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预混合饲料加工工艺.pdf

上传人:伱** 文档编号:10723383 上传时间:2021-08-0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76.4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复合预混合饲料加工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复合预混合饲料加工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复合预混合饲料加工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文档描述:

《复合预混合饲料加工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合预混合饲料加工工艺.pdf(10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1287374.5 (22)申请日 2019.12.14 (71)申请人 连捷 地址 350007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展进路 192号怡美嘉园1期6号楼 (72)发明人 连捷 (74)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35100 代理人 黄诗锦蔡学俊 (51)Int.Cl. A23K 40/00(2016.01) A23K 10/37(2016.01) A23K 20/28(2016.01) A23K 20/20(2016.01) A23K 10/30(20。

2、16.01) A23K 20/24(2016.01) A23K 20/26(2016.01) A23K 20/174(2016.01) B01F 15/0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复合预混合饲料加工工艺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预混合饲料加工工艺, 所述复合预混合饲料包括微少量原料、 中量原 料、 由载体和已经粉碎的大料组成的大量原料、 需稀释的原料以及液体原料, 工艺设备按流程采 用垂直布置, 加工工艺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S1, 原 料接收; 步骤S2, 稀释料制备; 步骤S3, 将当日生 产任务中所有生产批次总共需要的微少量物料、 稀释料以及载体预先混合成半成品物。

3、料; 步骤 S4, 成品物料制备, 通过破碎混合对成品进行精 加工, 确保产品质量。 该工艺设计合理, 大大提高 自动化程度, 提高精度和准确度, 提高生产效率, 便于管理, 解放劳动力。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110973374 A 2020.04.10 CN 110973374 A 1.一种复合预混合饲料加工工艺, 所述复合预混合饲料包括微少量原料、 中量原料、 由 载体和已经粉碎的大料组成的大量原料、 需稀释的原料以及液体原料, 工艺设备按流程采 用垂直布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工工艺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S1, 原料接收: 微少量原料经提升装置 提升, 由人工投料。

4、进入配料仓A待用; 中量 原料经提升装置提升并通过分配器进入配料仓B待用; 载体和大料通过提升装置提升 并经初清筛、 分配器进入配料仓C待用, 载体和大料分别放置; 步骤S2, 稀释料制备: 步骤S21: 由配料秤C1从配料仓C称好所需的载体, 载体进入稀释料斗, 同时需稀释的原 料按标准进货包投入稀释料斗内; 步骤S22: 稀释料斗内的物料经提升装置输送至稀释混合机内混合均匀, 超微原料直 接在稀释混合机上投入; 步骤S23: 经稀释混合机混合制成的稀释料经分配器进入配料仓D待用; 步骤S3, 将当日生产任务中所有生产批次总共需要的微少量物料、 稀释料以及载体预 先混合成半成品物料: 步骤S。

5、31: 由配料秤A从配料仓A称好所需的微少量物料, 由配料秤D从配料仓D称好所需 的稀释料, 由配料秤C1从配料仓C称好所需的载体; 步骤S32: 配比好的微少量物料、 稀释料以及载体经提升装置输送至半成品混合机混 合均匀; 步骤S33: 经半成品混合机混合制成的半成品物料进入配料仓E待用; 步骤S4, 成品物料制备: 步骤S41: 由配料秤E从配料仓E称好所需的半成品物料, 由配料秤C2从配料仓C称好所 需的大料, 由配料秤B从配料仓B称好所需的中量原料; 步骤S42: 配比好的半成品物料、 大料以及中量原料直接经提升装置输送, 经筛选、 磁 选后进行粉碎, 之后进入成品混合机混合均匀; 步。

6、骤S43: 对经成品混合机混合制成的成品物料进行打包、 入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预混合饲料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42中, 配 比好的半成品物料、 大料以及中量原料经提升装置输送之前先投入到预混合机内进行预 混合, 液体物料经液体输送装置进入预混合机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预混合饲料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混合机的 混合时间为120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预混合饲料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少量原料 的添加量在1%以下; 所述中量原料的添加量在1%10%; 所述大量原料的添加量大于10%; 所 述载体为统糠、 麦饭石、 沸石。

