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感测单元和包括该触摸感测单元的显示装置.pdf
《触摸感测单元和包括该触摸感测单元的显示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触摸感测单元和包括该触摸感测单元的显示装置.pdf(45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427515.2 (22)申请日 2019.05.22 (30)优先权数据 10-2018-0112038 2018.09.19 KR (71)申请人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地址 韩国京畿道龙仁市 (72)发明人 文东珍韩仁荣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86 代理人 张逍遥尹淑梅 (51)Int.Cl. G06F 3/041(2006.01) (54)发明名称 触摸感测单元和包括该触摸感测单元的显 示装置 (57)摘要 提供了触摸感测单元。
2、和包括该触摸感测单 元的显示装置。 所述触摸感测单元包括其上限定 有第一感测区域、 第二感测区域和第三感测区域 的基体层。 第二感测区域和第三感测区域在第一 方向上从第一感测区域凸出并彼此间隔开。 非感 测区域与第一感测区域、 第二感测区域和第三感 测区域相邻。 第一检测电极设置在第一感测区域 内。 第二检测电极设置在第二感测区域内。 第三 检测电极设置在第三感测区域内。 第一信号布 线、 第二信号布线和第三信号布线分别电连接到 第一检测电极、 第二检测电极和第三检测电极。 第一信号布线和第二信号布线与非感测区域的 第一边缘相邻设置。 第三信号布线与非感测区域 的第二边缘相邻设置。 权利要求书。
3、3页 说明书20页 附图21页 CN 110928435 A 2020.03.27 CN 110928435 A 1.一种触摸感测单元, 所述触摸感测单元包括: 基体层, 其上限定有: 第一感测区域、 第二感测区域和第三感测区域, 所述第二感测区 域和所述第三感测区域在第一方向上从所述第一感测区域凸出并彼此间隔开; 以及非感测 区域, 与所述第一感测区域、 所述第二感测区域和所述第三感测区域相邻; 第一检测电极, 设置在所述第一感测区域内; 第二检测电极, 设置在所述第二感测区域内; 第三检测电极, 设置在所述第三感测区域内; 以及 第一信号布线、 第二信号布线和第三信号布线, 分别电连接到所。
4、述第一检测电极、 所述 第二检测电极和所述第三检测电极, 其中, 所述第一信号布线和所述第二信号布线与所述非感测区域的第一边缘相邻设 置, 并且 其中, 所述第三信号布线与所述非感测区域的第二边缘相邻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感测单元, 其中, 所述第一检测电极是驱动电极, 并且 其中, 所述第二检测电极和所述第三检测电极是感测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感测单元, 其中, 所述第一检测电极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邻设置的多个第一检测图案, 其中, 所述第二检测电极包括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邻设置的多 个第二检测图案, 并且 其中, 所述第三检测电极包括在所。
5、述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邻设置的多个第三检测图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感测单元, 其中, 所述第二检测电极还包括使所述多个第二检测图案彼此物理连接的第一连接 部, 并且 其中, 所述第三检测电极还包括使所述多个第三检测图案彼此物理连接的第二连接 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感测单元, 其中, 所述第一检测电极延伸到所述第二感测区域, 并且 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部穿过所述多个第一检测图案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感测单元, 其中, 所述多个第一检测图案彼此间隔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摸感测单元, 其中, 所述多个第一检测图案经由多个桥电极 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
6、所述的触摸感测单元, 其中, 所述多个第二检测图案和所述多个第三 检测图案不通过信号布线彼此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感测单元, 其中, 所述非感测区域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感测区域与所述第三感测区域之间的中心 区域, 并且 其中, 所述第一信号布线穿过所述中心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摸感测单元, 其中, 所述第一信号布线连接到所述第一检测电极的第一端, 并且 权利要求书 1/3 页 2 CN 110928435 A 2 其中, 所述触摸感测单元还包括连接到所述第一检测电极的第二端的第四信号布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感测单元, 所述触摸感测单元还包括: 防护布线,。
