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pdf

上传人:zhu****_FC 文档编号:10740985 上传时间:2021-08-1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46.6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文档描述:

《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1425520.6 (22)申请日 2019.12.31 (71)申请人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66104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北宅街 道投资服务中心308室 (72)发明人 侯利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 理事务所 44287 代理人 胡海国 (51)Int.Cl. H04R 1/02(2006.01) H04R 1/28(2006.01) (54)发明名称 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其 中, 。

2、扬声器模组包括: 壳体; 扬声器单体, 设于所 述壳体的内腔, 并将所述壳体的内腔分隔成前声 腔和后声腔; 以及透气隔离件, 设于所述后声腔, 并将所述后声腔分隔出吸音腔, 所述吸音腔内填 充有吸音颗粒; 所述吸音腔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 支撑筋, 所述透气隔离件搭接于所述支撑筋。 本 发明的技术方案能降低透气隔离件的支撑结构 对吸音腔体积的占用, 以使得扬声器模组的声学 性能良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110971997 A 2020.04.07 CN 110971997 A 1.一种扬声器模组,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壳体; 扬声器单体, 设于所述壳体的内腔, 并将所述。

3、壳体的内腔分隔成前声腔和后声腔; 以及 透气隔离件, 设于所述后声腔, 并将所述后声腔分隔出吸音腔, 所述吸音腔内填充有吸 音颗粒; 所述吸音腔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支撑筋, 所述透气隔离件搭接于所述支撑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筋设于所述吸音腔的腔侧 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筋设于所述吸音腔的腔底 壁, 且所述支撑筋邻近所述吸音腔的腔侧壁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 其特征在于, 至少部分所述支撑筋设于所述吸音腔 的角落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气隔离件包括网框、 及连。

4、接于 所述网框上的柔性网布, 所述网框搭接于所述支撑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模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气隔离件为金属网布。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模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气隔离件的周缘与 所述后声腔的腔侧壁粘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扬声器模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气隔离件的周缘通过黏性胶与 所述后声腔的腔侧壁粘接。 9.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模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声腔的腔侧壁设有 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限位卡凸, 所述限位卡凸邻近所述吸音腔设置, 所述透气隔离件的 周缘卡置在所述支撑筋与所述限位卡凸之间。 10.一种电子设备, 其特征在于,。

5、 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扬声器模组。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10971997 A 2 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声设备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对于扬声器模组, 可利用透气隔离件在后声腔上限制出吸音腔。 目前, 通常在吸音 腔的腔侧壁上增设沿吸音腔的周向延伸的支撑挡墙, 以通过支撑挡墙为透气隔离件提供支 撑。 然而, 支撑挡墙的增设会大量占用吸音腔的体积, 导致扬声器模组的声学性能受到影 响。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扬声器模组, 旨在降低透气隔离件的支撑结构对吸 音腔体积的占用。

6、, 以使得扬声器模组的声学性能良好。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出的扬声器模组包括: 0005 壳体; 0006 扬声器单体, 设于所述壳体的内腔, 并将所述壳体的内腔分隔成前声腔和后声腔; 以及 0007 透气隔离件, 设于所述后声腔, 并将所述后声腔分隔出吸音腔, 所述吸音腔内填充 有吸音颗粒; 0008 所述吸音腔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支撑筋, 所述透气隔离件搭接于所述支撑筋。 0009 可选地, 所述支撑筋设于所述吸音腔的腔侧壁。 0010 可选地, 所述支撑筋设于所述吸音腔的腔底壁, 且所述支撑筋邻近所述吸音腔的 腔侧壁设置。 0011 可选地, 至少部分所述支撑筋设于所述吸音。

7、腔的角落处。 0012 可选地, 所述透气隔离件包括网框、 及连接于所述网框上的柔性网布, 所述网框搭 接于所述支撑筋。 0013 可选地, 所述透气隔离件为金属透气隔离件。 0014 可选地, 所述透气隔离件的周缘与所述后声腔的腔侧壁粘接。 0015 可选地, 所述透气隔离件的周缘通过黏性胶与所述后声腔的腔侧壁粘接。 0016 可选地, 所述后声腔的腔侧壁设有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限位卡凸, 所述限位卡 凸邻近所述吸音腔设置, 所述透气隔离件的周缘卡置在所述支撑筋与所述限位卡凸之间。 0017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 包括前述的扬声器模组。 0018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

