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周期发光交流电调控颜色的平面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pdf

上传人:奶盖 文档编号:10816492 上传时间:2021-08-13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1.4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全周期发光交流电调控颜色的平面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全周期发光交流电调控颜色的平面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全周期发光交流电调控颜色的平面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文档描述:

《全周期发光交流电调控颜色的平面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周期发光交流电调控颜色的平面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pdf(23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1242688.3 (22)申请日 2019.12.06 (71)申请人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地址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丽水路 2199号 (72)发明人 孟鸿白钧午赵长斌纪君朋 刘铭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代理人 王永文刘文求 (51)Int.Cl. H01L 51/52(2006.01) (54)发明名称 全周期发光交流电调控颜色的平面型有机 电致发光器件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全周期发光交流电。

2、调控颜色的 平面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包括:基底; 叠层设置 于所述基底上的调节层和电极层, 所述电极层包 括横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或三个电极; 设置于所述 调节层和电极层之间的至少两个发光单元和连 接相邻发光单元的载流子产生层; 或者, 包括: 基 底; 叠层设置于所述基底上的调节层和电极层, 所述电极层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或三个电极; 设 置于所述调节层与每个电极之间的至少两个发 光单元和连接相邻发光单元的载流子产生层; 所 述发光单元包括发光层, 至少两个发光层采用不 同颜色发光材料。 本发明通过发光单元叠层并列 排布的方式, 制备了颜色可调和发光周期可调的 共面电极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权利。

3、要求书2页 说明书12页 附图8页 CN 111106263 A 2020.05.05 CN 111106263 A 1.一种多相叠层全周期发光交流电调控颜色的平面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其特征在 于, 包括: 基底; 叠层设置于所述基底上的调节层和电极层, 所述电极层包括横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或三 个电极; 设置于所述调节层和电极层之间的至少两个发光单元和连接相邻发光单元的载流子 产生层; 或者, 包括: 基底; 叠层设置于所述基底上的调节层和电极层, 所述电极层包括横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或三 个电极; 设置于所述调节层与每个电极之间的至少两个发光单元和连接相邻发光单元的载流 子产生层; 其中, 所述。

4、发光单元包括发光层, 至少两个发光层采用不同颜色发光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项叠层全周期发光交流电调控颜色的平面型有机电致发光 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层和电极层之间的发光单元的数量为两个; 或者, 所述调节层与每个电极之间的发光单元的数量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项叠层全周期发光交流电调控颜色的平面型有机电致发光 器件,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介电层, 所述介电层设置于调节层和最靠近调节层的发光单元之 间, 或者设置于电极层和最靠近电极层的发光单元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项叠层全周期发光交流电调控颜色的平面型有机电致发光 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单元还。

5、包括空穴注入层、 空穴传输层、 电子阻挡层、 空穴阻挡 层、 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项叠层全周期发光交流电调控颜色的平面型有机电致发光 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底材料为玻璃、 纸张、 光刻胶、 聚合物、 布和塑料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项叠层全周期发光交流电调控颜色的平面型有机电致发光 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层材料为金属氧化物、 金属、 纳米导电材料、 导电聚合物和导电 凝胶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项叠层全周期发光交流电调控颜色的平面型有机电致发光 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层材料由主体材料和客体材。

6、料组成, 所述主体材料选自4,4, 4-三(咔唑-9-基)三苯胺、 4,4-N,N-二咔唑-联苯、 9,9-(2,6-吡啶二基二-3,1-亚苯)双- 9H-咔唑、 2,2-(1,3-苯基)二5-(4-叔丁基苯基)-1,3,4-恶二唑(OXD-7)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客体材料为蓝光客体材料、 绿光客体材料、 黄光客体材料或红光客体材料; 所述蓝 光客体材料选自双(4,6-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 双(3,5-二氟-2-(2-吡啶基- KN)苯基-KC)(四(1H-吡唑基-KN1)硼酸(1-)-KN2,KN2)-铱或二(2-羟基苯基吡啶)合铍中 的至少一种; 所述绿光客体材料选自三(。