7、 设置在所述第一信号布线与所述第二信号布线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感测单元, 所述触摸感测单元还包括: 多条抗静电布线, 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第一信号布线、 所述第二信号布线和所述第三 信号布线中的每者。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感测单元, 其中, 所述第二检测电极包括具有不同尺寸 的面积的至少两个检测图案。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感测单元, 其中, 所述非感测区域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感测区域与所述第三感测区域之间的中心 区域, 并且 其中, 所述第二感测区域、 所述中心区域和所述第三感测区域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 的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邻。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摸。
8、感测单元, 其中, 所述第二感测区域和所述第三感测区 域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彼此叠置。 16.一种显示装置, 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检测电极, 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邻设置的多个第一检测图案; 第二检测电极, 包括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邻设置的多个第二检 测图案; 第三检测电极, 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邻设置的多个第三检测图案; 第一信号布线, 电连接到所述第一检测电极; 第二信号布线, 电连接到所述第二检测电极; 以及 第三信号布线, 电连接到所述第三检测电极, 其中, 所述第二检测电极穿过所述多个第一检测图案之间, 其中, 所述第二检测电极和所述第三检测电极在所。
9、述第二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并且至少 部分地彼此叠置, 并且 其中, 所述第二信号布线和所述第三信号布线不设置在所述第二检测电极与所述第三 检测电极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基体层, 其上限定有感测区域和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感测区域的非感测区域, 其中, 所述第一检测电极、 所述第二检测电极和所述第三检测电极设置在所述基体层 的所述感测区域内, 其中, 所述第一信号布线、 所述第二信号布线和所述第三信号布线设置在所述基体层 的所述非感测区域内, 其中, 所述第一信号布线和所述第二信号布线与所述非感测区域的第一边缘相邻设 置, 并且 其中, 所述第三信号布线与。
10、所述非感测区域的第二边缘相邻设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四检测电极, 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邻设置的多个第四检测图案; 以及 权利要求书 2/3 页 3 CN 110928435 A 3 第五检测电极, 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邻设置的多个第五检测图案, 其中, 所述第一检测电极、 所述第四检测电极和所述第五检测电极在所述第二方向上 布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 所述第四检测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检测电极与所述第五检测电极之间, 并且 其中, 所述多个第三检测图案穿过所述多个第五检测图案之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
11、显示装置, 其中, 所述多个第二检测图案不穿过所述多个第四检测图案之间, 其中, 所述多个第二检测图案不穿过所述多个第五检测图案之间, 其中, 所述多个第三检测图案不穿过所述多个第一检测图案之间, 并且 其中, 所述多个第三检测图案不穿过所述多个第四检测图案之间。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 所述第一检测电极和所述第五检测电极的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四检测电极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 所述第一检测电极包括朝向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第一侧凸出超过所述第四检测电 极的第一凸出部分, 并且 其中, 所述第五检测电极包括朝向所。
12、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第一侧凸出超过所述第四检 测电极的第二凸出部分。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 所述第一凸出部分和所述第二凸出部分在 所述第二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彼此叠置。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 所述第二检测电极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凸出部分, 并且 其中, 所述第三检测电极延伸穿过所述第二凸出部分。 25.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装置,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四信号布线, 连接到所述第四检测电极, 其中, 所述第四信号布线设置在所述第二检测电极与所述第三检测电极之间。 26.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 所述第一信号布线被构造为向所述第一检。
