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环焊装置及焊接系统.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0921308 上传时间:2021-08-27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1.1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对接环焊装置及焊接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对接环焊装置及焊接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对接环焊装置及焊接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文档描述:

《对接环焊装置及焊接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接环焊装置及焊接系统.pdf(20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1058746.7 (22)申请日 2019.11.01 (71)申请人 大连智汇达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大连普湾新区 石河街道华农村 (72)发明人 林泉鲍永岩刘克欣田东辉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代理人 谢玲 (51)Int.Cl. B23K 37/053(2006.01) B23K 37/02(2006.01) B23K 37/00(2006.01) (54)发明名称 对接环焊装置及焊。

2、接系统 (57)摘要 本申请涉及焊接设备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 一种对接环焊装置及焊接系统。 对接环焊装置包 括第一夹持装置、 第二夹持装置和转向焊接装 置; 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和所述第二夹持装置相对 设置, 用于分别夹持第一待焊接物和第二待焊接 物, 并使所述第一待焊接物的焊接端和所述第二 待焊接物的焊接端对接; 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和所 述第二夹持装置之间设置有转向焊接装置, 转向 焊接装置能够绕所述第一待焊接物和所述第二 待焊接物的对接处周向运动以将所述对接处环 缝焊接。 本申请提供的对接环焊装置, 通过第一 夹持装置、 第二夹持装置和转向焊接装置, 实现 对第一待焊接物和第二待焊接物的环缝焊。

3、接, 节 省人力, 提高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6页 CN 110757086 A 2020.02.07 CN 110757086 A 1.一种对接环焊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夹持装置、 第二夹持装置和转向焊接装 置; 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和所述第二夹持装置相对设置, 用于分别夹持第一待焊接物和第二 待焊接物, 并使所述第一待焊接物的焊接端和所述第二待焊接物的焊接端对接; 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和所述第二夹持装置之间设置有转向焊接装置, 转向焊接装置能够 绕所述第一待焊接物和所述第二待焊接物的对接处周向运动以将所述对接处环缝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接环焊装置, 其特。

4、征在于, 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 座、 第一夹持盖和第一提升装置, 所述第一夹持座和所述第一夹持盖之间形成夹持口以夹 持所述第一待焊接物, 所述第一提升装置用于驱动第一夹持盖运动, 以使所述第一夹持座 和所述第一夹持盖分离或靠近; 所述第二夹持装置包括第二夹持座、 第二夹持盖和第二提升装置, 所述第二夹持座和 所述第二夹持盖之间形成夹持口以夹持所述第二待焊接物, 所述第二提升装置用于驱动第 二夹持盖运动, 以使所述第二夹持座和所述第二夹持盖分离或靠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接环焊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提升装置包括第一对准 机构和第一提升机构; 所述第一对准机构包括第一对准驱。

5、动装置和第一连接件, 所述第一 提升机构包括第一提升驱动装置和第一提升支撑件; 在所述第一夹持座和所述第一夹持盖 相贴时, 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夹持座、 所述第一夹持盖相连接; 所述第一对准驱动装 置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一夹持座运动, 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夹 持座断开连接及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提升支撑件相连接; 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 第一夹持座断开连接后, 所述第一提升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提升支撑件运动, 以使所述 第一夹持盖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一夹持座; 所述第一对准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连接件 靠近所述第一夹持座运动, 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夹持座及所述第。

6、一夹持盖相连 接, 且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提升支撑件断开连接; 所述第二提升装置包括第二对准机构和第二提升机构; 所述第二对准机构包括第二对 准驱动装置和第二连接件, 所述第二提升机构包括第二提升驱动装置和第二提升支撑件; 在所述第二夹持座和所述第二夹持盖相贴时, 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夹持座、 所述第 二夹持盖相连接; 所述第二对准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第二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二夹持座运 动, 以使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夹持座断开连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提升支 撑件相连接; 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夹持座断开连接后, 所述第二提升驱动装置驱 动所述第二提升支撑件运动, 以使所述第二。