7、粉或矿石粉; 所述大料为玉米粉、 豆粕粉、 面粉、 碳酸钙或磷酸 氢钙; 所述超微原料的添加量为低于0.1%, 超微原料为各种维生素、 碘化钾、 亚硝酸钠或氯 化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预混合饲料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22中, 所 述稀释混合机的混合时间为90-120秒; 在步骤S32中, 所述半成品混合机的混合时间为90- 120秒; 在步骤S42中, 所述成品混合机的混合时间为90-120秒, 物料粉碎的时间在180秒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预混合饲料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2中, 所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10973374 。

8、A 2 述稀释混合机内物料混合变异系数CV3%, 所述配料仓D内物料混合变异系数CV3.5%; 在 步骤S3中, 所述半成品混合机内物料混合变异系数CV3%, 所述配料仓E内物料混合变异系 数CV3.5%; 在步骤S4中, 所述成品混合机内物料混合变异系数CV3.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预混合饲料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稀释混合机 设于配料仓D的上方, 所述配料仓D的容积为稀释混合机容积的1.5-2.5倍, 配料仓D的高度 不超过3米; 所述半成品混合机设于配料仓E的上方, 所述配料仓E的容积为半成品混合机容 积的1.5倍, 配料仓E的高度不超过3米, 配料仓E和配料仓D。

9、的内部均设置有导料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预混合饲料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41中, 所 述半成品物料的比例为10%5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预混合饲料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料秤C1和 配料秤C2的出料闸门均为双门式结构, 配料时, 配料秤C1和配料秤C2采用先半开门, 1520 秒后全开门的二次放料方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预混合饲料加工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料仓A、 配料仓B、 配料仓C、 配料仓D以及配料仓E的物料通过微机控制中心的电脑控制出料。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10973374 A 3 一种复。

10、合预混合饲料加工工艺 00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预混合饲料加工工艺。 0002 背景技术: 动物在生长过程需求各种营养物质, 复合预混合饲料是饲料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需要各种添加剂原料, 有各种氨基酸、 多种单一维生素和复合维生素、 各种矿物质、 酶制剂、 诱食剂、 生物制剂、 液态添加剂等, 品种繁多。 但是目前整体预混料饲料生产工艺差异较大, 繁简不一, 人工计量添加的品种较多, 容易造成失误, 而且效果也各不相同, 保证不了精度 和准确性等问题, 还有工艺的连贯、 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 部分物料易受潮结块, 在自然状 况下存放因结块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问题, 液体添加产生。

11、的块状物的问题, 以及配制中间 体所大量占用时间跟空间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工艺存在的问题, 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工 艺。 0003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 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 一种复合预混合饲料加工工艺, 设计合理, 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不良影响, 极大提高生产精 度与效率, 并且消除结块现象, 提升了成品质量。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预混合饲料加工工艺, 所 述复合预混合饲料包括微少量原料、 中量原料、 由载体和已经粉碎的大料组成的大量原料、 需稀释的原料以及液体原料, 工艺设备按流程采用垂直布置, 所述加。

12、工工艺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S1, 原料接收: 微少量原料经提升装置 提升, 由人工投料进入配料仓A待用; 中量 原料经提升装置提升并通过分配器进入配料仓B待用; 载体和已经粉碎的大料通过提升 装置提升并经初清筛、 分配器进入配料仓C待用, 载体和大料分别放置; 步骤S2, 稀释料制备: 步骤S21: 由配料秤C1从配料仓C称好所需的载体, 载体进入稀释料斗, 同时需稀释的原 料按标准进货包投入稀释料斗内; 步骤S22: 稀释料斗内的物料经提升装置输送至稀释混合机内混合均匀, 超微原料直 接在稀释混合机上投入; 步骤S23: 经稀释混合机混合制成的稀释料经分配器进入配料仓D待用; 步骤S3, 将。

13、当日生产任务中所有生产批次总共需要的微少量物料、 稀释料以及载体预 先混合成半成品物料: 步骤S31: 由配料秤A从配料仓A称好所需的微少量物料, 由配料秤D从配料仓D称好所需 的稀释料, 由配料秤C1从配料仓C称好所需的载体; 步骤S32: 配比好的微少量物料、 稀释料以及稀释载体经提升装置输送至半成品混合 机混合均匀; 步骤S33: 经半成品混合机混合制成的半成品物料进入配料仓E待用; 步骤S4, 成品物料制备: 步骤S41: 由配料秤E从配料仓E称好所需的半成品物料, 由配料秤C2从配料仓C称好所 说明书 1/5 页 4 CN 110973374 A 4 需的大料, 由配料秤B从配料仓B。