13、测电极施加驱动信号, 其中, 所述第二信号布线被构造为向所述第二检测电极施加第一感测信号, 并且 其中, 所述第三信号布线被构造为向所述第三检测电极施加第二感测信号。 权利要求书 3/3 页 4 CN 110928435 A 4 触摸感测单元和包括该触摸感测单元的显示装置 0001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9月19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18-0112038号韩 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 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全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0002 本公开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更具体地, 涉及一种触摸感测单元和一种包括该触摸 感测单元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3 显示装置已。
14、经被包括到各种不同的电子系统中, 其中的一些电子系统是便携式的 (诸如, 智能电话), 而其中的其它电子系统是固定式的(诸如, 电视机和计算机监视器)。 在 这些系统中的许多系统中, 期望具有相对大的显示区域以及围绕显示区域的最小的边框。 表征这种性质的一种方式是描述屏幕与机身之比(screen-to-body ratio, 也称为屏占 比), 其中最期望的是较大的屏幕与机身之比。 在一些装置(诸如, 智能电话)中, 诸如扬声器 和光学传感器的各种模块设置在装置的前侧上。 虽然这些模块可以设置在显示屏的外部, 但是为了增大屏幕与机身之比, 这些模块可以设置在已经从显示屏的形状去除的凹槽形状 或。
15、沟槽形状中。 0004 诸如智能电话的许多装置可以使用触摸屏显示器, 触摸屏显示器不仅能够显示图 像而且还能够感测用户的触摸。 这些触摸屏可以包括设置在显示面板之上的触摸构件。 触 摸构件是传感器装置, 传感器装置可以被构造为识别触摸事件(诸如, 手指或触笔的触摸) 的位置, 甚至识别已经如此施加的压力的程度。 0005 触摸构件可以利用一种或更多种不同的方法来感测触摸事件。 这些方法的示例可 以包括电阻膜型方法、 光感测方法或电容方法。 发明内容 0006 触摸感测单元包括其上限定有第一感测区域、 第二感测区域和第三感测区域的基 体层。 第二感测区域和第三感测区域在第一方向上从第一感测区域凸。
16、出并彼此间隔开。 非 感测区域与第一感测区域、 第二感测区域和第三感测区域相邻。 第一检测电极设置在第一 感测区域内。 第二检测电极设置在第二感测区域内。 第三检测电极设置在第三感测区域内。 第一信号布线、 第二信号布线和第三信号布线分别电连接到第一检测电极、 第二检测电极 和第三检测电极。 第一信号布线和第二信号布线与非感测区域的第一边缘相邻设置。 第三 信号布线与非感测区域的第二边缘相邻设置。 0007 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检测电极, 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邻设置的多个第一检测 图案; 第二检测电极, 具有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邻设置的多个第二检测 图案; 以及第三检测电极, 。
17、具有在第二方向上彼此相邻设置的多个第三检测图案。 第一信号 布线电连接到第一检测电极。 第二信号布线电连接到第二检测电极。 第三信号布线电连接 到第三检测电极。 第二检测电极穿过所述多个第一检测图案之间。 第二检测电极和第三检 说明书 1/20 页 5 CN 110928435 A 5 测电极在第二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并且至少部分地彼此叠置。 第二信号布线和第三信号布线 不设置在第二检测电极与第三检测电极之间。 附图说明 0008 随着本公开及其许多附随的方面通过在结合附图考虑时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而 变得更好理解, 将更容易获得对本公开及其许多附随的方面的更完整的理解, 在附图中: 0009 图1。
1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平面图; 0010 图2是示出图1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0011 图3是示出触摸感测单元的布局的示意性布局图; 0012 图4是示出基体上的每个区域的示意平面图; 0013 图5是示出图3的检测电极单元的放大布局图; 0014 图6是示出图3的区域FF的放大图; 0015 图7是图1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沿图3的线I1-I1截取的剖视图; 0016 图8是图1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沿图6的线I2-I2截取的剖视图; 0017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触摸感测单元 的布局的布局图; 0018 图10是示出。
