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配制剂及在处理感染松材线虫病的松树病疫木的应用.pdf
《复配制剂及在处理感染松材线虫病的松树病疫木的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配制剂及在处理感染松材线虫病的松树病疫木的应用.pdf(12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960974.7 (22)申请日 2019.10.11 (83)生物保藏信息 CGMCC No.14950 2017.11.22 (71)申请人 北京泰克美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花乡葆台南路2 号院1816号 (72)发明人 李靖王兵杜建涛韩非黄亮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357 代理人 孙艳敏 (51)Int.Cl. A01N 63/22(2020.01) A01N 43/16(2006.01)。
2、 A01P 5/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复配制剂及在处理感染松材线虫病的 松树病疫木的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配制剂及在处理感染 松材线虫病的松树病疫木的应用, 该复配制剂由 A组分微生物发酵液和B组分植物萃取物复配而 成; A组分由微生物、 胶原蛋白、 氯化钠、 复合氨基 酸、 糖蜜、 复合肥及水发酵而成; 微生物为枯草芽 孢杆菌; B组分为无患子皂苷、 皂荚皂苷和茶皂苷 中的一种或多种。 A组分对松材线虫和松墨天牛 卵及幼虫有抑制作用, B组分使得A组分更容易发 挥作用。 在实例中对染病的松树林进行喷洒, 显 示使用本产品后对天牛的杀灭率达70以上, 从。
3、 源头上阻断了松材线虫的传播, 大大降低了患病 树木对未患病树木的感染率, 喷洒过该复配制剂 的染病松树没有出现疫情的再次扩大和传播的 现象, 有效阻止了病情向其他健康松树蔓延的情 况。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0页 CN 110833075 A 2020.02.25 CN 110833075 A 1.一种复配制剂, 其特征在于, 由A组分微生物发酵液和B组分植物萃取物复配而成; 其 中, A组分微生物发酵液由微生物、 胶原蛋白、 氯化钠、 复合氨基酸、 糖蜜、 复合肥及水发酵 而成; 所述微生物为枯草芽孢杆菌; B组分植物萃取物为无患子皂苷、 皂荚皂苷和茶皂苷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
4、求1所述的复配制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生物、 胶原蛋白、 氯化钠、 复合 氨基酸、 糖蜜、 复合肥的质量比为(0.011): (0.11): (0.019): (0.110): (110): (1 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配制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合氨基酸选自动物蛋白废弃 物、 豆粕和猪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提取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配制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合肥的N、 P、 K的质量比为(10 20): (1020): (10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配制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A组分微生物发酵液稀释14倍 后和B组分植物萃取物按照质量比(10050。
