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增压器隔热罩减震装置.pdf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增压器隔热罩减震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增压器隔热罩减震装置.pdf(10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1265060.5 (22)申请日 2019.12.11 (71)申请人 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 公司 地址 110179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航天 路6号 (72)发明人 朱强李成元尹晗吕见 (74)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世纪蓝海专利事务所 (普通合伙) 21232 代理人 侯志奇 (51)Int.Cl. F01D 25/08(2006.01) F01D 25/28(2006.01) F02B 39/00(2006.01) F16F 15/04(2006.01) 。
2、(54)发明名称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增压器隔 热罩减震装置 (57)摘要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增压器隔 热罩减震装置, 在内锁扣外圆设置衬垫, 且衬垫 与内锁扣为同轴位置; 在内锁扣内圆设置外锁 扣, 且外锁扣与内锁扣为同轴位置; 在外锁扣及 内锁扣的下表面设置增压器隔热罩, 且增压器隔 热罩与外锁扣及内锁扣为同轴位置; 通过过盈配 合的方式将衬垫、 内锁扣、 外锁扣、 增压器隔热罩 压紧在一起。 内锁扣与外锁扣通过过盈配合的压 紧方式将增压器隔热罩及增压器隔热罩减震装 置压在一起, 构成一个减震系统; 当隔热罩受到 来自于增压器的振动时, 会产生振动疲劳进而产 生裂纹甚至断。
3、裂。 该发明成本低、 结构简单、 加工 容易、 装配快捷、 减震效果明显, 应用于汽车发动 机增压器技术领域中。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CN 111075519 A 2020.04.28 CN 111075519 A 1.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增压器隔热罩减震装置, 包括衬垫、 内锁扣、 外锁 扣、 增压器隔热罩, 其特征在于: 在内锁扣外圆设置衬垫, 且衬垫与内锁扣为同轴位置; 在内 锁扣内圆设置外锁扣, 且外锁扣与内锁扣为同轴位置; 在外锁扣及内锁扣的下表面设置增 压器隔热罩, 且增压器隔热罩与外锁扣及内锁扣为同轴位置; 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将衬垫、 内锁扣、 外锁扣、。
4、 增压器隔热罩压紧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增压器隔热罩减震装置, 其 特征在于: 所述的衬垫内径14mm, 外径21mm, 高度4.6mm; 内锁扣内径11.3mm, 厚度1.3mm, 外 径22mm, 高度5.7mm; 外锁扣内径8.7mm, 厚度1.3mm, 外径22mm, 高度7.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增压器隔热罩减震装置, 其 特征在于: 所述的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增压器隔热罩减震装置的工作原理是, 汽车发动机增压器减震装置由内锁扣、 外锁扣以及衬垫组成, 内锁扣与外锁扣通过过盈配 合的压紧方式将增压。
5、器隔热罩及增压器隔热罩减震装置压在一起, 构成一个减震系统; 当 隔热罩受到来自于增压器的振动时, 会产生振动疲劳进而产生裂纹甚至断裂, 一种汽车发 动机增压器隔热罩减震装中衬垫的弹性系数大于隔热罩弹性系数, 物体在受到外界力时物 体动量的变化量等于合外力的冲量, 冲量等于合外力乘以时间; 弹性系数较大的衬垫增加 合外力作用的时间进而降低合外力的大小, 起到减震的目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增压器隔热罩减震装置, 其 特征在于: 所述的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增压器隔热罩减震装置的使用方法是, 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增压器隔热罩减震装置可以改变一阶模态以及二阶。
6、模态的固有频 率以及最大振幅, 汽油发动机工作转速在6000rpm时, 点火激励频率为200HZ, 2.0T汽油发动 机增压器隔热罩, 加装一种汽车发动机增压器隔热罩减震装置前一阶模态固有频率为 80HZ, 加装一种汽车发动机增压器隔热罩减震装置后一阶模态固有频率为240HZ,完全避开 发动机固有频率200HZ, 改善效果明显。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075519 A 2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增压器隔热罩减震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增压器技术领域中的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增 压器隔热罩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 人们对汽车的需。
