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轨电位的防护架构与过程.pdf
《地铁轨电位的防护架构与过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轨电位的防护架构与过程.pdf(14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1076310.0 (22)申请日 2019.11.06 (71)申请人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 210015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建宁路 65号 (72)发明人 宋奇吼周昌松徐百钏徐媛媛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51)Int.Cl. B60M 5/00(2006.01) (54)发明名称 地铁轨电位的防护架构与过程 (57)摘要 一种地铁轨电位的防护架构与过程, 包括第 一绝缘节设置于一站台的一端。
2、对应的钢轨处的 结构和所述第二绝缘节设置于该站台的另一端 对应的钢轨处的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绝缘节设置 于一站台的一端对应的钢轨处的结构为: 所述一 端对应的钢轨处的端壁上用胶黏剂黏结的水平 柱一, 在第一绝缘节的左端设有用于卡接的突起 一, 在所述用于卡接的突起一距离所述第一绝缘 节更远的一头开有两道竖直交叉的凹道构成的 凹口一; 结合其它的结构和过程有效避免了现有 技术中所述第一绝缘节设置于一站台的一端对 应的钢轨处以及所述第二绝缘节设置于所述站 台的另一端对应的钢轨处的过程中套接较为繁 琐和复杂, 不利于装配效率的缺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2页 CN 110920469 。
3、A 2020.03.27 CN 110920469 A 1.一种地铁轨电位的防护架构, 包括地铁牵引所站台钢轨电位的控制系统, 包括: 第一 绝缘节、 第二绝缘节、 控制设备; 所述第一绝缘节设置于一站台的一端对应的钢轨处, 所述 第二绝缘节设置于所述站台的另一端对应的钢轨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绝缘节设置于一站台的一端对应的钢轨处的结构和所述第二绝 缘节设置于该站台的另一端对应的钢轨处的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绝缘节设置于一站台的一端对应的钢轨处的结构为: 所述一端对应的钢轨处 的端壁上用胶黏剂黏结的水平柱一, 在第一绝缘节的左端设有用于卡接的突起一, 在所述 用于卡接的突起一距离所述第一绝。
4、缘节更远的一头开有两道竖直交叉的凹道构成的凹口 一, 两道竖直交叉的凹道构成的凹口一设于用于卡接的突起一左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轨电位的防护架构,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水平柱一的右端 设有同所述用于卡接的突起一相结合的用于卡接的卡接口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铁轨电位的防护架构,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用于卡接的卡接 口一里设有与两道竖直交叉的凹道构成的凹口一相结合的两道竖直交叉的长方体状突起 构成的引导块一, 其具有嵌进所述两道竖直交叉的凹道构成的凹口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铁轨电位的防护架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于卡接的突起一 的外形轮廓亦是圆管型, 所述用于卡接。
5、的突起一的外径大小低于第一绝缘节的外径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铁轨电位的防护架构,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绝缘节上还 套设着加固结构, 所述加固结构包括套设于第一绝缘节上的套环一和套设于套环一上的套 筒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铁轨电位的防护架构,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套环一上套设着 用于套筒一止位的止位环, 所述水平柱一的用于卡接的卡接口一的外表面上设有和套环一 的内表面上开有的内丝口相旋装的外丝口, 在所述套筒一的左部设有圆珠状定位珠一, 所 述圆珠状定位珠一环绕在套筒一的内表面上排布, 所述水平柱一上开有圆珠状定位珠一相 结合的嵌接口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铁轨。