5、0): 1复配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复配制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生物还有蜡状芽孢杆 菌和抗生素溶杆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配制剂, 其特征在于, 枯草芽孢杆菌、 蜡状芽孢杆菌和抗生 素溶杆菌的数量比为(110): (110): (110)。 8.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复配制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将微生物、 胶原蛋白、 氯化钠、 复合氨基酸、 糖蜜、 复合肥与水混合, 2535、 鼓泡通 气、 pH 68的条件下发酵48小时, 进行发酵制得A组分微生物发酵液; A组分微生物发酵液与B组分植物萃取物复配。 9.一种用于处理感染松材线虫病的松树疫木的。
6、生物复配菌剂, 其特征在于, 含有权利 要求17任一所述的复配制剂。 10.权利要求9所述生物复配菌剂的使用方法, 其特征在于, 对染病松树整体表面均匀 喷洒、 湿润生物复配菌剂, 施用量为50L/亩100L/亩。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0833075 A 2 一种复配制剂及在处理感染松材线虫病的松树病疫木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林业生物防护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无人工合成药物的微生物复配 制剂及其在处理感染松材线虫病的松树病疫木(枝)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国际上公认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7、 给很 多国家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经济、 生态和社会损失, 也是我国危害最为严重的林业外来有害 生物之一。 松材线虫病, 即松树萎蔫病(Pine Wilt Disease, PWD), 是一种以松材线虫为病 原, 松墨天牛属昆虫为主要媒介, 综合人为参与、 寄主松树、 相关伴生菌和环境因素相互作 用的复杂病害系统。 0003 松材线虫是一种需要显微镜才能看得见的寄生虫, 主要寄生在松墨天牛上。 松墨 天牛作为松材线虫病传播的主要媒介, 仅一只天牛就可以携带28万条松材线虫, 羽化的天 牛携带着松材线虫飞到生长茂盛的松树上取食。 在天牛啃食松树皮的过程中, 松材线虫进 入松树, 并大量繁殖, 吸食树。
8、的汁液, 破坏养分输送。 染病的松树枝叶大多呈暗红色, 树枝上 的针叶轻轻一碰就掉; 树干上布满棕黄色的木屑, 树皮轻轻一剥就掉。 松树染病后在6090 天内枯死, 35年即可摧毁成片的松林。 因此, 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被称 为松树的 “艾滋病” , 具有传播途径广、 致病力强、 防治难度大等特点, 是我国目前最严重的 森林灾害。 0004 当前使用最广泛的处理感染松材线虫病疫木(枝)的方法是填埋加药物熏蒸。 为了 彻底灭杀松材线虫, 该方法要求对患病、 受感染的松树整枝或整棵去除, 对于与染病松树靠 得比较近的松树, 即使暂时没有染病症状, 也要进行部分去除。 砍下的松树疫木。
9、, 将分为两 种处理方法: 山势较高、 交通不便无法运输的地区, 将就地挖坑集中堆放处理, 将疫木锯成 小段后, 用塑料布对疫木包裹, 避免昆虫媒介携带其逃窜, 并在外部增加密网, 施放剧毒药 物熏蒸杀虫, 木材将会在原地腐烂分解; 便于运输的地区, 疫木将被施工单位统一运送至木 业处理厂进行高温消毒处理, 合格的将被加以利用。 一般是前者的情况比较多, 这种方法不 仅严重破坏自然景观和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 也在人力、 物力、 财力、 资源方面有相当大的 消耗。 但除此之外, 世界上尚无简便、 经济可行的办法治疗该病害。 0005 针对松材线虫的防治, 申请人于2015年研制出一种较为有效的药。
