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损轴承位修复装置.pdf
《磨损轴承位修复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磨损轴承位修复装置.pdf(6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420952.1 (22)申请日 2019.05.17 (71)申请人 唐山市康泰工贸有限公司 地址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唐山路南区南 新东道108号冀东五交化市场A5号 (72)发明人 龙志刚王艳杰王久东 (51)Int.Cl. B22D 19/10(2006.01) (54)发明名称 磨损轴承位修复装置 (57)摘要 磨损轴承位修复装置, 它涉及轴承磨损修复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磨损轴承位修复装置。 它包 含轴承安装位、 上磨损轴承位、 下磨损轴承位、 上 。
2、注入孔、 下注入孔、 磨具外壳、 磨损位用修复层、 螺栓孔、 定位孔、 填充部, 所述的轴承安装位位于 磨具外壳的内部, 轴承安装位的上侧设置有上磨 损轴承位, 轴承安装位的下侧设置有下磨损轴承 位, 上磨损轴承位的上方设置有磨损位用修复 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它 不需要对设备进行拆除, 不用进行补焊, 能够避 免设备拆卸、 吊装、 运输, 降低了机加工成本, 减 小了时间; 采用磨具成型, 无热量产生, 无变形精 度高、 抗磨性好; 不需要更换新轴, 成本低廉。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110918941 A 2020.03.27 CN 1109。
3、18941 A 1.磨损轴承位修复装置, 其特征在于: 它包含轴承安装位(1)、 上磨损轴承位(3)、 下磨 损轴承位(4)、 上注入孔(5)、 下注入孔(6)、 磨具外壳(7)、 磨损位用修复层(8)、 螺栓孔(9)、 定位孔(10)、 填充部(11), 所述的轴承安装位(1)位于磨具外壳(7)的内部, 轴承安装位(1) 的上侧设置有上磨损轴承位(3), 轴承安装位(1)的下侧设置有下磨损轴承位(4), 上磨损轴 承位(3)的上方设置有磨损位用修复层(8), 下磨损轴承位下方设置有磨损位用修复层(8), 磨损位用修复层(8)的外侧设置有填充部(11), 填充部(11)的外侧设置有磨具外壳(7。
4、), 磨 具外壳(7)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9)和一个定位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损轴承位修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轴承安装位(1)上 设置有中心孔(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损轴承位修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磨具外壳(7)为上 下对称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损轴承位修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螺栓孔(9)上安装 有螺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损轴承位修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螺栓孔(9)的数量 为四个。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0918941 A 2 磨损轴承位修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轴承磨损修复技术。
5、领域, 具体涉及磨损轴承位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轴是穿在轴承中间或车轮中间或齿轮中间的圆柱形物件, 但也有少部分是方型 的。 轴是支承转动零件并与之一起回转以传递运动、 扭矩或弯矩的机械零件。 一般为金属圆 杆状, 各段可以有不同的直径。 机器中作回转运动的零件就装在轴上。 轴的结构设计是确定 轴的合理外形和全部结构尺寸, 为轴设计的重要步骤。 它由轴上安装零件类型、 尺寸及其位 置、 零件的固定方式, 载荷的性质、 方向、 大小及分布情况, 轴承的类型与尺寸, 轴的毛坯、 制 造和装配工艺、 安装及运输, 对轴的变形等因素有关。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 件。 它的主要功能。
