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凯文 文档编号:10744294 上传时间:2021-08-10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4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金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金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金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文档描述:

《金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pdf(12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1387490.4 (22)申请日 2019.12.27 (71)申请人 海南医学院 地址 570100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3 号 (72)发明人 陈榕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202 代理人 颜希文 (51)Int.Cl. B22F 9/24(2006.01) B82Y 30/00(2011.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金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所述方法为: 将绿原酸溶液与氯。

2、金酸溶液在80- 100下进行反应, 得到金纳米颗粒。 本发明所述 金纳米颗粒的绿色制备方法, 采用具有生物活性 的还原剂绿原酸(CGA), 避免了毒性较大的还原 剂硼氢化钠的使用, 且无需再外加额外的稳定剂 或保护剂, 反应条件简单、 快速、 对环境友好, 且 一步完成了CGA对AuNPs的表面包覆功能化, 所制 备的CGA-AuNPs对自由基DPPH有较好的清除效 果, 提高了AuNPs的抗氧化性, 有潜在的医学应 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6页 CN 110961657 A 2020.04.07 CN 110961657 A 1.一种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3、方法为: 将绿原酸溶液与氯金酸溶液 在80-100下进行反应, 得到金纳米颗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温度为90-100 。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应温度为10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氯金酸与绿原酸的反 应摩尔比为1:11: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先将绿原酸溶液加热至 80-100, 然后滴加氯金酸并继续加热560s。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绿原酸溶液的反应浓 度为0.10.。

4、45mmol/L。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氯金酸溶液的反应浓 度为0.060.2mmol/L。 8.一种由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金纳米颗粒。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0961657 A 2 一种金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颗粒, 尤其是一种金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AuNPs表现出独特的物理、 化学性质, 如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SPR)、 拉曼散射 (RS)等, 并且金纳米颗粒独特的性质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尺寸及形貌的变化, 其独特的 光学及电学性质使其在生物医学等。

5、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包括医学成像, 如X-射线成像、 荧光 成像和表面增强的拉曼散射(SERS)成像等; 疾病治疗, 如药物传递、 核酸转运、 光热治疗和 放射性治疗等; 疾病诊断如核酸和蛋白质检测等。 0003 多功能纳米材料通常需要经过表面修饰和生物偶联反应引入各种官能团和生物 活性分子才能更好的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 其中, 金纳米颗粒容易实现表面修饰或生物偶 联反应, 可以引入抗体、 多肽、 配体、 药物和基因, 提高AuNPs的靶向性和特异性, 为深入探索 AuNPs的各种生物活性提供有利手段, 因此成为纳米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 0004 常见的制备金纳米颗粒的方法中需用到的强还原。

6、剂硼氢化钠, 毒性较大, 会强烈 刺激上呼吸道、 眼睛及皮肤, 吸入或皮肤接触该试剂对人体有害。 且表面修饰或生物偶联需 要分步进行。 0005 鉴于以上AuNPs这些重要的应用和存在问题, 更需要开发简易的绿色合成纳米颗 粒的方法, 避免使用有毒化学物质, 对环境更友好, 同时便于完成表面修饰或生物偶联。 发明内容 0006 基于此,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金纳米颗粒 的制备方法。 AuNPs绿色合成法使用植物萃取物或微生物等生物活性物质为反应物合成 AuNPs结构, 除了使用绿色试剂替代化学试剂带来的环境友好性外, 绿色合成法能提高产物 的生物相容性, 简化反。

7、应步骤, 易于规模化, 而且绿色试剂与AuNPs的结合, 可能产生协同促 进的生物活性。 0007 本发明所述金纳米颗粒的绿色制备方法, 采用具有生物活性的还原剂绿原酸, 避 免了毒性较大的还原剂硼氢化钠的使用, 且无需再外加额外的稳定剂或保护剂, 反应条件 简单、 快速、 对环境友好, 且一步完成了CGA对AuNPs的表面包覆功能化, 所制备的CGA-AuNPs 对自由基DPPH有较好的清除效果, 提高了AuNPs的抗氧化性, 有潜在的医学应用。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将绿原酸溶液与氯金酸溶液在80- 100下进行反应, 得到金纳米颗粒。 0009 优选地,。

