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材及应用该型材的连接结构.pdf
《型材及应用该型材的连接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型材及应用该型材的连接结构.pdf(1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1089342.4 (22)申请日 2019.11.08 (71)申请人 威海赛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64209 山东省威海市火炬高技术产 业开发区火炬路-213-3 (72)发明人 杨绪剑孙新群 (74)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102 代理人 陈洪娜张艳鹏 (51)Int.Cl. F16S 3/02(2006.01) F16B 7/18(2006.01) F16B 7/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型材及应用该型材的连接结。
2、构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型材及应用该型材的连接 结构, 其中型材的截面为封闭的五边形, 包括依 次连接的第一侧边、 第二侧边、 第三侧边、 第四侧 边和第五侧边, 其中第一侧边和第三侧边平行且 间隔设置, 第二侧边和第四侧边平行且间隔设 置, 所述第五侧边与第一侧边之间的夹角、 所述 第五侧边与第四侧边之间的夹角均为钝角, 所述 型材的第五侧边的外壁面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能 与其他部件相连的第一锁紧块的第一凹槽, 该第 一凹槽沿第五侧边的长度方向延伸。 该型材的结 构便于与其他部件相连。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8页 CN 110778904 A 2020.02.11 CN 110。
3、778904 A 1.一种型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型材的截面为封闭的五边形, 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边 (21)、 第二侧边(22)、 第三侧边(23)、 第四侧边(24)和第五侧边(25), 其中第一侧边(21)和 第三侧边(23)平行且间隔设置, 第二侧边(22)和第四侧边(24)平行且间隔设置, 所述第五 侧边(25)与第一侧边(21)之间的夹角、 所述第五侧边(25)与第四侧边(24)之间的夹角均为 钝角, 所述型材的第五侧边(25)的外壁面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能与其他部件相连的第一锁紧 块(31)的第一凹槽(251), 该第一凹槽(251)沿第五侧边(25)的长度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
4、要求1所述的型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侧边(23)和第二侧边(22)的宽度 相同, 所述第一侧边(21)和第四侧边(24)的宽度相同, 所述第一侧边(21)的宽度小于第三 侧边(23); 所述型材的第四侧边(24)的外壁面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能与其他部件相连的第二锁紧 块的第二凹槽(241), 该第二凹槽(241)沿第四侧边(24)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型材的第一 侧边(21)的外壁面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能与其他部件相连的第三锁紧块的第三凹槽(211), 该第三凹槽(211)沿第一侧边(21)的长度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型材具有由其第一侧边(21)、 第二侧。
5、 边(22)、 第三侧边(23)、 第四侧边(24)和第五侧边(25)共同围成的镂空内腔(20), 所述第一 侧边(21)、 第二侧边(22)、 第三侧边(23)和第四侧边(24)的内壁面上均成型有位于内腔 (20)内的第一连接孔(26), 所述第一侧边(21)上的第一连接孔(26)和第三侧边(23)上的第 一连接孔(26)相对设置, 所述第二侧边(22)上的第一连接孔(26)和第四侧边(24)上的第一 连接孔(26)相对设置, 且所述型材的第四侧边(24)上的第一连接孔(26)与第四侧边(24)上 的第二凹槽(241)对应设置, 所述型材的第一侧边(21)上的第一连接孔(26)与第一侧边 (。
