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芽大戟繁育方法.pdf
《红芽大戟繁育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芽大戟繁育方法.pdf(7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1217482.5 (22)申请日 2019.12.03 (71)申请人 赵健华 地址 678099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兰城街 道九隆名居鹏城113号 申请人 杨楠杨发建 (72)发明人 赵健华杨楠杨发建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51)Int.Cl. A01H 4/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红芽大戟繁育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芽大戟繁育方法, 包括 以下步骤: 1)外。
2、植体灭菌: 取红芽大戟植株茎秆, 酒精消毒, 无菌水清洗, 次氯酸钠溶液消毒, 无菌 水冲洗; 2)愈伤组织诱导培养: 茎秆剪成茎段, 诱 导培养基为: MS+0.5-1.5mg/LKT+0.3-0.6mg/L 6-BA+20g/L蔗糖+7.5g/L琼脂; 3)愈伤组织分化 培养: 分化培养基为: MS+0.1-0.5mg/LKT+0.5- 1mg/L6-BA+20g/L蔗糖+7.5g/L琼脂; 4)继代培 养: MS+0.5-1mg/LNAA+1-2mg/L6-BA+0.5-1mg/ L2,4-D+25g/L蔗糖+7.5g/L琼脂; 5)生根培养: 生根培养的培养基为: 1/2MS+0.3-。
3、0.6mg/LIBA+ 20g/L蔗糖+5g/L琼脂; 6)移栽; 本发明红芽大戟 繁育方法可快速繁殖出品质优异的红芽大戟幼 苗, 并可降低红芽大戟的繁育成本。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CN 110810246 A 2020.02.21 CN 110810246 A 1.一种红芽大戟繁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外植体灭菌: 取生长健壮的红芽大戟植株, 取茎秆, 先用70的酒精消毒1min, 用无 菌水清洗3-4遍, 再用10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5min, 用无菌水冲洗5-6次; 2)愈伤组织诱导培养: 将步骤1)处理后的茎秆剪成1.50.2cm长的茎段, 然后平方于 诱导培。
4、养基中培养10-12天, 诱导培养基为: MS+0.5-1.5mg/L KT+0.3-0.6mg/L 6-BA+20g/L 蔗糖+7.5g/L琼脂; 3)愈伤组织分化培养: 将生长状态好的愈伤组织接种到分化培养基中进行继续培养 28-30天, 分化培养基为: MS+0.1-0.5mg/L KT+0.5-1mg/L 6-BA+20g/L蔗糖+7.5g/L琼脂; 4)继代培养: 分化培养后进行继代培养30-35天, 继代培养基为: MS+0.5-1mg/L NAA+1- 2mg/L 6-BA+0.5-1mg/L 2,4-D+25g/L蔗糖+7.5g/L琼脂; 5)生根培养: 将得到的再生绿芽置于生。
5、根培养基中生根长成完整植株, 生根培养的时 间为35-40天, 生根培养的培养基为: 1/2MS+0.3-0.6mg/L IBA+20g/L蔗糖+5g/L琼脂; 6)移栽: 生根后的植株先置于室温下放置4-5天, 然后加入清水, 3天后清洗掉附着于表 面的培养基, 移栽至装好育苗基质的容器中, 然后置于大棚中培养; 移栽后8-10天, 覆盖薄 膜保湿, 基质湿度保持在75-85, 控制大棚内的温度为25-30, 18天后喷施水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芽大戟繁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 诱导培养条件为: 培养温度为24-26, 光照时间13-15h/d, 光照强度800-120。