7、2-苯基吡啶)合铱、 乙酰丙酮酸二(2-苯基吡啶-C2, N)合铱(III)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黄光客体材料选自乙酰丙酮酸二(4-苯基-噻吩3,2-c吡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1106263 A 2 啶-C2,N)合铱(III)、 乙酰丙酮酸二(4-(4-叔丁基-苯基)-噻吩3,2-c吡啶-C2,N)合铱 (III)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红光客体材料选自三(1-苯基异喹啉)铱、 (乙酰丙酮)双(2-甲基 二苯并f,h喹喔啉)合铱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项叠层全周期发光交流电调控颜色的平面型有机电致发光 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材料为金属、 金属合金、 改性。

8、或不改性的石墨烯、 石墨、 炭黑、 碳 纤维、 单壁碳纳米管、 多壁碳纳米管、 掺杂或不掺杂的导电高分子材料、 导电弹性体、 导电氧 化物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项叠层全周期发光交流电调控颜色的平面型有机电致发光 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面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被施加的电源系统为双相正弦交流电源 系统, 其中频率为0.1Hz-1MHz; 或者所述平面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被施加的电源系统为三相正弦交流电源系统, 其中 频率为0.1Hz-1MHz。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项叠层全周期发光交流电调控颜色的平面型有机电致发 光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层的厚度为10-。

9、100nm, 所述电极层的厚度为10-160nm。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1106263 A 3 全周期发光交流电调控颜色的平面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致发光领域, 尤其涉及可调控颜色的交流电驱动的电致发光器件领 域。 背景技术 0002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自邓青云发明以 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普通的叠层直流驱动的发光二极管(DC-OLED)是通过两个垂直电极 分别注入空穴和电子, 空穴和电子在电场作用下漂移到有源层形成激子后复合发光的过 程。 由于具有发光效率高、 功耗小、 。

10、制备工艺简单、 能实现柔性可拉伸等优势, 被广泛应用于 电子产品显示器、 照明产品、 交通指示等领域, 被评为是未来的显示技术在当代社会的应 用。 0003 近年来, DC-OLED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光电器件和系统中, 但是DC-OLED仍存在着 许多的不足。 0004 (1)对于普通的直流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而言, 其驱动电路需要直流-交流(AD)转 换设备来维持薄膜晶体管驱动的正常工作。 这些AD转换设备不仅设备昂贵, 需要复杂的后 端设备, 还会增大静态功率损耗, 增加集成度, 减小了开口率。 0005 (2)DC-OLED在运行的过程中会造成载流子在界面上的积累, 形成内建电场, 降低 。

11、了载流子的复合。 并且过多载流子的积累会造成三线态-三线态湮灭的几率增加, 造成效率 的滚降。 0006 (3)DC-OLED在直流电驱动的过程中会存在着材料和电极之间的电化学腐蚀, 降低 了使用寿命。 0007 (4)DC-OLED的显示功能依赖于透明电极实现顶发光以及底发光, 因此该器件对于 透明电极的依赖不可避免的增加了器件的成本。 0008 因此, 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0009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基于共平面电极的器件结构, 设计了两相和三 相的交流驱动的电致发光二极管, 该二极管可以实现平面发光, 降低了对于透明电极的依 赖。 并且该器件可以通过频率,。

12、 电压的变化实现色度可调的性能, 实现智能照明系统的应 用。 且能够探测不同交流信号的电压以及频率, , 实现智能传感以及显示的作用。 0010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1 一种多相叠层全周期发光交流电调控颜色的平面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其中, 包 括: 0012 基底; 0013 叠层设置于所述基底上的调节层和电极层, 所述电极层包括横向间隔设置的两个 或三个电极; 说明书 1/12 页 4 CN 111106263 A 4 0014 设置于所述调节层和电极层之间的至少两个发光单元和连接相邻发光单元的载 流子产生层; 0015 或者, 包括: 0016 基底; 0017 叠层设置于所述。

13、基底上的调节层和电极层, 所述电极层包括横向间隔设置的两个 或三个电极; 0018 设置于所述调节层与每个电极之间的至少两个发光单元和连接相邻发光单元的 载流子产生层; 0019 其中, 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发光层, 至少两个发光层采用不同颜色发光材料。 0020 进一步地, 所述调节层和电极层之间的发光单元的数量为两个; 或者, 所述调节层 与每个电极之间的发光单元的数量为两个。 0021 进一步地, 还包括介电层, 所述介电层设置于调节层和最靠近调节层的发光单元 之间, 或者设置于电极层和最靠近电极层的发光单元之间。 0022 进一步地, 所述发光单元由依次设置的空穴注入层、 空穴传输层、 电。