7、夹持盖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二夹持座; 所述第二 对准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第二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二夹持座运动, 以使所述第二连接件与 所述第二夹持座及所述第二夹持盖相连接, 且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提升支撑件断开 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接环焊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对准机构和所述第一提 升机构之间设置有第一滑轨组件; 所述第一滑轨组件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一滑块, 所述第一 轨道与所述第一提升支撑件连接, 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对准驱动装置连接; 所述第一 连接件设置有螺纹, 所述第一夹持座、 所述第一夹持盖和所述第一轨道均开设有螺纹孔, 以 使所述第一连接件能够与所述第一夹持座、 所述。

8、第一夹持盖和所述第一轨道螺纹连接; 所述第二对准机构和所述第二提升机构之间设置有第二滑轨组件; 所述第二滑轨组件 权利要求书 1/3 页 2 CN 110757086 A 2 包括第二轨道和第二滑块, 所述第二轨道与所述第二提升支撑件连接, 所述第二滑块与所 述第二对准驱动装置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有螺纹, 所述第二夹持座、 所述第二夹持盖 和所述第二轨道均开设有螺纹孔, 以使所述第二连接件能够与所述第二夹持座、 所述第二 夹持盖和所述第二轨道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接环焊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对准导向机构, 所述 第一对准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对准导向杆和第一对准导向板。

9、; 所述第一对准导向杆的一端与 所述第一提升支撑件连接, 所述第一对准导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盖连接; 所述第 一对准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一夹持装置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对准导向板, 所述第一对准导向 板开设有第一对准导向孔, 以使第一对准导向杆穿过所述第一对准导向孔并能够滑动; 还包括第二对准导向机构, 所述第二对准导向机构包括第二对准导向杆和第二对准导 向板; 所述第二对准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提升支撑件连接, 所述第二对准导向杆的另 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盖连接; 所述第二对准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夹持装置之间设置有所述 第二对准导向板, 所述第二对准导向板开设有第二对准导向孔, 以使第二对准导向杆。

10、穿过 所述第二对准导向孔并能够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接环焊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提升导向杆; 所述第 一提升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对准导向板连接, 所述第一提升导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 一提升驱动装置连接; 所述第一提升支撑件开设有第一提升导向孔, 以使第一提升导向杆 穿过所述第一提升导向孔并能够滑动; 还包括第二提升导向杆; 所述第二提升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对准导向板连接, 所 述第二提升导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提升驱动装置连接; 所述第二提升支撑件开设有第 二提升导向孔, 以使第二提升导向杆穿过所述第二提升导向孔并能够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接环焊装置, 其。

11、特征在于, 还包括转动驱动装置; 所述第一夹持装置上设置有第一旋转部, 所述第一旋转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夹持装 置转动; 和/或所述第二夹持装置上设置有第二旋转部, 所述第二旋转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第 二夹持装置转动; 所述转向焊接装置与所述第一旋转部和/或所述第二旋转部连接; 所述第 一夹持装置和/或所述第二夹持装置设置有所述转动驱动装置, 所述转动驱动装置用于驱 动所述第一旋转部和/或所述第二旋转部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接环焊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旋转部包括相连接的第 一旋转连接部和第一旋转构件; 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一内壳, 所述第一旋 转构件位于所述第一外壳。

12、和所述第一内壳之间, 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和所述第一外壳之间设 置有第一外圈轴承, 以使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外壳转动; 所述第一旋转构件 和所述第一内壳之间设置有第一内圈轴承, 以使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内壳转 动, 所述第一内壳用于夹持所述第一待焊接物; 所述第二旋转部包括相连接的第二旋转连接部和第二旋转构件; 所述第二夹持装置包 括第二外壳和第二内壳, 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位于所述第二外壳和所述第二内壳之间, 所述 第二旋转构件和所述第二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二外圈轴承, 以使所述第二旋转构件相对于所 述第二外壳转动; 所述第二旋转构件和所述第二内壳之间设置有第二内圈轴承, 以使所述 。

