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货船的减摇装置.pdf
![单体货船的减摇装置.pdf_第1页](https://img.zhuanlichaxun.net/fileroot5/2021-8/5/56f2228c-3943-4b26-9105-28fad27f9c4f/56f2228c-3943-4b26-9105-28fad27f9c4f1.gif)
![单体货船的减摇装置.pdf_第2页](https://img.zhuanlichaxun.net/fileroot5/2021-8/5/56f2228c-3943-4b26-9105-28fad27f9c4f/56f2228c-3943-4b26-9105-28fad27f9c4f2.gif)
![单体货船的减摇装置.pdf_第3页](https://img.zhuanlichaxun.net/fileroot5/2021-8/5/56f2228c-3943-4b26-9105-28fad27f9c4f/56f2228c-3943-4b26-9105-28fad27f9c4f3.gif)
《单体货船的减摇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体货船的减摇装置.pdf(11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1336229.1 (22)申请日 2019.12.23 (71)申请人 南海实验学校 地址 316021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临城海 天大道269号 (72)发明人 单致远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33304 代理人 江程鹏 (51)Int.Cl. B63B 39/00(2006.01) B63B 39/03(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单体货船的减摇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体货船的减摇装置, 属 于船舶技术领域。。
2、 本减摇装置包括设置在单体货 船船身两侧之间的若干个平衡机构, 平衡机构包 括两个分别设置在单体货船船身两侧的浮力控 制单元, 浮力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浮箱、 第二浮箱、 浮球、 第一螺杆、 第二螺杆、 套筒、 转轴、 平衡杆、 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 同一平衡机构的两个浮力 控制单元之间的连接方式为: 其中一个浮力控制 单元的浮球同时与另一浮力控制单元的第一浮 箱顶部和第二浮箱顶部相连通; 当船体处于平静 水面上静置时, 第一浮球和第二浮球均位于水平 线处, 第一浮箱、 第二浮箱、 浮球、 第一水管和第 二水管均位于水平线之下, 复位弹簧处于拉伸状 态。 本发明具有减摇效果好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1。
3、页 说明书5页 附图4页 CN 110963004 A 2020.04.07 CN 110963004 A 1.一种单体货船的减摇装置, 其特征在于, 本减摇装置包括设置在单体货船船身两侧 之间的若干个平衡机构(1), 所述平衡机构(1)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单体货船船身两侧的浮 力控制单元(11), 所述浮力控制单元(11)包括第一浮箱(21)、 第二浮箱(22)、 浮球(23)、 第 一螺杆(24)、 第二螺杆(25)、 套筒(26)、 转轴(27)、 平衡杆(28)、 第一水管(31)和第二水管 (33), 所述第一水管(31)和第二水管(33)均连接在船身上, 所述第一螺杆(24)转动连接。
