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速器定子分选系统.pdf
《缓速器定子分选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缓速器定子分选系统.pdf(20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1202386.3 (22)申请日 2019.11.29 (71)申请人 江苏汤臣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地址 226500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江安镇 镇中居21组 (原中瑞门卫) (72)发明人 顾国进周海飞朱亮亮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316 代理人 滑春生 (51)Int.Cl. B07C 5/34(2006.01) B07C 5/02(2006.01) B07C 5/36(2006.01) B41J 3/44(2006.。
2、01) B41J 3/407(2006.01) B41J 2/01(2006.01) B41J 25/308(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缓速器定子分选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速器定子分选系统, 包括 一分选支架, 在分选支架上安装有一圆盘状分选 平台, 沿着分选平台的圆周方向依次分布有上料 单元、 油阻检测单元、 清洁单元、 喷码单元、 下料 单元, 所述分选平台的上表面上活动安装有数个 沿着分选平台的圆周方向分布的工件定位座, 所 述分选平台由一旋转机构驱动进行转动, 并带动 工件定位座在各个单元之间进行周转。 本发明的 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分选系统, 利用分选平台。
3、、 上 料单元、 油阻检测单元、 清洁单元、 喷码单元、 下 料单元之间的配合, 从而实现了工件的油阻检 测、 清洁、 喷码、 分类的自动化进行, 无需人工操 作与周转, 非常的方便, 提高了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 附图8页 CN 110882942 A 2020.03.17 CN 110882942 A 1.一种缓速器定子分选系统, 缓速器定子包括一圆盘状的定子盘主体, 在定子盘主体 的中心具有一安装通孔, 在定子盘主体上位于安装通孔的圆周外侧开有若干油孔, 在定子 盘主体的圆周外侧分布有三个固定耳板, 其特征在于: 分选系统包括 一分选支架, 在分选支架上安装有一圆盘状分选。
4、平台, 沿着分选平台的圆周方向依次 分布有上料单元、 油阻检测单元、 清洁单元、 喷码单元、 下料单元, 所述分选平台的上表面上 活动安装有数个沿着分选平台的圆周方向分布的工件定位座, 所述分选平台由一旋转机构 驱动进行转动, 并带动工件定位座在各个单元之间进行周转; 所述上料单元包括上料输送组件、 上料机器人, 在上料机器人上安装有上料夹爪; 所述油阻检测单元包括位于工件定位座上方的油阻检测压盘以及位于工件定位座下 方的定心轴, 所述油阻检测压盘由升降机构驱动上下升降从而靠近或远离工件定位座, 在 油阻检测压盘内具有一油腔, 在油阻检测压盘的底面具有一个与油腔相连通的出油口, 在 分选平台上。
5、位于各个工件定位座处还设置有出油孔, 所述油阻检测压盘的油腔与循环供油 机构相连, 所述定心轴由第二升降缸驱动插入定子盘主体的安装通孔内; 所述清洁单元包括位于工件定位座上方的清洁风罩, 该清洁风罩安装在一清洁支架 上, 并由安装在清洁支架上的第三升降缸驱动上下升降从而靠近或远离工件定位座, 所述 清洁风罩的上端具有一进风口, 该进风口通过一供风管与一供风源相连; 所述喷码单元包括位于分选平台旁侧的喷码机, 在喷码机上活动连接有一喷码头, 所 述喷码头正对着工件定位座; 所述下料单元包括下料托盘、 下料机器人, 所述下料托盘有数个, 并列分布在分选平台 的旁侧, 在下料机器人上安装有下料夹爪。。
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速器定子分选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件定位座包括一工 件定位盘, 工件定位盘的底端通过数个直线轴承安装在分选平台上, 在工件定位盘的上端 面上安装有三个呈品字形分布的工件定位块, 所述工件定位块呈弧形状, 且三个工件定位 块的所在圆为同一圆, 所述工件定位块的内壁为自上而下逐渐向工件定位盘的中心方向靠 近的斜面, 在相邻的两个工件定位块之间留有容定子的固定耳板放入的空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速器定子分选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一安装 在分选支架上的凸轮分割器, 所述凸轮分割器的顶端与分选平台的中心相连接, 所述凸轮 分割器由安装在分选支架上。
