的特点, 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力, 荆龙咳停中药的临 床研究方法对于研究中医药治疗过敏性咳嗽的可能作用机制, 以及呼出气一氧化氮及Th1/ Th2在对过敏性咳嗽的病情严重程度判断、 疗效评价、 病情监测和预后估计起到较好的导向 作用。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 其原料按重量份如下: 荆芥穗8-12份、 广地龙8- 12份、 蜜紫菀8-12份、 蒸百部8-12份、 紫苏叶8-12份、 前胡8-12份、 牛蒡子8-12份、 佛耳草8- 12份、 玄参8-12份、 桑白皮8-12份、 炙甘草4-6份、 茯苓5-7份、。

14、 白术8-12份、 法夏8-12份和陈 皮8-12份。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 其原料按重量份如下: 荆芥穗8- 12份、 广地龙8-12份、 蜜紫菀8-12份、 蒸百部8-12份、 紫苏叶8-12份、 前胡8-12份、 牛蒡子8- 12份、 佛耳草8-12份、 玄参8-12份和桑白皮8-12份。 说明书 1/10 页 4 CN 110742987 A 4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 其原料按重量份如下: 荆芥穗8- 12份、 广地龙8-12份、 蜜紫菀8-12份、 蒸百部8-12份、 紫苏叶8-12份、 前胡8-12份、 牛蒡子。

15、8- 12份、 佛耳草8-12份、 玄参8-12份、 桑白皮8-12份、 炙甘草4-6份和茯苓5-7份。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 其原料按重量份如下: 荆芥穗8- 12份、 广地龙8-12份、 蜜紫菀8-12份、 蒸百部8-12份、 紫苏叶8-12份、 前胡8-12份、 牛蒡子8- 12份、 佛耳草8-12份、 玄参8-12份、 桑白皮8-12份、 炙甘草4-6份、 茯苓5-7份、 白术8-12份和 法夏8-12份。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 其煎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 按重量份称量荆芥穗8-12份、 广地龙8-12份、 。

16、蜜紫菀8-12份、 蒸百部8-12份、 紫苏叶 8-12份、 前胡8-12份、 牛蒡子8-12份、 佛耳草8-12份、 玄参8-12份、 桑白皮8-12份、 炙甘草4-6 份、 茯苓5-7份、 白术8-12份、 法夏8-12份和陈皮8-12份; S2、 将称量好的荆芥穗、 广地龙、 蜜紫菀、 蒸百部、 紫苏叶、 前胡、 牛蒡子、 佛耳草、 玄参、 桑白皮、 炙甘草、 茯苓、 白术、 法夏和陈皮采用纯净水清洗干净, 并晾干; S3、 将晾干的原料包入干净的牛皮纸中, 采用橡胶锤敲碎; S4、 将敲碎后的原料放入砂锅中, 并加入适量纯净水浸泡1-3h; S5、 将纯净水浸泡好的原料采用砂锅进行煎制。

17、, 将砂锅放置在煤气灶上, 使用武火熬至 沸腾, 文火熬至40-60min, 制得熬制药液; S6、 将制得的熬制药液滤入瓷碗中并进行冷却至40-45, 即制得可口服的中药药液。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步骤S3中采用橡胶锤敲碎的原料, 其最宽处不大于2cm。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步骤S4的纯净水的液位超出原料的1-2cm。 0013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的临床研究方法, 包括如下步 骤: 第一步, 选择90例患有过敏性咳嗽的患者, 随机分成西医治疗组、 中医治疗组以及综合 治疗组, 每组包含患有过敏性咳嗽的患者各30例; 第二步, 治疗前对三组患者进行常规体检。

18、和非常规检查, 并采用表格记录体检结果; 第三步, 中医治疗组的患者采用荆龙咳停中药进行治疗, 西医治疗组的患者为采用西 医常规治疗, 综合治疗组的患者同时采用荆龙咳停中药和西医常规治疗两种治疗手段, 三 组均以两周为一疗程, 共治疗两个疗程; 第四步, 对三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症状进行观察, 并采用表格记录; 第五步, 对三组患者在治疗满一疗程时进行常规体检和非常规检查, 并采用表格记录 体检结果; 第六步, 对第二步和第四步以及第五步所记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根据数据研究结 果。 0014 进一步的, 所述90例患有过敏性咳嗽的患者的年龄在18-75岁之间, 且其具有独立 行为能力。 00。