10、剂, 包括天然皂 苷和抗生素溶杆菌, 在实验室环境下对松材线虫的杀灭效果很好, 但是将其用于户外松林 时, 防控效果有限, 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寻找更好的防控方法。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林业防治松材线虫病存在的局限性, 提供一种新的复配制 剂, 主要针对有天牛卵存在的松树, 虽然不能彻底杀灭松材线虫, 但可以中断其在原有基础 上进行蔓延的趋势, 既能减少化学农药的污染, 又能达到成本可控, 保护我国森林资源和生 态环境的效果。 说明书 1/10 页 3 CN 110833075 A 3 0007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复配制剂, 由A组分微生物发酵液和B组分植物萃取物复配而 成; 。
11、其中, 0008 A组分微生物发酵液由微生物、 胶原蛋白、 氯化钠、 复合氨基酸、 糖蜜、 复合肥及水 发酵而成; 所述微生物为枯草芽孢杆菌; 0009 B组分植物萃取物为无患子皂苷、 皂荚皂苷和茶皂苷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0 研究发现感病松树是由于输水管被松材线虫及其共生菌过度繁殖而堵塞, 导致水 分传导下降, 致使木质部变薄, 形成层破坏, 从而引起整棵松树病变。 本发明采用枯草芽孢 杆菌(Bacillus subtillis)发酵液与植物萃取物联合复配, 抑制从天牛取食、 产卵一直到 线虫生长繁殖的整个过程, 进而阻止输水管堵塞, 保护林木。 0011 由于不同的枯草芽孢杆菌优势菌株分。
12、泌的物质及作用效果存在差别, 上述技术方 案中, 采用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优选来自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编号为CGMCC No.14950。 该枯草芽孢杆菌为革兰氏阳性需氧菌, 在与其他需氧微生物共存时, 能够迅速夺 取氧气, 阻止其他微生物定殖, 同时产生能够抑制细菌、 病毒、 真菌和病原体的生长的抗生 素类物质, 如此, 既有效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 也能保护植物免受侵害。 除此之外, 其能 分泌几丁质酶、 蛋白酶、 纤维素酶等多种酶, 可作用于生物的组织结构。 可以对堵塞输水管 的松材线虫及其伴生微生物作用, 保证输水管的畅通。 0012 上述技术方案中, 胶原蛋白(coll。
13、agen)为动物皮、 骨粉碎或提取的粉末, 其中胶原 蛋白的含量为3065。 一些实例中, 胶原蛋白为猪皮胶原蛋白。 另一些实例中, 胶原蛋 白为牛皮胶原蛋白。 还有一些实例中胶原蛋白为鱼类软骨胶原蛋白。 0013 上述技术方案中, 氨基酸(amino acid)是重要的营养物质, 本发明所用的复合氨 基酸的主要成分为甘氨酸、 丙氨酸、 亮氨酸、 异亮氨酸、 缬氨酸、 胱氨酸、 半胱氨酸、 甲硫氨 酸、 丝氨酸、 苏氨酸、 苯丙氨酸、 酪氨酸、 色氨酸、 脯氨酸、 羟脯氨酸、 谷氨酸、 天门冬氨酸等。 其来源不限制, 可以是动物或植物酸解或碱解制得, 也可以是微生物发酵制得。 本发明中, 所述。
14、复合氨基酸为饲料用复合氨基酸。 0014 上述技术方案中, 糖蜜是制糖工业的副产品, 含有少量粗蛋白质和大量蔗糖, 一般 有甜菜糖蜜、 甘蔗糖蜜、 葡萄糖蜜、 玉米糖蜜等。 本发明中, 所述糖蜜为甘蔗糖蜜。 0015 上述技术方案中, 复合肥为普通市售农用复合肥。 0016 上述技术方案中, B组分优选天然无患子皂苷提取物。 0017 上述技术方案中, A组分微生物发酵液原料优选混合后微生物的质量分数为 0.011; 胶原蛋白的质量分数为0.11; 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0.019; 复合 氨基酸的质量分数为0.110; 糖蜜的质量分数为110; 复合肥的质量分数为1 20。 0018 作为优选,。
15、 上述技术方案中, 复配制剂中微生物活菌数不低于1109cfu/mL20 109cfu/mL。 最佳的活菌数为11010cfu/mL。 0019 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微生物、 胶原蛋白、 氯化钠、 复合氨基酸、 糖蜜、 复合肥的质 量比优选为(0.011): (0.11): (0.019): (0.110): (110): (120)。 0020 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复合氨基酸优选为动物蛋白废弃物、 豆粕、 猪血粉中的一种 或几种的提取物。 0021 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复合肥的N、 P、 K的质量比优选为(1020): (1020): (10 说明书 2/10 页 4 CN 11083。