4、在 第一水管(31)内, 所述第二螺杆(25)转动连接在第二水管(33)内, 所述第一螺杆(24)伸出 第一水管(31)之外的一端上固定设置有锥齿轮一(41), 所述第二螺杆(25)伸出第二水管 (33)之外的一端上固定设置有锥齿轮二(42), 所述平衡杆(28)花键连接在套筒(26)内, 所 述转轴(27)螺纹连接在平衡杆(28)内, 所述浮球(23)设置在平衡杆(28)的顶部, 所述平衡 杆(28)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同时啮合锥齿轮一(41)和锥齿轮二(42)的驱动齿轮(43), 所述第 一水管(31)和第二水管(33)之间通过一齿轮箱(44)相连, 所述锥齿轮一(41)、 锥齿轮二 (42)。
5、位于齿轮箱(44)内, 所述驱动齿轮(43)转动连接在齿轮箱(44)上, 所述第一水管(31) 靠近齿轮一的一端具有连通外界与第一水管(31)内腔的第一水孔(32), 所述第二水管(33) 靠近齿轮二的一端具有连通外界与第二水管(33)内腔的第二水孔(34), 所述第一螺杆(24) 和第二螺杆(25)的螺纹方向相反, 所述第一水管(31)与第一浮箱(21)的底部相通, 所述第 二水管(33)与第二浮箱(22)的底部相通, 所述浮球(23)为囊式可形变的软质材料制成, 所 述转轴(27)与驱动杆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5); 同一平衡机构(1)的两个浮力控制单元(1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 其中一个浮。
6、力控制单 元(11)的浮球(23)同时与另一浮力控制单元(11)的第一浮箱(21)顶部和第二浮箱(22)顶 部相连通; 当船体处于平静水面上静置时, 所述第一浮球(23)和第二浮球(23)均位于水平 线处, 所述第一浮箱(21)、 第二浮箱(22)、 浮球(23)、 第一水管(31)和第二水管(33)均位于 水平线之下, 复位弹簧(5)处于拉伸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体货船的减摇装置, 其特征在于, 同一平衡机构(1)的两 个浮力控制单元(11)在船体侧壁处的位置可纵向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单体货船的减摇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浮箱(21)、 第二浮箱(22)。
7、、 浮球(23)、 第一螺杆(24)、 第二螺杆(25)、 套筒(26)、 转轴(27)、 平衡杆(28)、 第一水管(31)和第二水管(33)均设置在船体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单体货船的减摇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浮箱(21)、 第二浮箱(22)、 浮球(23)、 第一螺杆(24)、 第二螺杆(25)、 套筒(26)、 转轴(27)、 平衡杆(28)、 第一水管(31)和第二水管(33)均设置在船体侧壁的夹层内, 水孔与外界相通, 所述浮球 (23)伸出船体侧壁之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体货船的减摇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箱(44)上还转 动连接有同。
8、时啮合锥齿轮一(41)和锥齿轮二(42)的中间齿轮(4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体货船的减摇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浮箱(21)、 第 二浮箱(22)的顶部设置有注水入孔, 所述第一浮箱(21)、 第二浮箱(22)的底部设置有放水 出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体货船的减摇装置, 其特征在于, 同一平衡机构(1)中, 其 中一个浮力控制单元(11)的浮球(23)通过埋设在船体内的气管同时与另一浮力控制单元 (11)的第一浮箱(21)顶部和第二浮箱(22)顶部相连通。