19、15 进一步的, 所述的常规体检包括血、 尿、 粪常规检查以及肝、 肾功能检查, 且血、 尿、 粪常规检查治疗前后各检查一次, 肝、 肾功能治疗前检查一次, 此后每两周检查一次, 非常 规检查包括阳性体征、 血象、 嗜酸粒细胞及IgE、 呼出气一氧化氮、 Th1/Th2指标检查, 且非常 规检查在治疗前后各至少检查一次。 说明书 2/10 页 5 CN 110742987 A 5 0016 综上所述, 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本发明, 荆龙咳停中药对治疗迁延不愈的过敏性咳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对治疗过 敏性咳嗽的临床疗效较好, 具备较高的经济价值; 2、 本发明, 荆龙咳停中药对于。

20、临床上许多因感冒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使 用本中药治疗, 可以明显减轻咳嗽症状, 使得难以治疗的咳嗽症状治愈率大幅提高; 3、 本发明,荆龙咳停中药相对于西药及目前存在的中成药, 具有治疗过敏性咳嗽疗效 肯定, 经济实惠的特点, 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力; 4、 本发明,荆龙咳停中药的临床研究方法对于研究中医药治疗过敏性咳嗽的可能作用 机制, 以及呼出气一氧化氮及Th1/Th2在对过敏性咳嗽的病情严重程度判断、 疗效评价、 病 情监测和预后估计起到较好的导向作用。 0017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 其原料按重量份如下: 荆芥穗8份、 广地龙8。

21、份、 蜜紫菀8份、 蒸百部8份、 紫苏叶8份、 前胡8份、 牛蒡子8份、 佛耳草8份、 玄参8份、 桑白皮8份、 炙甘草4份、 茯苓5份、 白术8份、 法夏8份和陈皮8份。 0019 较佳地, 所述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 其原料按重量份如下: 荆芥穗8份、 广地龙8份、 蜜紫菀8份、 蒸百部8份、 紫苏叶8份、 前胡8份、 牛蒡子8份、 佛耳草8份、 玄参8份和 桑白皮8份。 0020 较佳地, 所述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 其原料按重量份如下: 荆芥穗8份、 广地龙8份、 蜜紫菀8份、 蒸百部8份、 紫苏叶8份、 前胡8份、 牛蒡子8份、 佛耳草8份、 玄参8份、 桑白皮8份、。

22、 炙甘草4份和茯苓5份。 0021 较佳地, 所述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 其原料按重量份如下: 荆芥穗8份、 广地龙8份、 蜜紫菀8份、 蒸百部8份、 紫苏叶8份、 前胡8份、 牛蒡子8份、 佛耳草8份、 玄参8份、 桑白皮8份、 炙甘草4份、 茯苓5份、 白术8份和法夏8份。 0022 较佳地, 所述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 其煎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 按重量份称量荆芥穗8份、 广地龙8份、 蜜紫菀8份、 蒸百部8份、 紫苏叶8份、 前胡8份、 牛蒡子8份、 佛耳草8份、 玄参8份、 桑白皮8份、 炙甘草4份、 茯苓5份、 白术8份、 法夏8份和陈皮 8份; S2、 将称。

23、量好的荆芥穗、 广地龙、 蜜紫菀、 蒸百部、 紫苏叶、 前胡、 牛蒡子、 佛耳草、 玄参、 桑白皮、 炙甘草、 茯苓、 白术、 法夏和陈皮采用纯净水清洗干净, 并晾干; S3、 将晾干的原料包入干净的牛皮纸中, 采用橡胶锤敲碎; S4、 将敲碎后的原料放入砂锅中, 并加入适量纯净水浸泡1-3h; S5、 将纯净水浸泡好的原料采用砂锅进行煎制, 将砂锅放置在煤气灶上, 使用武火熬至 沸腾, 文火熬至40min, 制得熬制药液; S6、 将制得的熬制药液滤入瓷碗中并进行冷却至40, 即制得可口服的中药药液。 0023 较佳地, 所述步骤S3中采用橡胶锤敲碎的原料, 其最宽处不大于2cm。 0024。