19、图9的检测电极单元的放大布局图; 0019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触摸感测单元的 布局的布局图; 0020 图12是示出图11的检测电极单元的放大布局图; 0021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触摸感测单元的 布局的布局图; 0022 图14是示出图13的检测电极单元的放大布局图; 0023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触摸感测单元的 布局的布局图; 0024 图16是图15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沿图15的线II1-II1截取的剖视图; 0025 图17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20、 0026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触摸感测单元的 布局的布局图; 0027 图1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触摸感测单元的 布局的布局图; 0028 图2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触摸感测单元的 布局的布局图; 以及 0029 图2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触摸感测单元的 布局的布局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通过参照下面对实施例和附图的详细描述, 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发明构思的特征及 其实现方法。 然而, 发明构思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 并且不应该被解释为局限于这 说明书 2/2。
21、0 页 6 CN 110928435 A 6 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相反, 这些实施例被提供为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的和完整的, 并且将向 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地传达发明构思的构思。 0031 这里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 而不意图成为发明构思的限制。 如这里所使用的, 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 否则单数形式的 “一个(种/者)” 和 “该(所 述)” 也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0032 将理解的是, 当元件或层被称为 “在” 另一元件或层 “上” 、“连接到” 或 “结合到” 另 一元件或层时, 该元件或层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元件或层上、 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所 述另一元件或层, 或者可。
22、以存在中间元件或层。 0033 将理解的是, 虽然在这里可以使用术语第一、 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 组件、 区域、 层和/或部分, 但是这些元件、 组件、 区域、 层和/或部分不应受这些术语限制。 这些术语用于 将一个元件、 组件、 区域、 层或部分与另一元件、 组件、 区域、 层或部分区分开。 因此, 在不脱 离发明构思的教导的情况下, 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 组件、 区域、 层或部分可以被命名为第 二元件、 组件、 区域、 层或部分。 0034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是用于显示移动或静止、 二维或立体 的图像的装置。 显示装置可以用于移动电子设备(诸如, 移动通信终端、 智能。
23、电话、 平板电 脑、 智能手表和导航设备)中, 并且也可以用于各种其它非移动产品(诸如, 电视机(TV)、 笔 记本电脑、 监视器、 广告牌或物联网(IoT)设备)中。 0035 在下文中, 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 在下面的描述中, 有机发光显 示装置将作为示例性显示装置来描述, 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例如, 本公开的发明构思还适用 于其它显示装置, 诸如, 液晶显示(LCD)装置、 场发射显示(FED)装置、 电泳显示(EPD)装置、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显示装置或微发光二极管(mLED)显示装置。 在附图中, 相同(或相 似)的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同的元件。 0036 图。
24、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平面图。 图2是图1 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0037 参照图1,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1包括显示区域DA和非显示区域NDA。 0038 显示区域DA被限定为显示图像的区域。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1可以包括设置在显示 区域DA中的多个像素。 显示区域DA可以是用于显示图像的区域, 并且也可以是用于识别来 自用户的触摸输入或指纹的区域。 在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 显示区域DA可以具有 部分凹进的边缘(例如, 图1的示例中的上边缘)。 例如, 显示区域DA的在第一方向dr1上的一 个边缘可以形成为不规则形状, 以在平面图中具有凹口、 凹槽。
