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水解高韧性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耐水解高韧性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https://img.zhuanlichaxun.net/fileroot5/2021-8/5/78841d7e-5692-4230-af9f-2800cc41bcbc/78841d7e-5692-4230-af9f-2800cc41bcbc1.gif)
![耐水解高韧性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https://img.zhuanlichaxun.net/fileroot5/2021-8/5/78841d7e-5692-4230-af9f-2800cc41bcbc/78841d7e-5692-4230-af9f-2800cc41bcbc2.gif)
![耐水解高韧性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https://img.zhuanlichaxun.net/fileroot5/2021-8/5/78841d7e-5692-4230-af9f-2800cc41bcbc/78841d7e-5692-4230-af9f-2800cc41bcbc3.gif)
《耐水解高韧性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耐水解高韧性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1385929.X (22)申请日 2019.12.29 (71)申请人 无锡殷达尼龙有限公司 地址 214183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经济开 发区玉祁配套区 (72)发明人 秦昌成陈尚标胡瑞莉殷炼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普通合伙) 32104 代理人 朱建均 (51)Int.Cl. C08L 77/06(2006.01) C08L 23/08(2006.01) C08L 51/06(2006.01) C08K 13/04(2006.01) 。
2、C08K 7/1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耐水解高韧性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及 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材料改性技术领域, 具体 涉及一种耐水解高韧性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及 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耐水解高韧性聚酰胺树脂复 合材料按质量份数计, 包括: 70-80份尼龙、 10-20 份乙烯-1-辛烯共聚物、 8-15份相容剂、 25-30份 玻璃纤维、 0.1-2份偶联剂、 0.1-0.6份耐水解助 剂、 0.1-1.5份抗氧剂及0.1-2份加工助剂, 经两 步混合均匀后再经双螺杆挤出机造粒制备而成。 本发明制备耐水解高韧性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 时使用了相容剂及乙烯-。
3、1-辛烯共聚物以及耐水 解助剂, 提高了柔韧性, 提升了本树脂材料的耐 水解性能, 解决了尼龙树脂韧性不足且易水解的 问题; 同时添加了无机填料, 提高了复合材料的 刚性, 使复合材料拥有更广泛的使用范围。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11087808 A 2020.05.01 CN 111087808 A 1.一种耐水解高韧性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 其特征在于, 按质量份数计, 包括: 70-80份 尼龙、 10-20份乙烯-1-辛烯共聚物、 8-15份相容剂、 25-30份玻璃纤维、 0.1-2份偶联剂、 0.1- 0.6份耐水解助剂、 0.1-1.5份抗氧剂及0.1-2份加工助剂。。
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水解高韧性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尼龙为尼 龙6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水解高韧性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容剂 为辛烯和聚烯烃树脂接枝马来酸酐、 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水解高韧性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纤 维为无碱玻璃纤维, 其直径为5-20 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水解高韧性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偶联剂 为硅烷偶联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水解高韧性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硅烷偶 联剂为-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3, 4。