7、的旋转电机驱动进行转动, 并带动分选平台进行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速器定子分选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料输送组件包括一 上料输送支架, 在上料输送支架的两侧安装有一上料输送辊, 在上料输送辊的两侧均安装 有一上料输送链轮, 两个上料输送辊上位于同一侧的两个上料输送链轮之间通过一上料输 送链条联结实现联动, 在两个上料输送链条上沿着工件的输送方向并列分布有若干的工件 托板, 所述工件托板呈圆盘状, 在工件托板的上端面的外侧开有一环形凹槽, 使得工件托板 整体呈倒T形状, 所述工件托板的底端连接有一输送导向块, 输送导向块底端的两侧均通过 一对L形连接板分别与两个上料输送链条的内侧。
8、相连, 在上料输送支架的上端面的两侧均 设置有一上料输送支架中心轴线方向延伸的导向板, 且两个导向板共同配合形成一对输送 导向块进行导向的导向输送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速器定子分选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机构为: 在分选 平台的旁侧设置有一油阻检测支架, 在油阻检测支架上安装有第一升降缸, 在第一升降缸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0882942 A 2 的活塞杆的底端连接有一升降盘, 在升降盘上位于第一升降缸的四周还设置有数个第一升 降导向杆, 油阻检测压盘安装在升降盘的底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速器定子分选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循环供油机构包括位 于。
9、分选平台旁侧的供油箱、 位于分选平台下方的第一回油箱、 第二回油箱, 所述供油箱通过 一供油管道与油阻检测压盘的油腔相连通, 所述第一回油箱位于油阻检测压盘的下方, 第 一回油箱为一上端开口的空心长方体结构, 第一回油箱通过第一回油管道与供油箱相连, 定心轴安装于第一回油箱内, 且定心轴的顶端从第一回油箱的顶端伸出, 所述第一回油箱 由第二升降缸驱动进行上下升降, 并带动定心轴上下升降, 在第一回油箱的底端位于第二 升降缸的四周还设置有数个第二升降导向杆, 所述第二回油箱位于清洁风罩的下方, 第二 回油箱的顶端具有一回油口, 在回油口处连接有一漏斗状回油罩, 所述第二回油箱通过第 二回油管道与。
10、供油箱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缓速器定子分选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心轴的外侧还 套装有一工件顶板, 工件顶板呈圆筒状, 工件顶板的内壁通过数个连接板与定心轴的外壁 相固定, 所述定心轴的顶端从工件顶板的顶端伸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速器定子分选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码机与喷码头之间 的连接为: 喷码机安装在一喷码支架上, 在喷码支架上位于喷码机的旁侧还具有一竖直向 上延伸的喷码头安装柱, 在喷码头安装柱上安装有一水平设置的第一连接板, 所述喷码头 安装柱上具有一竖直设置的T形状安装导槽, 同时在第一连接板上具有一对上下并列分布 的安装孔, 通过一对T形螺栓与螺母。
11、配合实现第一连接板与喷码头安装柱的活动连接, 在喷 码头的尾端还连接有第二连接板, 第二连接板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与第一连接板活动连 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速器定子分选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料托盘分布在上料 输送组件的旁侧, 上料机器人与下料机器人为同一机器人, 上料夹爪与下料夹爪为同一夹 爪。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0882942 A 3 一种缓速器定子分选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汽车定子加工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缓速器定子分选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汽车缓速器是通过控制电路给定子总成的励磁线圈通电, 产生磁场, 转子总成随 车辆传动部分高速旋转。