14、称好所需的中量原料; 步骤S42: 配比好的半成品物料、 大料以及中量原料直接经提升装置输送, 经筛选、 磁 选后进行粉碎, 之后进入成品混合机混合均匀; 步骤S43: 对经成品混合机混合制成的成品物料进行打包、 入库。 0005 进一步的, 在步骤S42中, 配比好的半成品物料、 大料以及中量原料经提升装置 输送之前先投入到预混合机内进行预混合, 液体物料经液体输送装置进入预混合机混合。 0006 进一步的, 所述预混合机的混合时间为120秒。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微少量原料的添加量在1%以下; 所述中量原料的添加量在1% 10%; 所述大量原料的添加量大于10%; 所述载体为统糠、 。

15、麦饭石、 沸石粉或矿石粉; 所述大料 为玉米粉、 豆粕粉、 面粉、 碳酸钙或磷酸氢钙; 所述超微原料的添加量为低于0.1%, 超微原料 为各种维生素、 碘化钾、 亚硝酸钠或氯化钴。 0008 进一步的, 在步骤S22中, 所述稀释混合机的混合时间为90-120秒; 在步骤S32中, 所述半成品混合机的混合时间为90-120秒; 在步骤S42中, 所述成品混合机的混合时间为 90-120秒, 物料粉碎的时间在180秒内。 0009 进一步的, 在步骤S2中, 所述稀释混合机内物料混合变异系数CV3%, 所述配料仓 D内物料混合变异系数CV3.5%; 在步骤S3中, 所述半成品混合机内物料混合变异。

16、系数CV 3%, 所述配料仓E内物料混合变异系数CV3.5%; 在步骤S4中, 所述成品混合机内物料混合 变异系数CV3.5%。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稀释混合机设于配料仓D的上方, 所述配料仓D的容积为稀释混合 机容积的1.5-2.5倍, 配料仓D的高度不超过3米; 所述半成品混合机设于配料仓E的上方, 所 述配料仓E的容积为半成品混合机容积的1.5倍, 配料仓E的高度不超过3米, 配料仓E和配料 仓D的内部均设置有导料装置。 0011 进一步的, 在步骤S41中, 所述半成品物料的比例为10%50%。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配料秤C1和配料秤C2的出料闸门均为双门式结构, 配料时,。

17、 配料秤 C1和配料秤C2采用先半开门, 1520秒后全开门的二次放料方式。 0013 进一步的, 所述配料仓A、 配料仓B、 配料仓C、 配料仓D以及配料仓E的物料通过微机 控制中心的电脑控制出料。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1) 本发明设计合理, 配料过程中减少了人工添加, 有效降低了人工带来的失误; (2) 半成品物料和成品物料的配料系统相对独立, 可独自连贯生产, 大大降低了人工备 料时间, 提高生产效率; (3) 该工艺大大提高自动化程度, 提高精度和准确度, 提高生产效率, 便于管理, 解放劳 动力; (4) 通过建立稀释系统, 解决了部分原料在配料仓中自。

18、然状态下吸湿结块, 造成堵塞设 备影响生产、 同时还降低有效成分的问题; (5) 在成品混合机之前对物料进行粉碎, 可有效解决亲水性原料在自然状况下易结块 的问题, 以及液体添加过程中造成的部分物料粘结和粘连在混合机壁上的粘结落块问题, 确保成品质量稳定。 0015 附图说明: 说明书 2/5 页 5 CN 110973374 A 5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工艺流程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导料装置的构造示意图。 00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 纵向” 、“ 横向” 、“ 上” 、“ 下”。

19、 、“ 前” 、 “ 后” 、“ 左” 、“ 右” 、“ 竖直” 、“ 水平” 、“ 顶” 、“ 底” 、“ 内” 、“ 外”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 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 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 的限制。 0018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 本发明一种复合预混合饲料加工工艺, 所述复合预混合饲 料包括添加量在1%以下的微少量原料、 添加量在1%10%的中量原料、 添加量大于10%且由 载体和已经粉碎的大料组成的大量原料, 添加量少于0.1%的超微原料、 需稀释的原料以及 液。

