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构件的拆解及拼装方法.pdf

上传人:sha****007 文档编号:10810475 上传时间:2021-08-13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4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构件的拆解及拼装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构件的拆解及拼装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构件的拆解及拼装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文档描述: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构件的拆解及拼装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构件的拆解及拼装方法.pdf(16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83454.X (22)申请日 2019.03.12 (71)申请人 中国矿业大学 地址 221116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学路1 号 (72)发明人 姬永生时方鸣郭煜诚陈鑫冰 严久鑫徐之山陈豪周样梅 (74)专利代理机构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代理人 程化铭 (51)Int.Cl. E04G 21/14(2006.01) E04G 23/08(2006.01) (54)发明名称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构件的拆解 及拼装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

2、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 构建筑构件的拆解及拼装方法。 将框架结构分解 为主受力方向的横向框架、 纵向联系梁以及次梁 和楼板。 从由上至下逐层拆解, 对每一个结构层 拆解顺序按楼板、 次梁、 纵向联系梁、 横向框架的 顺序进行。 楼板的拆除是沿楼板四周划出拆解 带, 将拆解带范围内的混凝土破碎去除, 再将钢 筋从拆解带中间截断, 使楼板和周边梁的周边都 留下钢筋毛茬以便再拼装时连接。 采用上述同样 的方法依次将次梁和纵向联系梁拆解。 最后将各 榀横向框架的梁和柱沿中部断开拆解成 “+” 字 形、“T” 形、“L” 形等三种节点单元。 按照上述方法 拆解得到的构件和节点单元, 可以像组合家具一 。

3、样重新拼装成建筑框架, 实现建筑物的异地搬 迁。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7页 CN 109797971 A 2019.05.24 CN 109797971 A 1.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拆解方法, 其步骤是: 步骤1. 将待拆解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拆除所有的墙体、 门窗及其他非 承重部分, 仅留下梁、 楼板、 柱承重构件构成的空间受力骨架; 步骤2. 将空间受力骨架进行划分 将房屋沿宽度方向设为水平荷载的主受力方向, 称为横向, 将与之垂直的长度方向记 为纵向, 整个空间受力骨架划分为由数榀横向框架, 纵向联系梁以及次梁和楼板; 所述横向 框架由数根框架柱和各框架柱之。

4、间的横梁构成, 纵向联系梁系相邻横向框架间的水平连接 梁, 次梁系设置在相邻纵向联系梁间的水平梁; 步骤3. 空间受力骨架的拆解 空间受力骨架的拆解顺序是从空间受力骨架顶层开始逐次向底层依次拆解; 对于当前 所拆楼层按照楼板、 次梁、 纵向联系梁、 横向框架拆解的顺序进行拆解; 步骤3.1楼板的拆解 沿楼板边缘四周按照设定的宽度划出拆解带, 将拆解带范围内的混凝土破碎去除, 再 将楼板与周边梁连接的钢筋; 从拆解带中间截断, 使楼板和周边梁的周边都留下钢筋毛茬, 得到拆解后的楼板构件; 步骤3.2 次梁的拆解 在次梁的两个端部距离纵向联系梁的设定距离处按照设定宽度分别划出拆解带; 将拆 解带范。

5、围内的混凝土破碎去除, 再将次梁拆解带范围内纵筋从拆解带中间截断, 最后将拆 解带范围内箍筋拆除, 使次梁和框架梁都留下钢筋毛茬, 得到拆解后的次梁构件; 步骤3.3 纵向联系梁的拆解 在纵向联系梁的两个端部距离横向框架设定距离处按照设定的宽度分别划出拆解带; 将拆解带范围内的混凝土破碎去除, 再将拆解带范围内的纵筋从拆解带中间截断, 最后将 拆解带范围内箍筋拆除, 使纵向联系梁和横向框架连接处都留下钢筋毛茬, 得到拆解后的 纵向联系梁构件; 步骤3.4 横向框架的拆解 在一榀横向框架的框架柱和横梁中部均按照设定宽度划出拆解带, 将拆解带范围内的 混凝土破碎去除, 再将拆解带范围内的纵向受力钢。