7、要越来越强烈, 特别是乘用车, 几乎已成为了每个家庭必 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再加上国家对汽车行业的有利政策使得汽车行业逐渐被重视, 国内汽 车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为了能够在众多企业中获得等多的客户, 就需要各种专业技术 来实现。 其中涡轮增压器是目前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技术, 涡轮增压器可以增加空气进气 量进而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 与此同时, 驾驶搭载涡轮增压器的汽车可以获得更优的操作 性。 涡轮增压器在工作过程中最高转速可以达到21万r/min, 这就会导致涡轮增压器在工作 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振动; 涡轮增压器在工作过程中会向周围零件辐射热害, 最高温度可 以达到五、 六百度, 这就需要增。
8、压器隔热罩来阻止一定程度的热量向外辐射。 基于涡轮增压 器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 安装在涡轮增压器上的增压器隔热罩同时也会受到巨大的振 动, 很容易因为发动机振动过大导致增压器隔热罩产生裂纹、 断裂等缺陷进而影响增压器 隔热罩的隔热功能, 所以对于增压器隔热罩减震问题的研究具有较大的意义。 因此, 研究开 发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增压器隔热罩减震装置一直是急待解决的新课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增压器隔热罩减震装置, 该发明是由内锁扣、 外锁扣以及衬垫组成, 内锁扣与外锁扣通过过盈配合的压紧方式将隔 热罩及减震装置压在一起, 构成一个减震。
9、系统, 当隔热罩受到来自于增压器的振动时, 会产 生振动疲劳进而产生裂纹甚至断裂, 减震装置中衬垫的弹性系数大于隔热罩弹性系数, 物 体在受到外界力时物体动量的变化量等于合外力的冲量, 冲量等于合外力乘以时间, 弹性 系数较大的衬垫增加合外力作用的时间进而降低合外力的大小, 起到减震的目的。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增压器隔热罩减震 装置, 包括衬垫、 内锁扣、 外锁扣、 增压器隔热罩, 在内锁扣外圆设置衬垫, 且衬垫与内锁扣 为同轴位置; 在内锁扣内圆设置外锁扣, 且外锁扣与内锁扣为同轴位置; 在外锁扣及内锁扣 的下表面设置增压器隔热罩, 且增压器隔。
10、热罩与外锁扣及内锁扣为同轴位置; 通过过盈配 合的方式将衬垫、 内锁扣、 外锁扣、 增压器隔热罩压紧在一起; 所述的衬垫内径14mm, 外径21mm, 高度4.6mm; 内锁扣内径11.3mm, 厚度1.3mm, 外径 22mm, 高度5.7mm; 外锁扣内径8.7mm, 厚度1.3mm, 外径22mm, 高度7.4mm; 所述的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增压器隔热罩减震装置的工作原理是, 汽车发 动机增压器减震装置由内锁扣、 外锁扣以及衬垫组成, 内锁扣与外锁扣通过过盈配合的压 紧方式将增压器隔热罩及增压器隔热罩减震装置压在一起, 构成一个减震系统; 当隔热罩 受到来自于增压器的振动时, 。
11、会产生振动疲劳进而产生裂纹甚至断裂, 一种汽车发动机增 说明书 1/3 页 3 CN 111075519 A 3 压器隔热罩减震装中衬垫的弹性系数大于隔热罩弹性系数, 物体在受到外界力时物体动量 的变化量等于合外力的冲量, 冲量等于合外力乘以时间; 弹性系数较大的衬垫增加合外力 作用的时间进而降低合外力的大小, 起到减震的目的; 所述的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增压器隔热罩减震装置的使用方法是, 所述的 一种汽车发动机增压器隔热罩减震装置可以改变一阶模态以及二阶模态的固有频率以及 最大振幅, 汽油发动机工作转速在6000rpm时, 点火激励频率为200HZ, 2.0T汽油发动机增压 器隔热罩。
12、, 加装一种汽车发动机增压器隔热罩减震装置前一阶模态固有频率为80HZ, 加装 一种汽车发动机增压器隔热罩减震装置后一阶模态固有频率为240HZ,完全避开发动机固 有频率200HZ, 改善效果明显。 0005 本发明的要点在于它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0006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增压器隔热罩减震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成 本低、 结构简单、 加工容易、 装配快捷、 减震效果明显等优点, 将广泛地应用于汽车发动机增 压器技术领域中。 附图说明 0007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08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09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0010 图3是本发明。
13、的结构外形图。 0011 图4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0012 图5是本发明的安装在汽车发动机增压器上的位置图。 0013 图6是本发明衬垫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0015 图8是本发明内锁扣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9是图8的俯视图。 0017 图10是本发明外锁扣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11是图10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参照附图,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增压器隔热罩减震装置, 包括衬垫1、 内锁扣2、 外锁扣3、 增压器隔热罩4, 在内锁扣2外圆设置衬垫1, 且衬垫1与内锁扣2为同轴位 置; 在内锁扣2内圆设置外锁扣3, 且外锁扣3。