6、电位的防护架构, 其特征在于, 在用于卡接的突起一的 边壁上还设有圆珠状定位珠二, 所述圆珠状定位珠二环绕在用于卡接的突起一的外表面 上, 用于卡接的卡接口一的内表面上设有同圆珠状定位珠二相结合的贯通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铁轨电位的防护架构, 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绝缘节和用于卡 接的突起一的相连位置设有用于止位套环一的止位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轨电位的防护架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设备用于接收 第一钢轨和第三钢轨之间的电流值以及第二钢轨和第三钢轨之间的电流值。 10.一种地铁轨电位的防护架构的过程,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在运用之际, 在用于卡接的突起一伸进至用于卡接。
7、的卡接口一后, 把套筒一拉过来让 圆珠状定位珠一嵌设于嵌接口一里, 接着, 旋动套环一, 把第一绝缘节与水平柱一进行固 连。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0920469 A 2 地铁轨电位的防护架构与过程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地铁防护技术领域, 也属于轨电位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地铁轨电 位的防护架构与过程。 背景技术 0002 为了能够对钢轨电位进行可靠控制, 避免大量杂散电流注入大地, 就推出了一种 地铁牵引所站台钢轨电位的控制系统, 包括: 第一绝缘节、 第二绝缘节、 第一开关系统、 第二 开关系统、 控制设备和回流组件; 所述第一绝缘节设置于一站台的一端对应的钢轨。
8、处, 所述 第二绝缘节设置于所述站台的另一端对应的钢轨处, 其中, 所述站台与所述钢轨平行, 所述 钢轨仅与所述第一绝缘节连接的部分定义为第一钢轨, 所述钢轨仅与所述第二绝缘节连接 的部分定义为第二钢轨, 所述钢轨既与所述第一绝缘节连接又与所述第二绝缘节连接的部 分定义为第三钢轨; 所述回流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钢轨、 所述第二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电 连接, 所述回流组件与一牵引变电所电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系统电连接于所述第一钢轨和 所述第三钢轨之间, 所述第一开关系统用于采集所述第一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之间的电流 值; 所述第二开关系统电连接于所述第二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之间, 所述第二开关系统用 于。
9、采集所述第二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之间的电流值; 所述控制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系 统、 所述第二开关系统和所述站台电连接, 所述控制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钢轨和所述第 三钢轨之间的电流值以及所述第二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之间的电流值, 在接收到所述站台 发送的屏蔽门开启信号之后, 判断所述第一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之间的电流值以及所述第 二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之间的电流值是否均小于预设整定值, 若所述第一钢轨和所述第三 钢轨之间的电流值以及所述第二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之间的电流值均小于所述预设整定 值, 触发所述第一开关系统断开与所述第一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的电连接, 触发所述第二 开关系统断开与所述第二钢轨和。
10、所述第三钢轨的电连接。 0003 该控制系统从电流的角度进行判定, 在实现对钢轨电位准确控制的前提下能够有 效避免钢轨电位限制装置的误动作和频繁动作, 进而保证了钢轨与大地之间的绝缘性能, 从而避免大量杂散电流注入大地造成腐蚀埋地金属管道等危害。 0004 而所述第一绝缘节设置于一站台的一端对应的钢轨处以及所述第二绝缘节设置 于所述站台的另一端对应的钢轨处的方式都是经由所述一端对应的钢轨处的端壁上用胶 黏剂黏结的圆管型塑料水平柱一和所述另一端对应的钢轨处的端壁上用胶黏剂黏结的圆 管型塑料水平柱二分别经由套环来把圆管型的所述第一绝缘节和圆管型的第二绝缘节套 接在一起, 套环的运用把圆管型塑料水平。
