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眼蜂蜂巢.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10866875 上传时间:2021-08-2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931.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赤眼蜂蜂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赤眼蜂蜂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赤眼蜂蜂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文档描述:

《赤眼蜂蜂巢.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赤眼蜂蜂巢.pdf(10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1271616.1 (22)申请日 2019.12.12 (71)申请人 沈阳金丰春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沈阳通用航空 产业基地 (72)发明人 孟威纪东铭张昆程鸿远 程光远 (74)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圣群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21221 代理人 王玉信 (51)Int.Cl. A01K 67/033(2006.01) (54)发明名称 赤眼蜂蜂巢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赤眼蜂蜂巢, 其技术特征 是,采用了一种球体结构, 球体合并部。

2、分为每一 个半球的开口边缘处分别都有圆形卡扣结构, 当 两个壳体连接时, 卡扣结构相互卡死, 形成紧密 的连接结构, 保证了蜂巢在飞行、 散落、 水中漂浮 过程中确保壳体不会分离, 保证内部的赤眼蜂卵 体安全。 其优点是, 而本发明的蜂巢由于卵体存 在在蜂巢腔体内部, 不与水直接接触, 有配重部 和中间镂空部分去隔绝水温, 故可以做到保证生 物的正常孵化。 每一个开口结构都遵循了外口小 于内口的方式, 通过负压差的原里, 最大程度上 防止了水进入球体内部, 有效防止了虫卵被淹的 风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CN 110810350 A 2020.02.21 CN 110810。

3、350 A 1.赤眼蜂蜂巢, 包括球体合并部分、 配重部分、 漂浮部分、 腔体部分和通道飞离部分, 其 特征是,采用了一种球体结构, 球体为两个半球结合而成, 所述球体合并部分为每一个半球 的开口边缘处分别都有圆形卡扣结构, 当两个壳体连接时, 卡扣结构相互卡死, 形成紧密的 连接结构, 保证了蜂巢在飞行、 散落、 水中漂浮过程中确保壳体不会分离, 保证内部的赤眼 蜂卵体安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赤眼蜂蜂巢, 其特征是, 配重部分为在下半球的底部有凸出的 实体圆片部分, 此结构可以做到在蜂巢从空中飞落的过程中, 由于底部为实体, 重心下移, 起到不倒翁的作用, 时刻保证蜂巢底部朝下, 避。

4、免了上部分通道口先落入水中的情况, 避免 了蜂巢内部赤眼蜂卵被水淹的风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赤眼蜂蜂巢, 其特征是, 腔体部分为圆柱型空心结构, 腔体与 上下半球是一个整体分别连接在一起, 上下半球同时存在半个腔体, 形成对称结构, 两个半 球合并后相对应的两个腔体接触在一起; 腔体上存在六个凸起的梯形柱体, 柱体接触后, 中 间形成长方形开口, 可以给腔体内提供空气以及卵体孵化成功后从此处飞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赤眼蜂蜂巢, 其特征是, 通道飞离部分, 在上半球的顶端存在 长条形开口, 形成通道让生物飞出, 保证了成虫的存活率; 其中长条形开口为均匀的外口小 于内口的形状, 。

5、形成负压差, 可以防止水滴流入蜂巢内部, 起到保护蜂卵的目的; 开口也会 使空气流通, 让腔体内部虫卵孵化后便于爬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赤眼蜂蜂巢, 其特征是, 漂浮部分, 在下半球的开口处, 设计有 一圈圆环形薄片, 当蜂巢投放到水田中时, 漂浮部分提供极大的浮力, 确保了蜂巢在水中漂 浮, 防止沉入水底的隐患。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0810350 A 2 赤眼蜂蜂巢 00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防治水、 旱田害虫的赤眼蜂蜂巢 现有技术: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减少农药残留, 采用生物防治病虫害 的方式进行生态种植, 已经成为替代传。