6、0Lx。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芽大戟繁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 分化培养条件为: 培养温度为24-26, 光照时间15-17h/d, 光照强度800-1200Lx。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芽大戟繁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4)中, 继代培养条件为: 培养温度为24-26, 光照时间14-16h/d, 光照强度1800-2200Lx。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芽大戟繁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5)中, 生根培养条件为: 培养温度为24-26, 光照时间8-10h/d, 光照强度1800-2200Lx。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芽大戟繁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6)。
7、中, 育苗基质为泥炭 土、 珍珠岩、 河沙按质量比1: 0.6: 0.2组成。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0810246 A 2 一种红芽大戟繁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植物繁殖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红芽大戟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红芽大戟为茜草科植物, 属于名贵中药材, 又叫红大戟。 药用根部, 有泄水逐饮、 消 肿散结之功效。 属于中药材中的小品种, 年需求量约150吨。 野生资源分布于广东、 广西、 海 南、 福建、 云南。 中南半岛及印度也有分布。 0003 红芽大戟主要通过种子繁殖, 在自然条件下, 其种子的生活力和萌发率较低, 由于 种子未充分成熟。
8、或胚发育不完全, 自然散落在地上的种子发芽率不到1, 并且种子的储藏 时间在1年以后发芽率均有所降低, 常规方法贮藏1年以上的旧种, 基本丧失生命力, 几乎不 能出苗。 0004 目前, 红芽大戟利用自然粽子繁殖的效率低, 而营养繁殖大都勇气药用部位-块根 进行繁殖, 这就会在一定晨读上减少了其药用原料, 造成药材的浪费, 当药材供小于求时就 会加速起野生资源灭绝。 所以, 采用红芽大戟的植株的各部分进行组织培养的尝试, 并结合 适宜的移栽, 对于红芽大戟的繁育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0005 红芽大戟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不仅对保护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有着积极的意义, 且能缩短其生长周期, 实现快速。
9、繁殖, 满足市场对红芽大戟药材的需求。 同时, 广阔的市场 需求空间和开发利用也必定带动了种植业、 药材加工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芽大戟繁育方法, 可快速繁殖出品质优异的红芽大 戟幼苗, 并可降低红芽大戟的繁育成本。 0007 为实现以上目的,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8 一种红芽大戟繁育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09 1)外植体灭菌: 取生长健壮的红芽大戟植株, 取茎秆, 先用70的酒精消毒1min, 用无菌水清洗3-4遍, 再用10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5min, 用无菌水冲洗5-6次; 0010 2)愈伤组织诱导培养: 将步骤1。
10、)处理后的茎秆剪成1.50.2cm长的茎段, 然后平 方于诱导培养基中培养10-12天, 诱导培养基为: MS+0.5-1.5mg/L KT+0.3-0.6mg/L 6-BA+ 20g/L蔗糖+7.5g/L琼脂; 0011 3)愈伤组织分化培养: 将生长状态好的愈伤组织接种到分化培养基中进行继续培 养28-30天, 分化培养基为: MS+0.1-0.5mg/L KT+0.5-1mg/L 6-BA+20g/L蔗糖+7.5g/L琼脂; 0012 4)继代培养: 分化培养后进行继代培养30-35天, 继代培养基为: MS+0.5-1mg/L NAA+1-2mg/L 6-BA+0.5-1mg/L 2,。