14、子阻挡层、 发 光层、 空穴阻挡层、 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组成。 需说明的是, 发光单元可由其中的部分 功能层或者全部的功能层组成。 0023 进一步地, 所述基底材料为玻璃、 纸张、 光刻胶、 聚合物、 布和塑料中的至少一种。 0024 进一步地, 所述调节层材料为金属氧化物、 金属、 纳米导电材料、 导电聚合物和导 电凝胶中的至少一种。 0025 进一步地, 所述发光层材料由主体材料和客体材料组成, 所述主体材料选自4,4, 4-三(咔唑-9-基)三苯胺、 4,4-N,N-二咔唑-联苯、 9,9-(2,6-吡啶二基二-3,1-亚苯)双- 9H-咔唑、 2,2-(1,3-苯基)二5-(4-。

15、叔丁基苯基)-1,3,4-恶二唑(OXD-7)等中的至少一 种; 0026 所述客体材料为蓝光客体材料、 绿光客体材料、 黄光客体材料或红光客体材料; 所 述蓝光客体材料选自双(4,6-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 双(3,5-二氟-2-(2-吡啶 基-KN)苯基-KC)(四(1H-吡唑基-KN1)硼酸(1-)-KN2,KN2)-铱或二(2-羟基苯基吡啶)合铍 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绿光客体材料选自三(2-苯基吡啶)合铱、 乙酰丙酮酸二(2-苯基吡啶- C2,N)合铱(III)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黄光客体材料选自乙酰丙酮酸二(4-苯基-噻吩3,2- c吡啶-C2,N)合铱(III)、 。

16、乙酰丙酮酸二(4-(4-叔丁基-苯基)-噻吩3,2-c吡啶-C2,N)合 铱(III)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红光客体材料选自三(1-苯基异喹啉)铱、 (乙酰丙酮)双(2-甲 基二苯并f,h喹喔啉)合铱中的至少一种。 0027 进一步地, 所述电极材料为金属、 金属合金、 改性或不改性的石墨烯、 石墨、 炭黑、 碳纤维、 单壁碳纳米管、 多壁碳纳米管、 掺杂或不掺杂的导电高分子材料、 导电弹性体、 导电 氧化物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复合。 0028 进一步地, 所述平面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被施加的电源系统为双相正弦交流电源 系统, 其中频率为0.1Hz-1MHz; 0029 或者, 所述平面型有机电致发光。

17、器件被施加的电源系统为三相正弦交流电源系 统, 其中频率为0.1Hz-1MHz。 0030 进一步地, 所述发光层的厚度为10-100nm, 所述电极层的厚度为10-160nm。 说明书 2/12 页 5 CN 111106263 A 5 0031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已知交流电驱动的平面电极型 电致发光薄膜技术是利用双相交流电驱动, 不能单独实现发射光颜色的调控。 而本发明是 基于多相(双相或者三相)的叠层交流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AC-OLED), 该器件可以在不同 的应用条件下实现发光周期可调发光, 当发光周期低于300Hz时, 只能半周期发光; 而大于 3。

18、00Hz时, 全周期发光。 并且可以完美的搭配110V/220V 50Hz的日常用电需求, 并且通过调 节频率以及电压可以实现光色可调的性能。 附图说明 0032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节层在底的三相倒置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节层在底的三相倒置器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34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节层在底的三相倒置器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0035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节层在底的三相倒置器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0036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节层在底的两相倒置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节层在底的两相倒置器件的另一。

19、结构示意图。 0038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节层在底的两相倒置器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0039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节层在底的两相倒置器件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0040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节层在顶的两相正置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节层在顶的两相正置器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42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节层在顶的三相正置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3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节层在顶的三相正置器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44 图13a为本发明具体的实施例提供的ITO/P(vdf-TrFE-CFE)/CGL(25nm)/red emit。

20、ting layer(20nm)/CGL(40nm)/green emitting layer(20nm)/ETL(30nm)/EIL(2nm)/ Al(100nm)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5 图13b为本发明具体的实施例提供的ITO/P(vdf-TrFE-CFE)/CGL(25nm)/red emitting layer(20nm)/CGL(40nm)/green emitting layer(20nm)/ETL(30nm)/EIL(2nm)/ Al(100nm)器件的能级结构示意图。 0046 图13c为本发明具体的实施例提供的ITO/P(vdf-TrFE-CFE)/CGL(25nm)/。