11、柱一和第一绝缘节, 以及圆管型塑料水平柱二和 第二绝缘节相连的牢靠, 然而在运用期间, 须把套环套接圆管型塑料水平柱一和圆管型塑 料水平柱二上, 接着, 再把所述第一绝缘节和第二绝缘节套接起来稳定住, 这样就让这个套 接较为繁琐和复杂, 不利于装配效率。 说明书 1/10 页 3 CN 110920469 A 3 发明内容 0005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铁轨电位的防护架构与过程, 有效避免了 现有技术中所述第一绝缘节设置于一站台的一端对应的钢轨处以及所述第二绝缘节设置 于所述站台的另一端对应的钢轨处的过程中套接较为繁琐和复杂, 不利于装配效率的缺 陷。 0006 为了克服现有技。
12、术中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铁轨电位的防护架构与过程的 解决方案, 具体如下: 0007 一种地铁轨电位的防护架构, 包括地铁牵引所站台钢轨电位的控制系统, 包括: 第 一绝缘节、 第二绝缘节、 控制设备; 所述第一绝缘节设置于一站台的一端对应的钢轨处, 所 述第二绝缘节设置于所述站台的另一端对应的钢轨处; 0008 所述第一绝缘节设置于一站台的一端对应的钢轨处的结构和所述第二绝缘节设 置于该站台的另一端对应的钢轨处的结构相同; 0009 所述第一绝缘节设置于一站台的一端对应的钢轨处的结构为: 所述一端对应的钢 轨处的端壁上用胶黏剂黏结的水平柱一, 在第一绝缘节2的左端设有用于卡接的突起一。
13、22, 在所述用于卡接的突起一22距离所述第一绝缘节2更远的一头开有两道竖直交叉的凹道构 成的凹口一23, 两道竖直交叉的凹道构成的凹口一23设于用于卡接的突起一22左部。 0010 在所述水平柱一3的右端设有同所述用于卡接的突起一22相结合的用于卡接的卡 接口一32。 0011 在所述用于卡接的卡接口一32里设有与两道竖直交叉的凹道构成的凹口一23相 结合的两道竖直交叉的长方体状突起构成的引导块一, 其具有嵌进所述两道竖直交叉的凹 道构成的凹口一23。 0012 所述用于卡接的突起一22的外形轮廓亦是圆管型, 所述用于卡接的突起一22的外 径大小低于第一绝缘节2的外径大小。 0013 在所述。
14、第一绝缘节2上还套设着加固结构, 所述加固结构包括套设于第一绝缘节2 上的套环一4和套设于套环一4上的套筒一5。 0014 在所述套环一4上套设着用于套筒一5止位的止位环42, 所述水平柱一3的用于卡 接的卡接口一32的外表面上设有和套环一4的内表面上开有的内丝口相旋装的外丝口, 在 所述套筒一5的左部设有圆珠状定位珠一52, 所述圆珠状定位珠一52环绕在套筒一5的内表 面上排布, 所述水平柱一3上开有圆珠状定位珠一52相结合的嵌接口一33。 0015 在用于卡接的突起一22的边壁上还设有圆珠状定位珠二24, 所述圆珠状定位珠二 24环绕在用于卡接的突起一22的外表面上, 用于卡接的卡接口一3。
15、2的内表面上设有同圆珠 状定位珠二24相结合的贯通口34。 0016 在第一绝缘节2和用于卡接的突起一22的相连位置设有用于止位套环一4的止位 筒25。 0017 所述控制设备用于接收第一钢轨和第三钢轨之间的电流值以及第二钢轨和第三 钢轨之间的电流值。 0018 所述地铁轨电位的防护架构的过程, 包括: 0019 在运用之际, 在用于卡接的突起一22伸进至用于卡接的卡接口一32后, 把套筒一5 拉过来让圆珠状定位珠一52嵌设于嵌接口一33里, 接着, 旋动套环一4, 把第一绝缘节2与水 说明书 2/10 页 4 CN 110920469 A 4 平柱一3进行固连。 00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6、: 0021 本发明运用卡接结合套环一4的架构, 让第一绝缘节和水平柱一、 第二绝缘节和水 平柱二间达到高效的连接稳定, 并且, 整体架构不复杂、 制备容易。 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发明的水平柱一的部分结构图。 0023 图2为本发明的套筒一和套环一的部分结构图。 0024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绝缘节的部分结构图。 0025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绝缘节的具体示意图。 0026 图5为本发明的套筒一和套环一的具体示意图。 0027 图6为本发明的水平柱一的具体示意图。 0028 图7为本发明的套筒一的部分结构图。 0029 具体实施过程 0030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说明。。
17、 0031 实施例1: 0032 如图1-图7所示, 地铁轨电位的防护架构, 包括地铁牵引所站台钢轨电位的控制系 统, 包括: 第一绝缘节、 第二绝缘节、 第一开关系统、 第二开关系统、 控制设备和回流组件; 所 述第一绝缘节设置于一站台的一端对应的钢轨处, 所述第二绝缘节设置于所述站台的另一 端对应的钢轨处; 其中, 所述站台与所述钢轨平行, 所述钢轨仅与所述第一绝缘节连接的部 分定义为第一钢轨, 所述钢轨仅与所述第二绝缘节连接的部分定义为第二钢轨, 所述钢轨 既与所述第一绝缘节连接又与所述第二绝缘节连接的部分定义为第三钢轨; 所述回流组件 分别与所述第一钢轨、 所述第二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电。