16、3075 A 4 20)。 N、 P、 K均为水溶性的组分存在, 如: NO3-、 NH4+、 PO3-、 PO43-、 HPO42-、 H2PO4-、 P6O186-、 P2O74-、 K +。 一些实例中, 复合肥N、 P、 K的存在形式为NH4NO3/K2HPO4/KH2PO4, N/P/K15/15/15、 N/P/K 15/15/17或N/P/K15/15/20。 0022 上述技术方案中, 优选将所述A组分微生物发酵液稀释14倍后和B组分植物萃取 物按照质量比(100500): 1复配而成。 0023 以上任一所述技术方案中, A组分微生物发酵液中的微生物优选还有蜡状芽孢杆 菌和抗。
17、生素溶杆菌。 0024 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常用作生物防制剂, 已被证实在106cfu/mL的发 酵液具有杀灭作物致病菌的作用, 同时也有杀虫活性。 抗生素溶杆菌(Lysobacter antibioticus)可破坏原有微生物环境, 并对多种微生物和植物线虫具有抑制活性。 此两种 菌株皆为一般市售即可。 0025 枯草芽孢杆菌与蜡状芽孢杆菌和抗生素溶杆菌复配以后, 相互协同作用, 可显著 增强对天牛产卵的抑制以及天牛孵化的抑制作用。 0026 上述技术方案中, 枯草芽孢杆菌、 蜡状芽孢杆菌和抗生素溶杆菌的优选数量比为 (110): (110): (110)。 002。
18、7 本发明还提供了以上任一所述复配制剂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28 将微生物、 胶原蛋白、 氯化钠、 复合氨基酸、 糖蜜、 复合肥与水混合, 2535、 鼓 泡通气、 pH 68的条件下发酵48小时, 进行发酵制得A组分微生物发酵液; 优选鼓气速率 20L/min, 溶氧量为20。 0029 A组分微生物发酵液与B组分植物萃取物复配。 003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感染松材线虫病的松树疫木的生物复配菌剂, 其含 有以上任一所述的复配制剂。 003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生物复配菌剂的使用方法, 是对染病松树整体表面均匀喷 洒、 湿润生物复配菌剂, 施用量为50L/亩100L/亩。。
19、 0032 本发明提供的复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式, 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3 本发明的复配制剂A组分对松材线虫和松墨天牛卵及幼虫有抑制作用, B组分的存 在使得A组分更容易发挥作用。 在实例中对染病的松树林进行喷洒, 结果表明, 使用本产品 后对天牛的杀灭率达70以上, 从源头上阻断了松材线虫的传播, 大大降低了患病树木对 未患病树木的感染率, 并且喷洒过该复配制剂的染病松树, 没有出现疫情的再次扩大和传 播的现象, 有效阻止了病情向其他健康松树蔓延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详细地说明, 以使本领域技术 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并予以实施。
20、。 0035 本发明采用的试材、 仪器皆为普通市售品, 皆可于市场购得。 0036 实施例1 0037 枯草芽孢杆菌1kg, 胶原蛋白0.1kg, 氯化钠5kg, 复合氨基酸1kg, 糖蜜10kg, 复合肥 10kg。 0038 其中胶原蛋白为猪皮胶原蛋白, 复合氨基酸为饲料用, 复合肥中N/P/K15/15/ 说明书 3/10 页 5 CN 110833075 A 5 15。 0039 水1000L, 加入微生物、 胶原蛋白、 氯化钠、 复合氨基酸、 糖蜜、 复合肥鼓泡通气进行 培养, 培养温度为室温25, 培养时间为48h, 即得A组分生物制剂。 0040 将所得A组分稀释1倍, 加入8L。
21、B组分。 其中B组分为无患子皂苷提取液。 B组分在整 个体系中的质量百分比为: 0.395。 0041 实施例2 0042 枯草芽孢杆菌0.2kg, 蜡状芽孢杆菌0.01kg, 抗生素溶杆菌0.5kg, 胶原蛋白0.1kg, 氯化钠9kg, 复合氨基酸2kg, 糖蜜1kg, 复合肥5kg。 0043 其中胶原蛋白为牛皮胶原蛋白, 复合氨基酸为饲料用, 复合肥中N/P/K15/15/ 15。 0044 水1000L, 加入微生物、 胶原蛋白、 糖蜜、 复合氨基酸、 复合肥鼓泡通气进行培养, 培 养温度为室温33, 培养时间为48h, 即得A组分生物制剂。 0045 将所得A组分稀释4倍, 加入4。