13、第一旋转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内壳转动, 所述第一内壳用于夹持所述第一待焊接物; 所述第一旋转连接部和/或所述第二旋转连接部与所述转向焊接装置连接, 所述第一 权利要求书 2/3 页 3 CN 110757086 A 3 旋转构件和/或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与所述转动驱动装置连接用于传递驱动力。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接环焊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向焊接装置还包括直线运 动机构和焊枪主体, 所述直线运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焊枪主体直线运动; 所述直线运动机构包括直线驱动装置、 运动导轨和运动滑块; 所述运动导轨与所述第 一旋转部和/或所述第二旋转部连接, 所述焊枪主体与所述运动滑块连接, 所述直线驱。

14、动装 置用于驱动所述运动滑块沿所述运动导轨的导向方向运动。 10.一种焊接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储料装置、 输料装置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 所述的对接环焊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焊接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料装置包括支撑架、 推料机 构和导料构件; 所述支撑架用于存储所述待焊接物, 所述支撑架形成有送料口, 所述导料构件设置于 所述送料口处, 所述导料构件用于将送料口的待焊接物导向至所述输料装置; 所述送料口还设置有所述推料机构, 所述推料机构用于将待焊接物推至导料构件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焊接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接环焊装置的入料口处和出 料口处均设。

15、置有所述输料装置和检测仪; 所述输料装置包括第一送料机构、 第二送料机构和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滑轮, 所述对 接环焊装置的入料口处的多个支撑滑轮与所述导料构件对应设置用于承载所述待焊接物; 在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夹持所述待焊接物时, 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和所述第二送料机构相 向运动, 用于将所述待焊接物传递至所述第二送料机构; 在所述第二送料机构夹持所述待 焊接物时, 所述第一送料机构释放夹持, 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和所述第二送料机构相背运动, 以使所述待焊接物向所述对接环焊装置运动; 所述检测仪用于检测所述待焊接物的轮廓及所述待焊接物的移动距离。 权利要求书 3/3 页 4 CN 110757086 A 。

16、4 对接环焊装置及焊接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焊接设备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对接环焊装置及焊接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对于管材加长焊接时, 一般需要旋转管材以将管与管环缝焊接。 现有技术中, 运料 和焊接过程多采用人工操作。 随着焊接管材数量的增加, 焊后管的长度也呈倍数增加。 人工 旋转长管材的难度大, 且环缝焊接对于精度也有较高的要求, 现有的焊接方式工作效率低, 并对工人的操作水平和劳动强度具有较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3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接环焊装置及焊接系统, 用于对待焊接物实现高效 地环缝焊接。 0004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对接环焊装置, 包括第一夹持。

17、装置、 第二夹持装置和转向焊接 装置; 0005 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和所述第二夹持装置相对设置, 用于分别夹持第一待焊接物和 第二待焊接物, 并使所述第一待焊接物的焊接端和所述第二待焊接物的焊接端对接; 0006 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和所述第二夹持装置之间设置有转向焊接装置, 转向焊接装置 能够绕所述第一待焊接物和所述第二待焊接物的对接处周向运动以将所述对接处环缝焊 接。 0007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座、 第一夹持盖和 第一提升装置, 所述第一夹持座和所述第一夹持盖之间形成夹持口以夹持所述第一待焊接 物, 所述第一提升装置用于驱动第一夹持盖运动, 以使所述第。

18、一夹持座和所述第一夹持盖 分离或靠近; 0008 所述第二夹持装置包括第二夹持座、 第二夹持盖和第二提升装置, 所述第二夹持 座和所述第二夹持盖之间形成夹持口以夹持所述第二待焊接物, 所述第二提升装置用于驱 动第二夹持盖运动, 以使所述第二夹持座和所述第二夹持盖分离或靠近。 0009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提升装置包括第一对准机构和第一提升 机构; 所述第一对准机构包括第一对准驱动装置和第一连接件, 所述第一提升机构包括第 一提升驱动装置和第一提升支撑件; 在所述第一夹持座和所述第一夹持盖相贴时, 所述第 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夹持座、 所述第一夹持盖相连接; 所述第一对准驱动装。