12、, 切割磁力线, 产生反向力矩, 使车辆减速。 根据其工作原理的不同, 汽车缓速器可分为发动机缓速装置、 液力缓速器、 电涡轮缓速器、 电机缓速装置和空气动力 缓速装置等典型结构形式。 根据制动转矩作用形式的不同, 汽车缓速器可分为一级缓速器 (作用在变速箱前端的缓速器) 和二级缓速器 (作用在变速箱后端的缓速器) 。 0003 液力缓速器作为一种车辆辅助制动装置, 由于其能够为车辆提供持续的、 无磨损 的制动力矩, 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大、 中型车辆上, 为车辆的安全行驶提供了重要保障。 液力 缓速器的工作腔主要由转子与定子构成, 其中定子固定在液力缓速器的壳体上, 转子与车 辆的传动轴相连, 。
13、液力缓速器的工作液入口布置在定子叶片中间, 工作液出口布置在循环 圆的外侧, 并且定子必须有至少一个叶片布置有气孔。 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 转子随着传动 轴一直转动, 当需要液力缓速器输出转矩时, 工作液由工作液入口进入工作腔, 工作腔内的 气体通过气孔排出, 工作液通过转子与定子的作用输出转矩, 从而调节车速, 因此在液力缓 速器的工作过程中需要三个通道, 分别为进排气通道、 工作液入口通道和工作液出口通道。 0004 目前, 在液力缓速器中的定子加工的过程中, 由于其在工作时, 时需要涉及到工作 液的流通的, 而定子作为液力缓速器其中的一个部件, 也是作为工作液流通的一个过渡部 件, 因此。
14、, 也需要在定子上开对应的油孔, 以方便工作液的流通, 而在定子上开设油孔后, 由 于油孔的孔径的大小的不同, 油孔的油阻也不相同, 在后续进行包装时, 需要根据不同的油 阻进行分类包装。 现有的分装方式是: 先将批量的定子成品送至油阻测试工序处, 对定子油 孔的油阻进行检测, 然后, 由工作人员根据测试的结果, 将定子进行打码标识后, 放在周转 车上进行周转, 由人工将周转车转运至清理工序处, 将残留在定子中的油液进行清理干净 后, 再由人工根据定子表面不同的标识进行分类装箱, 整个分装过程, 需要使用到大量的人 力、 物力, 人工劳动强度大, 工作效率不高, 而且, 人工在进行检测与打码的。
15、过程中, 容易出 现偏差, 即实际打的码与检测结果不一致的现象。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根据定子油阻的不同进行筛分的 缓速器定子分选系统。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缓速器定子分选系统, 缓速器定 子包括一圆盘状的定子盘主体, 在定子盘主体的中心具有一安装通孔, 在定子盘主体上位 于安装通孔的圆周外侧开有若干油孔, 在定子盘主体的圆周外侧分布有三个固定耳板, 其 创新点在于: 分选系统包括 一分选支架, 在分选支架上安装有一圆盘状分选平台, 沿着分选平台的圆周方向依次 说明书 1/9 页 4 CN 110882942 A 4。
16、 分布有上料单元、 油阻检测单元、 清洁单元、 喷码单元、 下料单元, 所述分选平台的上表面上 活动安装有数个沿着分选平台的圆周方向分布的工件定位座, 所述分选平台由一旋转机构 驱动进行转动, 并带动工件定位座在各个单元之间进行周转; 所述上料单元包括上料输送组件、 上料机器人, 在上料机器人上安装有上料夹爪; 所述油阻检测单元包括位于工件定位座上方的油阻检测压盘以及位于工件定位座下 方的定心轴, 所述油阻检测压盘由升降机构驱动上下升降从而靠近或远离工件定位座, 在 油阻检测压盘内具有一油腔, 在油阻检测压盘的底面具有一个与油腔相连通的出油口, 在 分选平台上位于各个工件定位座处还设置有出油孔。
17、, 所述油阻检测压盘的油腔与循环供油 机构相连, 所述定心轴由第二升降缸驱动插入定子盘主体的安装通孔内; 所述清洁单元包括位于工件定位座上方的清洁风罩, 该清洁风罩安装在一清洁支架 上, 并由安装在清洁支架上的第三升降缸驱动上下升降从而靠近或远离工件定位座, 所述 清洁风罩的上端具有一进风口, 该进风口通过一供风管与一供风源相连; 所述喷码单元包括位于分选平台旁侧的喷码机, 在喷码机上活动连接有一喷码头, 所 述喷码头正对着工件定位座; 所述下料单元包括下料托盘、 下料机器人, 所述下料托盘有数个, 并列分布在分选平台 的旁侧, 在下料机器人上安装有下料夹爪。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工件定。
18、位座包括一工件定位盘, 工件定位盘的底端通过数个直线 轴承安装在分选平台上, 在工件定位盘的上端面上安装有三个呈品字形分布的工件定位 块, 所述工件定位块呈弧形状, 且三个工件定位块的所在圆为同一圆, 所述工件定位块的内 壁为自上而下逐渐向工件定位盘的中心方向靠近的斜面, 在相邻的两个工件定位块之间留 有容定子的固定耳板放入的空隙。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一安装在分选支架上的凸轮分割器, 所述凸轮分割 器的顶端与分选平台的中心相连接, 所述凸轮分割器由安装在分选支架上的旋转电机驱动 进行转动, 并带动分选平台进行旋转。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上料输送组件包括一上料输送支架,。