18、连接, 所述回流组件与一牵引变电 所电连接; 所述第一绝缘节设置于一站台的一端对应的钢轨处的结构和所述第二绝缘节设 置于该站台的另一端对应的钢轨处的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绝缘节设置于一站台的一端对应 的钢轨处的结构为: 所述一端对应的钢轨处的端壁上用胶黏剂黏结的圆管型塑料水平柱 一, 在圆管型第一绝缘节2的左端设有用于卡接的突起一22, 在所述用于卡接的突起一22距 离所述第一绝缘节2更远的一头开有两道竖直交叉的长方体状凹道构成的凹口一23, 两道 竖直交叉的长方体状凹道构成的凹口一23设于用于卡接的突起一22左部, 凹口一23从凹口 一的端口到凹口一内的底壁之间的跨度大小为15毫米-45毫米,。
19、 两道竖直交叉的长方体状 凹道构成的凹口一23带有如下效果: 0033 (1)达到稳定的效果; 0034 (2)引导性能, 达到高效的卡接。 0035 进一步的, 在所述水平柱一3的右端设有同所述用于卡接的突起一22相结合的柱 状的用于卡接的卡接口一32, 卡接口一32的口径大小微微高于或等于用于卡接的突起一22 的外径, 如此结构的效果为利于以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方式卡接。 在所述用于卡接的卡接 口一32里设有与两道竖直交叉的长方体状凹道构成的凹口一23相结合的两道竖直交叉的 长方体状突起构成的引导块一, 其具有嵌进所述两道竖直交叉的长方体状凹道构成的凹口 一23, 两道竖直交叉的长方体状突起。
20、构成的引导块一的效果即为定位的效果, 经由这样的 说明书 3/10 页 5 CN 110920469 A 5 架构, 可以让第一绝缘节2和水平柱一3间达成正确高效的相连。 所述用于卡接的突起一22 的外形轮廓亦是圆管型, 所述用于卡接的突起一22的外径大小低于第一绝缘节2的外径大 小。 要让第一绝缘节2与水平柱一3相连更牢靠, 在所述第一绝缘节2上还套设着加固结构, 详细而言, 所述加固结构包括套设于第一绝缘节2上的套环一4和套设于套环一4上的套筒 一5, 所述套环一4与套筒一5构成整体架构。 在所述套环一4上套设着用于套筒一5止位的止 位环42, 止位环42的引入, 关键为要套筒一5与套环一。
21、4分开, 所述水平柱一3的用于卡接的 卡接口一32的外表面上设有和套环一4的内表面上开有的内丝口相旋装的外丝口, 要让套 环一4可以高效的运作, 在所述套筒一5的左部设有圆珠状定位珠一52, 所述圆珠状定位珠 一52环绕在套筒一5的内表面上排布, 所述水平柱一3上开有圆珠状定位珠一52相结合的嵌 接口一33, 所述圆珠状定位珠一52和嵌接口一33的架构就像目前曲张杆的架构, 圆珠状定 位珠一为如橡胶或者塑料这样的弹性材料构成, 其性能即为把套筒一5稳定于水平柱一3 上, 由此在运用之际, 在用于卡接的突起一22伸进至用于卡接的卡接口一32后, 快速把套筒 一5拉过来让圆珠状定位珠一52嵌设于嵌。
22、接口一33里, 接着, 旋动套环一4, 把第一绝缘节2 与水平柱一3进行固连就行。 要更利于套环一4的运用, 让套环一4在固连之际, 第一绝缘节2 和水平柱一3间维持牢靠性, 在用于卡接的突起一22的边壁上还设有圆珠状定位珠二24, 所 述圆珠状定位珠二24环绕在用于卡接的突起一22的外表面上, 用于卡接的卡接口一32的内 表面上设有同圆珠状定位珠二24相结合的贯通口34。 圆珠状定位珠二为如橡胶或者塑料这 样的弹性材料构成。 要让套环一4可以和第一绝缘节2结合运用, 在第一绝缘节2和用于卡接 的突起一22的相连位置设有用于止位套环一4的止位筒25, 止位筒25的性能与止位环42的 性能一致,。
23、 可以让套环一4在第一绝缘节2上左右运动、 旋动, 却不能与第一绝缘节2分开, 此 类架够更能改善装配效率。 所述第一开关系统电连接于所述第一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之 间, 所述第一开关系统用于采集所述第一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之间的电流值; 所述第二开 关系统电连接于所述第二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之间, 所述第二开关系统用于采集所述第二 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之间的电流值; 所述控制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系统、 所述第二开 关系统和所述站台电连接, 所述控制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之间的电 流值以及所述第二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之间的电流值, 在接收到所述站台发送的屏蔽门开 启信号之后, 判断所述。
24、第一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之间的电流值以及所述第二钢轨和所述第 三钢轨之间的电流值是否均小于预设整定值, 若所述第一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之间的电流 值以及所述第二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之间的电流值均小于所述预设整定值, 触发所述第一 开关系统断开与所述第一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的电连接, 触发所述第二开关系统断开与所 述第二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的电连接。 该控制系统从电流的角度进行判定, 在实现对钢轨 电位准确控制的前提下能够有效避免钢轨电位限制装置的误动作和频繁动作, 进而保证了 钢轨与大地之间的绝缘性能, 从而避免大量杂散电流注入大地造成腐蚀埋地金属管道等危 害。 0036 所述地铁轨电位的防护架构的过程。