8、 所述反应温度为90-100。 0010 更优选地, 所述反应温度为100。 在优选温度范围内, 反应速度快, 能耗低, 可制 备分散性好, 没有团聚的金纳米颗粒。 0011 优选地, 所述氯金酸与绿原酸的反应摩尔比为1:11:4。 当二者摩尔比(氯金酸/ 绿原酸)为1:11:2时, 制备得到球形金纳米颗粒, 纳米溶胶呈酒红色; 当二者摩尔比(氯金 说明书 1/4 页 3 CN 110961657 A 3 酸/绿原酸)为1:21:4, 控制滴加速度, 制备得到小金纳米颗粒堆积形成的无规则形尺寸 较大的金纳米颗粒, 纳米溶胶呈现紫色或蓝色。 0012 优选地, 所述制备方法中, 先将绿原酸溶液加。

9、热至80-100, 然后滴加氯金酸并继 续加热560s。 这一选择可以使还原反应快速完成。 0013 优选地, 所述绿原酸溶液的反应浓度为0.10.45mmol/L。 0014 优选地, 所述氯金酸溶液的反应浓度为0.060.2mmol/L。 在优选浓度范围内, 制 备的金纳米颗粒分散性好, 不易出现团聚。 0015 同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金纳米颗粒。 所制备的金纳 米颗粒对自由基DPPH有较好的清除效果, 提高了AuNPs的抗氧化性, 有潜在的医学应用。 0016 相对于现有技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17 本发明所述金纳米颗粒的绿色制备方法, 采用具有生物活。

10、性的还原剂绿原酸, 避 免了毒性较大的还原剂硼氢化钠的使用, 且无需再外加额外的稳定剂或保护剂, 反应条件 简单、 快速、 对环境友好, 且一步完成了CGA对AuNPs的表面包覆功能化, 所制备的CGA-AuNPs 对自由基DPPH有较好的清除效果, 提高了AuNPs的抗氧化性, 有潜在的医学应用。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金纳米颗粒的透射电镜图; 0019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金纳米颗粒的透射电镜图; 0020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金纳米颗粒的透射电镜图; 0021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金纳米颗粒的红外谱图; 0022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金纳米颗粒的ED。

11、S能谱图; 0023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所得金纳米颗粒的透射电镜图; 0024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3所得金纳米颗粒的透射电镜图; 0025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3所得金纳米颗粒的透射电镜图; 0026 图9为本发明所得金纳米颗粒的抗氧化性能对比图; 0027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4所得金纳米颗粒的透射电镜图; 0028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4所得金纳米颗粒的透射电镜图; 0029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4所得金纳米颗粒的透射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为更好的说明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 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31 实施例1 0032 本发明所述金。

12、纳米颗粒的一种实施例, 本实施例所述金纳米颗粒的制备过程如 下: 0033 实验材料:绿原酸(25mmol/L)、 氯金酸(20mmol/L) 0034 实验过程: 0035 (1)分别取绿原酸、 氯金酸各100 l, 绿原酸稀释至10ml(浓度为0.25mmol/L), 氯金 酸稀释至2ml(浓度为1mmol/L); 说明书 2/4 页 4 CN 110961657 A 4 0036 (2)预热热板30min后, 将装有2400 l绿原酸溶液的样品瓶放上热板加热2min, 然 后加入600 l氯金酸溶液, 继续加热1min后取下, 反应温度为8090, 反应浓度比为1:1, 颜色变化(刚滴加。

13、完时为暗紫色, 加热过程中由紫变红最后变为酒红色), 反应结束, 制得金 纳米颗粒; 其透射电镜图如附图13所示, 红外谱图如图4所示, EDS能谱图如图5所示; 0037 从附图13可以看出, 本申请金纳米颗粒主要呈球形、 分散性好, 没有团聚, 说明 绿原酸同时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 金纳米颗粒周围可以观察到有机薄层, 说明绿原酸通过 包覆金纳米颗粒起到稳定效果, 测得的金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38.81nm。 从图4可以看出, 由-OH的特征峰说明绿原酸-金纳米颗粒形成; 从图5可以看出, EDS的Au特征峰说明成功合 成金纳米颗粒。 0038 实施例2 0039 本发明所述金纳米颗粒的一种实。