24、 较佳地, 所述步骤S4的纯净水的液位超出原料的1-2cm。 说明书 3/10 页 6 CN 110742987 A 6 0025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的临床研究方法, 包括如下步 骤: 第一步, 选择90例患有过敏性咳嗽的患者, 随机分成西医治疗组、 中医治疗组以及综合 治疗组, 每组包含患有过敏性咳嗽的患者各30例; 第二步, 治疗前对三组患者进行常规体检和非常规检查, 并采用表格记录体检结果; 第三步, 中医治疗组的患者采用荆龙咳停中药进行治疗, 西医治疗组的患者为采用西 医常规治疗, 综合治疗组的患者同时采用荆龙咳停中药和西医常规治疗两种治疗手段, 三 组均以两。

25、周为一疗程, 共治疗两个疗程; 第四步, 对三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症状进行观察, 并采用表格记录; 第五步, 对三组患者在治疗满一疗程时进行常规体检和非常规检查, 并采用表格记录 体检结果; 第六步, 对第二步和第四步以及第五步所记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根据数据研究结 果。 0026 较佳地, 所述90例患有过敏性咳嗽的患者的年龄在18-75岁之间, 且其具有独立行 为能力。 0027 较佳地, 所述的常规体检包括血、 尿、 粪常规检查以及肝、 肾功能检查, 且血、 尿、 粪 常规检查治疗前后各检查一次, 肝、 肾功能治疗前检查一次, 此后每两周检查一次, 非常规 检查包括阳性体征、 血象、 。

26、嗜酸粒细胞及IgE、 呼出气一氧化氮、 Th1/Th2指标检查, 且非常规 检查在治疗前后各至少检查一次。 0028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 其原料按重量份如下: 荆芥穗10份、 广地龙10 份、 蜜紫菀10份、 蒸百部10份、 紫苏叶10份、 前胡10份、 牛蒡子10份、 佛耳草10份、 玄参10份、 桑白皮10份、 炙甘草5份、 茯苓6份、 白术10份、 法夏10份和陈皮10份。 0029 较佳地, 所述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 其原料按重量份如下: 荆芥穗10 份、 广地龙10份、 蜜紫菀10份、 蒸百部10份、 紫苏叶10份、 前胡10份、 牛蒡子10份、 。

27、佛耳草10 份、 玄参10份和桑白皮10份。 0030 较佳地, 所述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 其原料按重量份如下: 荆芥穗10 份、 广地龙10份、 蜜紫菀10份、 蒸百部10份、 紫苏叶10份、 前胡10份、 牛蒡子10份、 佛耳草10 份、 玄参10份、 桑白皮10份、 炙甘草5份和茯苓6份。 0031 较佳地, 所述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 其原料按重量份如下: 荆芥穗10 份、 广地龙10份、 蜜紫菀10份、 蒸百部10份、 紫苏叶10份、 前胡10份、 牛蒡子10份、 佛耳草10 份、 玄参10份、 桑白皮10份、 炙甘草5份、 茯苓6份、 白术10份和法夏10份。 0。

28、032 较佳地, 所述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 其煎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 按重量份称量荆芥穗10份、 广地龙10份、 蜜紫菀10份、 蒸百部10份、 紫苏叶10份、 前 胡10份、 牛蒡子10份、 佛耳草10份、 玄参10份、 桑白皮10份、 炙甘草5份、 茯苓6份、 白术10份、 法夏10份和陈皮10份; S2、 将称量好的荆芥穗、 广地龙、 蜜紫菀、 蒸百部、 紫苏叶、 前胡、 牛蒡子、 佛耳草、 玄参、 桑白皮、 炙甘草、 茯苓、 白术、 法夏和陈皮采用纯净水清洗干净, 并晾干; S3、 将晾干的原料包入干净的牛皮纸中, 采用橡胶锤敲碎; 说明书 4/10 页 7 CN 1。