6、筋从拆解带中间截断并拆除拆解带范围 内箍筋, 最后将一榀横向框架沿框架柱和横梁中部分别拆解成 “+” 字形、“T” 形和 “L” 形三种 节点单元, 节点单元的梁端与柱端在拆解带范围内均留下钢筋毛茬, 得到横向框架 “+” 字 形、“T” 形和 “L” 形三种节点单元; 步骤4. 构件及节点单元的端部连接部位的表面修复及重新构造 步骤4.1 构件及节点单元端部连接部位表面修复 在拆解下来的纵向联系梁构件、 次梁构件、 节点单元和楼板构件的拼接部位处对混凝 土进行表面修复, 消除因拆解工作而带来的混凝土局部破损缺陷; 步骤4.2 节点单元柱端连接部位的重新构造 节点单元柱端是框架柱拆解的端部, 。

7、以节点为参照, 节点上方的框架柱部分为上柱, 反 之为下柱; 节点单元柱端连接部位的重新构造, 节点单元上柱顶部设四棱状凹槽, 下柱底部 设有与上柱顶部的凹槽相对应的凸出四棱台, 凹槽和四棱台均预埋回字形钢圈, 回字形钢 圈与柱内纵向受力钢筋焊接成整体, 凹槽和四棱台预埋的钢圈对应布置;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09797971 A 2 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构件的拆解工作全部完成。 2.一种将权利要求1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拆解方法得到的构件及节点单元 拼装建筑物框架结构的方法, 其步骤是: 框架结构的拼装顺序: 对整个框架结构的拼装顺序是从结构底层开始逐次向顶层进。

8、行, 对当前拼装楼层按照 横向框架、 纵向联系梁、 次梁、 楼板的顺序进行拼装; 步骤1.横向框架拼装 步骤1.1节点单元的柱端拼装 采用预埋钢圈闪光对焊的方式实现框架节点单元的柱端拼装, 具体做法为: 下单元的 上柱与上单元的下柱拼接, 先在下单元上柱顶部的凹槽内做浆, 将上单元下柱端的凸出四 棱台插入下单元上柱的凹槽内, 凹槽内的浆体在上单元下柱端棱台的挤压而充盈上下柱间 的空隙, 保证了连接部位的整体性; 调节上下单元柱体, 使上柱与下柱内预埋钢圈完成对 接, 再通过闪光对焊将上下柱端预埋钢圈焊接成整体, 从而实现上下节点单元柱内受力钢 筋的纵向连接, 最终完成柱端拼接; 步骤1.2节点。

9、单元的梁端拼装 采用混凝土现浇的方式实现框架节点单元的梁端拼装, 具体做法为: 左单元的右梁与 右单元的左梁拼装, 在节点单元梁端截断部位处重新绑扎箍筋, 恢复钢筋骨架, 再将左右梁 内纵筋毛茬对接, 通过帮条焊将左右梁内受力钢筋焊接成整体; 在拼接部位处浇筑高于原 结构构件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最终完成梁端拼接; 按照步骤1.1和步骤1.2对节点单元进行拼装, 得到各榀横向框架; 步骤2. 纵向联系梁构件与横向框架、 次梁与纵向联系梁的拼装 采用混凝土现浇的方式实现纵向联系梁构件与横向框架、 次梁与纵向联系梁的拼装, 具体做法和节点单元的梁端拼装相同; 步骤3.楼板与周边梁的拼装 楼板与周边梁。