6、21)上的第三凹槽(211)对应设置; 所述型材的第三侧边(23)上开设有与其上的第一连接 孔(26)对应的第一开孔(231), 所述型材的第二侧边(22)上开设有与其上的第一连接孔 (26)对应的第二开孔(221)。 4.一种应用权利要求3所述的型材的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连接结构包括有三根尺 寸结构均相同的所述型材以及将三根型材分别两两垂直连接在一起的连接块(1), 三根所 述型材分别为第一型材(A)、 第二型材(B)和第三型材(C), 并分别沿空间相互垂直的X轴、 Y 轴和Z轴三维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型材(A)的端部与第三型材(C)的第一侧边(21)相抵, 所述 第二型材(B)的端。
7、部与第三型材(C)的第四侧边(24)相抵, 三根所述型材的第五侧边(25)均 朝向连接块(1)所在的内侧; 所述连接块(1)设置在第一型材(A)和第二型材(B)的内侧夹角之间, 所述连接块(1)包 括第一侧壁(11)、 第二侧壁(12)和第三侧壁(13), 所述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通过 第三侧壁(13)相连, 且该第三侧壁(13)对着第三型材(C)的第五侧边(25), 所述连接块(1) 的第一侧壁(11)和第一型材(A)的第四侧边(24)相连, 所述连接块(1)的第二侧壁(12)和第 二型材(B)的第四侧边(24)相连; 所述第三型材(C)通过第一连接件(41)和连接块(1)相连。
8、, 所述第三型材(C)的第五侧 边(25)的第一凹槽(251)内安装有能沿其长度方向滑移的第一锁紧块(31), 所述连接块(1) 的第三侧壁(13)上设有与第一凹槽(251)对应的第一通孔(131), 所述第一连接件(41)穿过 第一通孔(131)与第一凹槽(251)内的第一锁紧块(31)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型材(A)通过第二连接件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0778904 A 2 (42)和连接块(1)相连, 所述第一型材(A)上的第二凹槽(241)内安装有能沿其长度方向滑 移的第二锁紧块(32), 所述连接块(1)的第一侧壁(11)。
9、上开设有与第一型材(A)上的第二凹 槽(241)对应的第二通孔(111), 第二连接件(42)穿过第二通孔(111)与第一型材(A)内的第 二锁紧块(32)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型材(B)通过第三连接件 (43)和连接块(1)相连, 所述第二型材(B)上的第二凹槽(241)内安装有能沿其长度方向滑 移的第四锁紧块(33), 所述连接块(1)的第二侧壁(12)上开设有与第二型材(B)上的第二凹 槽(241)对应的第三通孔(121), 第三连接件(43)穿过第三通孔(121)与第二型材(B)内的第 四锁紧块(33)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结构。
10、,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块(1)的第一侧壁上(11)设 有与第一型材(A)的第二凹槽(241)相适配的第一定位块(15), 所述第二通孔(111)位于该 第一定位块(15)一侧; 所述连接块(1)的第二侧壁(12)上设有与第二型材(B)的第二凹槽 (241)相适配的第二定位块(16), 所述第三通孔(121)位于该第二定位块(16)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型材(C)上的第一开孔(231) 对应第一型材(A)上的第一连接孔(26)设置, 所述第一开孔(231)通过能穿透第三型材(C) 的第八连接件(48)与第一型材(A)上的第一连接孔(26)相连; 所。
11、述第三型材(C)上的第二开 孔(221)对应第二型材(B)上的第一连接孔(26)设置, 所述第二开孔(221)通过能穿透第三 型材(C)的第七连接件(47)与第二型材(B)上的第一连接孔(26)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能供设备放置其上的面板(5), 所述面板(5)和第三型材(C)通过第四连接件(44)相连, 所述第四连接件(44)穿过面板(5) 上的第一穿孔(51)与第三型材(C)上的第一连接孔(26)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型材(A)和第二型材(B)上 的第三凹槽(211)内均安装有能沿其长度方向滑移的第三锁。