19、置能够驱动所 述第一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一夹持座运动, 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夹持座断开连接 及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提升支撑件相连接; 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夹持座断 开连接后, 所述第一提升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提升支撑件运动, 以使所述第一夹持盖远 离或靠近所述第一夹持座; 所述第一对准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一 夹持座运动, 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夹持座及所述第一夹持盖相连接, 且所述第 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提升支撑件断开连接; 说明书 1/10 页 5 CN 110757086 A 5 0010 所述第二提升装置包括第二对准机构和第二提升机构; 所述第二对准。

20、机构包括第 二对准驱动装置和第二连接件, 所述第二提升机构包括第二提升驱动装置和第二提升支撑 件; 在所述第二夹持座和所述第二夹持盖相贴时, 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夹持座、 所述 第二夹持盖相连接; 所述第二对准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第二连接件远离所述第二夹持座 运动, 以使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夹持座断开连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提升 支撑件相连接; 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夹持座断开连接后, 所述第二提升驱动装置 驱动所述第二提升支撑件运动, 以使所述第二夹持盖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二夹持座; 所述第 二对准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第二连接件靠近所述第二夹持座运动, 以使所述第二连接件 与所。

21、述第二夹持座及所述第二夹持盖相连接, 且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提升支撑件断 开连接。 001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对准机构和所述第一提升机构之间设置 有第一滑轨组件; 所述第一滑轨组件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一滑块, 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第一 提升支撑件连接, 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对准驱动装置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有螺 纹, 所述第一夹持座、 所述第一夹持盖和所述第一轨道均开设有螺纹孔, 以使所述第一连接 件能够与所述第一夹持座、 所述第一夹持盖和所述第一轨道螺纹连接; 0012 所述第二对准机构和所述第二提升机构之间设置有第二滑轨组件; 所述第二滑轨 组件包括第二轨道和第。

22、二滑块, 所述第二轨道与所述第二提升支撑件连接, 所述第二滑块 与所述第二对准驱动装置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有螺纹, 所述第二夹持座、 所述第二夹 持盖和所述第二轨道均开设有螺纹孔, 以使所述第二连接件能够与所述第二夹持座、 所述 第二夹持盖和所述第二轨道螺纹连接。 0013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进一步地, 还包括第一对准导向机构, 所述第一对准导向机构 包括第一对准导向杆和第一对准导向板; 所述第一对准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提升支撑 件连接, 所述第一对准导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盖连接; 所述第一对准驱动装置和 所述第一夹持装置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对准导向板, 所述第一对准导向板开设有。

23、第一对准 导向孔, 以使第一对准导向杆穿过所述第一对准导向孔并能够滑动; 0014 还包括第二对准导向机构, 所述第二对准导向机构包括第二对准导向杆和第二对 准导向板; 所述第二对准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提升支撑件连接, 所述第二对准导向杆 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盖连接; 所述第二对准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夹持装置之间设置有 所述第二对准导向板, 所述第二对准导向板开设有第二对准导向孔, 以使第二对准导向杆 穿过所述第二对准导向孔并能够滑动。 001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进一步地, 还包括第一提升导向杆; 所述第一提升导向杆的一 端与所述第一对准导向板连接, 所述第一提升导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

24、提升驱动装置连 接; 所述第一提升支撑件开设有第一提升导向孔, 以使第一提升导向杆穿过所述第一提升 导向孔并能够滑动; 0016 还包括第二提升导向杆; 所述第二提升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对准导向板连 接, 所述第二提升导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提升驱动装置连接; 所述第二提升支撑件开 设有第二提升导向孔, 以使第二提升导向杆穿过所述第二提升导向孔并能够滑动。 0017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进一步地, 还包括转动驱动装置; 0018 所述第一夹持装置上设置有第一旋转部, 所述第一旋转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夹 说明书 2/10 页 6 CN 110757086 A 6 持装置转动; 和/或所述第二夹。

25、持装置上设置有第二旋转部, 所述第二旋转部能够相对于所 述第二夹持装置转动; 所述转向焊接装置与所述第一旋转部和/或所述第二旋转部连接; 所 述第一夹持装置和/或所述第二夹持装置设置有所述转动驱动装置, 所述转动驱动装置用 于驱动所述第一旋转部和/或所述第二旋转部转动。 0019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旋转部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旋转连接部和 第一旋转构件; 所述第一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一内壳, 所述第一旋转构件位于所述 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一内壳之间, 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和所述第一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一外圈轴 承, 以使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外壳转动; 所述第一旋转构件和所述第。