19、 在上料输送支架的两侧安装 有一上料输送辊, 在上料输送辊的两侧均安装有一上料输送链轮, 两个上料输送辊上位于 同一侧的两个上料输送链轮之间通过一上料输送链条联结实现联动, 在两个上料输送链条 上沿着工件的输送方向并列分布有若干的工件托板, 所述工件托板呈圆盘状, 在工件托板 的上端面的外侧开有一环形凹槽, 使得工件托板整体呈倒T形状, 所述工件托板的底端连接 有一输送导向块, 输送导向块底端的两侧均通过一对L形连接板分别与两个上料输送链条 的内侧相连, 在上料输送支架的上端面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上料输送支架中心轴线方向延伸 的导向板, 且两个导向板共同配合形成一对输送导向块进行导向的导向输送通道。
20、。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升降机构为: 在分选平台的旁侧设置有一油阻检测支架, 在油阻检 测支架上安装有第一升降缸, 在第一升降缸的活塞杆的底端连接有一升降盘, 在升降盘上 位于第一升降缸的四周还设置有数个第一升降导向杆, 油阻检测压盘安装在升降盘的底 端。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循环供油机构包括位于分选平台旁侧的供油箱、 位于分选平台下 方的第一回油箱、 第二回油箱, 所述供油箱通过一供油管道与油阻检测压盘的油腔相连通, 所述第一回油箱位于油阻检测压盘的下方, 第一回油箱为一上端开口的空心长方体结构, 说明书 2/9 页 5 CN 110882942 A 5 第一回油箱通过第一回油管。
21、道与供油箱相连, 定心轴安装于第一回油箱内, 且定心轴的顶 端从第一回油箱的顶端伸出, 所述第一回油箱由第二升降缸驱动进行上下升降, 并带动定 心轴上下升降, 在第一回油箱的底端位于第二升降缸的四周还设置有数个第二升降导向 杆, 所述第二回油箱位于清洁风罩的下方, 第二回油箱的顶端具有一回油口, 在回油口处连 接有一漏斗状回油罩, 所述第二回油箱通过第二回油管道与供油箱相连。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定心轴的外侧还套装有一工件顶板, 工件顶板呈圆筒状, 工件顶板 的内壁通过数个连接板与定心轴的外壁相固定, 所述定心轴的顶端从工件顶板的顶端伸 出。 0013 进一步的, 所述喷码机与喷码头之间。
22、的连接为: 喷码机安装在一喷码支架上, 在喷 码支架上位于喷码机的旁侧还具有一竖直向上延伸的喷码头安装柱, 在喷码头安装柱上安 装有一水平设置的第一连接板, 所述喷码头安装柱上具有一竖直设置的T形状安装导槽, 同 时在第一连接板上具有一对上下并列分布的安装孔, 通过一对T形螺栓与螺母配合实现第 一连接板与喷码头安装柱的活动连接, 在喷码头的尾端还连接有第二连接板, 第二连接板 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与第一连接板活动连接。 0014 进一步的, 所述下料托盘分布在上料输送组件的旁侧, 上料机器人与下料机器人 为同一机器人, 上料夹爪与下料夹爪为同一夹爪。 0015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分选。
23、系统, 利用分选平台、 上料单元、 油阻检测单元、 清洁单元、 喷码单元、 下料单元之间的配合, 从而实现了工件的油阻检测、 清洁、 喷码、 分类 的自动化进行, 无需人工操作与周转, 非常的方便, 提高了工作效率, 而且整个分选过程均 为自动化工作, 也就避免了人工筛分过程中产生的偏差现象。 0016 工件定位座的设计, 工件定位盘采用直线轴承的配合安装在分选平台上, 使得工 件定位盘能够具备一定范围的上下运动, 采用呈品字形分布的三个工件定位块来共同对工 件进行定位, 确保了工件定位的稳定。 0017 旋转机构的设计, 采用分割器与旋转电机的配合来实现分选平台的输送, 从而确 保了分选平台。
24、单次固定角度的旋转。 0018 上料输送组件的设计, 采用工件托板、 输送导向块、 导向板之间的配合, 确保了工 件的定位输送, 避免相邻工件之间产生干涉, 同时也确保了工件输送的稳定, 避免在输送过 程中出现跑偏的现象。 0019 循环供油机构的设计, 采用供油箱、 第一回油箱、 第二回油箱之间的配合, 从而将 油阻检测过程中与清洁过程中产生的油液进行回收利用, 节约成本。 0020 对于定心轴的外侧设置的工件顶板, 则是为了在对工件进行油阻测试时, 利用工 件顶板将工件定位座整体向上顶出一定距离, 使得工件定位座脱离分选平台, 避免油阻检 测时, 在压紧工件时, 工件定位座直接作用在分选平。