12、紧块, 所述面板(5)上开设有与 第一型材(A)上的第三凹槽(211)对应的第二穿孔(52)以及与第二型材(B)上的第三凹槽 (211)对应的第三穿孔(53), 所述面板(5)通过穿过第二穿孔(52)并与对应的第三锁紧块相 连的第五连接件(45)和第一型材(A)相连, 所述面板(5)通过穿过第三穿孔(53)并与对应的 第三锁紧块相连的第六连接件(46)和第二型材(B)相连。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0778904 A 3 一种型材及应用该型材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型材, 具体涉及一种型材及应用该型材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有些设备支撑框架会。
13、采用型材装配而成, 用于箱体、 活动式房屋、 货架、 配 电柜等领域中。 0003 现有的框架的三根型材之间通常两两相连, 造成装配麻烦, 为便于装配, 三根型材 之间也可采用连接件相连, 如专利号为ZL201120185294.1(公告号为CN202076681U)的中国 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 用于中低压开关柜架的连接件 所示, 该连接件包括有接头本体, 其 特征在于: 所述的接头本体沿空间相互垂直的X轴、 Y轴和Z轴三维方向分别延伸出一连接 柱, 每一所述连接柱的侧面上开设有能和所述中低压开关柜的型材相连接的螺纹孔。 装配 时, 只需将型材套设在连接柱上, 然后通过穿设在螺纹孔内的螺钉即能将。
14、型材固定在连接 柱上, 即实现了型材之间的装配。 0004 但是该连接件仅具有连接的功能, 而不具有加固的功能, 众所周知, 相邻两根型材 的夹角处通常较为薄弱, 一般需要在两根型材之间设置加固件, 否则两根型材之间易产生 相对位移, 而该专利并未设置加固件, 故型材和连接件构成的框架的连接强度有待于进一 步提高。 0005 又如专利号为ZL201420788021.X(公告号为CN20423064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 公开的 一种拼接式框架的双重加强角连接结构 所示, 由外加强连接片、 内三角连接片、 横 框架型材、 竖框架型材、 大骨架型材、 固定螺钉组成, 大骨架型材与竖框架型材、 。
15、横框架型材 连接, 大骨架型材、 竖框架型材、 横框架型材互相垂直, 固定螺钉将内三角连接片连接在竖 框架型材与横框架型材的连接角内侧, 固定螺钉将外加强连接片连接在竖框架型材与横框 架型材的连接角外侧。 0006 由此可见, 外加强连接片和内三角连接片均能起到加固的作用, 且竖框架型材与 横框架型材通过外加强连接片和内三角连接片相连接, 但是大骨架型材需要再通过连接件 与竖框架型材或横框架型材相连接, 如此外加强连接片或内三角连接片均不能同时与横框 架型材、 竖框架型材、 大骨架型材相连, 造成装配麻烦, 且该框架的连接强度不够高, 框架的 连接稳定性差; 若要增强连接强度, 需要额外增加加。
16、固连接片, 又会造成结构不够紧凑、 装 配麻烦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 提供一种便于与其他 部件相连的型材。 0008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 提供一种连接强度更 高、 连接稳定可靠、 连接安装方便且结构紧凑的应用上述型材的连接结构。 0009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型材, 其特征在于: 所 说明书 1/6 页 4 CN 110778904 A 4 述型材的截面为封闭的五边形, 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边、 第二侧边、 第三侧边、 第四侧边 和第五侧边, 其中第一侧边和第三侧边平。
17、行且间隔设置, 第二侧边和第四侧边平行且间隔 设置, 所述第五侧边与第一侧边之间的夹角、 所述第五侧边与第四侧边之间的夹角均为钝 角, 所述型材的第五侧边的外壁面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能与其他部件相连的第一锁紧块的第 一凹槽, 该第一凹槽沿第五侧边的长度方向延伸。 0010 为了进一步便于型材与其他部件的相连, 所述第三侧边和第二侧边的宽度相同, 所述第一侧边和第四侧边的宽度相同, 所述第一侧边的宽度小于第三侧边; 0011 所述型材的第四侧边的外壁面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能与其他部件相连的第二锁紧 块的第二凹槽, 该第二凹槽沿第四侧边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型材的第一侧边的外壁面上 开设有用于安装能与其他。