10、的拼装也采用混凝土现浇的方式实现, 具体做法为: 将楼板周边边缘处 钢筋毛茬与周边梁预留钢筋毛茬对接, 通过帮条焊焊接楼板与周边梁内受力钢筋的连接; 在拼接部位处浇筑高于原结构构件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最终完成楼板与周边梁的拼装。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09797971 A 3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构件的拆解及拼装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框架结构建筑构件的拆解及其拼装方法, 具体说是一种现浇钢筋 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构件的拆解及拼装方法, 属于建筑结构的拆解与建筑物的循环使用技 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工业化、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在城市改造过程中。

11、, 经常出现现有建筑物和 城市规划之间存在矛盾的问题, 许多建筑物因规划原因不得不拆除, 在这些待拆建筑物中 存在大量的框架结构建筑, 这些框架结构建筑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建造时间不长, 仍具有较 大的使用价值。 简单拆除不仅会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 需要较长的工期, 同时给环境带来很 大的污染。 因此如何充分发掘这些待拆建筑的潜力, 如何采取高效且绿色环保的方式来处 理这些待拆除建筑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3 目前国内处理待拆除建筑的主流措施为机械拆除和控制爆破。 机械拆除是通过一 系列重型机械对废弃建筑的结构进行完全破坏, 建筑构件在拆除作业结束后完全转变为建 筑材料废弃物。 这些建筑材料。

12、废弃物处理方式主要以露天搁置和填埋为主。 这样的处理方 式不仅因为废弃物的运输、 填埋增加了成本, 而且由于占用大量土地, 还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和资源的浪费。 控制爆破技术是通过一系列爆破器材, 通过严密计算合理地利用炸药的爆 炸能使建筑物倾倒破坏, 这种拆解措施对建筑构件的破坏同样是毁灭性的, 同样带来大量 的建筑材料废弃物, 无法充分发挥废弃建筑的潜力。 并且在爆破过程中, 会产生大量的粉 尘, 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0004 可见无论是机械拆除还是控制爆破技术, 传统的拆除手段都是对结构的彻底破 坏, 最终都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如果待拆除建筑物能够像组合家具一样将组 成建筑物。

13、的构件及节点单元进行拆解, 在进行简单的修复和重新构造后, 那么就可以使待 拆建筑物通过构件的再次拼装, 实现建筑物的循环使用。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 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提出了一种现浇钢 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构件的拆解及拼装方法, 基于将建筑物实现像组合家具一样可以进 行拆解和拼装的理念, 避免了对待拆解建筑物结构和构件的彻底破坏, 而是将建筑物的梁, 板, 柱从原有结构中拆卸下来, 从而保证了构件和节点单元的完整性。 拆解下来的构件和节 点单元进行简单的表面修复和处理后就就可以使待拆建筑物通过构件和节点单元的再次 拼装, 实现建筑物的循环使用。 同时通过。

14、这种拆解和组装方法可以将一部分仍具有较大使 用价值的建筑物搬迁到规划允许位置, 不但可以满足城市总体规划要求, 还可以节省人力、 物力、 建设资金, 并能大幅度缩短工期, 避免资源浪费。 0006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拆解方法, 其步骤是: 步骤1. 将待拆解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拆除所有的墙体、 门窗及其他非 说明书 1/6 页 4 CN 109797971 A 4 承重部分, 仅留下梁、 楼板、 柱承重构件构成的空间受力骨架。 0007 步骤2. 将空间受力骨架进行划分 将房屋沿宽度方向设为水平荷载的主受力方向, 称为横向, 将与之垂直的长度方向记 为纵向, 整。

15、个空间受力骨架划分为由数榀横向框架, 纵向联系梁以及次梁和楼板。 所述横向 框架由数根框架柱和各框架柱之间的横梁构成, 纵向联系梁系相邻横向框架间的水平连接 梁, 次梁系设置在相邻纵向联系梁间的水平梁。 0008 步骤3. 空间受力骨架的拆解 对整个空间受力骨架的拆解顺序是从空间受力骨架顶层开始逐次向底层依次拆解。 对 于当前所拆楼层按照楼板、 次梁、 纵向联系梁、 横向框架拆解的顺序进行拆解。 0009 步骤3.1楼板的拆解 沿楼板边缘四周按照设定的宽度划出拆解带, 将拆解带范围内的混凝土破碎去除, 再 将楼板与周边梁连接的钢筋 (受力筋和分布筋) 从拆解带中间截断, 使楼板和周边梁的周边 。