6、统农药防治病虫害的有效种植方法。 目前, 生物防治 方法主要采用将放置有生物或者生物卵体的生物容器通过人工悬挂到植物的植株上, 或水 田中或者通过使用装载有生物投放器的无人机将生物容器投放到植物的种植地中或悬挂 在植物的植株上、 水田中等来实现生物防治害虫的目的。 0002 目前能够配合无人机使用的生物容器存在以下缺点: 装有生物的生物容器极易打 开, 在水田的虫卵投放过程中, 装载虫卵的生物容器常会发生水田中的水倒灌到容器内的 问题, 而且生物容器下落过程中也会突然打开导致虫卵散落水中, 或者虫卵孵化爬出后不 能正常跳跃到植物上导致死亡等情况, 造成虫卵或者虫卵孵化的生物存活率低的问题。 设。

7、 计一种新型的生物容器, 提高水田、 旱田投放生物容器后虫卵的存活率, 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赤眼蜂蜂巢.可以实现水 田、 旱田等一系列作物的赤眼蜂的投放, 蜂巢可直接漂浮在水面上, 随水漂流, 独特的开口 设计使赤眼蜂的成活率、 寄生率提高,材料可降解, 达到了快速分解、 对环境无污染, 实现了 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0004 本发明是与生物投放器配套使用。 在生物投放器的配套使用下, 可以使生物容器 均匀的投放到水田、 旱田等有作物环境中, 实现以虫治虫的目的。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包括球体合并部分、 配重部分。

8、、 漂浮部分、 腔体部分 和通道飞离部分, 其特征是,采用了一种球体结构, 球体为两个半球结合而成, 所述球体合 并部分为每一个半球的开口边缘处分别都有圆形卡扣结构, 当两个壳体连接时, 卡扣结构 相互卡死, 形成紧密的连接结构, 保证了蜂巢在飞行、 散落、 水中漂浮过程中确保壳体不会 分离, 保证内部的赤眼蜂卵体安全。 0006 配重部分为在下半球的底部有凸出的实体圆片部分, 此结构可以做到在蜂巢从空 中飞落的过程中, 由于底部为实体, 重心下移, 起到不倒翁的作用, 时刻保证蜂巢底部朝下, 避免了上部分通道口先落入水中的情况, 避免了蜂巢内部赤眼蜂卵被水淹的风险。 0007 腔体部分为圆柱。

9、型空心结构, 腔体与上下半球是一个整体分别连接在一起, 上下 半球同时存在半个腔体, 形成对称结构, 两个半球合并后相对应的两个腔体接触在一起。 腔 体上存在六个凸起的梯形柱体, 柱体接触后, 中间形成长方形开口, 可以给腔体内提供空气 以及卵体孵化成功后从此处飞出。 0008 通道飞离部分, 在上半球的顶端存在长条形开口, 形成通道让生物飞出, 保证了成 虫的存活率。 其中长条形开口为均匀的外口小于内口的形状, 此结构为形成负压差, 可以防 止水滴流入蜂巢内部, 起到保护蜂卵的目的。 开口也会使空气流通, 让腔体内部虫卵孵化后 说明书 1/3 页 3 CN 110810350 A 3 便于爬。

10、出。 0009 漂浮部分, 此结构主要针对水田设计, 在下半球的开口处, 设计有一圈圆环形薄 片, 当蜂巢投放到水田中时, 漂浮部分提供极大的浮力, 确保了蜂巢在水中漂浮, 防止沉入 水底的隐患。 当蜂巢取消掉漂浮部分时, 此赤眼蜂蜂巢又会适应旱田的需求, 可以对旱田进 行投放作业使用, 实现了水、 旱田两用的赤眼蜂蜂巢设计。 0010 有益效果: 1、 采用深色 (除去白颜色外其它均可) 的不透光的材质制成, 避免阳光直射卵体, 密闭 的空间和只有顶端的飞离开口通道会有光照射, 由于昆虫的趋光性导致生物可以顺利的从 飞离开口通道飞出, 保证了孵化成活的极大概率。 0011 2、 在水中漂浮时。

