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胶粉强制混合机.pdf
《塑化胶粉强制混合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塑化胶粉强制混合机.pdf(22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1202556.8 (22)申请日 2019.11.29 (71)申请人 山东东盛橡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76511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浮来山工 业园 (后石灰窑村) (72)发明人 王京东王一诺 (74)专利代理机构 潍坊博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44 代理人 宫克礼 (51)Int.Cl. B29B 7/42(2006.01) B29B 7/72(2006.01) B29B 7/60(2006.01) B29B 7/82(2006.01) (54)发明名称 塑。
2、化胶粉强制混合机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化胶粉强制混合机, 包 括混料机架, 混料机架上安装有混料筒, 混料筒 的两端对应设置有混料入料口和混料出料口, 混 料筒内转动安装有混料轴, 混料轴靠近混料入料 口的一端伸出混料筒外连接有混料驱动装置, 混 料筒内设置有喂料腔和混料腔, 混料轴的外周位 于喂料腔内安装有喂料装置, 混料轴的外周位于 混料腔内安装有混料装置, 混料轴靠近混料出料 口的一端伸出混料筒外对应安装有出料旋切装 置, 混料轴的内部设置有内冷却系统; 本发明具 有降温效果好、 密封良好等优点, 通过一次精炼 解决现有精炼机存在的胶料不均匀、 效率低等问 题, 且还方便清除。
3、机内塑化胶料。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1页 附图8页 CN 110774473 A 2020.02.11 CN 110774473 A 1.塑化胶粉强制混合机, 包括混料机架, 所述混料机架上安装有混料筒, 所述混料筒的 两端对应设置有混料入料口和混料出料口, 所述混料筒内转动安装有混料轴, 所述混料轴 靠近所述混料入料口的一端伸出所述混料筒外连接有混料驱动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 料筒内设置有喂料腔和混料腔, 所述混料轴的外周位于所述喂料腔内安装有喂料装置, 所 述混料轴的外周位于所述混料腔内安装有混料装置, 所述混料入料口设置在所述喂料装置 的进料端的上方, 所述喂料装置的出料端设置。
4、在所述混料装置的进料端, 所述混料出料口 设置在所述混料装置的出料端, 所述混料轴靠近所述混料出料口的一端伸出所述混料筒外 对应安装有出料旋切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化胶粉强制混合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料装置包括均匀间隔 布置在所述混料轴外周的斜面混料盘, 相邻两所述斜面混料盘之间分别对应设置有一组销 钉组件, 所述销钉组件包括均匀安装在所述混料筒的筒壁上的挤压销钉, 所述挤压销钉的 底端伸入至所述混料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化胶粉强制混合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挤压销钉包括固定安装 在所述混料筒筒壁上的安装部, 所述安装部的下端设置有挤压搅拌部, 所述挤压搅拌部的 底部伸。
5、入相邻两所述斜面混料盘之间, 所述挤压搅拌部上设置有用于迎接并挤压塑化胶粉 的挤料平面; 所述挤压搅拌部的两端与两侧所述斜面混料盘的端部之间分别设置有过料侧 间隙, 所述挤压搅拌部的底端与混料轴的外周之间设置有过料底间隙, 所述过料侧间隙与 所述过料底间隙均由所述挤料平面向后逐渐增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化胶粉强制混合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料旋切装置包括封堵 在所述混料筒的出料端的分体出料盘, 所述分体出料盘的外端对应设置有安装在所述混料 轴上的旋切刀, 所述混料轴上安装有抵靠在所述旋切刀外侧的锁紧螺母, 所述混料轴上还 安装有抵靠在所述旋切刀内侧的定位块, 所述定位块的外周面与所述。
6、圆环盘体的内环面配 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化胶粉强制混合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体出料盘包括至少两 块出料板, 所有所述出料板共同拼接构成圆环盘体, 任一所述出料板的表面均布有若干的 料孔, 所有所述料孔共同围合形成圆形结构; 任一所述出料板的边缘均布有若干的螺栓安 装孔, 所有所述螺栓安装孔共同围合形成圆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化胶粉强制混合机,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冷却系统, 所述冷却 系统包括包覆在混料筒外壁上的外冷却系统和/或设置在混料轴内部的内冷却系统, 所述 混料筒内的热量通过所述混料筒外壁传递至所述外冷却系统进行热量的外部交换和/或所 述混料筒内的热量通过所述混料。