20、体原料, 其中载体为统糠、 麦饭石、 沸石粉或矿石粉, 大料为玉米粉、 豆粕粉、 面粉、 碳酸钙 或磷酸氢钙, 超微原料为各种维生素、 碘化钾、 亚硝酸钠或氯化钴; 工艺设备按流程采用垂 直布置, 生产配方分解为相互独立的半成品物料配方和成品物料配方, 具体加工工艺包含 如下步骤: 步骤S1, 原料接收, 每一种原料都有相对应的配料仓, 均单独放置: 微少量原料经提升 装置 提升, 由人工投料进入配料仓A待用; 中量原料经提升装置提升并通过分配器进入 配料仓B待用; 载体和已经粉碎的大料通过提升装置提升并经初清筛、 分配器进入配料仓 C待用, 载体和大料分别放置在不同的配料仓C内; 步骤S2,。

21、 稀释料制备: 步骤S21: 由配料秤C1从配料仓C称好所需的载体, 载体进入稀释料斗, 同时需稀释的原 料按标准进货包投入稀释料斗内, 整个投料顺序为载体、 原料、 载体; 步骤S22: 稀释料斗内的物料经提升装置输送至稀释混合机内混合均匀, 稀释混合机 的混合时间为90-120秒, 超微原料直接在稀释混合机上投入; 步骤S23: 经稀释混合机混合制成的稀释料经分配器进入配料仓D待用, 实际测试稀释 混合机内物料混合变异系数CV3%, 所述配料仓D内物料混合变异系数CV3.5%, 达到预混 料生产的技术要求; 步骤S3, 将当日生产任务中所有生产批次总共需要的微少量物料、 稀释料以及载体预 。

22、先混合成半成品物料, 一次解决当日所有批次的用量: 步骤S31: 由配料秤A从配料仓A称好所需的微少量物料, 由配料秤D从配料仓D称好所需 的稀释料, 由配料秤C1从配料仓C称好所需的载体; 步骤S32: 配比好的微少量物料、 稀释料以及稀释载体经提升装置输送至半成品混合 机混合均匀, 半成品混合机的混合时间为90-120秒; 步骤S33: 经半成品混合机混合制成的半成品物料进入配料仓E待用, 实际半成品混合 机内物料混合变异系数CV3%, 所述配料仓E内物料混合变异系数CV3.5%, 达到预混料生 产的技术要求; 步骤S4, 成品物料制备: 步骤S41: 由配料秤E从配料仓E称好所需的半成品。

23、物料, 由配料秤C2从配料仓C称好所 说明书 3/5 页 6 CN 110973374 A 6 需的大料, 由配料秤B从配料仓B称好所需的中量原料; 步骤S42: 配比好的半成品物料、 大料以及中量原料直接经提升装置输送, 经筛选、 磁 选后进行粉碎, 之后进入成品混合机混合均匀, 成品混合机的混合时间为90-120秒; 步骤S43: 对经成品混合机混合制成的成品物料进行打包、 入库, 成品混合机内物料混 合变异系数CV3.5%, 达到预混料生产的技术要求。 0019 本实施例中, 在步骤S42中采用锤片式粉碎机、 辊式破碎机或磨盘式粉碎机进行粉 碎; 其中: 锤片粉碎机筛片孔径选择在2.5m。

24、m-10mm之间, 辊式破碎机和磨盘式粉碎机辊 轮、 磨盘间隙选择在1-4mm之间, 物料粉碎的时间在180秒内, 彻底解决成品中出现块状物现 象。 0020 本实施例中, 所述稀释混合机设于配料仓D的上方, 减少输送过程中产生的分级; 所述配料仓D的容积为稀释混合机容积的1.5-2.5倍设置, 即可满足生产需要; 配料仓D的高 度不超过3米, 配料仓D的内部设置导料装置, 以减少物料的分级。 该制备稀释料的工序解决 生产过程中因配料仓残余物料直接跟空气接触而吸湿结块堵塞设备且因吸湿造成有效成 分降低问题。 0021 本实施例中, 所述半成品混合机设于配料仓E的上方, 减少输送过程中产生的分 。