16、都留下钢筋毛茬, 以便拼装时连接。 得到拆解后的楼板构件。 0010 步骤3.2 次梁的拆解 在次梁的两个端部距离纵向联系梁的设定距离处按照设定宽度分别划出拆解带。 将拆 解带范围内的混凝土破碎去除, 再将次梁拆解带范围内纵筋从拆解带中间截断, 最后将拆 解带范围内箍筋拆除, 使次梁和框架梁都留下钢筋毛茬以便拼装时连接。 得到拆解后的次 梁构件。 0011 步骤3.3 纵向联系梁的拆解 在纵向联系梁的两个端部距离横向框架设定距离处按照设定的宽度分别划出拆解带。 将拆解带范围内的混凝土破碎去除, 再将拆解带范围内的纵筋从拆解带中间截断, 最后将 拆解带范围内箍筋拆除, 使纵向联系梁和横向框架连接。

17、处都留下钢筋毛茬以便拼装时连 接。 得到拆解后的纵向联系梁构件。 0012 步骤3.4 横向框架的拆解 在一榀横向框架的框架柱和横梁中部均按照设定宽度划出拆解带, 将拆解带范围内的 混凝土破碎去除, 再将拆解带范围内的纵向受力钢筋从拆解带中间截断并拆除拆解带范围 内箍筋, 最后将一榀横向框架沿框架柱和横梁中部分别拆解成 “+” 字形、“T” 形和 “L” 形三种 节点单元, 节点单元的梁端与柱端在拆解带范围内均留下钢筋毛茬以便重新拼装时连接。 得到横向框架 “+” 字形、“T” 形和 “L” 形三种节点单元。 0013 步骤4. 构件及节点单元的端部连接部位的表面修复及重新构造 步骤4.1 构。

18、件及节点单元端部连接部位表面修复 在拆解下来的纵向联系梁构件、 次梁构件、 节点单元和楼板构件的拼接部位处对混凝 土进行表面修复, 消除因拆解工作而带来的混凝土局部破损缺陷。 0014 步骤4.2 节点单元柱端连接部位的重新构造 节点单元柱端是框架柱拆解的端部, 以节点为参照, 节点上方的框架柱部分为上柱, 反 之为下柱。 节点单元柱端连接部位的重新构造, 节点单元上柱顶部设四棱状凹槽, 下柱底部 设有与上柱顶部的凹槽相对应的凸出四棱台, 凹槽和四棱台均预埋回字形钢圈, 回字形钢 圈与柱内纵向受力钢筋焊接成整体, 凹槽和四棱台预埋的钢圈对应布置以便于后续拼接。 0015 最后, 所述现浇钢筋混。

19、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构件的拆解工作全部完成。 说明书 2/6 页 5 CN 109797971 A 5 0016 按照上述方法拆解得到的构件和节点单元, 可以根据需要拼接成建筑框架, 达到 废物利用, 节能环保。 0017 利用上述方法得到的构件和节点单元拼装建筑物框架结构方法: 框架结构的拼装顺序: 对整个框架结构的拼装顺序是从结构底层开始逐次向顶层进行, 对当前拼装楼层按照 横向框架、 纵向联系梁、 次梁、 楼板的顺序进行拼装。 0018 1.横向框架拼装 1.1节点单元的柱端拼装 采用预埋钢圈闪光对焊的方式实现框架节点单元的柱端拼装。 具体做法为: 下单元的 上柱与上单元的下柱拼接, 先在下。