25、, 包括: 0037 在运用之际, 在用于卡接的突起一22伸进至用于卡接的卡接口一32后, 快速把套 筒一5拉过来让圆珠状定位珠一52嵌设于嵌接口一33里, 接着, 旋动套环一4, 把第一绝缘节 2与水平柱一3进行固连。 0038 实施例2: 说明书 4/10 页 6 CN 110920469 A 6 0039 如图1-图7所示, 地铁轨电位的防护架构, 包括地铁牵引所站台钢轨电位的控制系 统, 包括: 第一绝缘节、 第二绝缘节、 第一开关系统、 第二开关系统、 控制设备和回流组件; 所 述第一绝缘节设置于一站台的一端对应的钢轨处, 所述第二绝缘节设置于所述站台的另一 端对应的钢轨处; 其中,。
26、 所述站台与所述钢轨平行, 所述钢轨仅与所述第一绝缘节连接的部 分定义为第一钢轨, 所述钢轨仅与所述第二绝缘节连接的部分定义为第二钢轨, 所述钢轨 既与所述第一绝缘节连接又与所述第二绝缘节连接的部分定义为第三钢轨; 所述回流组件 分别与所述第一钢轨、 所述第二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电连接, 所述回流组件与一牵引变电 所电连接; 所述第一绝缘节设置于一站台的一端对应的钢轨处的结构和所述第二绝缘节设 置于该站台的另一端对应的钢轨处的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绝缘节设置于一站台的一端对应 的钢轨处的结构为: 所述一端对应的钢轨处的端壁上用胶黏剂黏结的圆管型塑料水平柱 一, 在圆管型第一绝缘节2的左端设有用于卡。
27、接的突起一22, 在所述用于卡接的突起一22距 离所述第一绝缘节2更远的一头开有两道竖直交叉的长方体状凹道构成的凹口一23, 两道 竖直交叉的长方体状凹道构成的凹口一23设于用于卡接的突起一22左部, 凹口一23从凹口 一的端口到凹口一内的底壁之间的跨度大小为15毫米-45毫米, 两道竖直交叉的长方体状 凹道构成的凹口一23带有如下效果: 0040 (3)达到稳定的效果; 0041 (4)引导性能, 达到高效的卡接。 0042 进一步的, 在所述水平柱一3的右端设有同所述用于卡接的突起一22相结合的柱 状的用于卡接的卡接口一32, 卡接口一32的口径大小微微高于或等于用于卡接的突起一22 的外。
28、径, 如此结构的效果为利于以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方式卡接。 在所述用于卡接的卡接 口一32里设有与两道竖直交叉的长方体状凹道构成的凹口一23相结合的两道竖直交叉的 长方体状突起构成的引导块一, 其具有嵌进所述两道竖直交叉的长方体状凹道构成的凹口 一23, 两道竖直交叉的长方体状突起构成的引导块一的效果即为定位的效果, 经由这样的 架构, 可以让第一绝缘节2和水平柱一3间达成正确高效的相连。 所述用于卡接的突起一22 的外形轮廓亦是圆管型, 所述用于卡接的突起一22的外径大小低于第一绝缘节2的外径大 小。 要让第一绝缘节2与水平柱一3相连更牢靠, 在所述第一绝缘节2上还套设着加固结构, 详细而言,。
29、 所述加固结构包括套设于第一绝缘节2上的套环一4和套设于套环一4上的套筒 一5, 所述套环一4与套筒一5构成整体架构。 在所述套环一4上套设着用于套筒一5止位的止 位环42, 止位环42的引入, 关键为要套筒一5与套环一4分开, 所述水平柱一3的用于卡接的 卡接口一32的外表面上设有和套环一4的内表面上开有的内丝口相旋装的外丝口, 要让套 环一4可以高效的运作, 在所述套筒一5的左部设有圆珠状定位珠一52, 所述圆珠状定位珠 一52环绕在套筒一5的内表面上排布, 所述水平柱一3上开有圆珠状定位珠一52相结合的嵌 接口一33, 所述圆珠状定位珠一52和嵌接口一33的架构就像目前曲张杆的架构, 圆。
30、珠状定 位珠一为如橡胶或者塑料这样的弹性材料构成, 其性能即为把套筒一5稳定于水平柱一3 上, 由此在运用之际, 在用于卡接的突起一22伸进至用于卡接的卡接口一32后, 快速把套筒 一5拉过来让圆珠状定位珠一52嵌设于嵌接口一33里, 接着, 旋动套环一4, 把第一绝缘节2 与水平柱一3进行固连就行。 要更利于套环一4的运用, 让套环一4在固连之际, 第一绝缘节2 和水平柱一3间维持牢靠性, 在用于卡接的突起一22的边壁上还设有圆珠状定位珠二24, 所 述圆珠状定位珠二24环绕在用于卡接的突起一22的外表面上, 用于卡接的卡接口一32的内 说明书 5/10 页 7 CN 110920469 A。
31、 7 表面上设有同圆珠状定位珠二24相结合的贯通口34。 圆珠状定位珠二为如橡胶或者塑料这 样的弹性材料构成。 要让套环一4可以和第一绝缘节2结合运用, 在第一绝缘节2和用于卡接 的突起一22的相连位置设有用于止位套环一4的止位筒25, 止位筒25的性能与止位环42的 性能一致, 可以让套环一4在第一绝缘节2上左右运动、 旋动, 却不能与第一绝缘节2分开, 此 类架够更能改善装配效率。 所述第一开关系统电连接于所述第一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之 间, 所述第一开关系统用于采集所述第一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之间的电流值; 所述第二开 关系统电连接于所述第二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之间, 所述第二开关系统用于采集。