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0963004 A 2 一种单体货船的减摇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9、本发明属于船舶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单体货船的减摇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单体货船细长, 在航行过程中遇到风浪时, 会产生摇摆的现象, 船舶的摇摆会降低 船舶的适航性, 损坏船体结构, 影响设备、 仪表的正常工作, 还会导致货物移位或撞击损坏, 也会使乘客和船员昏晕, 为了减少船舶的摇摆, 目前效果较好的解决办法是在船舶的舭部 安装减摇鳍, 控制装置通过测量船舶摇摆的角度, 结合船舶速度等因素输出一个控制信号 去控制减摇鳍在水中的位置。 现有减摇鳍的稳定船舶的能力是依靠水流对鳍翼的作用力来 获得的, 即船舶必须具备一定的航速, 减摇鳍才能发挥作用。 船舶静止时减摇鳍不起作用。 而实际情况中,。
10、 船舶静止或低速时也会受到风浪作用而发生摇摆。 0003 对单体货船而言, 减摇鳍安装在其尾部, 不仅在低速或静止时难以对船身产生较 大的复原力臂, 即便是在船体运行速度较快时能够产生的复原力也有限, 加上货物排放位 置和均匀性的影响, 现有的单体货船维稳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提供一种单体货船的减摇装 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减摇效果。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单体货船的减摇装置, 其特征在 于, 本减摇装置包括设置在单体货船船身两侧之间的若干个平衡机构, 所述平衡机构包括 两个分别设置在单体。
11、货船船身两侧的浮力控制单元, 所述浮力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浮箱、 第 二浮箱、 浮球、 第一螺杆、 第二螺杆、 套筒、 转轴、 平衡杆、 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 所述第一水 管和第二水管均连接在船身上, 所述第一螺杆转动连接在第一水管内, 所述第二螺杆转动 连接在第二水管内, 所述第一螺杆伸出第一水管之外的一端上固定设置有锥齿轮一, 所述 第二螺杆伸出第二水管之外的一端上固定设置有锥齿轮二, 所述平衡杆花键连接在套筒 内, 所述转轴螺纹连接在平衡杆内, 所述浮球设置在平衡杆的顶部, 所述平衡杆的底部固定 设置有同时啮合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的驱动齿轮, 所述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之间通过一齿 轮箱相连, 所。
12、述锥齿轮一、 锥齿轮二位于齿轮箱内, 所述驱动齿轮转动连接在齿轮箱上, 所 述第一水管靠近齿轮一的一端具有连通外界与第一水管内腔的第一水孔, 所述第二水管靠 近齿轮二的一端具有连通外界与第二水管内腔的第二水孔, 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螺 纹方向相反, 所述第一水管与第一浮箱的底部相通, 所述第二水管与第二浮箱的底部相通, 所述浮球为囊式可形变的软质材料制成, 所述转轴与驱动杆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 0006 同一平衡机构的两个浮力控制单元之间的连接方式为: 其中一个浮力控制单元的 浮球同时与另一浮力控制单元的第一浮箱顶部和第二浮箱顶部相连通; 当船体处于平静水 面上静置时, 所述第一浮球和第二。
13、浮球均位于水平线处, 所述第一浮箱、 第二浮箱、 浮球、 第 一水管和第二水管均位于水平线之下, 复位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说明书 1/5 页 3 CN 110963004 A 3 0007 第一螺杆能够通过正反转动驱使第一浮箱内的水流出外界或外界的水进入第一 浮箱; 第二螺杆能够通过正反转动驱使第二浮箱内的水流出外界或外界的水进入第二浮 箱。 0008 在上述的一种单体货船的减摇装置中, 同一平衡机构的两个浮力控制单元在船体 侧壁处的位置可纵向调节。 0009 浮力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浮箱、 第二浮箱、 浮球、 第一螺杆、 第二螺杆、 套筒、 转轴、 平 衡杆、 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制成一体, 在船。