11、4-D+25g/L蔗糖+7.5g/L琼脂; 0013 5)生根培养: 将得到的再生绿芽置于生根培养基中生根长成完整植株, 生根培养 的时间为35-40天, 生根培养的培养基为: 1/2MS+0.3-0.6mg/L IBA+20g/L蔗糖+5g/L琼脂; 0014 6)移栽: 生根后的植株先置于室温下放置4-5天, 然后加入清水, 3天后清洗掉附着 说明书 1/5 页 3 CN 110810246 A 3 于表面的培养基, 移栽至装好育苗基质的容器中, 然后置于大棚中培养; 移栽后8-10天, 覆 盖薄膜保湿, 基质湿度保持在75-85, 控制大棚内的温度为25-30, 18天后喷施水肥。 00。
12、15 优选地, 步骤2)中, 诱导培养条件为: 培养温度为24-26, 光照时间13-15h/d, 光 照强度800-1200Lx。 0016 优选地, 步骤3)中, 分化培养条件为: 培养温度为24-26, 光照时间15-17h/d, 光 照强度800-1200Lx。 0017 优选地, 步骤4)中, 继代培养条件为: 培养温度为24-26, 光照时间14-16h/d, 光 照强度1800-2200Lx。 0018 优选地, 步骤5)中, 生根培养条件为: 培养温度为24-26, 光照时间8-10h/d, 光照 强度1800-2200Lx。 0019 优选地, 步骤6)中, 育苗基质为泥炭土。
13、、 珍珠岩、 河沙按质量比1: 0.6: 0.2组成。 00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1 本发明以红芽大戟的茎秆为外植体材料, 材料易得且污染率低, 经过表面消毒后 依次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 愈伤组织分化培养、 继代培养、 生根培养获得完整植株, 之后 结合适宜的移栽步骤, 有效提高了红芽大戟的繁殖率, 可快速繁殖出品质优异的红芽大戟 幼苗, 并可降低红芽大戟的繁育成本。 0022 本发明操作简单, 适合于红芽大戟的规模化生产, 实现了红芽大戟稳定高效的组 培体系, 为加快红芽大戟植株繁育提供了稳定的技术支持。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1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 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 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4 实施例1: 0025 一种红芽大戟繁育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26 1)外植体灭菌: 取生长健壮的红芽大戟植株, 取茎秆, 先用70的酒精消毒1min, 用无菌水清洗3遍, 再用10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5min, 用无菌水冲洗5次。 0027 2)愈伤组织诱导培养: 将步骤1)处理后的茎秆剪成1.50.2cm长的。
15、茎段, 然后平 方于诱导培养基中培养10天, 诱导培养基为: MS+1.5mg/L KT+0.5mg/L 6-BA+20g/L蔗糖+ 7.5g/L琼脂; 0028 培养条件为: 培养温度为26, 光照时间13h/d, 光照强度1200Lx。 0029 3)愈伤组织分化培养: 将生长状态好的愈伤组织接种到分化培养基中进行继续培 养28天, 分化培养基为: MS+0.1mg/L KT+0.5mg/L 6-BA+20g/L蔗糖+7.5g/L琼脂; 0030 分化培养条件为: 培养温度为26, 光照时间15h/d, 光照强度1200Lx。 0031 4)继代培养: 分化培养后进行继代培养35天, 继代。
16、培养基为: MS+1mg/L NAA+ 1.5mg/L 6-BA+0.5mg/L 2,4-D+25g/L蔗糖+7.5g/L琼脂; 0032 继代培养条件为: 培养温度为26, 光照时间16h/d, 光照强度2000 x。 0033 5)生根培养: 将得到的再生绿芽置于生根培养基中生根长成完整植株, 生根培养 说明书 2/5 页 4 CN 110810246 A 4 的时间为40天, 生根培养的培养基为: 1/2MS+0.4mg/L IBA+20g/L蔗糖+5g/L琼脂; 0034 培养条件为: 培养温度为26, 光照时间8h/d, 光照强度2200Lx。 0035 6)移栽: 生根后的植株先置。