7、轴外壁传递至所述内冷却系统进行热量的内部交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塑化胶粉强制混合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冷却系统包括设置在 所述混料轴轴线中心且一端开口的回液腔, 所述回液腔从所述混料筒的入料端延伸至所述 混料筒的出料端直到所述混料轴的端部, 所述回液腔内还安装有两端开口的进液管, 所述 进液管的内端与所述回液腔的内端设置有过液间隙, 所述混料轴的端部安装有热转换接 头, 所述热转换接头内设置有与所述进液管外端连通的进液口, 所述热转换接头内还设置 有与所述回液腔连通的回液口, 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回液口之间连通有内循环管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塑化胶粉强制混合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
8、内循环管路包括内冷却 进水管路和内冷却回水管路, 所述内冷却进水管路上设置有内循环水泵, 所述内冷却回水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0774473 A 2 管路上设置有内循环电磁节流阀, 所述内冷却回水管路上还设置有内循环温度传感器。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塑化胶粉强制混合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冷却系统包括包覆在 所述混料筒外周壁上的外冷却套, 所述外冷却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嘴和回水嘴, 所述 进水嘴与所述回水嘴之间连通有外循环管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塑化胶粉强制混合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循环管路包括外冷 却进水管路和外冷却回水管路, 所述外冷却进水管路上设置有外。
9、循环水泵, 所述外冷却回 水管路上设置有外循环电磁节流阀, 所述外冷却回水管路上还设置有外循环温度传感器。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0774473 A 3 塑化胶粉强制混合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化胶粉精炼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塑化胶粉强制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再生胶生产工艺流程是一个系统化的废旧橡胶再生利用的加工转换过程, 主要包 括废旧轮胎的破碎、 磨粉筛选、 胶粉辅料搅拌预混、 塑化(脱硫)处理、 胶粉的精炼、 压片卷 取、 成品胶的包装贮运等一系列复杂制造工艺。 其中塑化(脱硫)胶粉的精炼过程是再生胶 生产工艺流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传统的再生胶的。
10、精炼是靠精炼机来完成的, 塑化(脱硫) 后的胶粉经过多台精炼机数次反复碾压达到细化而精炼的目的。 0003 传统的再生胶生产过程中精炼机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1)为了保证精炼效果, 需要 采用精炼机反复挤压5-7遍, 才能保证再生胶可以达到较好的质量, 但是此种多遍加工方 式, 效率较低, 投资大且能耗较高; (2)现有技术中的精炼机内总是存有一部分胶料无法排 出, 而为了保证下一次运行时可以保证再生胶质量, 因此需要在停机后将存有的胶料排出, 但是由于设备拆除较复杂, 停机拆除后, 内部胶料温度降低, 很难将机内的胶料清楚干净, 影响设备使用性能; (3)由于精炼机在使用过程中, 不能放空车。
11、, 因此每一遍总有重叠胶料, 导致胶料难以保证均匀, 最终导致再生胶性能不均匀不稳定; (4)由于精炼机对辊筒在强 度、 刚性、 表面硬度及光洁度等方面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的铸铁辊筒壁厚通常较厚, 且铸铁 热传导较差, 不能很好的达到冷却效果; 为达到冷却效果则必需降低线速度, 则就降低了生 产效率, 提高了生产成本; (5)现存传统的加料方式是将脱硫后的胶粉搬运到现场炼胶作业 的机台旁储存(直接堆放在地上)等待炼胶作业, 再通过作业人员用铁锹或其他工具将其加 入到炼胶机上轧炼, 在此过程中, 胶粉容易散落在车间内, 且极易混入其他杂质, 易导致炼 胶质量不稳定, 且通过人工搬运劳动强度大。 。