14、体侧壁或夹层内设置纵向可调的轨道或其他调 节机构, 实现不同船体载重下的减摇。 0010 在上述的一种单体货船的减摇装置中, 所述第一浮箱、 第二浮箱、 浮球、 第一螺杆、 第二螺杆、 套筒、 转轴、 平衡杆、 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均设置在船体的侧壁上。 0011 在上述的一种单体货船的减摇装置中, 所述第一浮箱、 第二浮箱、 浮球、 第一螺杆、 第二螺杆、 套筒、 转轴、 平衡杆、 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均设置在船体侧壁的夹层内, 水孔与外 界相通, 所述浮球伸出船体侧壁之外。 0012 在上述的一种单体货船的减摇装置中, 所述齿轮箱上还转动连接有同时啮合锥齿 轮一和锥齿轮二的中间齿轮。 0013。
15、 在上述的一种单体货船的减摇装置中, 所述第一浮箱、 第二浮箱的顶部设置有注 水入孔, 所述第一浮箱、 第二浮箱的底部设置有放水出口。 0014 在上述的一种单体货船的减摇装置中, 同一平衡机构中, 其中一个浮力控制单元 的浮球通过埋设在船体内的气管同时与另一浮力控制单元的第一浮箱顶部和第二浮箱顶 部相连通。 0015 现有技术中的减摇水舱虽然能够在船体处于缓慢运行状态下有效的降低船体的 摇晃, 但是, 外还需注意的是减摇水舱的自摇频率必须高于船舶横摇的自摇频率, 才能实现 横摇减摇, 否则甚至会产生增大横摇作用, 这样就会给减摇水舱的设计带来了一定困难, 也 限制了减摇水舱的工作频率范围, 。
16、这是由于两个水舱之间互通太灵敏, 且如果想要达到理 想的复原力矩, 需要较大水舱才能够实现, 大水舱占据床体空间, 特别是货船, 其实用性较 差。 0016 本方案的原理是: 当船体向一侧倾斜时, 倾斜一侧的浮球被拉入水平线直线, 浮球 对船体处于倾斜一侧提供浮力, 与此同时, 浮球受浮力作用而上移, 使转轴旋转, 转轴旋转 驱动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旋转, 将处于倾斜一侧的第一浮箱和第二浮箱内的水驱离至外 界, 使第一浮箱和第二浮箱进一步减少负重、 提供浮力, 以纠正倾斜状态下的船身, 倾斜一 侧的第一浮箱和第二浮箱水量减少, 产生负压, 以吸附处于翘起一侧的第一浮箱和第二浮 箱内的气体, 与此。
17、同时, 复位弹簧驱使上翘一侧船身上的平衡杆下移, 驱使该侧的第一浮箱 和第二浮箱进水, 提高自重、 减小浮力, 该侧的第一浮箱和第二浮箱进水后, 第一浮箱和第 二浮箱内的气体被驱至处于倾斜一侧的浮球内, 进一步使处于倾斜一侧的浮球增大浮力, 维持平稳后, 以相同的原理, 使第一浮箱和第二浮箱处于半水半气的状态, 浮球恢复初始尺 寸。 0017 不难看出, 在船体倾斜时, 维稳的方式多重进行, 处于倾斜一侧的浮球逐渐膨胀, 第一浮箱和第二浮箱减轻自重, 另一侧的浮球逐渐减小, 第一浮箱和第二浮箱增大自重, 驱 动力来源于处于倾斜一侧下沉的浮球和另一侧的复位弹簧, 船体两侧的两个浮力控制单元 说明。
18、书 2/5 页 4 CN 110963004 A 4 相互配合、 此消彼长, 且气道的互通使配合有效进行, 但是, 由于维稳的方式多重、 且反应周 期相对较长, 适于载重较大的货船的减摇, 与现有的减摇水舱相比, 具有不受摇晃频率影响 的特点, 原因是: 摇晃频率较大时, 相互作用过程中, 水的互通量较小, 气体的互通反应灵 敏, 可以瞬间实现浮力的补偿, 当摇晃频率较大时, 由于水和气的互通能够在较长时间内持 续进行, 能够产生的复原力矩较大。 0018 出航前的调试方法如下: 单体货船在满载起航前, 调节其中一个浮力控制单元的 第一浮球和第二浮球均位于水平线处, 第一浮箱、 第二浮箱、 浮。