21、red emitting layer(20nm)/CGL(40nm)/green emitting layer(20nm)/ETL(30nm)/EIL(2nm)/ Al(100nm)器件的材料结构示意图。 0047 图14为本发明具体的实施例提供的ITO/P(vdf-TrFE-CFE)/CGL(25nm)/red emitting layer(20nm)/CGL(40nm)/green emitting layer(20nm)/ETL(30nm)/EIL(2nm)/ Al(100nm)器件的I-V-L特性曲线。 0048 图15为本发明具体的实施例提供的ITO/P(vdf-TrFE-CFE)/。

22、CGL(25nm)/red emitting layer(20nm)/CGL(40nm)/green emitting layer(20nm)/ETL(30nm)/EIL(2nm)/ Al(100nm)器件的EL谱图。 0049 图16为本发明具体的实施例提供的ITO/P(vdf-TrFE-CFE)/CGL(25nm)/red emitting layer(20nm)/CGL(40nm)/green emitting layer(20nm)/ETL(30nm)/EIL(2nm)/ Al(100nm)器件的发光周期谱图。 说明书 3/12 页 6 CN 111106263 A 6 具体实施方式 。

23、0050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相叠层全周期发光交流电调控颜色的平面型有机电致发光器 件,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 明确, 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 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 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5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相叠层全周期发光交流电调控颜色的平面型有机电致 发光器件, 其中, 包括: 0052 基底; 0053 叠层设置于所述基底上的调节层和电极层, 所述电极层包括横向间隔设置的两个 或三个电极; 0054 设置于所述调节层和电极层之间的至少两个发光单元和连接相邻发光单元的载 流子产生层; 0055 或者, 包括: 005。

24、6 基底; 0057 叠层设置于所述基底上的调节层和电极层, 所述电极层包括横向间隔设置的两个 或三个电极; 0058 设置于所述调节层与每个电极之间的至少两个发光单元和连接相邻发光单元的 载流子产生层; 0059 其中, 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发光层, 至少两个发光层采用不同颜色发光材料。 0060 本实施例中, 基于共面电极(电极在同一个平面)的器件结构, 叠层设置了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发光单元, 且至少两个发光单元采用的是不同颜色的发光材料。 在电极层上施 加双相或三相的交流电时, 发光单元分别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由于电极间距小且在调节层 外加电势的作用下, 因此会产生垂直方向的电场, 实现器件。

25、的发光。 交流电相位、 振幅和频 率和两相或三相驱动电源改变时不同的发光单元呈现不同强度的发射, 从而实现光颜色的 调节。 006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施例还具有如下优点: 0062 1、 通过采用多个发光单元叠层的设计, 可以降低器件的驱动频率, 减少器件中的 位移电流。 0063 2、 通过设置不同颜色发光单元, 并通过调节频率以及电压可以实现发光周期的转 变。 0064 3、 已知交流电驱动的平面电极型电致发光薄膜技术是利用双相交流电驱动, 不能 单独实现发射光颜色的调控; 而本实施例则是基于多相(双向或者三相)的叠层交流有机电 致发光二极管(AC-OLED), 该器件可以在不同的发。

26、光周期下均发光, 并且可以完美的搭配 110V/220V 50Hz的日常用电需求。 0065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平面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还可以包括介电层, 所述介电 层设置于调节层和最靠近调节层的发光单元之间, 或者设置于电极层和最靠近电极层的发 光单元之间。 0066 本实施例中, 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发光层, 还可以包括空穴功能层和电子功能层, 具 体还可以包括空穴注入层、 空穴传输层、 电子阻挡层、 空穴阻挡层、 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 层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发光单元由依次设置的空穴注入层、 空穴传输 说明书 4/12 页 7 CN 111106263 A 7 层、 。