18、部件相连的第三锁紧块的第三凹槽, 该第三凹槽沿第一侧边的长 度方向延伸。 0012 为了便于相邻两个型材之间的相连, 所述型材具有由其第一侧边、 第三侧边、 第二 侧边、 第四侧边和第五侧边共同围成的镂空内腔, 所述第一侧边、 第二侧边、 第三侧边和第 四侧边的内壁面上均成型有位于内腔内的第一连接孔, 所述第一侧边上的第一连接孔和第 三侧边上的第一连接孔相对设置, 所述第二侧边上的第一连接孔和第四侧边上的第一连接 孔相对设置, 且所述型材的第四侧边上的第一连接孔与第四侧边上的第二凹槽对应设置, 所述型材的第一侧边上的第一连接孔与第一侧边上的第三凹槽对应设置; 所述型材的第三 侧边上开设有与其上。
19、的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一开孔, 所述型材的第二侧边上开设有与其上 的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二开孔。 0013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应用上述型材的连接 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连接结构包括有三根尺寸结构均相同的所述型材以及将三根型材分 别两两垂直连接在一起的连接块, 三根所述型材分别为第一型材、 第二型材和第三型材, 并 分别沿空间相互垂直的X轴、 Y轴和Z轴三维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型材的端部与第三型材的第 一侧边相抵, 所述第二型材的端部与第三型材的第四侧边相抵, 三根所述型材的第五侧边 均朝向连接块所在的内侧; 0014 所述连接块设置在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的内侧夹。
20、角之间, 所述连接块包括第一侧 壁、 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 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通过第三侧壁相连, 且该第三侧壁对着 第三型材的第五侧边, 所述连接块的第一侧壁和第一型材的第四侧边相连, 所述连接块的 第二侧壁和第二型材的第四侧边相连; 0015 所述第三型材通过第一连接件和连接块相连, 所述第三型材的第五侧边的第一凹 槽内安装有能沿其长度方向滑移的第一锁紧块, 所述连接块的第三侧壁上设有与第一凹槽 对应的第一通孔, 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第一通孔与第一凹槽内的第一锁紧块相连。 0016 为了进一步提高连接块的加固效果, 所述连接块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支承 有第四侧壁, 第四侧壁增强了连接块。
21、的刚度, 提高了连接块对型材之间的加固效果。 0017 所述第一型材通过如下方式与连接块相连: 所述第一型材通过第二连接件和连接 块相连, 所述第一型材上的第二凹槽内安装有能沿其长度方向滑移的第二锁紧块, 所述连 接块的第一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型材上的第二凹槽对应的第二通孔, 第二连接件穿过第二 通孔与第一型材内的第二锁紧块相连。 0018 所述第二型材通过如下方式与连接块相连, 所述第二型材通过第三连接件和连接 说明书 2/6 页 5 CN 110778904 A 5 块相连, 所述第二型材上的第二凹槽内安装有能沿其长度方向滑移的第四锁紧块, 所述连 接块的第二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二型材上的第二凹。
22、槽对应的第三通孔, 第三连接件穿过第三 通孔与第二型材内的第四锁紧块相连。 0019 为了便于连接块和第一型材、 第二型材的快速定位装配, 所述连接块的第一侧壁 上设有与第一型材的第二凹槽相适配的第一定位块, 所述第二通孔位于该第一定位块一 侧; 所述连接块的第二侧壁上设有与第二型材的第二凹槽相适配的第二定位块, 所述第三 通孔位于该第二定位块一侧。 如此定位块对应置于凹槽内时, 通孔即与凹槽对应连通, 连接 件即可穿过通孔与凹槽内的锁紧块相连。 0020 为了进一步提高三根型材之间的装配牢固度, 所述第三型材上的第一开孔对应第 一型材上的第一连接孔设置, 所述第一开孔通过能穿透第三型材的第八。