20、单元上柱顶部的凹槽内做浆, 将上单元下柱端的凸出四 棱台插入下单元上柱的凹槽内, 凹槽内的浆体在上单元下柱端棱台的挤压而充盈上下柱间 的空隙, 保证了连接部位的整体性。 调节上下单元柱体, 使上柱与下柱内预埋钢圈完成对 接, 再通过闪光对焊将上下柱端预埋钢圈焊接成整体, 从而实现上下节点单元柱内受力钢 筋的纵向连接, 最终完成柱端拼接。 0019 1.2节点单元的梁端拼装 采用混凝土现浇的方式实现框架节点单元的梁端拼装。 具体做法为: 左单元的右梁与 右单元的左梁拼装, 在节点单元梁端截断部位处重新绑扎箍筋, 恢复钢筋骨架, 再将左右梁 内纵筋毛茬对接, 通过帮条焊将左右梁内受力钢筋焊接成整体。

21、。 在拼接部位处浇筑高于原 结构构件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最终完成梁端拼接。 0020 按照步骤1.1和步骤1.2对节点单元进行拼装, 得到各榀横向框架。 0021 2. 纵向联系梁构件与横向框架、 次梁与纵向联系梁的拼装 采用混凝土现浇的方式实现纵向联系梁构件与横向框架、 次梁与纵向联系梁的拼装, 具体做法和节点单元的梁端拼装相同。 0022 3.楼板与周边梁的拼装 楼板与周边梁的拼装也采用混凝土现浇的方式实现。 具体做法为: 将楼板周边边缘处 钢筋毛茬与周边梁预留钢筋毛茬对接, 通过帮条焊焊接楼板与周边梁内受力钢筋的连接。 在拼接部位处浇筑高于原结构构件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最终完成楼板与周边。

22、梁的拼装。 0023 有益效果: (1) 实现了建筑的循环使用, 避免浪费 传统的拆除手段无论是机械拆除还是控制爆破都是对结构的彻底破坏, 拆除作业结束 后建筑完全转变为建筑材料废弃物。 本发明专利提出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构 件的拆解及组装方法, 这种方法实现了将待拆除建筑物能够像组合家具一样可以将组成建 筑物的构件及节点单元进行拆解。 在进行简单的修复和重新构造后, 就可以使待拆建筑物 通过构件的再次拼装实现建筑物的循环使用, 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0024 (2) 节省资金, 城市规划更加灵活 通过这种拆解和组装方法可以将一部分仍具有较大使用价值的建筑物搬迁到规划允 许位置。 不但。

23、可以满足城市总体规划要求, 缓解现有建筑物和城市规划之间存在矛盾, 还可 以节省人力、 物力、 建设资金从而降低建筑生产和建造成本。 0025 (3) 减少污染, 保护环境 说明书 3/6 页 6 CN 109797971 A 6 通过构件的拆解与再次拼装实现了建筑的循环使用, 避免了建筑材料废弃物和粉尘的 产生, 减少了建筑垃圾的处理, 避免了大量占用土地, 减少土地污染, 从而做到了对环境的 保护。 附图说明 0026 图1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区域划分示意图。 其中: 1-框架柱, 2-待拆解带翼缘 纵向联系梁, 3-纵向联系梁拆解带, 4-待拆解带翼缘次梁, 5-次梁拆解带, 6-楼板。

24、拆解带, 7- 待拆解楼板。 0027 图2拆解后的楼板构件示意图。 0028 图3拆解后的次梁构件示意图 (带翼缘) 。 0029 图4拆解后的纵向联系梁构件 (带翼缘) 示意图。 0030 图5一榀横向框架的单元划分及拆解示意图。 0031 图6横向框架拆解后的节点单元示意图。 0032 图7节点单元的柱端重新构造示意图。 其中: 12-节点单元下柱, 13-受力筋, 14-内 埋钢圈, 15-四棱台, 16-凹槽, 17-节点单元上柱。 0033 图8节点单元柱端重构的钢圈布置示意图。 0034 图9节点单元柱端施工拼接示意图。 0035 图10节点单元梁的跨中施工拼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