25、或沟槽形状。 这里, 显示区域 DA的不规则边缘可以包括从显示区域DA向外凸出的两个凸出部分和凹入显示区域DA中的 凹进部分。 0039 如这里所使用的, 诸如图1的附图的竖直方向将被限定为第一方向dr1, 与第一方 向dr1交叉的方向将被限定为第二方向dr2。 例如, 第二方向dr2可以对应于诸如图1的附图 的水平方向。 然而, 本公开不限于此。 相对地, 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应该被理解为彼 此交叉的相对方向。 为方便起见, 在附图中, 上侧、 下侧、 左侧和右侧将分别被限定为第一方 向dr1上的第一侧、 第一方向dr1上的第二侧、 第二方向dr2上的第一侧和第二方向dr2上的 第。
26、二侧, 但是应该被理解为相对位置。 如图1中所示, 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可以相对 于彼此垂直, 但不一定是这种情况, 因为它们可以可选地以除直角之外的角度交叉。 说明书 3/20 页 7 CN 110928435 A 7 0040 在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 显示区域DA可以包括第一显示区域DA1以及第 二显示区域DA2和第三显示区域DA3, 第二显示区域DA2和第三显示区域DA3从第一显示区域 DA1朝向第一方向dr1上的第一侧凸出。 第二显示区域DA2可以是设置在第一显示区域DA1的 左上角的区域, 第三显示区域DA3可以是设置在第一显示区域DA1的右上角的区域。 第二显 示。
27、区域DA2和第三显示区域DA3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彼此间隔开。 0041 显示区域DA的不规则边缘的两个凸出部分可以由第二显示区域DA2和第三显示区 域DA3形成。 此外, 显示区域DA的凹进部分可以由第一显示区域DA1的位于第二显示区域DA2 与第三显示区域DA3之间的部分的上边缘形成。 0042 非显示区域NDA被限定为不显示图像的区域。 非显示区域NDA可以至少部分地围绕 显示区域DA。 例如, 非显示区域NDA可以至少部分地围绕第一显示区域DA1至第三显示区域 DA3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0043 在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 非显示区域NDA可以具有有着倒圆角的大致矩 形形状, 但。
28、本公开不限于此。 非显示区域NDA可以包括中心区域, 中心区域是非显示区域NDA 的位于第二显示区域DA2与第三显示区域DA3之间的部分。 非显示区域NDA可以包括具有倒 圆角的矩形框架以及通过第二显示区域DA2和第三显示区域DA3形成的侵入显示区域DA的 凸出部分。 0044 扬声器模块MD1、 相机模块MD2和传感器模块MD3可以设置在非显示区域NDA的一部 分中。 在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 扬声器模块MD1、 相机模块MD2和传感器模块MD3可 以设置在非显示区域NDA的中心区域的靠近非显示区域NDA的上边缘的上部中。 如稍后将描 述的, 绕过扬声器模块MD1、 相机模块MD2和传。
29、感器模块MD3的各种布线可以穿过非显示区域 NDA的凸出部分。 在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 传感器模块MD3可以包括照度传感器、 接 近传感器(proximity sensor, 也称为距离传感器)、 红外传感器和/或超声传感器。 扬声器 模块MD1、 相机模块MD2和传感器模块MD3的布置不受具体限制。 0045 参照图2, 在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1可以包括基底10、 设置在基底10上的电路层20、 设置在电路层20上的发光层30、 设置在发光层30上的封装层 40、 设置在封装层40上的触摸层50和设置在触摸层50上的覆盖层60, 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有 机发。
30、光显示装置1的每一层可以具有多层或单层结构。 此外, 可以省略有机发光显示装置1 的层中的一些, 或者可以将其它层新添加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1。 稍后将参照图7和图8来描 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1的堆叠结构。 0046 触摸层50可以包括感测来自用户的触摸输入的触摸感测单元。 在下文中, 将参照 图3和图4来描述触摸层50的元件的布置。 0047 图3是示出触摸感测单元的布局的示意性布局图。 图4是示出基体上的每个区域的 示意平面图。 图5是示出图3的检测电极单元的布局图。 图6是示出图3的区域FF的放大图。 0048 参照图3至图6, 触摸感测单元50a包括触摸构件、 垫(pad, 也可以称为 “。
31、焊盘” )端子 单元TPA以及其上设置有触摸构件和垫端子单元TPA的基体。 触摸构件包括检测电极单元 IE1和IE2以及连接到检测电极单元IE1和IE2的信号布线单元。 信号布线单元可以设置在非 感测区域NAA中, 并且可以至少部分地围绕检测电极单元IE1和IE2。 为了便于说明, 可以在 图3至图6中夸大设置信号布线单元的非感测区域NAA的各种特征。 0049 基体可以是其上设置有触摸构件和垫端子单元TPA的层。 在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 说明书 4/20 页 8 CN 110928435 A 8 实施例中, 基体可以是封装层40。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1还可以 包括其上。