12、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温效果好、 密封良好、 通过一次精炼解 决现有精炼机存在的胶料不均匀、 效率低等问题、 且还方便清除机内塑化胶料的塑化胶粉 强制混合机。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塑化胶粉强制混合机, 包括混料机 架, 所述混料机架上安装有混料筒, 所述混料筒的两端对应设置有混料入料口和混料出料 口, 所述混料筒内转动安装有混料轴, 所述混料轴靠近所述混料入料口的一端伸出所述混 料筒外连接有混料驱动装置, 所述混料筒内设置有喂料腔和混料腔, 所述混料轴的外周位 于所述喂料腔内安装有喂料装置, 所述混料轴的外周位于所述混料腔内安。
13、装有混料装置, 所述混料入料口设置在所述喂料装置的进料端的上方, 所述喂料装置的出料端设置在所述 混料装置的进料端, 所述混料出料口设置在所述混料装置的出料端, 所述混料轴靠近所述 混料出料口的一端伸出所述混料筒外对应安装有出料旋切装置。 0006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混料装置包括均匀间隔布置在所述混料轴外周的斜面 说明书 1/11 页 4 CN 110774473 A 4 混料盘, 相邻两所述斜面混料盘之间分别对应设置有一组销钉组件, 所述销钉组件包括均 匀安装在所述混料筒的筒壁上的挤压销钉, 所述挤压销钉的底端伸入至所述混料腔内。 0007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挤压销钉包括固定。
14、安装在所述混料筒筒壁上的安装 部, 所述安装部的下端设置有挤压搅拌部, 所述挤压搅拌部的底部伸入相邻两所述斜面混 料盘之间, 所述挤压搅拌部上设置有用于迎接并挤压塑化胶粉的挤料平面; 所述挤压搅拌 部的两端与两侧所述斜面混料盘的端部之间分别设置有过料侧间隙, 所述挤压搅拌部的底 端与混料轴的外周之间设置有过料底间隙, 所述过料侧间隙与所述过料底间隙均由所述挤 料平面向后逐渐增大。 0008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出料旋切装置包括封堵在所述混料筒的出料端的分体 出料盘, 所述分体出料盘的外端对应设置有安装在所述混料轴上的旋切刀, 所述混料轴上 安装有抵靠在所述旋切刀外侧的锁紧螺母, 所述混料。
15、轴上还安装有抵靠在所述旋切刀内侧 的定位块, 所述定位块的外周面与所述圆环盘体的内环面配合。 0009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分体出料盘包括至少两块出料板, 所有所述出料板共 同拼接构成圆环盘体, 任一所述出料板的表面均布有若干的料孔, 所有所述料孔共同围合 形成圆形结构; 任一所述出料板的边缘均布有若干的螺栓安装孔, 所有所述螺栓安装孔共 同围合形成圆形。 0010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还包括冷却系统, 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包覆在混料筒外壁上 的外冷却系统和/或设置在混料轴内部的内冷却系统, 所述混料筒内的热量通过所述混料 筒外壁传递至所述外冷却系统进行热量的外部交换和/或所述混料筒内的热。
16、量通过所述混 料轴外壁传递至所述内冷却系统进行热量的内部交换。 0011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内冷却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混料轴轴线中心且一端开 口的回液腔, 所述回液腔从所述混料筒的入料端延伸至所述混料筒的出料端直到所述混料 轴的端部, 所述回液腔内还安装有两端开口的进液管, 所述进液管的内端与所述回液腔的 内端设置有过液间隙, 所述混料轴的端部安装有热转换接头, 所述热转换接头内设置有与 所述进液管外端连通的进液口, 所述热转换接头内还设置有与所述回液腔连通的回液口, 所述进液口与所述回液口之间连通有内循环管路。 0012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内循环管路包括内冷却进水管路和内冷却回。
17、水管路, 所述内冷却进水管路上设置有内循环水泵, 所述内冷却回水管路上设置有内循环电磁节流 阀, 所述内冷却回水管路上还设置有内循环温度传感器。 0013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外冷却系统包括包覆在所述混料筒外周壁上的外冷却 套, 所述外冷却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嘴和回水嘴, 所述进水嘴与所述回水嘴之间连通 有外循环管路。 0014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外循环管路包括外冷却进水管路和外冷却回水管路, 所述外冷却进水管路上设置有外循环水泵, 所述外冷却回水管路上设置有外循环电磁节流 阀, 所述外冷却回水管路上还设置有外循环温度传感器。 0015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 塑化胶粉强制混。
18、合机, 包括混料机架, 所述混料机架上 安装有混料筒, 所述混料筒的两端对应设置有混料入料口和混料出料口, 所述混料筒内转 动安装有混料轴, 所述混料轴靠近所述混料入料口的一端伸出所述混料筒外连接有混料驱 动装置, 所述混料筒内设置有喂料腔和混料腔, 所述混料轴的外周位于所述喂料腔内安装 说明书 2/11 页 5 CN 110774473 A 5 有喂料装置, 所述混料轴的外周位于所述混料腔内安装有混料装置, 所述混料入料口设置 在所述喂料装置的进料端的上方, 所述喂料装置的出料端设置在所述混料装置的进料端, 所述混料出料口设置在所述混料装置的出料端, 所述混料轴靠近所述混料出料口的一端伸 出。