32、所述第二 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之间的电流值; 所述控制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系统、 所述第二开 关系统和所述站台电连接, 所述控制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之间的电 流值以及所述第二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之间的电流值, 在接收到所述站台发送的屏蔽门开 启信号之后, 判断所述第一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之间的电流值以及所述第二钢轨和所述第 三钢轨之间的电流值是否均小于预设整定值, 若所述第一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之间的电流 值以及所述第二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之间的电流值均小于所述预设整定值, 触发所述第一 开关系统断开与所述第一钢轨和所述第三钢轨的电连接, 触发所述第二开关系统断开与所 述第二钢轨和所。
33、述第三钢轨的电连接。 该控制系统从电流的角度进行判定, 在实现对钢轨 电位准确控制的前提下能够有效避免钢轨电位限制装置的误动作和频繁动作, 进而保证了 钢轨与大地之间的绝缘性能, 从而避免大量杂散电流注入大地造成腐蚀埋地金属管道等危 害。 0043 所述地铁轨电位的防护架构的过程, 包括: 0044 在运用之际, 在用于卡接的突起一22伸进至用于卡接的卡接口一32后, 快速把套 筒一5拉过来让圆珠状定位珠一52嵌设于嵌接口一33里, 接着, 旋动套环一4, 把第一绝缘节 2与水平柱一3进行固连。 0045 控制设备选用单片机, 为了达到现场监控控制设备收受的电流值数据的目的, 所 述控制设备还。
34、连接无线通信模块, 而给现场工作者配备有无线PDA,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 述无线PDA无线连接, 这样就能通过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第一FPGA把电流值数据从控制 设备中取出, 然后再把该电流值数据传输到所述控制设备中而由所述控制设备经由无线通 信模块传递到现场工作者的所述无线PDA中显示, 以此达到监控电流值数据的目的。 0046 但是在企业人员共享数据日益重要的时代, 现场工作者要把一电流值数据传递给 全体无线PDA的共享表里的各个共享者的手持终端之际, 就须经由该无线PDA选择相应的电 流值数据, 接着经该无线PDA把电流值数据传递给本地共享表中的各个共享者的手持终端, 运作过程异常繁琐。
35、; 并且在一些手持终端不在共享者旁边、 位于电量耗尽、 实际这样无法运 用的条件之际; 现场工作者不能把电流值数据传递到此类位于无法运用条件的共享表里的 各个共享者的手持终端, 给现场工作者添加了很大的不便利, 现场工作者运用无线PDA的效 果差; 所述共享表中包括有各个共享者的手持终端的IP地址。 手持终端也能够是无线PDA。 0047 经过改进, 为了达到现场监控控制设备收受的电流值数据的目的, 所述控制设备 还连接无线通信模块, 而给现场工作者配备有无线PDA,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无线PDA 无线连接, 这样就能通过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第一FPGA把电流值数据从控制设备中取 出, 然。
36、后再把该电流值数据传输到所述控制设备中而由所述控制设备经由无线通信模块传 递到现场工作者的所述无线PDA中显示, 以此达到监控电流值数据的目的。 说明书 6/10 页 8 CN 110920469 A 8 0048 在企业人员共享数据日益重要的时代, 现场工作者常常要把一电流值数据传递给 全体无线PDA的共享表里的各个共享者的手持终端, 所述共享表中包括有各个共享者的手 持终端的IP地址。 手持终端也能够是无线PDA。 0049 所述把一电流值数据传递给全体无线PDA的共享表里的各个共享者的手持终端的 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50 A-1, 无线PDA凭借现场工作者录入的均选广播命令, 把。
37、该无线PDA的共享表和该无 线PDA的共享表所在的备份服务器的IP地址传递到处理终端。 所述处理终端能够为PC机。 0051 A-1里所述的均选广播命令是代表现场工作者选取对该无线PDA的共享表里全部 的共享者的手持终端传递要传递电流值数据的命令; 0052 A-2, 处理终端根据备份服务器的IP地址得到备份服务器中全部共享表, 推导所述 该无线PDA的共享表中相应的共享者的手持终端的个数K, 还有所述全部共享表中相应的全 体共享者的手持终端的个数L; 0053 在这里因为同一现场工作者的全部无线PDA的共享表贮存于备份服务器的同一贮 存区域里, 所以A-2里处理终端得到的所述全部共享表包括所。