26、一内壳 之间设置有第一内圈轴承, 以使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内壳转动, 所述第一内 壳用于夹持所述第一待焊接物; 0020 所述第二旋转部包括相连接的第二旋转连接部和第二旋转构件; 所述第二夹持装 置包括第二外壳和第二内壳, 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位于所述第二外壳和所述第二内壳之间, 所述第二旋转构件和所述第二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二外圈轴承, 以使所述第二旋转构件相对 于所述第二外壳转动; 所述第二旋转构件和所述第二内壳之间设置有第二内圈轴承, 以使 所述第一旋转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内壳转动, 所述第一内壳用于夹持所述第一待焊接物; 0021 所述第一旋转连接部和/或所述第二旋转连接部与所述转向焊。

27、接装置连接, 所述 第一旋转构件和/或所述第二旋转构件与所述转动驱动装置连接用于传递驱动力。 002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进一步地, 所述转向焊接装置还包括直线运动机构和焊枪主 体, 所述直线运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焊枪主体直线运动; 0023 所述直线运动机构包括直线驱动装置、 运动导轨和运动滑块; 所述运动导轨与所 述第一旋转部和/或所述第二旋转部连接, 所述焊枪主体与所述运动滑块连接, 所述直线驱 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运动滑块沿所述运动导轨的导向方向运动。 0024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焊接系统, 包括储料装置、 输料装置和上述方案所述的对接 环焊装置。 002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进一步地。

28、, 所述储料装置包括支撑架、 推料机构和导料构件; 0026 所述支撑架用于存储所述待焊接物, 所述支撑架形成有送料口, 所述导料构件设 置于所述送料口处, 所述导料构件用于将送料口的待焊接物导向至所述输料装置; 0027 所述送料口还设置有所述推料机构, 所述推料机构用于将待焊接物推至导料构件 处。 0028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进一步地, 所述对接环焊装置的入料口处和出料口处均设置 有所述输料装置和检测仪; 0029 所述输料装置包括第一送料机构、 第二送料机构和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滑轮, 所 述对接环焊装置的入料口处的多个支撑滑轮与所述导料构件对应设置用于承载所述待焊 接物; 0030 在。

29、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夹持所述待焊接物时, 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和所述第二送料机 构相向运动, 用于将所述待焊接物传递至所述第二送料机构; 在所述第二送料机构夹持所 述待焊接物时, 所述第一送料机构释放夹持, 所述第一送料机构和所述第二送料机构相背 运动, 以使所述待焊接物向所述对接环焊装置运动; 0031 所述检测仪用于检测所述待焊接物的轮廓及所述待焊接物的移动距离。 说明书 3/10 页 7 CN 110757086 A 7 0032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0033 本申请提供的对接环焊装置, 通过第一夹持装置、 第二夹持装置和转向焊接装置, 实现对第一待焊接物和第二待焊接物的环缝。

30、焊接, 节省人力, 提高生产效率。 0034 本申请还提供了焊接系统, 包括储料装置、 输料装置和上述方案所述的对接环焊 装置。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 焊接系统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3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具体 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 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 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6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对接环焊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0037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

31、一提供的对接环焊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0038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对接环焊装置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0039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对接环焊装置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0040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第一夹持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41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42 图中: 101-第一夹持装置; 102-第二夹持装置; 103-转向焊接装置; 104-第一待焊 接物; 105-第二待焊接物; 106-第一夹持座; 107-第一夹持盖; 108-第一提升装置; 109-第二 夹持座; 110-第二夹持盖; 111-第二提升装置; 112-第一对准机构; 113-第一。