19、球、 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均 位于水平线之下, 后将该浮力控制单元与船体定位, 然通过对第一浮箱和第二浮箱内添加 水或排出水的方式, 调节其它浮力控制单元所处状态与已经固定的浮力控制单元相同。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安装有本减摇装置后的船体的侧视图。 0020 图2是安装有本减摇装置后的船体的正视图。 0021 图3是平衡机构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22 图4是浮力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中, 1、 平衡机构; 11、 浮力控制单元; 21、 第一浮箱; 22、 第二浮箱; 23、 浮球; 24、 第 一螺杆; 25、 第二螺杆; 26、 套筒; 27、 转轴; 28、 平衡杆;。
20、 31、 第一水管; 32、 第一水孔; 33、 第二 水管; 34、 第二水孔; 41、 锥齿轮一; 42、 锥齿轮二; 43、 驱动齿轮; 44、 齿轮箱; 45、 中间齿轮; 5、 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5 如图1、 图2、 图3和图4所示, 本减摇装置包括设置在单体货船船身两侧之间的若干 个平衡机构1, 平衡机构1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单体货船船身两侧的浮力控制单元11, 浮力 控制单元11包括第一浮箱21、 第二浮箱22、 浮球23、 第一螺杆24、 第二螺杆25、。
21、 套筒26、 转轴 27、 平衡杆28、 第一水管31和第二水管33, 第一水管31和第二水管33均连接在船身上, 第一 螺杆24转动连接在第一水管31内, 第二螺杆25转动连接在第二水管33内, 第一螺杆24伸出 第一水管31之外的一端上固定设置有锥齿轮一41, 第二螺杆25伸出第二水管33之外的一端 上固定设置有锥齿轮二42, 平衡杆28花键连接在套筒26内, 转轴27螺纹连接在平衡杆28内, 浮球23设置在平衡杆28的顶部, 平衡杆28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同时啮合锥齿轮一41和锥齿轮 二42的驱动齿轮43, 第一水管31和第二水管33之间通过一齿轮箱44相连, 锥齿轮一41、 锥齿 轮二42。
22、位于齿轮箱44内, 驱动齿轮43转动连接在齿轮箱44上, 第一水管31靠近齿轮一的一 端具有连通外界与第一水管31内腔的第一水孔32, 第二水管33靠近齿轮二的一端具有连通 外界与第二水管33内腔的第二水孔34, 第一螺杆24和第二螺杆25的螺纹方向相反, 第一水 管31与第一浮箱21的底部相通, 第二水管33与第二浮箱22的底部相通, 浮球23为囊式可形 变的软质材料制成, 转轴27与驱动杆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5; 0026 同一平衡机构1的两个浮力控制单元1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 其中一个浮力控制单 元11的浮球23同时与另一浮力控制单元11的第一浮箱21顶部和第二浮箱22顶部相连通; 当 说。
23、明书 3/5 页 5 CN 110963004 A 5 船体处于平静水面上静置时, 第一浮球23和第二浮球23均位于水平线处, 第一浮箱21、 第二 浮箱22、 浮球23、 第一水管31和第二水管33均位于水平线之下, 复位弹簧5处于拉伸状态。 0027 第一螺杆24能够通过正反转动驱使第一浮箱21内的水流出外界或外界的水进入 第一浮箱21; 第二螺杆25能够通过正反转动驱使第二浮箱22内的水流出外界或外界的水进 入第二浮箱22。 0028 同一平衡机构1的两个浮力控制单元11在船体侧壁处的位置可纵向调节。 浮力控 制单元11包括第一浮箱21、 第二浮箱22、 浮球23、 第一螺杆24、 第二。
24、螺杆25、 套筒26、 转轴27、 平衡杆28、 第一水管31和第二水管33制成一体, 在船体侧壁或夹层内设置纵向可调的轨道 或其他调节机构, 实现不同船体载重下的减摇。 0029 第一浮箱21、 第二浮箱22、 浮球23、 第一螺杆24、 第二螺杆25、 套筒26、 转轴27、 平衡 杆28、 第一水管31和第二水管33均设置在船体的侧壁上。 0030 第一浮箱21、 第二浮箱22、 浮球23、 第一螺杆24、 第二螺杆25、 套筒26、 转轴27、 平衡 杆28、 第一水管31和第二水管33均设置在船体侧壁的夹层内, 水孔与外界相通, 浮球23伸出 船体侧壁之外。 0031 齿轮箱44上还。