19、所述混料筒外对应安装有出料旋切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6 (1)挤压销钉是完成阻尼、 剪切、 混合的重要构件, 塑化胶粉在所述斜面混料盘与 挤压销钉的共同作用下, 实现切搓、 挤压、 混合并产生塑化物理反应, 同时强挤压力下温度 迅速升高, 挤压销钉与所述斜面混料盘组成了适宜的一个空间动能状态, 促使塑化胶粉料 进一步充分完成塑化还原反应; 采用梯形结构的挤压销钉与圆柱形结构的销钉相比, 设计 合理、 具有阻力大、 挤压力大、 动能小、 产量高等优点, 能较好的实现胶料的剪切、 挤压与混 合。 0017 (2)由于所述分体出料盘是可分离的, 并且通过螺栓可拆卸安装在混料机架上, 在。
20、 停电或特殊情况下停机时, 可后退锁紧螺母, 并快速拆除所述旋切刀与所述分体出料盘, 清 理过程中, 不再需要将轴承座拆卸下来, 而是利用所述混料轴的转动, 自动将硬化的胶料排 出, 采用此种方式, 无需专职操作人员, 省时省力, 而且更加容易的清除掉机内的硬化胶料, 避免清除困难、 清除不干净等问题; 具有设计合理, 组装方便, 成本低; 0018 (3)所述混料筒内的热量通过所述外冷却系统向外传递, 所述混料筒内的热量通 过所述内冷却系统向内传递, 所述外冷却系统与所述内冷却系统结合, 所述混料筒内胶粉 可通过两个方向实现热量传递, 保证所述混料筒内的胶料都能得到充分且均匀的降温, 有 效。
21、避免出现仅局部降温的现象。 由此可知, 所述内冷却系统与所述外冷却系统是保证塑化 胶料混合连续、 均匀塑化反应的重要一环, 温度过高或过低对塑化混合反应不利, 甚至无法 进行。 所述外冷却系统与所述内冷却系统均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连接, 通过所述自动控制 系统实时控制所述混料筒内部的温度, 用于保证适宜的温度环境, 保证胶料在150-160下 完成物理塑化反应, 与不具有冷却或者仅采用一个方向的冷却装置相比, 冷却效果明显较 好, 塑化胶粉料在预期的温度、 时间、 剪切混合工作作用下, 再生胶的性能也可以得到显著 提高, 并且降低了能耗; 0019 (4)混合系统的设置保证了塑化胶粉在全封闭下连。
22、续工作, 塑化胶粉自始至终是 在封闭状态下运行, 所以不会产生粉尘、 废气、 废水的情况, 在所述自动控制系统有效的、 适 宜的控制下实现连续高效运行; 0020 (5)通过所述自动入料机构不仅可以实现物料的自动输送, 可以有效保证连续性 供料, 不再需要经常性装料、 卸货, 能量消耗稳定, 节能环保, 节省劳动力, 需要操作人员少, 提高效率, 而且通过所述自动入料机构可以实现密封输送, 用于防止胶粉散落在车间内, 同 时防止由于杂质混入至胶粉中而造成的炼胶质量不稳定现象。 附图说明 0021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 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其中: 0022 图1是本发。
23、明实施例强制混合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是图1中A-A向的断面图; 0024 图3是图1中B-B向的断面图; 0025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分体出料盘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 3/11 页 6 CN 110774473 A 6 0026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旋切刀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挤压销钉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挤压销钉侧部过料的原理图; 0029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挤压销钉底部过料的原理图; 0030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挤压销钉的过料侧间隙与过料底间隙的示意图; 0031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冷却系统的示意图; 0032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内。
24、冷却系统原理图; 0033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强制混合机的部分示意图; 0034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混合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中: 1-混料机架; 2-混料筒; 3-混料轴; 4-混料驱动装置; 41-混料电机; 42-弹性 柱销联轴器; 43-混料减速机; 44-十字滑块联轴器; 5-喂料装置; 6-混料装置; 61-斜面混料 盘; 62-挤压销钉; 63-安装部; 64-挤压搅拌部; 65-挤料平面; 66-倾斜平面; 67-安装法兰; 68-搅拌齿; 69-混合推料面; 7-出料旋切装置; 71-分体出料盘; 72-旋切刀; 73-锁紧螺母; 74-出料板; 75-料孔; 。