22、0LB组分。 其中B组分为茶皂苷提取液。 B组分在整个体 系中的质量百分比为: 0.797。 0046 实施例3 0047 枯草芽孢杆菌0.5kg, 蜡状芽孢杆菌0.5kg, 胶原蛋白0.1kg, 氯化钠9kg, 复合氨基 酸2kg, 糖蜜1kg, 复合肥5kg。 0048 其中胶原蛋白为猪皮胶原蛋白, 复合氨基酸为饲料用, 复合肥中N/P/K15/15/ 20。 0049 水1000L, 加入微生物、 胶原蛋白、 糖蜜、 复合氨基酸、 复合肥鼓泡通气进行培养, 培 养温度为室温35, 培养时间为48h, 即得A组分生物制剂。 0050 将所得A组分稀释2倍, 加入30LB组分。 其中B组分为。
23、无患子皂苷提取液。 B组分在整 个体系中的质量百分比为: 0.994。 0051 各实施例制得复配生物制剂A组分经检测, 菌种密度如表1: 0052 表1各实施例菌种密度 0053 实施例菌种密度 实施例12.81012 实施例28.11013 实施例31.01013 0054 结果表明, 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提供的复配制剂A组分具有非常高的菌体密度。 0055 对比例1 0056 枯草芽孢杆菌2.0kg、 胶冻样芽胞杆菌0.5kg、 胶状溶杆菌1.0kg、 蟹粉0.5kg、 虾粉 0.5kg、 胶原蛋白0.05kg、 NaCl 0.05kg、 氨基酸10kg、 碳水化合物20kg、 复合肥10k。
24、g。 0057 其中, 胶原蛋白为鱼皮胶原蛋白, 氨基酸为菜叶发酵物, 每100g氨基酸添加硫酸锌 40g、 硼酸5g, 碳水化合物为蔗糖、 复合肥中N/P/K15/15/15。 0058 水1000L, 加入菌种、 虾壳粉、 胶原蛋白、 NaCl鼓泡通气进行培养, 培养温度保持在 30, 培养时间为3天; 0059 在一次培养的基础上, 加入氨基酸、 碳水化合物、 复合肥, 继续鼓泡通气进行培养, 培养温度保持在30, 培养时间为4天, 即得微生物制剂。 说明书 4/10 页 6 CN 110833075 A 6 0060 上述微生物制剂用水稀释至106cfu/mL, 再加入无患子提取液, 。
25、组成复配制剂, 使 无患子提取液在整个体系中质量百分比为0.40。 0061 对比例2 0062 取抗生素溶杆菌培养物稀释至106cfu/mL, 再加入无患子提取液, 组成复配制剂, 无患子提取液在整个体系中质量百分比为0.40。 0063 实施例4 0064 复配制剂对存在松墨天牛卵的疫木(枝), 即间接对松材线虫传播的防治效果: 0065 a.将实施例13中的复配生物制剂A组分使用水稀释后, 复配B组分检测其对松墨 天牛的防治效果。 另外将对比例1和对比例2进行同样条件下的实验。 0066 b.试验方案 0067 1.采样地松木分布图绘制 0068 选择已部分发生松材线虫虫害的松林作为试验。
26、点, 并绘制采样地松木分布图, 并 使用不同符号标记每棵松树的染病情况, 以便于对比使用复配生物制剂前后的效果。 0069 表2松树的染病情况标记表 0070 标记方式染病情况 0级未染病, 树体健康, 无侵染 级轻度染病, 树梢侵染变红 级轻中度染病, 侵染至树冠中上部 级中度染病, 侵染至树冠中部 级中重度染病, 侵染至树冠中下部 级重度染病, 接近死亡 0071 2.取样部位: 0072 若整株个别枝条枯萎则于枝条处取样; 若植株针叶失绿则于树木高处取样; 若整 株感病则于离地1.5m主干处取样。 0073 3.取样方法: 0074 钻孔取样: 留取无树脂的钻孔的木屑(级树整株变红的);。
27、 0075 诱剂取样: 使用信息素制成诱芯在钻孔处诱捕线虫取样。 0076 4.取样记录: 0077 详细记录感病树木的树木编号、 树木胸径、 取样位置、 症状(等级)、 携带线虫数的 情况。 并对染病树木根据编号进行拍照, 每棵树每次拍照位置相同。 0078 5.室内试验方法: 0079 将取回的样品分别做4组实验。 0080 第一组: 天牛取食实验 0081 步骤: 1.将取回的松木段1216cm长, 一分为二, 一半喷施复配生物制剂, 另一半 喷施清水作为对照, 自然风干30分钟; 0082 2.试前将天牛饥饿6小时, 再将处理过的木段和天牛放于培养皿中, 18小时后观察 天牛对松枝的取。