25、转动连接有同时啮合锥齿轮一41和锥齿轮二42的中间齿轮45。 0032 第一浮箱21、 第二浮箱22的顶部设置有注水入孔, 第一浮箱21、 第二浮箱22的底部 设置有放水出口。 0033 同一平衡机构1中, 其中一个浮力控制单元11的浮球23通过埋设在船体内的气管 同时与另一浮力控制单元11的第一浮箱21顶部和第二浮箱22顶部相连通。 0034 现有技术中的减摇水舱虽然能够在船体处于缓慢运行状态下有效的降低船体的 摇晃, 但是, 外还需注意的是减摇水舱的自摇频率必须高于船舶横摇的自摇频率, 才能实现 横摇减摇, 否则甚至会产生增大横摇作用, 这样就会给减摇水舱的设计带来了一定困难, 也 限制了。
26、减摇水舱的工作频率范围, 这是由于两个水舱之间互通太灵敏, 且如果想要达到理 想的复原力矩, 需要较大水舱才能够实现, 大水舱占据床体空间, 特别是货船, 其实用性较 差。 0035 本方案的原理是: 当船体向一侧倾斜时, 倾斜一侧的浮球23被拉入水平线直线, 浮 球23对船体处于倾斜一侧提供浮力, 与此同时, 浮球23受浮力作用而上移, 使转轴27旋转, 转轴27旋转驱动第一螺杆24和第二螺杆25旋转, 将处于倾斜一侧的第一浮箱21和第二浮箱 22内的水驱离至外界, 使第一浮箱21和第二浮箱22进一步减少负重、 提供浮力, 以纠正倾斜 状态下的船身, 倾斜一侧的第一浮箱21和第二浮箱22水量。
27、减少, 产生负压, 以吸附处于翘起 一侧的第一浮箱21和第二浮箱22内的气体, 与此同时, 复位弹簧5驱使上翘一侧船身上的平 衡杆28下移, 驱使该侧的第一浮箱21和第二浮箱22进水, 提高自重、 减小浮力, 该侧的第一 浮箱21和第二浮箱22进水后, 第一浮箱21和第二浮箱22内的气体被驱至处于倾斜一侧的浮 球23内, 进一步使处于倾斜一侧的浮球23增大浮力, 维持平稳后, 以相同的原理, 使第一浮 箱21和第二浮箱22处于半水半气的状态, 浮球23恢复初始尺寸。 0036 不难看出, 在船体倾斜时, 维稳的方式多重进行, 处于倾斜一侧的浮球23逐渐膨 胀, 第一浮箱21和第二浮箱22减轻自。
28、重, 另一侧的浮球23逐渐减小, 第一浮箱21和第二浮箱 22增大自重, 驱动力来源于处于倾斜一侧下沉的浮球23和另一侧的复位弹簧5, 船体两侧的 两个浮力控制单元11相互配合、 此消彼长, 且气道的互通使配合有效进行, 但是, 由于维稳 说明书 4/5 页 6 CN 110963004 A 6 的方式多重、 且反应周期相对较长, 适于载重较大的货船的减摇, 与现有的减摇水舱相比, 具有不受摇晃频率影响的特点, 原因是: 摇晃频率较大时, 相互作用过程中, 水的互通量较 小, 气体的互通反应灵敏, 可以瞬间实现浮力的补偿, 当摇晃频率较大时, 由于水和气的互 通能够在较长时间内持续进行, 能够。
29、产生的复原力矩较大。 0037 出航前的调试方法如下: 单体货船在满载起航前, 调节其中一个浮力控制单元11 的第一浮球23和第二浮球23均位于水平线处, 第一浮箱21、 第二浮箱22、 浮球23、 第一水管 31和第二水管33均位于水平线之下, 后将该浮力控制单元11与船体定位, 然通过对第一浮 箱21和第二浮箱22内添加水或排出水的方式, 调节其它浮力控制单元11所处状态与已经固 定的浮力控制单元11相同。 0038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 本发明所属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 代, 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说明书 5/5 页 7 CN 110963004 A 7 图1 说明书附图 1/4 页 8 CN 110963004 A 8 图2 说明书附图 2/4 页 9 CN 110963004 A 9 图3 说明书附图 3/4 页 10 CN 110963004 A 10 图4 说明书附图 4/4 页 11 CN 110963004 A 11 。