25、台上, 而造成带动分选平台的分割器的 损伤, 影响到分割器的使用寿命及分割旋转的精准度。 0021 喷码机与喷码头之间的连接, 采用喷码头安装柱、 第一连接板、 第二连接板之间的 配合, 使得喷码头可以实现上下升降的调节以及不同角度的调节, 以方便喷码头与工件进 行配合。 0022 通过将下料托盘分布在上料输送组件的旁侧, 对于上料机器人与下料机器人可以 采用一个机器人就可以实现, 减少了所需的机器人与夹爪的数量, 降低了成本。 说明书 3/9 页 6 CN 110882942 A 6 附图说明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4 图1为本发明的缓速器定。
26、子分选系统的示意图。 0025 图2为本发明的缓速器定子分选系统的正视图。 0026 图3为本发明中上料输送组件的示意图。 0027 图4为本发明中上料输送组件的侧视图。 0028 图5为本发明中分选平台的示意图。 0029 图6为本发明中分选平台的正视图。 0030 图7为本发明中油阻检测单元的示意图。 0031 图8为本发明中油阻检测单元的正视图。 0032 图9为本发明中喷码单元的示意图。 0033 图10为本发明中喷码单元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 但并不因此将本发 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0035 如图1-图10。
27、所示的一种缓速器定子分选系统, 缓速器定子包括一圆盘状的定子盘 主体1, 在定子盘主体1的中心具有一安装通孔11, 在定子盘主体1上位于安装通孔11的圆周 外侧开有若干油孔13, 在定子盘主体1的圆周外侧分布有三个固定耳板12。 0036 分选系统包括 一分选支架2, 在分选支架2上安装有一圆盘状分选平台21, 沿着分选平台21的圆周方 向依次分布有上料单元、 油阻检测单元、 清洁单元、 喷码单元、 下料单元。 0037 如图6、 图7所示的示意图可知, 在分选平台21的上表面上活动安装有四个沿着分 选平台21的圆周方向等距分布的工件定位座, 工件定位座包括一工件定位盘22, 工件定位 盘22。
28、的底端通过四个呈矩形状分布的直线轴承23安装在分选平台21上, 工件定位盘22的底 端通过螺钉与直线轴承34的内圈相固定, 直线轴承23的外圈固定在分选平台21上, 工件定 位盘22采用直线轴承23的配合安装在分选平台上, 使得工件定位盘22能够具备一定范围的 上下运动, 为后续工件定位盘22需要进行向上运动提供了基础。 0038 在工件定位盘22的上端面上安装有三个呈品字形分布的工件定位块24, 工件定位 块24呈弧形状, 且三个工件定位块24的所在圆为同一圆, 工件定位块24的内壁为自上而下 逐渐向工件定位盘的中心方向靠近的斜面, 在相邻的两个工件定位块24之间留有容定子的 固定耳板12放。
29、入的空隙, 采用呈品字形分布的三个工件定位块24来共同对工件进行定位, 确保了工件定位的稳定, 并且工件定位块24的内壁采用斜面的方式, 从而还能够在工件放 入工件定位块24时对其进行导向。 0039 分选平台21由一旋转机构驱动进行转动, 并带动工件定位座在各个单元之间进行 周转, 旋转机构包括一安装在分选支架2上的凸轮分割器25, 凸轮分割器25的输出端的顶端 与分选平台2的中心相连接, 凸轮分割器25由安装在分选支架2上的旋转电机26驱动进行转 动, 并带动分选平台21进行旋转。 旋转机构的设计, 采用凸轮分割器25与旋转电机26的配合 来实现分选平台21的输送, 从而确保了分选平台21。
30、单次固定角度的旋转。 说明书 4/9 页 7 CN 110882942 A 7 0040 上料单元包括上料输送组件、 上料机器人3, 在上料机器人3上安装有上料夹爪。 在 本实施例中, 上料机器人3为现有市场上常用的机器人, 上料夹爪为现有市场上常用的气动 夹爪或电动夹爪, 两者均为现有技术, 其具体结构与工作原理在此就不再详述。 0041 如图3、 图4所示的示意图可知, 上料输送组件包括一上料输送支架31, 上料输送支 架31的底端通过四根立柱32在支撑, 该上料输送支架31向靠近分选平台21的方向延伸, 在 上料输送支架31的顶端的中部位置具有一沿着上料输送支架31的长轴方向延伸的矩形开。
31、 口, 在上料输送支架31的长轴方向的两侧均安装有一上料输送辊33, 上料输送辊33的两侧 均通过轴承与轴承座的配合安装在上料输送支架31上, 在上料输送辊33的两侧均安装有一 上料输送链轮, 上料输送链轮与上料输送辊33之间固定连接, 两个上料输送辊上位于同一 侧的两个上料输送链轮之间通过一上料输送链条33联结实现联动, 其中任意个上料输送辊 33由安装在上料输送支架31上的上料输送电机34带动进行转动, 并实现两个上料输送链条 33的同步输送。 0042 在两个上料输送链条33上沿着工件的输送方向并列分布有若干的工件托板35, 工 件托板35呈圆盘状, 在工件托板35的上端面的外侧开有一环。
32、形凹槽, 使得工件托板35整体 呈倒T形状, 采用这样的设计使得定子工件能够稳定的固定在工件托板35上, 而不会在输送 过程中出现从工件托板35上掉落或发生倾斜的现象, 工件托板35的底端连接有一输送导向 块36, 该输送导向块36呈矩形状, 在上料输送支架31的上端面位于开口处的两内侧壁上均 设置有一上料输送支架31中心轴线方向延伸的导向板38, 导向板38为由一水平板及一竖直 板共同构成的7字形结构板, 导向板38的水平板与上料输送支架31之间固定而成, 两个导向 板38的竖直板共同配合形成一对输送导向块38进行导向的矩形状导向输送通道, 在输送导 向块36与导向板38的竖直板之间留有间隙。