27、电子阻挡层、 发光层、 空穴阻挡层、 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组成。 需说明的是, 发光单 元可由其中的部分功能层或者全部的功能层组成。 0067 本实施例中, 载流子产生层包括P型半导体、 N型半导体以及设置于P型半导体和N 型半导体之间的本征半导体。 0068 本实施例中, 根据调节层所处的位置关系, 分为调节层在底(倒置)和调节层在顶 (正置)的平面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根据电极有两个或三个共平面, 分为两相交流驱动和 三相交流驱动的平面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具体平面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形式多种多 样, 下面以发光单元数量为两个, 对所述平面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0069。

28、 如图1所示的调节层在底的三相倒置器件结构, 其由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基底、 调 节层、 介电层、 载流子产生层、 发光单元、 载流子产生层、 发光单元和电极层组成, 所述电极 层由横向间隔设置的电极1、 电极2和电极3组成; 其中所述发光单元由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 空穴注入层、 空穴传输层、 电子阻挡层、 发光层、 空穴阻挡层、 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组 成, 需说明的是, 发光单元可由其中的部分功能层或者全部的功能层组成。 所述载流子产生 层由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N型半导体、 本征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组成; 以上两个发光层采用 不同颜色发光材料。 0070 如图2所示的调节层在底的三相倒置器件结构。

29、, 其由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基底、 调 节层和电极层组成, 所述电极层由横向间隔设置的电极1、 电极2和电极3组成; 0071 所述调节层与电极1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介电层、 载流子产生层、 发光单元、 载流子产生层和发光单元; 0072 所述调节层与电极2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介电层、 载流子产生层、 发光单元、 载流子产生层和发光单元; 0073 所述调节层与电极3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介电层、 载流子产生层、 发光单元、 载流子产生层和发光单元; 0074 其中所述发光单元由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空穴注入层、 空穴传输层、 电子阻挡层、 发光层、 空穴阻挡层、 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组成, 。

30、需说明的是, 发光单元可由其中的部 分功能层或者全部的功能层组成。 所述载流子产生层由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N型半导体、 本 征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组成; 以上两个发光层采用不同颜色发光材料。 0075 如图3所示的调节层在底的三相倒置器件结构, 其由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基底、 调 节层、 介电层、 载流子产生层、 发光单元、 载流子产生层、 发光单元、 载流子产生层、 介电层和 电极层组成, 所述电极层由横向间隔设置的电极1、 电极2和电极3组成; 其中所述发光单元 由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空穴注入层、 空穴传输层、 电子阻挡层、 发光层、 空穴阻挡层、 电子传 输层和电子注入层组成, 需说明的是, 发。

31、光单元可由其中的部分功能层或者全部的功能层 组成。 所述载流子产生层由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N型半导体、 本征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组成; 以上两个发光层采用不同颜色发光材料。 0076 如图4所示的调节层在底的三相倒置器件结构, 其由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基底、 调 节层和电极层组成, 所述电极层由横向间隔设置的电极1、 电极2和电极3组成; 0077 所述调节层与电极1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介电层、 载流子产生层、 发光单元、 载流子产生层、 发光单元、 载流子产生层和介电层; 0078 所述调节层与电极2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介电层、 载流子产生层、 发光单元、 说明书 5/12 页 8 CN 11。

32、1106263 A 8 载流子产生层、 发光单元、 载流子产生层和介电层; 0079 所述调节层与电极3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介电层、 载流子产生层、 发光单元、 载流子产生层、 发光单元、 载流子产生层和介电层; 0080 其中所述发光单元由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空穴注入层、 空穴传输层、 电子阻挡层、 发光层、 空穴阻挡层、 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组成, 需说明的是, 发光单元可由其中的部 分功能层或者全部的功能层组成。 所述载流子产生层由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N型半导体、 本 征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组成; 以上两个发光层采用不同颜色发光材料。 0081 如图5所示的调节层在底的两相倒置器件结构, 。

33、其由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基底、 调 节层、 介电层、 载流子产生层、 发光单元、 载流子产生层、 发光单元和电极层组成, 所述电极 层由横向间隔设置的电极1和电极3组成; 其中所述发光单元由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空穴注 入层、 空穴传输层、 电子阻挡层、 发光层、 空穴阻挡层、 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组成, 需说 明的是, 发光单元可由其中的部分功能层或者全部的功能层组成。 所述载流子产生层由自 下而上依次设置的N型半导体、 本征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组成; 以上两个发光层采用不同颜 色发光材料。 0082 如图6所示的调节层在底的两相倒置器件结构, 其由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基底、 调 节层和电极层组成,。