25、76-螺栓安装孔; 77-顶出孔; 78-定位块; 79-旋切齿; 710-旋切导料面; 711-出料嘴; 8-内冷却系统; 81-回液腔; 82-进液管; 83-热转换接头; 84-进液口; 85-回液 口; 9-外冷却系统; 91-外冷却套; 92-进水嘴; 93-回水嘴; 94-外冷却腔; 10-主机料斗; 11-储 料斗; 12-上料机构; 13-皮带输送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 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 只通过说明的 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 毋庸置疑,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 在 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 。
26、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 正。 因此, 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 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0037 如图1至图12所示, 塑化胶粉强制混合机, 包括混料机架1, 所述混料机架1作为承 载基础, 用于支撑整个设备; 所述混料机架1上安装有混料筒2, 所述混料筒2是容纳主功能 构件并完成混合及还原反应的重要机件; 所述混料筒2内转动安装有混料轴3, 所述混料轴3 作为动力传递的关键零件, 也是功能构件安装定位的基础, 所述混料轴3的两端分别通过轴 承座支撑; 所述混料轴3靠近所述混料入料口的一端伸出所述混料筒2外连接有混料驱动装 置4, 所述混料筒2内设置有喂料。
27、腔和混料腔, 所述混料轴3的外周位于所述喂料腔内安装有 喂料装置5, 所述混料轴3的外周位于所述混料腔内安装有混料装置6, 所述混料入料口设置 在所述喂料装置5的进料端的上方, 所述喂料装置5的出料端设置在所述混料装置6的进料 端, 所述混料出料口设置在所述混料装置6的出料端, 所述混料轴3靠近所述混料出料口的 一端伸出所述混料筒2外对应安装有出料旋切装置7, 所述混料轴3的内部设置有内冷却系 统8; 所述混料筒2的外周侧设置有外冷却系统9; 本发明还包括外冷却系统9和内冷却系统 8。 所述混料机架1上还安装有自动控制系统, 所述混料驱动装置4、 所述内冷却系统8与所述 外冷却系统9均连接至所。
28、述自动控制系统。 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PLC自动控制箱, 所述PLC 自动控制箱对整套设备实施时时适宜控制, 对主轴转速、 水温控制实时控制。 所述混料机架 1上还安装有电力配送系统, 所述电力配送系统包括电器箱, 电器箱作为整套设备的电力配 送源。 说明书 4/11 页 7 CN 110774473 A 7 0038 所述混料筒2上位于所述混料入料口处安装有主机料斗10, 所述主机料斗10作为 受料口, 所述喂料装置5的入料端对应设置在所述主机料斗10的下方。 0039 参见图12,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喂料机构为安装在所述混料轴3外周的喂料搅龙, 所述喂料机构作为塑化胶粉强力输送关键件, 。
29、用于强制性的将塑化胶粉输送至所述混料腔 内进行混料, 并推动塑化胶粉向后端移动, 保证了混料过程的连续进行。 0040 参见图2和图12, 所述混料装置6包括均匀间隔布置在所述混料轴3外周的斜面混 料盘61, 所述斜面混料盘61通过键连接在所述混料轴3上, 所述斜面混料盘61呈一字型布置 在所述混料轴3上, 相邻两所述斜面混料盘61之间分别对应设置有一组销钉组件, 所述销钉 组件包括均匀安装在所述混料筒2的筒壁上的挤压销钉62, 所述挤压销钉62的底端伸入至 所述混料腔内。 0041 参见图6, 所述挤压销钉62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混料筒2筒壁上的安装部63, 所述 安装部63的下端设置有挤压搅。
30、拌部64, 所述挤压搅拌部64的底部伸入相邻两所述斜面混料 盘61之间, 所述挤压搅拌部64上设置有用于迎接并挤压塑化胶粉的挤料平面65; 所述挤压 搅拌部64的两端与两侧所述斜面混料盘61的端部之间分别设置有过料侧间隙, 即为图9中 的S1, 所述挤压搅拌部64的底端与所述混料轴3的外周之间设置有过料底间隙, 即为图9中 的S2。 所述过料侧间隙与所述过料底间隙的作用是给塑化胶粉流动通过的运动空间, 且保 证所述挤压搅拌部64不与所述下面混料盘及所述混料轴3之间有运动干涉。 0042 挤压销钉62的工作原理为: 0043 参见图7和图8, 由于所述挤料平面65为平面结构, 当塑化胶粉被所述斜。
31、面混料盘 61带动发生转动时, 经过所述挤料平面65时, 阻力较大, 此时所述挤料平面65会阻碍胶料快 速向后运动, 而将塑化胶粉停留在所述挤料平面65前更长时间, 然后胶料慢慢通过两侧的 所述过料侧间隙与底部的所述过料底间隙通过, 通过间隙过程中, 由所述过料侧间隙通过 的胶料, 会在所述挤压搅拌部64的端部与所述斜面混料盘61的端部之间进行剪切、 挤压, 胶 料的流动路线参见图7中箭头方向, 从图7中可知, 胶料不会轻松的从两侧的所述过料侧间 隙通过, 此时的剪切、 挤压、 混合效果均较好, 生产出来的胶料各方面机械性能均较差, 产品 质量较高; 由于剪切、 挤压、 混合的效果较好, 即在。