33、, 输送导向块36底端的两侧均通过一对L形连接 板37分别与两个上料输送链条33的内侧相连。 上料输送组件的设计, 采用工件托板35、 输送 导向块36、 导向板38之间的配合, 确保了工件的定位输送, 避免在输送时相邻工件之间产生 干涉, 同时也确保了工件输送的稳定, 避免工件在输送过程中出现跑偏的现象。 0043 如图7、 图8所示的示意图可知, 油阻检测单元包括位于工件定位座上方的油阻检 测压盘41以及位于工件定位座下方的定心轴42, 油阻检测压盘41由升降机构驱动上下升降 从而靠近或远离工件定位座, 定心轴42的顶端具有导角结构, 从而方便定心轴42与定子工 件进行定心配合, 而且在定。
34、心轴42与定子工件定心配合后, 也能够对定子工件中心的安装 通孔11起到封堵的作用, 避免在进行油阻检测时, 油液从定子工件中心的安装通孔11内通 过而影响到检测结果。 0044 升降机构为: 在分选平台21的旁侧设置有一油阻检测支架43, 油阻检测支架43为 一由竖直支架与水平支架共同构成的7字形结构, 在油阻检测支架43的水平支架上安装有 第一升降缸44, 第一升降缸44固定在水平支架的上端面上, 第一升降缸44的活塞杆的底端 从水平支架上穿过后连接有一升降盘45, 在升降盘45上位于第一升降缸44的四周还设置有 四个呈矩形状分布的第一升降导向杆46, 第一升降导向杆46的底端固定在升降盘。
35、45的上端 面上, 第一升降导向杆46的顶端从水平支架上穿过后伸至水平支架的上方, 在水平支架上 还设置有与第一升降导向杆46相一一对应配合的第一导向套47, 第一导向套47固定在水平 支架上, 在第一导向套47内具有容第一升降导向杆46穿过的通孔, 采用四个第一升降导向 杆46的配合, 从而在升降盘45进行上下升降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导向, 确保升降盘45上下升 说明书 5/9 页 8 CN 110882942 A 8 降的稳定, 避免其出现跑偏的现象, 油阻检测压盘41安装在升降盘45的底端。 0045 在油阻检测压盘41内具有一油腔, 在油阻检测压盘41的底面具有一个与油腔相连 通的出油口,。
36、 在分选平台21上位于各个工件定位座处还设置有出油孔, 同时在工件定位盘 22上也具有一出油孔, 且分选平台21上的出油孔的孔径大于工件定位盘22上的出油孔的孔 径, 油阻检测压盘41的油腔与循环供油机构相连, 定心轴42由第二升降缸48驱动插入定子 盘主体1的安装通孔11内。 0046 循环供油机构包括位于分选平台21旁侧的供油箱49、 位于分选平台21下方的第一 回油箱401、 第二回油箱402。 0047 供油箱49的顶端通过一供油管道403与油阻检测压盘41的油腔相连通, 供油管道 403从竖直支架上穿过后与油阻检测压盘41相连, 且供油管道403为软管, 在供油箱49的顶 端还安装有。
37、一供油泵404。 0048 第一回油箱401位于油阻检测压盘41的下方, 第一回油箱401为一上端开口的空心 长方体结构, 第一回油箱通过第一回油管道405与供油箱49, 第一回油管道405从竖直支架 上穿过后与油阻检测压盘41相连, 且第一回油管道405为软管, 定心轴42安装于第一回油箱 401内, 且定心轴42的顶端从第一回油箱401的顶端伸出, 第一回油箱401整体由第二升降缸 48驱动进行上下升降, 从而带动定心轴42上下升降, 在第一回油箱401的底端位于第二升降 缸48的四周还设置有四个呈矩形状分布的第二升降导向杆406, 第二升降导向杆406的顶端 与第一回油箱401的底端相固。
38、定, 第二升降导向杆406的底端从分选支架2的上端面穿过后, 伸入至分选支架2的内部, 在分选支架2上还具有与第二升降导向杆406相一一对应的第二 导向套, 第二导向套固定在第二升降导向杆406上, 在第二导向套内具有容第二升降导向杆 406上下穿过并活动的通孔, 第二升降导向杆406的设计, 则是为了确保第一回油箱401上下 升降的稳定, 避免第一回油箱401在上下升降的过程中出现跑偏的现象, 而导致定心轴42出 现偏移影响, 影响定心轴42定心的精准性。 0049 在定心轴42的外侧还套装有一工件顶板412, 工件顶板412呈圆筒状, 且工件顶板 412的外壁的尺寸大于工件定位盘22上的出。
39、油孔的孔径, 并小于分选平台21上的出油孔的 孔径, 工件顶板412的内壁通过数个连接板413与定心轴42的外壁相固定, 工件顶板412的底 端通过辅助连接轴与第一回油箱401的底部的内壁相固定, 且工件顶板412的顶端从第一回 油箱401的上端面伸出, 定心轴42的顶端从工件顶板412的顶端伸出。 对于定心轴42的外侧 设置的工件顶板412, 则是为了在对工件进行油阻测试时, 利用定心轴42与工件顶板412的 配合将工件定位座整体向上顶出一定距离, 使得工件定位座脱离分选平台21, 避免油阻检 测时, 在压紧工件时, 工件定位座直接作用在分选平台21上, 而造成带动分选平台21的凸轮 分割器。