34、 所述电极层由横向间隔设置的电极1和电极2组成; 0083 所述调节层与电极1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介电层、 载流子产生层、 发光单元、 载流子产生层和发光单元; 0084 所述调节层与电极2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介电层、 载流子产生层、 发光单元、 载流子产生层和发光单元; 0085 其中所述发光单元由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空穴注入层、 空穴传输层、 电子阻挡层、 发光层、 空穴阻挡层、 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组成, 需说明的是, 发光单元可由其中的部 分功能层或者全部的功能层组成。 所述载流子产生层由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N型半导体、 本 征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组成; 以上两个发光层采用不同颜色发光。

35、材料。 0086 如图7所示的调节层在底的两相倒置器件结构, 其由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基底、 调 节层、 介电层、 载流子产生层、 发光单元、 载流子产生层、 发光单元、 载流子产生层、 介电层和 电极层组成, 所述电极层由横向间隔设置的电极1和电极2组成; 其中所述发光单元由自下 而上依次设置的空穴注入层、 空穴传输层、 电子阻挡层、 发光层、 空穴阻挡层、 电子传输层和 电子注入层组成, 需说明的是, 发光单元可由其中的部分功能层或者全部的功能层组成。 所 述载流子产生层由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N型半导体、 本征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组成; 以上两 个发光层采用不同颜色发光材料。 0087 如图8所。

36、示的调节层在底的两相倒置器件结构, 其由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基底、 调 节层和电极层组成, 所述电极层由横向间隔设置的电极1和电极2组成; 0088 所述调节层与电极1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介电层、 载流子产生层、 发光单元、 载流子产生层、 发光单元、 载流子产生层和介电层; 0089 所述调节层与电极2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介电层、 载流子产生层、 发光单元、 载流子产生层、 发光单元、 载流子产生层和介电层; 0090 其中所述发光单元由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空穴注入层、 空穴传输层、 电子阻挡层、 发光层、 空穴阻挡层、 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组成, 需说明的是, 发光单元可由其中的部 说明。

37、书 6/12 页 9 CN 111106263 A 9 分功能层或者全部的功能层组成。 所述载流子产生层由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N型半导体、 本 征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组成; 以上两个发光层采用不同颜色发光材料。 0091 如图9所示的调节层在顶的两相正置器件结构, 其由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基底、 电 极层、 介电层、 载流子产生层、 发光单元、 载流子产生层、 发光单元、 载流子产生层、 介电层和 调节层组成, 所述电极层由横向间隔设置的电极1和电极2组成; 其中所述发光单元由自下 而上依次设置的空穴注入层、 空穴传输层、 电子阻挡层、 发光层、 空穴阻挡层、 电子传输层和 电子注入层组成, 需说明。

38、的是, 发光单元可由其中的部分功能层或者全部的功能层组成。 所 述载流子产生层由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N型半导体、 本征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组成; 以上两 个发光层采用不同颜色发光材料。 0092 如图10所示的调节层在顶的两相正置器件结构, 其由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基底、 电极层和调节层组成, 所述电极层由横向间隔设置的电极1和电极2组成; 0093 所述调节层与电极1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介电层、 载流子产生层、 发光单元、 载流子产生层、 发光单元、 载流子产生层和介电层; 0094 所述调节层与电极2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介电层、 载流子产生层、 发光单元、 载流子产生层、 发光单元、 载流子。

39、产生层和介电层; 0095 其中所述发光单元由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空穴注入层、 空穴传输层、 电子阻挡层、 发光层、 空穴阻挡层、 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组成, 需说明的是, 发光单元可由其中的部 分功能层或者全部的功能层组成。 所述载流子产生层由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N型半导体、 本 征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组成; 以上两个发光层采用不同颜色发光材料。 0096 如图11所示的调节层在顶的三相正置器件结构, 其由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基底、 电极层、 介电层、 载流子产生层、 发光单元、 载流子产生层、 发光单元、 载流子产生层、 介电层 和调节层组成, 所述电极层由横向间隔设置的电极1、 电极2和电极3。