6、是支撑机械旋转体, 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 并保证其回转精度。 0003 针对直径较大的轴或设备和轴一体的装置, 它的磨损轴承位修复的原方案为: 先 拆除设备, 然后对磨损的轴承进行补焊, 这样的修复方法具有以下缺点: 0004 1、 机加工成本高、 周期长; 0005 2、 跟换新设备费用高、 时间长。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 提供磨损轴承位修复装置, 它采 用制作磨具现场成型装置对磨损的轴承位进行修复, 不需要对设备进行拆除, 不用进行补 焊, 这样的修复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0007 1、 避免设备拆卸、 吊装、 运输, 降低了机加工成本, 减。
7、小了时间; 0008 2、 采用磨具成型, 无热量产生, 无变形精度高、 抗磨性好; 0009 3、 不需要更换新轴, 成本低廉。 0010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 它包含轴承安装位1、 上磨损轴承 位3、 下磨损轴承位4、 上注入孔5、 下注入孔6、 磨具外壳7、 磨损位用修复层8、 螺栓孔9、 定位 孔10、 填充部11, 所述的轴承安装位1位于磨具外壳7的内部, 轴承安装位1的上侧设置有上 磨损轴承位3, 轴承安装位1的下侧设置有下磨损轴承位4, 上磨损轴承位3的上方设置有修 复层8, 下磨损轴承位下方设置有磨损位用修复层8, 磨损位用修复层8的外侧设置有填充部 1。
8、1, 填充部11的外侧设置有磨具外壳7, 磨具外壳7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9和一个定位孔10。 0011 所述的轴承安装位1上设置有中心孔2。 0012 所述的磨具外壳7为上下对称的结构。 0013 所述的螺栓孔9上安装有螺栓。 0014 所述的螺栓孔9的数量为四个。 0015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将磨损的轴承安装在轴承安装位1内, 将轴承的修复材料分别 从上注入孔5和下注入孔6注入到需要修复的位置, 即从上注入孔5注入上磨损轴承位3, 从 下注入孔6注入到下磨损轴承位4, 然后通过磨损位用修复层8和人工操作相互配合, 对轴承 说明书 1/3 页 3 CN 110918941 A 3 磨损位进行修。
9、复, 利用磨具成型, 将磨损的轴承进行还原修复。 0016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它采用制作磨具现场成型装置对磨损 的轴承位进行修复, 不需要对设备进行拆除, 不用进行补焊, 这样的修复方法具有以下优 点: 0017 1、 避免设备拆卸、 吊装、 运输, 降低了机加工成本, 减小了时间; 0018 2、 采用磨具成型, 无热量产生, 无变形精度高、 抗磨性好; 0019 3、 不需要更换新轴, 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002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
10、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 还可 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是本发明的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3 附图标记说明: 轴承安装位1、 中心孔2、 上磨损轴承位3、 下磨损轴承位4、 上注入孔 5、 下注入孔6、 磨具外壳7、 磨损位用修复层8、 螺栓孔9、 定位孔10、 填充部11。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参看图1-图2所示,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轴承安装位1、 上磨 损轴承位3、 下磨损轴承位4、 上注入孔5、 下注入孔6、 磨具外壳7、 磨损位用修复层8、。
11、 螺栓孔 9、 定位孔10、 填充部11, 所述的轴承安装位1、 中心孔2、 上磨损轴承位3、 下磨损轴承位4、 上 注入孔5、 下注入孔6、 磨具外壳7、 磨损位用修复层8、 螺栓孔9、 定位孔10、 填充部11共同组成 了磨损轴承位修复装置, 轴承安装位1镶嵌在磨具外壳7的内部, 轴承安装位1的上下两侧设 置有磨损位用修复层8, 上侧磨损位用修复层8的上方设置有填充部11, 下侧磨损位用修复 层8的下方设置有填充部11, 上侧的填充部11的内部镶嵌有上注入孔5, 下侧的填充部的内 部镶嵌有下注入孔6, 轴承安装位1的内壁的上下两侧设置有上磨损轴承位3和下磨损轴承 位4, 填充部11的外侧设。