25、级; 所述配料仓E的容积为半成品混合机容积的1.5倍为宜, 采用转轮式自清喂料器出料, 能 做到无残留; 配料仓E设置2-3个就能满足生产需要, 配料仓E的高度不超过3米, 仓内设置导 料装置以减少物料的分级。 0022 本实施例中, 如图2所示, 所述导料装置为竖直设置在料仓1的导料管3, 导流管3的 侧壁沿竖向设置对称阶梯状长方形孔2, 导流管的上端与料仓的进料口对接, 下端离仓底 0.3-1米, 每个方形孔的长度可在0.3-0.5m之间, 孔间隔也在0.3-0.5m之间。 目的在于控制 物料在下落过程过早扩散, 导致分级, 仓的高度越高效果越明显。 同时对颗粒饲料也很有帮 助, 降低颗粒。

26、饲料摔打的高度, 进而降低粉化率。 0023 本实施例中, 在步骤S3中, 在制备半成品物料时通过将当天所有批次的微少量原 料集中配制, 增加微少量原料在半成品中的配比, 解决全自动配料中微少量原料在单批次 配料过程中添加量少耗时长的问题, 也能降低甚至取消人工计量的数量, 并能减少误差, 大 大提高自动化生产效率, 降低人工误差, 提高产品质量。 同时由于能做到当日配料当日用 清, 不留库存, 能解决传统工艺中半成品品种多、 占地大、 耗时多、 不利管理的问题, 还能做 到同步连贯的生产, 减少等待时间, 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 增加产能。 0024 本实施例中, 在步骤S41中, 所述半成品。

27、物料的比例为10%50%。 0025 本实施例中, 为提高混合均匀度, 使得生产过程更具合理性, 所述配料秤C1和配料 秤C2的出料闸门均为双门式结构, 配料时, 配料秤C1和配料秤C2采用先半开门, 1520秒后 全开门的二次放料方式。 0026 本实施例中, 半成品配料系统和成品配料系统电脑配料时间控制在5分钟/批内, 依据原料品种的种类和数量设置单台或多台配料秤, 确保每批次生产周期在6分钟内。 0027 本实施例中, 所述配料仓A、 配料仓B、 配料仓C、 配料仓D以及配料仓E的物料通过微 机控制中心的电脑控制出料, 实现自动化控制。 0028 本实施例中, 所述提升装置 采用升降机或。

28、货梯; 所述提升装置、 提升装置、 提 升装置、 提升装置以及提升装置均采用提升机或气力输送设备。 说明书 4/5 页 7 CN 110973374 A 7 0029 本实施例中, 在步骤S2和步骤S3中, 严禁先混合再提升。 0030 本实施例中, 所有投料口均配备简易震动筛和吸风除尘系统。 0031 本实施例中, 所述稀释混合机、 半成品混合机、 成品混合机均采用双层高效混合 机。 0032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 工艺流程简单明了, 配料过程全部采用电脑控制系统, 基本杜绝人工添加, 大大降 低了人工带来的失误; (2) 半成品配料系统和成品配料系统互不干预相对独立, 可独自连贯生产。

29、, 大大降低了 人工备料时间, 提高生产效率; (3) 在该工艺中设置稀释料的制备, 解决了部分原料如五水硫酸铜、 一水硫酸亚铁等微 量矿物元素在配料仓中自然状态下吸湿结块, 造成堵塞设备影响生产、 同时还降低有效成 分的问题; (4) 物料在进入成品混合机混合前经过粉碎, 将亲水性原料在自然状况下易结块的问 题以及液体添加过程中造成的部分物料粘结和粘连在混合机壁上的粘结落块问题得以解 决, 确保成品质量稳定。 0033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在于: 在步骤S42中, 配比好的半成品物 料、 大料以及中量原料经提升装置输送之前先投入到预混合机内进行预混合, 液体物料 经液体输送。

30、装置进入预混合机混合。 通过将预混合机设置在经提升装置输送之前 (即粉 碎之前) , 解决了因添加液体造成成品出现块状物的问题以及经粉碎造成分级的问题。 优选 的, 所述液体输送装置采用油泵, 所述预混合机的混合时间为120秒。 0034 本发明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 那么, 除另有声明外, 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 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 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 也可以理解为: 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 焊接), 当然, 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例如使 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 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0035 另外, 上述本发明公。

31、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 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 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 0036 本发明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 也可以为一体 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0037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 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依然 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不脱离本发 明技术方案的精神, 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说明书 5/5 页 8 CN 110973374 A 8 图1 说明书附图 1/2 页 9 CN 110973374 A 9 图2 说明书附图 2/2 页 10 CN 110973374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内容关键字: 复合 混合 饲料 加工 工艺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复合预混合饲料加工工艺.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df/1072338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