40、组成; 其中所述发光单 元由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空穴注入层、 空穴传输层、 电子阻挡层、 发光层、 空穴阻挡层、 电子 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组成, 需说明的是, 发光单元可由其中的部分功能层或者全部的功能 层组成。 所述载流子产生层由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N型半导体、 本征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组 成; 以上两个发光层采用不同颜色发光材料。 0097 如图12所示的调节层在顶的三相正置器件结构, 其由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基底、 电极层和调节层组成, 所述电极层由横向间隔设置的电极1、 电极2和电极3组成; 0098 所述调节层与电极1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介电层、 载流子产生层、 发光单元、 载流子产生层、。

41、 发光单元、 载流子产生层和介电层; 0099 所述调节层与电极2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介电层、 载流子产生层、 发光单元、 载流子产生层、 发光单元、 载流子产生层和介电层; 0100 所述调节层与电极3之间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介电层、 载流子产生层、 发光单元、 载流子产生层、 发光单元、 载流子产生层和介电层; 0101 其中所述发光单元由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空穴注入层、 空穴传输层、 电子阻挡层、 发光层、 空穴阻挡层、 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组成, 需说明的是, 发光单元可由其中的部 分功能层或者全部的功能层组成。 所述载流子产生层由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N型半导体、 本 征半导体和P型半导。

42、体组成; 以上两个发光层采用不同颜色发光材料。 0102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基底材料为绝缘体材料, 包括玻璃、 纸张、 光刻胶、 高分子 说明书 7/12 页 10 CN 111106263 A 10 聚合物、 布、 塑料等中的至少一种。 基底可以是刚性的也可以是柔性的, 形状和大小不限。 0103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调节层材料可以是任何能够导电的材料, 包括铟锡氧化 物(ITO)等金属氧化物; 银、 镁银合金、 铝、 金、 钐等金属; 也可以是碳纳米管、 银纳米线等纳 米导电材料, 还可以是聚3, 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PEDOT:PSS)等导电聚合物以 及导电凝胶。。

43、 0104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介电层材料可以为有机或者无机介电材料或它们的复合 材料。 优选的, 所述介电层由有机高介电常数材料包括聚偏氟乙烯、 聚四氟乙烯、 聚偏二氟 乙烯三氟乙烯共聚物(P(VDF-TrFE)、 P(VDF-TrFE-CTFE)、 P(VDF-TrFE-CFE)、 聚苯乙烯、 聚乙烯醇、 聚乙烯吡咯烷酮、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四氟乙烯六氟丙基共聚物、 聚4-甲基-1-戊 烯、 聚丙烯、 聚乙烯、 聚三氟氯乙烯、 聚苯醚、 聚碳酸酯、 乙基纤维素、 CYTOP、 聚对苯二甲酸乙 二醇酯、 派瑞林(对二甲苯聚合物)以及无机高介电常数材料包括钛酸钡、 二氧化铪、 氧化 锌、。

44、 氧化镍、 三氧化二铝、 二氧化钛、 二氧化锡、 氧化铈、 氧化锆、 四氧化钒、 五氧化二钒、 钙钛 矿型金属氧化物(ABO3)、 五氧化二钽、 二氧化硅、 氧氮化硅、 氮化硅、 Sialon、 氧化钇氧化铝 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复合制备而成。 更优选的, 所述介电层由聚偏二氟乙烯三氟乙烯共 聚物、 聚苯乙烯、 聚乙烯醇、 聚乙烯吡咯烷酮、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制备而 成。 0105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空穴注入层的材料为三氧化钼(MoO3)、 三氧化钨(WoO3)、 二硫化钼(MoS2)、 二硫化钨(WS2)、 2,3,6,7,10,11-六氰基-1,4,5,8,9,12-六氮。

45、杂苯并菲 (HAT-CN)、 4,4,4” -(1E,1E,1” E)-环丙烷-1,2,3-三亚基(氰基甲基亚基)三(2,3,5,6- 四氟苯甲腈)(CTCT)、 2,2-(环己-2,5-二烯-1,4-二亚基)二甲腈(TCNQ)、 2,2-(全氟环己 烷-2,5-二烯-1,4-二亚基)二甲腈(F4-TCNQ)、 2,2-(2,5-二氰基-3,6-二氟环己-2,5-二 烯-1,4-二亚基)二甲腈(F2HCNQ)、 2,2-(全氟萘-2,6-二亚基)二甲腈(F6TNAP)、 2,2, 2- (环丙烷-1,2,3-三亚基)三甲腈(CN6-CP)、 三(全氟苯基)硼烷(B(C6F5)3)、 酞菁铜(C。