25、方式 003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 对本发明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7 实施例: 拆解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 0038 步骤1. 将待拆解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拆除所有的墙体、 门窗及其 他非承重部分, 仅留下梁、 楼板、 柱承重构件构成的空间受力骨架。 由图1所示, 本实施例中, 空间受力骨架含有三榀横向框架, 各横向框架间有四根纵向联系梁连接, 相对的纵向联系 梁间均设有一根次梁, 位于纵向联系梁中间位置。 0039 步骤2. 将空间受力骨架进行划分 将房屋沿宽度方向设为水平荷载的主受力方向, 称为横向, 将与之垂直的长度方向记 为纵向, 整个空间受力骨架划分为由。

26、数榀横向框架, 带翼缘的纵向联系梁2以及带翼缘的次 梁4和楼板7。 所述横向框架由数根框架柱1和各框架柱之间的横梁30构成, 纵向联系梁系相 邻横向框架间的水平连接梁, 次梁系设置在相邻纵向联系梁间的水平梁。 0040 步骤3. 空间受力骨架的拆解 对整个空间受力骨架的拆解顺序是从空间受力骨架顶层开始逐次向底层依次拆解。 对 于当前所拆楼层按照楼板、 次梁、 纵向联系梁、 横向框架拆解的顺序进行拆解。 0041 步骤3.1楼板的拆解 沿楼板边缘四周按照设定的宽度划出拆解带6, 将拆解带范围内的混凝土破碎去除, 再 将楼板与周边梁连接的钢筋 (受力筋和分布筋) 从拆解带中间截断, 使楼板和周边梁。

27、的周边 都留下钢筋毛茬, 以便拼装时连接。 得到拆解后的楼板构件, 见图2。 0042 步骤3.2 次梁的拆解 说明书 4/6 页 7 CN 109797971 A 7 在次梁4的两个端部距离纵向联系梁的设定距离处按照设定宽度分别划出拆解带5。 将 拆解带范围内的混凝土破碎去除, 再将次梁拆解带范围内纵筋从拆解带中间截断, 最后将 拆解带范围内箍筋拆除, 使次梁和框架梁都留下钢筋毛茬以便拼装时连接。 得到拆解后的 带翼缘的次梁构件, 见图4。 0043 步骤3.3 纵向联系梁的拆解 在纵向联系梁2的两个端部距离横向框架设定距离处按照设定的宽度分别划出拆解带 3。 将拆解带范围内的混凝土破碎去除。

28、, 再将拆解带范围内的纵筋从拆解带中间截断, 最后 将拆解带范围内箍筋拆除, 使纵向联系梁和横向框架连接处都留下钢筋毛茬以便拼装时连 接。 得到拆解后的带翼缘的纵向联系梁构件, 见图3。 0044 步骤3.4 横向框架的拆解 如图5所示, 在一榀横向框架的框架柱1和横梁30中部均按照设定宽度划出拆解带8, 将 拆解带范围内的混凝土破碎去除, 再将拆解带范围内的纵向受力钢筋从拆解带中间截断并 拆除拆解带范围内箍筋, 最后将一榀横向框架沿框架柱和横梁中部分别拆解成 “+” 字形节 点单元11、“T” 形节点单元10和 “L” 形节点单元9等三种节点单元, 节点单元的梁端与柱端在 拆解带范围内均留下。

29、钢筋毛茬以便重新拼装时连接。 得到横向框架 “+” 字形、“T” 形和 “L” 形三种节点单元, 如图6所示。 0045 步骤4. 构件及节点单元的端部连接部位的表面修复及重新构造 步骤4.1 构件及节点单元端部连接部位表面修复 在拆解下来的纵向联系梁构件、 次梁构件、 节点单元和楼板构件的拼接部位处对混凝 土进行表面修复, 消除因拆解工作而带来的混凝土局部破损缺陷。 0046 步骤4.2 节点单元柱端连接部位的重新构造 节点单元柱端是框架柱拆解的端部, 以节点为参照, 节点上方的框架柱部分为上柱17, 如图7 (a) 所示, 反之为下柱12, 如图7 (b) 所示。 节点单元柱端连接部位的重。