32、提升机构; 114- 第一对准驱动装置; 115-第一连接件; 116-第一提升驱动装置; 117-第一提升支撑件; 118- 第二对准机构; 119-第二提升机构; 120-第二对准驱动装置; 121-第二连接件; 122-第二提 升驱动装置; 123-第二提升支撑件; 124-第一滑轨组件; 125-螺纹孔; 126-第二滑轨组件; 127-第一对准导向机构; 128-第一对准导向杆; 129-第一对准导向板; 130-第二对准导向机 构; 131-第二对准导向杆; 132-第二对准导向板; 133-第一提升导向杆; 134-第一提升导向 孔; 135-第二提升导向杆; 136-第二提升导。

33、向孔; 137-转动驱动装置; 138-第一旋转部; 139- 第一旋转连接部; 140-第一旋转构件; 141-第一外壳; 142-第一内壳; 143-第一外圈轴承; 144-第一内圈轴承; 145-直线运动机构; 146-焊枪主体; 147-直线驱动装置; 148-运动导轨; 149-运动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43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 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44 在本申请的描述。

34、中, 需要说明的是, 术语 “中心” 、“上” 、“下” 、“左” 、“右” 、“竖直” 、 “水平” 、“内” 、“外”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 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 术语 “第二” 、“第二” 、 “第三” 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说明书 4/10 页 8 CN 110757086 A 8 0045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 需要说明的是,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术语 “安装” 、“相 连” 、。

35、“连接” 应做广义理解, 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一体地连接; 可 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 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 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46 实施例一 0047 参见图1至图4所示, 本申请提供的对接环焊装置, 包括第一夹持装置101、 第二夹 持装置102和转向焊接装置103; 第一夹持装置101和第二夹持装置102相对设置, 用于分别 夹持第一待焊接物104和第二待焊接物105, 并使第一待焊接物104的焊接端和第二待焊接 物105的焊。

36、接端对接; 第一夹持装置101和第二夹持装置102之间设置有转向焊接装置103, 转向焊接装置103能够绕第一待焊接物104和第二待焊接物105的对接处周向运动以将对接 处环缝焊接。 0048 具体来说, 对接环焊装置包括第一夹持装置101、 第二夹持装置102和转向焊接装 置103, 第一夹持装置101夹持第一待焊接物104, 第二夹持装置102夹持第二待焊接物105, 且第一待焊接物104和第二待焊接物105的焊接端对接, 对接处即为焊接处。 转向焊接装置 103能够相对于第一夹持装置101和第二夹持装置102转动, 以使转向焊接装置103的焊枪绕 对接处运动, 并将对接处环缝焊接。 对于。

37、焊接长度较长的第一待焊接物104和第二待焊接物 105来说, 将第一待焊接物104和第二待焊接物105固定, 转动转向焊接装置103将对接处焊 接, 能够更加节省能耗。 0049 本申请提供的对接环焊装置, 通过第一夹持装置101、 第二夹持装置102和转向焊 接装置103, 实现对第一待焊接物104和第二待焊接物105的环缝焊接, 节省人力, 提高生产 效率。 0050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 第一夹持装置101包括第一夹持座106、 第一夹持盖107和 第一提升装置108, 第一夹持座106和第一夹持盖107之间形成夹持口以夹持第一待焊接物 104, 第一提升装置108用于驱动第一夹持盖1。

38、07运动, 以使第一夹持座106和第一夹持盖107 分离或靠近; 0051 第二夹持装置102包括第二夹持座109、 第二夹持盖110和第二提升装置111, 第二 夹持座109和第二夹持盖110之间形成夹持口以夹持第二待焊接物105, 第二提升装置111用 于驱动第二夹持盖110运动, 以使第二夹持座109和第二夹持盖110分离或靠近。 0052 在该实施例中, 第一夹持装置101包括第一夹持座106、 第一夹持盖107和第一提升 装置108, 第一提升装置108将第一夹持盖107提升后, 第一待焊接物104能够置入第一夹持 座106和第一夹持盖107之间; 在第一待焊接物104置入第一夹持座。