32、一台设备内实现一次连续性混合即可达 到满足要求的成品质量, 可以有效代替现有技术中精炼机反复挤压5-7遍的过程; 0044 挤压销钉62是完成阻尼、 剪切、 混合的重要构件, 塑化胶粉在所述斜面混料盘61与 挤压销钉62的共同作用下, 实现切搓、 挤压、 混合并产生塑化物理反应, 同时强挤压力下温 度迅速升高, 挤压销钉62与所述斜面混料盘61组成了适宜的一个空间动能状态, 促使塑化 胶粉料进一步充分完成塑化还原反应; 采用梯形结构的挤压销钉62与圆柱形结构的销钉相 比, 设计合理、 具有阻力大、 挤压力大、 动能小、 产量高等优点, 能较好的实现胶料的剪切、 挤 压与混合。 0045 所述过。
33、料侧间隙与所述过料底间隙均由所述挤料平面65向后逐渐增大, 参见图7 中S1和图8中S2。 0046 进一步地, 参见图7,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挤压搅拌部64的横截面为梯形结构, 所述 梯形结构的大端面为所述挤料平面65, 所述梯形结构的两侧腰与两侧所述斜面混料盘61的 端部之间的所述过料侧间隙逐渐增大。 由于所述过料侧间隙逐渐增大, 当胶料由所述过料 侧间隙通过, 完成剪切、 挤压后空间突然增大, 参见图7中箭头流动方向, 此时胶料可以快速 说明书 5/11 页 8 CN 110774473 A 8 向后流动通过, 不堆积在所述过料侧间隙之间, 这样就可以在短时间内, 使得更多的胶料通 过。
34、所述过料侧间隙, 去完成物料的剪切、 挤压, 进而在短时间内提高胶料的性能。 因此, 所述 过料侧间隙逐渐增大具有三方面优点, 一是可以防止在所述过料侧间隙处造成物料堆积, 防止物料通过后堵塞在所述斜面混料盘61与所述挤压搅拌部64之间, 影响设备使用性能; 二是可以使得后续的胶料均会稳定通过所述过料侧间隙, 保证短时间内提高更多胶料的性 能; 三是经过所述过料侧间隙过程中, 由于间隙较小, 此时为胶料变紧, 而通过后, 空间突然 变大, 此时胶料变松, 通过一松一紧的变化, 间歇挤压, 可以更好的提高胶料的质量。 0047 进一步地, 参见图8,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挤压搅拌部64的底端为倾。
35、斜平面66, 所述 倾斜平面66与所述混料轴3的外周之间的所述过料底间隙逐渐增大。 所述过料底间隙逐渐 增大的优点与所述过料侧间隙逐渐增大的优点相同, 当胶料由所述过滤底间隙通过, 完成 剪切、 挤压后空间突然增大, 参见图8中箭头流动方向, 此时胶料可以快速向后流动通过, 不 堆积在所述过料底间隙之间, 这样就可以在短时间内, 使得更多的胶料通过所述过料底间 隙, 去完成物料的剪切、 挤压, 进而在短时间内提高胶料的性能。 因此, 所述过料底间隙逐渐 增大具有两方面优点, 一是可以防止在所述过料底间隙处造成物料堆积, 防止物料通过后 堵塞在所述混料轴3与所述挤压搅拌部64之间, 影响设备使用。
36、性能; 二是可以使得后续的胶 料均会稳定通过所述过料底间隙, 保证短时间内提高更多胶料的性能; 三是经过所述过料 侧间隙过程中, 由于间隙较小, 此时为胶料变紧, 而通过后, 空间突然变大, 此时胶料变松, 通过一松一紧的变化, 间歇挤压, 可以更好的提高胶料的质量。 0048 所述安装部63设置为圆柱形柱体, 所述圆柱形柱体的顶端安装有安装法兰67, 参 见图6, 所述混料筒2的筒壁上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圆柱形柱体的筒壁安装孔, 所述安装法 兰67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混料筒2的筒壁上。 安装时, 挤压销钉62从外部向内插入至所述筒 壁安装孔上, 然后再通过螺栓将所述安装法兰67固定在所述混料筒2。
37、的筒壁上。 0049 挤压销钉62采用42CrMo材质, 为超高强度钢, 具有高强度和韧性, 且还具有较高的 疲劳极限和抗多次冲击能力。 0050 参见图2,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斜面混料盘61为斜面三角盘, 具有三个搅拌齿68, 当 然, 也可以根据需要选用斜面四角盘或斜面两角盘, 所述搅拌齿68上设置有倾斜的混合推 料面69, 所述混合推料面69由于倾斜结构, 一方面减少混合时塑化胶粉对所述斜面混料盘 61的阻力, 可以有效的对所述混料筒2内的塑化胶粉进行混合, 且提高所述斜面混料盘61和 所述混料轴3的使用寿命; 另一方面由于通过所述混合推料面69可以有效将物料从前侧推 至后侧, 具有促。
38、进塑化胶粉向后运动的作用。 对应的, 一组所述销钉组件对应包括三个所述 挤压销钉62, 三个所述挤压销钉62均匀分布在所述混料筒2的筒壁上, 所述挤压销钉62的顶 端通过安装法兰67固定安装在所述混料筒2的筒壁上, 所述挤压销钉62的底端伸入至所述 混料腔内靠近所述混料轴3表面, 但所述挤压销钉62的底端与所述混料轴3之间具有间隙, 不会影响到所述混料轴3的转动, 所述斜面混料盘61的外端与所述混料轴3的内壁之间具有 间隙, 不会影响到所述斜面混料盘61的转动。 0051 参见图3和图10, 所述出料旋切装置7包括封堵在所述混料筒2的出料端的分体出 料盘71, 所述分体出料盘71的外端对应设置。