29、10742987 A 7 S4、 将敲碎后的原料放入砂锅中, 并加入适量纯净水浸泡1-3h; S5、 将纯净水浸泡好的原料采用砂锅进行煎制, 将砂锅放置在煤气灶上, 使用武火熬至 沸腾, 文火熬至50min, 制得熬制药液; S6、 将制得的熬制药液滤入瓷碗中并进行冷却至43, 即制得可口服的中药药液。 0033 较佳地, 所述步骤S3中采用橡胶锤敲碎的原料, 其最宽处不大于2cm。 0034 较佳地, 所述步骤S4的纯净水的液位超出原料的1-2cm。 0035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的临床研究方法, 包括如下步 骤: 第一步, 选择90例患有过敏性咳嗽的患者, 随机分成。

30、西医治疗组、 中医治疗组以及综合 治疗组, 每组包含患有过敏性咳嗽的患者各30例; 第二步, 治疗前对三组患者进行常规体检和非常规检查, 并采用表格记录体检结果; 第三步, 中医治疗组的患者采用荆龙咳停中药进行治疗, 西医治疗组的患者为采用西 医常规治疗, 综合治疗组的患者同时采用荆龙咳停中药和西医常规治疗两种治疗手段, 三 组均以两周为一疗程, 共治疗两个疗程; 第四步, 对三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症状进行观察, 并采用表格记录; 第五步, 对三组患者在治疗满一疗程时进行常规体检和非常规检查, 并采用表格记录 体检结果; 第六步, 对第二步和第四步以及第五步所记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根据数据研。

31、究结 果。 0036 较佳地, 所述90例患有过敏性咳嗽的患者的年龄在18-75岁之间, 且其具有独立行 为能力。 0037 较佳地, 所述的常规体检包括血、 尿、 粪常规检查以及肝、 肾功能检查, 且血、 尿、 粪 常规检查治疗前后各检查一次, 肝、 肾功能治疗前检查一次, 此后每两周检查一次, 非常规 检查包括阳性体征、 血象、 嗜酸粒细胞及IgE、 呼出气一氧化氮、 Th1/Th2指标检查, 且非常规 检查在治疗前后各至少检查一次。 0038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 其原料按重量份如下: 荆芥穗12份、 广地龙12 份、 蜜紫菀12份、 蒸百部12份、 紫苏叶12份。

32、、 前胡12份、 牛蒡子12份、 佛耳草12份、 玄参12份、 桑白皮12份、 炙甘草6份、 茯苓7份、 白术12份、 法夏12份和陈皮12份。 0039 较佳地, 所述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 其原料按重量份如下: 荆芥穗12 份、 广地龙12份、 蜜紫菀12份、 蒸百部12份、 紫苏叶12份、 前胡12份、 牛蒡子12份、 佛耳草12 份、 玄参12份和桑白皮12份。 0040 较佳地, 所述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 其原料按重量份如下: 荆芥穗12 份、 广地龙12份、 蜜紫菀12份、 蒸百部12份、 紫苏叶12份、 前胡12份、 牛蒡子12份、 佛耳草12 份、 玄参12份。

33、、 桑白皮12份、 炙甘草6份和茯苓7份。 0041 较佳地, 所述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 其原料按重量份如下: 荆芥穗12 份、 广地龙12份、 蜜紫菀12份、 蒸百部12份、 紫苏叶12份、 前胡12份、 牛蒡子12份、 佛耳草12 份、 玄参12份、 桑白皮12份、 炙甘草6份、 茯苓7份、 白术12份和法夏12份。 0042 较佳地, 所述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 其煎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说明书 5/10 页 8 CN 110742987 A 8 S1、 按重量份称量荆芥穗12份、 广地龙12份、 蜜紫菀12份、 蒸百部12份、 紫苏叶12份、 前 胡12份、 牛蒡子1。