39、106和第一夹持盖107之 间的夹持口处时, 第一提升装置108能够将第一夹持盖107下降, 使得第一夹持座106和第一 夹持盖107将第一待焊接物104夹紧, 进而保证焊接时对一待焊接物的固定可靠。 0053 第二夹持装置102用于将第二待焊接物105夹紧, 与第一夹持装置101同理, 在此不 再赘述。 0054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 第一提升装置108包括第一对准机构112和第一提升机构 113; 第一对准机构112包括第一对准驱动装置114和第一连接件115, 第一提升机构113包括 第一提升驱动装置116和第一提升支撑件117; 在第一夹持座106和第一夹持盖107相贴时, 说明书 。

40、5/10 页 9 CN 110757086 A 9 第一连接件115与第一夹持座106、 第一夹持盖107相连接; 第一对准驱动装置114能够驱动 第一连接件115远离第一夹持座106运动, 以使第一连接件115与第一夹持座106断开连接及 第一连接件115与第一提升支撑件117相连接; 在第一连接件115与第一夹持座106断开连接 后, 第一提升驱动装置116驱动第一提升支撑件117运动, 以使第一夹持盖107远离第一夹持 座106; 第一对准驱动装置114能够驱动第一连接件115靠近第一夹持座106运动, 以使第一 连接件115与第一夹持座106及第一夹持盖107相连接, 且第一连接件11。

41、5与第一提升支撑件 117断开连接; 0055 第二提升装置111包括第二对准机构118和第二提升机构119; 第二对准机构118包 括第二对准驱动装置120和第二连接件121, 第二提升机构119包括第二提升驱动装置122和 第二提升支撑件123; 在第二夹持座109和第二夹持盖110相贴时, 第二连接件121与第二夹 持座109、 第二夹持盖110相连接; 第二对准驱动装置120能够驱动第二连接件121远离第二 夹持座109运动, 以使第二连接件121与第二夹持座109断开连接及第二连接件121与第二提 升支撑件123相连接; 在第二连接件121与第二夹持座109断开连接后, 第二提升驱动。

42、装置 122驱动第二提升支撑件123运动, 以使第二夹持盖110远离第二夹持座109; 第二对准驱动 装置120能够驱动第二连接件121靠近第二夹持座109运动, 以使第二连接件121与第二夹持 座109及第二夹持盖110相连接, 且第二连接件121与第二提升支撑件123断开连接。 0056 在该实施例中, 为保证第一夹持座106和第一夹持盖107相贴以夹持第一待焊接物 104时, 二者的位置不发生偏移, 设定第一提升装置108包括第一对准机构112和第一提升机 构113。 其中, 第一对准机构112包括第一对准驱动装置114和第一连接件115, 第一夹持座 106和第一夹持盖107上对应设置。

43、有连接板, 在第一夹持座106和第一夹持盖107贴合时, 第 一连接件115同时与第一夹持座106、 第一夹持盖107的连接板相连接, 第一连接件115能够 起到对准作用, 从而保证第一夹持座106和第一夹持盖107的位置不偏移。 0057 在第一夹持盖107提升之前, 第一对准驱动装置114驱动第一连接件115运动, 使得 第一连接件115与第一夹持座106断开连接, 第一连接件115还保持与第一夹持盖107为连接 的状态。 第一提升机构113包括第一提升驱动装置116和第一提升支撑件117, 在第一连接件 115运动的过程中, 第一连接件115与第一提升支撑件117相连接。 在第一连接件1。

44、15运动到 位后, 第一提升驱动装置116驱动第一提升支撑件117运动, 第一提升支撑件117与第一连接 件115相连接, 第一连接件115还与第一夹持盖107相连接, 从而实现驱动第一夹持盖107远 离第一支撑座。 在第一待焊接物104置入第一夹持盖107和第一夹持座106之间后, 第一提升 驱动装置116驱动第一夹持盖107靠近第一夹持座106并与其贴合。 此时第一连接件115与第 一夹持盖107和第一提升支撑件117相连接, 第一对准驱动装置114驱动第一连接件115运 动, 使得第一连接件115与第一提升支撑件117断开连接, 且与第一夹持座106和第一夹持盖 107均为连接状态。 0。