38、述现场工作者的全部无线PDA 的共享表。 0054 A-3, 对比K和L, 在L高过K之际, 就对全体共享者的手持终端执行分群, 划分为若干 个群的共享表一, 顺序朝所述无线PDA传递各个共享表一; 0055 A-3里所述对总共享者的手持终端执行分群, 划分为若干个群的共享表一的过程 包括: 用各个共享表一相应的共享者的手持终端数为K执行分群, 划分为LK个群共享表 一; 就像L是1500, K是25, 那么用每个共享表一相应的共享者的手持终端数是25执行分群, 划分成60个群, 也就是15002560个群的共享表一; 在LK不能整除之际, 就用未除尽部 分的共享者的手持终端的个数充当最后一个。
39、群的共享表一的共享者的手持终端的个数, 就 像L是570, K是20, LK28, 其未除尽部分为1, 就划分成29个群, 这里头28个群的共享表一 相应的共享者的手持终端个数是20, 第29个群的共享表一相应的共享者的手持终端数目是 1。 0056 本步骤S30中所述处理终端在向无线PDA传递每一共享表一之际, 还并发显示现时 传递的共享表一, 还有该共享表一在分群里的序列; 让现场工作者可实时了解电流值数据 传递的情况与进程。 0057 在这里, 在L未高过K之际, 那么处理终端朝相应的无线PDA回应分群失败消息, 并 终止该进程; 无线PDA收受到分群失败消息, 就凭借现有的方式, 把要。
40、传递的电流值数据传 递至该无线PDA的共享表所相应的各个共享者的手持终端。 0058 A-4,无线PDA收受到每一共享表一后, 把要传递的电流值数据传递到相应群的共 享表一中的各个共享者的手持终端; 0059 A-4里, 无线PDA收受到一共享表一后, 就先把相应群的共享表一全部的共享者的 手持终端的标识或共享者的手持终端的称谓增设至要传递的电流值数据的收受者录入区 里, 接着凭借现场工作者录入的传递命令, 把事先选定的要传递的电流值数据传递到所述 收受者录入区里的共享者的手持终端的标识或者共享者的手持终端的称谓相应的共享者 的手持终端的标识里。 所述共享者的手持终端的称谓可以是共享者的手持终。
41、端的唯一性编 号、 也可以是共享者的手持终端的唯一性用户名; 所述共享者的手持终端的标识能够为无 说明书 7/10 页 9 CN 110920469 A 9 线PDA的mac地址或者在其上运行的MSN的账号。 0060 所述A-1之前还包括无线PDA把该无线PDA的共享表贮存到备份服务器的方法; 所 述无线PDA把该无线PDA的共享表贮存到备份服务器的方式如下: 0061 B-1, 所述无线PDA朝备份服务器传递具有无线PDA消息、 该无线PDA的共享表的共 享表贮存请求消息; 0062 B-2, 备份服务器凭借所述共享表贮存请求消息, 判定备份服务器是不是具有同所 述无线PDA消息相应的无线。
42、PDA的共享表的贮存区域; 如果是, 就执行B-3; 如果不是, 就执行 B-4; 0063 B-3, 把所述该无线PDA的共享表贮存到所述无线PDA的共享表的贮存区域; 0064 B-4, 在备份服务器为所述无线PDA配置无线PDA的共享表的贮存区域, 且把该无线 PDA的共享表贮存到所述无线PDA的共享表的贮存区域。 0065 在这里, 所述无线PDA消息能够为无线PDA的称谓、 无线PDA的MAC地址; 其中, 本发 明所述的同一现场工作者是指具有同一无线PDA的现场工作者; 就像若干无线PDA的相应的 无线PDA的称谓一致都是阿东, 那么就确定该若干无线PDA就归于同一现场工作者阿东的。
43、。 0066 在这里, 所述均选广播命令具有所述无线PDA的标识。 其中所述处理终端对总共享 者的手持终端执行分群, 分成若干个群的共享表一后还包括如下处理: 所述处理终端备份 分群的电流值数据, 给所述分群的电流值数据增设所述无线PDA的标识, 把增设的所述无线 PDA标识的所述分群的电流值数据贮存到备份服务器中的所述无线PDA相应的无线PDA的共 享表的贮存区域。 0067 在这里, 在A-1之后还包括如下处置方法: 所述处理终端判定备份服务器中是不是 存在增设有所述无线PDA标识的分群的电流值数据; 如果是, 那么处理终端得到所述分群的 电流值数据, 还顺序朝所述无线PDA传递所述分群的。
44、电流值数据里每一群的共享表一; 如果 不是, 那么处理终端执行A-2与A-3。 在这里所述分群的电流值数据能够再次运用, 极大的降 低了电流值数据传递处理的方式, 减小了整个体系的软硬件的耗损。 0068 这样, 经由把同一现场工作者的全部无线PDA的共享表贮存在备份服务器的同一 贮存区域里; 无线PDA凭借现场工作者录入的均选广播命令, 把该无线PDA的共享表和该无 线PDA的共享表所在的备份服务器的IP地址传递到处理终端; 处理终端得到备份服务器中 的全部共享表, 推导所述该无线PDA的共享表相应的共享者的手持终端数K, 还有所述全部 共享表相应的总共享者的手持终端数L; 对比K和L, 在。
45、L高过K之际, 就对全体共享者的手持 终端执行分群, 划分为若干群共享表一, 顺序朝所述无线PDA传递各群共享表一; 无线PDA收 受到各群的共享表一后, 把要传递的电流值数据传递到相应组的共享表一中的各个共享者 的手持终端的方式, 现场工作者仅须经由其所属的随意一个能运用的无线PDA来激活均选 广播命令, 就能达到朝现场工作者全部无线PDA的共享表中的各个共享者的手持终端传递 电流值数据, 不必顾及另外的无线PDA是不是处于能运用的条件, 对比现有的电流值数据的 传递方法, 极大的降低了电流值数据传递处理的繁琐度, 让现场工作者运用非常容易, 现场 工作者运用更为有效。 0069 针对所述把。