34、2份、 佛耳草12份、 玄参12份、 桑白皮12份、 炙甘草6份、 茯苓7份、 白术12份、 法夏12份和陈皮12份; S2、 将称量好的荆芥穗、 广地龙、 蜜紫菀、 蒸百部、 紫苏叶、 前胡、 牛蒡子、 佛耳草、 玄参、 桑白皮、 炙甘草、 茯苓、 白术、 法夏和陈皮采用纯净水清洗干净, 并晾干; S3、 将晾干的原料包入干净的牛皮纸中, 采用橡胶锤敲碎; S4、 将敲碎后的原料放入砂锅中, 并加入适量纯净水浸泡1-3h; S5、 将纯净水浸泡好的原料采用砂锅进行煎制, 将砂锅放置在煤气灶上, 使用武火熬至 沸腾, 文火熬至60min, 制得熬制药液; S6、 将制得的熬制药液滤入瓷碗中并进。

35、行冷却至45, 即制得可口服的中药药液。 0043 较佳地, 所述步骤S3中采用橡胶锤敲碎的原料, 其最宽处不大于2cm。 0044 较佳地, 所述步骤S4的纯净水的液位超出原料的1-2cm。 0045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的临床研究方法, 包括如下步 骤: 第一步, 选择90例患有过敏性咳嗽的患者, 随机分成西医治疗组、 中医治疗组以及综合 治疗组, 每组包含患有过敏性咳嗽的患者各30例; 第二步, 治疗前对三组患者进行常规体检和非常规检查, 并采用表格记录体检结果; 第三步, 中医治疗组的患者采用荆龙咳停中药进行治疗, 西医治疗组的患者为采用西 医常规治疗, 综合治。

36、疗组的患者同时采用荆龙咳停中药和西医常规治疗两种治疗手段, 三 组均以两周为一疗程, 共治疗两个疗程; 第四步, 对三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症状进行观察, 并采用表格记录; 第五步, 对三组患者在治疗满一疗程时进行常规体检和非常规检查, 并采用表格记录 体检结果; 第六步, 对第二步和第四步以及第五步所记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根据数据研究结 果。 0046 较佳地, 所述90例患有过敏性咳嗽的患者的年龄在18-75岁之间, 且其具有独立行 为能力。 0047 较佳地, 所述的常规体检包括血、 尿、 粪常规检查以及肝、 肾功能检查, 且血、 尿、 粪 常规检查治疗前后各检查一次, 肝、 肾功能治疗。

37、前检查一次, 此后每两周检查一次, 非常规 检查包括阳性体征、 血象、 嗜酸粒细胞及IgE、 呼出气一氧化氮、 Th1/Th2指标检查, 且非常规 检查在治疗前后各至少检查一次。 0048 Th1、 Th2细胞因子平衡是维持机体正常免疫功能的基础, 它们通过分泌的细胞因 子间的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形成动态平衡, 一旦失衡就可能发生免疫功能紊乱及疾病的发 生。 目前认为, Th1、 Th2失衡如Th1型细胞因子减少, Th2型细胞因子增加是过敏性咳嗽发病 的一个重要机制。 Th1和Th2细胞不仅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 发挥不同免疫调节作用, 而且各 自有不同的表面受体及其表面标志的优势表达, 这些。

38、表面标志物的优势表达将直接影响细 胞对细胞因子的反应性, 从而调控Th细胞的分化及功能。 0049 Th1细胞最先产生的是TNF- 因子, 与此同时也可产生IL-2, 最后产生IFN-。 低浓 度抗原刺激Th1细胞, 能诱导CD4+T细胞产生IFN-, 随着抗原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 除可 说明书 6/10 页 9 CN 110742987 A 9 诱导CD4+T细胞产生IFN-外, 还可诱导产生IL-2。 IL-2的产生还依赖于一些共刺激分子信 号, 然而, 只有当刺激的信号达到一定的强度时才能导致IL-2的分泌。 IFN-能活化巨噬细 胞, 并刺激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 参与迟发型超敏反应形。

39、成, 与IL-2协同促进CTL的杀伤活 性, 杀伤多种细胞内寄生的病原微生物。 Th1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主要包括机体的抗胞内病 原体感染, 如细胞毒反应、 迟发型超敏反应、 辅助抗体生成、 细胞免疫等。 0050 Th2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有IL-4、 IL-5、 IL-10和IL-13等, 它们主要参与的是体液 免疫。 上述细胞因子通过刺激B细胞, 使B细胞大量增殖, 并产生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 E, 从而参与免疫应答。 嗜碱性粒细胞与抗原特异的IgE结合后能促进Th2细胞的分化, 并通 过释放细胞因子增强体液免疫反应。 IL-4及IL-10的水平可以预测患者过敏性咳嗽的严重 程度, 对其。