46、uPc)、 PEDOT:PSS、 硫氰酸亚铜(CuSCN)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0106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所述空穴传输层的材料为4,4-环己基二(N,N-二(4-甲基苯 基)苯胺)(TAPC)、 4,4,4-三(咔唑-9-基)三苯胺(TCTA)、 N,N-二苯基-N,N-(1-萘基)-1, 1-联苯-4,4-二胺(NPB)、 HT-1至HT-23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具体结构式如下所示: 说明书 8/12 页 11 CN 111106263 A 11 0107 0108 0109 本实施例中, 至少两个发光层采用不同颜色发光材料, 具体可以选自红绿蓝黄中 的至少两种, 采用主体材料和客体材。

47、料的掺杂结构, 所述主体材料可以为荧光主体材料或 磷光主体材料, 所述荧光主体材料选自4,4,4-三(咔唑-9-基)三苯胺(TCTA)、 4,4-N,N- 二咔唑-联苯(CBP)、 2-苯基-9,10-二(2-萘基)-蒽(PADN)、 8-羟基喹啉铝(Alq3)、 10,10-双 (1,1-联苯-4-基)-9,9-联蒽(BANE)、 4,4-二(2,2-二苯乙烯基)-1,1-联苯(DPVBi)、 4, 4-二(2,2-二苯乙烯基)-1,1-联苯(MADN)、 TBADN、 ADN等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结构式如下 所示。 说明书 9/12 页 12 CN 111106263 A 12 0110 。

48、0111 所述磷光主体材料选自1,3-双(三苯基硅)苯(UGH-3)、 二(2-甲基苯基)二苯基硅 烷(UGH-1)、 1,4-双三苯基硅基苯(UGH-2)、 1,3-双(三苯基硅)苯(MCP)、 9,9-(2,6-吡啶二 基二-3,1-亚苯)双-9H-咔唑(26DCzPPY)、 4,4,4-三(咔唑-9-基)三苯胺(TCTA)、 4,4-N, N-二咔唑-联苯(CBP)等中的至少一种。 0112 所述红光客体材料选自(乙酰丙酮)双(2-甲基二苯并F ,H喹喔啉)合铱(Ir (MDQ)2acac)、 三(2-苯基苯并噻唑-C2,N)合铱(III)(Ir(BT)2acac)、 乙酰乙酸双(2-苯。

49、基喹 啉)铱(Ir(pq)2acac)、 二9,9-二甲基-2-(2-喹啉基)-9H-芴-3-基(2,4-戊二酮)铱(Ir (flq)2acac)、 (E)-4-二腈亚甲基-2-叔丁基-6-(1,1,7,7-四甲基久洛尼定乙烯基)吡喃 (DCJTB)、 二(1-苯基-异喹啉)(乙酰丙酮)合铱(III)(Ir(piq)2acac)等。 0113 所述绿光客体材料选自三(1-苯基吡唑)合铱(Ir(ppz)3)、 三(2-对甲苯基吡啶)合 铱(Ir(mppy)3)、 乙酰丙酮酸二(2-苯基吡啶)铱(Ir(ppy)2acac)、 三(2-苯基吡啶)合铱(Ir (ppy)3)、 10-(2-苯并噻唑基)。

50、-2,3,6,7-四氢-1,1,7,7-四甲基-1H,5H,11H-1苯并吡喃 6,7,8-ij喹啉嗪-11-酮(C545T)等。 0114 所述蓝光客体材料选自双(4,6-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Firpic)、 (OC-6-33)-双3,5-二氟-2-(2-吡啶基-KN)苯基-KC四(1H-吡唑基-KN1)硼酸(1-)-KN2, KN2-铱(Fir6)或二(2-羟基苯基吡啶)合铍(Be(PP)2)等。 0115 所述TADF材料选自2,6-双(9H-咔唑-9-基)-3,1-亚苯基)吡啶(26DCzPPy)、 4,5- 二(9-咔唑基)-邻苯二腈(2CzPN)、 3,5-双(9。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周期 发光 交流电 调控 颜色 平面 有机 电致发光 器件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全周期发光交流电调控颜色的平面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081649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