5、环氧环已基三甲氧基硅烷中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水解高韧性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氧剂 为抗氧剂1010与抗氧剂626组合抗氧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水解高韧性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工助 剂为硅酮粉和聚乙烯蜡。 9.权利要求1所述耐水解高韧性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 步骤: (1) 按质量份数计, 将70-80份尼龙、 10-20份乙烯-1-辛烯共聚物、 8-15份相容剂和0.1- 2份偶联剂、 0.1-0.6份耐水解助剂、 1-1.5 份抗氧剂、 0.1-2份加工助剂一起以180-270转/ min高速混。
6、合5-10min; (2) 将混合物加入挤出机中进行熔融、 同时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玻纤口加入25-30份玻璃 纤维, 通过挤出、 冷却、 干燥、 切粒得耐水解高韧性复合材料。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1087808 A 2 一种耐水解高韧性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材料改性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耐水解高韧性聚酰胺树脂复 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聚酰胺纤维俗称尼龙(Nylon), 英文名称Polyamide(简称PA), 是分子主链上含有 重复酰胺基团NHCO的热塑性树脂总称, 尼龙作为工程塑料中最早开发的品种, 由于 其。
7、具有高强度、 高模量、 极好的耐化学性和耐磨性, 以及高熔点、 低摩擦系数等特点, 被广泛 应用于化工、 电器、 汽车、 及其它机械制造领域。 然而在更高要求的应用领域和进一步的研 究发现, 如传统的尼龙66、 具有较高的结晶度, 虽然机械强度较高, 却明显的韧性不足; 又因 为尼龙分子链中有氨基存在, 具有亲水性, 导致其吸水, 使产品易于水解。 因为以上原因使 尼龙的应用受到限制, 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特提供一种耐水解高韧性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 法。 本发明制备耐水解高韧性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时使用了相容剂及乙烯-1-辛烯共聚物 以及耐水解助。
8、剂, 提高了柔韧性, 提升了本树脂材料的耐水解性能, 解决了尼龙树脂韧性不 足且易水解的问题; 同时添加了无机填料, 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刚性, 使复合材料拥有更广泛 的使用范围。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水解高韧性聚酰胺树 脂复合材料, 按质量份数计, 包括: 70-80份尼龙、 10-20份乙烯-1-辛烯共聚物、 8-15份相容 剂、 25-30份玻璃纤维、 0.1-2份偶联剂、 0.1-0.6份耐水解助剂、 0.1-1.5份抗氧剂及0.1-2份 加工助剂。 0005 所述尼龙为尼龙66。 0006 所述相容剂为辛烯和聚烯烃树脂接枝马来酸酐、 聚丙烯接。
9、枝马来酸酐中的至少一 种。 0007 所述玻璃纤维为无碱玻璃纤维, 其直径为5-20 m。 0008 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 0009 所述硅烷偶联剂为-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3, 4环氧环已基三甲氧基硅烷中至 少一种。 0010 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与抗氧剂626组合抗氧剂。 0011 所述加工助剂为硅酮粉和聚乙烯蜡。 0012 所述耐水解高韧性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13 (1)按质量份数计, 将70-80份尼龙、 10-20份乙烯-1-辛烯共聚物、 8-15份相容剂和 0.1-2份偶联剂、 0.1-0.6份耐水解助剂、 1-1.5份抗氧剂、 0.1-2。
10、份加工助剂一起以180-270 转/min高速混合5-10min; 说明书 1/4 页 3 CN 111087808 A 3 0014 (2)将混合物加入挤出机中进行熔融、 同时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玻纤口加入25-30份 玻璃纤维, 通过挤出、 冷却、 干燥、 切粒得耐水解高韧性复合材料。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16 本发明制备耐水解高韧性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时使用了相容剂及乙烯-1-辛烯共 聚物以及耐水解助剂, 提高了柔韧性, 提升了本树脂材料的耐水解性能, 解决了尼龙树脂韧 性不足且易水解的问题; 同时添加了无机填料, 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刚性, 使复合材料拥有更 广。