14、施例, 本实施例对金纳米颗粒制备过程中的相关 参数进行了具体研究分析。 0040 1.绿原酸的浓度对金溶胶合成的影响 0041 实验方法: 将绿原酸溶液(25mmol/L)与水混合于在加热器上搅拌加热至沸腾, 加 入氯金酸溶液(20mmol/L)加热至沸腾后取下。 0042 实验结论: 当氯金酸反应浓度固定在0 .1mmol/L时, 绿原酸反应浓度分别为 0.1mmol/L、 0.2mmol/L、 0.3mmol/L、 0.4mmol/L, 溶胶颜色随着绿原酸的反应浓度增加而溶 胶颜色呈现红色、 紫色、 蓝色。 0043 2.反应温度对金溶胶合成的影响 0044 将绿原酸溶液(25mmol/L。

15、)与水混合于样品瓶中, 在恒温磁力加热器上搅拌加热至 条件温度, 加入氯金酸溶液(20mmol/L)加热至颜色变化后1分钟后取下, 控制氯金酸/绿原 酸反应摩尔比均为1:1, 反应温度分别为室温、 40、 60、 80、 90、 100; 发现只有反应 温度高于80时, 才能合成澄清透亮的酒红色金溶胶, 反应温度在80以下, 合成的金溶胶 有丁达尔现象, 但颜色为橙黄色且有明显浑浊。 在优选温度范围内, 可以使还原反应更完 全、 快速, 且能耗低, 制备的金纳米颗粒分散性好, 不易团聚。 0045 实施例3 0046 本发明所述金纳米颗粒的一种实施例, 本实施例所述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如 下:。

16、 0047 按反应摩尔比(氯金酸/绿原酸)为1:2, 将2ml 1mmol/L绿原酸溶液与7ml水混合于 样品瓶中, 在恒温磁力加热器上搅拌加热沸腾, 控制滴加速度, 加入1ml 1mmol/L氯金酸溶 液继续加热至沸腾后510s后取下, 制备得到金纳米颗粒, 经测试其平均粒径为40.54nm, 其TEM图如附图68所示, 从图68可以看出, 所得金纳米颗粒形状发生改变, 分散性好, 没 有团聚, 说明绿原酸同时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 金纳米颗粒周围可以观察到绿原酸有机薄 层对金纳米颗粒的良好包覆。 0048 实施例4 0049 本发明所述金纳米颗粒的一种实施例, 本实施例对金纳米颗粒的抗氧化性。

17、能进行 了具体研究分析。 0050 取1ml制备得到的CGA-AuNPs样品与1mlDPPH自由基无水乙醇溶液(0.2mmol/L) 于样品瓶中混合震荡, 放于黑暗环境中反应30min, 以1ml蒸馏水与1ml无水乙醇混合溶液作 说明书 3/4 页 5 CN 110961657 A 5 为参比, 在517nm处测得其吸光度为As; 同时取1ml样品与1ml无水乙醇混合测得吸光度为 Ab, 取1ml DPPH自由基无水乙醇溶液与1ml蒸馏水混合测得吸光度为Ac, 按下面公式计算 清除率: 0051 0052 测得的CGA-AuNPs样品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如附图9所示: 从图9可以看出, 所。

18、 制备的CGA-AuNPs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90以上, 略高于CGA, 将所制备的CGA-AuNPs 离心, 弃去上清液, 用水再分散后, 其TEM图如1012下: 可以看出, CGA包覆层变薄, 测得其 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由90以上降到30以下, 说明CGA对AuNPs包覆, 提高了AuNPs的 抗氧化性。 0053 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 护范围的限制, 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 理解, 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 和范围。 说明书 4/4 页 6 CN 110961657 A 6 图1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1/6 页 7 CN 110961657 A 7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2/6 页 8 CN 110961657 A 8 图6 图7 说明书附图 3/6 页 9 CN 110961657 A 9 图8 图9 说明书附图 4/6 页 10 CN 110961657 A 10 图10 图11 说明书附图 5/6 页 11 CN 110961657 A 11 图12 说明书附图 6/6 页 12 CN 110961657 A 12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纳米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金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074429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