40、预后也有价值, 而IgE水平可以反映患者的过敏性体质。 0051 正常机体中Th1和Th2细胞的功能处于动态平衡, 且Th0细胞可以向Th1细胞或Th2 细胞转化。 Th细胞间的转换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如局部细胞因子的浓度、 免疫活性激 素、 抗原的类型及浓度、 抗原呈递细胞的类型、 细胞受体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亲和力 的强弱等。 IL-4、 IL-2及IFN-间的相互作用是维持Th1/Th2平衡的关键。 IL-2是诱导Th1细 胞分化的主要因子, 而IL-4则是诱导Th2细胞分化的主要细胞因子, IL-2、 IL-4可分别促使 Th1、 Th2增殖分化。 IFN-在 Th1、 Th。

41、2增殖分化中也起着特殊的作用, 因为IFN-可拮抗 IL-4的作用。 过敏性咳嗽患者体内IL-2, IFN-等 型细胞因子水平降低, 不利于Th0向Th1 分化, 机体处在Th2优势应答状态。 0052 本发明提出一种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的临床研究方法, 病例选择时以 一下为依据进行选择: 一、 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2015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 咳嗽的诊断 与治疗指南(2015) , 及Fujimura等关于AC的诊断标准, 采用以下诊断标准: (1) 慢性咳嗽, 多为刺激性干咳。 0053 (2) 肺通气功能正常, 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 0054 (3) 诱导痰嗜酸。

42、粒细胞不增高。 0055 (4) 具有下列指征之一: 有过敏性疾病史或过敏物质接触史。 变应原皮试阳 性。 血清总IgE或特异性IgE增高。 0056 (5) 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治疗有效。 0057 (6) 除外其他肿瘤、 结核等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0058 二、 中医诊断及辨证标准: 根据2002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的 中药新药 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0059 (1) 主症: 干咳无痰。 0060 (2) 次症: a.刺激性或阵发性咳嗽; b.咽喉干燥作痒; c.油烟、 灰尘、 冷空气、 讲话等 容易诱发咳嗽; d.白天或夜间均可咳嗽; e.咽喉部轻度充血。 0061 (3)。

43、 舌脉: 舌质淡红, 苔薄白或少津; 脉浮。 0062 以上具备主症及次症3项, 结合舌脉即可诊断。 0063 三、 纳入标准: (1) 符合过敏性咳嗽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0064 (2) 年龄在18-75岁之间, 有独立行为能力者。 说明书 7/10 页 10 CN 110742987 A 10 0065 (3)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0066 (4) 已知情并同意参加本临床研究方法的患者。 0067 四、 排除标准: (1) 凡不符合上述诊断者。 0068 (2) 患者年龄在18岁以下或75岁以上。 0069 (3) 妊娠妇女, 及可能对本药过敏者。 0070 (4)。

44、 不愿意合作者(指不能配合饮食控制或不能按规定用药而影响疗效者)及精神 病患者。 0071 (5) 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如肿瘤、 结核、 咳嗽变异型哮喘、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 管炎、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或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等。 0072 (6) 患有严重的肝、 肾、 血液系统疾病。 0073 (7) 伴发其他可能妨碍入组或影响其生存的严重疾病, 如肿瘤、 艾滋病等。 0074 (8) 未满规定观察期而中断治疗, 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者。 0075 五、 病例的剔除和脱落: (1) 受试者未按规定用药、 资料不全、 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或特殊生理变化不宜继续受 试、 自动退出者等均为脱落病例。 0。