11、会由于水温比室温低, 对虫卵孵化不利, 而本发明的蜂巢由于卵 体存在在蜂巢腔体内部, 不与水直接接触, 有配重部和中间镂空部分去隔绝水温, 故可以做 到保证生物的正常孵化。 0012 3、 当配重部的壳体沉入水中, 会形成不倒翁的结构, 故更加降低了蜂巢被水淹的 风险。 0013 4、 由于采用了球体的结构以及球体使用卡扣连接, 在空中投放后球体不易打开, 可以保证蜂巢更加顺畅的在生物投放器的内部进行滚动与运行。 0014 5、 每一个开口结构都遵循了外口小于内口的方式, 通过负压差的原里, 此结构在 最大程度上防止了水进入球体内部, 有效防止了虫卵被淹的风险。 0015 5、 球体体积小质量。

12、轻, 在水中可以随水漂流, 加大了幼虫顺利生存与繁殖, 及其繁 殖范围。 0016 6、 采用的是新型可降解的材料, 如纸浆、 秸秆等。 0017 7、 由于独特的设计结构, 可以实现水田、 旱田两用, 加大了使用的范围, 通过生物 防治, 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0019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沿A-A线的剖视图。 0020 图4是本发明中上半球1的主视图。 0021 图5是图4所示的标记为B指向的向视图。 0022 图6是本发明中下半球2的主视图。 0023 图7是图6所示的标记为C指向的向视图。 0024 图8是本发明的开口结构。

13、主视图。 0025 图9是图1的俯视图。 0026 图10是图1所示沿A-A线的剖视图。 002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由本发明赤眼蜂蜂巢包括上下壳体部分、 配重部分、 壳体连接部分、 开口飞离部分、 漂 浮部分。 说明书 2/3 页 4 CN 110810350 A 4 0028 由图1-7 可知, 当蜂巢合并时, 总体呈现为一个球体结构, 球体结构在投放使用过 程中, 便于滚动, 方便使用。 上壳部分开有均匀的长方形开口, 外口小于内口, 此结构能形成 负压差, 防止水进入球体内部, 影响出蜂率。 当赤眼蜂孵化出来后, 通过此开口爬出, 开口也 会使空气流通。

14、, 给内部提供气体流通。 0029 上半球带有通道开口以及腔体结构, 下半球带有配重以及连接结构。 公母扣分别 存在上下半球的连接处。 其中连接公母扣在蜂巢滚动以及投放过程中, 不会自己打开, 紧度 适中, 可有效防止内部的卵体散落到外界。 0030 漂浮部分, 此结构主要针对水田设计, 在下半球的开口处, 设计有一圈圆环形薄 片, 当蜂巢投放到水田中时, 漂浮部分提供极大的浮力, 确保了蜂巢在水中漂浮, 防止沉入 水底的隐患。 当蜂巢取消掉漂浮部分时, 此赤眼蜂蜂巢又会适应旱田的需求, 可以对旱田进 行投放作业使用, 实现了水、 旱田两用的赤眼蜂蜂巢设计。 0031 下半球蜂巢底部有厚的实体。

15、圆柱结构, 此结构可以做到在壳体从空中飞落的过程 中, 由于底部为实体, 重心下移, 起到不倒翁的作用, 时刻保证壳体底部朝下, 避免了蜂巢投 放到水中时内部赤眼蜂卵被水淹的风险。 0032 本发明应用在旱田使用的赤眼蜂蜂巢, 在去掉漂浮部分后, 变为旱田所使用的蜂 巢, 材料是深色的, 避免了阳光的直射, 保护了内部的卵体, 便于孵化。 0033 图8-10是本发明的开口结构, 长方形壳体1开口以外口小于内口等距离排布, 长条 形开口在腔体外侧面, 腔体是八字型内孔3。 0034 作用是流通空气, 让壳体内部虫卵便于爬出。 长方体1、 长方形壳体内有倒角2。 腔 体上存在长方形开口, 当蜂巢合并时, 腔体上的开口作用为让孵化出来的成虫从腔体中爬 出, 同时可以给腔体内提供空气。 说明书 3/3 页 5 CN 110810350 A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5 页 6 CN 110810350 A 6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5 页 7 CN 110810350 A 7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3/5 页 8 CN 110810350 A 8 图7 图8 说明书附图 4/5 页 9 CN 110810350 A 9 图9 图10 说明书附图 5/5 页 10 CN 110810350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赤眼蜂 蜂巢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赤眼蜂蜂巢.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086687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