28、食情况。 0083 第二组: 天牛产卵实验 0084 步骤: 将多对处于孵化期的天牛置于箱中观察天牛对于喷施复配生物制剂和不喷 说明书 5/10 页 7 CN 110833075 A 7 施的木段的产卵情况, 连续观察15天左右。 0085 第三组: 天牛孵化率实验 0086 步骤: 将已经产了卵的木段进行喷药。 10天后观察天牛幼虫孵化率。 0087 第四组: 对天牛的灭杀实验 0088 步骤: 将复配生物制剂直接喷在天牛表面, 观察天牛成活情况。 0089 对照组喷清水。 0090 结果分析: 0091 表3天牛取食实验结果 0092 0093 表4天牛产卵实验结果 0094 0095 表。
29、5天牛孵化率实验结果 说明书 6/10 页 8 CN 110833075 A 8 0096 0097 表6对天牛的杀灭实验结果 0098 0099 从上述4组实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复配制剂在对松墨天牛的杀灭及在防控感染松材 线虫病的疫木(枝)传播方面效果明显。 以上述实验方案为例, 对不同的采样点在不同的时 间段进行数次的检测, 结论均表现出方案有效性肯定。 0100 除以上4组实验外, 我们还对松材线虫虫卵、 幼虫和成虫的灭杀效果做了对应实 验, 实验将上述5组指标加入到线虫培养液中, 清水作为对照, 结果如下: 0101 表7对松材线虫的作用效果 0102 0103 说明书 7/10 页 9 。
30、CN 110833075 A 9 0104 如上表所示本发明中复配制剂几乎可以全部杀灭线虫虫卵、 幼虫及成虫; 对比例 配方制剂可有效溶解虫卵和幼虫表皮使其死亡, 但对成年线虫灭杀效果不明显。 0105 6.户外试验方法: 0106 试验点: 为部分已经染病的湿地松林和马尾松林; 0107 试验方法: 随机划分不同区域块, 每块区域包含50棵松树以上, 每个区域块至少间 隔50m以上(避免发生交叉扩散的现象)。 对该区域松树发病级别进行统计后, 对松林中染病 区域进行喷施, 喷施周期为5060天。 喷施一次后, 再次统计喷施后的结果。 0108 表8对马尾松林的实验结果 0109 0110 0。
31、111 表9对湿地松林的实验结果 说明书 8/10 页 10 CN 110833075 A 10 0112 0113 因考虑到户外对照组对松林的影响极其恶劣, 并且后果是不可逆转的, 故在第二 次选择湿地松林实验时未做对照试验。 0114 由表7可以看出马尾松林试点, 试验组实施例1、 2、 3的松树与两个月前比较没有大 的变化, 基本保持了原有感病状态, 甚至有部分松树患病等级减弱的趋势, 如实施例2中 和级树均减少1棵, 有2棵患病树转变为健康树; 实施例3减少了1棵级树和3棵级树。 对比例1、 2较本发明中复配制剂对松材线虫蔓延控制效果略差, 但好于对照组, 对比例1、 2 分别有10和。
32、17的健康树转变为感病树, 但是感病程度较重的、 、 级松树没有继续 发展。 对照组扩散明显, 健康树减少22, 级患病树都有增加, 有明显的疫情加重及持 续扩散的迹象。 0115 表8湿地松林试点, 实施例1期间仅有2.2的健康树被侵染, 减少4棵级树和1棵 级树。 实施例2健康树没有变化, 同时减少2棵级树。 实施例3有1棵健康树变成 级病树, 级树减少2棵。 对比例1、 2中分别有6和3健康树被侵染, 且对比例1中级树增加1棵, 对比例2级树增加一棵有少部分健康树向一级染病树变化的趋势。 林间施用过程中发现 在单棵树上, 复配制剂喷施充分部位病况不再蔓延和侵染, 喷施不充分的部位可见少量。
33、枝 条被侵染, 故被侵染部分可以猜测是喷施不充分造成的。 0116 从以上的户外松林实验可以看出, 本发明中的复配生物制剂在用于治理松树的松 说明书 9/10 页 11 CN 110833075 A 11 材线虫病方面的手段及效果要好于市面上现有方法。 可以在不砍伐染病松树的情况下控制 (减缓或阻止)松材线虫疫情持续在松林内蔓延的趋势及减轻(或阻止)患病松树继续向更 严重的等级发展, 虽不能彻底根除松材线虫病, 但是在当前阶段保护松林, 控制松材线虫病 上绝对是一大进步。 011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处理感染松材线虫病的松树疫木(枝)的复配制剂及应用。 本领 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 适当改进工艺参数。