8、筋来实现对透气隔离件的支撑, 相较 于在吸音腔中增设支撑挡墙的支撑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多个支撑筋所需占用的空间更 小, 从而能使得吸音腔具有更大的空间, 从而可灌封入更多的吸音颗粒, 来提高扬声器模组 的声学性能。 另外, 在扬声器模组声学性能不变的情况下, 所需灌封入的吸音颗粒可更少, 从而降低产品成本。 再者, 在扬声器模组声学性能不变的情况下, 还可将减低吸音腔的深 说明书 1/4 页 3 CN 110971997 A 3 度, 从而减低壳体的整体厚度, 也即能减低扬声器模组的厚度, 以满足产品轻薄化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1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

9、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 图1为本发明扬声器模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图1中扬声器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3 图4为图1中沿IV-IV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0024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0025 附图标号说明: 0026 标号名称标号名称 10壳体11支撑筋 12封堵板101前声腔 102后声腔103吸音腔 104。

10、灌装孔20扬声器单体 30透气隔离件31柔性网布 32网框40黏性胶 0027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 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 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 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 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9 需要说明, 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 下、 左、 右、 前、 后),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

11、(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运动情况等, 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 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0 另外, 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 “第一” 、“第二” 等的描述, 则该 “第一” 、“第二” 等 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 术特征的数量。 由此, 限定有 “第一” 、“第二” 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 征。 另外, 全文中出现的 “和/或” 的含义, 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 以 “A和/或B” 为例, 包括A方 案、 或B方案、 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另外, 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

12、结合, 但 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 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 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 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1 本发明提出一种扬声器模组。 0032 参照图1至图5,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 该扬声器模组包括: 说明书 2/4 页 4 CN 110971997 A 4 0033 壳体10; 0034 扬声器单体20, 设于壳体10的内腔, 并将壳体10的内腔分隔成前声腔101和后声腔 102; 以及 0035 透气隔离件30, 设于后声腔102, 并将后声腔102分隔出吸音腔103, 该吸音腔103内 填充有吸音颗粒; 0036。

13、 该吸音腔103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支撑筋11, 透气隔离件30搭接于该多个支撑筋 11。 0037 可以理解, 本实施例中, 吸音腔103为后声腔102的一部分。 不失一般性, 本实施例 中, 壳体10上设有连通吸音腔103的灌装孔104, 通过该灌装孔104将吸音颗粒灌装入吸音腔 103中。 在完成吸音颗粒的灌装后, 通过封堵板12将灌装孔104进行盖合, 以避免吸音颗粒漏 出。 通常地, 封堵板12可但不限于是PET板, 只要能限制吸音颗粒从灌装孔104中漏出即可。 另外, 本实施例中, 透气隔离件30的网孔通常小于吸音颗粒的粒径, 以避免吸音颗粒从透气 隔离件30的网孔进入扬声器单体20。

14、。 0038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筋11来实现对透气隔离件30的支撑, 相较于在吸音腔103中增设支撑挡墙的支撑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多个支撑筋11所需占 用的空间更小, 从而能使得吸音腔103具有更大的空间, 从而可灌封入更多的吸音颗粒, 来 提高扬声器模组的声学性能。 另外, 在扬声器模组声学性能不变的情况下, 所需灌封入的吸 音颗粒可更少, 从而降低产品成本。 再者, 在扬声器模组声学性能不变的情况下, 还可将减 低吸音腔103的深度, 从而减低壳体10的整体厚度, 也即能减低扬声器模组的厚度, 以满足 产品轻薄化的需求。 0039 进一步地, 支撑筋11设于吸音腔1。

15、03的腔侧壁。 本实施例中, 支撑筋11呈长条形设 置, 其延伸至与吸音腔103的腔底壁相连接, 如此, 可使得支撑筋11能提供较强的支撑力, 实 现透气隔离件30的稳定支撑。 当然, 于其他一些实施例中, 支撑筋11还可以是仅凸设在吸音 腔103的腔侧壁上的支撑凸起, 其与吸音腔103的腔底壁之间具有间隔, 如此, 可进一步减少 透气隔离件30支撑结构对吸音腔103体积的占用, 还能减少支撑筋11所需的用料, 降低成 本。 另外, 于其他再一些实施例中, 支撑筋11还可设于吸音腔103的腔底壁, 且支撑筋11邻近 吸音腔103的腔侧壁设置, 也即, 支撑筋11与吸音腔103的腔侧壁之间有间隙。