45、076 (2) 因其它各种原因疗程未结束退出试验、 失访或死亡的病例。 0077 本发明提出一种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的临床研究方法: 观察指标 A、 安全性指标 (1)一般体格检查。 0078 (2)血、 尿、 粪常规检查: 血、 尿、 粪常规实验前后各1次。 0079 (3)肝、 肾功能检查: 每两周检查一次。 0080 (4)全身反应(随时记录)。 0081 B、 疗效性观察指标 主症: 干咳无痰。 0082 次症: a.刺激性或阵发性咳嗽; b.咽喉干燥作痒; c.油烟、 灰尘、 冷空气、 讲话等容 易诱发咳嗽; d.白天或夜间均可咳嗽; e.咽喉部轻度充血。 0083 舌脉: 。

46、舌质淡红, 苔薄白或少津; 脉浮。 0084 分别记分, 记分标准 (参照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中 “中药新药治疗咳嗽的 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制定) 详见表1: 表1: 症状记分标准 说明书 8/10 页 11 CN 110742987 A 11 C、 观察测量的指标及时点 (1)临床主要相关症状: 观察咳嗽的次数、 深度、 发作情况及其他情况, 治疗前、 治疗两 周、 治疗一个月各观察一次, 并记录之。 0085 (2)临床相关体征及舌、 脉变化: 心率、 心律、 心音及舌、 脉变化, 治疗前、 治疗两周、 治疗一个月各观察一次, 并记录之。 0086 (3)相关的辅助检查: 血常规、。

47、 嗜酸粒细胞、 血清IgE、 呼出气一氧化氮及Th1/Th2等 指标。 以干扰素(IFN-)代表Thl型细胞因子, 白介素4(IL-4)代表Th2型细胞因子, ELISA 法测定患者血清IFN-、 IL-4浓度水平。 治疗前、 治疗一个月各检查一次, 并记录之。 0087 检测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 (RIA)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 化学检测法等检测。 0088 其中关键技术: 呼出气一氧化氮: 采用纳库仑一氧化氮分析仪(产品型号: SV-eNO-01型, 生产厂家: 无 锡市尚沃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0089 以干扰素(IFN-)代表Thl型细胞因子, 白介素4(IL。

48、-4)代表Th2型细胞因子。 说明书 9/10 页 12 CN 110742987 A 12 0090 IFN-及IL-4: 无菌抽取2组晨起空腹肘静脉血各3mL, 抗凝, 3000r/min离心10 min, 取血清250500uL, 分装于Eppendorf管中, -70低温冻存待测, 采用ELISA法测定 INF-和IL-4水平。 试剂盒购于法国Diaclone公司, 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酶标仪为美 国Wellscan MK3公司产品。 0091 统计处理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 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均数的比较采用 检验, 绝对数、 构成比使用 2检验; 三。

49、样本间两两比较, 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0092 对三组患者临床研究治疗结果统计如表2: 结果 西医治疗组30例治愈2例, 治愈率为6.7% 中医治疗组30例治愈23例, 治愈率为77.7% 综合治疗组30例治愈26例, 治愈率为86.7% 从表2统计结果比较分析可知: 采用本荆龙咳停中药治愈率较高, 高达77.7%, 采用西医 常规治疗的治愈率最低, 低至6.7%, 采用本荆龙咳停中药和西医常规治疗的两种手段同时 治疗治愈率高最, 高达86.7%, 可知同时采用本荆龙咳停中药和西医常规治疗对治愈患有过 敏性咳嗽的患者产生积极的效果。 009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

50、有益效果: 1、 本发明, 荆龙咳停中药对治疗迁延不愈的过敏性咳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对治疗过 敏性咳嗽的临床疗效较好, 具备较高的经济价值; 2、 本发明, 荆龙咳停中药对于临床上许多因感冒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使 用本中药治疗, 可以明显减轻咳嗽症状, 使得难以治疗的咳嗽症状治愈率大幅提高; 3、 本发明,荆龙咳停中药相对于西药及目前存在的中成药, 具有治疗过敏性咳嗽疗效 肯定, 经济实惠的特点, 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力; 4、 本发明,荆龙咳停中药的临床研究方法对于研究中医药治疗过敏性咳嗽的可能作用 机制, 以及呼出气一氧化氮及Th1/Th2在对过敏性咳嗽的病情严重程度判断、 疗。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治疗 过敏性 咳嗽 荆龙咳停 中药 及其 临床 研究 方法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治疗过敏性咳嗽的荆龙咳停中药及其临床研究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092890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