17、于室温下放置5天, 然后加入清水, 3天后清洗掉附着于 表面的培养基, 移栽至装好育苗基质的容器中, 然后置于大棚中培养, 其中育苗基质为泥炭 土、 珍珠岩、 河沙按质量比1: 0.6: 0.2组成; 移栽后10天, 覆盖薄膜保湿, 基质湿度保持在75- 80, 控制大棚内的温度为25-30, 18天后喷施水肥。 0036 实施例2: 0037 一种红芽大戟繁育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38 1)外植体灭菌: 取生长健壮的红芽大戟植株, 取茎秆, 先用70的酒精消毒1min, 用无菌水清洗4遍, 再用10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5min, 用无菌水冲洗6次。 0039 2)愈伤组织诱导培养: 将步。
18、骤1)处理后的茎秆剪成1.50.2cm长的茎段, 然后平 方于诱导培养基中培养12天, 诱导培养基为: MS+1g/L KT+0.3mg/L 6-BA+20g/L蔗糖+7.5g/ L琼脂; 0040 培养条件为: 培养温度为24, 光照时间15h/d, 光照强度800Lx。 0041 3)愈伤组织分化培养: 将生长状态好的愈伤组织接种到分化培养基中进行继续培 养28天, 分化培养基为: MS+0.5mg/L KT+0.5mg/L 6-BA+20g/L蔗糖+7.5g/L琼脂; 0042 分化培养条件为: 培养温度为24, 光照时间17h/d, 光照强度800Lx。 0043 4)继代培养: 分化。
19、培养后进行继代培养30天, 继代培养基为: MS+0.5mg/L NAA+ 1mg/L 6-BA+0.8mg/L 2,4-D+25g/L蔗糖+7.5g/L琼脂; 0044 继代培养条件为: 培养温度为24, 光照时间14h/d, 光照强度1800Lx。 0045 5)生根培养: 将得到的再生绿芽置于生根培养基中生根长成完整植株, 生根培养 的时间为38天, 生根培养的培养基为: 1/2MS+0.3mg/L IBA+20g/L蔗糖+5g/L琼脂; 0046 培养条件为: 培养温度为24, 光照时间10h/d, 光照强度1800Lx。 0047 6)移栽: 生根后的植株先置于室温下放置4天, 然后。
20、加入清水, 3天后清洗掉附着于 表面的培养基, 移栽至装好育苗基质的容器中, 然后置于大棚中培养, 其中育苗基质为泥炭 土、 珍珠岩、 河沙按质量比1: 0.6: 0.2组成; 移栽后8天, 覆盖薄膜保湿, 基质湿度保持在80- 85, 控制大棚内的温度为25-30, 18天后喷施水肥。 0048 实施例3: 0049 一种红芽大戟繁育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50 1)外植体灭菌: 取生长健壮的红芽大戟植株, 取茎秆, 先用70的酒精消毒1min, 用无菌水清洗3遍, 再用10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5min, 用无菌水冲洗6次。 0051 2)愈伤组织诱导培养: 将步骤1)处理后的茎秆剪成1.。
21、50.2cm长的茎段, 然后平 方于诱导培养基中培养12天, 诱导培养基为: MS+0.5mg/L KT+0.6mg/L 6-BA+20g/L蔗糖+ 7.5g/L琼脂; 0052 培养条件为: 培养温度为25, 光照时间15h/d, 光照强度1000Lx。 0053 3)愈伤组织分化培养: 将生长状态好的愈伤组织接种到分化培养基中进行继续培 养30天, 分化培养基为: MS+0.3mg/L KT+1mg/L 6-BA+20g/L蔗糖+7.5g/L琼脂; 0054 分化培养条件为: 培养温度为25, 光照时间16h/d, 光照强度1000Lx。 0055 4)继代培养: 分化培养后进行继代培养3。
22、2天, 继代培养基为: MS+0.8mg/L NAA+ 说明书 3/5 页 5 CN 110810246 A 5 2mg/L 6-BA+1mg/L 2,4-D+25g/L蔗糖+7.5g/L琼脂; 0056 继代培养条件为: 培养温度为25, 光照时间16h/d, 光照强度2200Lx。 0057 5)生根培养: 将得到的再生绿芽置于生根培养基中生根长成完整植株, 生根培养 的时间为35天, 生根培养的培养基为: 1/2MS+0.6mg/L IBA+20g/L蔗糖+5g/L琼脂; 0058 培养条件为: 培养温度为25, 光照时间10h/d, 光照强度2200Lx。 0059 6)移栽: 生根后。