12、置有磨具外壳7, 磨具外壳7上镶嵌有多个螺栓孔9, 螺栓孔9安装有 螺栓, 螺栓是机械零件, 配用螺母的圆柱形带螺纹的紧固件。 由头部和螺杆(带有外螺纹的 圆柱体)两部分组成的一类紧固件, 需与螺母配合, 用于紧固连接两个带有通孔的零件, 磨 具外壳7上设置有定位孔10, 定位孔10对需要修复的轴承进行定位。 0025 它的磨损轴承位修复方法为: 先从本质上减少轴承的磨损, 需要定期对轴承进行 保养, 例如清洁、 润滑等, 提高轴承的抗磨损性能, 将轴承正确的安装在设备上, 避免出现轴 承因为间隙调整不好, 转动装置中心调整不好而造成轴承局部受力不均而磨损, 在轴承选 型方面需要合理, 非推力。
13、轴承当推力轴承使用或小轴承受大物体重量; 其次, 在轴承受到磨 损, 对轴承进行磨损修复时, 将磨损轴承位修复装置套在需要修复的轴承外部, 即将被修复 的轴承安装在轴承安装位1内, 通过磨损轴承位修复装置的配合, 对已经磨损的轴承进行修 复, 避免在轴承磨损修复过程中对设备的拆卸, 磨损轴承位修复装置即磨具成型, 通过磨具 成型的方法, 将修复材料通过磨损轴承位修复装置注入到需要被修复的轴承磨损位, 然后 说明书 2/3 页 4 CN 110918941 A 4 通过人工操作, 对轴承磨损位进行还原修复。 0026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将磨损的轴承安装在轴承安装位1内, 将轴承的修复材料分别 。
14、从上注入孔5和下注入孔6注入到需要修复的位置, 即从上注入孔5注入上磨损轴承位3, 从 下注入孔6注入到下磨损轴承位4, 然后通过磨损位用修复层8和人工操作相互配合, 对轴承 磨损位进行修复, 利用磨具成型, 将磨损的轴承进行还原修复。 0027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它采用制作磨具现场成型装置对磨损 的轴承位进行修复, 不需要对设备进行拆除, 不用进行补焊, 这样的修复方法具有以下优 点: 0028 1、 避免设备拆卸、 吊装、 运输, 降低了机加工成本, 减小了时间; 0029 2、 采用磨具成型, 无热量产生, 无变形精度高、 抗磨性好; 0030 3、 不需要更换新轴, 成本低廉。 0031 以上所述, 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 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说明书 3/3 页 5 CN 110918941 A 5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1 页 6 CN 110918941 A 6 。
- 内容关键字: 磨损 轴承 修复 装置
阻燃B1级高耐热节能环保型聚丙烯绝缘电力电缆.pdf
电池加解锁RGV.pdf
可自动调节加工设备位置的制袋机.pdf
高压变压器、高压发生器和医学影像设备.pdf
铝管密封接头一体成型装置.pdf
汽车分动器控制电路.pdf
护理垫包装生产线的推料装置.pdf
桥梁建设用预制混凝土运输装置.pdf
水泵电机零件试压装置.pdf
折叠式便携首饰盒.pdf
河道防汛水位预警装置.pdf
高压、大流量先导式电磁阀防冲开结构.pdf
半圆形光纤传感器.pdf
环氧树脂分离提纯装置.pdf
计时器.pdf
钢制骨架剪切机.pdf
基于斜滑块的转盘式封口机真空室升降定位高度调节机构.pdf
电加热系统用加热器结构.pdf
拼接式石墨型模具.pdf
波码通信井下智能配水器.pdf
钢波纹管涵内临时支撑装置.pdf
传动式钢材加工成型机.pdf
微纳米复合高稳定性超双疏金属防腐缓蚀材料的制备方法.pdf
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pdf
基于语义元数据的二次模糊搜索方法.pdf
基于污泥焚烧灰渣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矿浆品位仪的压榨装置及滤饼压榨方法.pdf
余热回收蒸汽发生系统.pdf
云计算虚拟网络系统、及其使用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pdf
基于潜在扩散模型的双目图像生成方法及系统.pdf
新型船用金属复合板的爆炸焊接制备方法.pdf
脱硫废液蒸发系统以及方法.pdf
从基本上为结晶的Α烯烃聚合物中除去低聚物的方法.pdf
生产反4羟基L脯氨酸的方法.pdf
二氧化硅增强的橡胶组合物及其在轮胎中的应用.pdf
由芳族羧酸脱羧制备芳族化合物的方法.pdf
生物有机复合肥.pdf
聚亚苯基醚树脂和半结晶态树脂的相容性组合物.pdf
微波炉的操作开关.pdf
在燃气轮机组运转期间调节主控变量的方法.pdf
22,6二卤代苯氨基苯乙酰氧乙酸衍生物的硝酸酯及其制备方法.pdf
水质处理药剂.pdf
美欧卡霉素一步法合成工艺.pdf
由烷基硫醇与三氯化磷、硫代磷酰氯和硫反应制备二硫代磷酸酯酰二氯的方法.pdf
间同聚苯乙烯的催化剂制备.pdf
在侧链上有支链烷基的液晶化合物及含有它的液晶组合物.pdf
制备直链甲酰化合物的方法.pdf
可生物降解的树脂共混物.pdf
烯属不饱和化合物的加氢甲酰化方法.pdf
消雾剂组合物及用它涂敷的农膜.pdf
小环境快速降温剂.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