23、连接件与第一型材 上的第一连接孔相连; 所述第三型材上的第二开孔对应第二型材上的第一连接孔设置, 所 述第二开孔通过能穿透第三型材的第七连接件与第二型材上的第一连接孔相连。 如此三根 型材不仅通过连接块相连, 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还均与第三型材相连, 提高了三者的装配 牢固性。 0021 为了便于放置各种体积或形状的待支撑物, 该连接结构还包括能供设备放置其上 的面板, 所述面板和第三型材通过第四连接件相连, 所述第四连接件穿过面板上的第一穿 孔与第三型材上的第一连接孔相连。 若待支撑物体积较小或形状不规则时, 仅靠型材难以 支撑, 而面板具有较大的支撑面积, 能够提供很好的支撑。 而面板与第三。
24、型材相连, 保证了 面板的边角与型材装配在一起, 这样面板就不易与型材脱离。 0022 为了进一步保证面板牢固的与型材装配在一起, 所述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上的第 三凹槽内均安装有能沿其长度方向滑移的第三锁紧块, 所述面板上开设有与第一型材上的 第三凹槽对应的第二穿孔以及与第二型材上的第三凹槽对应的第三穿孔, 所述面板通过穿 过第二穿孔并与对应的第三锁紧块相连的第五连接件和第一型材相连, 所述面板通过穿过 第三穿孔并与对应的第三锁紧块相连的第六连接件和第二型材相连。 如此不仅面板的边角 处与第三型材相连, 面板的邻近侧边的位置也与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相连, 保证面板和型 材的装配牢固性。 0023。
25、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的型材因具有呈倾斜状态的第五侧边, 该 第五侧边的设置方便其与连接块的相连, 提高了型材之间的连接强度, 简化连接结构; 相对 于现有的仅有四个侧边的型材, 在将三根型材装配在一起时, 本发明的每根型材均能与连 接块相连, 即通过一个连接块即能实现三根型材的相连, 结构紧凑, 且该连接块还能够起到 加固作用, 一物两用, 且使得型材的装配便捷、 连接强度更高, 进而使得型材之间的连接稳 定可靠。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型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型材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6 图3为应用图1的型材的连接结。
26、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4为图3的去掉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5为图3的分解示意图; 说明书 3/6 页 6 CN 110778904 A 6 0029 图6为图4的A处放大图; 0030 图7为图6中的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8为图6的分解示意图; 0032 图9为图5中的B处放大图; 0033 图10为第一型材和第三型材通过第八连接件相连的局部剖视图; 0034 图11为应用图1的型材的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6 如图1、 图2所示, 本优选实施例的型材为铝合金或镁合金挤压一体成型, 型材的截 面为封闭的五。
27、边形, 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边21、 第二侧边22、 第三侧边23、 第四侧边24和 第五侧边25, 其中第一侧边21和第三侧边23平行且间隔设置, 第二侧边22和第四侧边24平 行且间隔设置, 第五侧边25与第一侧边21之间的夹角、 第五侧边25与第四侧边24之间的夹 角均为钝角。 第三侧边23和第二侧边22的宽度相同, 第一侧边21和第四侧边24的宽度相同, 第一侧边21的宽度小于第三侧边23。 0037 如图1、 2所示, 每一型材的第五侧边25的外壁面上均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 第一凹槽251, 第一凹槽251内安装有第一锁紧块31, 每一型材的第四侧边24的外壁面上均 沿其长度方向。
28、开设有第二凹槽241, 第二凹槽241能安装第二锁紧块32, 每一型材的第一侧 边21上均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三凹槽211。 0038 每一型材均具有由其第一侧边21、 第二侧边22、 第三侧边23、 第四侧边24和第五侧 边25共同围成的镂空内腔20, 第一侧边21、 第二侧边22、 第三侧边23和第四侧边24的内壁面 上均成型有位于内腔20内的第一连接孔26, 即第一连接孔26有四个, 各第一连接孔26沿对 应型材的长度方向延伸。 0039 第一侧边21上的第一连接孔26和第三侧边23上的第一连接孔26相对设置, 第二侧 边22上的第一连接孔26和第四侧边24上的第一连接孔26相对设置, 。