16、, 如此, 支撑筋 11亦能为透气隔离件30提供有效支撑。 0040 本发明中, 可选地, 支撑筋11与壳体10一体成型, 以便于产品的批量制备。 可以理 解, 在壳体10为注塑件时, 支撑筋11与壳体10是一体注塑成型。 0041 参照图2和图3, 进一步地, 至少部分支撑筋11设于吸音腔103的角落处。 可以理解, 透气隔离件30的角落容易出现翘起的现象, 而一旦透气隔离件30的角落出现翘起, 吸音颗 粒可从翘起处漏出。 本技术方案将支撑筋11设于吸音腔103的角落处, 能提高透气隔离件30 在角落处的连接稳定性, 降低角落翘起概率。 0042 参照图5, 进一步地, 透气隔离件30包括网。

17、框32、 及连接于网框32上的柔性网布31, 网框32搭接于支撑筋11。 可以理解, 柔性网布31需要具有良好刚性的网框32来支撑。 然本设 计不限于此, 于其他实施例中, 透气隔离件30还可以为本身具有良好刚性的适于透气的构 件, 例如, 可以为金属网布。 可选地, 透气隔离件30为不锈钢网布, 其能具有更长的寿命。 0043 参照图1, 进一步地, 透气隔离件30的周缘与后声腔102的腔侧壁粘接。 可以理解, 说明书 3/4 页 5 CN 110971997 A 5 粘接不仅能实现透气隔离件30与后声腔102之间的稳定连接, 还能实现透气隔离件30的周 缘与后声腔102的腔侧壁之间的密封,。

18、 从而避免吸音颗粒从透气隔离件30的周缘漏出。 另 外, 在透气隔离件30通过支撑挡墙来支撑的相关技术中, 透气隔离件30通常通过热熔的方 式与支撑挡墙连接。 相较于通过热熔的连接方式, 本技术方案采用粘接的方式, 能节省热熔 设备和相关人力, 简化工艺流程, 以及避免高温热熔熔断透气隔离件30周缘所导致的吸音 颗粒漏出。 可选地, 透气隔离件30的周缘通过黏性胶与后声腔102的腔侧壁粘接; 可以理解, 黏性胶能提供较好的密封作用, 且易于操作实现。 当然, 透气隔离件30的周缘还可通过双面 胶或其他适于提供良好粘接力的粘接胶来与后声腔102的腔侧壁粘接。 可选地, 透气隔离件 30的周缘设有。

19、密封翻边, 该密封翻边与后声腔102的腔侧壁相粘接; 可以理解, 密封翻边的 增设, 一方面能增加密封距离, 另一方面能给黏性胶提供黏结依附, 有利于提高黏结力。 0044 然本设计不限于此, 于其他实施例中, 透气隔离件30的周缘还可通过卡接的方式 来实现与后声腔102之间的连接。 可选地, 后声腔102的腔侧壁设有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 限位卡凸, 且该多个限位卡凸均邻近吸音腔103设置, 透气隔离件30的周缘卡置在支撑筋11 与限位卡凸之间; 可以理解, 该多个限位卡凸所在圈, 与多个支撑筋11支撑端面的所在圈之 间具有间隔, 以对透气隔离件30周缘进行卡持, 当然, 限位卡凸的数量与支撑。

20、筋11的数量可 以相同, 也可以不同, 限位卡凸与支撑筋11可以一一对应, 可以相互错位。 另外, 在支撑筋11 成型于吸音腔103的腔底壁, 且支撑筋11与吸音腔103的腔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时, 透气隔离 件30的周缘还可设置插接翻边, 并通过插接翻边过盈适配卡入支撑件与吸音腔103腔侧壁 之间的间隙中, 从而实现透气隔离件30与壳体10之间的固定。 0045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 该电子设备包括扬声器模组, 该扬声器模组的具体 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 由于本电子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 因此至少 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 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4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凡是在本 发明的发明构思下, 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 或直接/间接运用 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说明书 4/4 页 6 CN 110971997 A 6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3 页 7 CN 110971997 A 7 图3 图4 说明书附图 2/3 页 8 CN 110971997 A 8 图5 说明书附图 3/3 页 9 CN 110971997 A 9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扬声器 模组 电子设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074098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