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所有类似的替换 和改动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都是显而易见的, 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中。 本发明 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例进行了描述, 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 精神 和范围内对本文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 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在 不脱离该发明构思的前提下, 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修改、 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 均应包含 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10/10 页 12 CN 110833075 A 12 。
- 内容关键字: 配制 处理 感染 松材线虫 松树 病疫 应用
防水接线结构.pdf
在线测量散状物料真密度的装置.pdf
适用于室内装修的工作架.pdf
套管施工辅助装置.pdf
防水开关.pdf
水循环增氧轮虫培养池.pdf
新型的包装袋.pdf
建筑涂料搅拌设备.pdf
薄膜生产用加热定型装置.pdf
电机转子线圈绕线机.pdf
激光器保护电路、激光器驱动电源和电子设备.pdf
养殖场通风管道生产用法兰冲孔机.pdf
分子筛吸附分离能力检测系统.pdf
寄存器、寄存器配置方法及芯片.pdf
信号质量检测方法及信号质量检测电路.pdf
基于自适应卷积核和级联检测头的土地覆盖变化检测方法.pdf
运梁炮车自动化调姿系统和方法.pdf
RPA流程操作异常检测方法、设备及存储设备.pdf
适用于PEEK材料的高温3D打印机高温舱结构.pdf
户用电池储能系统.pdf
空气质量预报评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pdf
基于环境嵌入的分布式光纤入侵预警方法及系统.pdf
显示模组拆解装置和显示模组拆解方法.pdf
安全检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pdf
自清洁式铝合金门窗及清洁方法.pdf
基于pipeline流程的业务管理方法及装置.pdf
警力资源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pdf
离子氮化炉罩自动升降行走机构.pdf
蓝牙耳机及其存储收纳充电装置.pdf
X射线管.pdf
用于飞机蒙皮精密激光焊接工艺的快速冷却装置.pdf
生物资产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pdf
一种从含酚原料油中分离酚类化合物的方法.pdf
一种耐冲击复合尼龙材料.pdf
玻璃钢分解回收系统及其分解回收方法.pdf
一种可见光高透红外高阻隔光学塑料粒子的制备方法.pdf
赤霉素受体基因LsGID1及其应用.pdf
根皮层特异性基因启动子.pdf
一种聚类肽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pdf
含硅炔芳香聚三唑树脂及其制备方法.pdf
松材线虫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pdf
聚硫氨酯类光学材料用聚合催化剂、含有该聚合催化剂的聚合性组合物、由该组合物得到的光学材料及其制造方法.pdf
本征阻燃硅橡胶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利用瘤胃液生产维生素Bsub12/sub的稻草发酵培养基及其方法和应用.pdf
一种从茶碱母液中提取茶碱的方法.pdf
一种一氯甲烷塔底重组份的处理方法.pdf
一种米糠免疫肽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含有胶乳粉的塑料配方.pdf
光学活性的1-(3-甲氧基苯基)乙胺的制备方法.pdf
从气相催化脱氯化氢法生产三氯乙烯的低沸物中提取反式二氯乙烯的方法.pdf
一种耐磨的TPU材料.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