11、泛的使用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实施例1 0018 一种耐水解高韧性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19 (1)将70份尼龙66、 20份乙烯-1-辛烯共聚物、 15份辛烯和聚烯烃树脂接枝马来酸 酐、 1份硅烷偶联剂KH-550、 0.2份自制的耐水解助剂、 1份抗氧剂1010与抗氧剂626组合抗氧 剂、 0.5份加工助剂(硅酮粉: 聚乙烯蜡3: 2)一起以240rpm/min高速混合5min; 0020 (2)将混合物加入挤出机中进行熔融、 挤出, 同时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玻纤口加入30 份无碱玻璃纤维(直径10-20 m), 通过挤出、 冷却、 干燥、 切粒得耐水解。
12、高韧性聚酰胺树脂复 合材料。 0021 实施例2 0022 一种耐水解高韧性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23 (1)将80份尼龙66、 10份乙烯-1-辛烯共聚物、 8份辛烯和聚烯烃树脂接枝马来酸 酐、 1份硅烷偶联剂KH-550、 0.2份自制的耐水解助剂、 1份抗氧剂1010与抗氧剂626组合抗氧 剂、 0.5份加工助剂(硅酮粉: 聚乙烯蜡3: 2)一起以240rpm/min高速混合5min; 0024 (2)将混合物加入挤出机中进行熔融、 挤出, 同时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玻纤口加入30 份无碱玻璃纤维(直径10-20 m), 通过挤出、 冷却、 干燥、 切粒得耐水解高。
13、韧性聚酰胺树脂复 合材料。 0025 实施例3 0026 一种耐水解高韧性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27 (1)将70份尼龙66、 15份乙烯-1-辛烯共聚物、 12份辛烯和聚烯烃树脂接枝马来酸 酐、 1份硅烷偶联剂KH-550、 0.2份自制的耐水解助剂、 1份抗氧剂1010与抗氧剂626组合抗氧 剂、 0.5份加工助剂(硅酮粉: 聚乙烯蜡3: 2)一起以240rpm/min高速混合5min; 0028 (2)将混合物加入挤出机中进行熔融、 挤出, 同时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玻纤口加入25 份无碱玻璃纤维(直径10-20 m), 通过挤出、 冷却、 干燥、 切粒得耐水解高。
14、韧性聚酰胺树脂复 合材料。 0029 实施例4 0030 一种耐水解高韧性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31 (1)将70份尼龙66、 15份乙烯-1-辛烯共聚物、 12份辛烯和聚烯烃树脂接枝马来酸 酐、 1份硅烷偶联剂KH-550、 0.3份自制的耐水解助剂、 1份抗氧剂1010与抗氧剂626组合抗氧 剂、 0.5份加工助剂(硅酮粉: 聚乙烯蜡3: 2)一起以240rpm/min高速混合5min; 0032 (2)将混合物加入挤出机中进行熔融、 挤出, 同时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玻纤口加入30 说明书 2/4 页 4 CN 111087808 A 4 份无碱玻璃纤维(直径10。
15、-20 m), 通过挤出、 冷却、 干燥、 切粒得耐水解高韧性聚酰胺树脂复 合材料。 0033 对比例1 0034 一种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35 (1)将70份尼龙66、 1份硅烷偶联剂KH-550、 0.2份自制的耐水解助剂、 1份抗氧剂 1010与抗氧剂626组合抗氧剂、 0.5份加工助剂(硅酮粉: 聚乙烯蜡3: 2)一起以240rpm/min 高速混合5min; 0036 (2)将混合物加入挤出机中进行熔融、 挤出, 同时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玻纤口加入30 份无碱玻璃纤维(直径10-20 m), 通过挤出、 冷却、 干燥、 切粒得耐水解高韧性聚酰胺树脂复 合材。
16、料。 0037 对比例2 0038 一种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39 (1)将70份尼龙66、 1份硅烷偶联剂KH-550、 1份抗氧剂1010与抗氧剂626组合抗氧 剂、 0.5份加工助剂(硅酮粉: 聚乙烯蜡3: 2)一起以240rpm/min高速混合5min; 0040 (2)将混合物加入挤出机中进行熔融、 挤出, 同时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玻纤口加入30 份无碱玻璃纤维(直径10-20 m), 通过挤出、 冷却、 干燥、 切粒得耐水解高韧性聚酰胺树脂复 合材料。 0041 耐水解性能测试方法: 将拉伸、 冲击试样置于135, 50乙二醇溶液中浸泡48h, 取出后置于。