40、25的损伤, 影响到凸轮分割器25的使用寿命及分割旋转的精准度, 而且采用圆筒状 的工件顶板412的设计, 还能够在进行油阻检测时, 避免油液从定子油孔中通过后四处溅 出, 污染设备。 0050 第二回油箱402位于清洁风罩51的下方, 第二回油箱402的底端通过一对油箱安装 柱407安装在分选支架2上, 在油箱安装柱407的顶端具有一向分选平台21中心方向延伸的 倒T形状安装凹槽, 在第二回油箱402的底端的两侧均具有一对与两个油箱安装柱407相一 一对应的安装板409, 安装板409为一L形板, 安装板409的一面与第一回油箱402相焊接固 定, 安装板409的另一面贴合在油箱安装柱407。
41、的上表面上, 并通过倒T形锁紧螺栓与螺母的 说明书 6/9 页 9 CN 110882942 A 9 配合实现与油箱安装柱407上的安装凹槽的锁紧固定, 同时在安装板409的该面上具有容锁 紧螺栓穿过的通孔, 在固定时, 将倒T形锁紧螺栓预先嵌入安装凹槽中, 然后将安装板409具 有通孔的一面套装在倒T形锁紧螺栓上, 再利用螺母与倒T形锁紧螺栓螺纹锁紧从而实现第 二回油箱402的固定, 采用这样的设计, 使得第二回油箱402可以沿着油箱安装柱407靠近或 远离分选平台21, 以调节第二回油箱402的最佳位置, 在第二回油箱402的顶端具有一回油 口, 在回油口处连接有一漏斗状回油罩410, 回。
42、油罩410的底端与回油口相连通, 第二回油箱 402通过第二回油管道411与供油箱49相连。 循环供油机构的设计, 采用供油箱49、 第一回油 箱401、 第二回油箱402之间的配合, 从而将油阻检测过程中与清洁过程中产生的油液进行 回收利用, 节约成本。 0051 清洁单元包括位于工件定位座上方的清洁风罩51, 该清洁风罩51呈喇叭口状, 且 清洁风罩51口径大的一侧位于下方, 该清洁风罩51安装在一清洁支架52上, 并由安装在清 洁支架52上的第三升降缸53驱动上下升降从而靠近或远离工件定位座, 清洁风罩的上端具 有一进风口, 该进风口通过一供风管与一供风源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 供风源可。
43、以采用空压 机。 0052 喷码单元包括位于分选平台21旁侧的喷码机6, 在喷码机6上活动连接有一喷码头 61, 喷码头61正对着工件定位座。 0053 喷码机6与喷码头61之间的连接为: 喷码机6安装在一喷码支架62上, 在喷码支架 62上位于喷码机6的旁侧还具有一竖直向上延伸的喷码头安装柱63, 在喷码头安装柱63上 安装有一水平设置的第一连接板64, 在喷码头安装柱63上具有一竖直设置的T形状安装导 槽65, 同时在第一连接板64上具有一对上下并列分布的安装孔, 通过一对T形螺栓与螺母配 合实现第一连接板64与喷码头安装柱63的活动连接, 在进行连接时, 将两个T形螺栓预先置 于喷码头安。
44、装柱63的T形状安装导槽65内, 然后将第一连接板64的两个安装孔对准两个T形 螺栓后, 将第一连接板64套在T形螺栓, 然后利用两个螺母与T形螺栓螺纹锁紧, 从而实现第 一连接板64与喷码头安装柱63的固定, 在进行调节时, 将两个螺母松开后, 直接拉动第一连 接板64进行上下升降, 在第一连接板64到达需要位置后, 再利用螺母锁紧, 从而实现第一连 接板64与喷码头安装柱63的固定。 0054 在喷码头61的尾端还连接有第二连接板66, 第二连接板66为一L形板, 第二连接板 66的一面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与第一连接板活动连接, 在连接时, 在第二连接板66与第 一连接板64上均具有一容螺。
45、栓穿过的通孔, 将第二连接板66与第一连接板64的通孔对准 后, 将螺栓依次从第二连接板66上的通孔、 第一连接板64上的通孔上穿过后, 再利用螺母锁 紧, 从而实现了第二连接板66与第一连接板64之间的固定, 在进行调节时, 直接将螺母松 开, 然后转动第二连接板66即可实现喷码头61的角度的调节, 并在喷码头61旋转至需要位 置后, 再利用螺母锁紧, 完成固定, 第二连接板66的另一面直接与喷码头61的尾端相固定。 喷码机6与喷码头61之间的连接, 采用喷码头安装柱63、 第一连接板64、 第二连接板66之间 的配合, 使得喷码头61可以实现上下升降的调节以及不同角度的调节, 以方便喷码头。
46、61与 工件进行配合。 0055 下料单元包括下料托盘、 下料机器人, 下料托盘有数个, 并列分布在分选平台的旁 侧, 并位于上料输送组件的旁侧, 在下料托盘的上方放置有包装箱或包装盒, 下料托盘的数 量与不同油阻的定子规格的数量一致, 在下料机器人上安装有下料夹爪, 上料机器人与下 说明书 7/9 页 10 CN 110882942 A 10 料机器人为同一机器人, 上料夹爪与下料夹爪为同一夹爪。 通过将下料托盘分布在上料输 送组件的旁侧, 对于上料机器人3与下料机器人可以采用一个机器人就可以实现, 减少了所 需的机器人与夹爪的数量, 降低了成本。 0056 在本实施例中的各个驱动缸均可以采。