29、且型材的第四侧边24上 的第一连接孔26与第四侧边24上的第二凹槽241对应设置, 型材的第一侧边21上的第一连 接孔26与第一侧边21上的第三凹槽211对应设置; 型材的第三侧边23上开设有与其上的第 一连接孔26对应的第一开孔231, 型材的第二侧边22上开设有与其上的第一连接孔26对应 的第二开孔221。 0040 如图11所示, 目前支撑物体的框架多采用型材组装而成, 在框架的边角处, 一般是 三根型材装配在一起, 但是目前三根型材之间的装配多如背景技术中所述, 存在诸多缺陷, 而本实施例公开的上述型材的结构能够紧凑、 牢固的连接在一起, 具体见下述的将三根型 材装配在一起的连接结构:。
30、 0041 如图310所示, 本优选实施例的连接结构包括三根截面形状均相同的型材以及 将三根型材分别两两垂直连接在一起的连接块1。 三根型材分别为第一型材A、 第二型材B和 第三型材C, 并分别沿空间相互垂直的X轴、 Y轴和Z轴三维方向延伸。 0042 三根型材在装配时, 如图36所示, 第一型材A的端部与第三型材C的第一侧边21 相抵, 第二型材B的端部与第三型材C的第四侧边24相抵, 连接块1设置在第一型材A和第二 型材B的内侧夹角之间, 三根型材的第五侧边25均朝向连接块1所在的内侧。 说明书 4/6 页 7 CN 110778904 A 7 0043 如图6、 7所示, 连接块1包括第。
31、一侧壁11、 第二侧壁12、 第三侧壁13和第四侧壁14, 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通过第三侧壁13相连, 且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之间支承有第 四侧壁14, 第四侧壁14增强了连接块1的刚度, 提高了连接块1对型材之间的加固效果。 0044 第三型材C通过第一连接件41和连接块1相连: 连接块1的第三侧壁13对着第三型 材C的第五侧边25, 第三型材C的第五侧边25的外壁面上的第一凹槽251内安装有能沿其长 度方向滑移的第一锁紧块31, 连接块1的第三侧壁13上设有与该第一凹槽251对应的第一通 孔131, 第一连接件41穿过第一通孔131与第一凹槽251内的第一锁紧块31相连。 00。
32、45 本实施例中, 第一凹槽251的敞口端(位于第五侧边25上)具有能与第一锁紧块31 相抵从而将第一锁紧块31安装在第一凹槽251内的第一挡沿, 第一挡沿上具有供第一锁紧 块31上的凸部插入的开口, 如此第一锁紧块31只能沿第一凹槽251长度方向滑移, 而不能从 第一凹槽的敞口端脱离。 第一连接件41可以为螺钉, 第一锁紧块31可以为异型螺母。 0046 连接块1的第一侧壁11和第一型材A的第四侧边24相连: 第一型材A通过第二连接 件42和连接块1相连, 第一型材A上的第二凹槽241内安装有能沿其长度方向滑移的第二锁 紧块32, 连接块1的第一侧壁11上开设有与该第二凹槽241对应的第二通。
33、孔111, 第二连接件 42穿过第二通孔111与第一型材A内的第二锁紧块32相连。 0047 连接块1的第二侧壁12和第二型材B的第四侧边24相连: 第二型材B通过第三连接 件43和连接块1相连, 第二型材B上的第二凹槽241内也对应安装有能沿其长度方向滑移的 第四锁紧块33, 连接块1的第二侧壁12上开设有与第二型材B上的第二凹槽241对应的第三 通孔121, 第三连接件43穿过第三通孔121与第二型材B内的第四锁紧块33相连。 0048 如图7所示, 为了便于连接块1和型材的快速装配, 连接块1的第一侧壁11设有上与 第一型材A的第二凹槽241相适配的第一定位块15, 第二通孔111位于该。
34、第一定位块15一侧; 连接块1的第二侧壁12上设有与第二型材B的第二凹槽241相适配的第二定位块16, 第三通 孔121开设于该第二定位块16上。 如此定位块对应置于凹槽内时, 通孔即与凹槽对应连通, 连接件即可穿过通孔与凹槽内的锁紧块相连, 并且定位块和通孔交替设置, 避免连接块和 型材相连时, 定位块和锁紧块之间产生干涉。 0049 第三型材C上的第一开孔231通过能穿透第三型材C的第八连接件48与第一型材A 上的对应的第一连接孔26相连, 第三型材C上的第二开孔221通过能穿透第三型材C的第七 连接件47与第二型材B上的对应的第一连接孔26相连。 本实施例中, 第一连接孔26为螺纹 孔,。