32、设置有触摸构件和垫端子单元TPA的触摸基体, 并且触摸基体可以被称为基体。 0050 基体可以包括多个区域, 并且区域中的至少两个可以具有不同尺寸的面积。 基体 的形状可以与有机发光显示装置1的形状基本相同。 在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 感测 区域AA和至少部分围绕感测区域AA的非感测区域NAA可以被限定在基体上。 感测区域AA可 以包括第一感测区域AA1至第三感测区域AA3。 0051 感测区域AA的形状可以与显示区域DA的形状基本相同。 感测区域AA可以包括不规 则边缘, 该不规则边缘部分地凹入感测区域AA中。 第一感测区域AA1至第三感测区域AA3的 形状可以分别与第一显示区域DA1。
33、至第三显示区域DA3的形状相同。 例如, 感测区域AA可以 包括第一感测区域AA1以及第二感测区域AA2和第三感测区域AA3, 第二感测区域AA2和第三 感测区域AA3从第一感测区域AA1朝向第一方向dr1上的第一侧凸出。 第二感测区域AA2和第 三感测区域AA3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至少部分地彼此叠置。 0052 非感测区域NAA可以围绕第一感测区域AA1至第三感测区域AA3, 并且可以具有与 非显示区域NDA的形状基本相同的形状。 非感测区域NAA可以包括在第二方向dr2上设置在 第二感测区域AA2与第三感测区域AA3之间并且与第二感测区域AA2和第三感测区域AA3叠 置的中心区域CA。 。
34、0053 检测电极单元IE1和IE2可以包括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的多个第一触摸检测电极 IE1和与第一触摸检测电极IE1中的至少一个交叉的多个第二触摸检测电极IE2。 第二触摸 检测电极IE2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 在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 检测电极单元 IE1和IE2可以设置在感测区域AA中, 但本公开不限于此。 0054 检测电极单元IE1和IE2可以包括感测电极和驱动电极。 如这里使用的, 术语 “检测 电极单元” 或 “检测电极” 可以一同表示感测电极和驱动电极二者。 在图3至图6的示例性实 施例中, 第一触摸检测电极IE1可以是驱动电极, 第二触摸检测电极IE2可以是感。
35、测电极。 0055 第一触摸检测电极IE1可以包括五个驱动电极, 即, 第一驱动电极TE1至第五驱动 电极TE5, 第二触摸检测电极IE2可以包括九个感测电极, 即, 第一感测电极RE1至第九感测 电极RE9。 然而, 第一触摸检测电极IE1和第二触摸检测电极IE2的数量不受具体限制。 0056 第一触摸检测电极IE1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延伸, 第二触摸检测电极IE2可以在 第二方向dr2上延伸。 在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 第一触摸检测电极IE1的在第一方 向dr1上的长度可以大于第二触摸检测电极IE2的在第二方向dr2上的长度, 在这种情况下,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1在第一方向dr1上可。
36、以比在第二方向dr2上长。 0057 在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 第一触摸检测电极IE1可以包括: 第一驱动电极 TE1, 从第二感测区域AA2朝向第一方向dr1上的第二侧延伸; 第五驱动电极TE5, 从第三感测 区域AA3朝向第一方向dr1上的第二侧延伸; 以及第二驱动电极TE2、 第三驱动电极TE3和第 四驱动电极TE4, 设置在第一驱动电极TE1与第五驱动电极TE5之间。 第一驱动电极TE1和第 五驱动电极TE5可以分别从第二感测区域AA2和第三感测区域AA3延伸到第一感测区域AA1。 0058 第一触摸检测电极IE1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彼此相邻并且彼此间隔开地设置。 例 如, 第。
37、一驱动电极TE1至第五驱动电极TE5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顺序地布置, 并且可以彼此 间隔开。 第一驱动电极TE1和第五驱动电极TE5可以分别与感测区域AA的在第二方向dr2上 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相邻设置。 说明书 5/20 页 9 CN 110928435 A 9 0059 第一触摸检测电极IE1可以包括在第一方向dr1上具有不同长度的驱动电极。 例 如, 从第二感测区域AA2和第三感测区域AA3延伸到第一感测区域AA1的第一驱动电极TE1和 第五驱动电极TE5的在第一方向dr1上的长度可以大于仅在第一感测区域AA1内延伸的第二 驱动电极TE2至第四驱动电极TE4的在第一方向dr1上的长度。
38、。 0060 每个驱动电极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驱动检测图案。 例如, 第一驱动电极TE1和第五驱 动电极TE5中的每个可以包括第一驱动检测图案TE11至第九驱动检测图案TE19或第一驱动 检测图案TE51至第九驱动检测图案TE59, 第一驱动检测图案TE11至第九驱动检测图案TE19 或第一驱动检测图案TE51至第九驱动检测图案TE59在第一方向dr1上顺序地布置并且可以 彼此间隔开。 第二驱动电极TE2至第四驱动电极TE4中的每个可以包括在第一方向dr1上顺 序地布置并且可以彼此间隔开的第一驱动检测图案TE21至第八驱动检测图案TE28、 第一驱 动检测图案TE31至第八驱动检测图案TE38或第。