30、新构造, 节点单 元上柱顶部设四棱状凹槽16, 下柱底部设有与上柱顶部的凹槽相对应的凸出四棱台15, 凹 槽和四棱台均预埋回字形钢圈14, 回字形钢圈与柱内纵向受力钢筋13焊接成整体, 凹槽和 四棱台预埋的钢圈对应布置以便于后续拼接。 0047 最后, 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构件的拆解工作全部完成。 0048 利用上述方法得到的构件和节点单元拼装建筑物框架结构方法: 框架结构的拼装顺序: 对整个框架结构的拼装顺序是从结构底层开始逐次向顶层进行, 对当前拼装楼层按照 横向框架、 纵向联系梁、 次梁、 楼板的顺序进行拼装。 0049 1.横向框架拼装 1.1节点单元的柱端拼装 如图9所示,。

31、 采用预埋钢圈闪光对焊的方式实现框架节点单元的柱端拼装。 具体做法 为: 下单元的上柱17与上单元的下柱12拼接, 先在下单元上柱顶部的凹槽内做浆, 将上单元 下柱端的凸出四棱台插入下单元上柱的凹槽内, 凹槽内的浆体19在上单元下柱端棱台的挤 压而充盈上下柱间的空隙, 保证了连接部位的整体性。 调节上下单元柱体, 使上柱与下柱内 预埋钢圈完成对接, 再通过闪光对焊将上下柱端预埋钢圈焊接成整体, 图9中的18为焊缝, 从而实现上下节点单元柱内受力钢筋的纵向连接, 最终完成柱端拼接。 说明书 5/6 页 8 CN 109797971 A 8 0050 1.2节点单元的梁端拼装 采用混凝土现浇的方式。

32、实现框架节点单元的梁端拼装。 具体做法为: 左单元的右梁20 与右单元的左梁25拼装, 在节点单元梁端截断部位处重新绑扎箍筋, 恢复钢筋骨架, 再将左 右梁内纵筋毛茬对接, 通过帮条21焊将左右梁内受力钢筋24焊接成整体。 在拼接部位处浇 筑高于原结构构件强度等级的混凝土23, 最终完成梁端拼接。 0051 按照步骤1.1和步骤1.2对节点单元进行拼装, 得到各榀横向框架。 0052 2. 纵向联系梁构件与横向框架、 次梁与纵向联系梁的拼装 采用混凝土现浇的方式实现纵向联系梁构件与横向框架、 次梁与纵向联系梁的拼装, 具体做法和节点单元的梁端拼装相同。 0053 3.楼板与周边梁的拼装 楼板与。

33、周边梁的拼装也采用混凝土现浇的方式实现。 具体做法为: 将楼板周边边缘处 钢筋毛茬与周边梁预留钢筋毛茬对接, 通过帮条焊焊接楼板与周边梁内受力钢筋的连接。 在拼接部位处浇筑高于原结构构件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最终完成楼板与周边梁的拼装。 说明书 6/6 页 9 CN 109797971 A 9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7 页 10 CN 109797971 A 10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7 页 11 CN 109797971 A 11 图5 说明书附图 3/7 页 12 CN 109797971 A 12 图6 说明书附图 4/7 页 13 CN 109797971 A 13 图7 说明书附图 5/7 页 14 CN 109797971 A 14 图8 图9 说明书附图 6/7 页 15 CN 109797971 A 15 图10 说明书附图 7/7 页 16 CN 109797971 A 16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钢筋混凝土 框架结构 建筑 构件 拆解 拼装 方法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构件的拆解及拼装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081047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