- 内容关键字: 单体 货船 装置
农业育苗盘.pdf
污水厂处理用空气介入的药剂搅拌装置.pdf
选粉机.pdf
氧气管收纳装置.pdf
中频感应电炉冷炉装置.pdf
玩具变形车.pdf
复合纤维的快速烘干装置.pdf
可折叠伸缩式电井盖板提升转运装置.pdf
过滤元件旋转焊接装置的接电模块.pdf
漂染废水处理和中水回用设备.pdf
具有旋转装饰部件的玩具泡泡棒.pdf
LED光源模组.pdf
用于标液精确取样装置.pdf
用于制备二氧化碳吸附储存材料的装置.pdf
节能保温断桥铝合金型材.pdf
多节联动节距机构.pdf
气体防倾倒运输装置.pdf
条装食品的整理机.pdf
石墨型钛合金底注式浇注排气系统.pdf
大挠度伸缩闸阀.pdf
薄膜吹塑用冷却装置.pdf
红外图像超分辨重建系统及方法.pdf
数码云相框智能照片优化处理系统.pdf
玄武岩纤维管材检测装置及方法.pdf
桥梁梁板加固焊接设备.pdf
宽范围任意频点的时频参数综合测方法.pdf
高分子颗粒筛选系统.pdf
纳米硅复合隔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气浮轴承刚度测试装置.pdf
金属软管与燃气灶的连接结构.pdf
基于点云深度学习的机械零部件装配特征测量方法.pdf
基于车身颜色的车辆事故预测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pdf
观赏石斛新种质的培育方法.pdf
一种提高仔兔存活率的饲料.pdf
一种抑制水稻穗上种子发芽的方法.pdf
立体种植架.pdf
葡萄果穗防雨罩.pdf
除草组合物.pdf
一种米饭蒸煮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pdf
一种热泵型低温高湿空气解冻装置.pdf
一种叶菜类保鲜剂的配制方法.pdf
一种居室物品收纳篮.pdf
一种微果粒鲜百合原汁及其生产工艺.pdf
一种腌制肉制品的嫩化方法.pdf
轻便高效高枝剪.pdf
收获打捆机用间歇喂料装置.pdf
一种方便壁挂钩.pdf
机车后桥平衡调节机构.pdf
一种大型粮食烘干设备灰尘处理装置.pdf
复配式新型粉条类制品.pdf
调味浓汤及包含该调味浓汤的调味料理包.pdf
相关文档
更多![能有效预防韭菜地蛆的复合制剂加工装置.pdf](/Images/s.gif)
![降温除尘设备.pdf](/Images/s.gif)
![水轮机桨叶铣削用定位夹具.pdf](/Images/s.gif)
![城市智慧交通信息化监测系统.pdf](/Images/s.gif)
![基于动态几何技术的演示系统.pdf](/Images/s.gif)
![排除羊痘病毒检测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用试剂盒及制备方法和应用.pdf](/Images/s.gif)
![抗拉摩擦摆支座.pdf](/Images/s.gif)
![智能化多手指协同机械手系统.pdf](/Images/s.gif)
![环保餐具自动化包装流水线.pdf](/Images/s.gif)
![矿山机械圆锥破衬板覆膜砂模具.pdf](/Images/s.gif)
![分布式能源集群优化方法及系统.pdf](/Images/s.gif)
![到站提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pdf](/Images/s.gif)
![多功能涤纶低弹复合丝的制备工艺.pdf](/Images/s.gif)
![自动灌缝方法和装置.pdf](/Images/s.gif)
![补脑的芝麻核桃黑豆粉.pdf](/Images/s.gif)
![基于强化学习的内容缓存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pdf](/Images/s.gif)
![锂电池复合负极、其制备方法及包含该负极的锂电池.pdf](/Images/s.gif)
![低成本3D打印钛制品的方法.pdf](/Images/s.gif)
![灭火器封头复合模.pdf](/Images/s.gif)
![预测电动汽车制动压力的方法和设备.pdf](/Images/s.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