46、一电流值数据传递给全体无线PDA的共享表里的各个共享者的手持终 端的方法, 提出了一套体系架构, 所述体系架构包括: 备份服务器、 同一现场工作者的若干 无线PDA、 处理终端。 其中所述备份服务器, 用于把同一现场工作者的全部无线PDA的该无线 说明书 8/10 页 10 CN 110920469 A 10 PDA的共享表贮存在备份服务器的同一贮存区域内。 所述各个无线PDA, 用来凭借现场工作 者录入的均选广播命令, 把该无线PDA的共享表以及该无线PDA的共享表所在的备份服务器 的IP地址传递至处理终端; 还有收受智能终端传递的各群的共享表一, 且收受到每一组共 享表一后, 把要传递的电。
47、流值数据传递到相应群的共享表一中的各个共享者的手持终端。 所述处理终端, 用来凭借无线PDA传递的该无线PDA的共享表和该无线PDA的共享表在备份 服务器的贮存区域地址, 得到备份服务器中全部共享表, 推导所述该无线PDA的共享表相应 的共享者的手持终端数K, 还有所述全部共享表相应的总共享者的手持终端数L; 对比K与L, 当L高过K之际, 就对全部共享者的手持终端执行分群, 划分为若干群的共享表一, 顺序朝所 述无线PDA传递各群的共享表一。 0070 在这里, 所述的均选广播命令是代表现场工作者选取对该无线PDA的共享表里全 部的共享者的手持终端传递要传递电流值数据的命令; 0071 在这。
48、里, 因为同一现场工作者的全部无线PDA的共享表贮存在备份服务器的同一 贮存区域内, 所以在这里所述处理终端得到的所述全部共享表包括所述现场工作者的全部 无线PDA的该无线PDA的共享表。 0072 在这里, 在L未高过K之际, 那么处理终端朝相应的无线PDA回应分群失败消息, 并 终止该进程; 无线PDA收受到分群失败消息, 就凭借现有的方式, 把要传递的电流值数据传 递至该无线PDA的共享表所相应的各个共享者的手持终端。 0073 在这里, 无线PDA收受到一共享表一后, 就先把相应群的共享表一全部的共享者的 手持终端的标识或共享者的手持终端的称谓增设至要传递的电流值数据的收受者录入区 里。
49、, 接着凭借现场工作者录入的传递命令, 把事先选定的要传递的电流值数据传递到所述 收受者录入区里的共享者的手持终端的标识或者共享者的手持终端的称谓相应的共享者 的手持终端的标识里。 所述共享者的手持终端的称谓可以是共享者的手持终端的唯一性编 号、 也可以是共享者的手持终端的唯一性用户名; 所述共享者的手持终端的标识能够为无 线PDA的mac地址或者在其上运行的MSN的账号。 0074 在该体系结构中, 所述无线PDA, 还用来朝备份服务器传递具有无线PDA消息、 该无 线PDA的共享表的共享表贮存请求消息; 所述备份服务器, 还用来备份服务器凭借所述共享 表贮存请求消息, 判定备份服务器是不是。
50、具有同所述无线PDA消息相应的无线PDA的共享表 的贮存区域; 如果是, 把所述该无线PDA的共享表贮存到所述无线PDA的共享表的贮存区域; 如果不是, 在备份服务器为所述无线PDA配置无线PDA的共享表的贮存区域, 且把该无线PDA 的共享表贮存到所述无线PDA的共享表的贮存区域。 所述无线PDA消息能够为无线PDA的称 谓、 无线PDA的MAC地址; 其中, 本发明所述的同一现场工作者是指具有同一无线PDA的现场 工作者; 就像若干无线PDA的相应的无线PDA的称谓一致都都是阿东, 那么就确定该若干无 线PDA就归于同一现场工作者阿东的。 0075 在这里, 所述均选广播命令具有所述无线P。
- 内容关键字: 铁轨 电位 防护 架构 过程
便于组装的铝单板及其成型加工装置.pdf
水藻打捞装置.pdf
无缝针织内衣机针盘弹性让位式导纱装置.pdf
自动化的农作物运输储存设备.pdf
应用于电缆井的边缘物联代理装置.pdf
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pdf
双层折叠式无线充电设备.pdf
撬装式压裂液混合装置.pdf
适应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支座.pdf
墙面打磨设备.pdf
适用于网条拉伸试验的夹具工装.pdf
污水处理过滤装置.pdf
干式变压器拉板.pdf
工业密集区空气粉尘检测装置.pdf
物料上下转运夹持机械手.pdf
具有收集结构的地质取样器.pdf
机车装配自动化车.pdf
燃气阀流量控制安全结构.pdf
可正反转的风扇灯.pdf
有效保护石墨鳞片特性的球磨系统.pdf
反渗透膜气密性检测装置.pdf
方便更换的除尘滤芯.pdf
棋类设备.pdf
秦皮甲素在提高水曲柳抗旱能力中的应用.pdf
针对Ceph文件的读取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pdf
分布式电表采集系统及采集方法.pdf
用于幼教的智慧教学管理系统及方法.pdf
具有硬质镀层的活塞环及其制备方法.pdf
对准标记及图形对准方法.pdf
输出功率的调整方法及美容仪、存储介质、电子设备.pdf
冷氢化生产系统装置及生产工艺.pdf
基于PLC和图像识别的电子围栏安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