45、058 第二提升装置111与第一提升装置108原理等同, 在此不再赘述。 0059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 第一对准机构112和第一提升机构113之间设置有第一滑 轨组件124; 第一滑轨组件124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一滑块, 第一轨道与第一提升支撑件117连 接, 第一滑块与第一对准驱动装置114连接; 第一连接件115设置有螺纹, 第一夹持座106、 第 一夹持盖107和第一轨道均开设有螺纹孔125, 以使第一连接件115能够与第一夹持座106、 第一夹持盖107和第一轨道螺纹连接; 说明书 6/10 页 10 CN 110757086 A 10 0060 第二对准机构118和第二提升机构11。

46、9之间设置有第二滑轨组件126; 第二滑轨组 件126包括第二轨道和第二滑块, 第二轨道与第二提升支撑件123连接, 第二滑块与第二对 准驱动装置120连接; 第二连接件121设置有螺纹, 第二夹持座109、 第二夹持盖110和第二轨 道均开设有螺纹孔125, 以使第二连接件121能够与第二夹持座109、 第二夹持盖110和第二 轨道螺纹连接。 0061 在该实施例中, 第一连接件115与第一夹持座106、 第一夹持盖107和第一轨道螺纹 连接, 第一连接件115需要做转动运动以使自身能够上升和下降。 第一对准驱动装置114输 出扭矩以使第一连接件115能够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 由于第一连接件。

47、115的长度不变, 且 第一连接件115与第一对准驱动装置114连接, 且第一连接件115支撑第一对准驱动装置 114, 在第一连接件115上升或下降时, 第一对准驱动装置114的位置需要改变。 在第一提升 支撑件117上设置第一滑轨组件124, 以使第一对准驱动装置114驱动第一连接件115运动 时, 能够相对于不动的第一提升支撑件117滑动。 上述结构实现了第一对准机构112的对准 过程。 0062 第二对准机构118与第一对准机构112的原理等同, 在此不再赘述。 0063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 还包括第一对准导向机构127, 第一对准导向机构127包 括第一对准导向杆128和第一对准。

48、导向板129; 第一对准导向杆128的一端与第一提升支撑 件117连接, 第一对准导向杆128的另一端与第一夹持盖107连接; 第一对准驱动装置114和 第一夹持装置101之间设置有第一对准导向板129, 第一对准导向板129开设有第一对准导 向孔, 以使第一对准导向杆128穿过第一对准导向孔并能够滑动; 0064 还包括第二对准导向机构130, 第二对准导向机构130包括第二对准导向杆131和 第二对准导向板132; 第二对准导向杆131的一端与第二提升支撑件123连接, 第二对准导向 杆131的另一端与第二夹持盖110连接; 第二对准驱动装置120和第二夹持装置102之间设置 有第二对准导。

49、向板132, 第二对准导向板132开设有第二对准导向孔, 以使第二对准导向杆 131穿过第二对准导向孔并能够滑动。 0065 在该实施例中, 为了使第一连接件115在提升及下降的过程中不发生歪斜, 设置了 第一对准导向机构127。 第一对准导向机构127包括第一对准导向杆128和第一对准导向板 129, 具体地, 第一夹持装置101可安装在第一对准导向板129上, 使得不动的第一夹持座106 固定在第一对准导向板129上。 第一对准导向杆128的一端安装在第一提升支撑件117上, 第 一对准导向杆128穿过第一对准导向板129上开设的第一对准导向孔, 在第一提升驱动装置 116驱动第一提升支撑。

50、件117运动的过程中, 第一对准导向孔能够对第一对准导向杆128的 运动限位。 优选地, 第一夹持座106上也可开设导向孔, 以使第一对准导向杆128穿过, 进一 步对准第一夹持座106和第一夹持盖107。 0066 第二对准导向机构130与第一对准导向机构127的原理等同, 在此不再赘述。 0067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 还包括第一提升导向杆133; 第一提升导向杆133的一端 与第一对准导向板129连接, 第一提升导向杆133的另一端与第一提升驱动装置116连接; 第 一提升支撑件117开设有第一提升导向孔134, 以使第一提升导向杆133穿过第一提升导向 孔134并能够滑动; 0068。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对接 装置 焊接 系统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对接环焊装置及焊接系统.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092130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