17、冷的乙二醇中自然冷却, 并置于70烘箱中干燥4h, 然后进行力学测试。 0042 将实施例1-4以及对比例1-2所得复合材料进行性能测试, 结果如下表1所示: 0043 表1实施例1-4与对比例1-2制得的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比较 0044 0045 性能测试参考标准: 0046 拉伸强度测试标准参考GB 1040.1-2006; 0047 简支梁缺口冲击测试标准参考GB/T 1043-2008。 0048 从以上实施例测试结果可看出, 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即使在水解试验后仍然有 较高的冲击强度, 因此足以说明本发明的复合材料耐水解性能比较好。 0049 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及的自制耐水解助剂可采用常规耐水解助剂进 行代替。 0050 以上所述, 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 凡是根据本发明 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变更以及等效变化, 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 说明书 3/4 页 5 CN 111087808 A 5 保护范围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111087808 A 6 。
- 内容关键字: 耐水 韧性 聚酰胺 树脂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管材冷轧机.pdf
禽畜养殖圈舍环境治理消杀机构.pdf
自动排屑的木工机床用顶针.pdf
用于油气井液面测试的声波采集装置.pdf
化工管道快速对接接头.pdf
新型咪头粘网机.pdf
麦克风生产用烘干装置.pdf
隐形眼镜助戴器.pdf
混合料制备系统.pdf
非遗用品存放柜用消毒装置.pdf
光伏逆变器用增压散热风扇.pdf
集线器.pdf
护理床抬升角测量仪.pdf
棋类设备的智能方块及棋类设备.pdf
基于数据融合的耕深监测装置.pdf
大口径平推阀.pdf
水利工程防汛浮标.pdf
自动锁螺丝机锁紧力调节装置.pdf
数据交换装置.pdf
高效羊粪有机肥发酵罐.pdf
应用于船首的船舶防撞结构.pdf
渔光互补的监控系统及方法.pdf
适应于高污泥浓度的脱氮除磷系统及方法.pdf
具有清洁效果的真空镀铝丝复绕设备.pdf
影像分类模型建立方法及装置、分类方法、装置及系统.pdf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pdf
用于涵管的实时压力测试方法.pdf
人员安全转移救援舱及其制造方法.pdf
复合电缆生产用全自动绞线装置及方法.pdf
机载双站雷达间载波频率差高精度测量与补偿方法.pdf
量子密钥分发网络中负载均衡的分布式路由方法及系统.pdf
无线路由器间加密通讯方法及系统.pdf
癌胚抗原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pdf
基于CFD和改进PSO的复杂地形风电场微观选址方法.pdf
金柑果酒生产工艺.pdf
Α1微球蛋白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pdf
电焊机仪表快速校验连接装置.pdf
一种基于多步校正的鱼眼图像校正方法.pdf
基于声音监测的预报警变压器.pdf
一种基于极坐标下FOURIER频谱的防护网检测方法.pdf
一种多字符识别结果的融合方法.pdf
一种PGI和PGII联合检测试剂盒.pdf
一种红果树优质砧穗组合嫁接繁殖技术.pdf
针对显示设备的色彩表现测试方法.pdf
一种制造车间碳排放综合评估方法.pdf
一种用于双钢轮压路机可防止沥青粘结的薄膜材料.pdf
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制备工艺.pdf
一种评价页岩气储层中总有机碳含量的方法及装置.pdf
提高RGBW图像饱和度的方法及系统.pdf
联合灰度阈值分割及轮廓形态识别的SAR图像河道提取方法.pdf
机动车环保检测车引车平台.pdf
相关文档
更多![上下模分离的工装快速换模装置.pdf](/Images/s.gif)
![电枢的清扫方法.pdf](/Images/s.gif)
![导光结构及发光键盘装置.pdf](/Images/s.gif)
![铝基金属材料低温扩散连接方法.pdf](/Images/s.gif)
![不锈钢管道.pdf](/Images/s.gif)
![风琴.pdf](/Images/s.gif)
![颌动拔牙器.pdf](/Images/s.gif)
![四步法合成吡咯喹啉醌的制备方法.pdf](/Images/s.gif)
![富镧铈钇多主相细晶稀土永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Images/s.gif)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介质.pdf](/Images/s.gif)
![公路施工用绿色环保防撞墩.pdf](/Images/s.gif)
![具有声学干涉阵列的体声波谐振器及组、滤波器及电子设备.pdf](/Images/s.gif)
![碳和树脂均匀混合的复合滤芯块.pdf](/Images/s.gif)
![蜂糖李的高产栽培方法.pdf](/Images/s.gif)
![枸杞振动采摘机用双振控制箱.pdf](/Images/s.gif)
![基于伯努利效应的主变压器室通风系统.pdf](/Images/s.gif)
![预测母猪发情的方法及装置.pdf](/Images/s.gif)
![含金属元素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浆料制备方法.pdf](/Images/s.gif)
![建筑工地用石料粉碎装置.pdf](/Images/s.gif)
![热升华转印纸用热升华涂层.pdf](/Images/s.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