39、有安装在所述混料轴3上的旋切刀72, 所述旋切 刀72通过键连接在所述混料轴3上, 可以随着所述混料轴3转动, 所述混料轴3上安装有抵靠 在所述旋切刀72外侧的锁紧螺母73, 所述混料轴3上设置有与所述锁紧螺母73配合的螺纹 说明书 6/11 页 9 CN 110774473 A 9 段一, 所述锁紧螺母73螺纹连接在所述混料轴3上, 通过所述锁紧螺母73用于定位所述旋切 刀72的外侧。 0052 参见图4, 所述分体出料盘71包括至少两块出料板74, 所有所述出料板74共同拼接 构成圆环盘体, 拼接后的圆环盘体的结构与现有技术中整块的出料盘外形相同, 区别仅在 于拼接后的圆环盘体不是一个整体。
40、结构, 而是一个具有连接缝的可拆分的结构, 在此所述 连接缝非常小, 不会影响所述分体出料盘71整体的强度; 任一所述出料板74的表面均布有 若干的料孔75, 所述料孔75作为混料出料口用于通过胶料, 所有所述料孔75共同围合形成 圆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中的料孔75分布方式相同; 任一所述出料板74的边缘均布有若干的 螺栓安装孔76, 所有所述螺栓安装孔76共同围合形成圆形, 与现有技术中的料孔75分布方 式相同, 所述螺栓安装孔76截面呈 “T” 字型。 所述料孔75为弧形孔、 圆形孔或异性孔, 在本实 施例中, 所述料孔75为弧形孔, 当然可根据物料成型形状进行选择。 0053 在本实施例。
41、中, 所述分体出料盘71包括两块所述出料板74, 采用两块结构, 当然也 可以采用三块、 四块或更多, 但是采用两块相比与其他更多块, 具有加工容易、 安装与定位 简单、 强度高等优点。 由于所述分体出料盘71采用多块设置, 因此在拆卸时, 无需如现有技 术中一样, 必须将所述分体出料盘71从所述混料轴3上整体穿过, 而是仅将各个单块的所述 出料板74分别拆卸下来即可。 所述螺栓安装孔76用于安装所述出料板74, 采用均布方式布 置, 使得拼接后的所述分体出料盘71安装时, 不需要受安装方向限制。 0054 任一所述出料板74的边缘均布有若干的顶出孔77, 所有所述顶出孔77共同围合形 成圆形。
42、。 所述顶出孔77的设置用于方便所述出料板74的拆卸, 拆卸时, 首先将安装在所述螺 栓安装孔76内的螺栓旋出, 然后再采用螺钉旋进所述顶出孔77, 慢慢将所述出料板74顶出, 方便了所述出料板74的拆卸。 0055 所述混料轴3上还安装有抵靠在所述旋切刀72内侧的定位块78, 所述混料轴3上还 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块78配合的螺纹段二, 所述定位块78螺纹连接在所述混料轴3上, 通过所 述定位块78用于定位所述旋切刀72的内侧, 所述定位块78的外周面与所述圆环盘体的内环 面配合, 所述定位块78的位于所述圆环盘体的内环内, 所述定位块78的外端伸出所述分体 出料盘71表面外, 使得所述圆环盘体。
43、的外表面与所述旋切刀72的内表面之间具有一定间 隙, 为胶料排出提供空间, 通过此间隙控制排出的胶料的成型长度, 以适应材料不同的状态 和大小。 所述定位块78的外周面与所述圆环盘体的内环面间隙配合, 共同封堵在所述混料 筒2的外部, 两者之间采用间隙配合方式防止内部的胶料从配合处排出, 所述定位块78与所 述锁紧螺母73将所述旋切刀72定位, 对应安装在所述分体出料盘71的外侧, 用于实现所述 分体出料盘71与所述旋切刀72的配合。 0056 参见图5, 所述旋切刀72的外周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料孔75对应的旋切齿79, 所述旋 切齿79的内端设置有旋切刃, 所述旋切刃上设置有朝向旋转方向后部倾。
44、斜的旋切导料面 710; 所述旋切刀72转动过程中, 所述旋切刃会将由所述料孔75内挤压出来的胶料切断, 所 述旋切导料面710作为排料口, 切断过程中的胶料会沿着旋切导料面710运动, 可以保证切 割的稳定性、 锋利性以及成型状态。 所述混料筒2的外部还固定安装有出料嘴711, 所述出料 嘴711位于所述分体出料盘71的下方, 即所述混料出料口的下方, 同时位于落料输送机构的 落料口的上方, 用于承接被切断后的胶料, 并将胶料引导至落料输送机构上。 0057 所述旋切刀72为双刃盘式旋切刀72、 三刃盘式旋切刀72或四刃盘式旋切刀72。 在 说明书 7/11 页 10 CN 11077447。
45、3 A 10 本实施例中, 所述旋切刀72为四刃盘式旋切刀72, 当然, 可也根据需要选用双刃盘式旋切刀 72或三刃盘式旋切刀72; 其中, 四刃盘式旋切刀72的出料细碎; 双刃盘式旋切刀72的出料较 粗大; 三刃盘式旋切刀72的出料居中, 也根据实际使用需要选用适合的。 0058 轴承座通过轴承支架连接在所述混料机架1上, 所述轴承支架上设置有利于操作 所述锁紧螺母73、 所述旋切刀72、 所述分体出料盘71的避让区, 所述避让区的设置可以方便 操作者手部伸入对所述分体出料盘71进行操作。 0059 出料旋切装置7的工作原理为: 0060 所述分体出料盘71与所述旋切刀72是完成预期材料状态。
46、的一组构件, 工作时, 所 述混料轴3发生转动, 会带动所述旋切刀72转动, 将由所述分体出料盘71上所述料孔75出料 的胶料切断, 完成出料过程; 0061 安装时, 通过所述锁紧螺母73与所述定位块78可以调整所述旋切刀72与所述分体 出料盘71之间的间隙, 所述锁紧螺母73与所述定位块78作为满足切刀定位及间隙调整的机 件, 可进行间隙调整, 以适应材料不同的状态和大小, 达到合适的旋切间隙; 0062 由于所述分体出料盘71是可分离的, 并且通过螺栓可拆卸安装在混料机架1上, 在 停电或特殊情况下停机时, 首先向后旋出所述锁紧螺母73, 然后向后推动所述旋切刀72, 将 所述锁紧螺母7。