39、一驱动检测图案TE41至第八驱动检测图案 TE48。 0061 第一驱动电极TE1的第一驱动检测图案TE11和第五驱动电极TE5的第一驱动检测 图案TE51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二感测区域AA2和第三感测区域AA3中, 因此, 可以在第二方向 dr2上不与第二驱动电极TE2至第四驱动电极TE4叠置。 第一驱动电极TE1的第二驱动检测图 案TE12至第九驱动检测图案TE19以及第五驱动电极TE5的第二驱动检测图案TE52至第九驱 动检测图案TE59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至少部分地与第二驱动电极TE2的第一驱动检测图 案TE21至第八驱动检测图案TE28、 第三驱动电极TE3的第一驱动检测图案TE31至。
40、第八驱动 检测图案TE38以及第四驱动电极TE4的第一驱动检测图案TE41至第八驱动检测图案TE48叠 置。 在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 第一驱动电极TE1的第二驱动检测图案TE12可以设置 在第一感测区域AA1和第二感测区域AA2中, 并且可以包括位于第一感测区域AA1与第二感 测区域AA2之间的边界, 第五驱动电极TE5的第二驱动检测图案TE52可以设置在第一感测区 域AA1和第三感测区域AA3中, 并且可以包括位于第一感测区域AA1与第三感测区域AA3之间 的边界。 第一驱动电极TE1和第五驱动电极TE5可以具有它们在第二方向dr2上与第二驱动 电极TE2至第四驱动电极TE4叠置的区。
41、域以及它们在第二方向dr2上与第二驱动电极TE2至 第四驱动电极TE4不叠置的区域。 第一驱动电极TE1和第五驱动电极TE5可以在它们与第二 驱动电极TE2至第四驱动电极TE4不叠置的区域中在第二方向dr2上至少部分地彼此叠置。 0062 第二触摸检测电极IE2可以包括: 第一子触摸检测电极单元IE2a, 沿第二方向dr2 从第一感测区域AA1的在第二方向dr2上的第一边缘连续地延伸到第二边缘; 以及第二子触 摸检测电极单元IE2b, 设置在第二感测区域AA2和第三感测区域AA3中。 第一子触摸检测电 极单元IE2a和第二子触摸检测电极单元IE2b中的每个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感测电极。 在本公 开。
42、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 第一子触摸检测电极单元IE2a可以包括第一感测电极RE1至第 七感测电极RE7, 第二子触摸检测电极单元IE2b可以包括第八感测电极RE8和第九感测电极 RE9。 0063 第一子触摸检测电极单元IE2a的第一感测电极RE1至第七感测电极RE7可以在第 一方向dr1上彼此相邻并且彼此间隔开地设置。 例如, 第一子触摸检测电极单元IE2a的第一 感测电极RE1至第七感测电极RE7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顺序地布置, 并且可以彼此间隔开。 0064 第二子触摸检测电极单元IE2b可以在第一方向dr1上与第一子触摸检测电极单元 IE2a相邻设置。 在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
43、 第二子触摸检测电极单元IE2b的第八感 说明书 6/20 页 10 CN 110928435 A 10 测电极RE8和第九感测电极RE9可以与第一感测电极RE1的在第一方向dr1上的第一侧相邻 且间隔开。 0065 在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 第一感测电极RE1至第七感测电极RE7可以在第 二方向dr2上具有相同的长度。 第一子触摸检测电极单元IE2a和第二子触摸检测电极单元 IE2b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具有不同的长度。 例如, 第一子触摸检测电极单元IE2a的在第二 方向dr2上的长度可以大于第二子触摸检测电极单元IE2b的在第二方向dr2上的长度。 0066 第二子触摸检测电极单元。
44、IE2b可以具有与通过去掉第一感测电极RE1的中间部分 而获得的形状相同的形状。 例如, 第二子触摸检测电极单元IE2b可以具有与第一感测电极 RE1的两个端部的组合的形状相同的形状。 0067 第二子触摸检测电极单元IE2b可以包括: 第八感测电极RE8, 设置在第二感测区域 AA2中; 以及第九感测电极RE9, 设置在第三感测区域AA3中。 第八感测电极RE8和第九感测电 极RE9可以设置在沿第二方向dr2延伸的同一条假想直线上。 例如, 第八感测电极RE8和第九 感测电极RE9可以在第二方向dr2上彼此间隔开并且至少部分地彼此叠置。 0068 第一感测电极RE1至第九感测电极RE9中的每。
45、个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感测检测图案。 例如, 第一感测电极RE1至第七感测电极RE7中的每个可以包括在第二方向dr2上顺序布置 的第一感测检测图案RE11至第六感测检测图案RE16、 第一感测检测图案RE21至第六感测检 测图案RE26、 第一感测检测图案RE31至第六感测检测图案RE36、 第一感测检测图案RE41至 第六感测检测图案RE46、 第一感测检测图案RE51至第六感测检测图案RE56、 第一感测检测 图案RE61至第六感测检测图案RE66或第一感测检测图案RE71至第六感测检测图案RE76。 第 八感测电极RE8和第九感测电极RE9中的每个可以包括第一感测检测图案RE81和第二感测 。