14、与内锁扣2为同轴位置; 在外锁扣3及内锁扣2的 下表面设置增压器隔热罩4, 且增压器隔热罩4与外锁扣3及内锁扣2为同轴位置; 通过过盈 配合的方式将衬垫1、 内锁扣2、 外锁扣3、 增压器隔热罩4压紧在一起。 0020 所述的衬垫1内径14mm, 外径21mm, 高度4.6mm; 内锁扣2内径11.3mm, 厚度1.3mm, 外 径22mm, 高度5.7mm; 外锁扣3内径8.7mm, 厚度1.3mm, 外径22mm, 高度7.4mm。 0021 所述的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增压器隔热罩减震装置的工作原理是, 汽 车发动机增压器减震装置A由内锁扣2、 外锁扣3以及衬垫1组成, 内锁扣2与。
15、外锁扣3通过过 盈配合的压紧方式将增压器隔热罩4及增压器隔热罩减震装置A压在一起, 构成一个减震系 说明书 2/3 页 4 CN 111075519 A 4 统; 当隔热罩受到来自于增压器的振动时, 会产生振动疲劳进而产生裂纹甚至断裂, 一种汽 车发动机增压器隔热罩减震装中衬垫1的弹性系数大于隔热罩弹性系数, 物体在受到外界 力时物体动量的变化量等于合外力的冲量, 冲量等于合外力乘以时间; 弹性系数较大的衬 垫1增加合外力作用的时间进而降低合外力的大小, 起到减震的目的。 0022 所述的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增压器隔热罩减震装置的使用方法是, 所 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增压器隔热罩减震装置。
16、可以改变一阶模态以及二阶模态的固有频率 以及最大振幅, 汽油发动机工作转速在6000rpm时, 点火激励频率为200HZ, 2.0T汽油发动机 增压器隔热罩, 加装一种汽车发动机增压器隔热罩减震装置前一阶模态固有频率为80HZ, 加装一种汽车发动机增压器隔热罩减震装置后一阶模态固有频率为240HZ,完全避开发动 机固有频率200HZ, 改善效果明显。 说明书 3/3 页 5 CN 111075519 A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5 页 6 CN 111075519 A 6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5 页 7 CN 111075519 A 7 图5 图6 说明书附图 3/5 页 8 CN 111075519 A 8 图7 图8 图9 说明书附图 4/5 页 9 CN 111075519 A 9 图10 图11 说明书附图 5/5 页 10 CN 111075519 A 10 。
- 内容关键字: 插电式 混合 动力 汽车发动机 增压 隔热 减震 装置
输液杆的线缆伸缩结构.pdf
环境大气粉尘采样仪.pdf
降低虾苗孵化水中氨氮含量的装置.pdf
高压线圈浇注模具.pdf
反应釜控温系统.pdf
金属锂浇铸装置.pdf
医用输液管加热保温装置.pdf
螺杆钻具清洗装置.pdf
多功能布料收卷装置.pdf
用于图书馆的高处夹持取书装置.pdf
智能化接触网几何参数测量仪.pdf
便携式环境检测仪.pdf
便于安装的防结垢环保矿用管材.pdf
曝气生物滤池除磷装置.pdf
基于睡眠感知的音乐振动理疗仪.pdf
钢板建材加工的激光切割装置.pdf
毫米波被动辐射成像测距装置.pdf
医用分叶球囊.pdf
基于波码通信的分层注水执行装置.pdf
折合型保鲜膜切割滑刀.pdf
注塑件自动化生产设备及其智能调控方法.pdf
书本包装设备.pdf
道路桥梁施工用测量辅助工具.pdf
作物种植地膜拆除装置.pdf
水平放置的可搬运激光稳频腔的安装结构.pdf
气体静压转台的控制方法、装置及气体静压转台.pdf
数据要素处理方法和装置.pdf
用于组装气雾剂产品的组装设备.pdf
老年人用吞咽障碍康复训练设备.pdf
全液晶仪表故障报警存储系统及方法.pdf
木通皂苷D在制备抗骨骼肌萎缩、肌病药物中的应用.pdf
不依赖地图信息的车辆轨迹预测方法.pdf
一种石墨烯改性阴极聚氨酯电泳树脂及其电泳漆组合物.pdf
一种提高烟叶提取物中氧化酶酶活的提取方法.pdf
一种秸秆粘结用酚醛树脂的合成方法.pdf
肌醇滤液高温快速离交的精制工艺.pdf
一种聚氯乙烯A级防火阻燃室内装饰材料.pdf
一种亚胺类吖啶衍生物荧光探针制备及检测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的方法.pdf
一种包含双官能团的季戊四醇酯类抗氧剂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pdf
一种大豆皂苷的提取纯化方法.pdf
2-羟基-135-三-O-苯甲酰基--D-呋喃核糖结晶母液的利用方法.pdf
提取海州香薷中抗肿瘤成份咖啡酸的方法.pdf
一种青杠菌多糖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pdf
番茄红素中间体2,6,10-三甲基-1,1-二烷氧基-3,5,9-十一烷三烯的制备方法.pdf
一种高粱泡酒的生产方法.pdf
一种对氨基-N,N-二甲基苯胺磷酸盐的制备方法.pdf
高效无卤阻燃PTT聚酯及其制备方法.pdf
与植物吸收钾离子的能力相关的蛋白质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pdf
具有低OCS凝胶指数的薄膜.pdf
一种调节光滑球拟酵母渗透压胁迫的方法.pdf
一种甲醇或二甲醚制丙烯的工艺.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