35、 第七连接件47和第八连接件48均为螺钉。 如图10所示, 以位于上方的第八连接件48为 例, 第八连接件48经第三开孔231后进入第三型材C的内腔20中, 然后依次穿过第三型材C的 第一侧边21上的第一连接孔26、 第三凹槽211后进入第一型材A的第一侧边21上的第一连接 孔26, 并与该第一连接孔26螺纹相连。 0050 如此三根型材不仅通过连接块1相连, 第二型材B还通过第七连接件47与第三型材 C相连, 第一型材A还通过第八连接件48与第三型材C相连, 提高了型材之间的装配牢固性。 0051 本实施例的这种设置连接块1、 并开设第一开孔231和第二开孔221的方式使得三 根型材之间的连。
36、接强度高, 框架的稳定性好, 尤其适用于承重较大的情况, 当然, 第一开孔 231和第二开孔221并不是必须要开设的,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开设, 当框架支撑的物 体较轻时, 此时可以不设置连接块1, 可通过第一开孔231将第三型材C和第一型材A相连, 通 过第二开孔221将第三型材C和第二型材B相连; 或者可以仅设置连接块1, 不设置第一开孔 说明书 5/6 页 8 CN 110778904 A 8 231和第二开孔22。 0052 如图3、 5、 9所示, 型材用于支撑面板5, 面板5和第三型材C通过第四连接件44相连: 第四连接件44穿过面板5上的第一穿孔51与第三型材C上的第一连接孔。
37、26相连。 本实施例 中, 第一穿孔51有四个, 分别对应第三型材C上的四个第一连接孔26设置。 面板5与第三型材 C相连, 保证了面板5的边角与型材装配在一起, 这样面板5就不易与型材脱离。 0053 第一型材A上的第三凹槽211内和第二型材B上的第三凹槽211内均安装有能沿其 长度方向滑移的第三锁紧块, 面板5上开设有与第一型材A上的第三凹槽211对应的第二穿 孔52以及与第二型材B上的第三凹槽211对应的第三穿孔53, 面板5通过第五连接件45与第 一型材A相连, 该第五连接件45穿过第二穿孔52并与第一型材A内的第三锁紧块相连, 从而 实现面板5与第一型材A的相连。 第三锁紧块图中未示。
38、出, 结构与第一锁紧块31相同。 0054 面板5通过第六连接件46与第二型材B相连, 该第六连接件46穿过第三穿孔53并与 第二型材B内的第三锁紧块相连。 如此不仅面板5的边角处与第三型材C相连, 面板5的邻近 侧边的位置也与第一型材A和第二型材B相连, 保证面板5和型材的装配牢固性。 0055 另外, 连接块1的上端面上开设有用于与其他部件相连的四个第二连接孔17, 比如 面板5可通过螺钉与第二连接孔17相连, 从而使面板5和连接块1相连。 当然, 第二连接孔17 并不局限于四个, 可以为多个。 说明书 6/6 页 9 CN 110778904 A 9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8 页 10 CN 110778904 A 10 图3 说明书附图 2/8 页 11 CN 110778904 A 11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3/8 页 12 CN 110778904 A 12 图6 图7 说明书附图 4/8 页 13 CN 110778904 A 13 图8 说明书附图 5/8 页 14 CN 110778904 A 14 图9 说明书附图 6/8 页 15 CN 110778904 A 15 图10 说明书附图 7/8 页 16 CN 110778904 A 16 图11 说明书附图 8/8 页 17 CN 110778904 A 17 。
- 内容关键字: 应用 连接 结构
土地规划收放线装置.pdf
拆装方便的靠墙折叠梯.pdf
夹爪及吊装夹具.pdf
脑血管介入术后加压固定装置.pdf
卫浴水路调节阀.pdf
冲压模具的快拆机构.pdf
中药材磨碎机.pdf
睡眠感知音乐声场系统.pdf
立卧组合式薄膜蒸发器.pdf
可顶升的飞机机翼维修平台.pdf
化工原料上料装置.pdf
纺织布料毛絮清理装置.pdf
信息采集设备.pdf
用于区域水环境污染物回收搅碎机.pdf
锂电池电极浆料快速调浆装置.pdf
高精度可调节电磁铁.pdf
市政给水检修工具.pdf
拼装式水下分层取样装置.pdf
分散加料的地膜原料混合机.pdf
防渗漏复合承压管道.pdf
加气混凝土板切割装置.pdf
杂粮加工输料装置.pdf
工业机器人用搬运夹具.pdf
分体式发光灯板安装结构及淋浴龙头.pdf
覆膜砂用酚醛树脂的制备方法.pdf
双玻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pdf
便于排水的土工格栅.pdf
提升人机对话交互体验感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pdf
用户兴趣挖掘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pdf
基于随机森林的串果采摘特征因素分析方法及设备.pdf
合金钢法兰锻件的锻造方法.pdf
公交车立体车库的车位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