47、用液压油缸。 0057 工作原理: 首先, 由人工或是机械手将加工好的定子工件一一放置在工件托板35 上, 上料输送电机34开始工作, 将定子工件向分选平台21方向进行输送, 当第一个定子工件 输送至上料输送支架31的边缘时, 上料输送电机34停止输送, 上料机器人3开始工作, 驱动 上料夹爪抓取第一个定子工件放置在分选平台21上的第一个工件定位座内, 然后, 上料输 送电机34继续输送, 直至第二个定子工件输送至上料输送支架31的边缘时, 停止输送, 在上 料输送电机34输送的同时, 旋转电机36开始工作, 通过凸轮分割器25带动分选平台21旋转 90 , 使得放置有定子工件的第一个工件定位。
48、座移动至油阻检测单元处, 而第二个空的工件 定位座则移动至上料输送支架31的旁侧, 等待接收第二个定子工件。 如此反复, 实现定子工 件的自动上料。 0058 在进行油阻检测时, 分选平台21停止转动, 相对应的上料输送电机34也停止输送, 然后, 第二升降缸48驱动第一回油箱401的上行, 进而带动工件顶板412与定心轴42进行同 步上升, 而且随着第一回油箱401的上行, 定心轴42会先与定子工件进行接触, 并从定子工 件中间的安装通孔11中心穿过, 从而实现对定子工件的定心固定, 并将工件定位座向上顶 起一定的距离, 使得工件定位座不再支撑在分选平台21上, 同时工件顶板412会与工件定。
49、位 座接触靠近, 在第二升降缸48工作的同时, 第一升降缸44也会下行, 驱动油阻检测压盘41向 下运动, 直至油阻检测压盘41定在定子工件上, 从而实现了定子工件的固定, 然后供油泵 404开始工作, 将供油箱49中的油液输送给油阻检测压盘41, 并从油阻检测压盘41的出油孔 处喷出, 再从定子工件的油孔13中通过, 从而完成对定子工件的油阻的检测, 并将检测的结 果反馈给喷码机6, 同时, 从定子工件的油孔13中通过的油液会流入第一回油箱401中, 并经 过第一回油管道405回流至供油箱49中进行循环使用, 在检测完成后, 第一升降缸44、 第二 升降缸48分别向上、 向下运动复位。 00。
50、59 在第一升降缸44、 第二升降缸48复位后, 分选平台21再次转动90 , 使得第一个定 子工件移动至清洁单元, 第二定子工件移动至油阻检测单元, 第三个定子工件进入分选平 台21, 然后第三升降缸53驱动清洁风罩51下行, 在清洁风罩51下行的过程中, 空压机同时开 始工作, 进行供气, 利用空气将定子工件斜面上残留的油液吹流至第二回油箱402中, 而第 二回油箱402中的油液也通过第二回油管道411回流至供油箱49中进行循环利用, 在清洁完 成后, 第三升降缸53上行复位, 油阻检测单元处的检测工作与上述步骤相同, 在此就不再说 明。 0060 当第三升降缸53与油阻检测单元均复位后,。
- 内容关键字: 缓速器 定子 分选 系统
便携式文档高拍仪.pdf
纤维加热烘箱.pdf
风机箱体法兰.pdf
具有防护机构的绝缘环网柜.pdf
建筑施工用节能式钢筋加工机构.pdf
硬度检测装置.pdf
文胸模杯成型装置.pdf
水质采样设备.pdf
分体式树木胸径固定观测装置.pdf
快装式恒温阀及应用该恒温阀的热水器.pdf
测绘用可调节的测斜仪.pdf
油田伴生气碳捕集系统.pdf
钢渣压辊冷却装置.pdf
磁共振噪音防护耳罩.pdf
固态脱硫脱硝装置.pdf
贴片式高压整流二极管.pdf
用于聚乙烯原料的筛分装置.pdf
弯管机的上料装置.pdf
烤箱、烤箱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pdf
基于3D卷积和多标签解码的颅脑CT影像质量控制方法.pdf
用于船舶石墨铜套生产的钻孔装置.pdf
釜式再沸器.pdf
毫米波雷达信号处理方法及系统.pdf
精棉生产用挤浆机.pdf
基于模板多级匹配的化学仪器位姿估计方法、设备及介质.pdf
基于云服务智能部署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pdf
镁法生产海绵钛加料与充氩装置.pdf
基于扩散模型的音乐音色风格转换方法及系统.pdf
基于半实物仿真的无人机自动化测试系统及方法.pdf
改性卡拉胶、卡拉胶囊皮及改性卡拉胶的制备方法.pdf
照明灯塔设备的能耗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血管吻合装置.pdf
跨步电压安全体感系统.pdf
可拆卸的便携式耳麦.pdf
带绝缘片的互动显示屏.pdf
分布式光伏电站无线通信系统.pdf
电力二次设备检修专用隔离附件.pdf
柱状锂电池.pdf
轨道交通车站设计教学模型.pdf
便于装配的D-TAP插头.pdf
防引脚弯曲的电能表背光源.pdf
新型线性CSP模组.pdf
数据存储器的连接头.pdf
半导体元件生产用剪切装置.pdf
光时域反射仪.pdf
10Gbps超高速以太网口的雷击浪涌防护电路.pdf
用于通信机房的远程监控装置.pdf
双桥丝发火电阻.pdf
可在平面材料表面行走扫描提取其表面图纹的扫描仪.pdf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pdf
智能安全集中供电电源装置.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