46、检测图案RE82或第一感测检测图案RE91和第二感测检测图案RE92, 第一感测检测图案RE81 和第二感测检测图案RE82与第一感测检测图案RE91和第二感测检测图案RE92彼此间隔开。 第八感测电极RE8的第一感测检测图案RE81和第二感测检测图案RE82可以具有不同尺寸的 面积。 第八感测电极RE8的第一感测检测图案RE81的面积可以大于第八感测电极RE8的第二 感测检测图案RE82的面积。 类似地, 第九感测电极RE9的第一感测检测图案RE91和第二感测 检测图案RE92可以具有不同尺寸的面积。 第九感测电极RE9的第一感测检测图案RE91的面 积可以小于第九感测电极RE9的第二感测检。
47、测图案RE92的面积。 0069 每对在第二方向dr2上相邻的感测检测图案可以经由连接部CP物理连接。 连接部 CP可以穿过每对相邻的驱动检测图案之间, 使得每对相邻的驱动检测图案可以物理分离。 例如, 第一感测电极RE1的第一感测检测图案RE11和第二感测检测图案RE12可以经由连接 部CP物理连接, 但由于连接部CP, 第一驱动电极TE1的第二驱动检测图案TE12和第三驱动检 测图案TE13可以物理分离。 成对的相邻的驱动检测图案可以经由桥电极BE1和BE2电连接。 0070 第八感测电极RE8的第一感测检测图案RE81和第二感测检测图案RE82可以彼此物 理连接, 并且可以穿过第一驱动电。
48、极TE1的第一驱动检测图案TE11与第二驱动检测图案 TE12之间, 以使第一驱动电极TE1的第一驱动检测图案TE11与第二驱动检测图案TE12物理 分离。 类似地, 第九感测电极RE9的第一感测检测图案RE91和第二感测检测图案RE92可以彼 此物理连接, 并且可以穿过第五驱动电极TE5的第一驱动检测图案TE51与第二驱动检测图 案TE52之间, 以使第五驱动电极TE5的第一驱动检测图案TE51与第二驱动检测图案TE52物 理分离。 第八感测电极RE8的第二感测检测图案RE82和第九感测电极RE9的第一感测检测图 说明书 7/20 页 11 CN 110928435 A 11 案RE91可以。
49、设置在第一驱动电极TE1与第五驱动电极TE5之间。 0071 第八感测电极RE8可以延伸穿过第一驱动电极TE1, 但不穿过第二驱动电极TE2至 第五驱动电极TE5。 第九感测电极RE9可以延伸穿过第五驱动电极TE5, 但不穿过第一驱动电 极TE1至第四驱动电极TE4。 第一感测电极RE1至第七感测电极RE7可以延伸穿过所有驱动电 极TE1至TE5。 0072 在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 设置在第一触摸检测电极IE1和第二触摸检测 电极IE2中的每个的两端处的一对检测图案之间的检测图案可以具有菱形。 在第一触摸检 测电极IE1和第二触摸检测电极IE2中的每个的两端处的所述一对检测图案可以具有。
50、通过 将菱形切成两半而获得的等边三角形的形状。 驱动检测图案TE11至TE59中的每个以及感测 检测图案RE11至RE92中的每个可以具有以之字形形状形成的至少一条边。 例如, 具有菱形 形状的第二驱动检测图案TE12和也具有菱形形状的第二感测检测图案RE12可以具有以之 字形形状形成的所有边。 例如, 具有等边三角形形状的第一驱动检测图案TE11和也具有等 边三角形形状的第一感测检测图案RE11可以具有以之字形形状形成的两条边和形成为直 线的其它边。 在驱动检测图案TE11至TE59中的每个和感测检测图案RE11至RE92中的每个包 括之字形形状的边的情况下, 可以防止莫尔条纹, 并且可以防。
- 内容关键字: 触摸 单元 包括 显示装置
便于组装的铝单板及其成型加工装置.pdf
水藻打捞装置.pdf
无缝针织内衣机针盘弹性让位式导纱装置.pdf
自动化的农作物运输储存设备.pdf
应用于电缆井的边缘物联代理装置.pdf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pdf
双层折叠式无线充电设备.pdf
撬装式压裂液混合装置.pdf
适应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支座.pdf
墙面打磨设备.pdf
适用于网条拉伸试验的夹具工装.pdf
污水处理过滤装置.pdf
干式变压器拉板.pdf
工业密集区空气粉尘检测装置.pdf
物料上下转运夹持机械手.pdf
具有收集结构的地质取样器.pdf
机车装配自动化车.pdf
燃气阀流量控制安全结构.pdf
可正反转的风扇灯.pdf
有效保护石墨鳞片特性的球磨系统.pdf
反渗透膜气密性检测装置.pdf
方便更换的除尘滤芯.pdf
棋类设备.pdf
秦皮甲素在提高水曲柳抗旱能力中的应用.pdf
针对Ceph文件的读取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pdf
分布式电表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pdf
用于幼教的智慧教学管理系统及方法.pdf
具有硬质镀层的活塞环及其制备方法.pdf
对准标记及图形对准方法.pdf
输出功率的调整方法及美容仪、存储介质、电子设备.pdf
冷氢化生产系统装置及生产工艺.pdf
基于PLC和图像识别的电子围栏安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pdf
外循环离心洗衣机和内循环离心洗衣机及其控制方法.pdf
一种新型破岩方法及破岩滚刀.pdf
纺织清洁装置.pdf
一种防异响的离合工作缸总成.pdf
一种激冷涂料和暗气眼配合使用解决铸件壁厚处产生热节的方法.pdf
一种推拉式晾晒架.pdf
一种35MNB钢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复合纳滤膜的方法.pdf
仿洞石弹性质感涂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一种炉渣干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及方法.pdf
一种采棉机.pdf
浸入式润滑变薄拉延模具.pdf
纱轮式包缠纱供纱气管.pdf
汽车电动踏板伸缩机构.pdf
一种汽轮机进汽阀门快关过程监测装置及在线监测方法.pdf
一种抓棉机.pdf
一种用于机械加工冷却液的过滤器.pdf
一种缝纫机的切线装置.pdf
提高醇基燃料分解燃烧的热反应盖.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