47、3与所述旋切刀72都退离所述分体出料盘71, 此时, 将各个所述出料板74分 别由所述混料机架1上拆卸下来, 等待有电后再次开机运行, 此时硬化的胶料会在斜面混料 盘61推动下通过所述混料筒2的出料端排出来, 当硬化的胶料全部排出完成后, 再将各个所 述出料板74分别安装上, 同时再将所述旋切刀72和所述锁紧螺母73安装, 安装完成后, 可以 加入新的塑化胶粉进行混合; 清理过程中, 不再需要将轴承座拆卸下来, 而是利用所述混料 轴3的转动, 自动将硬化的胶料排出, 采用此种方式, 无需专职操作人员, 省时省力, 而且更 加容易的清除掉机内的硬化胶料, 避免清除困难、 清除不干净等问题; 具有。
48、结构简单, 设计 合理, 组装方便, 成本低, 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0063 参见图1和图13, 所述混料驱动装置4包括混料电机41, 所述混料电机41的动力端 通过弹性柱销联轴器42连接有混料减速机43, 所述混料减速机43的输出端通过十字滑块联 轴器44连接至所述混料轴3。 所述混料电机41与所述混料减速机43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混料 机架1上, 所述混料减速机43的作用是增大扭矩、 满足转速要求; 所述弹性柱销联轴器42是 缓冲连接件; 所述混料电机41是原动机; 所述混料电机41、 所述混料减速机43、 所述弹性柱 销联轴器42、 所述十字滑块联轴器44均为现有技术, 属于本领域普通工程技。
49、术人员所公知 的, 在此不再赘述。 工作时, 所述混料电机41通过所述弹性柱销联轴器42、 所述混料减速机 43、 所述十字滑块联轴器44将动力传递至所述混料轴3上, 用于实现胶粉的混合。 0064 参见图1, 本发明还包括冷却系统, 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包覆在混料筒2外壁上的外 冷却系统9和/或设置在混料轴3内部的内冷却系统8, 所述混料筒2内的热量通过所述混料 筒2外壁传递至所述外冷却系统9进行热量的外部交换和/或所述混料筒2内的热量通过所 述混料轴3外壁传递至所述内冷却系统8进行热量的内部交换。 0065 冷却系统可以有三种使用方案: 一是单独使用内冷却系统8, 所述混料筒2内的热 量通过所。
50、述混料轴3外壁传递至所述内冷却系统8进行热量的内部交换; 二是单独使用外冷 却系统9, 所述混料筒2内的热量通过所述混料筒2外壁传递至所述外冷却系统9进行热量的 外部交换; 三是内冷却系统8与外冷却系统9组合使用, 所述混料筒2内部的热量同时通过外 说明书 8/11 页 11 CN 110774473 A 11 部交换和内部交换。 0066 组合使用时, 所述混料筒2内的热量通过所述外冷却系统9向外传递, 所述混料筒2 内的热量通过所述内冷却系统8向内传递, 所述外冷却系统9与所述内冷却系统8结合, 所述 混料筒2内胶粉可通过两个方向实现热量传递, 保证所述混料筒2内的胶料都能得到充分且 均匀。
- 内容关键字: 塑化 强制 混合
输液杆的线缆伸缩结构.pdf
环境大气粉尘采样仪.pdf
降低虾苗孵化水中氨氮含量的装置.pdf
高压线圈浇注模具.pdf
反应釜控温系统.pdf
金属锂浇铸装置.pdf
医用输液管加热保温装置.pdf
螺杆钻具清洗装置.pdf
多功能布料收卷装置.pdf
用于图书馆的高处夹持取书装置.pdf
智能化接触网几何参数测量仪.pdf
便携式环境检测仪.pdf
便于安装的防结垢环保矿用管材.pdf
曝气生物滤池除磷装置.pdf
基于睡眠感知的音乐振动理疗仪.pdf
钢板建材加工的激光切割装置.pdf
毫米波被动辐射成像测距装置.pdf
医用分叶球囊.pdf
基于波码通信的分层注水执行装置.pdf
折合型保鲜膜切割滑刀.pdf
注塑件自动化生产设备及其智能调控方法.pdf
书本包装设备.pdf
道路桥梁施工用测量辅助工具.pdf
作物种植地膜拆除装置.pdf
水平放置的可搬运激光稳频腔的安装结构.pdf
气体静压转台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气体静压转台.pdf
数据要素处理方法和装置.pdf
用于组装气雾剂产品的组装设备.pdf
老年人用吞咽障碍康复训练设备.pdf
全液晶仪表故障报警存储系统及方法.pdf
木通皂苷D在制备抗骨骼肌萎缩、肌病药物中的应用.pdf
不依赖地图信息的车辆轨迹预测方法.pdf
制动灯驱动控制装置.pdf
用于数字喷墨印刷的后处理溶液.pdf
用于模块化自绝缘馈电线的拾取设备.pdf
阴道切开术杯状结构和包括同样杯状结构的宫内操纵器.pdf
用于协调无菌灭菌与无菌包装填充速率的方法和系统.pdf
停车辅助装置、停车辅助方法以及程序.pdf
超声筛选的设备和方法.pdf
含番茄红素的水包油型乳液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pdf
作为冲击梁中的距离保持体的有机片材.pdf
用于微流体系统的可置换盒体.pdf
储冰槽平台雪柜.pdf
一种小推车.pdf
装有照明灯的扳手.pdf
方弯头倒圆角工装.pdf
一种消防斧.pdf
超声波凝胶片组件.pdf
具有可重组座椅的自主车辆.pdf
雨伞脱水装置.pdf
一种分层桌子.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