23、的植株先置于室温下放置5天, 然后加入清水, 3天后清洗掉附着于 表面的培养基, 移栽至装好育苗基质的容器中, 然后置于大棚中培养, 其中育苗基质为泥炭 土、 珍珠岩、 河沙按质量比1: 0.6: 0.2组成; 移栽后10天, 覆盖薄膜保湿, 基质湿度保持在80- 85, 控制大棚内的温度为25-30, 18天后喷施水肥。 0060 对实施例1-3中不同时间的繁殖效果进行观测。 0061 不同实施例中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的效果, 具体如表1所示。 0062 表1: 0063 出愈率/愈组质量 实施例1100好 实施例2100好 实施例3100好 0064 不同实施例中愈伤组织分化培养的效果, 具体。
24、如表2所示。 0065 表2: 0066 芽分化率/ 实施例163.5 实施例260.5 实施例357.0 0067 不同实施例中继代培养的效果, 具体如表3所示。 0068 表3: 0069 芽增倍数芽高芽素质 实施例13.2好好 实施例23.1好好 实施例33.2好好 0070 不同实施例中生根培养的效果, 具体如表4所示。 0071 表4: 0072 0073 0074 不同实施例中移栽的效果, 具体如表5所示。 0075 表5: 说明书 4/5 页 6 CN 110810246 A 6 0076 成活率/(15d)成活率/(30d) 实施例183.576.5 实施例286.577 实施例38475 0077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 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 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这些修改或者 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说明书 5/5 页 7 CN 110810246 A 7 。
- 内容关键字: 大戟 繁育 方法
基于捕获模块验证的载波防错锁方法、装置及数据接收机.pdf
浅层气浮设备.pdf
安全防护装置及冲床.pdf
市电路灯灯杆结构及其LED路灯.pdf
激光复合清洗装置.pdf
具有防撞功能的海洋环境监测设备安装装置.pdf
通讯线缆盘卷装置.pdf
防尘式EVA塑料粒破碎机.pdf
晶圆检测的承载治具.pdf
多级滑杆机构的太阳能板角度调节装置.pdf
新型锚索注浆装置.pdf
便于定长控制的不锈钢激光切割机.pdf
用于输配电线路仿线飞行的激光雷达.pdf
单主梁吊钩门式起重机.pdf
具有防尘功能的振动电机.pdf
矿用单轨式吊载人车.pdf
水生态环境治理的污水回用设备.pdf
条装食品装袋机的条装食品组输送机构.pdf
条装食品的堆叠机.pdf
建筑施工振捣装置.pdf
节能型白法沥青烟净化系统.pdf
可调节取样位置的取样器.pdf
管柱筒调节支架机加工定位工装.pdf
高压厚壁球壳外壁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方法.pdf
电极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装置.pdf
混凝土喷淋养护装置.pdf
地坪研磨机齿轮箱.pdf
智能充电桩用车牌识别系统及方法.pdf
基于深度相机的矩形托盘孔识别方法及系统.pdf
免烧砖及其制备方法.pdf
高抗风强度的三角通讯塔结构.pdf
电传改装系统、其安装方法及车辆.pdf
吸尘器地刷和吸尘器.pdf
过滤片、挤压桶及食物处理机.pdf
一种烟片处理工艺.pdf
一种餐厅自动化上餐与收餐系统.pdf
过滤杯.pdf
一种增加复烤片烟装箱外围密度的装箱设备及方法.pdf
充气式竹枕头.pdf
升降式桌椅系统.pdf
用橡木桶贮存烟丝提高烟丝质量的方法.pdf
雾化头、雾化器及电子烟.pdf
一种衣架.pdf
一种基于直流低压电磁加热技术的电子烟控制器.pdf
便于收纳的休闲椅.pdf
一种吸烟者专用水杯.pdf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信息交互系统.pdf
一种新型清洁蒸汽发生装置.pdf
一种红花大金元多雨寡日照烟叶的烘烤方法.pdf
免浸泡清洗装置.pdf
滑轨自锁结构.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